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婚姻不成形,本来过几天就交付的新车,因为专卖店开不了,取不到车。”牛鑫一脸懵逼的说道。年前买了一辆起亚智跑做婚车,价格十几万。他已经支付了一半以上的购车款,只有在尾款结清后才会提车。牛心原定于农历正月初八举行婚礼,但因疫情被迫取消。然而,受影响的不仅仅是牛新这样的消费者,连续两年销量同比下滑的汽车市场也进入了深度感冒。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数据显示,受春节假期和疫情影响,1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72万辆,同比下降20.5%,为2005年以来最低;环比下降19.8%,也是历年来最低。同样,2月前两周的车市数据更不乐观:全国乘用车市场1至2周零售额同比下降92%,第一周和周二平均零售额仅为811辆和4098辆。这样的寒冬给长安汽车的“自救”增添了一丝不确定性:2019年,长安汽车由盈转亏,且金额巨大,预计亏损24-29亿元。长安汽车开始采取推新产品、剥离亏损业务、引入战略投资者发展新能源汽车等一系列措施“自救”。现在全面复工还需要时间,长安汽车的生产和销售都会受到影响,这必然会减缓长安汽车“自救”的进程。长安汽车的前路漫漫。1.被甩在后面的长安汽车很快就倒下了。财报显示,其2016年净利润102.85亿元,2019年预亏24-29亿元,但短短三年。在2019年业绩预告中,长安汽车将业绩下滑归因于销量下滑。根据长安汽车披露的产销数据,2019年共销售汽车176万辆,同比下降15.16%。
(图/长安汽车公告)这个下滑速度远远超过了SAIC、广汽、吉利、比亚迪等车企,也超过了车市的下滑。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9年全国乘用车累计销量2144.4万辆,同比下降9.6%。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新能源汽车分会副秘书长曾皮权看来,长安汽车业绩和销量下滑的外部原因是整个汽车市场环境不是很好。此外,国企体制、高端品牌缺乏、个别产品质量有缺陷、前期投入无回报等内在原因也对长安汽车的业绩和销量产生影响。曾皮权认为,长安汽车作为国企,面临的问题比长城、吉利、比亚迪等民企更复杂。在运行速度、体制改革、结构变革、新能源发展等方面总是慢。虽然投入大,但短时间内很难见到成效。此外,长安汽车过于依赖合资企业,合资体制本身也饱受诟病。2019年,长安汽车合资板块销量处于下滑状态。长安马自达和长安福特累计销量为31.76万辆,同比减少22.65万辆,降幅达41.63%,远超自主品牌的降幅。“长安汽车的销量非常依赖长安福特。”在曾皮宽看来,一旦长安福特各方面表现不好,就会影响整个集团。2.“依赖”从以往的数据来看,长安汽车的销量和业绩对长安福特的依赖不会一蹴而就。2016年,长安福特销量达到峰值94.38万辆。这一年也是长安汽车的盈利高峰,净利润102.85亿元。但此后,距离百万销量仅一步之遥的长安福特迅速没落,开启了“跌跌不休”的模式。2017年,长安福特实现销量82.8万辆,同比下降12.27%;2018年,长安福特实现销量37.8万辆,同比下降54.38%。对比2017年的销量,其2018年的销量是第一。2019年,长安福特的销量不仅没有上升,反而再次“腰斩”。其全年销量为18.4万辆,同比减少19.38万辆,降幅达51.3%,也是长安汽车旗下子公司中降幅最大的。对于长安福特销量大幅跳水的原因,长安汽车董事会办公室(以下简称“董事”)人士向子弹财经表示,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不够快。该总监坦言,“在合资模式下,我们完全依靠福特的产品引进。福特作为百年企业,有其固有的R&D效率。在推出新产品方面,未能跟上中国市场变化的步伐,导致产品更新换代步伐缓慢,流失了一部分消费者。一旦失去了市场,就很难再找回来。”在长安福特销量大幅下滑的同时,长安汽车的其他合资和自主品牌未能形成有力支撑,甚至“拖后腿”,导致长安汽车净利润大幅下滑:2017年净利润下滑至71.37亿元,2018年“跳水”至6.81亿元,直至2019年预亏24-29亿元。