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全国20多个省市争相出台氢能产业规划,10年内拟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已超10万辆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安全的二次能源,已被视为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战略方向,并可能在未来半个世纪逐渐主导能源领域。在中国,氢能正在成为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优化能源结构,推动能源革命,应对气候变化,彻底实现运输终端的清洁能源消耗,保障能源转型的合理过渡。据预测,到2050年,氢能将占中国能源体系的10%左右。中国作为工业制造和人口大国,在氢能的储存和生产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应用领域丰富,可用于很多工业场景和家庭场景。氢燃料电池汽车作为氢能的重要应用终端之一,近两年发展迅速,各方关注度也不断攀升。作为国家授权的新能源汽车“三纵”技术路线之一,这两年氢燃料电池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定位越来越清晰,从舆论中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终极方向,到目前几乎各方都达成的“纯电动优势互补者”。试图用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取代各细分行业的传统燃油汽车,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情况如何?进一步发展的优势和瓶颈是什么?与其他两款新能源汽车相比,氢燃料电池汽车会走怎样的发展道路?国家将如何布局和推动这个行业的发展?各种问题都需要政府、行业、企业的深入思考。数据显示,2019年1-8月,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为1125辆,而2018年全年销量为1527辆。虽然市场尚未形成规模,但被称为“终极能源”的氢燃料电池却炙手可热,成为各地政府争相上马的大项目。据不完全统计,未来10年,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超过10万辆,加氢站建设超过500座。更多的省市正在规划中。近两年来,为抢占氢能产业制高点,20多个省市出台了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加快氢能产业布局。目前,上海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如皋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中国启动“氢经济示范城市”项目的第一个城市,佛山和云浮已建成中国领先的R&D和燃料电池汽车核心零部件生产基地。此外,山东、北京、武汉等省市也将氢能产业作为重点推进。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主要氢能产业集群。根据近20个省市发布的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各类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已超过10万辆,2030年前加氢站建设计划超过500座。(表1)根据中国氢能联盟今年6月发布的《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预测,到2050年,氢能在中国能源体系中的比重将达到10%左右,氢气需求接近6000万吨,年经济产值将超过10万亿元;我国加氢站超过1万座,氢能将广泛应用于交通、工业等领域,燃料电池汽车产量将达到每年520万辆。巨大的市场空间吸引着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城市加入氢能产业。很快,氢能产业园、氢谷、氢能小镇等各种项目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让我们拭目以待。附:全球氢能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氢能是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战略方向。氢能是一种清洁、高效、安全的二次能源,可以实现电、气、热等不同能源形式的相互转化,可以在交通运输、工业能耗、建筑热电联产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符合构建全球低碳能源体系的要求。国际氢能委员会预测,到2050年,氢能将满足全球能源总需求的18%,相当于2015年氢能消费量的10倍,成为未来全球战略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把氢能作为战略方向,提前规划布局。其中,美国提出了2040年全面实现“氢经济”的目标,法国发布了“氢计划”,日本致力于建设“氢社会”。氢能在一些领域已经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在交通、发电、军事等领域实现了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的产业化突破。其中,燃料电池堆的成本、功率、可靠性、耐久性和环境适应性都达到了商业化应用的水平,使用氢燃料电池提供电力的车辆也逐渐投入使用。到2018年,全球超过10000辆燃料电池汽车投入使用,北美超过23000辆燃料电池叉车投入使用。德国开通世界首列商用氢燃料电池城际列车;日本29万套家用燃料电池系统已进入家庭。氢能的商业化应用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氢能产业未来市场空间广阔。氢能产业链条长,应用领域广,带动作用强。未来,随着关键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升级,氢能产业有望爆发式增长。国际氢能委员会预测,到2050年,氢能和氢技术将产生超过2.5万亿美元的全球市场,可为超过3000万人提供就业机会。燃料电池作为氢能高效利用的重要方式,已成为各国发展氢能产业和抢占市场的焦点。美国计划在2030年部署超过10万辆燃料电池卡车;日本计划2020年普及4万辆燃料电池汽车,2030年实现氢能发电的商业化应用;欧盟计划在2025年基本实现燃料电池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建立相对完善的分布式氢能基础设施体系。中国具备发展氢能产业的基础,高度重视氢能的开发利用。2012年,国务院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明确提出“燃料电池汽车、车用氢能产业与国际同步发展”的战略目标。近年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能源技术革命与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相继出台,将氢能综合利用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引导和鼓励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发展,提出2020年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量产。中国具有发展氢能产业的基础和潜力,独特的能源结构为中国氢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中国氢资源丰富,包括化石燃料制氢、可再生能源制氢和工业副产气体制氢。水电解制氢、变压吸附氢气提纯等制氢技术和设备成熟;氢气安全技术发展跟上国际先进水平,高压氢气气瓶和储罐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氢能加注基础设施的发展虽然落后于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但近年来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目前,中国国内氢气规模居世界首位,已建或在建加氢站超过30座;超过3000辆燃料电池汽车投入运营,全球最大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电项目投入示范运行。