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外媒曝出宝马与长城的合作陷入停顿,有媒体称:“目前众泰与福特共同投资的研究所基本成了摆设。”事实上,梳理近几年新能源汽车合资项目的进展可以发现,除了首款产品——江淮大众率先立项的思豪E20X之外,并无任何“成果”。虽然宝马和长城都否认了外媒曝光的消息,但从目前来看,合资项目确实进展缓慢,吉利和戴姆勒、江铃、雷诺等其他合资企业更是沉默。自2016年江淮与大众决定“牵手”以来,中国汽车行业迎来了新一轮合资热潮。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跨国车企合作的主要对象是民营企业,且大多集中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包括众泰与福特、长城与宝马、江铃与雷诺都正式公布了各自的合作意向和计划,引发舆论高度关注。然而,这些合资项目进展并不顺利。为什么新合资车企发展停滞?未来能开花结果吗?对此,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傅在接受《中国汽车报》采访时表示,中国汽车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使得中外双方在合资合作方面更加谨慎和理性,双方需要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战略布局,以适应新的消费需求和趋势。政策诱导产品2017年,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发布的《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17年修订)》明确提出,同一外国投资者设立生产纯电动汽车产品的合资企业不限于两家。可以说,这份文件为外资企业在华设立新能源汽车合资企业开了“绿灯”。在这份文件的批准和鼓励下,2017年6月1日,江淮汽车与奥迪股份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成立合资公司,成为合资公司股比放宽后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首家整车合资公司;同年8月,福特汽车宣布与安徽众泰汽车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2018年2月,长城与宝马宣布正式签署合作意向书...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尹认为,加紧在华寻找合资伙伴的最大压力来自“双积分”政策,这是跨国汽车公司在华合资企业数量放开后,外资企业纷纷采取行动平衡积分的最直接原因。2017年6月,工信部发布《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明确2018年至2020年乘用车企业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达到8%、10%、12%,虽然几个月后五部委正式发布的《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取消了2018年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汽车行业新一轮的合资合作与改革开放初期有很大不同。从原来单纯的市场换技术,逐渐转变为现在的互利共赢。”在傅看来,面对新形势、新变化,跨国公司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需要通过更加广泛的合作面向未来。经过多年的积累,中国车企,尤其是大量的民营车企,在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品牌建设、市场运营能力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中外车企的这些变化也是新一轮合资合作的原因之一。计划赶不上变化。2019年,新合资项目进度停滞,部分合资项目尚未通过审批,部分一再推迟上市时间。就连长城和宝马也传出了“不和谐”的传闻。今年8月初,德国媒体报道称,由于中外文化差异和项目具体细节的不确定性,宝马已经取消了派遣宝马工程师到中国参与beam项目的长期计划,beam项目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但这一传言很快被双方否认。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付小康表示:“Beam汽车项目进展顺利,项目组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很多成果。双方股东都对这个项目充满信心。”宝马(中国)也向媒体否认了不和谐的传闻,称项目进展顺利,合作将继续。然而,尽管如此,业内人士对合资项目的质疑并非无中生有。究其原因,与2017年迫切的整合压力相比,现在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合资合作的紧迫性似乎没有那么强烈了。首先,新能源车满满都是正积分,积分价值缩水了。据工信部统计,2018年我国汽车市场完成积分交易107笔,参与企业118家,涉及金额7亿元。虽然工信部没有透露具体的交易价格,但统计显示,目前,正油耗积分是负积分的7倍。另外,之前对新能源汽车积分没有核算要求,这部分积分可以用来抵消企业产生的负油耗积分,正积分的数量更多。所以目前积分的交易价格只有400 ~ 800元/分钟。根据《2018中国乘用车双积分报告》中的保守计算,2019年和2020年,中国本土车企将分别产生335万和479万正积分,但负积分仅为109万和115万;2019 ~ 2020年积分交易价格预计在1000 ~ 1500元/分钟左右,远低于预期。所以对于跨国车企来说,整合的压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他们有充裕的空间和时间进行战略调整和布局。另一个变化是政策环境。