伴随着销量和利润下滑的,还有长安福特的口碑。近年来,长安福特福克斯漏油、翼虎断轴、蒙迪欧异味等问题引发车主不满,很多人怪罪长安汽车。在汽车圈,“百年福特,毁在长安”的口号广为流传。曾皮冠向子弹财经直言,长安汽车部分产品质量存在缺陷,用户体验不是很好,影响了口碑,也是其业绩和销量的一大原因。事实上,合资双方也在采取措施,试图挽救不断下滑的长安福特。长安汽车办公室人士告诉子弹财经,从2018年底开始,福特和长安进行了密集的沟通,陆续发布了一些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推动长安福特在中国市场的未来发展。”这些协议涉及很多方面,如降低采购成本、R&D产能建设、经销商制度改革等。当然,这些措施在这样一个已经达到百万规模的车企,会逐渐落地,需要一段时间来体现。”该董事会人士进一步表示。长安和福特已经是绑在一根绳子上的“蚂蚱”了。一度长安福特销量飙升,导致长安汽车业绩节节攀升,患上了长安福特的“依赖症”。如今长安福特销量大幅下滑,长安汽车自然也不会更好。3.合资品牌销量一直“跳水”,长安汽车自主品牌全年销售业绩也不佳。2019年,长安在重庆长安、河北长安、合肥长安的自主板块共销售汽车84.96万辆,同比减少7.23万辆,降幅为7.84%。这个销量远不如几年前。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15年,长安汽车自主品牌乘用车年产销量分别突破100万辆,实现了中国汽车史上第一个中国品牌的“双百万”,获得“自主一哥”称号。作为国企,长安汽车在资源上优于大多数自主车企,是自主品牌中的佼佼者。与吉利、长城汽车并称‘独立公司前三’。”长安汽车没有自己的高端品牌,这是它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曾皮冠告诉子弹财经,相比吉利和长城汽车,长安汽车除了普通产品之外,几乎没有什么新车型,新车型里也没有什么符合本土潮流的。”新能源车更吸引人,也是一种趋势,但在这款长安汽车上并没有太多表现。当然,长安汽车在新能源领域投入很大,也做出了成绩,但短时间内是无法盈利的。"曾玉权说。但值得肯定的是,2019年下半年以来,长安汽车的销量并没有完全下滑,有复苏的希望。”我们的销售政策没有太大变化,而且……我们没有被提升或降职。“据长安汽车办公室主任介绍,长安汽车销量的增长得益于产品和CS系列的密集投放,尤其是重磅产品CS75 PLUS。”去年,长安汽车相继推出了CS85、全新的CS95和CS15。9月推出重磅产品CS75 PLUS,新增CS35和逸动蓝鲸动力版。全年产品密集推出,产品均价明显提升,产品结构也有所改善。以前我们的低价产品占比超过比比,现在我们的销量主要来自CS系列的贡献,加上重磅产品CS75 PLUS。“据媒体报道,2019年9月至12月,CS75 PLUS总销量达70011台。今年1月,长安CS75销量为24,863辆,同比增长54.9%,其中大部分来自加版。这一点在长安汽车独立板块合肥长安的销量上体现的很明显。2019年9-12月,合肥长安月销量分别为1.75万辆、2.47万辆、2.51万辆、2.78万辆,增幅较大。1月份,在全国乘用车零售额同比下降20.5%的情况下,合肥长安实现了2.07万辆的销量。据长安汽车介绍,合肥长安是长安品牌乘用车生产基地之一,主要生产CS75 PLUS、CS15系列、逸动DT等产品。”仅在合肥就建了二期工厂,产能约24万辆。目前只生产CS75 PLUS。"长安汽车办公室的一位人士告诉子弹财经。她说长安汽车销量的回升已经体现在业绩上了。”我们2019年一季度亏损20亿左右,前三季度已经亏损26亿多。如果取中间值24-29亿元,可以看到四季度已经开始盈亏平衡。" 4.自救对于长安汽车来说,2020年成功翻盘非常重要。2018年4月,长安汽车启动“第三次创业”,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2020年目标销量400万辆,市场份额12.7%。其中,自主品牌销量246万辆,国内第一,全球第十二;新能源汽车销量35万辆,位居行业第一梯队。现在目标进入兑现之年,长安汽车压力倍增。“长安汽车不仅面临经济下行的大环境压力,还面临转型的压力。”