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持续升温,各地纷纷宣布推迟复工的决定。这对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是一个极大的考验。相对于流动性支持充足的传统大型汽车企业,延迟复工对初创期的中小型新造车企业的抗风险能力、现金流储备、创新能力等影响尤为严重。2月17日,汽车预测人士采访了几家中小型新造车企业,发现新造车企业生产节奏被打乱,新产品开发延迟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疫情期间没有收入,硬成本支出高,财政压力突出;市场化融资难,银行贷款向头部企业倾斜...迫切需要支持他们度过一个特殊时期。新造车企业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经过快速制定对策、与供应商协调调整产能、保障员工健康机制、快速转移营销重点、稳定信心等一系列积极应对调整后,依然在市场上表现出较高的活力。生产节奏被打乱,新产品的开发被推迟。汽车作为生产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面对疫情需要停产停工。企业复工后将面临原辅材料短缺、物流运输困难、人员周转和补充困难、材料和人工成本上升等问题。1.缺少工人。湖北员工无法上班和复工,同时由于入职人员等招聘计划迟迟没有拟定,岗位工人缺乏。一位企业负责人说:“员工回绍兴后会完成自我隔离。稍后,我们将根据最新的疫情和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的批准,以及零部件供应商的复工情况,确定具体的复工时间。”2.供应短缺。停产、停工不仅限于整车厂。汽车生产涉及的零部件、材料和服务供应链较长,供应商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华中(主要是武汉和河南、湖北)、华东、华南等地区,是疫情高发和重点控制地区,复工时间不确定。3.物流延期。防疫工作占用了大部分的物流资源,备件在流通中受到影响,备件不能按期送到工厂。有企业表示,“与传统主机厂相比,新车厂商的产量较低。虽然工厂中的备件可以支撑短期的生产活动,但从长期来看,供应问题会加剧对车辆生产的负面影响。”4.新产品的开发被推迟了。由于节假日的延迟,R&D、整车试制和测试以及相关核心技术项目的进度有所延迟,减缓了原有的产品投放和技术更新。有企业估计后续产品的推出时间会比原定日期推迟1-2个月左右。目前,新型冠状病肺炎疫情正处于防控关键期,各地防控力度不断升级。此外,许多企业为了抗击疫情,推迟了复工。分析人士指出,由于生产规模小、交付量小,甚至尚未进入交付状态等原因,大多数新造车企业只有支出,没有收入,现金流不稳定,抗风险能力较弱。1.线下客流流失严重。受疫情影响,全国各大城市商圈大面积倒闭,新车厂商将其门店集中在商圈,导致客流严重下降。2.新车交付停滞不前。受疫情影响,企业复工时间和全国全面复工安排尚未确定。由于产品供应不足,销售人员无法重返岗位,新车交付等经营活动被迫停滞。3.固定支出比率很重要。2020年是新造车企业布局线下门店的关键节点。有的企业铺了200多家店。虽然他们没有照常营业,但租金等硬成本保持不变。一些车企开展出行服务,同时需要面对巨大的维护成本和司机工资。4.现金流面临压力。受疫情影响,企业难以正常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同时面临巨大的硬成本支出,流动资金压力严重。市场化融资难。银行贷款向头部企业倾斜。一些企业透露,由于疫情和停工,挑战……一、二季度ata下跌加剧,市场化融资周期将明显延长,交易变化加大,投资者观望情绪继续增强,避险情绪增强。1.影响银行信用贷款。持续亏损和低现金流将成为投资交易的实质性障碍。2.完成融资,应对短期资金流动问题。部分企业2019年完成融资补充现金流。以Xpeng Motors为例,2019年11月,Xpeng Motors宣布获得总计4亿美元的C轮融资,仍有足够的现金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营,同时可以加大对健康领域的投入。3.银行贷款信贷向制造业头部企业倾斜。随着融资环境的挑战,国家稳定经济的措施逐渐落地,金融环境正在向更有利于企业稳定发展的方向推进。但也有企业透露,银行贷款仍会向制造业头部企业倾斜。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疫情形势下,国务院相继出台了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亿元以下中小企业融资贷款积极政策。其中包括落实信贷尽职免责政策,提高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降低全部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贷款利率和信贷支持总额超过3490亿元。网络营销作为主要的品牌营销是有限的。一般来说,春季大型车展是新车厂商发声的重要场合之一。受疫情影响,大型车展活动很可能推迟,新车厂商正在重新考虑上市计划和销售计划。1.线下营销受阻。企业原计划开展网店的营销活动因疫情无法开展,门店选址带来的先天条件难以奏效。2.品牌营销是有限的。现场看车、线上展厅等零接触的购物模式成为疫情中汽车营销的主旋律,其中卖车成为第一要素,品牌形象的树立被弱化。3.创新服务。在采访中,有企业明确表示,疫情中的工作重点将放在线上营销策略的部署上,一方面加强与用户的沟通,另一方面推动推广、服务、交易等传统线下营销环节的线上化进程。