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先一步,或将引领时代,或成为“先烈”,在汽车行业百年一遇的转型期,探路者风险无限。有很多路径,怎么走?近日,中国汽车企业创新“安亭指数”专家组走进广汽新能源时,广汽新能源总经理顾惠南谈到了自己的困惑:“路线太多,成本是个问题。”目前中美欧车企以电动车为主,日韩车企竞争氢燃料车,路线存在差异。虽然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新四化”趋势在业内已基本达成共识,但问题是电动化是否是多路径的,是油电混合、纯电动、氢燃料还是其他,这考验着车企的判断力、人力物力财力。面对未来的诸多可能,无论是跨国巨头、独立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都在根据形势调整步伐。一方面面对增量市场到存量市场的变化,另一方面经历燃油车到新能源车的变化,市场的冲击,技术的革新,每个车企都很难放松。鳄鱼真的采取行动了。轮流坐上全球汽车联盟宝座的大众和丰田正在做出改变,尤其是在中国。近日,大众品牌全新的品牌标识和品牌设计在中国迎来首发。此外,大众还发布了首款面向中国市场的纯电动ID。同时宣布了新能源战略“goTOzero”(实现零排放)。大众乘用车品牌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冯表示:“我们为大众品牌带来了新面貌、新个性、新目标和新车型。大众将继续开发节能内燃机车型,而ID。第一眼和ID.3也表明,电动汽车将成为我们全面实现碳中和出行的必然选择。”大众的出价变化被视为大众在华战略的变化,向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出“战书”。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上,大众汽车展出的六款汽车均为新能源汽车。“我们在中国的电气化攻势正在全面加速。到今年年底,我们的14款新能源汽车将全部上市。到2025年,我们计划推出30款左右的国产新能源汽车。”冯对说道。大众计划2023年在电动汽车制造领域投资超过300亿欧元,其中在中国投资150亿欧元。11月8日,大众汽车在安亭新建的which大众MEB工厂竣工,这是奥迪股份公司在全球建设的第一家纯MEB工厂。它将生产奥迪、大众和斯柯达等多种电动汽车,基于二期工程在佛山重建的MEB工厂也在进行中。根据计划,大众汽车在中国的两家MEB工厂将于明年开始生产电动汽车,产能将达到60万辆。大众希望在2022年底将电动汽车的产量提高到100万辆左右,中国将成为其在全球电动汽车竞争中的关键战场。到2025年,大众在中国销售的车型中,25%至35%将是纯电动汽车。和大众一样,丰田今年也发起了风暴,但路线相对复杂。随着中国氢燃料市场的升温,丰田今年在中国表现得尤为热情。它与清华大学建立了“清华大学-丰田联合研究所”,并开始向中国的商用车制造商提供氢燃料电池(FC)零部件。先后与北汽福田、一汽、苏州金龙在FC商用车领域展开合作,随后与一汽、广汽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未来计划推出氢燃料电池汽车。丰田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开发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和氢燃料技术。它一度无暇顾及纯电动汽车,最初的路线规划是从混合动力汽车直接跨越到氢燃料。但直到2016年,丰田才开始调整,将纯电动纳入主力。对此,丰田中国高管解释说……《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由于电池成本的降低以及为了满足中国及其他市场的环保政策需求。在过去的三年里,为了弥补纯电动汽车的不足,丰田不仅与马自达、铃木、松下等日本企业合作,还于今年首次在中国牵手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比亚迪。继7月份与比亚迪签约,共同开发轿车和低底盘SUV的纯电动汽车以及上述产品所需的动力电池后,丰田近日与比亚迪签署合资协议,成立纯电动汽车研发公司。双方各出资50%的新公司将于2020年在中国成立,开展纯电动汽车。就在今年,丰田宣布将全球电动化目标提前五年,2025年将在全球销售550万辆电动汽车,其中包括100万辆氢燃料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丰田总裁丰田章男指出,电动汽车的家在中国,以中国市场为主导,2025年将推出超过10款电动汽车。