2018年6月,《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发布,允许外商独资设立新能源汽车企业。此外,“放宽外资股比限制”的时间表已经明确,增加股比和自建工厂两种新选择的跨国车企,自然不会像以前那样迫切推进新的合资项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直言,“除了合资企业,在中国对外开放和各项政策逐步放开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自主生产新能源汽车。在这种前提下,基于积分目的而诞生的合资公司,很可能成为被母公司冷落的‘鸡肋’项目。”然而,汽车行业评论员钟石持有不同的观点。他认为,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很快,但不确定因素还很多。钟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跨国汽车公司之所以寻找新的合作伙伴来开展新能源汽车的“事业”,是因为这家成立了几十年的合资企业发展趋势良好,前景稳定。如果盈利能力较差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是在之前的合资公司开发的,可能会对现有业绩产生影响。“基于此,跨国车企最好还是另寻合作伙伴。”钟石认为,“这种新合资车企的诞生多少有点‘试验田’的味道。”从市场前景来看,虽然中国对新能源汽车给予了最大的支持和鼓励,但跨国汽车公司对这一市场的发展前景仍然心存疑虑,尤其是在市场开发初期,从技术路线到后续盈利模式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跨国汽车公司更愿意慢慢讨论合作细节,稳步推进合作进程。另一方面,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此轮合资中的部分企业在国内市场已经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肯定不愿意做跨国汽车企业的“代工厂”。合作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外方的拉动,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品牌影响力和产品竞争力。不急于求成的合作双方,在合作过程中自然会对企业战略和产品进行多轮讨论,甚至不排除推倒重来的可能,所以进展缓慢也是情理之中。值得一提的是,钟石指出,或许在逐步放开股比限制后,跨国汽车公司会适当提高持股比例,以增加在合资公司的话语权,但设立独资企业是有风险的。即使它已经在中国市场发展了多年,但如果没有中国合作伙伴的帮助,它仍然需要面对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从事合资多年的跨国公司,自然对这个问题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就目前情况来看,大部分新合资车企的中外双方应该还是在有序推进合资项目,但双方都处于谨慎的探索期,相信进度不会太快。”钟石认为。核心技术和品牌建设是关键。在经历了2018年的首次下滑后,今年中国汽车市场形势依然严峻。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今年1-7月,国内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93.3万辆和1413.2万辆,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13.5%和11.4%。在汽车市场整体仍在低位运行的背景下,跨国汽车公司也在失去原有的“……”瑞华品牌的“魅力”挂个外国标签,穿个中外合资马甲赚钱的时代结束了。”傅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国汽车工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是跨国汽车企业调整发展战略的重要时刻。新合资车企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提升核心技术水平,加强品牌建设。对于自主品牌车企,傅指出,中国需要在新一轮合作中抢占先机,充分抢占市场优势,发挥创新优势,不迷失自我。”此前,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积累了一些先发优势。但随着合资股比的放开和独资模式的实现,外资将以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参与竞争,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傅强调,自主品牌要坚持自主创新,以开放的姿态和充分的自信迎接挑战。”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生存并实现快速发展是每个企业面临的难题,也是每个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和规划时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付强调,自主汽车企业在开展合资合作的同时,要注重提高自身实力和水平,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促进中国汽车工业更快更好地发展。不久前,外媒曝出宝马与长城的合作陷入停顿,有媒体称:“目前众泰与福特共同投资的研究所基本成了摆设。“其实梳理这几年新能源汽车合资项目的进展,可以发现除了首款产品——江淮大众率先立项的思豪E20X之外,并没有什么‘成果’。虽然宝马和长城都否认了外媒曝光的消息,但从目前来看,合资项目确实进展缓慢,吉利和戴姆勒、江铃、雷诺等其他合资企业更是沉默。自2016年江淮与大众决定“牵手”以来,中国汽车行业迎来了新一轮合资热潮。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跨国车企合作的主要对象是民营企业,且大多集中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包括众泰与福特、长城与宝马、江铃与雷诺都正式公布了各自的合作意向和计划,引发舆论高度关注。