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特斯拉,大家都会不自觉地站到两个阵营:一方会把这家电动车公司捧上天;另一方面是坏的,认为自己最终会被对手杀死。换句话说,特斯拉要么一劳永逸地改变汽车行业,要么在不久的将来关门大吉。但是,如果我们放下金融、竞争、埃隆马斯克这些神奇的存在,从理性、中立、客观的角度去观察特斯拉,其实可以得到更多独特的解读。如果说特斯拉在电气化方面的技术积累有可能被对手赶上,那么在数据上绝对是无人能及的。特斯拉正在利用这些数据建立世界上最先进、最复杂的神经网络。
大数据还是“明日之星”吗?硅谷喜欢用一些热词来形容“下一个划时代的产品”。以大数据为例,它被称为“新石油”。这个描述很贴切。数据就像埋藏在地壳中的石油,等待人们去开发、提炼、利用它来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然而,多年后,大数据概念的光芒开始消退。因为从技术角度来说,如何从海量数据中提取真正有价值的部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不管这些数据有没有自己的组织结构。
事实上,我们已经陷入了Gartner所称的大数据“幻灭低谷”。这项技术未能像十年前预期的那样成为一个庞大的统一数据平台。大数据过去后,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ML)成为新的工具。但不像社交媒体平台(只想优化算法卖广告),大家还是保持初心,在用心做有意义的事情。特斯拉就是其中之一。特斯拉真正的竞争力在于数据、AI、ML的巧妙融合与应用,它们被浓缩成特斯拉的神经网络:一个紧密结合了传感器、数据、通信、CPU、外设硬件和软件的超级系统。这些关键节点既能相互协作处理信息,又能像人一样适应和学习。比赛已经开始了。华尔街分析师认为,自动驾驶带来的市场潜力是万亿。这也是特斯拉、Waymo等科技巨头和传统厂商投入各种疯狂竞争的原因。其实转念一想,你就会意识到,自动驾驶的概念在很多年前就开始渗透到我们的驾驶习惯中了。定速巡航、ABS防抱死制动等技术的普及,其实就是人类一步步把车辆的控制权逐渐转移。特斯拉的Autopilot可能是目前市面上能买到的最复杂的驾驶辅助系统。然而,从半自动驾驶升级到全自动驾驶并不容易。如何才能保证这台轮子上的电脑在这个疯狂的世界里,能够保持思考,判断,做出正确的决定?要知道,全自动驾驶系统的成熟需要工程师投入至少数百万小时的精力。他们必须编写代码,定义和完善算法和3D模型。在此期间,模拟器和测试车一刻也不能停。当然,这是特斯拉眼中的“传统”方式,马斯克最擅长打破常规。他带领特斯拉走上了一条新奇的道路。经过16年的发展,特斯拉电动汽车全球保有量已经超过60万辆。但这些出厂车辆一上路就是特斯拉的数据收割机。人类驾驶员在车上的每一个动作,比如转向、刹车或者踩油门,都是特斯拉需要的数据点。这些收集到的数据会被特斯拉“反馈”给自己的算法,升级后的算法会通过OTA“反馈”给特斯拉的车辆。
截至今年7月,特斯拉已交付超过64.3万辆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特斯拉汽车,其中52.8万辆配备了Autopilot硬件2.0系统。特斯拉自动驾驶里程达到15.6亿英里,占特斯拉总里程(144亿英里)的10.8%。相比之下,自动驾驶测试经验最多的Waymo只有1500万英里的经验。另一方面,特斯拉可能已经在“影子模式”下积累了100亿英里的数据收集。对于特斯拉的神经网络来说,这确实是一个无人能及的超级宝库。然而,这并不是特斯拉与其他公司最重要的区别。特斯拉最可怕的是,特斯拉……数据来自现实世界;车主们每天开车上下班,不知不觉就练就了特斯拉的AI/ML引擎。马斯克曾经说过:“当一辆汽车学习新的知识点时,所有的特斯拉都可以利用它。”显然,特斯拉开发了一个众包AI/ML培训计划,在外界看来是最好的。Autonomy Day相信很多人会好奇:特斯拉是如何刷出这些数据,并通过数据实现系统性能的持续提升的?在特斯拉今年的一系列活动中,最干的就是“自主日”。在主题演讲中,特斯拉工程部副总裁Stuart Bowers(现已离职)向我们讲述了特斯拉的心路历程。"在我们开始之前,我们首先试图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鲍尔斯说。“特斯拉电动汽车标配8个摄像头和12个超声波传感器(雷达),还有惯性测量装置和GPS加持。此外,经常被大家遗忘的方向盘和踏板操作也必须考虑在内。”鲍尔斯还指出,这些传感器都有“重叠区域”,可以双重确认。通过这种方式,特斯拉“可以对周围发生的事情有极其准确的了解。”每一次事件或人机交互都会被记录下来,并上传到特斯拉的数据库中。随后,这些数据将用于特斯拉软件工程师的3D模拟,以研究如何改进和完善现有的算法。升级后的算法当然会通过OTA推送给每一位特斯拉车主,进一步提升车辆的驾驶体验。
