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巨头集体梦魇!全球车市唱响挽歌?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图片来自欧洲,意欧的发源地。而奥迪公司的两位高层领导被指控操纵德国市场;戴姆勒集团因排放作弊被罚款8.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68亿元)。在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美国,通用汽车被数万名员工的罢工搞得焦头烂额。在日本,为独立自由而战,有着血淋淋故事的日产,一年内送走了两位CEO,其帅气的印章至今悬而未决。这只是最近一两周发生的一件大事。国内外几乎每天都有关于车企的坏消息出来。全球汽车行业笼罩在黑暗之中。车市有十年的周期,但即使是2008年金融海啸引发的全球车市危机,也没有今天这么复杂和困难。除了经济衰退的红灯,汽车行业的百年一遇的巨变也在考验着所有的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这场危机的范围和规模比预期的更大、更严重。国内外车企同时遭遇噩梦般的财报,是很多车企的噩梦。今年第二季度,12家主流车企净利润合计同比下降13.3%,其中一半出现负增长,包括宝马、戴姆勒、福特、日产、本田、沃尔沃,降幅从27.5%(日产)到94.3%(日产)不等,远高于其他公司的增幅,规模蔚为壮观。最严重的日产,过去一年市值蒸发2900亿日元(约合190亿人民币),正面临近十年来最大的经营危机。

BMW, Volkswagen, Nissan, Ford, Honda

(图表来自汽车工场)这是最坏的时候。受全球经济影响,2018年第三季度以来,全球汽车市场同步进入衰退,第四季度同比跌幅高达9.5%。这种下降趋势一直持续到2019年。还是上述12家跨国车企,今年第二季度只有4家实现正增长。关闭工厂、裁员、降低成本成为今年汽车行业的主旋律。通用、日产、福特、戴姆勒、大众、本田、FCA等10家车企,总裁超过7万人。宝马和戴姆勒将分别削减120亿欧元和80亿欧元的成本。管理层也陷入混乱。日产一年之内,两个CEO被免职,继任者目前待定;宝马上个月刚刚迎来新任CEO齐普泽;奥迪明年换头,新CEO被曝是宝马高管马库斯·杜斯曼(Marcus dues man);公众的两位最高领导人可能面临牢狱之灾。火车跑得快,多亏了头带。车头的频繁变动,给本来就阴云笼罩的车企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跨国车企巨头不高兴,国内龙头车企也不好过。中国最大的汽车集团SAIC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下降27.49%,一夜之间回到五年前的水平。预计全年销量将下降7%,这将是14年来的首次下降。民企龙头吉利1-8月累计销量下滑17%,仅8月就有3款车型销量过万。造车新势力龙头蔚来第二季度净亏损32.85亿元。目前总市值(9月25日收盘)缩水至21.58亿美元,为2018年上市以来最低。为什么国内外车企同时陷入危机?这与宏观经济环境和汽车行业改革有很大关系。受政局动荡和经济低迷影响,需求萎缩,消费疲软,全球几大车市集体放缓甚至倒退,极为罕见。据LMC统计,今年上半年全球轻型车销量为4515.9万辆,同比下降6.6%。汽车消费排名前十的国家中,只有日本和德国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余均有所下降。

