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由电动汽车观察家主办的2019新能源汽车商业化案例讲座会在北京51TED会场举行。本次大会以“市场力量,边际革命”为主题,通过十个商业化案例,贡献来自一线的新能源汽车商业化经验教训,宣传市场力量,启发商业化思路。本次大会第七个商业化案例——收费平台机遇,主讲人是云快充创始人兼CEO田波。田波在演讲中表示,云快城利用SaaS服务平台,通过S TO B TO C的模式,服务800家中小型充电运营商。未来,云快充将继续以数据为基础,继续探索SaaS+N模式。
云快充电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田波·田波表示,在充电桩行业,他发现在市场完全电气化之前,这个城市基本上只有两三家充电桩运营商,但一旦这个城市的电动汽车开始规模化,中小型运营商就像雨后春笋般涌现。以下是田波演讲实录。在不改变嘉宾初衷的前提下,第一电网部分删除。各位专家、各位同事、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TELD是中国最大的运营商,但云快充是服务运营商。我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从市场的角度来看,从充电服务行业的角度来看,有专电的巨头,但是市场上有很多中小运营商。云快冲是做什么的?服务于我国中小运营商。所以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专电是B到C的模式,云快充是S到B到C的模式,通过SaaS服务平台服务中小充电运营商是云快充的任务。简单一句话,对于云快充本身的定位,我们的第三方,新能源汽车充电SaaS平台。为什么这么说?其实从最早的几年,我是2014年进入的。最早是做电动车分时租赁。2015年进入在建的充电桩进行充电服务。到2016年底和2017年底,建成了SaaS服务平台。现在对云快充来说只有一件事。我的重点是2B,它服务于中国的中小型桩运营商。这几年不断给云快充做减法的本质是什么?以前大家都习惯提一个行业的词,互联互通。其实难点在哪里?从流量的角度来说,通过API接口是非常容易的,但是难点在哪里呢?充电桩底部如何数字化、标准化?你刚才也提到了,以前国内有300多家充电桩厂家,现在有100多家充电桩厂家,每个厂家的制造标准都不一样。特别是刚才大家提到了能源,充电本身和能源有关,但是充电和加油有很大的区别。加油是一个身体动作。加油站给油箱加油,不管是油管还是油桶,但是充电涉及到平台、桩、车辆的相互作用。大家的手机都死了,更何况充电桩是工业级产品,所以会有很多信息交互。每个充电桩本身硬件不够规范,做不了基础工作。市面上这么多充电桩,每个人都需要获得良好的体验。谁来做基础工作?云快冲正在做这件作品。在行业内,我们今年加入了中国光电促进联盟,大家看到了我们的名字。其实按照行业的定位,我们接触的比较少,因为我们的重点不是2C,更多的是2B。在行业中,我们的充电桩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包括我们的其他增值服务提供商,提供服务。刚才我介绍了云快充的发展阶段。这几年我发现一个问题,包括市场上的充电桩运营商,充电桩市场很有意思。在一个市场完全电气化之前,也就是一个城市没有3000辆或者5000辆网约车或者出租车之前,这个城市的充电桩运营商基本会呈现两三家的局面,地方交易或者城投公司,或者国家电网,特来电和新兴充电公司会占据t……市场。基本上是这样的。但是这个城市的电动车一旦开始规模化,中小运营商就会雨后春笋般涌现,因为本质就是只要有电有车位,就可以投资建设充电桩。和分布式光伏一样,市场上的人都是逐利的,市场上很多小老板,要么自己做租车,要么网约车公司,都有更多更好的条件投资充电桩的资产。在这一块,他可能买了不同品牌的充电桩,因为我们服务的是800家中小运营商,所以比较丰富。之前会遇到什么问题,充电桩是谁买的,谁给了我一个充电管理平台,给了我一个APP,或者我可以找第三方外包公司来用。但本质是什么?不是软件的问题,也不是一个APP的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如何通过使其车站的运营管理数字化来降低其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的问题。