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公开征求意见| 唯一量化指标引发业内关注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这是我国新能源汽车最新产业规划首次公开征求意见。12月3日,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阐述了下一阶段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总体部署和战略规划。意见稿指出,经过十五年的持续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25%左右。意见稿不仅明确了纯电动汽车的主流地位,还肯定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含增程式)和燃料电池汽车两大技术方向。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意见稿还提出,到2025年,新型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占比达到30%。这意味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是汽车行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这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共识。在该版本规划之前,2012年,国务院发布实施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该规划以及围绕该规划出台的一系列后续政策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智库君了解到,作为行业顶层设计文件,今年2月初,新方案启动,反复修改。此前,10月中旬流出了一个版本的征求意见稿,主要是向地方政府征求意见,这次公开发布是进一步向行业和企业征求意见。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新的发展周期,产销量和保有量连续四年位居世界第一。但随着补贴的逐渐下降,新能源汽车也急需改变发展势头。如何引导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行业共同探讨。受意见稿发布影响,12月3日,汽车板块在市场整体成交低迷的情况下强势领涨,狄威(603023)、苏澳传感器(300507)、全峰汽车(603982)、万通智控(300643)等个股涨幅超5%。设定平均功耗目标是否合适?与之前的产业规划相比,2021-2035年产业规划的重点发生了明显变化,在产业发展上更具包容性。智库君发现,在发展目标方面,2012-2020年的规划强调的是阶段节点的新能源汽车产销(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能达到200万辆,累计产销超过500万辆),而新规划强调的是新车销量占比。值得一提的是,最新的意见稿反映了新能源汽车更加乐观的前景。根据意见稿,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25%左右,而在10月流出的版本中,2025年的目标是20%。此外,2012-2020年的规划还详细介绍了新能源汽车及其主要部件的性能,包括最高车速、纯电驱动模式下综合工况下的续驶里程、动力电池模块的比能量等。,但最新方案取消了这些详细的数字目标。一位新能源汽车企业内部人士告诉智库君,之前做规划的时候,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刚刚起步,总体思路是规划、引导、推广、应用,所以在一些具体参数上提出了要求;但是随着行业的发展,新阶段的任务已经不一样了。这几年也出现了片面追求指标导致的“不好”现象。有些事情真的很值得反思。此前,一个版本的征求意见稿也对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值,但在行业反馈后删除了这一指标。近两年纯电动汽车频繁自燃,一定程度上与对电池能量密度和续航里程的高追求有关。但意见稿也提到了一个细化的指标,即新能源汽车平均耗电量,要求到2025年,新车平均耗电量降低到12千瓦时/百公里。这反映了规划对能耗水平的要求。这个独特的指标引起了业界的关注。有车企认为,不宜将能耗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核心指标。一方面,电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不应该简单地与油耗相提并论。另一方面,设定功耗目标可能会阻碍智能联网的发展。毕竟未来随着智能化的提高,智能元器件的功耗不容小觑。此外,在发展的技术路径上,最新的产业规划也有明显调整,重点从原来的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推广,转变为多技术路径的联合推广,包括氢燃料电池汽车。但需要指出的是,中短期内纯电动汽车的地位依然重要,发展愿景中有这样的措辞:力争经过十五年的持续努力,使纯电动汽车成为主流。注重生态建设和产业融合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产业体系日臻完善。产销量和保有量连续四年世界第一,电气化已位居世界前列。但在整体车市下行、补贴下降等因素影响下,新能源汽车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截至今年10月,新能源汽车已经连续4个月同比下滑,且下滑范围不断扩大。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中汽协认为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很可能会出现负增长。这是一个现实问题。从整体来看,新能源汽车的成本还没有达到传统燃油车的水平,在补贴坡退的时候面临着发展动力转换的残酷困难。在此次发布的最新产业规划中,完善政策法规体系的相关内容中并未出现财政补贴一词,仅提到“完善新能源汽车购置税等税收优惠政策,优化分类交通管理和金融保险支持措施”“打破地方保护,建立统一开放公平的市场体系”。意见稿还支持地方和特定主体间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比如,鼓励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共享出行等领域加大车辆运营支持力度,对新能源汽车通行和使用给予优惠政策。