对于长安汽车的现状,曾丕权总结道,“转型不是简单的把国企变成民企,更多的在于自我突破,供给侧改革和结构性改革,一些不必要的业务必须砍掉。”曾培权告诉子弹财经,“之前我和朱先生(长安汽车总裁)有过一次交流。长安本身就很复杂。他要改革,要创新,要变革,要发展新能源。这些措施他都想到了,但还需要适应市场。”刚刚过去的2019年,长安汽车也在努力“瘦身”,减轻财务负担。如将长期亏损的长安PSA 50%股权以16.3亿元出售给宝能系,预计将增加合并报表税前利润13.52亿元。随着“第三届创新创业计划”的不断推进,“智能”和“新能源”成为长安汽车的重点方向。长安汽车放弃长安新能源控股权,引入4家战略投资者,总投资28.4亿元,加快其混改进程。预计合并报表净利润增加22.91亿元。然而,在新能源汽车方面,长安汽车面临着同样严峻的形势。外部,特斯拉在中国量产抢占市场,内部,比亚迪、BAIC新能源、“造车新势力”虎视眈眈。更重要的是,在补贴的大背景下,新能源车企的日子也没那么好过。自2019年夏季削减补贴以来,新能源汽车总销量大幅下降。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共计120.6万辆,同比下降4%。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领头羊”比亚迪,在2019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走下坡路后,甚至不得不依靠传统燃油车“救场”。“我们其实很早就开始做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积累也很丰富。目前新能源汽车还没有找到非常广阔的盈利模式,因为电池成本还是很高,还没有达到降低成本的规模效应。坦白说,我们的新能源板块其实是亏损的,所以引入一些优质的社会资源和我们一起造新能源汽车,减轻上市公司的负担。”长安汽车董事告诉子弹财经。对于长安汽车发展新能源的努力,曾皮宽表示乐观:“汽车市场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新四化’发展是肯定的,电动车的市场份额会越来越高,这是毋庸置疑的。”5.结语2018年以来,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和经济转型,中国车市从增量市场转变为存量市场。在此背景下,车市已经连续两年呈现负增长趋势,2020年疫情的影响将使车市更加低迷。不过,曾培刚对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仍持乐观态度。“预计稍后会有一些促进(汽车)消费发展的政策出台。另外,如果疫情持续一段时间,消费者的心态也会发生变化,会担心坐公交地铁交叉感染,对私家车的需求也会增加。因此,在第二季度的后半段和第三季度,汽车行业有望有大幅增长。“但是,车企的压力一直存在。随着大众对汽车认识的加深,在选车时也越来越挑剔。车企如果不能适应市场需求,最终会被用户抛弃。长安汽车在CS75 PLUS上的成功,虽然让其重新找回了应有的发展节奏,但远未放松,长安汽车要重新找回从前的状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长安汽车如何“自救”是摆在面前的第一道难题……它。只有成功“自救”,才能东山再起。注:应采访对象要求,牛鑫为化名。
“不仅婚姻不成形,本来过几天就交付的新车,因为专卖店开不了,取不到车。”牛鑫一脸懵逼的说道。年前买了一辆起亚智跑做婚车,价格十几万。他已经支付了一半以上的购车款,只有在尾款结清后才会提车。牛心原定于农历正月初八举行婚礼,但因疫情被迫取消。然而,受影响的不仅仅是牛新这样的消费者,连续两年销量同比下滑的汽车市场也进入了深度感冒。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数据显示,受春节假期和疫情影响,1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72万辆,同比下降20.5%,为2005年以来最低;环比下降19.8%,也是历年来最低。同样,2月前两周的车市数据更不乐观:全国乘用车市场1至2周零售额同比下降92%,第一周和周二平均零售额仅为811辆和4098辆。