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跨国车企巨头确实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发力,在插电式和混合动力方面有望赶超自主,但在纯电动汽车方面暂时难以做到。他们不仅在纯电动技术上独立,更重要的是产品多元化。投资高风险的大众、丰田、通用、福特等传统汽车巨头,削减了多项开支,赚了不少钱投入新四化革命。大众计划在电动汽车上投资数百亿欧元,丰田2019年以1.1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07.3亿元)的研发预算在日企中排名第一。目前国内自主车企也在不断投入。十余年来(截至2019年6月),广汽在新能源、智能网联等技术创新方面投入267亿元。长安汽车计划到2025年新能源全产业链投资超过1000亿元。汽车制造新势力蔚来的创始人李斌表示,蔚来已投入220亿元人民币,其中100多亿元用于前沿研发。然而,巨额投资也存在高风险,蔚来因为没有把握好节奏,陷入了资金紧张的境地。电动汽车最前沿的比亚迪和特斯拉去年销量超过20万辆,但特斯拉去年仍亏损9.7亿美元。虽然比亚迪目前整体盈利,但并未单独披露新能源汽车的盈亏情况。断奶后补贴能否真正适应市场竞争,令人担忧。面对今年补贴的大幅下降,比亚迪从7月开始已经连续4个月下滑,10月销量仅为1.26万辆,同比下滑超过50%。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6.57万辆,同比下降45%,其中纯电动汽车5.1万辆,同比下降46%。随着6月底补贴退坡带来的销售成本大幅上升,从7月份开始已经连续4个月下降。1-10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量85万辆,增速放缓至17%。汽车分析师孙表示,尽管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毋庸置疑,但这个过程是坎坷的。最近几个月新能源市场的持续下滑,意味着用户的需求依然疲软。明年,跨国汽车公司将专注于电动车产品的供应,自主压力加大。电动汽车何时能实现盈利?这是很多车企迫切需要知道的答案。作为全球最赚钱的车企,丰田此前一直停留在纯电动汽车上,这关系到电动车能否盈利。丰田董事会主席内田武史(Takeshi Uchida)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电动汽车需要5倍于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池容量,相关成本的增加使得pr变得非常困难……它的。他还表示,如果电动汽车发展太快,大多数汽车制造商根本不会盈利。但全球仍在加快电动化的步伐,技术和市场都有明显提升。尤其是在中国,去年新能源汽车销量首次突破百万,目前汽车保有量超过三百万辆。丰田,虽然改进燃油车的混动技术已经实践成功,全球已售出1400多万辆HEV,但氢燃料车商业化难度较大,难度超出预期。自2014年首款氢燃料汽车MIRAI上市以来,累计销量只有1万辆。在坚信氢能社会终将到来的同时,丰田不得不面对现实,继续研发各种燃料或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同时专注于混合动力。然而,氢电的多路共存,即使对于丰田这样的巨头来说,也并不容易。丰田中国前董事长小林一郎(Ichiro Kobayashi)去年表示,中国的汽车市场变化很快,不仅仅是丰田,每个企业都应该感受到很大的压力。为了降低风险和成本,丰田在电动化的道路上不断扩大朋友圈。而在电动化方面领先一步的自主车企,也纷纷与跨国车企结盟,抵御风险。挣扎了16年的特斯拉今年第三季度净利润为1.43亿美元。由于将在中国制造,它有望成为第一家依靠市场实现盈利的新能源汽车公司。丰田和比亚迪联手取长补短,也会促进纯电动汽车的加速。此外,随着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提高,动力电池以前占整车成本的50%~60%,现在在部分车型中已经降低到30%左右。这些让车企看到了纯电动市场的希望。但是大部分独立新能源车企还是很迷茫。中国的电动车市场主要靠政策推动,消费者和市场才是判断哪种动力总成最适合自己的决策者。一旦2021年补贴完全退出,能否适应市场是个大问题。领先一步,或将引领时代,或成为“先烈”,在汽车行业百年一遇的转型期,探路者风险无限。有很多路径,怎么走?近日,中国汽车企业创新“安亭指数”专家组走进广汽新能源时,广汽新能源总经理顾惠南谈到了自己的困惑:“路线太多,成本是个问题。”目前中美欧车企以电动车为主,日韩车企竞争氢燃料车,路线存在差异。虽然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新四化”趋势在业内已基本达成共识,但问题是电动化是否是多路径的,是油电混合、纯电动、氢燃料还是其他,这考验着车企的判断力、人力物力财力。