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工业正在经历一场根本性的变革。在被誉为汽车行业风向标的法兰克福国际车展上,这种变化来得尤为突然。电动化、智能化成为各车企布局的重点。奔驰、宝马、奥迪在本届车展上也上演了一场新能源战略大比拼。但与往届车展不同的是,奔驰、宝马、奥迪的新能源战略并不只是纸面上的战略规划,而是技术和产品逐渐成熟的结果。奔驰计划到2030年,电动汽车将占新车销量的一半以上。宝马计划到2025年,电动汽车(纯电动+插电式)将占集团全球销量的15%-25%;奥迪希望在2025年拥有30款电动车型,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车型将占该品牌全球销量的30%以上。“电动化是本届车展最重要的主题,汽车行业正在经历的‘根本性转变’是多方面的。”9月10日上午,戴姆勒股份公司新任董事会主席、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集团全球总裁Ola kllenius先生刚刚结束陪同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作为德国经济代表团成员访华的行程,出现在法兰克福车展的奔驰展台上。在被称为“节日厅”的1号厅,康宋林作为戴姆勒集团的掌门人,首次以戴姆勒董事会主席的身份在大型车展上公开亮相,并在30分钟内发表了酣畅淋漓的演讲。同时,来自经济学科的敏锐嗅觉和多年汽车行业的理性思考,也让康宋林对戴姆勒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下的发展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战略部署,点燃了上任后的“第一把火”。同时,康也对奔驰未来的发展方向做了新的规划——未来的奔驰团队将专注于创新、数字化转型和全面可持续发展;奔驰还大胆预测,到2025年,近四分之一的客户将在网上购买新车。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更具体的战略部署,庞大的董事团队也成为奔驰的另一个重点。9月9日,在康的身后,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从产品研发、市场营销到战略规划的五位成员,在法兰克福他们自己的传统展厅里,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汽车媒体讲述了奔驰未来20年的发展规划。带领奔驰“巨轮”迎接行业巨变的康林·宋(Conlin Song),在全球市场低迷、电气化、自动化、智能化深化、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无疑是这场巨变背后的掌舵者。外界极为关注的是,如何实现这位年轻CEO为戴姆勒设定的具体目标和方向。康宋林的施政纲领在今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上,奔驰带来了远景EQS概念车,这也是戴姆勒在今年法兰克福车展上至关重要的一款纯电动汽车。同时,为了进一步明确戴姆勒未来的新能源目标,本届车展还带来了插电式混合动力奔驰A250e和B250e以及纯电动EQV。此外,康还带来了戴姆勒最新的阶段性战略——“愿景2039”——这也被视为康入主戴姆勒后最重要的施政纲领。未来20年,梅赛德斯-奔驰将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解决从动力资源到电动汽车布局,从动力总成到制造和零部件供应体系建设的碳排放问题。康宋林说:“到2022年,我们将在欧洲实现汽车生产的碳中和。在德国,几乎所有的工厂都将使用100%来自可再生资源的电力;到2030年,电动汽车将占新车销量的一半以上;到2039年,努力实现新车产品阵容的碳中和。“这也意味着奔驰将开始向新能源全产业链转型,主要销售新能源汽车。同时,奔驰将开始计划开发自己的纯电动平台。在本次法兰克福车展上也有大动作的还有宝马和奥迪。据了解,大众已经开始向新能源布局全产业链,大众ID.3就是其代表作。奥迪也将发挥大众集团多平台的集中化生产优势。虽然新能源战略没有奥迪那么大刀阔斧,但宝马在纯电领域积累了更多的技术经验。在外界看来,与宝马、奥迪相比,现阶段的奔驰在电动化的道路上已经落后了;康刚刚发布的“愿景2039”不仅来得更晚,就连“愿景”二字都代表着目前的规划还停留在纸面上。事实上,奔驰的电气化战略从dieter zetsche时代就开始酝酿了。“2007年,戴姆勒推出了纯电动smart车型,这是欧洲第一家量产纯电动汽车的企业,所以我们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并不是新人。新能源汽车技术很难一蹴而就,但我们愿意与合作伙伴携手并进。”9月10日,康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早在2018年初,戴姆勒集团就公布了其新能源计划:将投资100亿欧元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并计划在全球三大洲新建六座工厂,其中五座将用于奔驰旗下EQ系列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目前德国不来梅工厂和北京工厂联合北京奔驰已经明确用于生产已经开始预售的奔驰EQC。