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续航311km 现代Ioniq Electric中期改款车型将于9月上市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多元化经营已经成为当今企业的一个重要战略思想,尤其是在世界各国汽车市场增速放缓,汽车企业仅仅靠“造车”已经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很多汽车企业都进入了出行领域。当然,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兴起,其他企业也看中了电动车市场这块大蛋糕。十年前,家电行业出现了一股“造车”热潮。春兰、奥克斯等家电企业纷纷尝试造车。但作为跨界,他们似乎把“造车”看得太简单了,短短两三年都以失败告终。十年后,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之风一落千丈,国内家电企业坐立不安,试图东山再起。

Volkswagen, Toyota, FAW and Weimar

三个月前,吉利和美的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在工业机器人、汽车零部件产品、车联网、智能家居等多个领域展开合作,发挥各自在产品和资源上的优势,相互促进,实现共赢。近日,同为家电巨头的格力电器与威马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表示将在智能制造、车主智能互联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并探讨渠道合作的可能性。家电市场的两对冤家,如今不约而同地进军汽车领域。可见家电巨头的野心是相当大的。家电巨头为何进军汽车?一个成功的企业需要危机感。格力、创维、美的虽然成为了各自领域的巨头,但都面临着产品结构单一、过度依赖明星品类的特点。比如美的、格力以空调为主,创维以彩电为主。虽然会推广到冰箱、净水器、电饭煲等产品,但很难打开新局面。再者,企业的跨界发展与其所在行业市场增长乏力密不可分。2016年以来,空调行业一直处于高增长通道,但2019年有所预冷。与此同时,2019年上半年国内彩电销量也下滑了4.3%。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如何寻找新的增长点成为企业未来的重要规划之一。

Volkswagen, Toyota, FAW and Weimar

传统燃油车的生产需要经验的沉淀和技术的积累。自主品牌在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方面与国外品牌还是有差距的。但是新能源汽车就不一样了,尤其是现阶段电动车的高速发展。它的供应链体系变得更加开放,企业可以买到最好的电池和最好的电机。相对来说,造电动车更容易。这是中国自主品牌能够实现“弯道超车”的原因之一,也是众多造车新势力诞生的原因之一。在国家的大力鼓励和支持下,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是很多企业都不想错过的香饽饽。不仅格力、美的,越来越多的家电企业也开始涉足汽车领域。比如LG和大众联合打造互联汽车服务平台,丰田和松下成立合资电池公司,吉利和华为鸿蒙系统达成合作,智能汽车和智能家居都可能成为他们的合作内容。失败案例在董明珠的《造车梦》中历历在目。2016年以来,董明珠以个人名义投资珠海银隆,并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不断扩大对银隆的持股,最终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接下来的一年,董明珠毫不吝惜地为各地招商牵线搭桥,银隆实现了快速扩张。然而,2018年后,珠海银隆接连传出拖欠供应商货款、业绩下滑、项目停工等负面消息。在这个关键时刻,董M……gzhu还“翻脸”珠海银隆大股东魏银仓,银隆公司董事长辞职。前总裁被指非法侵占公司利益10多亿,格力全面进入银隆。但是新的管理团队用家电的思路去造车,矛盾越来越激烈。这对董明珠来说是一次非常糟糕的造车经历。

Volkswagen, Toyota, FAW and Weimar

2017年底,黑电巨头创维集团表达了跨界新能源汽车的野心,拟收购凯沃新能源汽车并对此次收购寄予厚望。但在短短两个月内,由于几个主要的收购条款,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最终以失败告终。格力、创维两大家电巨头最终陷入新能源“造车”的迷局,让人感慨良多,企业转型之路不易。或者不涉及整车制造。汽车制造门槛很高,新能源汽车领域不是烧钱就能完成的,尤其是很多企业的教训。所以格力和威马、美的和吉利的合作更多的是零部件、智能制造和智能汽车的互联,针对5G时代的智能家居和智能汽车的互联,很少涉及资本层面的合作,因为资本层面需要董事会的批准。另一方面,由于今年国内家用空调市场销量疲软,为了寻求新的增长点,国内两大空调巨头可以快速切入汽车空调供应链。对于中国汽车市场年销量超过2000万辆的体系来说,如果能和一些汽车企业合作,他们的订单和营业额都是相当可观的。

除了切入汽车空调供应链,很多家电巨头也在拓展智能制造业务。全球四大机器人公司之一的德国库卡集团已被美的接管,库卡的强项之一是汽车行业使用的机器人;比如一汽很多制造基地的项目和车间,大都采用了格力的高效离心式冷水机组。美的智能家居整体解决方案在行业内也取得了不少成果。出于尊重造车客观规律的考虑,家电巨头与车企的合作更多在技术领域,共同挖掘非核心制造领域的潜在发展空间,有利于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但在整车上全面合作仍有难度,但未来更多跨界企业与车企的合作将是常态。多元化经营已经成为当今企业的一个重要战略思想,尤其是在世界各国汽车市场增速放缓,汽车企业仅仅靠“造车”已经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很多汽车企业都进入了出行领域。当然,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兴起,其他企业也看中了电动车市场这块大蛋糕。十年前,家电行业出现了一股“造车”热潮。春兰、奥克斯等家电企业纷纷尝试造车。但作为跨界,他们似乎把“造车”看得太简单了,短短两三年都以失败告终。十年后,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之风一落千丈,国内家电企业坐立不安,试图东山再起。

