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汽大众官方确认了2020年国产新车上市计划。大众注意到,除了第八代高尔夫和CC猎装版,首款基于MEB平台命名为ID.4的ID系列纯电动SUV也赫然在列。在本月初的法兰克福车展上,大众ID系列的首款车型ID.3正式亮相。或许这样一款新车的出现很难在非汽车行业的人心中掀起波澜。毕竟站在2019年底,纯电动车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对于大众而言,ID系列车型可能对其现在和未来有着更深远的意义,即集团为未来产品的全面电气化打响了第一。更重要的是,大众投资的全新电子电气架构以及与微软合作开发的云技术相关服务也将与ID系列一同落地。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行业的巨头,比如大众,其未来的一举一动也影响着行业的发展,甚至决定着纯电动汽车的未来。
押宝电动化在去年的大众ID系列预展发布会上,大众品牌电动出行负责人吴博睿表示:“我们希望普及电动汽车,尽可能让更多人对电动汽车感兴趣。MEB平台可能会成为大众品牌历史上最重要的项目之一,也是一个技术里程碑,其重要性相当于从甲壳虫过渡到高尔夫。”从这些话中,不难看出大众对MEB平台的重视,并赋予基于该平台的ID系列极其重要的产品定位。也许当时大众树立的旗帜让很多人不以为然。他们认为甲壳虫、高尔夫等全球著名国民车的继承者不会轻易出现,至少不应该是电动车。
然而,当第八代高尔夫的新闻,从谍照到路试再到定妆,都被ID.3彻底盖过的时候,或许就连最铁杆的高尔夫球迷也不得不怀疑大众的日子是不是变了。此前,大众汽车曾表示,未来十年将销售2200万辆全电动汽车,共有70款不同的车型,而之前计划的是50款。类似的“豪言壮语”在很多车企发布未来产品战略时都有所耳闻,很多说一套做一套的例子让很多汽车媒体对大众的说法产生了怀疑。毕竟这个汽车巨头既有好处,也需要极大的勇气,每年在全球卖出至少1000万辆燃油车,是否能靠自己轻易推翻。然而,伟大的企业总是敢于自我创新。只看大众最近的动作,就能看出其押注产品电动化的决心。
年初,在大众集团CEO迪斯博士的推动下,这个传统汽车巨头中首次出现了一个全新的软件R&D部门。数千人的招聘规模和35亿欧元的累计投入成就了大众。OS,一个全新的电子电气架构,一个全新的名为ODP的云平台,成为这家汽车企业未来产品的重要底层支撑和车联网服务基础。不仅如此,为了满足未来电动汽车的供应链需求,大众开始建立自己的电池工厂。就在几天前,大众在德国设立的一条电池测试线已经宣布完工,为此大众投入了1亿欧元积累生产经验。新的16 GWh电池工厂将于明年开工建设。与此同时,大众发布了一项电池采购计划,预算为500亿美元。根据Dees的说法,这笔钱将在未来支付5000万辆大众电动汽车的电池购买费用。从大众的这些动作不难看出,其大力转向电动化的产品战略已经箭在弦上。真金白银的投入就是最好的令人信服的证明。
< img alt = "大众、高尔夫、发现、一汽、奥迪" src = "/eeimg/{Host……/img/20230303235956815567/4 . jpg "/>
在研究车号ID.3之前,新一代“高尔夫”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MEB平台。这个被大众定义为未来重中之重的平台,是大众专门开发的电气化专属平台。该平台不仅将支持大众品牌的产品研发,还将支持奥迪、斯柯达、西亚特等品牌未来的纯电动产品。MEB平台将支持A0、A和B产品的研发需求。由此不难看出,这个平台类似于现有的MQB平台。但类似于现有MLB平台的支持中大型产品研发的电气化平台似乎还没有,那么是否证明大众未来的电气化产品会放弃中大型产品呢?