这样的寒冬给长安汽车的“自救”增添了一丝不确定性:2019年,长安汽车由盈转亏,且金额巨大,预计亏损24-29亿元。长安汽车开始采取推新产品、剥离亏损业务、引入战略投资者发展新能源汽车等一系列措施“自救”。现在全面复工还需要时间,长安汽车的生产和销售都会受到影响,这必然会减缓长安汽车“自救”的进程。长安汽车的前路漫漫。1.被甩在后面的长安汽车很快就倒下了。财报显示,其2016年净利润102.85亿元,2019年预亏24-29亿元,但短短三年。在2019年业绩预告中,长安汽车将业绩下滑归因于销量下滑。根据长安汽车披露的产销数据,2019年共销售汽车176万辆,同比下降15.16%。
(图/长安汽车公告)这个下滑速度远远超过了SAIC、广汽、吉利、比亚迪等车企,也超过了车市的下滑。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9年全国乘用车累计销量2144.4万辆,同比下降9.6%。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新能源汽车分会副秘书长曾皮权看来,长安汽车业绩和销量下滑的外部原因是整个汽车市场环境不是很好。此外,国企体制、高端品牌缺乏、个别产品质量有缺陷、前期投入无回报等内在原因也对长安汽车的业绩和销量产生影响。曾皮权认为,长安汽车作为国企,面临的问题比长城、吉利、比亚迪等民企更复杂。在运行速度、体制改革、结构变革、新能源发展等方面总是慢。虽然投入大,但短时间内很难见到成效。此外,长安汽车过于依赖合资企业,合资体制本身也饱受诟病。2019年,长安汽车合资板块销量处于下滑状态。长安马自达和长安福特累计销量为31.76万辆,同比减少22.65万辆,降幅达41.63%,远超自主品牌的降幅。“长安汽车的销量非常依赖长安福特。”在曾皮宽看来,一旦长安福特各方面表现不好,就会影响整个集团。2.“依赖”从以往的数据来看,长安汽车的销量和业绩对长安福特的依赖不会一蹴而就。2016年,长安福特销量达到峰值94.38万辆。这一年也是长安汽车的盈利高峰,净利润102.85亿元。但此后,距离百万销量仅一步之遥的长安福特迅速没落,开启了“跌跌不休”的模式。2017年,长安福特实现销量82.8万辆,同比下降12.27%;2018年,长安福特实现销量37.8万辆,同比下降54.38%。对比2017年的销量,其2018年的销量是第一。2019年,长安福特的销量不仅没有上升,反而再次“腰斩”。其全年销量为18.4万辆,同比减少19.38万辆,降幅达51.3%,也是长安汽车旗下子公司中降幅最大的。对于长安福特销量大幅跳水的原因,长安汽车董事会办公室(以下简称“董事”)人士向子弹财经表示,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不够快。该总监坦言,“在合资模式下,我们完全依靠福特的产品引进。福特作为百年企业,有其固有的R&D效率。在推出新产品方面,未能跟上中国市场变化的步伐,导致产品更新换代步伐缓慢,流失了一部分消费者。一旦失去了市场,就很难再找回来。”在长安福特销量大幅下滑的同时,长安汽车的其他合资和自主品牌未能形成有力支撑,甚至“拖后腿”,导致长安汽车净利润大幅下滑:2017年净利润下滑至71.37亿元,2018年“跳水”至6.81亿元,直至2019年预亏24-29亿元。伴随着销量和利润下滑的,还有长安福特的口碑。近年来,长安福特福克斯漏油、翼虎断轴、蒙迪欧异味等问题引发车主不满,很多人怪罪长安汽车。在汽车圈,“百年福特,毁在长安”的口号广为流传。曾皮冠向子弹财经直言,长安汽车部分产品质量存在缺陷,用户体验不是很好,影响了口碑,也是其业绩和销量的一大原因。事实上,合资双方也在采取措施,试图挽救不断下滑的长安福特。长安汽车办公室人士告诉子弹财经,从2018年底开始,福特和长安进行了密集的沟通,陆续发布了一些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推动长安福特在中国市场的未来发展。”这些协议涉及很多方面,如降低采购成本、R&D产能建设、经销商制度改革等。当然,这些措施在这样一个已经达到百万规模的车企,会逐渐落地,需要一段时间来体现。”该董事会人士进一步表示。长安和福特已经是绑在一根绳子上的“蚂蚱”了。一度长安福特销量飙升,导致长安汽车业绩节节攀升,患上了长安福特的“依赖症”。