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蔚来当不成中国特斯拉的三大硬伤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如果仅仅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李斌作为创始人,把蔚来卖掉套现,还是可以算是创业成功的,就像摩拜单车的运营模式一样。虽然企业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李斌本人却获得了胜利,但这不会实现,而且还会对行业造成负面影响。如果聪明能干的人把钱投在“钱生钱”上,扎扎实实做技术的人就空心了,长远来看对国家的汽车工业是有害的。10月8日下午,蔚来汽车发布三季度交付数据,Q3共交付4799辆,较一季度3553辆增长35.1%,同比增长47%,超出指导区间上限11.6% (499辆),创历史新高。虽然消息传出,但已经跌至接近1美元退市红线的蔚来股价突然上涨。然而,笼罩在这支年轻新生力量头上的阴影并未散去。13个月前的9月12日,蔚来汽车正式登陆纽交所。上市第二天,股价见顶13.8美元,市值一度超过130亿美元,如今缩水87%。更严重的是,美国证券市场存在“一元退市规则”。如果连续30个交易日平均股价低于一美元,纽交所将发布退市警告。如果被警告公司在警告发出后90日内未采取相应措施,股票将面临强制退市。作为中国新势力第一车企,蔚来汽车一直标榜自己是“中国特斯拉”。然而,在上市后的一年多时间里,神话正在破灭。中国特斯拉达不到的原因是什么?蔚来的开发成本比特斯拉高很多,营销也多且贵。为什么不能成为投资巨大的中国特斯拉?只是时间问题吗?特斯拉和蔚来冰与火的差距已经拉开。虽然各种负面消息纠缠不清,但依然阻挡不了特斯拉在国庆期间悄悄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绩单。特斯拉日前公布的第三季度生产和交付数据显示,其季度产量增长超过两位数,达到96,155辆;交付量也实现了小幅环比增长,约为9.7万辆。虽然与马斯克此前内部信中提到的10万辆的目标有些许差距,但特斯拉Q3的交付量还是创下了新纪录。基于前三季度的情况,特斯拉的销量一直在创纪录。第一季度,特斯拉生产了7.71万辆汽车,交付了6.3万辆汽车,同比激增110%。第二季度,特斯拉生产了8.7万辆汽车,交付了9.52万辆汽车,环比增长51%。至此,特斯拉已经超过去年前三季度全球交付总量,达到25.52万辆。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的销售主力——Model 3的相关订单几乎都“来自之前没有预订的客户”。再看特斯拉在资本市场的表现,按照9年前特斯拉17美元/股的IPO价格,特斯拉股价上涨了2000%。相反,在第二季度财报公布后,蔚来汽车的股价在过去两周内一路下跌。上周(9月23日-9月28日),蔚来汽车股价下跌42.4%,国庆假期期间下跌7.4%,最低股价一度跌至1.19美元。目前蔚来汽车的股价为1.62美元,市值仅为17.02亿美元。此前,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证实,蔚来汽车过去四年亏损220亿元。资金压力已经成为悬在威投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根据CICC的研究报告,2019年和2020年,蔚来每年仍需融资约100亿元,以确保年底预留部分现金余额。直到2022年左右,公司才有望实现自由现金流扭亏。评级机构近期也下调了蔚来汽车的评级。光大证券表示,鉴于蔚来盈利改善趋势和长期商业模式仍有待观察,将蔚来评级下调至“减持”。蔚来需要长期战略投资者。“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像华为这样的长期战略投资者能否成为蔚来的长期投资者。”业内专家分析。从以往的情况来看,蔚来不缺投资人。蔚来背后站着50多家顶级投资机构。用李斌的话来说,投资者的宽度和深度都很宽很宽。他甚至在一次演讲中分享了自己的快乐痛苦:“就是拒绝别人,投入少。想投一亿的只能投三千万,想投三千万的只能投一千万?”然而,这已经不是过去的样子了。前几年,电动汽车和智能汽车是投资热潮期。不要说蔚来这样的行业先锋,哪怕只是画个PPT讲个故事,也能吸引投资人。因为当时大家都想在这个新兴领域分一杯羹,生怕错过这个机会。然而,今非昔比,以蔚来为代表的新势力似乎也没有投资人当初希望的那么好,市场是残酷的。中汽协早前公布的数据显示,补贴退坡后,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风云突变。7月销量首次同比下滑,8月销量进一步下滑,高达15.8%。截至9月30日,蔚来累计交付ES8和ES6汽车23689辆,2019年累计交付12341辆,完成4万辆的年度最低目标30.85%。自燃、召回、裁员、市值缩水也成为造车新势力普遍面临的“坎”。在这种情况下,李灿宾这些心胸宽广的投资者还能沉住气,继续长期投资吗?毕竟资本是逐利的,前期资本更多的是试探性的投资。抓住机会赢得短期收益,一旦趋势不好,马上离场。