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财政部宋秋玲: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8月31日,2019中国汽车产业发展(TEDA)国际论坛正式开幕,财政部经济建设司一级巡视员宋秋岭在会上表示,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全球共识。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中国速度到质量,从中国产品到中国品牌的转变,是每一个汽车人的责任。要以纯电驱动为导向,坚定不移地坚持技术路线;以示范推广为突破口,公私领域协同推进;注重协调推进,出台“一揽子”政策。

Mercedes Benz, BMW, Volkswagen, Concept, Hyundai

当前,新能源汽车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位置。如何更好地发挥体制和市场优势,形成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汽车产业发展体系,加快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实现汽车产业强国梦,是我国汽车产业面临的共同重大课题。下面,基于产业发展的一些趋势和经验,以及最新的形势判断,提出我们的一些看法。如有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第一,政策扶持行业十年来取得的显著成绩和经验值得总结。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财政部将从2009年起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作,今年正好十年。十年来,国家出台了购机补贴、运营补贴、基础设施激励、技术创新、税收优惠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并根据产业发展变化不断调整完善政策。每一次调整,应该说都经过了深入的调研,认真的分析,计算,广泛的征求意见,保证了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十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成绩斐然。建立了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初步实现了公共交通电气化。产销量从不到500辆增长到100多万辆,到8月份70多万辆。连续四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和销售国。十年来,我们基本消除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落后状态,部分企业实现了走出去的目标。“十年磨一剑,成绩来之不易,值得珍惜。总结这些年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工作,我有几点体会和经验。”。1、以纯电驱动为导向,坚定不移地坚持技术路线。十年前,国际化刚刚开始,技术低,产品价格高。中国瞄准发展方向,抓住战略机遇,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十年来,一贯坚持纯电驱动战略,重点发展纯电驱动的电动汽车,今年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2、以示范推广为突破口,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协调推进。在演示和推广之初,我们首先在公共领域进行,使得产品真正走出试验场。随后,我们启动了私人消费领域的试点项目,并逐步扩大范围,最终面向全国消费者。通过公开示范,打开了突破口,积累了经验,民营乘用车行业扩大了规模,提高了技术水平,降低了生产成本。这形成了良性循环,为新兴产业发展探索了重要经验。3、注重协调推进,出台“一揽子”政策。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和部署,有关部门建立了协调机制,我们几个部门密切合作,推动建立了包括投资准入、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技术创新在内的“一揽子”支持政策,涵盖了研发、生产、消费、运营等各个环节,形成了世界上最完整的政策支持体系和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系统,为促进产业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4、强化扶优扶强等政策功能。推动企业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E……新兴产业发展变化很快,政策也在与时俱进地调整。在补贴政策实施过程中,我们不断调整和完善,逐步从全面覆盖过渡到扶弱扶强。目前,企业和产品的集中度已经达到80%。引导企业不断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有效的。中国动力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从2016年初的每千克90-100瓦时提高到目前的每千克100-140瓦时。第二个主要问题是工业发展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总体来看,新能源汽车抓住了历史机遇,成绩显著。但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全球制造业竞争加剧,外部环境恶化。中国新能源汽车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也开始显现。从全球范围来看,随着汽车电动化成为全球统一行动,国际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主要汽车发达国家都出台了购买电动汽车的补贴政策,有些国家甚至抄袭了我们的补贴政策,基本上“外观”相同。一些国家甚至提出在未来10至20年内禁止销售燃油汽车,跨国公司也提出了全面的电气化战略计划,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赢得未来全球市场竞争的重中之重。奔驰、宝马和大众这三大汽车集团已经从竞争转向合作。今年3月,他们达成共识,将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发方面开展协调行动。面对这样的国际竞争,中国企业应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加快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狠抓品牌建设。国内新旧问题交织,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一是技术路线存在动摇的问题。最近有媒体片面解读国家将不再支持纯电动汽车,转而支持燃料电池汽车。一些行业企业也认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出现了动摇。事实上,由于我国燃料电池汽车核心技术和零部件技术缺乏突破,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缺乏标准法规,缺乏将氢气作为能源进行管理的体系,目前还不具备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条件。同时,燃料电池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技术特点不同,有各自适合的应用场景。今后应该是互补共存的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第二是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在技术和经济上还不能完全与燃油汽车和传统燃油汽车相媲美,与国际先进的新能源汽车也有一定差距。动力电池的性能仍然不能完全满足需求。一些关键零部件如汽车控制芯片、电机控制器等依赖进口,伴随着逆全球化趋势,存在供应链中断的可能性。