如今长安福特销量大幅下滑,长安汽车自然也不会更好。3.合资品牌销量一直“跳水”,长安汽车自主品牌全年销售业绩也不佳。2019年,长安在重庆长安、河北长安、合肥长安的自主板块共销售汽车84.96万辆,同比减少7.23万辆,降幅为7.84%。这个销量远不如几年前。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15年,长安汽车自主品牌乘用车年产销量分别突破100万辆,实现了中国汽车史上第一个中国品牌的“双百万”,获得“自主一哥”称号。作为国企,长安汽车在资源上优于大多数自主车企,是自主品牌中的佼佼者。与吉利、长城汽车并称‘独立公司前三’。”长安汽车没有自己的高端品牌,这是它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曾皮冠告诉子弹财经,相比吉利和长城汽车,长安汽车除了普通产品之外,几乎没有什么新车型,新车型里也没有什么符合本土潮流的。”新能源车更吸引人,也是一种趋势,但在这款长安汽车上并没有太多表现。当然,长安汽车在新能源领域投入很大,也做出了成绩,但短时间内是无法盈利的。"曾玉权说。但值得肯定的是,2019年下半年以来,长安汽车的销量并没有完全下滑,有复苏的希望。”我们的销售政策没有太大变化,而且……我们没有被提升或降职。“据长安汽车办公室主任介绍,长安汽车销量的增长得益于产品和CS系列的密集投放,尤其是重磅产品CS75 PLUS。”去年,长安汽车相继推出了CS85、全新的CS95和CS15。9月推出重磅产品CS75 PLUS,新增CS35和逸动蓝鲸动力版。全年产品密集推出,产品均价明显提升,产品结构也有所改善。以前我们的低价产品占比超过比比,现在我们的销量主要来自CS系列的贡献,加上重磅产品CS75 PLUS。“据媒体报道,2019年9月至12月,CS75 PLUS总销量达70011台。今年1月,长安CS75销量为24,863辆,同比增长54.9%,其中大部分来自加版。这一点在长安汽车独立板块合肥长安的销量上体现的很明显。2019年9-12月,合肥长安月销量分别为1.75万辆、2.47万辆、2.51万辆、2.78万辆,增幅较大。1月份,在全国乘用车零售额同比下降20.5%的情况下,合肥长安实现了2.07万辆的销量。据长安汽车介绍,合肥长安是长安品牌乘用车生产基地之一,主要生产CS75 PLUS、CS15系列、逸动DT等产品。”仅在合肥就建了二期工厂,产能约24万辆。目前只生产CS75 PLUS。"长安汽车办公室的一位人士告诉子弹财经。她说长安汽车销量的回升已经体现在业绩上了。”我们2019年一季度亏损20亿左右,前三季度已经亏损26亿多。如果取中间值24-29亿元,可以看到四季度已经开始盈亏平衡。" 4.自救对于长安汽车来说,2020年成功翻盘非常重要。2018年4月,长安汽车启动“第三次创业”,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2020年目标销量400万辆,市场份额12.7%。其中,自主品牌销量246万辆,国内第一,全球第十二;新能源汽车销量35万辆,位居行业第一梯队。现在目标进入兑现之年,长安汽车压力倍增。“长安汽车不仅面临经济下行的大环境压力,还面临转型的压力。”对于长安汽车的现状,曾丕权总结道,“转型不是简单的把国企变成民企,更多的在于自我突破,供给侧改革和结构性改革,一些不必要的业务必须砍掉。”曾培权告诉子弹财经,“之前我和朱先生(长安汽车总裁)有过一次交流。长安本身就很复杂。他要改革,要创新,要变革,要发展新能源。这些措施他都想到了,但还需要适应市场。”刚刚过去的2019年,长安汽车也在努力“瘦身”,减轻财务负担。如将长期亏损的长安PSA 50%股权以16.3亿元出售给宝能系,预计将增加合并报表税前利润13.52亿元。随着“第三届创新创业计划”的不断推进,“智能”和“新能源”成为长安汽车的重点方向。长安汽车放弃长安新能源控股权,引入4家战略投资者,总投资28.4亿元,加快其混改进程。预计合并报表净利润增加22.91亿元。然而,在新能源汽车方面,长安汽车面临着同样严峻的形势。外部,特斯拉在中国量产抢占市场,内部,比亚迪、BAIC新能源、“造车新势力”虎视眈眈。更重要的是,在补贴的大背景下,新能源车企的日子也没那么好过。