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150家公司,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成立时间较早的从事R&D和动力电池生产的企业;2.由锂离子数码电池厂、铅酸蓄电池和镍氢电池制造商及其他电池厂转型而来的企业;3.上市金融公司等新进入者。第一类公司中,最知名的是曾经的锂电池巨头沃特玛。沃特玛成立于2002年,总部位于深圳,曾经是磷酸亚铁锂领域动力电池、汽车启动电源、储能系统等领域的巨头,曾经与当代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比亚迪等竞争,2019年走到了尽头。
▲沃特玛总部概念图据央视财经报道,2019年11月13日,沃特玛母公司坚瑞沃能发布公告称,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已正式受理沃特玛破产清算一案。公开资料显示,沃特玛目前外债约197亿元,欠500多只公司债约59亿元。公司的资产只有部分建设用地、对外股权投资、车辆、存货、机器设备、应收账款等。同时受沃特玛影响,母公司坚瑞沃能资不抵债。坚瑞沃能的财报显示,到2019年第三季度,坚瑞沃能的资产总额为139.91亿元,而负债总额为163.6亿元。公司已经连续八个季度处于亏损状态,面临破产重组。需要指出的是,沃特玛的好牌差点被自己断掉。从2008年开始,沃特玛一直在积累原创“手”。当时中国政府利用奥运会大力推广新能源公交车。长期在磷酸亚铁锂方面积累动力电池技术的沃特玛,拿下了多个城市的新能源客车项目,开始了第一波成名。2013年,公司率先成立沃特玛新能源产业创新联盟,整合了包括数十家上市公司在内的1000家公司,搭建了完整的动力电池产业链。此后,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春风”,沃特玛实现了净利润的大幅增长,同时也被上市公司坚瑞沃看中。2016年,坚瑞沃能以52亿元收归沃特玛,两家公司实现联姻。尝到产业联盟甜头的沃特玛,在动力电池行业趋势转向的时候,没能静下心来,对技术路线进行思考和改造。2016 -2017年,公司在安徽铜陵、湖北十堰、河北荆州、唐山共规划了10家动力电池工厂。虽然没有具体的投资数据,但保守估计,此轮产能扩张消耗超过100亿元,直接导致沃特玛后续资金链断裂。在技术路线上,沃特玛坚定支持磷酸亚铁锂路线。沃特玛副总裁饶敏敏曾在媒体采访中提到:“沃特玛能坚持做一个电池,非常难得。”但现在看来,这种“可嘉”的精神是搬起石头砸了沃特玛自己的脚。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较弱,加上沃特玛对能量密度提升的不重视,使得沃特玛在动力电池市场逐渐失去竞争力,库存积压严重。过度盲目的产能扩张和技术路线判断失误,让曾经的锂电池巨头沃特玛濒临破产。在动力电池行业环境已经进入寒冬的当下,沃特玛已经被判了“死刑”。四、跨界动力电池玩家:雄狮科技濒临破产。国资救市第二类从其他电池品类转型为动力电池品类的公司。典型的就是最近陷入破产危机的湖北雄狮。2019年11月20日,广东猛狮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猛狮科技)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湖北猛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湖北猛狮)收到湖北省宜城市人民法院《破产清算通知书》,湖北猛狮正式进入破产程序。据华夏能源网统计,截至2019年9月30日,湖北雄狮总资产8.81亿元,总负债8.03亿元,净资产7839万元。2019年公司前三季度营收为0元,净利润为-3761万元。……湖北猛狮科技母公司猛狮科技的he财报显示,公司总资产72.92亿元,总负债81亿元,已经资不抵债。如果湖北猛士科技的一部分净资产破产清算,猛士科技的财务报表只会更难看。但日前,猛士科技发布公告称,与三门峡投资集团签署了总投资25亿元的《储能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和《5GWh高端锂电池生产协议》。“国有输血”暂时救了狮门科技一命,但如果像现在这样缺乏自我造血能力,狮门科技迟早会进入破产名单。那么狮门科技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呢?猛士科技早期是一家铅酸电池领域的电池公司,主要产品是摩托车启动电源。2015年,动力电池浪潮掀起,公司决定转型为动力电池公司,将原来单一的铅酸电池产品线拓展为高端电池制造、新能源汽车运营、清洁电力三大板块。
▲雄狮科技动力电池组转型无非两条路径,一是自研(正向或反向研发),二是收购。通过风口进入动力电池行业的雄狮科技,显然不具备自研的条件,只有一条路,收购。但是,在这条道路上,狮门科技过于激进。狮门科技的财报显示,公司2015年、2016年、2017年用于增资和并购的费用超过41.21亿元,三年累计增资、并购和新增子公司。