面对未来的诸多可能,无论是跨国巨头、独立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都在根据形势调整步伐。一方面面对增量市场到存量市场的变化,另一方面经历燃油车到新能源车的变化,市场的冲击,技术的革新,每个车企都很难放松。鳄鱼真的采取行动了。轮流坐上全球汽车联盟宝座的大众和丰田正在做出改变,尤其是在中国。近日,大众品牌全新的品牌标识和品牌设计在中国迎来首发。此外,大众还发布了首款面向中国市场的纯电动ID。同时宣布了新能源战略“goTOzero”(实现零排放)。大众乘用车品牌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冯表示:“我们为大众品牌带来了新面貌、新个性、新目标和新车型。大众将继续开发节能内燃机车型,而ID。第一眼和ID.3也显示了……电动汽车将成为我们全面实现碳中和出行的必然选择。“大众的出价变化被视为大众在华战略的变化,向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出‘战书’。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上,大众展出的6款车都是新能源车。”我们在中国的电气化攻势正在全面加速。到今年年底,我们的14款新能源汽车将全部上市。到2025年,计划投放30款左右国产新能源汽车。”对冯说道。大众计划2023年在电动汽车制造领域投资超过300亿欧元,其中在中国投资150亿欧元。11月8日,大众汽车在安亭新建的which大众MEB工厂竣工,这是奥迪股份公司在全球建设的第一家纯MEB工厂。它将生产奥迪、大众和斯柯达等多种电动汽车,基于二期工程在佛山重建的MEB工厂也在进行中。根据计划,大众汽车在中国的两家MEB工厂将于明年开始生产电动汽车,产能将达到60万辆。大众希望在2022年底将电动汽车的产量提高到100万辆左右,中国将成为其在全球电动汽车竞争中的关键战场。到2025年,大众在中国销售的车型中,25%至35%将是纯电动汽车。和大众一样,丰田今年也发起了风暴,但路线相对复杂。随着中国氢燃料市场的升温,丰田今年在中国表现得尤为热情。它与清华大学建立了“清华大学-丰田联合研究所”,并开始向中国的商用车制造商提供氢燃料电池(FC)零部件。先后与北汽福田、一汽、苏州金龙在FC商用车领域展开合作,随后与一汽、广汽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未来计划推出氢燃料电池汽车。丰田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开发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和氢燃料技术。它一度无暇顾及纯电动汽车,最初的路线规划是从混合动力汽车直接跨越到氢燃料。但直到2016年,丰田才开始调整,将纯电动纳入主力。对此,丰田中国高管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解释称,由于电池成本的降低,以及为了满足中国及其他市场的环保政策需求。在过去的三年里,为了弥补纯电动汽车的不足,丰田不仅与马自达、铃木、松下等日本企业合作,还于今年首次在中国牵手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比亚迪。继7月份与比亚迪签约,共同开发轿车和低底盘SUV的纯电动汽车以及上述产品所需的动力电池后,丰田近日与比亚迪签署合资协议,成立纯电动汽车研发公司。双方各出资50%的新公司将于2020年在中国成立,开展纯电动汽车。就在今年,丰田宣布将全球电动化目标提前五年,2025年将在全球销售550万辆电动汽车,其中包括100万辆氢燃料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丰田总裁丰田章男指出,电动汽车的家在中国,以中国市场为主导,2025年将推出超过10款电动汽车。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跨国车企巨头确实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发力,在插电式和混合动力方面有望赶超自主,但在纯电动汽车方面暂时难以做到。他们不仅在纯电动技术上独立,更重要的是产品多元化。投资高风险的大众、丰田、通用、福特等传统汽车巨头,削减了多项开支,赚了不少钱投入新四化革命。大众计划在电动汽车上投资数百亿欧元,丰田2019年以1.1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07.3亿元)的研发预算在日企中排名第一。目前,国内自主车企……也在不断投资。十余年来(截至2019年6月),广汽在新能源、智能网联等技术创新方面投入267亿元。