所以这两年设备厂商日子不好过,充电桩厂商自己日子也不好过。他们没有动力投资这块软件研发,为运营商提供这块数据。设备制造商出售的原始充电设备还没有提供给他们。另一方面,充电桩的运营成本相对较高。每个运营商出现问题后,给设备厂家打电话投诉,找运营商。我觉得充电桩是充不了电的。运营商应该怎么做?打电话给销售人员。销售人员呢?然后找技术人员,基本就是这个流程。现在云快已经做了这个服务。基本上全国充电桩厂家159家,品牌159个。现在大家都在配合我们。他卖的设备用的是我们的平台。我们有24小时团队处理充电桩遇到的问题。为什么这个问题云快要去处理?就像我一开始给大家介绍的,收费的行为本身就是一个信息交互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有很多问题,这个问题的因果不是一一对应的。在这个问题中,如何抓住充电过程中的雷电风暴,分析问题,遇到问题谁来处理,与设备厂商对接,将我们在充电桩运行过程中发现的一些bug和问题反馈给设备厂商,促进设备厂商改正。云即将干涸的就是这样一个东西。目前市面上的充电桩,今年下半年电动车整体销量都有明显下滑,但作为一个人,我非常看好这个行业,因为这是一个阶段性的情况。我开自己的电动车。我已经开了两三年了。电动汽车的本质未来不是因为它燃烧电力或石油,而是因为智能和联网时代必然会促进电气化。这两年对电企真的感觉很棒。在全国市场,我们还是关注S2B。因为我们服务的全国中小运营商有800家,但是随着市场的发展,全国这一块的规模远大于我服务的规模,这个市场空间非常大。第二,这个市场仍然保持快速增长。这个问题还有一个难点。不知道之前有没有专家关注过。每个充电桩的设备厂商协议都不一样。这件事其实一开始就让我们栽了跟头。虽然每台设备都有国家标准,但是每台的产品特性都不一样,所以它的协议也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这个产品协议的开发、测试和推出。最早的时候,因为上游设备厂商的标准不统一,大家都有很大的困难,但是现在100多家设备厂商都在按照我们的标准发展。我们能做的就是把这一块标准化,数字化,给我们自己的中小运营商。只有达到了统一的标准,市场上所有的流量端主机厂,不管是流量端主机厂还是一些平台,都是通过云快充接口给出来的,都可以在云快充平台上使用我们所有的中小运营商。例如,百度和高德现在是一样的。现在,这两个……交通各方与车主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什么中小低端运营商的设备能为所有流量方和用户提供目前的合作和良好的充电体验?是因为底层做了一个标准化的、数据化的动作。对他们来说,如果和全国每一个设备运营商对接,每一个运营商背后可能有三五个设备厂商,云快充就做完了,所以云快充在做S2B2C。本质上,我今天站在这里。我们实际上在做工业互联网,我们在做的是2B。所以,我们这样做了两三年。现在是打着手电筒一步步往前走的工业互联网。在这个过程中,运营过程被数字化,我们的上游设备厂商被赋能,通过数据迭代升级我们的设备。为什么我写SaaS+N关于我们网约车运营和收费成本的问题?因为标准是让我的客户成功,而我的客户是充电桩运营商。如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是充电桩需要考虑的问题。充电离不开电、场地、土地、资金。现在我们有变电站,洗车等服务,都设在这个场地。换电也是如此。如果市场有这样的需求,我们服务的800家加盟商中有大量的土地资源,可以随时随地合作,换电站就可以进入。本质上,大家都是为我们的客户提供一个人事服务,云快做的是数据服务,所以我们会继续探索SaaS+N,谢谢大家。12月27日,由电动汽车观察家主办的2019新能源汽车商业化案例讲座会在北京51TED会场举行。本次大会以“市场力量,边际革命”为主题,通过十个商业化案例,贡献来自一线的新能源汽车商业化经验教训,宣传市场力量,启发商业化思路。本次大会第七个商业化案例——收费平台机遇,主讲人是云快充创始人兼CEO田波。田波在演讲中表示,云快城利用SaaS服务平台,通过S TO B TO C的模式,服务800家中小型充电运营商。未来,云快充将继续以数据为基础,继续探索SaaS+N模式。
