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多终端《中国汽车报道》推出抗击疫情专题节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傅接受电话连线,就汽车行业在疫情防控中的表现以及疫情对汽车市场的影响与公众进行了互动。以下为采访对话文字实录:
央视:这次疫情的爆发应该说是始料未及的,尤其是在春运高峰和春节假期这样一个时间节点。再加上病的新情况,可以说大家都响应了国家的号召,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到了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我们汽车人和汽车行业各行各业,一直是社会责任最坚定的践行者。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抗击新型冠状病肺炎的战斗中,我们也看到了很多企业在第一时间以自己的方式做出了贡献。能否简单介绍一下国内汽车行业企业在疫情防控方面的整体贡献?他们是如何利用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为疫情防控战役做出努力的?傅:2019年,汽车行业经历了非常艰难的一年。市场持续下滑,经营效益下降,企业压力巨大。在短短的2020年1月,许多企业刚刚完成了过去一年的总结、表彰活动和巩固,并部署了新一年的业务计划。就在这时,新型冠状病疫情爆发,许多企业高管毅然放弃假期出行,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战斗中。他们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带领干部员工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展现了高尚的企业社会责任,留下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难能可贵。我们可以看到,汽车行业一直与防控一线的齐新通力合作,共度难关,争分夺秒,火速驰援,纷纷捐款捐物,加班加点生产疫情防控所需车辆,等等,把社会责任和爱心落实到支持防控一线的实际行动中。1月23日,武汉东风汽车公司作为行业内首家企业捐款1000万元支持抗击疫情。继续根据社会需要提供援助和支持。就在武汉决定“封城”的前一天,家住长春的朱延峰董事长放弃春节行程,留在武汉全力以赴指挥自己的公司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战斗中。1月26日,公司再次捐款2600万,捐款总额3600万。SAIC及其子公司捐赠了2200万元,包括20辆负压救护车。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截至1月31日,汽车行业已有60多家企业捐款捐物,总额超过9亿元。其中,特别需要一提的是,造车新势力、出行公司、汽车电商等初创企业也纷纷赶来助阵,这体现了汽车行业的担当和强大行动力。很多企业也充分利用了自身的优势、资源和渠道,在特殊时期做出了特殊贡献。比如中国一汽的“一汽出行”公司组织“特别爱心团队”,为医护人员和市民提供出行服务;吉利控股集团设立了2亿元疫情防控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疫情严重地区的防控工作,同时也充分利用各地机构的便利优势,筹集和采购急需的医疗物资。作为汽车制造业,生产包括救护车、基建车在内的特种车辆也是行业优势。在这方面,相关企业的响应和独特贡献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央视:是的,短时间内医疗资源的短缺也是这次疫情令人担忧的地方。正如你刚才提到的,有几家企业连夜赶制了医疗车,对保证疫区人民的安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能简单介绍一下当时的情况吗?目前国内汽车企业在这些专用车上的产能如何?面对这种紧急情况,现有资源是否充足?傅: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行业内生产负压救护车的企业首先是在1月24日除夕接到工信部部署的任务,要求保质保量的紧急生产一批负压救护车。相关企业接到任务后,尽快组织生产,大年初一加班加点恢复生产。负压救护车是一种特殊的车辆。在救治和运送传染病人时,既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医护人员与病人的交叉感染,又能有效减少病原微生物向救护车外环境的传播。国内负压救护车的需求量一年不到100辆,正常生产周期一个月左右。这一次的采购需求超过了平时的年产量,短时间内配置资源非常困难。时间就是生命,对于国家给予的巨大信任,各企业都明确表示有信心、有能力按时完成任务。年底了,很多企业都在清理库存,春节期间物流也受到影响。备件的供应是最大的问题。为了解决备件供应不足的问题,各企业派出多名采购人员到供应链生产一线督促备件尽快到货,带人带车随时运输,都是为了快速支持生产。比如SAIC大通这次收了60辆,任务压力可想而知。为此,SAIC大通的生产线在大年初一就满负荷开工,全力保证任务的完成。郑州宇通接到任务时,也在集团的帮助下投入生产。1月28日,宇通还宣布向武汉疫区免费捐赠10辆负压救护车,支援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新建疫情防控一线!据了解,华晨企业、北汽福田、江铃福特等企业也在全力支持国家的需求。这次生产的车辆,很多技术都是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关键时刻,企业也挺得住。