其实从新品ID.3就能隐约看出大众的想法。这款车身尺寸仅为4261×1809×1552的紧凑型两厢车与目前在售的高尔夫车大致相当,但轴距却达到了夸张的2765mm,远超同尺寸的燃油车。用伊迪丝的话来说,这是一款与高尔夫尺寸相当的产品,但内部空间却堪比帕萨特。ID.3较短的前悬挂和高尔夫短得多的车头或许也证明了大众未来纯电动产品的思路,即依托MEB平台和纯电动汽车自身的布局特点,尽可能优化成员舱空间。
同时,ID.3的内饰和外观一样,尽可能保留了类似燃油车的设计风格,区别于造车的激进新势力。这种设计对于绝大多数面对大众的用户来说是相对安全的。但细看之下,在保留大量实用储物空间的同时,内饰却显得有些原始,做工粗糙,甚至不如国内很多大众收到的产品,表现出明显的功能化设计思维。另外,据很多实地体验过空间的媒体透露,相比ID.3相当可观的后排腿部空间,这款车的后排头部空间可谓糟糕。身高175CM的正常男性坐在后排时,头部几乎与天花板紧密接触。
所以在大众看来,ID.3未来不会引入中国。这源于两厢车在国内已经是少数,后排空间是国人最看重的车辆基本素质之一。而ID.3这样的车型才是欧洲消费者的心头好。抛开两厢不说,几乎是欧洲消费者相信图腾的一个因素。欧洲普遍一辆车的情况,使得很多面对其市场的小型车型的后排处于一种散漫的状态,基本处于救急的位置。
我们开头提到的明年一汽-大众国产的首款ID家族车型ID.4似乎更能证明这一事实,即这款定位于电动版途观的车型将拥有类似途锐大小的内部空间,国内消费者短期内不可能开上电动“高尔夫”。事实上,任何车企在推出代表品牌精髓的重磅新品时,产品定位和目标市场往往都是本地化的。因为,籍贯是一个车企的根本,无论从人事还是到企业内外关系,都要靠籍贯。如果一个品牌不再取悦当地消费者,甚至公众也会像无源之水。
我们正在暴力模式下看到和经历着大众自我革新的过程和阶段性成果。在更宏观的层面上,我们正经历着汽车工业一个世纪的剧烈变革。当大众、丰田这样重要的巨头都在换血的时候,或许完成改变的那一天会更早到来。今年早些时候,大众宣布将在未来十年推出20款新的电动车型……并且目前的计划已经调整为70个更激进的型号。届时,2200万辆纯电动汽车的累计产量也将占到其总产量的五分之一左右。
这方面推进的电气化研究、软件研究、自动驾驶、车联网研究,都将投入巨大的成本。可以说大众之前的油改电只是在试水。当它发现很难与中国本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竞争时,面对这个增长潜力巨大的市场,变革迫在眉睫。远在美国的特斯拉似乎也在凭借自身的产品优势迅速推动行业发展。销量节节攀升的Model 3和即将满负荷运转的中国超级工厂,相信是包括大众在内的所有传统车企的眼中钉。以上种种,都让大众选择了电动车的“暴走兵”模式。我相信在未来几年,我们可以看到十几款全新的大众纯电动汽车。在这样的趋势下,汽车产业何去何从,燃油车退役时间表是否会大大提前,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0
