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行业的狼来了。”近日,工信部发布的一份常规目录在业内引起了这样的感慨。根据《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辆目录》(2019年第11批),搭载国外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将首次在中国获得补贴。这意味着,今年6月取消电池“白名单”后,我国动力电池市场正式向外资开放。此次公布的推荐车型中有26款乘用车,其中纯电动车22款,包括即将国产的特斯拉纯电动车。目前还不清楚特斯拉国产后电池供应商会是谁,但进入补贴目录后,相关车型大概率会获得补贴。除了特斯拉,国外品牌奔驰、丰田也进入了推荐目录。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与选定的动力电池制造商密切相关。携带电池“白名单”企业生产的电池,进入上述推荐目录,是获得补贴的第一步。因此,近年来,以特斯拉为主的进口新能源汽车并未获得补贴,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和动力电池企业也享受了数年的快速发展“窗口期”。但是,行业的真正成熟离不开市场的检验。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和保有量的逐渐增加,相关部门也在引导行业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方向发展。一方面,新能源汽车补贴逐年减少,2020年底将完全退出市场。另一方面,动力电池“白名单”也在今年6月下旬取消。显然,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首先面临国外同行的竞争,动力电池产业首当其冲。从最新的目录来看,特斯拉、奔驰、丰田等外资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补贴序列。其中,特斯拉进入目录,申报了两个版本,对应不同的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和续航里程。特斯拉同型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与特斯拉选择的供应商不止一家有关。自今年年初以来,有消息称特斯拉已与多家动力电池公司达成“非排他性”协议,包括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LG化学。特斯拉的电池供应商一直令人困惑。电池中国网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研究部的一份报告指出,推荐目录中入选的特斯拉车型均配备了“特斯拉(上海)生产的三元电池”。特斯拉确实生产了自己的电池模块,但谁来提供电池呢?一位长期观察特斯拉的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这款车型因为配备了松下和LG化学的电芯(即电池),所以有两种能量密度。“这是首次有搭载国外电芯的车型进入补贴目录。”该人士指出,除了特斯拉之外,北京奔驰和广汽丰田的两款车也进入了补贴目录,并且不配备国产电池。特斯拉并未回应使用的是哪家公司的电池,但自从动力电池“白名单”取消后,外资企业生产的电池以及搭载这些电池的汽车进入补贴目录只是时间问题。2015年3月,工信部发布《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将搭载获批企业生产的电池作为获得新能源汽车补贴的基本条件。此后,工信部连续发布了四批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目录(即“白名单”),为我国动力电池行业筑起了一道“墙”。资料显示,入选的57家电池生产企业均为本土企业,而SAIC、长安、奇瑞等多家车企使用的松下、三星、LG化学等电池生产企业不在其中。这些外资电池企业只能暂时放弃……从中国市场汲取,因为它们与补贴挂钩。然而,“白名单”早已与行业发展脱节。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此前了解到,在实际操作中,“白名单”的执行并没有那么严格,一些没有使用“指定”电池的机型也进入了工信部的产品目录。同时,随着市场集中度的提高,“白名单”中的部分企业业务减少甚至破产。业内分析,取消电池“白名单”,向外资开放动力电池市场,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从政策驱动走向市场驱动的关键一步。只有更多有实力的企业进入市场,才能更快的增加产能,降低成本,实现新能源汽车的真正发展。市场化是大势所趋。除了发布“白名单”,逐渐退去的补贴是推动行业市场化的直接措施。近期公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也明确提出,要推进动力电池企业优化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降低成本是关键。在产业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下,近年来国内多家动力电池企业快速成长,包括当代安普科技、比亚迪、郭萱高科、近期登陆科创板的福能科技等。其中,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已成为行业中的“霸主”。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已增至51%。随着市场的逐步放开,外资动力电池企业也纷纷在中国布局。2018年,LG化学在南京启动了动力电池投资项目,松下也计划在大连工厂生产电动汽车电池。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的国内电池供应商,松下和LG化学都是热门传闻。