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氢燃料电池第一股加速登陆科创板丨资本热捧与商业化尴尬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总体来看,全球燃料电池汽车已经进入市场示范阶段,预计2020年左右进入产业化阶段。”9月22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在2019氢能产业创新发展峰会上表示。随着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不断产业化,也诞生了一波“投资热”。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前8个月,国内在氢能和燃料电池领域的投资项目已经超过1000亿,其中包括几个数百亿的项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数据显示,2018年氢燃料电池产业相关投资和规划资金超过850亿元。面对新的万亿美元市场,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投资热情与日俱增。二级市场上,部分与氢能相关的a股上市公司市值良好,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布局燃料电池行业。运行两个月的科创板,也让更多的氢能产业链公司有了与资本市场对接的机会。7月8日晚间,首家申请在科创板上市的氢燃料电池公司易华通获得上交所受理。公司拟募资12亿元,保荐机构为国泰君安证券。“近期,我们将回复关于易华通申报科技创新板的第一轮问询。第一轮就有60个关于易华通的问询,挺多的。对于这个行业的前景,上交所在审核时给予了必要的支持和肯定。”9月22日,国泰君安副总裁朱剑表示。科技创新板提供新机遇。科技创新板的设立,加大了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截至9月22日,上交所官网已披露科技创新板上市公司156家,其中29家已上市交易,4家已完成网上申购,但发行上市日期尚未确定。新能源汽车是科技创新板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在科创板上市的29家公司中,包括白蓉科技、航科科技等多家处于动力电池产业链中上游的公司,天奈科技即将上市,动力电池制造商福能科技的上市申请已于9月16日获上交所受理。作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支柱,科技创新板也为整个氢能产业提供了从投资到扶持和融资的机会。“整个氢能行业的大部分企业都处于起步阶段,甚至处于引进阶段,产业链上的企业规模一般都不会太大,科技创新板的包容性正好可以满足这种需求。这个行业也是资金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投资。”朱健说。他认为氢能总体上是一个新兴的战略技术,属于技术驱动型企业。这条产业链上大多数公司的特点,都特别符合科创板的战略定位和行业属性。所以氢能产业在这个体系下会得到资本市场的有效支持。在氢能领域,目前的竞争焦点主要集中在燃料电池汽车上。但氢燃料电池企业产业链长,参与者多,上中下游都有投资机会和前景。上游主要是氢气的来源,包括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站和设备,中游是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下游包括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生产、销售和运营。不过,有投资界人士对智库君表示,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不会像电动汽车的发展一样,诞生一批“造车新势力”。首都……相对理性,更愿意投资行业中上游。据春阳资本董事长傅君如介绍,在氢能产业的布局上,春阳资本在上、中、下游分别投资了一两家企业。“我们的主要逻辑是通过我们现在投资的企业建立优势,通过资本壁垒和技术壁垒实现我们未来的成长,产生产业红利和资本红利。投资好的头部企业后,再向下延伸,头部企业可以对这些关键零部件企业给予技术研发支持和订单支持,用资本和资源为企业赋能。”傅君如说。被科技创新板申报为“氢燃料电池第一股”的易华通,是国内最早从事氢燃料电池领域的企业之一,主营业务为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今年4月,易华通宣布与北汽福田和日本汽车制造商丰田汽车公司合作,在未来共同推出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福田汽车生产和销售的氢燃料电池客车将配备使用丰田燃料电池堆和其他组件的易华通燃料电池系统。在国内汽车企业中,SAIC和长城在氢燃料电池汽车方面布局较早,均在相关领域成立了独立公司。SAIC从2001年开始研究燃料电池汽车,是中国最早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大型汽车集团。2016年上市的荣威950燃料电池轿车是国内第一款公布、销售和上牌的燃料电池轿车,2017年上市的大通FCV80燃料电池轻客率先进行商业运营。2018年6月,SAIC成立上海杰氢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燃料电池电堆、系统和储氢系统的研发,同时承担工程服务。根据杰氢科技的企业定位,杰氢科技不仅为SAIC境内的企业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技术服务,还为SAIC以外的企业提供产品和技术服务。上海杰氢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陆冰冰“我们的资本运作也是朝着市场化、资本化的方向。如果时机成熟,如果需要引进外部战略投资者,我们会欢迎更多的投资者。如果在科技创新板符合上市条件,我们当然愿意上市,因为这将促进公司更加规范健康的发展。”9月22日,上海杰氢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陆冰冰在接受智库君采访时表示,与类似,长城汽车也以第三方供应商的身份自主发展氢能板块相关业务。2018年8月,长城控股集团收购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有限公司,作为未来拓展商用车燃料电池系统的桥头堡。为了配合市场化运作,长城控股于2019年4月成立了伟伟能源。按照计划,长城汽车有望在2020年展示首款燃料电池原型车,并在2023年推出成熟的燃料电池乘用车。“依托上海总部和保定R&D团队,我们建立了从催化剂、油墨、研磨电极到燃料电池堆、系统、空气压缩机到储氢瓶的整个产业链,这个链条未来不仅服务长城汽车,也服务外部汽车制造商。”9月22日,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威视能源董事长唐海峰告诉智库君,大规模商业化还需要十年吗?易华通招股书显示,2016年至2018年,易华通分别实现营收1.38亿元、2.01亿元和3.6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64.4万元、2926万元和1787万元。今年上半年,宜华通实现营收6635.57万元,同比增长75.49%,净利润1923.33万元,同比增长182.38%。