还要求从2021年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公共区域和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新增或更新车辆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车,并制定具体措施,将新能源汽车研发纳入国有企业考核体系。为实现2025年的阶段性目标,新产业规划提出了五大战略任务,明确了中国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路径,包括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构建产业新生态、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开放合作等。"……当前的产业规划更加注重协调发展和生态建设。“有汽车行业人士总结道。一方面,规划鼓励产业融合发展,比如新能源汽车与能源的融合;另一方面,规划也将智能化、网联化甚至共享化等其他汽车产业发展趋势纳入发展的重要方面。其实早在本世纪初,我国就已经提出了新能源汽车“三纵三横”的发展战略,但意见稿对“三纵三横”进行了重新定义。前“三横”是指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电池及其管理系统,而意见稿中的“三横”是指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驱动电机及电力电子、联网及智能技术。“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势头强劲,共享应用市场正在孕育,行业进入交叉融合发展新阶段。”意见稿指出。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智能化和网联化也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根据既定目标,到2025年,新型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将达到30%。在最新的产业规划草案中,政策鼓励新能源汽车与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的企业合作,围绕多元化需求,打造覆盖解决方案、R&D、生产运营服务等产业链关键环节的生态型企业。这是我国新能源汽车最新产业规划首次公开征求意见。12月3日,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阐述了下一阶段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总体部署和战略规划。意见稿指出,经过十五年的持续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25%左右。意见稿不仅明确了纯电动汽车的主流地位,还肯定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含增程式)和燃料电池汽车两大技术方向。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意见稿还提出,到2025年,新型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占比达到30%。这意味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是汽车行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这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共识。在该版本规划之前,2012年,国务院发布实施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该规划以及围绕该规划出台的一系列后续政策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智库君了解到,作为行业顶层设计文件,今年2月初,新方案启动,反复修改。此前,10月中旬流出了一个版本的征求意见稿,主要是向地方政府征求意见,这次公开发布是进一步向行业和企业征求意见。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新的发展周期,产销量和保有量连续四年位居世界第一。但随着补贴的逐渐下降,新能源汽车也急需改变发展势头。如何引导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行业共同探讨。受意见稿发布影响,12月3日,汽车板块在市场整体成交低迷的情况下强势领涨,狄威(603023)、苏澳传感器(300507)、全峰汽车(603982)、万通智控(300643)等个股涨幅超5%。设定平均功耗目标是否合适?与之前的产业规划相比,2021-2035年产业规划的重点发生了明显变化,在产业发展上更具包容性。智库君发现,在发展目标方面,2012-2020年的规划强调的是阶段节点的新能源汽车产销(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能达到200万辆,累计产销超过500万辆),而新规划强调的是新车销量占比。值得一提的是,最新的意见稿反映了更多的优化……新能源汽车的前景。根据意见稿,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25%左右,而在10月流出的版本中,2025年的目标是20%。此外,2012-2020年的规划还详细介绍了新能源汽车及其主要部件的性能,包括最高车速、纯电驱动模式下综合工况下的续驶里程、动力电池模块的比能量等。,但最新方案取消了这些详细的数字目标。一位新能源汽车企业内部人士告诉智库君,之前做规划的时候,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刚刚起步,总体思路是规划、引导、推广、应用,所以在一些具体参数上提出了要求;但是随着行业的发展,新阶段的任务已经不一样了。这几年也出现了片面追求指标导致的“不好”现象。有些事情真的很值得反思。此前,一个版本的征求意见稿也对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值,但在行业反馈后删除了这一指标。近两年纯电动汽车频繁自燃,一定程度上与对电池能量密度和续航里程的高追求有关。但意见稿也提到了一个细化的指标,即新能源汽车平均耗电量,要求到2025年,新车平均耗电量降低到12千瓦时/百公里。这反映了规划对能耗水平的要求。这个独特的指标引起了业界的关注。有车企认为,不宜将能耗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核心指标。一方面,电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不应该简单地与油耗相提并论。另一方面,设定功耗目标可能会阻碍智能联网的发展。毕竟未来随着智能化的提高,智能元器件的功耗不容小觑。