事实上,在蔚来赴美上市之前,经过A-D轮融资,蔚来汽车已经公开融资总额150亿元,投资方包括腾讯、JD.COM、高邮资本、顺为资本、红杉资本、Baillie Gifford & Co、中信资本、淡马锡、厚朴基金、IDG资本、联想创投。如今,蔚来汽车上市已有一年,蔚来汽车股价持续暴跌,反映出资本市场对公司的态度已经转变……ged,还有很多股东都减持了股份。截至今年上半年,共有91家机构减持蔚来。其中,机构股东Baillie Gifford & Co最受关注。6月30日,Baillie Gifford & Co减持145.6万股,减持比例为1.43%。如何解决三大伤害是关键。有钱可以任性,车不可以。为什么蔚来花了巨资却成不了中国的特斯拉?关羽车市认为,与特斯拉相比,蔚来的投资者、产品和市场都有所不同。第一,不同的想法制造不同的产品。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虽然也是来自行业外的野蛮人,但除了非凡的工程创新和用户体验创新能力,他也尊重汽车行业的规律。特斯拉在产品上从来不着急,上市时间一拖再拖。只有Model 3开发了五年,使得特斯拉的每一款产品都有自己的流量,在营销上并没有花费太多。资金主要投向产品,进一步推动产品力。最终的结果是:Model S卓越的产品力赢得了消费者、行业人士甚至监管机构的全方位好评,其中比较典型的包括以103分打破《消费者报告》评分类别;以99分的客户满意度创下历史纪录,通过引领全球交通领域的电气化进程,打造21世纪最具竞争力的汽车公司。相反,蔚来一直在赶时间,赶市场,赶美国市场。这些都是在资本的压力下。更深刻的是,马斯克是在为梦想造车,蔚来对投资人的回报大于梦想。这也导致了蔚来的硬伤第一点在于,在产品本质上没有让业界欣喜的创新。换句话说,蔚来上市时并没有实现特斯拉带来的突破性创新。2018年5月31日,蔚来ES8 0001车主、NOMI产品经理李天舒拿到了ES8的钥匙。蔚来也因此成为全球第二个支持整车OTA的真智能汽车品牌。但特斯拉在智能化方向的探索已经领先行业近6年。当然,这不是蔚来一家的问题,也是整个造车新势力的问题。毕竟,诞生于硅谷的特斯拉,对于任何一个在中国造车的新生力量来说,都要优于创新环境。第二,成功就是营销失败,花太多钱造势很难成功。与特斯拉理性营销不同的是,以蔚来为代表的国内新势力,花大价钱做“秀”,“吹”产品。这无形中提高了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体验的期望。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导致前期宣传与实际产品体验脱节,反而滋生更多客户投诉。相反,特斯拉所在的美国市场非常理性,媒体不会见风使雨,消费者收到的信息是客观的。特斯拉就是在这样一个真实的环境下,靠口碑积累起来的。第三,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环境还不成熟,仍然是政策驱动,参与者众多。在市场容量有限的情况下,谁也很难获得规模效应,这也使得谁也很难取得好的业绩。这使得投资者的预期与市场实际脱节,新势力造车前雄心勃勃的市场计划难以实施,打消了市场的积极性。事实上,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新势力与传统车企合作,采用收购的方式来减缓新能源车市场春天尚未到来的风险。互联网概念赢不了车,投机成就不了业。“钱可以任性,车不行。”一位汽车行业专家这样说道。2005年到2007年间,美国诞生了很多汽车公司,但一年后都消失了。造车不是有钱就能解决的,即使是特斯拉在美国也还不算成功的企业。以蔚来为代表的中国新动力造车企业有没有走出来,成为中国的特斯拉?也不是完全不可能,但是要做好长期亏损的准备。即使特斯拉15年一直在亏损,现在还在苦苦挣扎,国内刚刚起步的新势力也要把钱花在刀刃上。虽然从短期来看,投资者似乎可以通过炒作营销、夸大产品性能来筹集资金,通过上市快速套现,但只有这样才能取胜的短线投机者,只能不切实际地追求速度。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培育需要时间,蔚来接下来的考验就是能否等到那一天。在此之前,蔚来首先要解决的是:第一波产品创新不足,后续产品是否会有改进,重燃投资信心?第二,虽然蔚来给出的客户体验看起来很高大上,但是如何解决成本入不敷出的问题?NIO HOUSE如何实现自我输血?模式需要创新,但如果创新的模式不能实现自我盈利,那么模式的成功与否将被重新审视。毕竟汽车行业不是互联网经济。大规模烧钱,烧到垄断,就可以成为垄断,开始自由定价盈利。实体经济不可能采用互联网的运营模式,这一点李斌应该从摩拜单车中学到了。如果蔚来能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那么……投资者的信心肯定可以恢复。当然,如果仅从投资的角度来看,作为创始人,李斌通过出售蔚来套现,还是可以算是创业成功的,就像摩拜单车的运营模式一样。虽然企业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李斌确实赢了一把,但这不会实现行业,但也会造成负面影响。