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多个环节都影响 电动车续航靠啥撑起来?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与传统燃油车相比,电动汽车最大的弱点之一就是续航里程容易引起焦虑,同时带来充电(能量补充)时间长。那么是什么因素在影响电动车的续航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电池容量是不是最重要的比较好。能量密度不能低,这肯定是影响续航的第一因素,就像燃油车的油箱跑的远,所以电池组会占据电动车车身几何尺寸的很大一部分,甚至会占据车内空间(尤其是基于燃油车的电动车)。说到容量,就不得不提能量密度——受限于车身尺寸,电池不能盲目放大(所以重量太大),增加单位重量的容量是提高电池容量的有效途径。以近几年为例,2017-2019年,市面上的电池能量密度平均从100Wh/kg左右提高到150Wh/kg以上,相当于同样的重量和体积,电池容量和续航时间提高了50%。即使是同类型(如三元锂电池),由于材料工艺的进步,也会有显著的差异,从而导致电池寿命的提高:但不仅仅是容量大,电池的充放电效率也很重要。热能管理系统直接延续生命!在之前的EV Daily中,我们提到了电池的温度非常重要。它的工作温度不仅关系到安全,还关系到效率,尤其是放电效率,直接影响续航里程。无论温度过低还是过高,电池活性都会降低,从而大大缩短续航里程。低内耗:电传动系统的效率也很重要。作为电动车三大核心之一,即“三电”,电机的效率也关系到电动车的续航能力,但这方面的技术相对成熟,技术不如电池和电控明显。电动汽车需要控制充电/电驱动系统的电流/电压,而这些核心的半导体器件是可以智能控制的,也就是所谓的功率半导体。而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相当于“三电”核心元器件中电控部分的“大脑”。电控单元会消耗能量进行控制和转换,其效率也会影响电池寿命。材料技术对电控元件的效率改变也非常明显。从目前的趋势来看,与硅基半导体相比,SiC半导体具有更好的高频、大功率、高辐射性能,有望成为未来电动车功率组件的主流。关于电动汽车的三电技术,可以阅读:绝对不是“游击队”威马汽车三电技术解读自主新能源汽车的“大脑”比亚迪IGBT技术揭示,电动汽车也要“减肥”:轻量化,减轻车辆自重,对动力和经济性能影响很大。对于城市工况多的电动车,走走停停对车辆自重更敏感。减轻电动汽车重量的一种方法是增加电池组的能量密度。在电池容量和密度相同的情况下,电池越小越轻,从而提高行驶效率和续航里程。将电机、减速器、电控做成一体化结构,实现更好的集成,也是电动汽车轻量化的有效途径:电动汽车的轻量化和燃油汽车没有太大区别,铝合金等轻量化材料的使用和车身设计的优化都可以起到“瘦身”的作用。轮胎与形状:作为汽车与地面的接触部分,轮胎的滚动阻力直接影响车辆的能耗,对于电动车来说也影响续航里程。所以除了一些注重性能的车型,大部分电动车都会选择滚动阻力低、轮胎尺寸相对适中的系列轮胎。如果电动汽车进入相对较少的高速工况,空气阻力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降低风阻成为设计师和工程师需要共同努力的内容,对于降低电动汽车的高速能耗,提高长途行驶时的续航里程具有重要意义。不敢开空调?车内电器的能耗有多高?暖空气耗电最多,其他都没问题。在路上,你可以看到一些电动车车主连大灯都不敢开。但这样不仅不安全,而且对车辆续航能力影响不大。甚至A0电动车的动力电池容量都在30千瓦时以上,而大灯的功率不到100瓦。相对于行驶车辆的耗电量,大部分车载电器的能耗并不高。对电动车续航里程影响最大的车内电器是空调,尤其是开暖风(辅助电加热)的时候。因为电动车没有燃油车发动机的余热,完全靠空调自己加热。目前PTC多用于辅助加热,这部分电力远大于压缩机,所以暖风对电动车续航的影响明显大于冷风。单踏板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能量回收不一定是最……高效,包括纯电动汽车。通常可以通过能量回收功能给电池组充电,在某些工况下(比如下坡)可以延长续航里程。另外,需要解读的一个误区是,电动车的能量回收并不是越强越好,而是根据车辆的动态情况和驾驶者的动力需求,实现一个平缓的加速-滑行-加速的过程,这才是最有效的——超级能量回收不仅不利于效率,也难以提供良好的驾驶体验。司机累,车里人晕,两头不讨好。充电也有影响?快充可能是“虚的”,高续航水的充电方式实际上会影响车辆的实际续航里程,尤其是快充的电量往往是“虚的”。即使正常使用,也很可能显示的里程明显大于实际里程。结论:其实和燃油车的油耗一样,影响电动车能耗和续航里程的因素有很多,不仅仅是三电技术本身,还有轮胎、风阻等各种设置,以至于充电方式等车辆手段。