此外,戴姆勒集团还计划在2022年前发布超过50款新能源汽车,其中包括超过10款纯电动汽车。从集团的战略规划来看,戴姆勒集团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不算晚,重视程度也不低。但不可否认的是,面对老对手和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竞争对手的“左右夹击”,康宋林此时的挑战并不轻松。从某种意义上说,如何实施林康·松下的一步到位计划,直接决定了戴姆勒在这场国际新能源战役中的生死存亡。“我知道很多人会有点焦虑,觉得转型不够快。”在谈到奔驰的电动落地时间表时,康宋林说,“对于这些人,我想说,我们也有同样的心情。我们也有点着急。”康宋林表示,在未来五到十年内,戴姆勒将有多条技术路径同时发展。综合里程更长的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非常重要,未来将同时向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各个市场推出这两种技术路径的产品。事实上,对于战略规划一向谨慎保守的戴姆勒来说,电气化转型已经酝酿了二三十年,选择此时转型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当地时间9月10日车展开幕当天,展厅外民间环保人士的示威游行,以及对汽车尾气二氧化碳排放的焦虑,成为本届车展主题最好的“注脚”。电动出行已经成为大势所趋。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各国日益严格的碳排放法规,全球汽车制造商都在努力寻找更多的低碳出行方式。“汽车行业面临转型,未来会有更多的碳中和产品问世,这就需要我们投入大量的研发,所以成本会比纯内燃机时代高。在继续增加研发投资的同时,我们必须继续提高各个工作领域的效率。”康宋林用“踩刹车”和“踩油门”来描述实现持续投资和成本管理之间平衡的方法。“随着我们进入一个新的旅行时代,我们将在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集团的生产和供应链中迎接并克服这些挑战。”9月9日,负责生产和供应链业务的奔驰汽车集团董事会成员白一泽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数字化和内部柔性产能是奔驰克服当前挑战的重要途径。同时,奔驰也没有放弃在现有平台上生产新能源汽车,以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我们全新的纯电动EQ车型将被整合到正在进行的量产工作中——电动车型将在与传统燃油车型相同的生产线上生产。”白一泽告诉记者。据了解,随着2022年碳中性能源的使用,到2030年每辆车的生产能耗将降低40%左右。56号工厂,位于辛德芬根,投入生产……2020年的duction,将是梅赛德斯-奔驰数字化、电动化和可持续发展愿景的集中体现。康宋林认为,在电气化领域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在于选择最佳供应商。“如今,电池生产和商业应用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电池R&D和生产领域涌现出许多优秀企业,未来五年电池技术和生产将发生重大变化。未来几年,我们将在全球投资一系列量产电动汽车。我们将精心挑选最好的供应商,共同开发下一代电池技术。”同时,在数字营销方面,负责奔驰汽车集团销售和营销的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贝西格表示,由全球6500家奔驰经销商组成的线下实体零售网络也在逐步转型。自2018年初以来,全球约有450家经销商零售店计划或完成了门店升级。“预计到2025年,奔驰全球汽车销量的25%将来自线上。”贝西格告诉记者。此外,康宋林还试图将中央管理费用削减20%,以提高全球产量和R&D效率。尤其是戴姆勒集团2018年净利润下滑29%后,削减了重复的R&D和管理费用,开展了车企间更加多元化的合作。“在中国,我们很早就加入了百度的阿波罗计划,也和博世合作,在自动泊车服务技术领域进行尝试。在全球范围内,我们还与博世合作研发L4和L5自动驾驶。我们还与宝马合作,加强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合作研发,尤其是在L4和L5自动驾驶技术的个人出行领域。”康对说。如何在中国“长袖善舞”?不可否认的是,奢侈品市场在过去20年中几乎增长了两倍,预计未来将保持显著增长趋势。然而,全球豪华车市场的销售竞争也异常激烈。宝马全球CEO的目标非常明确。宝马的目标是重返全球豪华车品牌销量榜首,并超越奔驰。面对宝马的挑战,康宋林回应道:“我们仍然是世界第一的豪华品牌,我们希望在未来保持这一地位。”此外,中国市场作为奔驰最大的单一市场,对戴姆勒未来的发展布局至关重要。在销量方面,康宋林表示,戴姆勒去年在中国市场的新车销量超过67万辆,而在第二大市场美国的销量为30多万辆,这意味着中国用户的需求和产品偏好对戴姆勒非常重要。"重视中国市场,希望带来更大的成功和发展."康宋林告诉记者,“过去,我们说‘中国制造,中国专属’。