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由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官方组织主办,第一电动网承办,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华西证券支持的第十届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GNEV10)在北京召开。2019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在补贴退坡后遭遇拐点,深度下跌。今年负增长成为大概率事件。而各个车企的负责人,就像惊涛骇浪中的船长一样,以一种不朽的企业家精神,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本次大会的主题是“重新定义汽车:伟大的船长”。智能网联还处于第一阶段:汽车的智能化,还有更重要的因素需要考虑:人性。作为智能网联系统的原点,人不仅是信息的核心,也是场景的核心。在下午的“平行论坛三:智能网联,从记住我开始”上,智能行者联合创始人霍书豪发表了主题演讲。霍书豪表示,智能化给了整个汽车行业玩家更多的机会,每个用户都期待升级下一代系统。我想体验一下我车上的新功能是什么样的。汽车产业从开环变成闭环,变成螺旋迭代系统。霍书豪也提到,自动驾驶在乘用车的应用和L5级别的应用上还很遥远,但是在一些特殊的领域,在一些相对低级别的自动驾驶产品上,它其实是很快的,或者说已经来到了大家的身边。
以下为嘉宾精彩实录,未经本人审核,已删除。我来自智行哲科技。前面的老师更倾向于车联网。今天我是唯一一个谈论自动驾驶的人。下面,我就从自动驾驶的角度,从技术本身和落地情况来分享一下。在说自动驾驶之前,我想回顾一下全车的发展历程。为什么要这么做?整个汽车发展过程很有意思,一方面是结合整个产业变革;第二,总体增速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比如工业1.0就是一个机械化的过程。基本上有了车,就没人关注这车怎么样了。第二阶段变成电气化,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流水线。下到工业3.0后,我们开始削减成本。众所周知,汽车的利润率很低,这来源于经济增长。在工业4.0,或者说现在,大家都在说四化,这是一个与互联网和整个AI技术融合的时代。整个时代,我一直认为汽车是整个机电和工业产品中最全面、最集中的载体。回来看整个汽车行业,或者说汽车生态圈。从1.0到2.0到3.0到4.0,我觉得整个汽车行业这几年的变化比过去十年都快。你什么意思?我一直认为人们对汽车的看法是非常传统的行业,或者说是一个变化缓慢的行业。为什么?因为汽车是一个相对封闭的行业。出行,或者说车本身关系到每个人的出行安全,要非常谨慎。从设计到生产再到落地,需要非常长的周期。我把汽车行业定义为一次性出售。三到五年前,汽车被定义,从生产到交付到用户,这个环节基本断了,车厂和人的关系没了。但是现在变了。通过OTA,汽车可以像我们的手机软件一样升级迭代,所以用户把自己的信息反馈给主机厂会非常有用。此外,用户对汽车有非常新的期望。比如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系统从1.0升级到了2.0。每个用户都期待升级下一代系统,都想体验我车上的新功能。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汽车产业从开环变成闭环,变成螺旋迭代系统。先说自动驾驶本身。现在有两大话题,一个是新能源,一个是智能化。这一块智能给了整个汽车行业的玩家更多的机会。你可以看到左边的图片,它只是围绕着自动驾驶。目前没有L4级量产车。所以很多玩家都加入了其中,包括高精度地图,传感器和线控系统。很多玩家都加入了进来。这是传统,一些IT公司,包括谷歌,比如BAT,都在逐渐加入汽车行业,包括在汽车生态中,越来越多的玩家加入进来,这是一个特点。还有一个特点。让我们看看右边的图片。右图是全行业自动驾驶的分类,第一梯队的玩家在右上角。这是今年3月发布的一份报告。第一梯队有三名球员,去年第一梯队有九名球员。短短一年时间,玩家的地位或者分布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可见整个行业围绕自动驾驶本身的改变和颠覆。我们说自动驾驶是说的最多的智能网联,是自动驾驶两个发展的一个分支。一种是自动化,即自行车智能,通过自身感知完成自动驾驶能力。还有一种是通过联网,也就是通过V2X等等。这些不仅仅是汽车本身,还有云端,或者是自动驾驶的路测设备本身。中国更提倡智能网联汽车。甚至对于智能网联汽车,国内已经有不同的解读和分类定义,从国家层面和整个行业层面来定义这样一个东西。未来的工业发展绝对是一个从智能化到网络化相互融合的过程。