然而,这些合资项目进展并不顺利。为什么新合资车企发展停滞?未来能开花结果吗?对此,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傅在接受《中国汽车报》采访时表示,中国汽车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使得中外双方在合资合作方面更加谨慎和理性,双方需要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战略布局,以适应新的消费需求和趋势。政策诱导产品2017年,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发布的《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17年修订)》明确提出,同一外国投资者设立生产纯电动汽车产品的合资企业不限于两家。可以说,这份文件为外资企业在华设立新能源汽车合资企业开了“绿灯”。在这份文件的批准和鼓励下,2017年6月1日,江淮汽车与奥迪股份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成立合资公司,成为合资公司股比放宽后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首家整车合资公司;同年8月,福特汽车宣布与安徽众泰汽车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2018年2月,长城与宝马宣布正式签署合作意向书...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尹认为,加紧在华寻找合资伙伴的最大压力来自“双积分”政策,这是跨国汽车公司在华合资企业数量放开后,外资企业纷纷采取行动平衡积分的最直接原因。2017年6月,工信部发布《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明确2018年至2020年乘用车企业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达到8%、10%、12%,虽然几个月后五部委正式发布的《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取消了2018年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汽车行业新一轮的合资合作与改革开放初期有很大不同。从原来单纯的市场换技术,逐渐转变为现在的互利共赢。”在傅看来,面对新形势、新变化,跨国公司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需要通过更加广泛的合作面向未来。经过多年的积累,中国车企,尤其是大量的民营车企,在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品牌建设、市场运营能力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中外车企的这些变化也是新一轮合资合作的原因之一。计划赶不上变化。2019年,新合资项目进度停滞,部分合资项目尚未通过审批,部分一再推迟上市时间。就连长城和宝马也传出了“不和谐”的传闻。今年8月初,德国媒体报道称,由于中外文化差异和项目具体细节的不确定性,宝马已经取消了派遣宝马工程师到中国参与beam项目的长期计划,beam项目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但这一传言很快被双方否认。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付小康表示:“Beam汽车项目进展顺利,项目组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很多成果。双方股东都对这个项目充满信心。”宝马(中国)也向媒体否认了不和谐的传闻,称项目进展顺利,合作将继续。然而,尽管如此,业内人士对合资项目的质疑并非无中生有。究其原因,与2017年迫切的整合压力相比,现在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合资合作的紧迫性似乎没有那么强烈了。首先,新能源汽车满满都是正积分,积分价值缩水了。据工信部统计,2018年我国汽车市场完成积分交易107笔,参与企业118家,涉及金额7亿元。虽然工信部没有透露具体的交易价格,但统计显示,目前,正油耗积分是负积分的7倍。另外,之前对新能源汽车积分没有核算要求,这部分积分可以用来抵消企业产生的负油耗积分,正积分的数量更多。所以目前积分的交易价格只有400 ~ 800元/分钟。根据《2018中国乘用车双积分报告》中的保守计算,2019年和2020年,中国本土车企将分别产生335万和479万正积分,但负积分仅为109万和115万;2019 ~ 2020年积分交易价格预计在1000 ~ 1500元/分钟左右,远低于预期。所以对于跨国车企来说,整合的压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他们有充裕的空间和时间进行战略调整和布局。另一个变化是政策环境。2018年6月,《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发布,允许外商独资设立新能源汽车企业。此外,“放宽外资股比限制”的时间表已经明确,增加股比和自建工厂两种新选择的跨国车企,自然不会像以前那样迫切推进新的合资项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直言,“除了合资企业,在中国对外开放和各项政策逐步放开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自主生产新能源汽车。在这种前提下,基于积分目的而诞生的合资公司,很可能成为被母公司冷落的‘鸡肋’项目。”然而,汽车行业评论员钟石持有不同的观点。他认为,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很快,但不确定因素还很多。