同时为用户在购车、使用、置换、保值等方面创新服务提出更多创新服务方式和政策。稳定信心成为工作重点。“这次疫情对用户和经销商最深的心理影响是不安全感,”分析人士指出。“汽车公司首先需要保护用户和合作伙伴,让他们放心。”疫情期间要保证产业链上下游,稳定产业链,稳定用户和经销商的信心。通过主动与零部件供应商沟通生产进度,可以缓解产业链压力,降低系统性风险,保障产业链安全稳定。1、疫情不会影响企业间的长期合作。2.随着正式复工,企业与政府的合作已经展开。3.赶上进度,完成业绩。部分处于产能爬坡期的企业表示,将在疫情结束后评估是否赶既定生产计划,以减轻停产带来的压力和损失,尽最大努力完成合同,充分保障产业链上下游的衔接,稳定产业链,稳定用户和经销商的信心。许多公司呼吁政府支持和减轻负担。采访中,新车厂商表示希望政府能出台政策缓解目前销量下滑带来的短期资金压力,在金融信贷方面加强支持,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减轻企业税负,为中小企业减负。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支持中小企业复工的20条通知,上海出台相应政策,从加强金融信贷支持、减轻企业税负、落实稳定就业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为中小企业减负。1.制定汽车销售扶持政策,刺激消费市场。政策内容可以包括刺激销售的措施、销售税收减免措施、汽车贷款优惠措施、销售激励措施等。,多渠道刺激市场消费,帮助解决车企资金问题。2.通过财税奖励、贷款支持、政府引导基金等方式帮助车企渡过难关。为了解决中小企业的困难,我国许多地方提出了多重扶持政策,如减免或缓缴社保、税费等相关费用;根据不同类型的企业,制定租金减免和政府补贴的相关政策;针对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问题,提出了降低贷款利率、不贷、不断贷、不压贷等优惠政策。随着疫情持续升温,各地纷纷宣布推迟复工的决定。这对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是一个极大的考验。相对于流动性支持充足的传统大型汽车企业,延迟复工对初创期的中小型新造车企业的抗风险能力、现金流储备、创新能力等影响尤为严重。2月17日,汽车预测人士采访了几家中小型新造车企业,发现新造车企业生产节奏被打乱,新产品开发延迟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疫情期间没有收入,硬成本支出高,财政压力突出;市场化融资难,银行贷款向头部企业倾斜...迫切需要支持他们度过一个特殊时期。新造车企业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经过快速制定对策、与供应商协调调整产能、保障员工健康机制、快速转移营销重点、稳定信心等一系列积极应对调整后,依然在市场上表现出较高的活力。生产节奏被打乱,新产品的开发被推迟。汽车作为生产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面对疫情需要停产停工。企业复工后将面临原辅材料短缺、物流运输困难、人员周转和补充困难、材料和人工成本上升等问题。1.缺少工人。湖北员工无法上班和复工,同时由于入职人员等招聘计划迟迟没有拟定,岗位工人缺乏。一位企业负责人说:“员工回绍兴后会完成自我隔离。稍后,我们将根据最新的疫情和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的批准,以及零部件供应商的复工情况,确定具体的复工时间。”2.供应短缺。停产、停工不仅限于整车厂。汽车生产涉及的零部件、材料和服务供应链较长,供应商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华中(主要是武汉和河南、湖北)、华东、华南等地区,是疫情高发和重点控制地区,复工时间不确定。3.物流延期。防疫工作占用了大部分的物流资源,备件在流通中受到影响,备件不能按期送到工厂。有企业表示,“与传统主机厂相比,新车厂商的产量较低。虽然工厂中的备件可以支撑短期的生产活动,但从长期来看,供应问题会加剧对车辆生产的负面影响。”4.新产品的开发被推迟了。由于节假日的延迟,R&D、整车试制和测试以及相关核心技术项目的进度有所延迟,减缓了原有的产品投放和技术更新。有企业估计后续产品的推出时间会比原定日期推迟1-2个月左右。目前,新型冠状病肺炎疫情正处于防控关键期,各地防控力度不断升级。此外,许多企业为了抗击疫情,推迟了复工。分析人士指出,由于生产规模小、交付量小,甚至尚未进入交付状态等原因,大多数新造车企业只有支出,没有收入,现金流不稳定,抗风险能力较弱。1.线下客流流失严重。受疫情影响,全国各大城市商圈大面积倒闭,新车厂商将其门店集中在商圈,导致客流严重下降。2.新车交付停滞不前。受疫情影响,企业复工时间和全国全面复工安排尚未确定。由于产品供应不足,销售人员无法重返岗位,新车交付等经营活动被迫停滞。3.固定支出比率很重要。2020年是新造车企业布局线下门店的关键节点。有的企业铺了200多家店。虽然他们没有照常营业,但租金等硬成本保持不变。一些车企开展出行服务,同时需要面对巨大的维护成本和司机工资。4.现金流面临压力。受疫情影响,企业难以正常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同时面临巨大的硬成本支出,流动资金压力严重。市场化融资难。银行贷款向头部企业倾斜。一些企业透露,由于疫情和停工,挑战……一、二季度ata下跌加剧,市场化融资周期将明显延长,交易变化加大,投资者观望情绪继续增强,避险情绪增强。1.影响银行信用贷款。