▲雄狮科技子公司电源技术规模的扩大,对应的是财政支出的扩大。2015年,狮门科技的财务支出为483.77万元,2017年,这一数字增至2.63亿元。激进扩张的背后是梦石科技的大量短期借款。财报显示,公司资产负债率从2015年的32.26%上升至2018年年中的76.88%,短期借款也从2015年一季度的2.72亿元上升至2019年三季度的17.98亿元。与此同时,大规模的投资和并购并没有给狮门科技带来更多的利润。据21世纪经济报道,狮门科技九大子公司中有六家处于亏损状态。长期的债务压力最终让狮门科技资不抵债,湖北子公司的破产程序可能只是一个开始。第三种上市公司是动力电池行业的新生事物。典型案例有光伏行业的艾康科技、酒业的中葡股份、焊接钢管行业的玉龙股份、南方的黑芝麻糊以及车企、地产、材料等上市公司。这些公司大多是在2015-2016年动力电池高峰期进入行业的。但由于他们对锂电池行业的市场变化和行业趋势缺乏了解,在洗牌期都被淘汰出局。如2017年底,主营聚酯工业丝的*ST富友收购动力电池公司智航新能源100%股权,跨界切入动力电池行业。但由于智航新能源2018年开工率不足,今年上半年,*ST富友营业收入下滑90%,已经面临退市风险。五、技术路线很关键。政策和市场主导动力电池行业七年。综合上述动力电池行业数量、产量、产能、装载量等主要指标的变化以及动力电池企业破产案例,可以得出结论:动力电池行业七年局面的背后,主要是政策和市场两只大手在推动动力电池行业不断发展。然而,技术路线的选择往往对det……至关重要挖掘行业中的个人发展。按照行业的发展阶段,2013年及之前几年被归为动力电池行业的前期,2014-2016年被归为动力电池行业的快速发展期。2016年后,动力电池行业迎来洗牌期。行业早期和快速发展期,整个行业都是政策驱动,增量市场广阔。如果及时进入市场,将拥有众多下游汽车厂资源。同时,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并未大幅上涨,动力电池厂商盈利能力较强。在此期间,国内动力电池行业经历了快速增长。但在2016年后的洗牌期,补贴下降幅度加大,市场上的玩家充分竞争,锂矿、钴矿等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动力电池行业开始从政策驱动转向政策+市场驱动。在此期间,动力电池行业集中度趋势开始显现,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比亚迪的市场份额从40%逐步上升到70%。中部和尾部玩家面临淘汰或被迫转型。
▲2019年1-8月国内汽车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的企业,但同时也有一批企业实现了突破,进入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市场份额相对稳定。今年也是动力电池行业非常关键的节点。今年6月底,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正式落地,补贴综合下降率达到50%以上。取消了土地补偿,变成了补贴充电基础设施。新能源汽车产业硬着陆。7月以来,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5个月下滑,动力电池行业受到影响。装机容量也出现了连续三个月的同比下降。但更重要的是,今年6月,工信部废止了《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和条件》及同期公布的合格企业名单,外资动力电池企业重新进入中国。中国动力电池行业面临外资冲击,整个行业洗牌趋势加剧。
▲工信部宣布废止《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和条件》。回顾七年来动力电池行业玩家的变化,除了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稳定性等产品的决定性因素,我们还发现了一个影响动力电池企业生死的关键点——动力电池技术路线的选择。在补贴逐年下降,能量密度要求逐年提高的情况下,2016年工信部宣布三元锂电池可以适配乘用车,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锂电池受到市场追捧,成为主流路线。选择磷酸铁锂电池路线的厂商,要么选择花更多的研发成本来提高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要么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产品和品牌被市场淘汰。目前装载量排名前十的动力电池企业中,只有郭萱高科还在坚持磷酸亚铁锂的技术路线。不过有意思的是,动力电池的主流路线似乎又变了。根据2019年工信部发布的第八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包含246款车型。其中磷酸铁锂电池配套型号169款,占比69%。今年第一期和第二期推广目录中,比例分别为45%和58%,磷酸亚铁锂市场份额明显回升,主要用于新能源客车和专用车。