影子模式当然,车内的软件迭代不可能像智能手机那样随意。毕竟关系到人身安全。在这里,特斯拉巧妙地使用了“影子模式”,即在这种模式下测试改装后的系统。显然,这与简单的模拟器或者卡车上的路试相比,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毕竟影子模式是实时运行的,与现实世界息息相关。而整车的“思考和决策”都是在幕后进行的,这样才能构建一个持续的反馈闭环。简单来说,影子模式就像一个少年。没有驾照,他经常坐在副驾驶观察父亲的一举一动。“当一个新的算法出现时,我们希望第一时间尝试。在影子模式下,你可以把它推给团队,看看它在现实世界中的表现。”鲍尔斯解释道。最终特斯拉可以通过机器学习拥有更强的能力,然后进入部署阶段,这是特斯拉的早期接入计划。目前,特斯拉还在测试新的行为预测功能,方便车辆提前预测前方行人或自行车的下一步动作。“我们可以探测到路上的障碍物,行人就是其中之一。”鲍尔斯说。“车辆真的可以看到路上的行人和自行车。特斯拉的下一代自动刹车系统不仅可以阻止前方道路上的行人,还可以自动为即将踏上道路的人让路。”鲍尔斯透露,这项新功能现在运行在影子模式下。未来,特斯拉一定会把这个功能推送给每一位车主。但在此之前,我们会先对已经签署早期用户参与计划的铁杆车主进行“实验”。再比如高速公路上的变道。特斯拉表示,已经在自动驾驶模式下成功完成了900万次变道。几乎每天都能积累10万个成功变道案例。鲍尔斯说。在鲍尔斯看来,真正的决战“是整合神经网络、车辆和所有数据,创造出帮助车辆理解世界的终极真相”。
移动即服务自动驾驶的出现,意味着原有的车辆销售模式将彻底崩溃,取而代之的将是一个人人打车的新时代,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出行即服务(MaaS)。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专注于创新技术和市场的投资公司ARK的分析师塔莎·基尼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马斯已经在路上了。毕竟,优步已经达到了单季度提供10亿次出行服务的里程碑,像优步这样的出租车服务在全世界都非常受欢迎。然而,基尼的数据显示,“租”一辆车仍然比买车贵。买车的话,整个周期平均每英里费用70美分,比出门打车还便宜。当然,这种现象在自动驾驶到来后会彻底扭转。排除人类司机后,MaaS only……每英里22美分。别忘了,正值壮年的千禧一代也熟悉共享经济。基尼认为,在那个转折点之后,在用手机呼叫自动驾驶汽车的行动背后,将诞生一个超过5万亿美元的超市。这也是厂商不惜一切代价争夺自动驾驶高地的主要原因——否则哪个投资者能忍受优步单季度亏损50亿美元。特斯拉肯定会参与马斯大戏:特斯拉会“征用”车主的车来部署自动驾驶团队,目标是双赢。车主的车辆不用长时间停在停车场。这些车辆可以在车主工作的同时外出工作,特斯拉可以赚取服务费分成。注确实很高,但战利品也很丰厚。一旦马斯的世界正式完成,游戏规则将被彻底改变。从技术角度来看,特斯拉确实有巨大的领先优势。如今,传统汽车制造商已经竭尽全力设计和制造最好的车辆,同时通过大规模生产削减成本,以获得竞争优势。这也是他们目前最好的选择。然而,行业showstopper不会被这些既定规则所束缚,特斯拉就是这样一家非常规的公司。自主研发的芯片,软硬件,还有自己的神经网络和MaaS团队,特斯拉已经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数据的作用就是穿针引线,是驱动整个系统运转的主动脉。至于产能,只是整个流程中权重最低的。如果你还是不相信我,就看看上海超级工厂。
说到特斯拉,大家都会不自觉地站到两个阵营:一方会把这家电动车公司捧上天;另一方面是坏的,认为自己最终会被对手杀死。换句话说,特斯拉要么一劳永逸地改变汽车行业,要么在不久的将来关门大吉。但是,如果我们放下金融、竞争、埃隆马斯克这些神奇的存在,从理性、中立、客观的角度去观察特斯拉,其实可以得到更多独特的解读。如果说特斯拉在电气化方面的技术积累有可能被对手赶上,那么在数据上绝对是无人能及的。特斯拉正在利用这些数据建立世界上最先进、最复杂的神经网络。