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4650.5万元,同比下降96.89%。氢燃料电池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怡化通虽然营业收入逐年增长,但盈利能力仍有待……证明了。制约氢燃料电池产业链企业盈利的主要因素在于市场规模。2016-2018年,易华通燃料电池动力系统销量分别为76、192和303辆,而氢燃料电池汽车在中国的销量分别仅为629、1272和1527辆。中汽协数据显示,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为1194辆和1125辆,同比分别增长7.0倍和7.3倍。从车型来看,以商用车和专用车为主。虽然氢燃料电池汽车的销量增长很快,但主要原因是市场基数太小。中国正在加快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推进产业化进程。根据2016年工信部组织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到2020年,实现5000辆汽车在特定区域公共服务汽车领域的示范应用,建设100座加氢站;2025年实现5万辆汽车应用,建设300座加氢站;2030年实现100万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建设1000座加氢站。今年以来,上海、广东、湖北等地方政府纷纷公布相关产业规划,组建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集群,推进氢燃料电池汽车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产业集群,开展具有一定规模的示范应用。但目前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总量不足5000辆。从这样的市场体量来看,氢燃料汽车短时间内大范围推广是不现实的。“整个燃料电池未来的利润取决于这个行业的规模。国内目前的技术、应用、基础设施、使用成本、法律法规以及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和完善程度决定了燃料电池目前的规模,需要时间的积累和突破。真正把行业的‘热度’转化为利润增长并没有那么快。”陆冰冰告诉智库君..目前氢能产业发展仍处于导入期,多元化应用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对政府补贴依赖度高。“现在国内氢燃料车这么‘火’,其实它的商业模式还是以补贴为主,但未来氢燃料车会像纯电动车一样面临补贴退的尴尬局面。”唐海峰告诉智库君,业内的共识是,纯电动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两种技术路径各有优势,而且是互补的,在不同场景下各有优劣,不是简单的替代关系。陈清泰认为,两者在技术成熟度和产业化发展基础设施方面处于不同阶段,呈现出“T”级发展态势。储能电池电动汽车产业链已经成熟,基础设施基本成型,生产成本开始接近市场可接受水平,总体进入大规模产业化发展阶段。燃料电池汽车已进入示范生产应用阶段,产业链薄弱环节生产成本较高,基础设施也在建设中,离大规模产业化发展还有一段距离。“从已知的世界主要国家和主要汽车公司的战略布局来看,2030年之前,乘用车电动化发展的主体仍将是储能电池汽车。到2030年,大公司储能电瓶车平台的产能将达到百万辆,甚至百万辆,而燃料电池车依然是几万辆或者几十万辆。”陈清泰说道。据唐海峰介绍,五年来,长城汽车在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投入近12亿元,目前还没有回报,但未来还会继续投入。”我认为未来5-10年是一个持续的投入期,目前以示范运营为主。真正大规模商业化可能还需要十年。”唐海峰最后说道总体来看,全球燃料电池汽车已经进入市场示范阶段,预计2020年左右进入产业化阶段。" 9月22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在2019氢能产业创新发展峰会上表示。随着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不断产业化,也诞生了一波“投资热”。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前8个月,国内在氢能和燃料电池领域的投资项目已经超过1000亿,其中包括几个数百亿的项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数据显示,2018年氢燃料电池产业相关投资和规划资金超过850亿元。面对新的万亿美元市场,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投资热情与日俱增。二级市场上,部分与氢能相关的a股上市公司市值良好,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布局燃料电池行业。运行了两个月的科技创新板已经……给予更多氢能产业链公司与资本市场对接的机会。7月8日晚间,首家申请在科创板上市的氢燃料电池公司易华通获得上交所受理。公司拟募资12亿元,保荐机构为国泰君安证券。“近期,我们将回复关于易华通申报科技创新板的第一轮问询。第一轮就有60个关于易华通的问询,挺多的。对于这个行业的前景,上交所在审核时给予了必要的支持和肯定。”9月22日,国泰君安副总裁朱剑表示。科技创新板提供新机遇。科技创新板的设立,加大了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截至9月22日,上交所官网已披露科技创新板上市公司156家,其中29家已上市交易,4家已完成网上申购,但发行上市日期尚未确定。新能源汽车是科技创新板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在科创板上市的29家公司中,包括白蓉科技、航科科技等多家处于动力电池产业链中上游的公司,天奈科技即将上市,动力电池制造商福能科技的上市申请已于9月16日获上交所受理。作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支柱,科技创新板也为整个氢能产业提供了从投资到扶持和融资的机会。“整个氢能行业的大部分企业都处于起步阶段,甚至处于引进阶段,产业链上的企业规模一般都不会太大,科技创新板的包容性正好可以满足这种需求。这个行业也是资金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投资。”朱健说。他认为氢能总体上是一个新兴的战略技术,属于技术驱动型企业。这条产业链上大多数公司的特点,都特别符合科创板的战略定位和行业属性。所以氢能产业在这个体系下会得到资本市场的有效支持。在氢能领域,目前的竞争焦点主要集中在燃料电池汽车上。但氢燃料电池企业产业链长,参与者多,上中下游都有投资机会和前景。上游主要是氢气的来源,包括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站和设备,中游是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下游包括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生产、销售和运营。不过,有投资界人士对智库君表示,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不会像电动汽车的发展一样,诞生一批“造车新势力”。