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当前的严峻形势,有专家给出了四点改革建议:一是尽快落实农民工进城落户的相关政策,快速解决制造业用工荒问题。二是取消企业住房公积金制度。现在中国的房地产已经市场化,住房公积金的存在意义不大,取消它可以直接降低企业和职工12%的成本。三是出台政策鼓励企业推行年金制度,疏通资本市场企业年金投资渠道和机制。四是想办法降低物流成本。建议重点提高铁路货运量在各种运输方式中的比重,打通铁路运输“最后一公里”,降低综合物流成本。
可惜这四项我都不认同。疫情的影响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从长远来看,专家的四项改革建议有些道理。在当前疫情如山的情况下,这些政策建议恰恰是错误的。第一,目前制造业的用工荒并不是户口问题造成的,而是各省市以邻为壑的措施,壁垒过多,人员流动控制过度造成的。如果健康人口的流动得到适当的引导,农民工也将不得不在没有城市户口的城市工作。即使从长远来看,农民工需要的也不是城市户口,而是城市保障:只要农民工在教育、医疗等方面被赋予平等的权利,户口并不重要。中国人的春节迁徙,不是户口问题,而是老家的老父亲、老母亲、老乡。每个城市都只登记青壮年,子女入学困难。把父母的户口和社保迁入城市就更难了。这些问题解决不了,给个交代也没多大意义。第二,没有必要取消企业住房公积金制度。给出这样的建议是缺乏常识的。公积金,总的来说,是企业和职工双方都接受的一种低税负的收入形式,最终进入职工的腰包。尤其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公积金可以视为免税的个人收入。对于企业来说,这不是负担,而是包含在与员工的薪资谈判中。对于大部分进城农民工来说,公积金贷款还是很好的低息住房贷款,取消不利于他们购房。公积金从来不是真正的负担,企业真正的负担是社保。很多企业复工困难,甚至处于停工状态,但社保不可或缺。因此,应建议各地社保部门和受疫情影响的行业,上半年直接免除缴纳社保。要知道,在不可抗力面前,承担员工停工期间费用的是企业,本该由“失业保障”之类的资金承担。如果社保只能延期,对企业来说负担根本不会减轻,只会增加破产路上的社保负债。第三,此时不应鼓励企业实施年金制度。年金,说白了就是员工要把工资存起来。很多单位都会给员工涨一点工资,否则员工当期可支配收入就会下降。这是员工的自愿储蓄行为,与本次疫情防控和疫情下股市涨跌无关。的确,地球植被的破坏是全球变暖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你在隔壁房子着火的情况下,还谈什么多种树木有助于缓解气候变暖是没有意义的。第四,当务之急不是想办法降低物流成本,而是保证物流业的正常运转。这个时候成本不能低。但成本高不是最可怕的,运营差甚至不正常才是最可怕的。只要正常运转,经济联系就没问题,经济就没问题。如果盲目控制c……ts导致效率降低,这是最大的问题。至于专家建议“尽快把铁路线延伸到各个开发区、厂矿”,那是疫情之后的事了。别急,是明年甚至后年。疫情下,首先要保证正常运行。目前钟南山等专业人员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采取的措施一定是最恰当的。不是医学领域的人,不要过多评论。作为一名经济工作者,我从经济工作的角度对当前的疫情防控有三点建议:第一,在强调控制人流的同时,要做好“服务型政府”。无论是对居民还是企业,都不能“关门”。要主动考虑每个企业的实际情况,为企业安全复工生产创造条件。而不是以疫情为由,设置明显不合理的条件,故意刁难企业。这样控制简单,企业就吃亏了。服务型政府一定不能这样。企业复工复产计划要支持并落实到位;如果企业不满意,应建立政府服务部门或人员的问责制度,避免“一关了之”的懒政行为。二是对受本次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或企业,政策措施要一步到位。对于确实处于停工状态的企业或者企业中的某些岗位,员工应该按照停工状态支付停工工资,社保应该全额减免,而不是延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要有针对性地支持这些真正受到影响的企业,按照过去一年的平均营业收入,为疫情发生后的经营提供贴息贷款;对疫情后恢复生产的重点行业或重点扶贫项目给予财政补贴。如果货币政策只是泛滥,财政政策只是香水,效果不会好。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第三,要在地方省委书记的领导下,建立跨区域的保障和对话机制。不仅各个城市要拿出有针对性的保障措施,省市之间也要建立对话机制。比如苏南的产业链极其发达,一个产品的零配件可能分布在苏州、常州、无锡的工厂里。如果没有跨区域的对话保障机制,各地“画地为牢”,那么基于产业链合作的“复工复产”就是一句空话。面对疫情,我们要做好最严肃的预案,不能心存侥幸,以为两周后就可以放松。那么,就要对“复产复工”给予最大的重视。完整高效的产业链是中国制造的基础。只要中国所有产业的产业链都能高效运转全链条,中国制造就会站稳脚跟。作者孙建波:阅文资本创始人,原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针对当前的严峻形势,有专家给出了四点改革建议:一是尽快落实农民工进城落户的相关政策,快速解决制造业用工荒问题。二是取消企业住房公积金制度。现在中国的房地产已经市场化,住房公积金的存在意义不大,取消它可以直接降低企业和职工12%的成本。三是出台政策鼓励企业推行年金制度,疏通资本市场企业年金投资渠道和机制。四是想办法降低物流成本。建议重点提高铁路货运量在各种运输方式中的比重,打通铁路运输“最后一公里”,降低综合物流成本。