未来,我们不仅要‘中国制造,中国专属’,还要为支撑全球市场做准备。”数据显示,8月份,奔驰和smart品牌在中国市场销量为60,793辆,同比增长10.8%;今年1-8月,中国共交付新车470,890辆,同比增长3%。虽然中国市场整体下滑,但豪华车市场有所增长。所以在产品研发上,戴姆勒已经越来越倾向于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在实施C.A.S.E战略的过程中,梅赛德斯-奔驰将在“新四化”的不同领域与中国合作伙伴开展更加紧密的合作。不可否认,擅长长袖善舞的奔驰在中国有三个合作伙伴——BAIC、比亚迪和吉利。因此,在未来的战略布局中,如何平衡与中国三家车企的关系?这是康宋林必须面对的问题和挑战。“北汽集团是戴姆勒在中国十多年的长期合作伙伴。双方共同成立了合资公司北京奔驰,这是奔驰在中国发展的基础。双方在生产、研发、销售、售后等领域共同投入了数十亿欧元,未来有更多共同发展的机会。”康对说。同时,2012年,戴姆勒与比亚迪合作推出新能源汽车合资品牌DENZA腾势。今年6月,唐仕凯宣布双方合作的下一款成果将于2020年初在中国上市。腾势SUV将是戴姆勒在华新能源产品的良好补充。此外,自2018年吉利一举成为戴姆勒第一大股东后,双方将选择最合适的领域开展相关合作。今年3月,双方共同牵手smart品牌,成为戴姆勒“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的最佳注脚。“我们将继续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并继续增加在中国市场的投资。我相信康先生会为中国市场争取更多的资源和投入。”戴姆勒集团董事会成员、主管大中华区业务的唐仕凯告诉记者。当然,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场,中国的终端销售业绩将直接决定品牌新能源战略的推进是否顺利。因此,对于戴姆勒、宝马和奥迪来说,加快在中国市场推广新能源战略,可能成为他们在新能源领域领先的重要机会。汽车工业正在经历一场根本性的变革。在被誉为汽车行业风向标的法兰克福国际车展上,这种变化来得尤为突然。电动化、智能化成为各车企布局的重点。奔驰、宝马、奥迪在本届车展上也上演了一场新能源战略大比拼。但与往届车展不同的是,奔驰、宝马、奥迪的新能源战略并不只是纸面上的战略规划,而是技术和产品逐渐成熟的结果。奔驰计划到2030年,电动汽车将占新车销量的一半以上。宝马计划到2025年,电动汽车(纯电动+插电式)将占集团全球销量的15%-25%;奥迪希望在2025年拥有30款电动车型,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车型将占该品牌全球销量的30%以上。“电动化是本届车展最重要的主题,汽车行业正在经历的‘根本性转变’是多方面的。”9月10日上午,戴姆勒股份公司新任董事会主席、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集团全球总裁Ola kllenius先生刚刚结束陪同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作为德国经济代表团成员访华的行程,出现在法兰克福车展的奔驰展台上。在被称为“节日厅”的1号厅,康宋林作为戴姆勒集团的掌门人,首次以戴姆勒董事会主席的身份在大型车展上公开亮相,并在30分钟内发表了酣畅淋漓的演讲。同时,来自经济学科的敏锐嗅觉和多年汽车行业的理性思考,也让康宋林对戴姆勒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下的发展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战略部署,点燃了上任后的“第一把火”。同时,康也对奔驰未来的发展方向做了新的规划——未来的奔驰团队将专注于创新、数字化转型和全面可持续发展;奔驰还大胆预测,到2025年,近四分之一的客户将在网上购买新车。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更具体的战略部署,庞大的董事团队也成为奔驰的另一个重点。9月9日,在康的身后,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从产品研发、市场营销到战略规划的五位成员,在法兰克福他们自己的传统展厅里,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汽车媒体讲述了奔驰未来20年的发展规划。带领奔驰“巨轮”迎接行业巨变的康林·宋(Conlin Song),在全球市场低迷、电气化、自动化、智能化深化、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无疑是这场巨变背后的掌舵者。外界极为关注的是,如何实现这位年轻CEO为戴姆勒设定的具体目标和方向。康宋林的施政纲领在今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上,奔驰带来了远景EQS概念车,这也是戴姆勒在今年法兰克福车展上至关重要的一款纯电动汽车。同时,为了进一步明确戴姆勒未来的新能源目标,本届车展还带来了插电式混合动力奔驰A250e和B250e以及纯电动EQV。此外,康还带来了戴姆勒最新的阶段性战略——“愿景2039”——这也被视为康入主戴姆勒后最重要的施政纲领。