大数据还是“明日之星”吗?硅谷喜欢用一些热词来形容“下一个划时代的产品”。以大数据为例,它被称为“新石油”。这个描述很贴切。数据就像埋藏在地壳中的石油,等待人们去开发、提炼、利用它来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然而,多年后,大数据概念的光芒开始消退。因为从技术角度来说,如何从海量数据中提取真正有价值的部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不管这些数据有没有自己的组织结构。
事实上,我们已经陷入了Gartner所称的大数据“幻灭低谷”。这项技术未能像十年前预期的那样成为一个庞大的统一数据平台。大数据过去后,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ML)成为新的工具。但不像社交媒体平台(只想优化算法卖广告),大家还是保持初心,在用心做有意义的事情。特斯拉就是其中之一。特斯拉真正的竞争力在于数据、AI、ML的巧妙融合与应用,它们被浓缩成特斯拉的神经网络:一个紧密结合了传感器、数据、通信、CPU、外设硬件和软件的超级系统。这些关键节点既能相互协作处理信息,又能像人一样适应和学习。比赛已经开始了。华尔街分析师认为,自动驾驶带来的市场潜力是万亿。这也是特斯拉、Waymo等科技巨头和传统厂商投入各种疯狂竞争的原因。其实转念一想,你就会意识到,自动驾驶的概念在很多年前就开始渗透到我们的驾驶习惯中了。定速巡航、ABS防抱死制动等技术的普及,其实就是人类一步步把车辆的控制权逐渐转移。特斯拉的Autopilot可能是目前市面上能买到的最复杂的驾驶辅助系统。然而,从半自动驾驶升级到全自动驾驶并不容易。如何才能保证这台轮子上的电脑在这个疯狂的世界里,能够保持思考,判断,做出正确的决定?要知道,全自动驾驶系统的成熟需要工程师投入至少数百万小时的精力。他们必须编写代码,定义和完善算法和3D模型。在此期间,模拟器和测试车一刻也不能停。当然,这是特斯拉眼中的“传统”方式,马斯克最擅长打破常规。他带领特斯拉走上了一条新奇的道路。经过16年的发展,特斯拉电动汽车全球保有量已经超过60万辆。但这些出厂车辆一上路就是特斯拉的数据收割机。人类驾驶员在车上的每一个动作,比如转向、刹车或者踩油门,都是特斯拉需要的数据点。这些收集到的数据会被特斯拉“反馈”给自己的算法,升级后的算法会通过OTA“反馈”给特斯拉的车辆。
截至今年7月,特斯拉已交付超过64.3万辆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特斯拉汽车,其中52.8万辆配备了Autopilot硬件2.0系统。特斯拉自动驾驶里程达到15.6亿英里,占特斯拉总里程(144亿英里)的10.8%。相比之下,自动驾驶测试经验最多的Waymo只有1500万英里的经验。另一方面,特斯拉可能已经在“影子模式”下积累了100亿英里的数据收集。对于特斯拉的神经网络来说,这确实是一个无人能及的超级宝库。然而,这并不是特斯拉与其他公司最重要的区别。特斯拉最可怕的是,特斯拉……数据来自现实世界;车主们每天开车上下班,不知不觉就练就了特斯拉的AI/ML引擎。马斯克曾经说过:“当一辆汽车学习新的知识点时,所有的特斯拉都可以利用它。”显然,特斯拉开发了一个众包AI/ML培训计划,在外界看来是最好的。Autonomy Day相信很多人会好奇:特斯拉是如何刷出这些数据,并通过数据实现系统性能的持续提升的?在特斯拉今年的一系列活动中,最干的就是“自主日”。在主题演讲中,特斯拉工程部副总裁Stuart Bowers(现已离职)向我们讲述了特斯拉的心路历程。"在我们开始之前,我们首先试图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鲍尔斯说。“特斯拉电动汽车标配8个摄像头和12个超声波传感器(雷达),还有惯性测量装置和GPS加持。此外,经常被大家遗忘的方向盘和踏板操作也必须考虑在内。”鲍尔斯还指出,这些传感器都有“重叠区域”,可以双重确认。通过这种方式,特斯拉“可以对周围发生的事情有极其准确的了解。”每一次事件或人机交互都会被记录下来,并上传到特斯拉的数据库中。随后,这些数据将用于特斯拉软件工程师的3D模拟,以研究如何改进和完善现有的算法。升级后的算法当然会通过OTA推送给每一位特斯拉车主,进一步提升车辆的驾驶体验。