资本相对理性,更愿意投资行业中上游。据春阳资本董事长傅君如介绍,在氢能产业的布局上,春阳资本在上、中、下游分别投资了一两家企业。“我们的主要逻辑是通过我们现在投资的企业建立优势,通过资本壁垒和技术壁垒实现我们未来的成长,产生产业红利和资本红利。投资好的头部企业后,再向下延伸,头部企业可以对这些关键零部件企业给予技术研发支持和订单支持,用资本和资源为企业赋能。”傅君如说。被科技创新板申报为“氢燃料电池第一股”的易华通,是国内最早从事氢燃料电池领域的企业之一,主营业务为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今年4月,易华通宣布与北汽福田和日本汽车制造商丰田汽车公司合作,在未来共同推出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氢燃料电池公交车pr……福田汽车生产和销售的汽车将配备使用丰田燃料电池堆和其他组件的易华通燃料电池系统。在国内汽车企业中,SAIC和长城在氢燃料电池汽车方面布局较早,均在相关领域成立了独立公司。SAIC从2001年开始研究燃料电池汽车,是中国最早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大型汽车集团。2016年上市的荣威950燃料电池轿车是国内第一款公布、销售和上牌的燃料电池轿车,2017年上市的大通FCV80燃料电池轻客率先进行商业运营。2018年6月,SAIC成立上海杰氢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燃料电池电堆、系统和储氢系统的研发,同时承担工程服务。根据杰氢科技的企业定位,杰氢科技不仅为SAIC境内的企业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技术服务,还为SAIC以外的企业提供产品和技术服务。上海杰氢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陆冰冰“我们的资本运作也是朝着市场化、资本化的方向。如果时机成熟,如果需要引进外部战略投资者,我们会欢迎更多的投资者。如果在科技创新板符合上市条件,我们当然愿意上市,因为这将促进公司更加规范健康的发展。”9月22日,上海杰氢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陆冰冰在接受智库君采访时表示,与类似,长城汽车也以第三方供应商的身份自主发展氢能板块相关业务。2018年8月,长城控股集团收购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有限公司,作为未来拓展商用车燃料电池系统的桥头堡。为了配合市场化运作,长城控股于2019年4月成立了伟伟能源。按照计划,长城汽车有望在2020年展示首款燃料电池原型车,并在2023年推出成熟的燃料电池乘用车。“依托上海总部和保定R&D团队,我们建立了从催化剂、油墨、研磨电极到燃料电池堆、系统、空气压缩机到储氢瓶的整个产业链,这个链条未来不仅服务长城汽车,也服务外部汽车制造商。”9月22日,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威视能源董事长唐海峰告诉智库君,大规模商业化还需要十年吗?易华通招股书显示,2016年至2018年,易华通分别实现营收1.38亿元、2.01亿元和3.6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64.4万元、2926万元和1787万元。今年上半年,宜华通实现营收6635.57万元,同比增长75.49%,净利润1923.33万元,同比增长182.38%。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4650.5万元,同比下降96.89%。氢燃料电池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易华通虽然营业收入逐年增长,但盈利能力仍有待提高。制约氢燃料电池产业链企业盈利的主要因素在于市场规模。2016-2018年,易华通燃料电池动力系统销量分别为76、192和303辆,而氢燃料电池汽车在中国的销量分别仅为629、1272和1527辆。中汽协数据显示,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为1194辆和1125辆,同比分别增长7.0倍和7.3倍。从车型来看,以商用车和专用车为主。虽然氢燃料电池汽车的销量增长很快,但主要原因是市场基数太小。中国正在加快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推进产业化进程。根据2016年工信部组织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到2020年,实现5000辆汽车在特定区域公共服务汽车领域的示范应用,建设100座加氢站;2025年实现5万辆汽车应用,建设300座加氢站;2030年实现100万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建设1000座加氢站。今年以来,上海、广东、湖北等地方政府纷纷公布相关产业规划,组建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集群,推进氢燃料电池汽车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产业集群,开展具有一定规模的示范应用。但目前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总量不足5000辆。从这样的市场体量来看,氢燃料汽车短时间内大范围推广是不现实的。“整个燃料电池未来的利润取决于这个行业的规模。国内目前的技术、应用、基础设施、使用成本、法律法规以及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和完善程度决定了燃料电池目前的规模,需要时间的积累和突破。真正把行业的‘热度’转化为利润增长并没有那么快。”陆冰冰告诉智库君..目前氢能产业发展仍处于导入期,多元化应用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对政府补贴依赖度高。“现在国内氢燃料车这么‘火’,其实它的商业模式还是以补贴为主,但未来氢燃料车会像纯电动车一样面临补贴退的尴尬局面。”唐海峰告诉智库君,业内的共识是,纯电动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两种技术路径各有优势,而且是互补的,在不同场景下各有优劣,不是简单的替代关系。陈清泰认为,两者在技术成熟度和产业化发展基础设施方面处于不同阶段,呈现出“T”级发展态势。储能电池电动汽车产业链已经成熟,基础设施基本成型,生产成本开始接近市场可接受水平,总体进入大规模产业化发展阶段。燃料电池汽车已进入示范生产应用阶段,产业链薄弱环节生产成本较高,基础设施也在建设中,离大规模产业化发展还有一段距离。“从已知的世界主要国家和主要汽车公司的战略布局来看,2030年之前,乘用车电动化发展的主体仍将是储能电池汽车。到2030年,大公司储能电瓶车平台的产能将达到百万辆,甚至百万辆,而燃料电池车依然是几万辆或者几十万辆。”陈清泰说道。据唐海峰介绍,五年来,长城汽车在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投入近12亿元,目前还没有回报,但未来还会继续投入。”我认为未来5-10年是一个持续的投入期,目前以示范运营为主。真正大规模商业化可能还需要十年。”唐海峰最后说道。