不过,大众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细节。不久前,大众宣布将使用多年的立体蓝色背景车标替换为更扁平的黑色背景车标。在ID.3上,这款新车的车标与不再出现进气格栅的前脸相比,要顺眼很多。近日,一汽大众官方确认了2020年国产新车上市计划。大众注意到,除了第八代高尔夫和CC猎装版,首款基于MEB平台命名为ID.4的ID系列纯电动SUV也赫然在列。在本月初的法兰克福车展上,大众ID系列的首款车型ID.3正式亮相。或许这样一款新车的出现很难在非汽车行业的人心中掀起波澜。毕竟站在2019年底,纯电动车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对于大众而言,ID系列车型可能对其现在和未来有着更深远的意义,即集团为未来产品的全面电气化打响了第一。更重要的是,大众投资的全新电子电气架构以及与微软合作开发的云技术相关服务也将与ID系列一同落地。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行业的巨头,比如大众,其未来的一举一动也影响着行业的发展,甚至决定着纯电动汽车的未来。
押宝电动化在去年的大众ID系列预展发布会上,大众品牌电动出行负责人吴博睿表示:“我们希望普及电动汽车,尽可能让更多人对电动汽车感兴趣。MEB平台可能会成为大众品牌历史上最重要的项目之一,也是一个技术里程碑,其重要性相当于从甲壳虫过渡到高尔夫。”从这些话中,不难看出大众对MEB平台的重视,并赋予基于该平台的ID系列极其重要的产品定位。也许当时大众树立的旗帜让很多人不以为然。他们认为甲壳虫、高尔夫等全球著名国民车的继承者不会轻易出现,至少不应该是电动车。
然而,当第八代高尔夫的新闻,从谍照到路试再到定妆,都被ID.3彻底盖过的时候,或许就连最铁杆的高尔夫球迷也不得不怀疑大众的日子是不是变了。此前,大众汽车曾表示,未来十年将销售2200万辆全电动汽车,共有70款不同的车型,而之前计划的是50款。类似的“豪言壮语”在很多车企发布未来产品战略时都有所耳闻,很多说一套做一套的例子让很多汽车媒体对大众的说法产生了怀疑。Af……r all,这个汽车巨头,既有好处,也需要极大的勇气,每年在全球卖出至少1000万辆燃油车,是否能被自己轻易掀翻。然而,伟大的企业总是敢于自我创新。只看大众最近的动作,就能看出其押注产品电动化的决心。
年初,在大众集团CEO迪斯博士的推动下,这个传统汽车巨头中首次出现了一个全新的软件R&D部门。数千人的招聘规模和35亿欧元的累计投入成就了大众。OS,一个全新的电子电气架构,一个全新的名为ODP的云平台,成为这家汽车企业未来产品的重要底层支撑和车联网服务基础。不仅如此,为了满足未来电动汽车的供应链需求,大众开始建立自己的电池工厂。就在几天前,大众在德国设立的一条电池测试线已经宣布完工,为此大众投入了1亿欧元积累生产经验。新的16 GWh电池工厂将于明年开工建设。与此同时,大众发布了一项电池采购计划,预算为500亿美元。根据Dees的说法,这笔钱将在未来支付5000万辆大众电动汽车的电池购买费用。从大众的这些动作不难看出,其大力转向电动化的产品战略已经箭在弦上。真金白银的投入就是最好的令人信服的证明。
在研究车号ID.3之前,新一代“高尔夫”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MEB平台。这个被大众定义为未来重中之重的平台,是大众专门开发的电气化专属平台。该平台不仅将支持大众品牌的产品研发,还将支持奥迪、斯柯达、西亚特等品牌未来的纯电动产品。MEB平台将支持A0、A和B产品的研发需求。由此不难看出,这个平台类似于现有的MQB平台。但类似于现有MLB平台的支持中大型产品研发的电气化平台似乎还没有,那么是否证明大众未来的电气化产品会放弃中大型产品呢?