钟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跨国汽车公司之所以寻找新的合作伙伴来开展新能源汽车的“事业”,是因为这家成立了几十年的合资企业发展趋势良好,前景稳定。如果盈利能力较差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是在之前的合资公司开发的,可能会对现有业绩产生影响。“基于此,跨国车企最好还是另寻合作伙伴。”钟石认为,“这种新合资车企的诞生多少有点‘试验田’的味道。”从市场前景来看,虽然中国对新能源汽车给予了最大的支持和鼓励,但跨国汽车公司对这一市场的发展前景仍然心存疑虑,尤其是在市场开发初期,从技术路线到后续盈利模式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跨国汽车公司更愿意慢慢讨论合作细节,稳步推进合作进程。另一方面,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此轮合资中的部分企业在国内市场已经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肯定不愿意做跨国汽车企业的“代工厂”。合作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外方的拉动,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品牌影响力和产品竞争力。不急于求成的合作双方,在合作过程中自然会对企业战略和产品进行多轮讨论,甚至不排除推倒重来的可能,所以进展缓慢也是情理之中。值得一提的是,钟石指出,或许在逐步放开股比限制后,跨国汽车公司会适当提高持股比例,以增加在合资公司的话语权,但设立独资企业是有风险的。即使它已经在中国市场发展了多年,但如果没有中国合作伙伴的帮助,它仍然需要面对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从事合资多年的跨国公司,自然对这个问题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就目前情况来看,大部分新合资车企的中外双方应该还是在有序推进合资项目,但双方都处于谨慎的探索期,相信进度不会太快。”钟石认为。核心技术和品牌建设是关键。在经历了2018年的首次下滑后,今年中国汽车市场形势依然严峻。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今年1-7月,国内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93.3万辆和1413.2万辆,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13.5%和11.4%。在汽车市场整体仍在低位运行的背景下,跨国汽车公司也在失去原有的“……”瑞华品牌的“魅力”挂个外国标签,穿个中外合资马甲赚钱的时代结束了。”傅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国汽车工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是跨国汽车企业调整发展战略的重要时刻。新合资车企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提升核心技术水平,加强品牌建设。对于自主品牌车企,傅指出,中国需要在新一轮合作中抢占先机,充分抢占市场优势,发挥创新优势,不迷失自我。”此前,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积累了一些先发优势。但随着合资股比的放开和独资模式的实现,外资将以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参与竞争,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傅强调,自主品牌要坚持自主创新,以开放的姿态和充分的自信迎接挑战。”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生存并实现快速发展是每个企业面临的难题,也是每个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和规划时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付强调,自主汽车企业在开展合资合作的同时,要注重提高自身实力和水平,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促进中国汽车工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图片来源:通用汽车官网)据外媒报道,通用汽车美国各工厂工会领导人将于本周前往底特律参加会议,与通用汽车代表讨论工会成员的就业问题,而会议所做出的决定可能会对46000位工人的工作带来影响。
1900/1/1 0:00:00日前,据外媒报道,大众汽车集团将自2019年11月起,发售专供大众ID3车型使用的壁挂式电动车充电器。
1900/1/1 0:00:00“我们为什么要让特斯拉用一辆皮卡打败我们?”就在三年前,当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Musk)宣布,想用一款特斯拉电动皮卡来攻击底特律汽车制造商的核心业务后,
1900/1/1 0:00:00韩国籍动力电池工程师金朝吉(化名)跳槽到中国一家动力电池企业,从事动力电池电池包的系统研发工作。此前,他就职于韩国一家动力电池企业。
1900/1/1 0:00:00一展尽览电机电控、动力电池、氢燃料燃料电池、三电装配自动化、电子元器件、热管理、测试测量、轻量化、线束与连接器、充电桩等新能源汽车技术产业行业热点精准聚焦大咖齐聚引领前沿风尚EVTECH2
1900/1/1 0:00:00本文来自:未来汽车日报,作者:潘磊并购如果无法在这场革命中增加竞争力,那将毫无意义。华尔街从不缺乏脑洞。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