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全球车企大裁员:向电动化转型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几大跨国汽车公司以一份“裁员名单”结束了即将到来的2019年。过去两周,仅戴姆勒和奥迪宣布的裁员总数就接近2万人。

奔驰,大众,日产,福特,宝马

11月26日,奥迪宣布将在2025年前裁员9500人,约占员工总数的10%。这将在未来十年为奥迪节省60亿欧元,以支持企业加速向电气化和数字化转型。三天后,11月29日,戴姆勒正式宣布,计划在2022年底前在全球范围内裁员至少1万人,至少占全球员工的3.3%。公司希望通过裁员节省约14亿欧元,用于填补汽车电气化转型带来的成本增加和市场销售疲软带来的利润下滑。虽然没有具体的裁员计划,但宝马也在11月27日表示,将力争在2022年前节省超过120亿欧元(约合132.3亿美元),以应对电气化改造和自动驾驶技术的成本。根据协议,宝马将大幅削减奖金,并延长部分员工的工作时间。这一计划将于2020年生效。受车市下滑、贸易战、英国退出欧盟等不利因素影响,新一轮全球裁员潮已蔓延至戴姆勒、福特、通用、本田、捷豹路虎、日产、大众等主流跨国汽车公司。事实上,全球车企的裁员潮早在2018年底就已经拉开序幕。2018年11月27日,通用汽车表示,作为其转型计划的一部分,将在2019年底之前裁员15%的受薪员工,包括25%的高管,裁员人数可能达到1.47万人,并暂时关闭北美的5家工厂和北美以外的两家工厂,以提高产能利用效率。根据目前公开数据的不完全统计,到今年11月底,几大汽车公司宣布的裁员已经波及到全球近8万名汽车工人。削减成本、调整组织结构、提高效率、迎接电动化和数字化转型,在业内专家看来,车企裁员的背后,是全球车市低迷带来的利润下滑与未来巨额投资之间的矛盾。痛苦中的全球车企转型受多重因素影响,全球三大车市持续低迷。12月4日,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VDA)主席伯恩哈德·马特斯(Bernhard Mattes)公开表示,汽车行业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阻力会越来越大。他预计,今年全球汽车销量将下降5%,这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降幅。受此影响,德国车企将在2020年裁员更多。在中国这个许多跨国汽车公司最大的单一市场和利润来源,仍然笼罩着“寒冬”。“汽车市场将在2020年继续触底,预计到2020年底会有所回升。”12月1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在第十六届中国进口车高层论坛上做出预测。在欧洲,受新排放法规实施影响,汽车销量持续下滑;在利率上升、特朗普政府关税“大棒”和国际贸易关系的影响下,美国汽车市场也阴云密布。在整体汽车市场持续下行的趋势下,销量下滑、利润锐减也成为大多数汽车企业的“主旋律”。今年第二季度,戴姆勒集团10年来首次出现季度亏损。戴姆勒集团表示,今年营业利润可能下降10%以上。今年第三季度,戴姆勒息税前收益达到24.9亿欧元(约合28.5亿美元),与上年(34.1亿欧元)相比下降了27%。同期奔驰息税前盈利达13.7亿欧元,下降35%。戴姆勒警告投资者,预计今年的息税前利润将明显低于去年的水平。戴姆勒利润的主要贡献者奔驰的年利润也可能落后于上一年。日产也需要面对利润下滑。“戈恩事件”爆发一年多来,这家企业一直处于风口浪尖:高管离职、裁员大幅减少、联盟关系恶化,导致日产利润暴跌至10年来最低水平。11月16日,日产汽车公司发布了第二季度(7月1日-9月30日)财报。其中,营收为2.63万亿日元(约合241.24亿美元),同比下降6.6%;营业利润为300亿日元(约合2.75亿美元),同比下降70.4%。“全球汽车市场持续下滑,侵蚀了汽车企业的毛利和利润。与此同时,对自动驾驶等技术的投资加剧了盈利压力。”