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安全的二次能源,已被视为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战略方向,并可能在未来半个世纪逐渐主导能源领域。在中国,氢能正在成为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优化能源结构,推动能源革命,应对气候变化,彻底实现运输终端的清洁能源消耗,保障能源转型的合理过渡。据预测,到2050年,氢能将占中国能源体系的10%左右。中国作为工业制造和人口大国,在氢能的储存和生产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应用领域丰富,可用于很多工业场景和家庭场景。氢燃料电池汽车作为氢能的重要应用终端之一,近两年发展迅速,各方关注度也不断攀升。作为国家授权的新能源汽车“三纵”技术路线之一,这两年氢燃料电池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定位越来越清晰,从舆论中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终极方向,到目前几乎各方都达成的“纯电动优势互补者”。试图用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取代各细分行业的传统燃油汽车,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情况如何?进一步发展的优势和瓶颈是什么?与其他两款新能源汽车相比,氢燃料电池汽车会走怎样的发展道路?国家将如何布局和推动这个行业的发展?各种问题都需要政府、行业、企业的深入思考。数据显示,2019年1-8月,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为1125辆,而2018年全年销量为1527辆。虽然市场尚未形成规模,但被称为“终极能源”的氢燃料电池却炙手可热,成为各地政府争相上马的大项目。据不完全统计,未来10年,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超过10万辆,加氢站建设超过500座。更多的省市正在规划中。近两年来,为抢占氢能产业制高点,20多个省市出台了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加快氢能产业布局。目前,上海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如皋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中国启动“氢经济示范城市”项目的第一个城市,佛山和云浮已建成中国领先的R&D和燃料电池汽车核心零部件生产基地。此外,山东、北京、武汉等省市也将氢能产业作为重点推进。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主要氢能产业集群。根据近20个省市发布的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各类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已超过10万辆,2030年前加氢站建设计划超过500座。(表1)根据中国氢能联盟今年6月发布的《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预测,到2050年,氢能在中国能源体系中的比重将达到10%左右,氢气需求接近6000万吨,年经济产值将超过10万亿元;我国加氢站超过1万座,氢能将广泛应用于交通、工业等领域,燃料电池汽车产量将达到每年520万辆。巨大的市场空间吸引着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城市加入氢能产业。很快,氢能产业园、氢谷、氢能小镇等各种项目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让我们拭目以待。附:全球氢能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氢能是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战略方向。氢能是一种清洁、高效、安全的二次能源,可以实现电、气、热等不同能源形式的相互转化,可以在交通运输、工业能耗、建筑热电联产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符合构建全球低碳能源体系的要求。国际氢能委员会预测,到2050年,氢能将满足全球能源总需求的18%,相当于2015年氢能消费量的10倍,成为未来全球战略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把氢能作为战略方向,提前规划布局。其中,美国提出了2040年全面实现“氢经济”的目标,法国发布了“氢计划”,日本致力于建设“氢社会”。氢能在一些领域已经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在交通、发电、军事等领域实现了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的产业化突破。其中,燃料电池堆的成本、功率、可靠性、耐久性和环境适应性都达到了商业化应用的水平,使用氢燃料电池提供电力的车辆也逐渐投入使用。到2018年,全球超过10000辆燃料电池汽车投入使用,北美超过23000辆燃料电池叉车投入使用。德国开通世界首列商用氢燃料电池城际列车;日本29万套家用燃料电池系统已进入家庭。氢能的商业化应用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氢能产业未来市场空间广阔。氢能产业链条长,应用领域广,带动作用强。未来,随着关键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升级,氢能产业有望爆发式增长。国际氢能委员会预测,到2050年,氢能和氢技术将产生超过2.5万亿美元的全球市场,可为超过3000万人提供就业机会。燃料电池作为氢能高效利用的重要方式,已成为各国发展氢能产业和抢占市场的焦点。美国计划在2030年部署超过10万辆燃料电池卡车;日本计划2020年普及4万辆燃料电池汽车,2030年实现氢能发电的商业化应用;欧盟计划在2025年基本实现燃料电池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建立相对完善的分布式氢能基础设施体系。中国具备发展氢能产业的基础,高度重视氢能的开发利用。2012年,国务院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明确提出“燃料电池汽车、车用氢能产业与国际同步发展”的战略目标。近年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能源技术革命与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相继出台,将氢能综合利用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引导和鼓励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发展,提出2020年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量产。中国具有发展氢能产业的基础和潜力,独特的能源结构为中国氢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中国氢资源丰富,包括化石燃料制氢、可再生能源制氢和工业副产气体制氢。水电解制氢、变压吸附氢气提纯等制氢技术和设备成熟;氢气安全技术发展跟上国际先进水平,高压氢气气瓶和储罐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氢能加注基础设施的发展虽然落后于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但近年来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目前,中国国内氢气规模居世界首位,已建或在建加氢站超过30座;超过3000辆燃料电池汽车投入运营,全球最大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电项目投入示范运行。