有些企业盲目乐观,对修改其中一些信心不足。他们准备好迎接挑战了吗?我们觉得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第三是基础设施制约的问题。虽然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迅速,但截至2019年7月,已达到105.1万辆,同比增长71.87%,平均每桩3.3辆。确实取得了进展。但是相对于需求,一方面是数量不足,另一方面是我们的平均利用率比较低,行业盈利能力差,商业模式尚未成熟,充电的便利性、快捷性、智能化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此外,我们还有资源和环境的限制,产品安全,和其他问题,也影响了可持续和愈合……工业的发展。第三大问题,坚定不移坚持发展方向,推动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当前,国际汽车产业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也已全面对外开放。在新的发展阶段,要保持战略聚焦,坚定发展信心,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我借此机会提几点意见和建议。一是坚定信心,扩大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虽然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销保持了较快增长,但从保有量和占比来看,仍然较低。截至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约为2.5亿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350万辆,占比仅为1.4%。实践证明,新能源汽车是发展方向,对打赢蓝天保卫战、减少化石燃料消耗、推进汽车智能化和网联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各地营造良好环境,积极鼓励新能源汽车,尽快提供一定比例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二是保持定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我国电动车产业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相比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还远没有到可以放松休息的地步。我们应该改善和加强纯电动汽车,巩固其在纯电动汽车领域的优势。同时,对燃料电池进行整体研究,推动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探索布局合理、协调推进的发展新模式。三是以问题为导向,加快补齐产业发展短板。针对基础设施薄弱环节,地方政府要按要求调整财政补贴方向,将购电补贴转为支持充电和加氢基础设施建设及配套运营,同时调动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进入的积极性,探索创新充电商业模式,聚焦动力电池和整车技术瓶颈的产业需求,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重点研究模式,加快聚焦有能力的企业, 进一步加强对产品安全问题的抽样检查,督促企业更加重视产品一致性和安全性,提高产品质量。 第四,着眼长远,完善市场化长效机制。一方面,应根据既定政策减少补贴。优秀的企业总是在市场竞争中成长起来的。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规模已经达到百万辆的水平。2018年新能源汽车在汽车销量中的占比是4.47%,今年肯定会超过5%。在这种形势下,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是大势所趋,也是行业共识,符合发展规律和预期。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信贷积分等政策的承接作用,这是推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的一个高途径。要进一步改善和增强信用积分的交易活力,做好信贷政策和补贴政策的衔接。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全球共识。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中国速度到中国质量,从中国产品到中国品牌的转变,是每一个汽车人的责任。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危机感和责任感,齐心协力,扎实工作,早日实现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的目标。最后,预祝泰达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标签:奔驰宝马大众理念现代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工信部罗俊杰:新能源汽车产业需转换发展动力,优化配套环境

8月31日,2019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正式开幕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罗俊杰在会上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需转换发展动力,提升产品质量,优化配套环境,促进融合发展。

1900/1/1 0:00:00
天津市委常委张玉卓:汽车产业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

8月31日,2019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正式开幕,天津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区委书记张玉卓在会上表示: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

1900/1/1 0:00:00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刘卫军:希望在市场准入环节给企业提供更多便利

8月31日,2019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正式开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监督管理司司长刘卫军在会上表示:质量认证工作也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离企业的期待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1900/1/1 0:00:00
发改委卢卫生:保持战略定力,深化改革开放,强化创新引领

8月31日,2019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正式开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发展司司长卢卫生会上表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汽车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

1900/1/1 0:00:00
泰达视点---看汽车四化如何影响汽车产业

8月30日,2019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泰达视点会议上,重磅嘉宾围绕“聚焦四化,共话未来”话题,深度解读汽车四化对汽车产业的影响。

1900/1/1 0:00:00
赣锋锂业固态电池产线下半年投产

锂盐价格下滑的寒流,连全球第三大、中国最大的锂化合物生产商及全球最大的金属锂供应商也不能幸免,继去年增收不增利之后,上半年业绩继续承压。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