未来20年,梅赛德斯-奔驰将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解决从动力资源到电动汽车布局,从动力总成到制造和零部件供应体系建设的碳排放问题。康宋林说:“到2022年,我们将在欧洲实现汽车生产的碳中和。在德国,几乎所有的工厂都将使用100%来自可再生资源的电力;到2030年,电动汽车将占新车销量的一半以上;到2039年,将努力在新车产品阵容中实现碳中和。”这也意味着奔驰将开始向新能源全产业链转型,主要销售新能源汽车。同时,奔驰将开始计划开发自己的纯电动平台。在本次法兰克福车展上也有大动作的还有宝马和奥迪。据了解,大众已经开始向新能源布局全产业链,大众ID.3就是其代表作。奥迪也将发挥大众集团多平台的集中化生产优势。虽然新能源战略没有奥迪那么大刀阔斧,但宝马在纯电领域积累了更多的技术经验。在外界看来,与宝马、奥迪相比,现阶段的奔驰在电动化的道路上已经落后了;康刚刚发布的“愿景2039”不仅来得更晚,就连“愿景”二字都代表着目前的规划还停留在纸面上。事实上,奔驰的电气化战略从dieter zetsche时代就开始酝酿了。“2007年,戴姆勒推出了纯电动smart车型,这是欧洲第一家量产纯电动汽车的企业,所以我们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并不是新人。新能源汽车技术很难一蹴而就,但我们愿意与合作伙伴携手并进。”9月10日,康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早在2018年初,戴姆勒集团就公布了其新能源计划:将投资100亿欧元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并计划在全球三大洲新建六座工厂,其中五座将用于奔驰旗下EQ系列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目前德国不来梅工厂和北京工厂联合北京奔驰已经明确用于生产已经开始预售的奔驰EQC。此外,戴姆勒集团还计划在2022年前发布超过50款新能源汽车,其中包括超过10款纯电动汽车。从集团的战略规划来看,戴姆勒集团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不算晚,重视程度也不低。但不可否认的是,面对老对手和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竞争对手的“左右夹击”,康宋林此时的挑战并不轻松。从某种意义上说,如何实施林康·松下的一步到位计划,直接决定了戴姆勒在这场国际新能源战役中的生死存亡。“我知道很多人会有点焦虑,觉得转型不够快。”在谈到奔驰的电动落地时间表时,康宋林说,“对于这些人,我想说,我们也有同样的心情。我们也有点着急。”康宋林表示,在未来五到十年内,戴姆勒将有多条技术路径同时发展。综合里程更长的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非常重要,未来将同时向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各个市场推出这两种技术路径的产品。事实上,对于战略规划一向谨慎保守的戴姆勒来说,电气化转型已经酝酿了二三十年,选择此时转型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当地时间9月10日车展开幕当天,展厅外民间环保人士的示威游行,以及对汽车尾气二氧化碳排放的焦虑,成为本届车展主题最好的“注脚”。电动出行已经成为大势所趋。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各国日益严格的碳排放法规,全球汽车制造商都在努力寻找更多的低碳出行方式。“汽车行业面临转型,未来会有更多的碳中和产品问世,这就需要我们投入大量的研发,所以成本会比纯内燃机时代高。在继续增加研发投资的同时,我们必须继续提高各个工作领域的效率。”康宋林用“踩刹车”和“踩油门”来描述实现持续投资和成本管理之间平衡的方法。“随着我们进入一个新的旅行时代,我们将在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集团的生产和供应链中迎接并克服这些挑战。”9月9日,负责生产和供应链业务的奔驰汽车集团董事会成员白一泽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数字化和内部柔性产能是奔驰克服当前挑战的重要途径。同时,奔驰也没有放弃在现有平台上生产新能源汽车,以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我们全新的纯电动EQ车型将被整合到正在进行的量产工作中——电动车型将在与传统燃油车型相同的生产线上生产。”白一泽告诉记者。据了解,随着2022年碳中性能源的使用,到2030年每辆车的生产能耗将降低40%左右。56号工厂,位于辛德芬根,投入生产……2020年的duction,将是梅赛德斯-奔驰数字化、电动化和可持续发展愿景的集中体现。康宋林认为,在电气化领域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在于选择最佳供应商。“如今,电池生产和商业应用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电池R&D和生产领域涌现出许多优秀企业,未来五年电池技术和生产将发生重大变化。