根据我们掌握的最新信息,经过企业的不懈努力,首批100多辆负压救护车已于2月5日可以制造完成,2月6日可以按要求交付。在春节和疫情特殊时期,10天完成30天的任务,应该说是非常了不起的。国家一号召,汽车行业的企业就能马上来,来了就打,打得赢。我们应该表扬这些汽车企业。央视:是的,这些汽车企业的表现确实令人钦佩,我们都应该向他们致敬和感谢。傅校长,很高兴今天有机会采访您。还有一个问题,我相信是汽车行业和外界都非常关心的。因为汽车产业是国家战略的支柱产业,汽车市场进入汽车社会,其变化实际上与每个家庭都息息相关。所以我想请您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作为全国性行业组织的角度来谈一谈。你认为这次疫情会对汽车行业和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
傅:今天,中国汽车工业已经进入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新的历史阶段。在供给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的过程中,汽车行业虽然连续18个月出现下滑,但也呈现出经营效益持续提升、市场应对能力持续提升、韧性持续增强等诸多积极方面。2019年,在市场销量下降8.2%的情况下,工业增加值增长1.8%,表明汽车行业主流企业的经营质量正在改善。在车市遭遇诸多严峻挑战的2019年,下半年后车市依然呈现强劲复苏势头。虽然目前的疫情势必会对一季度的汽车市场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我们相信汽车行业抵御市场波动的能力可以将疫情对汽车行业经营的影响降到最低。目前,汽车企业的营销、R&D、生产等多个核心部门已经启动应对方案的研究,并迅速落实相关应对措施。一汽红旗销量在2019年取得了超10万辆的骄人业绩。今年,它正在攻击20万辆汽车。一年之计在于春。他们与时间赛跑。初六他们制定应急措施,假期不放下工作,全面进入网上办公。在阻止疫情传播的关键时期,虽然集会会议和发布活动会受到影响,但目前借助发达的网络传播条件和丰富的传播平台,企业仍然可以促进经营活动的运作,以应对疫情的短期影响。放眼长远和宏观,困难是暂时的,过度恐慌和盲目乐观都不可取。在顽强抗击疫情的同时,保持企业的战略定力,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在全行业都有所行动。我们对汽车市场的未来仍然充满信心。近日,央视多终端《中国汽车报道》推出抗击疫情专题节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傅接受电话连线,就汽车行业在疫情防控中的表现以及疫情对汽车市场的影响与公众进行了互动。以下为采访对话文字实录:
< img alt = "韩、一汽、福特、福田、东风" src = "/ee img/{ HostI }/img/20230303233725542307/……jpg"/>
央视:这次疫情的爆发应该说是始料未及的,尤其是在春运高峰和春节假期这样一个时间节点。再加上病的新情况,可以说大家都响应了国家的号召,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到了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我们汽车人和汽车行业各行各业,一直是社会责任最坚定的践行者。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抗击新型冠状病肺炎的战斗中,我们也看到了很多企业在第一时间以自己的方式做出了贡献。能否简单介绍一下国内汽车行业企业在疫情防控方面的整体贡献?他们是如何利用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为疫情防控战役做出努力的?傅:2019年,汽车行业经历了非常艰难的一年。市场持续下滑,经营效益下降,企业压力巨大。在短短的2020年1月,许多企业刚刚完成了对过去一年的总结、表彰活动和巩固,并部署了新一年的业务计划。就在这时,新型冠状病疫情爆发,许多企业高管毅然放弃假期出行,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战斗中。他们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带领干部员工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展现了高尚的企业社会责任,留下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难能可贵。我们可以看到,汽车行业一直与防控一线的齐新通力合作,共度难关,争分夺秒,火速驰援,纷纷捐款捐物,加班加点生产疫情防控所需车辆,等等,把社会责任和爱心落实到支持防控一线的实际行动中。1月23日,武汉东风汽车公司作为行业内首家企业捐款1000万元支持抗击疫情。继续根据社会需要提供援助和支持。就在武汉决定“封城”的前一天,家住长春的朱延峰董事长放弃春节行程,留在武汉全力以赴指挥自己的公司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战斗中。1月26日,公司再次捐款2600万,捐款总额3600万。SAIC及其子公司捐赠了2200万元,包括20辆负压救护车。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截至1月31日,汽车行业已有60多家企业捐款捐物,总额超过9亿元。其中,特别需要一提的是,造车新势力、出行公司、汽车电商等初创企业也纷纷赶来助阵,这体现了汽车行业的担当和强大行动力。很多企业也充分利用了自身的优势、资源和渠道,在特殊时期做出了特殊贡献。比如中国一汽的“一汽出行”公司组织“特别爱心团队”,为医护人员和市民提供出行服务;吉利控股集团设立了2亿元疫情防控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疫情严重地区的防控工作,同时也充分利用各地机构的便利优势,筹集和采购急需的医疗物资。作为汽车制造业,生产包括救护车、基建车在内的特种车辆也是行业优势。在这方面,相关企业的响应和独特贡献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央视:是的,短时间内医疗资源的短缺也是这次疫情令人担忧的地方。