其中,松下是特斯拉“熟悉”的合作伙伴,美国的特斯拉由松下供货。特斯拉的“优柔寡断”和“两手准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动力电池行业的激烈竞争。而在中国市场快速发展了几年的本土品牌,这次能否面对外资品牌的竞争?一位接近动力电池行业的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国外动力电池的竞争优势主要是技术和成本控制,在市场上形成了一定的“壁垒”。以松下为例,有行业分析师指出,虽然生产的是同样的三元锂电池,但松下使用的是另一种配比的原材料,可以提高能量密度,同时降低成本。但在近几年的发展中,随着规模的提升,国内动力电池的成本也在逐年下降。以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为例。2015年其动力电池系统价格为2.27元/Wh,2018年降至1.16元/Wh,年复合降幅约20%。国内动力电池企业也做了很多降低成本的尝试。例如,比亚迪和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都在开发CTP(电池到电池组)技术,试图通过更精简的电池组内部设计来提高电池的性能。亿纬锂能等公司也在年报中表示,将提高生产线自动化水平,以提高良品率,降低成本。CTP技术仍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但最近有消息称,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CTP电池组已进入量产阶段。在12月6日举行的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与BAIC新能源深化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上,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曾玉群表示:“CTP技术将覆盖BAIC新能源现有及即将推出的所有主流车型。”提高技术水平,降低成本是关键。以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即将对市场进行一次真正的“审视”。“动力电池行业的狼是……明。“最近工信部发布的一个常规目录,在业内引起了这样的感慨。根据《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辆目录》(2019年第11批),搭载国外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将首次在中国获得补贴。这意味着,今年6月取消电池“白名单”后,我国动力电池市场正式向外资开放。此次公布的推荐车型中有26款乘用车,其中纯电动车22款,包括即将国产的特斯拉纯电动车。目前还不清楚特斯拉国产后电池供应商会是谁,但进入补贴目录后,相关车型大概率会获得补贴。除了特斯拉,国外品牌奔驰、丰田也进入了推荐目录。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与选定的动力电池制造商密切相关。携带电池“白名单”企业生产的电池,进入上述推荐目录,是获得补贴的第一步。因此,近年来,以特斯拉为主的进口新能源汽车并未获得补贴,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和动力电池企业也享受了数年的快速发展“窗口期”。但是,行业的真正成熟离不开市场的检验。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和保有量的逐渐增加,相关部门也在引导行业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方向发展。一方面,新能源汽车补贴逐年减少,2020年底将完全退出市场。另一方面,动力电池“白名单”也在今年6月下旬取消。显然,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首先面临国外同行的竞争,动力电池产业首当其冲。从最新的目录来看,特斯拉、奔驰、丰田等外资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补贴序列。其中,特斯拉进入目录,申报了两个版本,对应不同的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和续航里程。特斯拉同型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与特斯拉选择的供应商不止一家有关。自今年年初以来,有消息称特斯拉已与多家动力电池公司达成“非排他性”协议,包括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LG化学。特斯拉的电池供应商一直令人困惑。电池中国网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研究部的一份报告指出,推荐目录中入选的特斯拉车型均配备了“特斯拉(上海)生产的三元电池”。特斯拉确实生产了自己的电池模块,但谁来提供电池呢?一位长期观察特斯拉的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这款车型因为搭载了松下和LG化学的电芯(即电池),所以有两种能量密度。”这是首次有搭载国外电芯的车型进入补贴目录。"该人士指出,除了特斯拉,北京奔驰和广汽丰田的两款车也进入了补贴目录,并且不配备国产电池。特斯拉并未回应使用的是哪家公司的电池,但自从动力电池“白名单”取消后,外资企业生产的电池以及搭载这些电池的汽车进入补贴目录只是时间问题。2015年3月,工信部发布《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将搭载获批企业生产的电池作为获得新能源汽车补贴的基本条件。