未来几年,我们将在全球投资一系列量产电动汽车。我们将精心挑选最好的供应商,共同开发下一代电池技术。”同时,在数字营销方面,负责奔驰汽车集团销售和营销的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贝西格表示,由全球6500家奔驰经销商组成的线下实体零售网络也在逐步转型。自2018年初以来,全球约有450家经销商零售店计划或完成了门店升级。“预计到2025年,奔驰全球汽车销量的25%将来自线上。”贝西格告诉记者。此外,康宋林还试图将中央管理费用削减20%,以提高全球产量和R&D效率。尤其是戴姆勒集团2018年净利润下滑29%后,削减了重复的R&D和管理费用,开展了车企间更加多元化的合作。“在中国,我们很早就加入了百度的阿波罗计划,也和博世合作,在自动泊车服务技术领域进行尝试。在全球范围内,我们还与博世合作研发L4和L5自动驾驶。我们还与宝马合作,加强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合作研发,尤其是在L4和L5自动驾驶技术的个人出行领域。”康对说。如何在中国“长袖善舞”?不可否认的是,奢侈品市场在过去20年中几乎增长了两倍,预计未来将保持显著增长趋势。然而,全球豪华车市场的销售竞争也异常激烈。宝马全球CEO的目标非常明确。宝马的目标是重返全球豪华车品牌销量榜首,并超越奔驰。面对宝马的挑战,康宋林回应道:“我们仍然是世界第一的豪华品牌,我们希望在未来保持这一地位。”此外,中国市场作为奔驰最大的单一市场,对戴姆勒未来的发展布局至关重要。在销量方面,康宋林表示,戴姆勒去年在中国市场的新车销量超过67万辆,而在第二大市场美国的销量为30多万辆,这意味着中国用户的需求和产品偏好对戴姆勒非常重要。"重视中国市场,希望带来更大的成功和发展."康宋林告诉记者,“过去,我们说‘中国制造,中国专属’。未来,我们不仅要‘中国制造,中国专属’,还要为支撑全球市场做准备。”数据显示,8月份,奔驰和smart品牌在中国市场销量为60,793辆,同比增长10.8%;今年1-8月,中国共交付新车470,890辆,同比增长3%。虽然中国市场整体下滑,但豪华车市场有所增长。所以在产品研发上,戴姆勒已经越来越倾向于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在实施C.A.S.E战略的过程中,梅赛德斯-奔驰将在“新四化”的不同领域与中国合作伙伴开展更加紧密的合作。不可否认,擅长长袖善舞的奔驰在中国有三个合作伙伴——BAIC、比亚迪和吉利。因此,在未来的战略布局中,如何平衡与中国三家车企的关系?这是康宋林必须面对的问题和挑战。“北汽集团是戴姆勒在中国十多年的长期合作伙伴。双方共同成立了合资公司北京奔驰,这是奔驰在中国发展的基础。双方在生产、研发、销售、售后等领域共同投入了数十亿欧元,未来有更多共同发展的机会。”康对说。同时,2012年,戴姆勒与比亚迪合作推出新能源汽车合资品牌DENZA腾势。今年6月,唐仕凯宣布双方合作的下一款成果将于2020年初在中国上市。腾势SUV将是戴姆勒在华新能源产品的良好补充。此外,自2018年吉利一举成为戴姆勒第一大股东后,双方将选择最合适的领域开展相关合作。今年3月,双方共同牵手smart品牌,成为戴姆勒“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的最佳注脚。“我们将继续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并继续增加在中国市场的投资。我相信康先生会为中国市场争取更多的资源和投入。”戴姆勒集团董事会成员、主管大中华区业务的唐仕凯告诉记者。当然,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场,中国的终端销售业绩将直接决定品牌新能源战略的推进是否顺利。因此,对于戴姆勒、宝马和奥迪来说,加快在中国市场推广新能源战略,可能成为他们在新能源领域领先的重要机会。
1、特斯拉正式向EAP用户推送V10车机系统日前,特斯拉正式向EAP(EarlyAccessProgram:让部分特斯拉车主获得提前升级最新系统权限的计划)用户正式推送了V10系统,
1900/1/1 0:00:002019年秋天的法兰克福,与经历了百年的德国汽车,重新散发出“青年般”的生机与活力。
1900/1/1 0:00:00据外媒报道,在今年的法兰克福车展(IAA)上,大陆集团推出了一个综合技术系统ContiCARE(网联、自动驾驶、可靠、电气化),能够微调车轮和轮胎技术,并管理所需的性能特征。
1900/1/1 0:00:002019年秋天的法兰克福,与经历了百年的德国汽车,重新散发出“青年般”的生机与活力。
1900/1/1 0:00:009月16日,在嘉定区举行的2019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上海颁发了首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牌照,公布了第三批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并颁布了首批长三角测试牌照。
1900/1/1 0:00:00斯大林曾说,有理想的人,生活总是火热的。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