正如你刚才提到的,有几家企业连夜赶制了医疗车,对保证疫区人民的安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能简单介绍一下当时的情况吗?目前国内汽车企业在这些专用车上的产能如何?面对这种紧急情况,现有资源是否充足?傅: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行业内生产负压救护车的企业首先是在1月24日除夕接到工信部部署的任务,要求保质保量的紧急生产一批负压救护车。相关企业接到任务后,尽快组织生产,大年初一加班加点恢复生产。负压救护车是一种特殊的车辆。在救治和运送传染病人时,既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医护人员与病人的交叉感染,又能有效减少病原微生物向救护车外环境的传播。国内负压救护车的需求量一年不到100辆,正常生产周期一个月左右。这一次的采购需求超过了平时的年产量,短时间内配置资源非常困难。时间就是生命,对于国家给予的巨大信任,各企业都明确表示有信心、有能力按时完成任务。年底了,很多企业都在清理库存,春节期间物流也受到影响。备件的供应是最大的问题。为了解决备件供应不足的问题,各企业派出多名采购人员到供应链生产一线督促备件尽快到货,带人带车随时运输,都是为了快速支持生产。比如SAIC大通这次收了60辆,任务压力可想而知。为此,SAIC大通的生产线在大年初一就满负荷开工,全力保证任务的完成。郑州宇通接到任务时,也在集团的帮助下投入生产。1月28日,宇通还宣布向武汉疫区免费捐赠10辆负压救护车,支援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新建疫情防控一线!据了解,华晨企业、北汽福田、江铃福特等企业也在全力支持国家的需求。这次生产的车辆,很多技术都是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关键时刻,企业也挺得住。
根据我们掌握的最新信息,经过企业的不懈努力,首批100多辆负压救护车已于2月5日可以制造完成,2月6日可以按要求交付。在春节和疫情的特殊时期,10天完成30天的任务,应该说是非常了不起的。国家一号召,汽车行业的企业就能马上来,来了就打,打得赢。我们应该表扬这些汽车企业。央视:是的,这些汽车企业的表现确实令人钦佩,我们都应该向他们致敬和感谢。傅校长,很高兴今天有机会采访您。还有一个问题,我相信是汽车行业和外界都非常关心的。因为汽车产业是国家战略的支柱产业,汽车市场进入汽车社会,其变化实际上与每个家庭都息息相关。所以我想请您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作为全国性行业组织的角度来谈一谈。你认为这次疫情会对汽车行业和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
傅:今天,中国汽车工业已经进入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新的历史阶段。在供给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的过程中,汽车行业虽然连续18个月出现下滑,但也呈现出经营效益持续提升、市场应对能力持续提升、韧性持续增强等诸多积极方面。2019年,在市场销量下降8.2%的情况下,工业增加值增长1.8%,表明汽车行业主流企业的经营质量正在改善。在车市遭遇诸多严峻挑战的2019年,下半年后车市依然呈现强劲复苏势头。虽然目前的疫情势必会对一季度的汽车市场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我们相信汽车行业抵御市场波动的能力可以将疫情对汽车行业经营的影响降到最低。目前,汽车企业的营销、R&D、生产等多个核心部门已经启动应对方案的研究,并迅速落实相关应对措施。一汽红旗销量在2019年取得了超10万辆的骄人业绩。今年,它正在攻击20万辆汽车。一年之计在于春。他们与时间赛跑。初六他们制定应急措施,假期不放下工作,全面进入网上办公。在阻止疫情传播的关键时期,虽然集会会议和发布活动会受到影响,但目前借助发达的网络传播条件和丰富的传播平台,企业仍然可以促进经营活动的运作,以应对疫情的短期影响。放眼长远和宏观,困难是暂时的,过度恐慌和盲目乐观都不可取。在顽强抗击疫情的同时,保持企业的战略定力,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在全行业都有所行动。我们对汽车市场的未来仍然充满信心。
1、积极行动迎战疫情60多家车企捐赠物资总额已超9亿元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截止到1月31日,汽车行业60多家企业,总计捐款和捐物,总额超过9亿元,这其中,特别要提到的是,
1900/1/1 0:00:00自武汉爆发由新型冠状病引发的肺炎疫情后,在全球范围内都引起了高度的关注。我国政府迅速采取有力措施,一方面派遣多支医疗队支援武汉,另一方面也在各地开展隔离与防控措施,抑制疫情传播。
1900/1/1 0:00:00(图片来源:特斯拉官网)过去的一个月,是令特斯拉股东感到兴奋的一个月。特斯拉股东上次有这种感觉时,特斯拉的季度销量还不足5000辆,而现在销量足足是之前的20多倍。
1900/1/1 0:00:002月1日,北京市交通委发布《关于延期使用部分小客车指标的通告》。
1900/1/1 0:00:00引言:在海口新能源暨智能网联汽车展会来临之际,巨量引擎汽车汇聚汽车行业的领军人物,共同探讨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
1900/1/1 0:00:002019过去了,你怀念它吗?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而言,注定不平静2019年虽然已经过去,但是其影响并没随着最后一页日历的撕下而终止,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