这是一个庞大的运输系统。我们可以看到,未来的智能网联汽车不仅仅是汽车行业本身,更是汽车本身。它实际上谈论更多的是大交通。我称之为交通领域的平衡,不仅仅是车辆,还包括车与人、路与云的互动,人、车、路与云的结合,以及交通本身的效率、安全、可靠。我们公司是做什么的?在整个大的环节中,我们公司的目标是打造多用途场景L3和L4的整体解决方案,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在开放中实现L4无人场景……这是我们的核心,或者说我们的核心能力。通过我们的能力和算法,希望孵化一些产品应用。需要提到的是,自动驾驶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平台技术。刚才提到AI也是一种平台技术。当自动驾驶增加了什么东西,就会产生一些化学反应,比如卫生,物流,安保,反恐,汽车运输。在不同领域落地后,我们希望通过这里的数据、经验和场景,回到我们的算法和技术上来升级迭代。我公司提取了整个系统框架和自动行走部分。我们花了很多精力在研发上,完成这样一个量产的自动驾驶套件,里面包含了基本的核心算法,包括多传感器、感知融合、数据远程传输等。这是我们在各种行业中发现的关于自动行走的共性的部分。通过这个平台,我们支持不同行业的用户开发个性化的服务和链接,下面我们会有标准化的数据。让我们看看我们现在都做了些什么。目前,我们已经积累了超过130万次测试里程。值得一提的是,无人驾驶的专利数量在去年的统计中是中国第三,仅次于华为和百度。我们强调一点,决策和规划,我们认为这是自动驾驶本身的一个核心。为什么?除了所见所闻,接下来就是基于在如此复杂的场景下如何表现。这是做自动驾驶的公司或者公司要下大力气研究的课题。在这一部分,我们创建了一个预测车辆行为和行人轨迹的原创算法,并通过混合核心算法等决策系统完成这部分行为决策。右边,我们完成了一些挑战,包括天门山99弯在一些极端天气和一些山路条件下的极限路测,包括行业内最短时间拿到北京自驾路测牌照。刚才我们谈到了自动驾驶平台和行业的结合。目前结合比较深的,还是一个在环卫领域,一个在物流领域。在卫生领域,我们推出了蜗牛白的产品,在物流领域,我们推出了蜗牛必达的产品。目前两款车加起来的出货量已经达到了600台,应该是国内量产无人驾驶产品的最大出货量。与乘用车厂合作,推出了我们的乘用车解决方案,分为停车场和高速公路。(播放视频)这款自动扫地机已经在北方的内蒙古和南方的海南使用过。这种车大部分用于景区、公园,实现完全无人监管场景下的自动清扫。如果和这样的工业应用结合起来,会提出一些甚至比乘用车本身更高的要求。比如刚才视频中,我们对一些环卫领域的封边的清扫能力做了大量的研究,现在已经实现了沿路零封边的情况。这是另一个产品,是一个无人送货车。大家可以理解为小跑腿。它把书送到清华大学的图书馆。我们可以看到,像清华这样的大学场景,整个路况相对复杂,路口多,行人多,自行车多。我们已经运行这个项目将近两年了。这是我们乘用车的一个应用案例。这个地方在天门山,从山脚一直到山上99个弯。在这个过程中,整个驾驶座上没有人,副驾上坐着一名安全员。在整个过程中,它遇到了狭窄的道路,隧道和雾霾。最后在山顶完成如此精准的停车过程,整个挑战圆满完成。说到回归自动驾驶,你可能觉得还很遥远。我也觉得很远。在乘用车的应用和L5级别的应用上就差远了。但是在一些特殊领域,一些相对低级的自动驾驶产品,其实已经很快来到你身边,或者已经来到你身边。12月16日,第十届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GNEV10)在北京举行,由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官方组织主办,第一电动网承办,中国汽车工业作为支持……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华西证券。2019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在补贴退坡后遭遇拐点,深度下跌。今年负增长成为大概率事件。而各个车企的负责人,就像惊涛骇浪中的船长一样,以一种不朽的企业家精神,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本次大会的主题是“重新定义汽车:伟大的船长”。智能网联还处于第一阶段:汽车的智能化,还有更重要的因素需要考虑:人性。作为智能网联系统的原点,人不仅是信息的核心,也是场景的核心。在下午的“平行论坛三:智能网联,从记住我开始”上,智能行者联合创始人霍书豪发表了主题演讲。霍书豪表示,智能化给了整个汽车行业玩家更多的机会,每个用户都期待升级下一代系统。我想体验一下我车上的新功能是什么样的。汽车产业从开环变成闭环,变成螺旋迭代系统。霍书豪也提到,自动驾驶在乘用车的应用和L5级别的应用上还很遥远,但是在一些特殊的领域,在一些相对低级别的自动驾驶产品上,它其实是很快的,或者说已经来到了大家的身边。