持续亏损和低现金流将成为投资交易的实质性障碍。2.完成融资,应对短期资金流动问题。部分企业2019年完成融资补充现金流。以Xpeng Motors为例,2019年11月,Xpeng Motors宣布获得总计4亿美元的C轮融资,仍有足够的现金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营,同时可以加大对健康领域的投入。3.银行贷款信贷向制造业头部企业倾斜。随着融资环境的挑战,国家稳定经济的措施逐渐落地,金融环境正在向更有利于企业稳定发展的方向推进。但也有企业透露,银行贷款仍会向制造业头部企业倾斜。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疫情形势下,国务院相继出台了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亿元以下中小企业融资贷款积极政策。其中包括落实信贷尽职免责政策,提高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降低全部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贷款利率和信贷支持总额超过3490亿元。网络营销作为主要的品牌营销是有限的。一般来说,春季大型车展是新车厂商发声的重要场合之一。受疫情影响,大型车展活动很可能推迟,新车厂商正在重新考虑上市计划和销售计划。1.线下营销受阻。企业原计划开展网店的营销活动因疫情无法开展,门店选址带来的先天条件难以奏效。2.品牌营销是有限的。现场看车、线上展厅等零接触的购物模式成为疫情中汽车营销的主旋律,其中卖车成为第一要素,品牌形象的树立被弱化。3.创新服务。在采访中,有企业明确表示,疫情中的工作重点将放在线上营销策略的部署上,一方面加强与用户的沟通,另一方面推动推广、服务、交易等传统线下营销环节的线上化进程。同时为用户在购车、使用、置换、保值等方面创新服务提出更多创新服务方式和政策。稳定信心成为工作重点。“这次疫情对用户和经销商最深的心理影响是不安全感,”分析人士指出。“汽车公司首先需要保护用户和合作伙伴,让他们放心。”疫情期间要保证产业链上下游,稳定产业链,稳定用户和经销商的信心。通过主动与零部件供应商沟通生产进度,可以缓解产业链压力,降低系统性风险,保障产业链安全稳定。1、疫情不会影响企业间的长期合作。2.随着正式复工,企业与政府的合作已经展开。3.赶上进度,完成业绩。部分处于产能爬坡期的企业表示,将在疫情结束后评估是否赶既定生产计划,以减轻停产带来的压力和损失,尽最大努力完成合同,充分保障产业链上下游的衔接,稳定产业链,稳定用户和经销商的信心。许多公司呼吁政府支持和减轻负担。采访中,新车厂商表示希望政府能出台政策缓解目前销量下滑带来的短期资金压力,在金融信贷方面加强支持,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减轻企业税负,为中小企业减负。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支持中小企业复工的20条通知,上海出台相应政策,从加强金融信贷支持、减轻企业税负、落实稳定就业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为中小企业减负。1.制定汽车销售扶持政策,刺激消费市场。政策内容可以包括刺激销售的措施、销售税收减免措施、汽车贷款优惠措施、销售激励措施等。,多渠道刺激市场消费,帮助解决车企资金问题。2.通过财税奖励、贷款支持、政府引导基金等方式帮助车企渡过难关。为了解决中小企业的困难,我国许多地方提出了多重扶持政策,如减免或缓缴社保、税费等相关费用;根据不同类型的企业,制定租金减免和政府补贴的相关政策;针对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问题,提出了降低贷款利率、不贷、不断贷、不压贷等优惠政策。
谁也没有想到,在车市的寒冬中,拥有将近112年历史的通用汽车会显得如此不堪一击。近日通用汽车发布公告,宣布2021年开始将逐步减少其旗下霍顿品牌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销售、工程和设计业务。
1900/1/1 0:00:00在美国,以通用汽车、福特汽车、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为代表的老牌汽车巨头正在被特斯拉抢占风头。由资本力量推动前行的美国汽车产业,股票市场的行情很能说明问题。
1900/1/1 0:00:00北京时间2月19日凌晨消息,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周二宣布,该公司将用其载人太空舱“龙飞船”(CrewDragon)运送4名私人付费的太空游客进入轨道。
1900/1/1 0:00:00面对2020年开年伊始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汽车行业正在经受巨大的考验。而造车新势力在车市寒冬、疫情的双重考验之下,究竟还能走多远成为今年车市一大疑问。或许会有一些企业不可避免地“死在明天晚上”。
1900/1/1 0:00:00如果说前两年车企被车市寒风吹得瑟瑟发抖,那今年受疫情影响的车市或许会像一把风刀把大家虐得遍体鳞伤。
1900/1/1 0:00:00日前,据外媒报道,针对LG化学和SK创新的电动车电池诉讼案有了初步裁决结果,美国贸易委员会(ITC)表示,初步裁定LG化学胜诉。此前,LG化学在诉讼案中指控竞争对手SK创新窃取其商业机密。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