如果聪明能干的人把钱投在“钱生钱”上,扎扎实实做技术的人就空心了,对国家的汽车工业是长期有害的。如果仅仅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李斌作为创始人,把蔚来卖掉套现,还是可以算是创业成功的,就像摩拜单车的运营模式一样。虽然企业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李斌本人却获得了胜利,但这不会实现,而且还会对行业造成负面影响。如果聪明能干的人把钱投在“钱生钱”上,扎扎实实做技术的人就空心了,长远来看对国家的汽车工业是有害的。10月8日下午,蔚来汽车发布三季度交付数据,Q3共交付4799辆,较一季度3553辆增长35.1%,同比增长47%,超出指导区间上限11.6% (499辆),创历史新高。虽然消息传出,但已经跌至接近1美元退市红线的蔚来股价突然上涨。然而,笼罩在这支年轻新生力量头上的阴影并未散去。13个月前的9月12日,蔚来汽车正式登陆纽交所。上市第二天,股价见顶13.8美元,市值一度超过130亿美元,如今缩水87%。更严重的是,美国证券市场存在“一元退市规则”。如果连续30个交易日平均股价低于一美元,纽交所将发布退市警告。如果被警告公司在警告发出后90日内未采取相应措施,股票将面临强制退市。作为中国新势力第一车企,蔚来汽车一直标榜自己是“中国特斯拉”。然而,在上市后的一年多时间里,神话正在破灭。中国特斯拉达不到的原因是什么?蔚来的开发成本比特斯拉高很多,营销也多且贵。为什么不能成为投资巨大的中国特斯拉?只是时间问题吗?特斯拉和蔚来冰与火的差距已经拉开。虽然各种负面消息纠缠不清,但依然阻挡不了特斯拉在国庆期间悄悄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绩单。特斯拉日前公布的第三季度生产和交付数据显示,其季度产量增长超过两位数,达到96,155辆;交付量也实现了小幅环比增长,约为9.7万辆。虽然与马斯克此前内部信中提到的10万辆的目标有些许差距,但特斯拉Q3的交付量还是创下了新纪录。基于前三季度的情况,特斯拉的销量一直在创纪录。第一季度,特斯拉生产了7.71万辆汽车,交付了6.3万辆汽车,同比激增110%。第二季度,特斯拉生产了8.7万辆汽车,交付了9.52万辆汽车,环比增长51%。至此,特斯拉已经超过去年前三季度全球交付总量,达到25.52万辆。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的销售主力——Model 3的相关订单几乎都“来自之前没有预订的客户”。再看特斯拉在资本市场的表现,按照9年前特斯拉17美元/股的IPO价格,特斯拉股价上涨了2000%。相反,在第二季度财报公布后,蔚来汽车的股价在过去两周内一路下跌。上周(9月23日-9月28日),蔚来汽车股价下跌42.4%,国庆假期期间下跌7.4%,最低股价一度跌至1.19美元。目前蔚来汽车的股价为1.62美元,市值仅为17.02亿美元。此前,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证实,蔚来汽车过去四年亏损220亿元。资金压力已经成为悬在威投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根据CICC的研究报告,2019年和2020年,蔚来每年仍需融资约100亿元,以确保年底预留部分现金余额。直到2022年左右,公司才有望实现自由现金流扭亏。评级机构近期也下调了蔚来汽车的评级。光大证券表示,鉴于蔚来盈利改善趋势和长期商业模式仍有待观察,将蔚来评级下调至“减持”。蔚来需要长期战略投资者。“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像华为这样的长期战略投资者能否成为蔚来的长期投资者。”业内专家分析。从以往的情况来看,蔚来不缺投资人。蔚来背后站着50多家顶级投资机构。用李斌的话来说,投资者的宽度和深度都很宽很宽。他甚至在一次演讲中分享了自己的快乐痛苦:“就是拒绝别人,投入少。想投一亿的只能投三千万,想投三千万的只能投一千万?”然而,这已经不是过去的样子了。前几年,电动汽车和智能汽车是投资热潮期。不要说蔚来这样的行业先锋,哪怕只是画个PPT讲个故事,也能吸引投资人。因为当时大家都想在这个新兴领域分一杯羹,生怕错过这个机会。然而,今非昔比,以蔚来为代表的新势力似乎也没有投资人当初希望的那么好,市场是残酷的。中汽协早前公布的数据显示,补贴退坡后,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风云突变。7月销量首次同比下滑,8月销量进一步下滑,高达15.8%。截至9月30日,蔚来累计交付ES8和ES6汽车23689辆,2019年累计交付12341辆,完成4万辆的年度最低目标30.85%。自燃、召回、裁员、市值缩水也成为造车新势力普遍面临的“坎”。在这种情况下,李灿宾这些心胸宽广的投资者还能沉住气,继续长期投资吗?毕竟资本是逐利的,前期资本更多的是试探性的投资。抓住机会赢得短期收益,一旦趋势不好,马上离场。