这背后的原因我……大概是补贴下降和新能源汽车销量下滑带来的巨大压力已经传导到了上游的动力电池行业,越来越多的动力电池行业开始生产更多的磷酸铁锂电池,成本比三元锂电池低10%-15%。同时,动力电池系统在磷酸亚铁锂中的能量密度达到了140Wh/kg,可以满足综合续航里程超过400km的新能源汽车对能量密度的需求。如果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寒冬长期存在,磷酸亚铁锂路线可能真的会卷土重来。结语:动力电池行业加速洗牌在过去的七年里,国内动力电池行业共同经历了一次下滑。公司数量从2013年的40多家飙升至2016年的200多家。2019年,国内动力电池企业数量降至69家。在这个过程中,至少有150家动力电池企业破产,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国内动力电池行业也从早期跨界者多、产品能量密度差、质量堪忧的成熟动力电池供应链转型升级。国内领先的动力电池公司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已超越松下和三星SDI,成为全球装机容量领先的动力电池公司。然而,国内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还远未走到尽头。在新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引导下,外资企业将重返中国市场,与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展开竞争。新能源补贴政策的下降,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寒冬,也将迫使动力电池行业继续洗牌。有业内专家预测,2020年,国内动力电池行业玩家数量将锐减至20余家,中、尾部玩家将大量出局,动力电池行业正在加速洗牌。对于这150家公司,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成立时间较早的从事R&D和动力电池生产的企业;2.由锂离子数码电池厂、铅酸蓄电池和镍氢电池制造商及其他电池厂转型而来的企业;3.上市金融公司等新进入者。第一类公司中,最知名的是曾经的锂电池巨头沃特玛。沃特玛成立于2002年,总部位于深圳,曾经是磷酸亚铁锂领域动力电池、汽车启动电源、储能系统等领域的巨头,曾经与当代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比亚迪等竞争,2019年走到了尽头。
▲沃特玛总部概念图据央视财经报道,2019年11月13日,沃特玛母公司坚瑞沃能发布公告称,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已正式受理沃特玛破产清算一案。公开资料显示,沃特玛目前外债约197亿元,欠500多只公司债约59亿元。公司的资产只有部分建设用地、对外股权投资、车辆、存货、机器设备、应收账款等。同时受沃特玛影响,母公司坚瑞沃能资不抵债。坚瑞沃能的财报显示,到2019年第三季度,坚瑞沃能的资产总额为139.91亿元,而负债总额为163.6亿元。公司已经连续八个季度处于亏损状态,面临破产重组。需要指出的是,沃特玛的好牌差点被自己断掉。从2008年开始,沃特玛一直在积累原创“手”。当时中国政府利用奥运会大力推广新能源公交车。长期在磷酸亚铁锂方面积累动力电池技术的沃特玛,拿下了多个城市的新能源客车项目,开始了第一波成名。2013年,公司率先成立沃特玛新能源产业创新联盟,整合了包括数十家上市公司在内的1000家公司,搭建了完整的动力电池产业链。此后,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春风”,沃特玛实现了净利润的大幅增长,同时也被上市公司坚瑞沃看中。2016年,坚瑞沃能以52亿元收归沃特玛,两家公司实现联姻。尝到产业联盟甜头的沃特玛,在动力电池行业趋势转向的时候,没能静下心来,对技术路线进行思考和改造。2016 -2017年,公司在安徽铜陵、湖北十堰、河北荆州、唐山共规划了10家动力电池工厂。虽然没有具体的投资数据,但保守估计,此轮产能扩张消耗超过100亿元,直接导致沃特玛后续资金链断裂。在技术路线上,沃特玛坚定支持磷酸亚铁锂路线。沃特玛副总裁饶敏敏曾在媒体采访中提到:“沃特玛能坚持做一个电池,非常难得。”但现在看来,这种“可嘉”的精神是搬起石头砸了沃特玛自己的脚。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较弱,加上沃特玛对能量密度提升的不重视,使得沃特玛在动力电池市场逐渐失去竞争力,库存积压严重。过度盲目的产能扩张和技术路线判断失误,让曾经的锂电池巨头沃特玛濒临破产。在动力电池行业环境已经进入寒冬的当下,沃特玛已经被判了“死刑”。四、跨界动力电池玩家:雄狮科技濒临破产。国资救市第二类从其他电池品类转型为动力电池品类的公司。典型的就是最近陷入破产危机的湖北雄狮。