标签:北京世纪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三一重工相关负责人称“收购众泰旗下君马汽车消息不实”

10月11日,新京报记者获悉,针对自媒体报道的“三一重工将接盘收购众泰汽车旗下君马汽车”一事,三一重工相关负责人10月10日晚表示,“没有这回事,一切以公告披露为准。

1900/1/1 0:00:00
暗访汽车动力电池的灰色回收产业链

前两天老板在选题会上给我们新人提了一个他觉得是小白级的问题,中国电动汽车的元年,是哪一年?这么宏大的问题,真的适合我们新人吗?我果断度娘了一下,结果让人沮丧,从2014年开始,

1900/1/1 0:00:00
外媒:为何英国消费者不再购买电动车了?

据国外媒体报道,如今电动汽车在英国的革命之路遇到了障碍。英国政府为发展电动汽车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计划,即到2040年禁止所有汽油和柴油汽车的销售,这意味着汽车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将发生重大转变。

1900/1/1 0:00:00
新造车粉丝图鉴

本文来源:未来汽车日报作者:王妍中国新能源汽车拉力锦标赛来源:官方微信自视甚高的“特首群”(特斯拉首批车主群)则对此嗤之以鼻。

1900/1/1 0:00:00
三一重工收购众泰君马

近日,《汽车公社》amp《每日汽车》独家获悉,先前陷入破产倒闭风波的君马汽车找到了接盘侠,主营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的三一重工将收购君马汽车。

1900/1/1 0:00:00
捷豹车队正式揭晓I-TYPE 4电动方程式赛车

近日,捷豹车队在位于英国华威郡盖顿(Gaydon)的捷豹全球设计中心,正式揭晓即将出征20192020赛季国际汽联电动方程式锦标赛FormulaE的捷豹ITYPE4电动方程式赛车。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