以下为嘉宾精彩实录,未经本人审核,已删除。我来自智行哲科技。前面的老师更倾向于车联网。今天我是唯一一个谈论自动驾驶的人。下面,我就从自动驾驶的角度,从技术本身和落地情况来分享一下。在说自动驾驶之前,我想回顾一下全车的发展历程。为什么要这么做?整个汽车发展过程很有意思,一方面是结合整个产业变革;第二,总体增速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比如工业1.0就是一个机械化的过程。基本上有了车,就没人关注这车怎么样了。第二阶段变成电气化,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流水线。下到工业3.0后,我们开始削减成本。众所周知,汽车的利润率很低,这来源于经济增长。在工业4.0,或者说现在,大家都在说四化,这是一个与互联网和整个AI技术融合的时代。整个时代,我一直认为汽车是整个机电和工业产品中最全面、最集中的载体。回来看整个汽车行业,或者说汽车生态圈。从1.0到2.0到3.0到4.0,我觉得整个汽车行业这几年的变化比过去十年都快。你什么意思?我一直认为人们对汽车的看法是非常传统的行业,或者说是一个变化缓慢的行业。为什么?因为汽车是一个相对封闭的行业。出行,或者说车本身关系到每个人的出行安全,要非常谨慎。从设计到生产再到落地,需要非常长的周期。我把汽车行业定义为一次性出售。三到五年前,汽车被定义,从生产到交付到用户,这个环节基本断了,车厂和人的关系没了。但是现在变了。通过OTA,汽车可以像我们的手机软件一样升级迭代,所以用户把自己的信息反馈给主机厂会非常有用。此外,用户对汽车有非常新的期望。比如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系统从1.0升级到了2.0。每个用户都期待升级下一代系统,都想体验我车上的新功能。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汽车产业从开环变成闭环,变成螺旋迭代系统。先说自动驾驶本身。现在有两大话题,一个是新能源,一个是智能化。这一块智能给了整个汽车行业的玩家更多的机会。你可以看到左边的图片,它只是围绕着自动驾驶。目前没有L4级量产车。所以很多玩家都加入了其中,包括高精度地图,传感器和线控系统。很多玩家都加入了进来。这是传统,一些IT公司,包括谷歌,比如BAT,都在逐渐加入汽车行业,包括在汽车生态中,越来越多的玩家加入进来,这是一个特点。还有一个特点。让我们看看右边的图片。右图是全行业自动驾驶的分类,第一梯队的玩家在右上角。这是今年3月发布的一份报告。第一梯队有三名球员,去年第一梯队有九名球员。短短一年时间,玩家的地位或者分布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可见整个行业围绕自动驾驶本身的改变和颠覆。我们说自动驾驶是说的最多的智能网联,是自动驾驶两个发展的一个分支。一种是自动化,即自行车智能,通过自身感知完成自动驾驶能力。还有一种是通过联网,也就是通过V2X等等。这些不仅仅是汽车本身,还有云端,或者是自动驾驶的路测设备本身。中国更提倡智能网联汽车。甚至对于智能网联汽车,国内已经有不同的解读和分类定义,从国家层面和整个行业层面来定义这样一个东西。未来的工业发展绝对是一个从智能化到网络化相互融合的过程。这是一个庞大的运输系统。我们可以看到,未来的智能网联汽车不仅仅是汽车行业本身,更是汽车本身。它实际上谈论更多的是大交通。我称之为交通领域的平衡,不仅仅是车辆,还包括车与人、路与云的互动,人、车、路与云的结合,以及交通本身的效率、安全、可靠。我们公司是做什么的?在整个大的环节中,我们公司的目标是打造多用途场景L3和L4的整体解决方案,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在开放中实现L4无人场景……这是我们的核心,或者说我们的核心能力。通过我们的能力和算法,希望孵化一些产品应用。需要提到的是,自动驾驶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平台技术。刚才提到AI也是一种平台技术。当自动驾驶增加了什么东西,就会产生一些化学反应,比如卫生,物流,安保,反恐,汽车运输。在不同领域落地后,我们希望通过这里的数据、经验和场景,回到我们的算法和技术上来升级迭代。我公司提取了整个系统框架和自动行走部分。我们花了很多精力在研发上,完成这样一个量产的自动驾驶套件,里面包含了基本的核心算法,包括多传感器、感知融合、数据远程传输等。这是我们在各种行业中发现的关于自动行走的共性的部分。通过这个平台,我们支持不同行业的用户开发个性化的服务和链接,下面我们会有标准化的数据。让我们看看我们现在都做了些什么。目前,我们已经积累了超过130万次测试里程。值得一提的是,无人驾驶的专利数量在去年的统计中是中国第三,仅次于华为和百度。我们强调一点,决策和规划,我们认为这是自动驾驶本身的一个核心。