长安汽车计划到2025年新能源全产业链投资超过1000亿元。汽车制造新势力蔚来的创始人李斌表示,蔚来已投入220亿元人民币,其中100多亿元用于前沿研发。然而,巨额投资也存在高风险,蔚来因为没有把握好节奏,陷入了资金紧张的境地。电动汽车最前沿的比亚迪和特斯拉去年销量超过20万辆,但特斯拉去年仍亏损9.7亿美元。虽然比亚迪目前整体盈利,但并未单独披露新能源汽车的盈亏情况。断奶后补贴能否真正适应市场竞争,令人担忧。面对今年补贴的大幅下降,比亚迪从7月开始已经连续4个月下滑,10月销量仅为1.26万辆,同比下滑超过50%。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6.57万辆,同比下降45%,其中纯电动汽车5.1万辆,同比下降46%。随着6月底补贴退坡带来的销售成本大幅上升,从7月份开始已经连续4个月下降。1-10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量85万辆,增速放缓至17%。汽车分析师孙表示,尽管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毋庸置疑,但这个过程是坎坷的。最近几个月新能源市场的持续下滑,意味着用户的需求依然疲软。明年,跨国汽车公司将专注于电动车产品的供应,自主压力加大。电动汽车何时能实现盈利?这是很多车企迫切需要知道的答案。作为全球最赚钱的车企,丰田此前一直停留在纯电动汽车上,这关系到电动车能否盈利。丰田董事会主席内田武史(Takeshi Uchida)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电动汽车需要5倍于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池容量,相关成本的增加使得盈利变得非常困难。他还表示,如果电动汽车发展太快,大多数汽车制造商根本不会盈利。但全球仍在加快电动化的步伐,技术和市场都有明显提升。尤其是在中国,去年新能源汽车销量首次突破百万,目前汽车保有量超过三百万辆。丰田,虽然改进燃油车的混动技术已经实践成功,全球已售出1400多万辆HEV,但氢燃料车商业化难度较大,难度超出预期。自2014年首款氢燃料汽车MIRAI上市以来,累计销量只有1万辆。在坚信氢能社会终将到来的同时,丰田不得不面对现实,继续研发各种燃料或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同时专注于混合动力。然而,氢电的多路共存,即使对于丰田这样的巨头来说,也并不容易。丰田中国前董事长小林一郎(Ichiro Kobayashi)去年表示,中国的汽车市场变化很快,不仅仅是丰田,每个企业都应该感受到很大的压力。为了降低风险和成本,丰田在电动化的道路上不断扩大朋友圈。而在电动化方面领先一步的自主车企,也纷纷与跨国车企结盟,抵御风险。挣扎了16年的特斯拉今年第三季度净利润为1.43亿美元。由于将在中国制造,它有望成为第一家依靠市场实现盈利的新能源汽车公司。丰田和比亚迪联手取长补短,也会促进纯电动汽车的加速。此外,随着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提高,动力电池以前占整车成本的50%~60%,现在在部分车型中已经降低到30%左右。这些让汽车公司看到了希望……纯电动市场。但是大部分独立新能源车企还是很迷茫。中国的电动车市场主要靠政策推动,消费者和市场才是判断哪种动力总成最适合自己的决策者。一旦2021年补贴完全退出,能否适应市场是个大问题。
图片来源:企业官网10月15日,车和家在2019款理想ONE还没实现交付的基础上,宣布了2020款理想ONE上市,2019款理想ONE的车主能够直接拿到2020款的理想ONE,
1900/1/1 0:00:00日前,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比亚迪”)与丰田汽车公司(简称“丰田”)就成立纯电动车研发公司一事,正式签订了合资协议。
1900/1/1 0:00:00蔚来用一周时间,将股价拉升了72。天台上抄底的股民也终于喘了口气。这波股价巅峰出现在北京时间11月5日晚。
1900/1/1 0:00:00现阶段纯电动汽车面临续航里程焦虑、充电时间长等日常使用便利性方面的问题,路上电量耗完车辆停摆是一件十分麻烦的事情,如果出现在高速上,更是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1900/1/1 0:00:00那天饭桌上,忘了是谁问了一句,“你觉得什么最难?”让丁清芬沉默了很久。她脑子里大概有八百件事在吼,“选我”。
1900/1/1 0:00:00近日,有消息显示,北京市交通委在对北京市十五届人大会议建议的答复意见中表示,为鼓励新能源汽车的使用,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