云快充电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田波·田波表示,在充电桩行业,他发现在市场完全电气化之前,这个城市基本上只有两三家充电桩运营商,但一旦这个城市的电动汽车开始规模化,中小型运营商就像雨后春笋般涌现。以下是田波演讲实录。在不改变嘉宾初衷的前提下,第一电网部分删除。各位专家、各位同事、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TELD是中国最大的运营商,但云快充是服务运营商。我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从市场的角度来看,从充电服务行业的角度来看,有专电的巨头,但是市场上有很多中小运营商。云快冲是做什么的?服务于我国中小运营商。所以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专电是B到C的模式,云快充是S到B到C的模式,通过SaaS服务平台服务中小充电运营商是云快充的任务。简单一句话,对于云快充本身的定位,我们的第三方,新能源汽车充电SaaS平台。为什么这么说?其实从最早的几年,我是2014年进入的。最早是做电动车分时租赁。2015年进入在建的充电桩进行充电服务。到2016年底和2017年底,建成了SaaS服务平台。现在对云快充来说只有一件事。我的重点是2B,它服务于中国的中小型桩运营商。这几年不断给云快充做减法的本质是什么?以前大家都习惯提一个行业的词,互联互通。其实难点在哪里?从流量的角度来说,通过API接口是非常容易的,但是难点在哪里呢?充电桩底部如何数字化、标准化?正如你刚才提到的,以前有……国内300多家充电桩厂家,现在充电桩厂家有100多家,每个厂家的制造标准都不一样。特别是刚才大家提到了能源,充电本身和能源有关,但是充电和加油有很大的区别。加油是一个身体动作。加油站给油箱加油,不管是油管还是油桶,但是充电涉及到平台、桩、车辆的相互作用。大家的手机都死了,更何况充电桩是工业级产品,所以会有很多信息交互。每个充电桩本身硬件不够规范,做不了基础工作。市面上这么多充电桩,每个人都需要获得良好的体验。谁来做基础工作?云快冲正在做这件作品。在行业内,我们今年加入了中国光电促进联盟,大家看到了我们的名字。其实按照行业的定位,我们接触的比较少,因为我们的重点不是2C,更多的是2B。在行业中,我们的充电桩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包括我们的其他增值服务提供商,提供服务。刚才我介绍了云快充的发展阶段。这几年我发现一个问题,包括市场上的充电桩运营商,充电桩市场很有意思。在一个市场完全电气化之前,也就是一个城市没有3000辆或者5000辆网约车或者出租车之前,这个城市的充电桩运营商基本会呈现两三家的情况,地方交易或者城投公司,或者国家电网、特来电、新兴充电公司会占领市场。基本上是这样的。但是这个城市的电动车一旦开始规模化,中小运营商就会雨后春笋般涌现,因为本质就是只要有电有车位,就可以投资建设充电桩。和分布式光伏一样,市场上的人都是逐利的,市场上很多小老板,要么自己做租车,要么网约车公司,都有更多更好的条件投资充电桩的资产。在这一块,他可能买了不同品牌的充电桩,因为我们服务的是800家中小运营商,所以比较丰富。之前会遇到什么问题,充电桩是谁买的,谁给了我一个充电管理平台,给了我一个APP,或者我可以找第三方外包公司来用。但本质是什么?不是软件的问题,也不是一个APP的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如何通过使其车站的运营管理数字化来降低其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的问题。所以这两年设备厂商日子不好过,充电桩厂商自己日子也不好过。他们没有动力投资这块软件研发,为运营商提供这块数据。设备制造商出售的原始充电设备还没有提供给他们。另一方面,充电桩的运营成本相对较高。每个运营商出现问题后,给设备厂家打电话投诉,找运营商。我觉得充电桩是充不了电的。运营商应该怎么做?打电话给销售人员。销售人员呢?然后找技术人员,基本就是这个流程。现在云快已经做了这个服务。