2019年11月20日,广东猛狮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猛狮科技)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湖北猛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湖北猛狮)收到湖北省宜城市人民法院《破产清算通知书》,湖北猛狮正式进入破产程序。据华夏能源网统计,截至2019年9月30日,湖北雄狮总资产8.81亿元,总负债8.03亿元,净资产7839万元。2019年公司前三季度营收为0元,净利润为-3761万元。……湖北猛狮科技母公司猛狮科技的he财报显示,公司总资产72.92亿元,总负债81亿元,已经资不抵债。如果湖北猛士科技的一部分净资产破产清算,猛士科技的财务报表只会更难看。但日前,猛士科技发布公告称,与三门峡投资集团签署了总投资25亿元的《储能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和《5GWh高端锂电池生产协议》。“国有输血”暂时救了狮门科技一命,但如果像现在这样缺乏自我造血能力,狮门科技迟早会进入破产名单。那么狮门科技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呢?猛士科技早期是一家铅酸电池领域的电池公司,主要产品是摩托车启动电源。2015年,动力电池浪潮掀起,公司决定转型为动力电池公司,将原来单一的铅酸电池产品线拓展为高端电池制造、新能源汽车运营、清洁电力三大板块。
▲雄狮科技动力电池组转型无非两条路径,一是自研(正向或反向研发),二是收购。通过风口进入动力电池行业的雄狮科技,显然不具备自研的条件,只有一条路,收购。但是,在这条道路上,狮门科技过于激进。狮门科技的财报显示,公司2015年、2016年、2017年用于增资和并购的费用超过41.21亿元,三年累计增资、并购和新增子公司。
▲雄狮科技子公司电源技术规模的扩大,对应的是财政支出的扩大。2015年,狮门科技的财务支出为483.77万元,2017年,这一数字增至2.63亿元。激进扩张的背后是梦石科技的大量短期借款。财报显示,公司资产负债率从2015年的32.26%上升至2018年年中的76.88%,短期借款也从2015年一季度的2.72亿元上升至2019年三季度的17.98亿元。与此同时,大规模的投资和并购并没有给狮门科技带来更多的利润。据21世纪经济报道,狮门科技九大子公司中有六家处于亏损状态。长期的债务压力最终让狮门科技资不抵债,湖北子公司的破产程序可能只是一个开始。第三种上市公司是动力电池行业的新生事物。典型案例有光伏行业的艾康科技、酒业的中葡股份、焊接钢管行业的玉龙股份、南方的黑芝麻糊以及车企、地产、材料等上市公司。这些公司大多是在2015-2016年动力电池高峰期进入行业的。但由于他们对锂电池行业的市场变化和行业趋势缺乏了解,在洗牌期都被淘汰出局。如2017年底,主营聚酯工业丝的*ST富友收购动力电池公司智航新能源100%股权,跨界切入动力电池行业。但由于智航新能源2018年开工率不足,今年上半年,*ST富友营业收入下滑90%,已经面临退市风险。五、技术路线很关键。政策和市场主导动力电池行业七年。综合上述动力电池行业数量、产量、产能、装载量等主要指标的变化以及动力电池企业破产案例,可以得出结论:动力电池行业七年局面的背后,主要是政策和市场两只大手在推动动力电池行业不断发展。然而,技术路线的选择往往对det……至关重要挖掘行业中的个人发展。按照行业的发展阶段,2013年及之前几年被归为动力电池行业的前期,2014-2016年被归为动力电池行业的快速发展期。2016年后,动力电池行业迎来洗牌期。行业早期和快速发展期,整个行业都是政策驱动,增量市场广阔。如果及时进入市场,将拥有众多下游汽车厂资源。同时,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并未大幅上涨,动力电池厂商盈利能力较强。在此期间,国内动力电池行业经历了快速增长。但在2016年后的洗牌期,补贴下降幅度加大,市场上的玩家充分竞争,锂矿、钴矿等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动力电池行业开始从政策驱动转向政策+市场驱动。在此期间,动力电池行业集中度趋势开始显现,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比亚迪的市场份额从40%逐步上升到70%。中部和尾部玩家面临淘汰或被迫转型。
▲2019年1-8月国内汽车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的企业,但同时也有一批企业实现了突破,进入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市场份额相对稳定。今年也是动力电池行业非常关键的节点。今年6月底,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正式落地,补贴综合下降率达到50%以上。取消了土地补偿,变成了补贴充电基础设施。新能源汽车产业硬着陆。7月以来,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5个月下滑,动力电池行业受到影响。装机容量也出现了连续三个月的同比下降。但更重要的是,今年6月,工信部废止了《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和条件》及同期公布的合格企业名单,外资动力电池企业重新进入中国。中国动力电池行业面临外资冲击,整个行业洗牌趋势加剧。