为什么?除了所见所闻,接下来就是基于在如此复杂的场景下如何表现。这是做自动驾驶的公司或者公司要下大力气研究的课题。在这一部分,我们创建了一个预测车辆行为和行人轨迹的原创算法,并通过混合核心算法等决策系统完成这部分行为决策。右边,我们完成了一些挑战,包括天门山99弯在一些极端天气和一些山路条件下的极限路测,包括行业内最短时间拿到北京自驾路测牌照。刚才我们谈到了自动驾驶平台和行业的结合。目前结合比较深的,还是一个在环卫领域,一个在物流领域。在卫生领域,我们推出了蜗牛白的产品,在物流领域,我们推出了蜗牛必达的产品。目前两款车加起来的出货量已经达到了600台,应该是国内量产无人驾驶产品的最大出货量。与乘用车厂合作,推出了我们的乘用车解决方案,分为停车场和高速公路。(播放视频)这款自动扫地机已经在北方的内蒙古和南方的海南使用过。这款车大部分用于景区、公园,实现完全无人监管场景下的自动清扫。如果和这样的工业应用结合起来,会提出一些甚至比乘用车本身更高的要求。比如刚才视频中,我们对一些环卫领域的封边的清扫能力做了大量的研究,现在已经实现了沿路零封边的情况。这是另一个产品,是一个无人送货车。大家可以理解为小跑腿。它把书送到清华大学的图书馆。我们可以看到,像清华这样的大学场景,整个路况相对复杂,路口多,行人多,自行车多。我们已经运行这个项目将近两年了。这是我们乘用车的一个应用案例。这个地方在天门山,从山脚一直到山上99个弯。在这个过程中,整个驾驶座上没有人,副驾上坐着一名安全员。在整个过程中,它遇到了狭窄的道路,隧道和雾霾。最后在山顶完成如此精准的停车过程,整个挑战圆满完成。说到回归自动驾驶,你可能觉得还很遥远。我也觉得很远。在乘用车的应用和L5级别的应用上就差远了。但是在一些特殊领域,一些相对低级的自动驾驶产品,其实已经很快来到你身边,或者已经来到你身边。
标签:北京
12月16日,由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官方机构主办,第一电动网承办、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华西证券支持的第十届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GNEV10)在北京举行。
1900/1/1 0:00:0012月16日,由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官方机构主办,第一电动网承办、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华西证券支持的第十届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GNEV10)在北京举行。
1900/1/1 0:00:0012月16日,由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官方机构主办,第一电动网承办、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华西证券支持的第十届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GNEV10)在北京举行。
1900/1/1 0:00:0012月16日,由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官方机构主办,第一电动网承办、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华西证券支持的第十届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GNEV10)在北京举行。
1900/1/1 0:00:0012月16日,由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官方机构主办,第一电动网承办、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华西证券支持的第十届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GNEV10)在北京举行。
1900/1/1 0:00:0012月16日,由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官方机构主办,第一电动网承办、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华西证券支持的第十届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GNEV10)在北京举行。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