在分析师看来,“很多车企都在想尽办法控制成本,以避免利润下滑。”同时,面对全球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向电动化过渡是大势所趋。从2021年开始,欧盟将实施更严格的汽车排放标准,要求汽车制造商在2021年的基础上,到2030年将汽车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37.5%。新政策将从2020年开始逐步实施。不符合欧盟排放标准的汽车不允许出售。否则,你将不得不接受欧盟的巨额罚款。然而,在电动汽车、自动驾驶、共享出行等需要投资数百亿美元的领域,高昂的R&D费用和投资也是车企在转型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巨大挑战。为避免欧盟的巨额罚款,11月18日,大众汽车集团宣布,未来5年将在混合动力、电气化和数字化领域投资60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697亿元),预计未来10年将推出135款新能源汽车。汽车巨头抱团取暖从戴姆勒的整车板块到PSA和FCA的合并。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全球汽车企业的并购重组,显示了汽车企业在行业大变革下的焦虑和改革决心。11月1日,戴姆勒宣布,为了迎接新的挑战,加强其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提高集团的灵活性,从而从简单的汽车制造商转型为移动出行服务公司,公司启动了新的公司架构,并将原有的五大业务板块划分为三个独立的子公司: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戴姆勒卡车股份公司和戴姆勒金融服务公司。这是继2007年出售克莱斯勒后,戴姆勒近十年来最大的一次组织调整。戴姆勒表示,重组的初步措施投入了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8亿元)。同时,为了在未来的“新四化”竞争中保持领先,戴姆勒预计,到2022年,奔驰将推出10款以上的纯电动汽车,涵盖每一款车型。预计到2030年,奔驰品牌电动汽车总销量将达到1270万辆,占总销量的50%以上。因此,戴姆勒将在电动汽车上投资高达10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70.6亿元)。此外,为了共同应对转型过程中带来的巨大挑战,合作联盟是大多数车企更好的战略选择。通过联盟,共同分担高昂的开发成本和风险。以FCA和PSA合并为例,不考虑任何工厂关闭,仅合并一项就可以每年节省37亿欧元。更关键的是,合并后的新公司将继续在电气化动力总成、自动驾驶和数字互联方面发力,迎接未来可持续的移动出行时代。据悉,为了缓和联盟之间的关系,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将成立一家新的合资公司,专注于先进汽车技术的研发,这也将成为雷诺-日产-三菱联盟未来的主要任务之一。此前,宝马与奔驰、大众和福特宣布联手在电动汽车和无人驾驶方面展开合作。今年2月底,宝马和奔驰联合宣布,将投资10亿欧元成立5家旅游公司,并推出一体化的出租车、停车和电动汽车充电服务,以反击优步等竞争对手的蚕食。今年7月,大众与福特展开深度合作。福特共享大众模块化纯电动平台MEB用于电动汽车研发,大众在Argo投资26亿美元。福特自动驾驶公司的子公司AI。“无论是车企裁员,还是抱团取暖,这都只是面向未来转型的开始。”在业内人士看来,短期来看,车企一系列举措的目的就是为了红……e成本,尽快走出寒冬的阴霾,却解决不了盈利问题。“从长远来看,虽然转型仍是车企的唯一出路,但如何在转型过程中实现可持续盈利,是车企未来几年必须面对的根本问题。”上述人士最后表示。几大跨国汽车公司以一份“裁员名单”结束了即将到来的2019年。过去两周,仅戴姆勒和奥迪宣布的裁员总数就接近2万人。