事实上,在蔚来赴美上市之前,经过A-D轮融资,蔚来汽车已经公开融资总额150亿元,投资方包括腾讯、JD.COM、高邮资本、顺为资本、红杉资本、Baillie Gifford & Co、中信资本、淡马锡、厚朴基金、IDG资本、联想创投。如今,蔚来汽车上市已有一年,蔚来汽车股价持续暴跌,反映出资本市场对公司的态度已经转变……ged,还有很多股东都减持了股份。截至今年上半年,共有91家机构减持蔚来。其中,机构股东Baillie Gifford & Co最受关注。6月30日,Baillie Gifford & Co减持145.6万股,减持比例为1.43%。如何解决三大伤害是关键。有钱可以任性,车不可以。为什么蔚来花了巨资却成不了中国的特斯拉?关羽车市认为,与特斯拉相比,蔚来的投资者、产品和市场都有所不同。第一,不同的想法制造不同的产品。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虽然也是来自行业外的野蛮人,但除了非凡的工程创新和用户体验创新能力,他也尊重汽车行业的规律。特斯拉在产品上从来不着急,上市时间一拖再拖。只有Model 3开发了五年,使得特斯拉的每一款产品都有自己的流量,在营销上并没有花费太多。资金主要投向产品,进一步推动产品力。最终的结果是:Model S卓越的产品力赢得了消费者、行业人士甚至监管机构的全方位好评,其中比较典型的包括以103分打破《消费者报告》评分类别;以99分的客户满意度创下历史纪录,通过引领全球交通领域的电气化进程,打造21世纪最具竞争力的汽车公司。相反,蔚来一直在赶时间,赶市场,赶美国市场。这些都是在资本的压力下。更深刻的是,马斯克是在为梦想造车,蔚来对投资人的回报大于梦想。这也导致了蔚来的硬伤第一点在于,在产品本质上没有让业界欣喜的创新。换句话说,蔚来上市时并没有实现特斯拉带来的突破性创新。2018年5月31日,蔚来ES8 0001车主、NOMI产品经理李天舒拿到了ES8的钥匙。蔚来也因此成为全球第二个支持整车OTA的真智能汽车品牌。但特斯拉在智能化方向的探索已经领先行业近6年。当然,这不是蔚来一家的问题,也是整个造车新势力的问题。毕竟,诞生于硅谷的特斯拉,对于任何一个在中国造车的新生力量来说,都要优于创新环境。第二,成功就是营销失败,花太多钱造势很难成功。与特斯拉理性营销不同的是,以蔚来为代表的国内新势力,花大价钱做“秀”,“吹”产品。这无形中提高了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体验的期望。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导致前期宣传与实际产品体验脱节,反而滋生更多客户投诉。相反,特斯拉所在的美国市场非常理性,媒体不会见风使雨,消费者收到的信息是客观的。特斯拉就是在这样一个真实的环境下,靠口碑积累起来的。第三,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环境还不成熟,仍然是政策驱动,参与者众多。在市场容量有限的情况下,谁也很难获得规模效应,这也使得谁也很难取得好的业绩。这使得投资者的预期与市场实际脱节,新势力造车前雄心勃勃的市场计划难以实施,打消了市场的积极性。事实上,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新势力与传统车企合作,采用收购的方式来减缓新能源车市场春天尚未到来的风险。互联网概念赢不了车,投机成就不了业。“钱可以任性,车不行。”一位汽车行业专家这样说道。2005年到2007年间,美国诞生了很多汽车公司,但一年后都消失了。造车不是有钱就能解决的,即使是特斯拉在美国也还不算成功的企业。以蔚来为代表的中国新动力造车企业有没有走出来,成为中国的特斯拉?也不是完全不可能,但是要做好长期亏损的准备。即使特斯拉15年一直在亏损,现在还在苦苦挣扎,国内刚刚起步的新势力也要把钱花在刀刃上。虽然从短期来看,投资者似乎可以通过炒作营销、夸大产品性能来筹集资金,通过上市快速套现,但只有这样才能取胜的短线投机者,只能不切实际地追求速度。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培育需要时间,蔚来接下来的考验就是能否等到那一天。在此之前,蔚来首先要解决的是:第一波产品创新不足,后续产品是否会有改进,重燃投资信心?第二,虽然蔚来给出的客户体验看起来很高大上,但是如何解决成本入不敷出的问题?NIO HOUSE如何实现自我输血?模式需要创新,但如果创新的模式不能实现自我盈利,那么模式的成功与否将被重新审视。毕竟汽车行业不是互联网经济。大规模烧钱,烧到垄断,就可以成为垄断,开始自由定价盈利。实体经济不可能采用互联网的运营模式,这一点李斌应该从摩拜单车中学到了。如果蔚来能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那么……投资者的信心肯定可以恢复。当然,如果仅从投资的角度来看,作为创始人,李斌通过出售蔚来套现,还是可以算是创业成功的,就像摩拜单车的运营模式一样。虽然企业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李斌确实赢了一把,但这不会实现行业,但也会造成负面影响。如果聪明能干的人把钱投在“钱生钱”上,扎扎实实做技术的人就空心了,对国家的汽车工业是长期有害的。