Volkswagen, Toyota, FAW and Weimar

三个月前,吉利和美的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在工业机器人、汽车零部件产品、车联网、智能家居等多个领域展开合作,发挥各自在产品和资源上的优势,相互促进,实现共赢。近日,同为家电巨头的格力电器与威马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表示将在智能制造、车主智能互联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并探讨渠道合作的可能性。家电市场的两对冤家,如今不约而同地进军汽车领域。可见家电巨头的野心是相当大的。家电巨头为何进军汽车?一个成功的企业需要危机感。格力、创维、美的虽然成为了各自领域的巨头,但都面临着产品结构单一、过度依赖明星品类的特点。比如美的、格力以空调为主,创维以彩电为主。虽然会推广到冰箱、净水器、电饭煲等产品,但很难打开新局面。再者,企业的跨界发展与其所在行业市场增长乏力密不可分。2016年以来,空调行业一直处于高增长通道,但2019年有所预冷。与此同时,2019年上半年国内彩电销量也下滑了4.3%。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如何寻找新的增长点成为企业未来的重要规划之一。

Volkswagen, Toyota, FAW and Weimar

传统燃油车的生产需要经验的沉淀和技术的积累。自主品牌在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方面与国外品牌还是有差距的。但是新能源汽车就不一样了,尤其是现阶段电动车的高速发展。它的供应链体系变得更加开放,企业可以买到最好的电池和最好的电机。相对来说,造电动车更容易。这是中国自主品牌能够实现“弯道超车”的原因之一,也是众多造车新势力诞生的原因之一。在国家的大力鼓励和支持下,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是很多企业都不想错过的香饽饽。不仅格力、美的,越来越多的家电企业也开始涉足汽车领域。例如,LG和大众联合打造互联汽车服务平台,丰田和松下成立合资电池公司,吉利和华为鸿蒙系统达成合作……ation,而智能汽车和智能家居可能会成为他们的合作内容。失败案例在董明珠的《造车梦》中历历在目。2016年以来,董明珠以个人名义投资珠海银隆,并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不断扩大对银隆的持股,最终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接下来的一年,董明珠毫不吝惜地为各地招商牵线搭桥,银隆实现了快速扩张。然而,2018年后,珠海银隆接连传出拖欠供应商货款、业绩下滑、项目停工等负面消息。在这个关键时刻,董明珠还“翻脸”珠海银隆大股东魏银仓,银隆公司董事长辞职。前总裁被指非法侵占公司利益10多亿,格力全面进入银隆。但是新的管理团队用家电的思路去造车,矛盾越来越激烈。这对董明珠来说是一次非常糟糕的造车经历。

Volkswagen, Toyota, FAW and Weimar

2017年底,黑电巨头创维集团表达了跨界新能源汽车的野心,拟收购凯沃新能源汽车并对此次收购寄予厚望。但在短短两个月内,由于几个主要的收购条款,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最终以失败告终。格力、创维两大家电巨头最终陷入新能源“造车”的迷局,让人感慨良多,企业转型之路不易。或者不涉及整车制造。汽车制造门槛很高,新能源汽车领域不是烧钱就能完成的,尤其是很多企业的教训。所以格力和威马、美的和吉利的合作更多的是零部件、智能制造和智能汽车的互联,针对5G时代的智能家居和智能汽车的互联,很少涉及资本层面的合作,因为资本层面需要董事会的批准。另一方面,由于今年国内家用空调市场销量疲软,为了寻求新的增长点,国内两大空调巨头可以快速切入汽车空调供应链。对于中国汽车市场年销量超过2000万辆的体系来说,如果能和一些汽车企业合作,他们的订单和营业额都是相当可观的。

除了切入汽车空调供应链,很多家电巨头也在拓展智能制造业务。全球四大机器人公司之一的德国库卡集团已被美的接管,库卡的强项之一是汽车行业使用的机器人;比如一汽很多制造基地的项目和车间,大都采用了格力的高效离心式冷水机组。美的智能家居整体解决方案在行业内也取得了不少成果。出于尊重造车客观规律的考虑,家电巨头与车企的合作更多在技术领域,共同挖掘非核心制造领域的潜在发展空间,有利于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但在整车上全面合作仍有难度,但未来更多跨界企业与车企的合作将是常态。

标签:现代远程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SKI激进的全球动力电池野望

图片来自“亿欧网”“后来者”SKI正在加快其全球动力电池产业布局,目标是在2025年跃居全球电动汽车电池市场份额排名第3。与竞争对手LG化学和三星SDI相比,SKI在电动汽车电池市场起步较晚。

1900/1/1 0:00:00
81岁电动新兵:口瞄准特斯拉

从上海市中心最繁华的外滩出发,驱车1小时20分钟即可到达上海西北郊嘉定区安亭一座占地150英亩的工厂。

1900/1/1 0:00:00
美的牵手吉利,格力联手威马,家电巨头们的造车野心有多大?

多元化经营已成为当今企业的一种重要战略思想,尤其是世界各国汽车市场增速都在放缓的情况下,车企已经不能仅仅靠“造车”来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少车企已经入局了出行领域,当然,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兴起,

1900/1/1 0:00:00
文远知行新起点:“铁三角”下,如何打磨RoboTaxi

2019年下半年,自动驾驶逐渐从路测环节走向运营阶段。

1900/1/1 0:00:00
威马“家书”曝光:组织架构调整 新增“首席增长官”

据威马内部信显示,其董事长兼CEO沈晖,将在内部推进组织变革,9月1日起兼任销售公司总经理,对销售公司及战略规划中心进行组织架构调整。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