奔驰,大众,日产,福特,宝马

11月26日,奥迪宣布将在2025年前裁员9500人,约占员工总数的10%。这将在未来十年为奥迪节省60亿欧元,以支持企业加速向电气化和数字化转型。三天后,11月29日,戴姆勒正式宣布,计划在2022年底前在全球范围内裁员至少1万人,至少占全球员工的3.3%。公司希望通过裁员节省约14亿欧元,用于填补汽车电气化转型带来的成本增加和市场销售疲软带来的利润下滑。虽然没有具体的裁员计划,但宝马也在11月27日表示,将力争在2022年前节省超过120亿欧元(约合132.3亿美元),以应对电气化改造和自动驾驶技术的成本。根据协议,宝马将大幅削减奖金,并延长部分员工的工作时间。这一计划将于2020年生效。受车市下滑、贸易战、英国退出欧盟等不利因素影响,新一轮全球裁员潮已蔓延至戴姆勒、福特、通用、本田、捷豹路虎、日产、大众等主流跨国汽车公司。事实上,全球车企的裁员潮早在2018年底就已经拉开序幕。2018年11月27日,通用汽车表示,作为其转型计划的一部分,将在2019年底之前裁员15%的受薪员工,包括25%的高管,裁员人数可能达到1.47万人,并暂时关闭北美的5家工厂和北美以外的两家工厂,以提高产能利用效率。根据目前公开数据的不完全统计,到今年11月底,几大汽车公司宣布的裁员已经波及到全球近8万名汽车工人。削减成本、调整组织结构、提高效率、迎接电动化和数字化转型,在业内专家看来,车企裁员的背后,是全球车市低迷带来的利润下滑与未来巨额投资之间的矛盾。痛苦中的全球车企转型受多重因素影响,全球三大车市持续低迷。12月4日,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VDA)主席伯恩哈德·马特斯(Bernhard Mattes)公开表示,汽车行业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阻力会越来越大。他预计,今年全球汽车销量将下降5%,这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降幅。受此影响,德国车企将在2020年裁员更多。在中国这个许多跨国汽车公司最大的单一市场和利润来源,仍然笼罩着“寒冬”。“汽车市场将在2020年继续触底,预计到2020年底会有所回升。”12月1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在第十六届中国进口车高层论坛上做出预测。在欧洲,受新排放法规实施影响,汽车销量持续下滑;在利率上升、特朗普政府关税“大棒”和国际贸易关系的影响下,美国汽车市场也阴云密布。在整体汽车市场持续下行的趋势下,销量下滑、利润锐减也成为大多数汽车企业的“主旋律”。今年第二季度,戴姆勒集团10年来首次出现季度亏损。戴姆勒集团表示,今年营业利润可能下降10%以上。今年第三季度,戴姆勒息税前收益达到24.9亿欧元(约合28.5亿美元),与上年(34.1亿欧元)相比下降了27%。同期奔驰息税前盈利达13.7亿欧元,下降35%。戴姆勒警告投资者,预计今年的息税前利润将明显低于去年的水平。戴姆勒利润的主要贡献者奔驰的年利润也可能落后于上一年。日产也需要面对利润下滑。“戈恩事件”爆发一年多来,这家企业一直处于风口浪尖:高管离职、裁员大幅减少、联盟关系恶化,导致日产利润暴跌至10年来最低水平。11月16日,日产汽车公司发布了第二季度(7月1日-9月30日)财报。其中,营收为2.63万亿日元(约合241.24亿美元),同比下降6.6%;营业利润为300亿日元(约合2.75亿美元),同比下降70.4%。“全球汽车市场持续下滑,侵蚀了汽车企业的毛利和利润。与此同时,对自动驾驶等技术的投资加剧了盈利压力。”在分析师看来,“很多车企都在想尽办法控制成本,以避免利润下滑。”同时,面对全球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向电动化过渡是大势所趋。从2021年开始,欧盟将实施更严格的汽车排放标准,要求汽车制造商在2021年的基础上,到2030年将汽车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37.5%。新政策将从2020年开始逐步实施。不符合欧盟排放标准的汽车不允许出售。否则,你将不得不接受欧盟的巨额罚款。然而,在电动汽车、自动驾驶、共享出行等需要投资数百亿美元的领域,高昂的R&D费用和投资也是车企在转型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巨大挑战。为避免欧盟的巨额罚款,11月18日,大众汽车集团宣布,未来5年将在混合动力、电气化和数字化领域投资60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697亿元),预计未来10年将推出135款新能源汽车。汽车巨头抱团取暖从戴姆勒的整车板块到PSA和FCA的合并。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全球汽车企业的并购重组,显示了汽车企业在行业大变革下的焦虑和改革决心。11月1日,戴姆勒宣布,为了迎接新的挑战,加强其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提高集团的灵活性,从而从简单的汽车制造商转型为移动出行服务公司,公司启动了新的公司架构,并将原有的五大业务板块划分为三个独立的子公司: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戴姆勒卡车股份公司和戴姆勒金融服务公司。这是继2007年出售克莱斯勒后,戴姆勒近十年来最大的一次组织调整。戴姆勒表示,重组的初步措施投入了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8亿元)。同时,为了在未来的“新四化”竞争中保持领先,戴姆勒预计,到2022年,奔驰将推出10款以上的纯电动汽车,涵盖每一款车型。预计到2030年,奔驰品牌电动汽车总销量将达到1270万辆,占总销量的50%以上。因此,戴姆勒将在电动汽车上投资高达10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70.6亿元)。此外,为了共同应对转型过程中带来的巨大挑战,合作联盟是大多数车企更好的战略选择。通过联盟,共同分担高昂的开发成本和风险。以FCA和PSA合并为例,不考虑任何工厂关闭,仅合并一项就可以每年节省37亿欧元。更关键的是,合并后的新公司将继续在电气化动力总成、自动驾驶和数字互联方面发力,迎接未来可持续的移动出行时代。据悉,为了缓和联盟之间的关系,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将成立一家新的合资公司,专注于先进汽车技术的研发,这也将成为雷诺-日产-三菱联盟未来的主要任务之一。此前,宝马与奔驰、大众和福特宣布联手在电动汽车和无人驾驶方面展开合作。今年2月底,宝马和奔驰联合宣布,将投资10亿欧元成立5家旅游公司,并推出一体化的出租车、停车和电动汽车充电服务,以反击优步等竞争对手的蚕食。今年7月,大众与福特展开深度合作。福特共享大众模块化纯电动平台MEB用于电动汽车研发,大众在Argo投资26亿美元。福特自动驾驶公司的子公司AI。“无论是车企裁员,还是抱团取暖,这都只是面向未来转型的开始。”在业内人士看来,短期来看,车企一系列举措的目的就是为了红……e成本,尽快走出寒冬的阴霾,却解决不了盈利问题。“从长远来看,虽然转型仍是车企的唯一出路,但如何在转型过程中实现可持续盈利,是车企未来几年必须面对的根本问题。”上述人士最后表示。