此后,工信部连续发布了四批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目录(即“白名单”),为我国动力电池行业筑起了一道“墙”。资料显示,入选的57家电池生产企业均为本土企业,而SAIC、长安、奇瑞等多家车企使用的松下、三星、LG化学等电池生产企业不在其中。这些外资电池公司只能暂时退出中国市场,因为他们……与补贴挂钩。然而,“白名单”早已与行业发展脱节。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此前了解到,在实际操作中,“白名单”的执行并没有那么严格,一些没有使用“指定”电池的机型也进入了工信部的产品目录。同时,随着市场集中度的提高,“白名单”中的部分企业业务减少甚至破产。业内分析,取消电池“白名单”,向外资开放动力电池市场,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从政策驱动走向市场驱动的关键一步。只有更多有实力的企业进入市场,才能更快的增加产能,降低成本,实现新能源汽车的真正发展。市场化是大势所趋。除了发布“白名单”,逐渐退去的补贴是推动行业市场化的直接措施。近期公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也明确提出,要推进动力电池企业优化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降低成本是关键。在产业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下,近年来国内多家动力电池企业快速成长,包括当代安普科技、比亚迪、郭萱高科、近期登陆科创板的福能科技等。其中,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已成为行业中的“霸主”。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已增至51%。随着市场的逐步放开,外资动力电池企业也纷纷在中国布局。2018年,LG化学在南京启动了动力电池投资项目,松下也计划在大连工厂生产电动汽车电池。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的国内电池供应商,松下和LG化学都是热门传闻。其中,松下是特斯拉“熟悉”的合作伙伴,美国的特斯拉由松下供货。特斯拉的“优柔寡断”和“两手准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动力电池行业的激烈竞争。而在中国市场快速发展了几年的本土品牌,这次能否面对外资品牌的竞争?一位接近动力电池行业的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国外动力电池的竞争优势主要是技术和成本控制,在市场上形成了一定的“壁垒”。以松下为例,有行业分析师指出,虽然生产的是同样的三元锂电池,但松下使用的是另一种配比的原材料,可以提高能量密度,同时降低成本。但在近几年的发展中,随着规模的提升,国内动力电池的成本也在逐年下降。以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为例。2015年其动力电池系统价格为2.27元/Wh,2018年降至1.16元/Wh,年复合降幅约20%。国内动力电池企业也做了很多降低成本的尝试。例如,比亚迪和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都在开发CTP(电池到电池组)技术,试图通过更精简的电池组内部设计来提高电池的性能。亿纬锂能等公司也在年报中表示,将提高生产线自动化水平,以提高良品率,降低成本。CTP技术仍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但最近有消息称,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CTP电池组已进入量产阶段。在12月6日举行的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与BAIC新能源深化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上,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曾玉群表示:“CTP技术将覆盖BAIC新能源现有及即将推出的所有主流车型。”提高技术水平,降低成本是关键。以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即将对市场进行一次真正的“审视”。
12月10日,工信部发布《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二十八批)》,共319款新能源车型入选。
1900/1/1 0:00:00图片来自“亿欧网”在“排放门”发生4年后,大众汽车集团已经allin电动化。
1900/1/1 0:00:00截至12月9日晚,上汽集团、广汽集团、长城汽车、吉利汽车、比亚迪以及本田、日产、马自达、奔驰等车企陆续公布了其各自11月份产销数据。
1900/1/1 0:00:00近日据外媒报道,荷兰取代挪威成为特斯拉在欧洲的最大市场。截至2019年11月,特斯拉在荷兰的交付量达到18428辆,其中Model3成为销售主力;相比之下,挪威的销量为17400辆。
1900/1/1 0:00:00近日,据外媒报道,自动驾驶公司Waymo对外表示,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推出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已经接送乘客超过10万人次。
1900/1/1 0:00:00作为激光雷达鼻祖的Velodyne,正式决定裁掉中国北京的办公室超过20名员工,包括直销团队和部分技术支持,并且将其销售模式,从直销模式恢复到刚进入中国的“代理模式”。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