BMW, Volkswagen, Nissan, Ford, Honda

(图表来自车造评测。)作为全球汽车消费增长的引擎,中国、印度和巴西受经济放缓的影响尤为明显,降幅分别达到12.4%、8.8%和7.4%,从而拖累全球汽车市场。经济寒潮下发展中国家消费力的“冷收缩”效应非常明显。如果说印度汽车消费品牌非常集中的市场(铃木、现代、塔塔占70%以上)对大多数跨国汽车企业没有太大影响的话,那么中国这个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负增长,将会给很多企业带来决定性的打击。另一方面,全球汽车产业百年一遇的“新四化”转型,尤其是电动化和共享化,给所有传统汽车企业带来的负担超出想象。虽然向电动化转型意味着传统汽车巨头一直引以为傲的发动机和变速箱技术不再值钱,但电动化浪潮的到来,迫使他们不得不放弃谋生技能,转向“电”。德国大众、宝马、戴姆勒确定了电动化的发展路线,2020年将有多款新车型上市。以前走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技术路线的日系车企,如丰田,开始向锂电池切换路线。虽然福特没有推出任何电动汽车,但它投入了大量资金。无人驾驶技术作为共享汽车的制胜因素,是一个无底洞。截至目前,许多汽车巨头已经将数百亿美元转化为自动驾驶技术。自动驾驶领域的顶级玩家Waymo每年花费超过10亿美元;自动驾驶汽车公司Cruise一年烧了7.28亿美元;优步每月在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上花费高达2000万美元。经济萧条导致的消费疲软,传统业务(燃油车)和新兴业务(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双边争夺战,让屹立百年、见过风浪的巨头叫苦不迭。历史上最大的危机谁会带头?曾经轻松赚大钱的汽车制造商从未如此艰难过。新能源汽车目前还不成气候,在全球汽车销量中所占的比重很小。这意味着电动汽车业务还远未实现盈利。虽然欧洲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出台了禁售燃油车的时间表,但业内的共识是,未来十年电动车很难取代燃油车成为主流。传统汽车厂商对电动汽车的投资短期内仍看不到盈利的曙光。自动驾驶方面,目前还处于L3的探索和使用阶段,L5的最终阶段遥不可及。没有一家自动驾驶公司或科技公司能够扭亏为盈。事实上,号称无人驾驶技术最先进的特斯拉在设计上也一直存在缺陷,频频酝酿事故。在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上的巨大投入显然无法在短期内得到回报。全球车市何时回暖?这也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从大众、宝马等车企最大的单一市场中国来看,2019年负增长已经成为大概率的事情,何时重回上升通道难以预测。这对跨国车企的销量和利润有着直接而重大的影响。IHS Markit市场咨询公司已将2019年全球汽车销量预测下调至9100万辆,比2018年下降2%。车市短时间内无法走出寒冬,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昂贵的额外费用意味着传统汽车厂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过上好日子。车企如何度过这段灰暗的时光?大众、宝马、戴姆勒、通用、福特等企业都做出了示范。首先是抱团取暖。例如,大众与福特签署了电动汽车和无人驾驶汽车的“联盟协议”,将在电动汽车、自动驾驶和智能移动出行服务等领域探索潜在的合作机会;宝马与戴姆勒成立移动出行合资公司,共同研发无人驾驶技术;丰田不仅与同为汽车制造商的比亚迪结盟,还与移动出行平台滴滴出行和动力电池制造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二是减产裁员,尽量减少一切不必要的成本。在过去的一年里,已经有十几家跨国车企采取了这一行动,并且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比如通用汽车,虽然去年销量减少了50万辆,但通过减产、关闭工厂、裁员等一系列行动,实现了23.47%的利润增长。有鉴于此,未来车企与车企、科技公司、动力电池供应商、移动出行平台的合作会更加频繁,裁员减产的新闻相信会经常见诸报端。在这个寒冬中不堪重负、倒下的车企也将一一涌现。图片来自欧洲,意欧的发源地。而奥迪公司的两位高层领导被指控操纵德国市场;戴姆勒集团因排放作弊被罚款8.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68亿元)。在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美国,通用汽车被数万名员工的罢工搞得焦头烂额。在日本,为独立自由而战,有着血淋淋故事的日产,一年内送走了两位CEO,其帅气的印章至今悬而未决。这只是最近一两周发生的一件大事。国内外几乎每天都有关于车企的坏消息出来。全球汽车行业笼罩在黑暗之中。车市有十年的周期,但即使是2008年金融海啸引发的全球车市危机,也没有今天这么复杂和困难。除了经济衰退的红灯,汽车行业的百年一遇的巨变也在考验着所有的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这场危机的范围和规模比预期的更大、更严重。国内外车企同时遭遇噩梦般的财报,是很多车企的噩梦。今年第二季度,12家主流车企净利润合计同比下降13.3%,其中一半出现负增长,包括宝马、戴姆勒、福特、日产、本田、沃尔沃,降幅从27.5%(日产)到94.3%(日产)不等,远高于其他公司的增幅,规模蔚为壮观。最严重的日产,过去一年市值蒸发2900亿日元(约合190亿人民币),正面临近十年来最大的经营危机。