▲工信部宣布废止《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和条件》。回顾七年来动力电池行业玩家的变化,除了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稳定性等产品的决定性因素,我们还发现了一个影响动力电池企业生死的关键点——动力电池技术路线的选择。在补贴逐年下降,能量密度要求逐年提高的情况下,2016年工信部宣布三元锂电池可以适配乘用车,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锂电池受到市场追捧,成为主流路线。选择磷酸铁锂电池路线的厂商,要么选择花更多的研发成本来提高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要么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产品和品牌被市场淘汰。目前装载量排名前十的动力电池企业中,只有郭萱高科还在坚持磷酸亚铁锂的技术路线。不过有意思的是,动力电池的主流路线似乎又变了。根据2019年工信部发布的第八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包含246款车型。其中磷酸铁锂电池配套型号169款,占比69%。今年第一期和第二期推广目录中,比例分别为45%和58%,磷酸亚铁锂市场份额明显回升,主要用于新能源客车和专用车。这背后的原因我……大概是补贴下降和新能源汽车销量下滑带来的巨大压力已经传导到了上游的动力电池行业,越来越多的动力电池行业开始生产更多的磷酸铁锂电池,成本比三元锂电池低10%-15%。同时,动力电池系统在磷酸亚铁锂中的能量密度达到了140Wh/kg,可以满足综合续航里程超过400km的新能源汽车对能量密度的需求。如果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寒冬长期存在,磷酸亚铁锂路线可能真的会卷土重来。结语:动力电池行业加速洗牌在过去的七年里,国内动力电池行业共同经历了一次下滑。公司数量从2013年的40多家飙升至2016年的200多家。2019年,国内动力电池企业数量降至69家。在这个过程中,至少有150家动力电池企业破产,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国内动力电池行业也从早期跨界者多、产品能量密度差、质量堪忧的成熟动力电池供应链转型升级。国内领先的动力电池公司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已超越松下和三星SDI,成为全球装机容量领先的动力电池公司。然而,国内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还远未走到尽头。在新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引导下,外资企业将重返中国市场,与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展开竞争。新能源补贴政策的下降,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寒冬,也将迫使动力电池行业继续洗牌。有业内专家预测,2020年,国内动力电池行业玩家数量将锐减至20余家,中、尾部玩家将大量出局,动力电池行业正在加速洗牌。
据外媒消息报道,电动汽车初创公司Rivian已经提交了一份名为“SwingandDropTailgatedoor”的专利,用户可以更轻松地接触到R1T皮卡车型的车厢。
1900/1/1 0:00:00在中国市场近几年发展的如火如荼的新能源汽车,在2019年下半年陷入了低迷。
1900/1/1 0:00:00日前,我们从外媒获悉,美国电动车初创企业RIVIAN获得了新一轮融资,金额为132亿美元(约926亿元人民币)。据了解,亚马逊与福特是本次融资的主要投资者。
1900/1/1 0:00:0012月2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经过多年的发展,特斯拉在电动汽车方面已有很大的进展。
1900/1/1 0:00:00真正的车载社交方式是什么样的?目前业内尚未有最终定论。但不防让我们想象一下。在我们的车机系统上,安装了一款社交产品,它可以是微信,也可以是其他的APP。
1900/1/1 0:00:00图片来自“亿欧网”全自动驾驶,这可能是听起来就足以让人兴奋的科技浪潮之一了。但是,“全自动驾驶”究竟是什么,其定义却一直模糊不清。通常我们所说的自动驾驶,包含了6个等级,L0L5。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