标签:长城丰田福田荣威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现代20亿美元投资Aptiv:全球首个车企+传统供应商的自动驾驶合资公司

传统一级供应商德尔福旗下子公司Aptiv宣布,与韩国现代汽车集团成立自动驾驶合资公司,这是全球首个传统一级供应商和整车企业成立的自动驾驶合资公司,目的是将L4和L5级自动驾驶商业化。

1900/1/1 0:00:00
逃离传统车企之困:高管变动、瘦身揽才高频上演

裁员、调整营收目标、控制成本、加强对新技术领域的投入等情况,当前频频在车企里发生。汽车行业百年一遇的变革,引发车企一系列调整,人才流动加速。

1900/1/1 0:00:00
盛名之下 测试奥迪e-tron 55 quattro

都说2019年是传统豪华品牌集体发力电动车的一年,很多品牌的首款纯电动车上市,各种衍生车型推出。

1900/1/1 0:00:00
一言不合就自焚,威马EX5自燃再次敲响行业安全警钟!

9月23日,温州一辆威马EX5自燃。随后,威马汽车官方声明称,电池组并未发生起火和爆炸,具体起火原因还有待调查。

1900/1/1 0:00:00
超惊艳!雷诺小型纯电动车曝光 3.2秒破百/内饰有亮点

近日海外汽车媒体曝光了一组雷诺ZoeeSport概念车的官方图片,品牌后续还将完成其量产工作。面对日益严苛的排放要求,传统汽车厂家与造车新势力纷纷推出纯电动车型,分享新能源领域的市场份额。

1900/1/1 0:00:00
特斯拉电动卡车原型车现身皮克斯总部 另有多辆电动汽车跟随

9月2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在推出并量产ModelS、ModelX等多款电动汽车之后,电动汽车厂商特斯拉在2017年11月推出了电动卡车Semi,预计2020年开始量产。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