BMW, Volkswagen, Nissan, Ford, Honda

(图表来自汽车工场)这是最坏的时候。受全球经济影响,2018年第三季度以来,全球汽车市场同步进入衰退,第四季度同比跌幅高达9.5%。这种下降趋势一直持续到2019年。还是上述12家跨国车企,今年第二季度只有4家实现正增长。关闭工厂、裁员、降低成本成为今年汽车行业的主旋律。通用、日产、福特、戴姆勒、大众、本田、FCA等10家车企,总裁超过7万人。宝马和戴姆勒将分别削减120亿欧元和80亿欧元的成本。管理层也陷入混乱。日产一年之内,两个CEO被免职,继任者目前待定;宝马上个月刚刚迎来新任CEO齐普泽;奥迪明年换头,新CEO被曝是宝马高管马库斯·杜斯曼(Marcus dues man);公众的两位最高领导人可能面临牢狱之灾。火车跑得快,多亏了头带。车头的频繁变动,给本来就阴云笼罩的车企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跨国车企巨头不高兴,国内龙头车企也不好过。中国最大的汽车集团SAIC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下降27.49%,一夜之间回到五年前的水平。预计全年销量将下降7%,这将是14年来的首次下降。民企龙头吉利1-8月累计销量下滑17%,仅8月就有3款车型销量过万。造车新势力龙头蔚来第二季度净亏损32.85亿元。目前总市值(9月25日收盘)缩水至21.58亿美元,为2018年上市以来最低。为什么国内外车企同时陷入危机?这与宏观经济环境和汽车行业改革有很大关系。受政局动荡和经济低迷影响,需求萎缩,消费疲软,全球几大车市集体放缓甚至倒退,极为罕见。据LMC统计,今年上半年全球轻型车销量为4515.9万辆,同比下降6.6%。汽车消费排名前十的国家中,只有日本和德国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余均有所下降。