自2019年夏季削减补贴以来,新能源汽车总销量大幅下降。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共计120.6万辆,同比下降4%。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领头羊”比亚迪,在2019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走下坡路后,甚至不得不依靠传统燃油车“救场”。“我们其实很早就开始做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积累也很丰富。目前新能源汽车还没有找到非常广阔的盈利模式,因为电池成本还是很高,还没有达到降低成本的规模效应。坦白说,我们的新能源板块其实是亏损的,所以引入一些优质的社会资源和我们一起造新能源汽车,减轻上市公司的负担。”长安汽车董事告诉子弹财经。对于长安汽车发展新能源的努力,曾皮宽表示乐观:“汽车市场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新四化’发展是肯定的,电动车的市场份额会越来越高,这是毋庸置疑的。”5.结语2018年以来,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和经济转型,中国车市从增量市场转变为存量市场。在此背景下,车市已经连续两年呈现负增长趋势,2020年疫情的影响将使车市更加低迷。不过,曾培刚对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仍持乐观态度。“预计稍后会有一些促进(汽车)消费发展的政策出台。另外,如果疫情持续一段时间,消费者的心态也会发生变化,会担心坐公交地铁交叉感染,对私家车的需求也会增加。因此,在第二季度的后半段和第三季度,汽车行业有望有大幅增长。“但是,车企的压力一直存在。随着大众对汽车认识的加深,在选车时也越来越挑剔。车企如果不能适应市场需求,最终会被用户抛弃。长安汽车在CS75 PLUS上的成功,虽然让其重新找回了应有的发展节奏,但远未放松,长安汽车要重新找回从前的状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长安汽车如何“自救”是摆在面前的第一道难题……它。只有成功“自救”,才能东山再起。注:应采访对象要求,牛鑫为化名。
2月26日,北京市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办公室公布了2020年第1期新能源小客车指标配置结果,其中包括54200个个人指标,3000个单位指标,2800个营运小客车指标。
1900/1/1 0:00:00此前有消息指出华为将进入汽车行业,有人以为华为要造车,真实情况是华为不会造车,而是将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去年也多次表示,华为不造车,而是使能“造好”车、造“好车”。
1900/1/1 0:00:00根据EVsales数据,2020年1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继续呈同比下跌态势。尽管欧洲市场一片繁荣,实现惊人的三位数同比增长,但绝对量上根本无法抵消中国作为最大市场的50同比降幅。
1900/1/1 0:00:00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2月26日审议通过《关于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若干措施》,在“扩消费”方面,提出要加快推进落实去年尚未用完的中小客车指标额度工作,
1900/1/1 0:00:00近日,生物科技创业公司Neuralink宣布,由其研发的可读取人类大脑思想意识的脑机接口技术将于今年进入人体试验阶段。
1900/1/1 0:00:00没有太多时间留给“保守”的欧洲车企们了。近日,有外媒报道,英国决定提前禁售传统动力车型。在此前公布的禁售日期2040年基础上提前5年,更新至2035年。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