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动车的续航焦虑会逐渐缓解。与传统燃油车相比,电动汽车最大的弱点之一就是续航里程容易引起焦虑,同时带来充电(能量补充)时间长。那么是什么因素在影响电动车的续航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电池容量是不是最重要的比较好。能量密度不能低,这肯定是影响续航的第一因素,就像燃油车的油箱跑的远,所以电池组会占据电动车车身几何尺寸的很大一部分,甚至会占据车内空间(尤其是基于燃油车的电动车)。说到容量,就不得不提能量密度——受限于车身尺寸,电池不能盲目放大(所以重量太大),增加单位重量的容量是提高电池容量的有效途径。以近几年为例,2017-2019年,市面上的电池能量密度平均从100Wh/kg左右提高到150Wh/kg以上,相当于同样的重量和体积,电池容量和续航时间提高了50%。即使是同类型(如三元锂电池),由于材料工艺的进步,也会有显著的差异,从而导致电池寿命的提高:但不仅仅是容量大,电池的充放电效率也很重要。热能管理系统直接延续生命!在之前的EV Daily中,我们提到了电池的温度非常重要。它的工作温度不仅关系到安全,还关系到效率,尤其是放电效率,直接影响续航里程。无论温度过低还是过高,电池活性都会降低,从而大大缩短续航里程。低内耗:电传动系统的效率也很重要。作为电动车三大核心之一,即“三电”,电机的效率也关系到电动车的续航能力,但这方面的技术相对成熟,技术不如电池和电控明显。电动汽车需要控制充电/电驱动系统的电流/电压,而这些核心的半导体器件是可以智能控制的,也就是所谓的功率半导体。而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相当于“三电”核心元器件中电控部分的“大脑”。电控单元会消耗能量进行控制和转换,其效率也会影响电池寿命。材料技术对电控元件的效率改变也非常明显。从目前的趋势来看,与硅基半导体相比,SiC半导体具有更好的高频、大功率、高辐射性能,有望成为未来电动车功率组件的主流。关于电动汽车的三电技术,可以阅读:绝对不是“游击队”威马汽车三电技术解读自主新能源汽车的“大脑”比亚迪IGBT技术揭示,电动汽车也要“减肥”:轻量化,减轻车辆自重,对动力和经济性能影响很大。对于城市工况多的电动车,走走停停对车辆自重更敏感。减轻电动汽车重量的一种方法是增加电池组的能量密度。在电池容量和密度相同的情况下,电池越小越轻,从而提高行驶效率和续航里程。将电机、减速器、电控做成一体化结构,实现更好的集成,也是电动汽车轻量化的有效途径:电动汽车的轻量化和燃油汽车没有太大区别,铝合金等轻量化材料的使用和车身设计的优化都可以起到“瘦身”的作用。轮胎与形状:作为汽车与地面的接触部分,轮胎的滚动阻力直接影响车辆的能耗,对于电动车来说也影响续航里程。所以除了一些注重性能的车型,大部分电动车都会选择滚动阻力低、轮胎尺寸相对适中的系列轮胎。如果电动汽车进入相对较少的高速工况,空气阻力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降低风阻成为设计师和工程师需要共同努力的内容,对于降低电动汽车的高速能耗,提高长途行驶时的续航里程具有重要意义。不敢开空调?车内电器的能耗有多高?暖空气耗电最多,其他都没问题。在路上,你可以看到一些电动车车主连大灯都不敢开。但这样不仅不安全,而且对车辆续航能力影响不大。甚至A0电动车的动力电池容量都在30千瓦时以上,而大灯的功率不到100瓦。相对于行驶车辆的耗电量,大部分车载电器的能耗并不高。对电动车续航里程影响最大的车内电器是空调,尤其是开暖风(辅助电加热)的时候。因为电动车没有燃油车发动机的余热,完全靠空调自己加热。目前PTC多用于辅助加热,这部分电力远大于压缩机,所以暖风对电动车续航的影响明显大于冷风。单踏板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能量回收不一定是最……高效,包括纯电动汽车。通常可以通过能量回收功能给电池组充电,在某些工况下(比如下坡)可以延长续航里程。另外,需要解读的一个误区是,电动车的能量回收并不是越强越好,而是根据车辆的动态情况和驾驶者的动力需求,实现一个平缓的加速-滑行-加速的过程,这才是最有效的——超级能量回收不仅不利于效率,也难以提供良好的驾驶体验。司机累,车里人晕,两头不讨好。充电也有影响?快充可能是“虚的”,高续航水的充电方式实际上会影响车辆的实际续航里程,尤其是快充的电量往往是“虚的”。即使正常使用,也很可能显示的里程明显大于实际里程。结论:其实和燃油车的油耗一样,影响电动车能耗和续航里程的因素有很多,不仅仅是三电技术本身,还有轮胎、风阻等各种设置,以至于充电方式等车辆手段。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动车的续航焦虑会逐渐缓解。