可惜这四项我都不认同。疫情的影响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从长远来看,专家的四项改革建议有些道理。在当前疫情如山的情况下,这些政策建议恰恰是错误的。第一,目前制造业的用工荒并不是户口问题造成的,而是各省市以邻为壑的措施,壁垒过多,人员流动控制过度造成的。如果健康人口的流动得到适当的引导,农民工也将不得不在没有城市户口的城市工作。即使从长远来看,农民工需要的也不是城市户口,而是城市保障:只要农民工在教育、医疗等方面被赋予平等的权利,户口并不重要。中国人的春节迁徙,不是户口问题,而是老家的老父亲、老母亲、老乡。每个城市都只登记青壮年,子女入学困难。把父母的户口和社保迁入城市就更难了。这些问题解决不了,给个交代也没多大意义。第二,没有必要取消企业住房公积金制度。给出这样的建议是缺乏常识的。公积金,总的来说,是企业和职工双方都接受的一种低税负的收入形式,最终进入职工的腰包。尤其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公积金可以视为免税的个人收入。对于企业来说,这不是负担,而是包含在与员工的薪资谈判中。对于大部分进城农民工来说,公积金贷款还是很好的低息住房贷款,取消不利于他们购房。公积金从来不是真正的负担,企业真正的负担是社保。很多企业复工困难,甚至处于停工状态,但社保不可或缺。因此,建议地方社保部门和受疫情影响的行业在第一年直接免交社保……一年的一半。要知道,在不可抗力面前,承担员工停工期间费用的是企业,本该由“失业保障”之类的资金承担。如果社保只能延期,对企业来说负担根本不会减轻,只会增加破产路上的社保负债。第三,此时不应鼓励企业实施年金制度。年金,说白了就是员工要把工资存起来。很多单位都会给员工涨一点工资,否则员工当期可支配收入就会下降。这是员工的自愿储蓄行为,与本次疫情防控和疫情下股市涨跌无关。的确,地球植被的破坏是全球变暖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你在隔壁房子着火的情况下,还谈什么多种树木有助于缓解气候变暖是没有意义的。第四,当务之急不是想办法降低物流成本,而是保证物流业的正常运转。这个时候成本不能低。但成本高不是最可怕的,运营差甚至不正常才是最可怕的。只要正常运转,经济联系就没问题,经济就没问题。如果一味控制成本导致效率降低,那才是最大的问题。至于专家建议“尽快把铁路线延伸到各个开发区、厂矿”,那是疫情之后的事了。别急,是明年甚至后年。疫情下,首先要保证正常运行。目前钟南山等专业人员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采取的措施一定是最恰当的。不是医学领域的人,不要过多评论。作为一名经济工作者,我从经济工作的角度对当前的疫情防控有三点建议:第一,在强调控制人流的同时,要做好“服务型政府”。无论是对居民还是企业,都不能“关门”。要主动考虑每个企业的实际情况,为企业安全复工生产创造条件。而不是以疫情为由,设置明显不合理的条件,故意刁难企业。这样控制简单,企业就吃亏了。服务型政府一定不能这样。企业复工复产计划要支持并落实到位;如果企业不满意,应建立政府服务部门或人员的问责制度,避免“一关了之”的懒政行为。二是对受本次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或企业,政策措施要一步到位。对于确实处于停工状态的企业或者企业中的某些岗位,员工应该按照停工状态支付停工工资,社保应该全额减免,而不是延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要有针对性地支持这些真正受到影响的企业,按照过去一年的平均营业收入,为疫情发生后的经营提供贴息贷款;对疫情后恢复生产的重点行业或重点扶贫项目给予财政补贴。如果货币政策只是泛滥,财政政策只是香水,效果不会好。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第三,要在地方省委书记的领导下,建立跨区域的保障和对话机制。不仅各个城市要拿出有针对性的保障措施,省市之间也要建立对话机制。比如苏南的产业链极其发达,一个产品的零配件可能分布在苏州、常州、无锡的工厂里。如果没有跨区域的对话保障机制,各地“画地为牢”,那么基于产业链合作的“复工复产”就是一句空话。面对疫情,我们要做好最严肃的预案,不能心存侥幸,以为两周后就可以放松。那么,就要对“复产复工”给予最大的重视。完整高效的产业链是中国制造的基础。只要中国所有产业的产业链都能高效运转全链条,中国制造就会站稳脚跟。作者孙建波:阅文资本创始人,原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
标签:
黄奇帆建议取消人大住房公积金2月10日,在警惕疫情进一步扩散的同时,许多企业也按照规定开始复工、复产。但是,在这个关键时候,企业真正意义上的复工复产依然困难重重。一是疫情防控所导致的工人极度短缺。
1900/1/1 0:00:00近年来,不只是黄奇帆提出废除住房公积金制度,先后有不少人提出过类似观点,且全社会对废除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呼声也相当之高。
1900/1/1 0:00:00不曾料想,2020年车市会以一场战“疫”而开局。战疫如战场新型冠状病疫情的发生,对各行各业,包括我们身处的汽车业,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1900/1/1 0:00:001、上海市长应勇任湖北省委书记,王忠林任武汉市委书记日前,中共中央决定:应勇同志任湖北省委委员、常委、书记,蒋超良同志不再担任湖北省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1900/1/1 0:00:00随着2月10日全国各地陆续开始复工,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指挥,全国已经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局面。
1900/1/1 0:00:002月11日,黄奇帆发表的文章引起广泛关注,为应对疫情对制造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冲击,他提到四条建议,其中第二条建议取消住房公积金制度,引起较大争论。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