BMW, Volkswagen, Nissan, Ford, Honda

(图表来自车造评测。)作为全球汽车消费增长的引擎,中国、印度和巴西受经济放缓的影响尤为明显,降幅分别达到12.4%、8.8%和7.4%,从而拖累全球汽车市场。经济寒潮下发展中国家消费力的“冷收缩”效应非常明显。如果说印度汽车消费品牌非常集中的市场(铃木、现代、塔塔占70%以上)对大多数跨国汽车企业没有太大影响的话,那么中国这个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负增长,将会给很多企业带来决定性的打击。另一方面,全球汽车产业百年一遇的“新四化”转型,尤其是电动化和共享化,给所有传统汽车企业带来的负担超出想象。虽然向电动化转型意味着传统汽车巨头一直引以为傲的发动机和变速箱技术不再值钱,但电动化浪潮的到来,迫使他们不得不放弃谋生技能,转向“电”。德国大众、宝马、戴姆勒确定了电动化的发展路线,2020年将有多款新车型上市。以前走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技术路线的日系车企,如丰田,开始向锂电池切换路线。虽然福特没有推出任何电动汽车,但它投入了大量资金。无人驾驶技术作为共享汽车的制胜因素,是一个无底洞。截至目前,许多汽车巨头已经将数百亿美元转化为自动驾驶技术。自动驾驶领域的顶级玩家Waymo每年花费超过10亿美元;自动驾驶汽车公司Cruise一年烧了7.28亿美元;优步每月在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上花费高达2000万美元。经济萧条导致的消费疲软,传统业务(燃油车)和新兴业务(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双边争夺战,让屹立百年、见过风浪的巨头叫苦不迭。历史上最大的危机谁会带头?曾经轻松赚大钱的汽车制造商从未如此艰难过。新能源汽车目前还不成气候,在全球汽车销量中所占的比重很小。这意味着电动汽车业务还远未实现盈利。虽然欧洲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出台了禁售燃油车的时间表,但业内的共识是,未来十年电动车很难取代燃油车成为主流。传统汽车厂商对电动汽车的投资短期内仍看不到盈利的曙光。自动驾驶方面,目前还处于L3的探索和使用阶段,L5的最终阶段遥不可及。没有一家自动驾驶公司或科技公司能够扭亏为盈。事实上,号称无人驾驶技术最先进的特斯拉在设计上也一直存在缺陷,频频酝酿事故。在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上的巨大投入显然无法在短期内得到回报。全球车市何时回暖?这也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从大众、宝马等车企最大的单一市场中国来看,2019年负增长已经成为大概率的事情,何时重回上升通道难以预测。这对跨国车企的销量和利润有着直接而重大的影响。IHS Markit市场咨询公司已将2019年全球汽车销量预测下调至9100万辆,比2018年下降2%。车市短时间内无法走出寒冬,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昂贵的额外费用意味着传统汽车厂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过上好日子。车企如何度过这段灰暗的时光?大众、宝马、戴姆勒、通用、福特等企业都做出了示范。首先是抱团取暖。例如,大众与福特签署了电动汽车和无人驾驶汽车的“联盟协议”,将在电动汽车、自动驾驶和智能移动出行服务等领域探索潜在的合作机会;宝马与戴姆勒成立移动出行合资公司,共同研发无人驾驶技术;丰田不仅与同为汽车制造商的比亚迪结盟,还与移动出行平台滴滴出行和动力电池制造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二是减产裁员,尽量减少一切不必要的成本。在过去的一年里,已经有十几家跨国车企采取了这一行动,并且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比如通用汽车,虽然去年销量减少了50万辆,但通过减产、关闭工厂、裁员等一系列行动,实现了23.47%的利润增长。有鉴于此,未来车企与车企、科技公司、动力电池供应商、移动出行平台的合作会更加频繁,裁员减产的新闻相信会经常见诸报端。在这个寒冬中不堪重负、倒下的车企也将一一涌现。

标签:宝马大众日产福特本田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9月动力电池市场:装机量同比下降31.44%,中航锂电跃居第三

根据工信部合格证产量数据,2019年9月共产出新能源汽车76万辆。根据第一电动研究院的统计测算,动力电池2019年9月装机量约为3955GWh,同比下降3144,环比上涨14。

1900/1/1 0:00:00
请告诉我“无脸式”造型 IP 与电动车的“爱恨情仇”

当聊到电动车造型设计的时候,无脸式外观一定是被提及最多的。

1900/1/1 0:00:00
本田节能车:电控组上线,实力烧脑

参与新车评的2019第13届Honda中国节能竞技大赛,是我职业生涯遇到最大的一道坎,可能没有之一。

1900/1/1 0:00:00
大众丰田为什么不看好MPV市场?

近日,大众一款中高端MPVViloran产品曝光,这也是自大众国产途安以来,时隔15年后推出的第二款MPV车型,新车命名或为巍昂,超5米的车身空间竞品直指MPV市场王者别克GL8。

1900/1/1 0:00:00
淘汰赛开始 自动驾驶初创公司们的未来在哪里?

从年初RoadStarai被曝出内讧,随后倒闭,到Driveai因资金困境无奈被苹果收购,再到OryxVision宣布停止运营自动驾驶创业公司正面临一场残酷的生死考验,淘汰赛一触即发。

1900/1/1 0:00:00
福克斯计划年产12000辆新款FOX MIA电动汽车

日前,我们从外媒获悉,瑞士汽车制造商FOXAutomotive(福克斯汽车)计划从2020年开始,在匈牙利工厂年产12万辆新款FOXMIA纯电动微型车。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