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最近很苦恼,新的克星和隐现的内忧。3月16日,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价下跌9.87%,收于119.06元。据媒体报道,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价这次暴跌,是因为上周五的一项减持计划。公告显示,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股东招银三号、招银电力拟通过大宗交易或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4416.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不超过2%)。自上市以来,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遭遇股东减持。更让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头疼的是,越来越多的车企选择自建电池生产线,这意味着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不仅面临客户流失的风险,还将有新的竞争对手。3月9日,据外媒报道,沃尔沃在比利时根特的电动汽车工厂正式投产。据了解,这将是沃尔沃第一家拥有专业电池装配线的工厂。比沃尔沃更早布局电池业务的是特斯拉。据electrek网站报道,特斯拉正在美国弗里蒙特建设一条试点电池生产线。与内华达州的电池工厂不同,特斯拉设计了自己的电池生产设备。“我希望在电池问题上掌握自己的命运,”特斯拉技术副总裁德鲁·巴格里诺(Drew Bagrino)说。有分析认为,在电池产能足以满足自身需求后,特斯拉将向其他车企开放电池产品供应。如果作为电池厂商重新审视特斯拉,它仍然是一个值得警惕的强大对手。今天的合作伙伴松下、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LG化学将不得不与他们“化友为敌”,动力电池领域将形成一场新的战斗。
特斯拉Gigafactory来源:特斯拉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电池厂商发起联盟运动。像特斯拉这样自建电池工厂的车企不在少数。通用汽车将在美国建立一个电池生产基地。奔驰在欧洲、亚洲和北美有9家电池工厂。比亚迪在中国有五家电池工厂,分别位于惠州、深圳、重庆、Xi和青海。吉利在宁波和金华有两家电池厂,其在荆州的电池厂将于今年建成投产。如果车企能够实现“电池自由”,电池企业将面临失去客户的风险。因此,很多电池厂商未雨绸缪,提前发起了联盟运动。瑞典电池公司Northvolt与大众汽车成立合资电池厂。LG化学和通用汽车合资成立了新能源汽车电池合资公司,之后又联手现代汽车。法国电池制造商Saft与PSA合资建立了两家汽车动力电池工厂。就连与特斯拉并肩作战了10年的松下,也在寻找另一个好伙伴。2020年2月3日,松下宣布将联手丰田。双方将在两个月后成立一家名为“泰兴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的合资电池公司。丰田和松下分别持有该公司51%和49%的股份。在此次合作中,松下增加了新的电池组技术路线,将为丰田提供车用方形电池。松下的一名高管曾在接受《日本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松下正在努力构建TTP体系。”TTP指的是特斯拉、丰田和松下。全球动力电池巨头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早已通过与多家车企“结盟”,提前布局战局。到目前为止,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已与一汽、BAIC、广汽、东风、SAIC和长安六家国有车企达成合资或股权合作,共同开发和生产动力电池。此外,还与吉利汽车旗下的浙江吉润成立了电池合资公司。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约30家国内外车企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李“结盟”……泰德。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已经成为与车企联合生产电池阵营中的代表。
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欧洲工厂图片来源: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同事们正在抱紧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大腿”,以降低电动汽车的制造成本。特斯拉采取了不同的方式,一直在“密谋”制造自己的电池。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这一环节的国产化甚至自主化,将完全避免电池供应商短缺带来的停产风险,也大大降低了电动车的生产成本。正如特斯拉技术副总裁德鲁·巴格里诺(Drew Bagrino)所说,“我希望在电池问题上掌控自己的命运。”2019年2月,特斯拉宣布收购超级电容器制造商Maxwell 79%的股份。据麦克斯韦介绍,其干电极技术可以将电池的能量密度提高到300Wh/kg以上,未来有望进一步提高到500Wh/kg。如果这项技术应用到特斯拉车型的电池上,单次充电的续航时间将轻松超过1000公里。麦克斯韦的技术还可以在2-3年的周期内将电池能量密度提高15-25%,同时电池成本会降低10-15%。
特斯拉Gigafactory图片来源:特斯拉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旗下有Maxwell,特斯拉继续研发电池技术。据electrek报道,特斯拉电池研究工程师杰夫·达恩(Jeff Dahn)表示,该团队测试的新电池可以支持特斯拉的电池续航时间高达160万英里。相比之下,马斯克更“谨慎”。他在2019年4月宣布,预计将在2020年推出使用寿命超过100万英里的电池。测试表明,百万英里超级电池的寿命至少是现有电池的两倍,电池寿命将不再是电动汽车发展的瓶颈。2019年6月,马斯克表示,为了获得足够的电池,公司可能会进入采矿业。随后,组建技术团队也被马斯克提上日程。几个月后,特斯拉发布的招聘信息显示,其正在弗里蒙特建设一条新的电池生产线,需要寻找电池制造技术人员、分析师和测试人员。2020年2月,马斯克的自产电池计划正式曝光。在自建电池工厂的车企中,像特斯拉这样潜心研究电池技术并有“野心”的人不在少数。一位汽车电子工程师告诉《未来汽车日报》,“比如奔驰建立的那些电池厂,只是电池组组装厂,并不生产电池。”和特斯拉类似的,是比亚迪。特斯拉vs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其实只给自己供应电池可能不划算。比亚迪是为数不多的能够实现电池自产自销的新能源车企,电池销量一度高居全国榜首。但在2017年,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异军突起,装机量超过比亚迪。输给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比亚迪意识到自产自销模式对电池业务的限制太大,开始考虑将电池业务独立出来。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公司计划将电池业务集团上市,以筹集资金加快发展。”也就是说,比亚迪最终会把电池卖给其他车企。据了解,比亚迪已为东风汽车和成都公交供应动力电池。