其实从新品ID.3就能隐约看出大众的想法。这款车身尺寸仅为4261×1809×1552的紧凑型两厢车与目前在售的高尔夫车大致相当,但轴距却达到了夸张的2765mm,远超同尺寸的燃油车。用伊迪丝的话来说,这是一款与高尔夫尺寸相当的产品,但内部空间却堪比帕萨特。ID.3较短的前悬挂和高尔夫短得多的车头或许也证明了大众未来纯电动产品的思路,即依托MEB平台和纯电动汽车自身的布局特点,尽可能优化成员舱空间。
同时,ID.3的内饰和外观一样,尽可能保留了类似燃油车的设计风格,区别于造车的激进新势力。这种设计对于绝大多数面对大众的用户来说是相对安全的。但细看之下,在保留大量实用储物空间的同时,内饰却显得有些原始,做工粗糙,甚至不如国内很多大众收到的产品,表现出明显的功能化设计思维。另外,据很多实地体验过空间的媒体透露,相比ID.3相当可观的后排腿部空间,这款车的后排头部空间可谓糟糕。身高175CM的正常男性坐在后排时,头部几乎与天花板紧密接触。
所以在大众看来,ID.3未来不会引入中国。这源于掀背车……rs在国内已经是少数,后排空间是国人最看重的车辆基本素质之一。而ID.3这样的车型才是欧洲消费者的心头好。抛开两厢不说,几乎是欧洲消费者相信图腾的一个因素。欧洲普遍一辆车的情况,使得很多面对其市场的小型车型的后排处于一种散漫的状态,基本处于救急的位置。
我们开头提到的明年一汽-大众国产的首款ID家族车型ID.4似乎更能证明这一事实,即这款定位于电动版途观的车型将拥有类似途锐大小的内部空间,国内消费者短期内不可能开上电动“高尔夫”。事实上,任何车企在推出代表品牌精髓的重磅新品时,产品定位和目标市场往往都是本地化的。因为,籍贯是一个车企的根本,无论从人事还是到企业内外关系,都要靠籍贯。如果一个品牌不再取悦当地消费者,甚至公众也会像无源之水。
我们正在暴力模式下看到和经历着大众自我革新的过程和阶段性成果。在更宏观的层面上,我们正经历着汽车工业一个世纪的剧烈变革。当大众、丰田这样重要的巨头都在换血的时候,或许完成改变的那一天会更早到来。今年早些时候,大众宣布未来十年将推出20款全新电动车型,目前的计划已调整为70款更激进的车型。届时,2200万辆纯电动汽车的累计产量也将占到其总产量的五分之一左右。
这方面推进的电气化研究、软件研究、自动驾驶、车联网研究,都将投入巨大的成本。可以说大众之前的油改电都只是在试水。当它发现很难与中国本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竞争时,面对这个增长潜力巨大的市场,变革迫在眉睫。远在美国的特斯拉似乎也在凭借自身的产品优势迅速推动行业发展。销量节节攀升的Model 3和即将满负荷运转的中国超级工厂,相信是包括大众在内的所有传统车企的眼中钉。以上种种,都让大众选择了电动车的“暴走兵”模式。我相信在未来几年,我们可以看到十几款全新的大众纯电动汽车。在这样的趋势下,汽车产业何去何从,燃油车退役时间表是否会大大提前,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0
不过,大众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细节。不久前,大众宣布将使用多年的立体蓝色背景车标替换为更扁平的黑色背景车标。在ID.3上,这款新车的车标与不再出现进气格栅的前脸相比,要顺眼很多。
近日,国人正欢度国庆,大洋彼岸的特斯拉便率先公布了3季度产量和交付数据。其当季产量环比增长超过两位数,达96155辆;而交付量也实现了小幅环比增长,约97万辆。
1900/1/1 0:00:00图片来自“亿欧网”途歌失信,哈啰涨价,共享出行彻底成了一场资本游戏。
1900/1/1 0:00:00近日,一汽大众官方正式确认了2020年国产新车投放计划。大众侃车注意到,除了第八代高尔夫和CC猎装版之外,命名为ID4基于MEB平台打造的首款ID系列纯电SUV也赫然名列其中。
1900/1/1 0:00:00近日多家媒体爆料称,特斯拉那颗可支撑全自动驾驶的AI芯片FSD终于投入使用了。最重要的是,特斯拉的老车型也能通过改装换上全新的AI芯片。
1900/1/1 0:00:00说到汽车的安全测试,绝大多数人了解的或许仅限于碰撞测试。但其实光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这一个部件,在设计定型之前,就要经过多项不同类型的测试,来确保实际使用中安全可靠。
1900/1/1 0:00:00第三季度交付量97万辆,低于华尔街预计的99万辆,也低于马斯克定下的10万辆目标。日前,特斯拉公布了三季度销量。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