标签:奔驰大众日产福特宝马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无偿转让一汽夏利控股权:一汽集团整体上市路径浮出水面

12月8日晚间,一汽夏利(000927SZ)发布公告称,一汽股份拟将持有的一汽夏利的控股股权无偿划转给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并对上市公司进行重大资产重组。

1900/1/1 0:00:00
车市未现V字反转 大车企普遍难达标

2019年收官在即,当前车市跌幅有所收窄,但依然未止跌。12月9日,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下称“乘联会”)公布11月乘用车产销数据。

1900/1/1 0:00:00
爱驰向“丰田们”发起挑战

显然,氢燃料燃料电池电池技术路线需要被重新审视。至于爱驰正在开发的甲醇重整氢燃料电池汽车是不是氢燃料电池汽车更好的替代品?或者能否激活一条甲醇氢能的能源链条?这些无疑需要更多时间去回答。

1900/1/1 0:00:00
通用被曝将关闭俄罗斯汽车组装业务,伏尔加将接盘合资公司

美国汽车巨头通用被曝将关闭其在俄罗斯的汽车组装业务。

1900/1/1 0:00:00
上汽集团与中国邮政合作 开展整车采购、快递物流业务

12月9日,上汽集团与中国邮政在上海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整车采购及车辆运营、金融、快递物流、市场拓展等领域展开新业务、新市场的合作。

1900/1/1 0:00:00
上汽奥迪:如何在“劈腿”的同时,维持“夫妻关系”

上汽奥迪2022年国产的实锤,又多了一记。12月2日,上汽大众发布公告称,为“CP3AudiA7L自动螺柱焊项目”进行国际招标,数量为31套。而昨天,是项目招标的截止日。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