标签:比亚迪威马汽车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大事件!推动氢能汽车发展的重要合作

氢燃料燃料电池电池汽车推广的关键之一就是氢燃料的供应,即氢气的生产、运输与加注,将国际先进的氢气储运加注技术引入国内是当前我国开放合作、发展氢能产业的思路之一。

1900/1/1 0:00:00
处处有玄机 保时捷Taycan技术细节解析

作为保时捷首款量产纯电动车型,极具颠覆性的Taycan可以说是将科技武装到了牙齿,所以尽管我们此前已经相继发布过关于Taycan的技术解析、静态体验和试驾文章,但借着此次Taycan品鉴会的机会,

1900/1/1 0:00:00
别样打车体验 现代自动驾驶服务上线

现代汽车与小马智行(Ponyai)日前合作推出一款免费自动驾驶共享打车服务:BotRide。服务自2019年11月4日正式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尔湾市运营,车队为现代汽车KONA新能源自动驾驶车队。

1900/1/1 0:00:00
谁在看空蔚来?

去年9月,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带领团队前往美国敲钟时,或许没有想到,一年多以后,自己竟会被称作“2019年最惨的人”。

1900/1/1 0:00:00
抢食出行市场 吉利图啥

为了寻找新的利润空间和摆脱市场低迷时垂死挣扎的窘境,车厂选择打造出行平台,反哺主业,拓展新的业绩来源。吉利作为拥有较大市场份额的中国自主车企,也在这波出行平台中有所行动。

1900/1/1 0:00:00
特斯拉的 2020 年自动驾驶大餐

本文要点:1、特斯拉在使用模仿学习训练神经网络,以求复制人类的驾驶习惯,并且能在60万辆车上大规模部署模仿学习,这绝对能使特斯拉在行业内一骑绝尘;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