影子模式当然,车内的软件迭代不可能像智能手机那样随意。毕竟关系到人身安全。在这里,特斯拉巧妙地使用了“影子模式”,即在这种模式下测试改装后的系统。显然,这与简单的模拟器或者卡车上的路试相比,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毕竟影子模式是实时运行的,与现实世界息息相关。而整车的“思考和决策”都是在幕后进行的,这样才能构建一个持续的反馈闭环。简单来说,影子模式就像一个少年。没有驾照,他经常坐在副驾驶观察父亲的一举一动。“当一个新的算法出现时,我们希望第一时间尝试。在影子模式下,你可以把它推给团队,看看它在现实世界中的表现。”鲍尔斯解释道。最终特斯拉可以通过机器学习拥有更强的能力,然后进入部署阶段,这是特斯拉的早期接入计划。目前,特斯拉还在测试新的行为预测功能,方便车辆提前预测前方行人或自行车的下一步动作。“我们可以探测到路上的障碍物,行人就是其中之一。”鲍尔斯说。“车辆真的可以看到路上的行人和自行车。特斯拉的下一代自动刹车系统不仅可以阻止前方道路上的行人,还可以自动为即将踏上道路的人让路。”鲍尔斯透露,这项新功能现在运行在影子模式下。未来,特斯拉一定会把这个功能推送给每一位车主。但在此之前,我们会先对已经签署早期用户参与计划的铁杆车主进行“实验”。再比如高速公路上的变道。特斯拉表示,已经在自动驾驶模式下成功完成了900万次变道。几乎每天都能积累10万个成功变道案例。鲍尔斯说。在鲍尔斯看来,真正的决战“是整合神经网络、车辆和所有数据,创造出帮助车辆理解世界的终极真相”。
移动即服务自动驾驶的出现,意味着原有的车辆销售模式将彻底崩溃,取而代之的将是一个人人打车的新时代,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出行即服务(MaaS)。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专注于创新技术和市场的投资公司ARK的分析师塔莎·基尼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马斯已经在路上了。毕竟,优步已经达到了单季度提供10亿次出行服务的里程碑,像优步这样的出租车服务在全世界都非常受欢迎。然而,基尼的数据显示,“租”一辆车仍然比买车贵。买车的话,整个周期平均每英里费用70美分,比出门打车还便宜。当然,这种现象在自动驾驶到来后会彻底扭转。排除人类司机后,MaaS only……每英里22美分。别忘了,正值壮年的千禧一代也熟悉共享经济。基尼认为,在那个转折点之后,在用手机呼叫自动驾驶汽车的行动背后,将诞生一个超过5万亿美元的超市。这也是厂商不惜一切代价争夺自动驾驶高地的主要原因——否则哪个投资者能忍受优步单季度亏损50亿美元。特斯拉肯定会参与马斯大戏:特斯拉会“征用”车主的车来部署自动驾驶团队,目标是双赢。车主的车辆不用长时间停在停车场。这些车辆可以在车主工作的同时外出工作,特斯拉可以赚取服务费分成。注确实很高,但战利品也很丰厚。一旦马斯的世界正式完成,游戏规则将被彻底改变。从技术角度来看,特斯拉确实有巨大的领先优势。如今,传统汽车制造商已经竭尽全力设计和制造最好的车辆,同时通过大规模生产削减成本,以获得竞争优势。这也是他们目前最好的选择。然而,行业showstopper不会被这些既定规则所束缚,特斯拉就是这样一家非常规的公司。自主研发的芯片,软硬件,还有自己的神经网络和MaaS团队,特斯拉已经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数据的作用就是穿针引线,是驱动整个系统运转的主动脉。至于产能,只是整个流程中权重最低的。如果你还是不相信我,就看看上海超级工厂。
标签:特斯拉
近日据外媒报道,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OlaKallenius)表示,奔驰中国电池工厂将在今年年底投产,该工厂主要为奔驰EQC车型供货,EQC也将于年底国产下线并上市。
1900/1/1 0:00:00日前,我们从东风悦达起亚官方获悉,其将基于现有新能源车型的基础上,在2020年再推出2款新能源车型,覆盖轿车与SUV领域。
1900/1/1 0:00:00新型氟化铁阴极的锂容量是传统钴或镍阴极的两倍多,而且原材料的价格也更低。
1900/1/1 0:00:009月16日,上海颁发首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牌照。首批获得牌照的企业有3家,分别为上汽、宝马、滴滴。上海成为国内首个为企业颁发该项牌照的城市,获得示范应用牌照的企业可先行在城市道路中开展示范应用。
1900/1/1 0:00:00据外媒报道,德国初创公司Holoride希望能够利用虚拟现实技术(VR)让驾驶行程更加有趣。
1900/1/1 0:00:00本文来自未来汽车日报,作者:潘磊神龙汽车再次出现高层人事变动。多日的坊间传闻成为现实。东风汽车集团副总经理兼神龙汽车董事长安铁成将离开东风,调任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