标签:蔚来特斯拉理念Model 3世纪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锂电池如何改变汽车

图片来自“Unsplash”随着汽车电动化浪潮的兴起,锂电池大施拳脚,作为电动汽车的“心脏”,重新“定义”汽车。

1900/1/1 0:00:00
千万信心,再启新程——星恒电源第1000万组锂电池隆重下线!

8月20日,星恒电源“千万信心,再启新程”第1000万组锂电池下线仪式,在苏州总部成功举办,这标志着星恒率先迈入动力锂电池千万组应用的时代活动现场,星恒电源董事长兼总裁冯笑致辞,

1900/1/1 0:00:00
大众"排放门"又惹官司 德47万车主集体起诉

据欧联网援引欧联通讯社报道,大众柴油车丑闻曝光4年后,德国47万车主向大众提出集体诉讼,要求赔偿。与美国的情况不同,大众至今不松口,拒绝赔偿德国车主。

1900/1/1 0:00:00
蔚来:扶我起来,我还能再走两步

昨天,蔚来公布了三季度的销量数据,共交付4799辆汽车,季度环比增长351。这甚至超过了蔚来在二季度财报中的指导预期(42004400)上限。

1900/1/1 0:00:00
殊途同归?中外车企充电领域布局差异大

谁说同行相斥,这不,电动化大势之下,车企联系日益紧密。

1900/1/1 0:00:00
吉利从沃尔沃得到了什么?

经历过金融危机后卖身给吉利的沃尔沃,如今计划联手买家吉利剥离各自发动机业务,融合成一个独立部门,同时研发、生产领先的动力总成及混合动力系统。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