基本上全国充电桩厂家159家,品牌159个。现在大家都在配合我们。他卖的设备用的是我们的平台。我们有24小时团队处理充电桩遇到的问题。为什么这个问题云快要去处理?就像我一开始给大家介绍的,收费的行为本身就是一个信息交互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有很多问题,这个问题的因果不是一一对应的。在这个问题中,如何抓住充电过程中的雷电风暴,分析问题,遇到问题谁来处理,与设备厂商对接,将我们在充电桩运行过程中发现的一些bug和问题反馈给设备厂商,促进设备厂商改正。云即将干涸的就是这样一个东西。目前市面上的充电桩,今年下半年电动车整体销量都有明显下滑,但作为一个人,我非常看好这个行业,因为这是一个阶段性的情况。我开我自己的e……电动汽车。我已经开了两三年了。电动汽车的本质未来不是因为它燃烧电力或石油,而是因为智能和联网时代必然会促进电气化。这两年对电企真的感觉很棒。在全国市场,我们还是关注S2B。因为我们服务的全国中小运营商有800家,但是随着市场的发展,全国这一块的规模远大于我服务的规模,这个市场空间非常大。第二,这个市场仍然保持快速增长。这个问题还有一个难点。不知道之前有没有专家关注过。每个充电桩的设备厂商协议都不一样。这件事其实一开始就让我们栽了跟头。虽然每台设备都有国家标准,但是每台的产品特性都不一样,所以它的协议也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这个产品协议的开发、测试和推出。最早的时候,因为上游设备厂商的标准不统一,大家都有很大的困难,但是现在100多家设备厂商都在按照我们的标准发展。我们能做的就是把这一块标准化,数字化,给我们自己的中小运营商。只有达到了统一的标准,市场上所有的流量端主机厂,不管是流量端主机厂还是一些平台,都是通过云快充接口给出来的,都可以在云快充平台上使用我们所有的中小运营商。例如,百度和高德现在是一样的。现在,交通方和车主双方都形成了良好的合作。为什么中小低端运营商的设备能为所有流量方和用户提供目前的合作和良好的充电体验?是因为底层做了一个标准化的、数据化的动作。对他们来说,如果和全国每一个设备运营商对接,每一个运营商背后可能有三五个设备厂商,云快充就做完了,所以云快充在做S2B2C。本质上,我今天站在这里。我们实际上在做工业互联网,我们在做的是2B。所以,我们这样做了两三年。现在是打着手电筒一步步往前走的工业互联网。在这个过程中,运营过程被数字化,我们的上游设备厂商被赋能,通过数据迭代升级我们的设备。为什么我写SaaS+N关于我们网约车运营和收费成本的问题?因为标准是让我的客户成功,而我的客户是充电桩运营商。如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是充电桩需要考虑的问题。充电离不开电、场地、土地、资金。现在我们有变电站,洗车等服务,都设在这个场地。换电也是如此。如果市场有这样的需求,我们服务的800家加盟商中有大量的土地资源,可以随时随地合作,换电站就可以进入。本质上,大家都是为我们的客户提供一个人事服务,云快做的是数据服务,所以我们会继续探索SaaS+N,谢谢大家。
据外媒报道,阿斯顿马丁已经连续两个季度亏损,DBX作为阿斯顿马丁106年历史上的首款SUV,将会在未来肩负起让该品牌扭亏为盈的关键使命。
1900/1/1 0:00:00新能源车主总会面临一些非常头疼的问题,比如有时候找充电桩会花费很多时间,为了能让充电方便还需要下载一大推App。
1900/1/1 0:00:0012月27日,由《电动汽车观察家》主办的2019新能源汽车商业化案例演讲大会在北京51TED会场举行。
1900/1/1 0:00:0012月27日,由《电动汽车观察家》主办的2019新能源汽车商业化案例演讲大会在北京51TED会场举行。
1900/1/1 0:00:0012月27日,由《电动汽车观察家》主办的2019新能源汽车商业化案例演讲大会在北京51TED会场举行。
1900/1/1 0:00:001、广汽蔚来首款新车预售26万40万共享AionLX平台NEDC续航643km12月27日,HYCAN合创品牌首款纯电SUV车型正式发布,新车定名为HYCAN007。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