此外,在发展的技术路径上,最新的产业规划也有明显调整,重点从原来的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推广,转变为多技术路径的联合推广,包括氢燃料电池汽车。但需要指出的是,中短期内纯电动汽车的地位依然重要,发展愿景中有这样的措辞:力争经过十五年的持续努力,使纯电动汽车成为主流。注重生态建设和产业融合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产业体系日臻完善。产销量和保有量连续四年世界第一,电气化已位居世界前列。但在整体车市下行、补贴下降等因素影响下,新能源汽车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截至今年10月,新能源汽车已经连续4个月同比下滑,且下滑范围不断扩大。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中汽协认为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很可能会出现负增长。这是一个现实问题。从整体来看,新能源汽车的成本还没有达到传统燃油车的水平,在补贴坡退的时候面临着发展动力转换的残酷困难。在此次发布的最新产业规划中,完善政策法规体系的相关内容中并未出现财政补贴一词,仅提到“完善新能源汽车购置税等税收优惠政策,优化分类交通管理和金融保险支持措施”“打破地方保护,建立统一开放公平的市场体系”。意见稿还支持地方和特定主体间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比如,鼓励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共享出行等领域加大车辆运营支持力度,对新能源汽车通行和使用给予优惠政策。还要求从2021年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公共区域和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新增或更新车辆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车,并制定具体措施,将新能源汽车研发纳入国有企业考核体系。为实现2025年的阶段性目标,新产业规划提出了五大战略任务,明确了中国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路径,包括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构建产业新生态、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开放合作等。"……当前的产业规划更加注重协调发展和生态建设。“有汽车行业人士总结道。一方面,规划鼓励产业融合发展,比如新能源汽车与能源的融合;另一方面,规划也将智能化、网联化甚至共享化等其他汽车产业发展趋势纳入发展的重要方面。其实早在本世纪初,我国就已经提出了新能源汽车“三纵三横”的发展战略,但意见稿对“三纵三横”进行了重新定义。前“三横”是指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电池及其管理系统,而意见稿中的“三横”是指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驱动电机及电力电子、联网及智能技术。”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势头强劲,共享应用市场正在孕育,行业进入交叉融合发展新阶段。”意见稿指出。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智能化和网联化也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根据既定目标,到2025年,新型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将达到30%。在最新的产业规划草案中,政策鼓励新能源汽车与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的企业合作,围绕多元化需求,打造覆盖解决方案、R&D、生产运营服务等产业链关键环节的生态型企业。

标签:世纪发现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德国权威机构:共享汽车发展没达到预期

随着新能源汽车以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共享化已经成为世界汽车产业最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在业内不少人看来,发展共享汽车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最佳方案。

1900/1/1 0:00:00
奇瑞控股及奇瑞股份完成增资扩股,青岛五道口斥资144.5亿元参与混改

安徽长安产权交易所今日发布公告称,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及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增资扩股成交,青岛五道口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企业有限合伙成为参与奇瑞混改项目的新资方。

1900/1/1 0:00:00
1.57万亿板块沸腾 2025年新能源车销量或达750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12月3日,工信部就《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公开征求意见。消息一出,燃料电池电池板块个股开启群涨模式。

1900/1/1 0:00:00
工信部规划氢燃料供给建设 专家称加氢站普及难度大

12月3日,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简称“《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1900/1/1 0:00:00
无人驾驶路面铺装设备首秀

12月3日,我国首套无人驾驶智能沥青道路摊铺压实设备,在上海朱建路道路改建项目进行应用“首秀”。施工现场共有3台无人驾驶设备。

1900/1/1 0:00:00
摆脱里程焦虑 广东高速路建183座充电站

据中新网消息,12月3日,广东省交通集团负责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站已开工建设,预计今年底前投产使用。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