2019年第四季度,马斯克透露,要把电池产能提高到“今天人们无法想象的疯狂水平”。这意味着马斯克可能也有进军电池领域的野心。以特斯拉、比亚迪为代表的车企,很快将成为电池大战中不可忽视的力量。未来,“电池供应商”特斯拉可能会站在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对立面。而且,从官方数据来看,特斯拉在电池方面的技术水平似乎略逊一筹……呃。2019年,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三元电池最大能量密度达到182.44Wh/kg,磷酸铁锂电池最大能量密度达到150.75Wh/kg,与麦克斯韦“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至300Wh/kg以上,单次充电轻松突破1000公里续航”的数据相差不远。在动力电池领域,特斯拉即将首次出击。兴业证券预测,特斯拉将在4月20日举行的电池日推出“无钴”电池,大概率是Maxwell的新型锂离子电池,采用新型高镍阳极+预锂化阴极+干电池技术+超级电容器,以及两款采用CTP技术的产品。然而,一些汽车行业人士告诉我们,特斯拉和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之间的竞争可能不会发生。“特斯拉的初心是卖更多的车,而不是做电池供应商。”。
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最近很苦恼,新的克星和隐现的内忧。3月16日,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价下跌9.87%,收于119.06元。据媒体报道,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价这次暴跌,是因为上周五的一项减持计划。公告显示,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股东招银三号、招银电力拟通过大宗交易或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4416.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不超过2%)。自上市以来,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遭遇股东减持。更让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头疼的是,越来越多的车企选择自建电池生产线,这意味着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不仅面临客户流失的风险,还将有新的竞争对手。3月9日,据外媒报道,沃尔沃在比利时根特的电动汽车工厂正式投产。据了解,这将是沃尔沃第一家拥有专业电池装配线的工厂。比沃尔沃更早布局电池业务的是特斯拉。据electrek网站报道,特斯拉正在美国弗里蒙特建设一条试点电池生产线。与内华达州的电池工厂不同,特斯拉设计了自己的电池生产设备。“我希望在电池问题上掌握自己的命运,”特斯拉技术副总裁德鲁·巴格里诺(Drew Bagrino)说。有分析认为,在电池产能足以满足自身需求后,特斯拉将向其他车企开放电池产品供应。如果作为电池厂商重新审视特斯拉,它仍然是一个值得警惕的强大对手。今天的合作伙伴松下、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LG化学将不得不与他们“化友为敌”,动力电池领域将形成一场新的战斗。
特斯拉Gigafactory来源:特斯拉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电池厂商发起联盟运动。像特斯拉这样自建电池工厂的车企不在少数。通用汽车将在美国建立一个电池生产基地。奔驰在欧洲、亚洲和北美有9家电池工厂。比亚迪在中国有五家电池工厂,分别位于惠州、深圳、重庆、Xi和青海。吉利在宁波和金华有两家电池厂,其在荆州的电池厂将于今年建成投产。如果车企能够实现“电池自由”,电池企业将面临失去客户的风险。因此,很多电池厂商未雨绸缪,提前发起了联盟运动。瑞典电池公司Northvolt与大众汽车成立合资电池厂。LG化学和通用汽车合资成立了新能源汽车电池合资公司,之后又联手现代汽车。法国电池制造商Saft与PSA合资建立了两家汽车动力电池工厂。就连与特斯拉并肩作战了10年的松下,也在寻找另一个好伙伴。2020年2月3日,松下宣布将联手丰田。双方将在两个月后成立一家名为“泰兴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的合资电池公司。丰田和松下分别持有该公司51%和49%的股份。……此次合作,松下增加了新的电池组技术路线,将为丰田提供车用方形电池。松下的一名高管曾在接受《日本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松下正在努力构建TTP体系。”TTP指的是特斯拉、丰田和松下。全球动力电池巨头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早已通过与多家车企“结盟”,提前布局战局。到目前为止,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已与一汽、BAIC、广汽、东风、SAIC和长安六家国有车企达成合资或股权合作,共同开发和生产动力电池。此外,还与吉利汽车旗下的浙江吉润成立了电池合资公司。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约30家国内外车企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结盟”。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已经成为与车企联合生产电池阵营中的代表。
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欧洲工厂图片来源: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同事们正在抱紧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大腿”,以降低电动汽车的制造成本。特斯拉采取了不同的方式,一直在“密谋”制造自己的电池。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这一环节的国产化甚至自主化,将完全避免电池供应商短缺带来的停产风险,也大大降低了电动车的生产成本。正如特斯拉技术副总裁德鲁·巴格里诺(Drew Bagrino)所说,“我希望在电池问题上掌控自己的命运。”2019年2月,特斯拉宣布收购超级电容器制造商Maxwell 79%的股份。据麦克斯韦介绍,其干电极技术可以将电池的能量密度提高到300Wh/kg以上,未来有望进一步提高到500Wh/kg。如果这项技术应用到特斯拉车型的电池上,单次充电的续航时间将轻松超过1000公里。麦克斯韦的技术还可以在2-3年的周期内将电池能量密度提高15-25%,同时电池成本会降低10-15%。
特斯拉Gigafactory图片来源:特斯拉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旗下有Maxwell,特斯拉继续研发电池技术。据electrek报道,特斯拉电池研究工程师杰夫·达恩(Jeff Dahn)表示,该团队测试的新电池可以支持特斯拉的电池续航时间高达160万英里。相比之下,马斯克更“谨慎”。他在2019年4月宣布,预计将在2020年推出使用寿命超过100万英里的电池。测试表明,百万英里超级电池的寿命至少是现有电池的两倍,电池寿命将不再是电动汽车发展的瓶颈。2019年6月,马斯克表示,为了获得足够的电池,公司可能会进入采矿业。随后,组建技术团队也被马斯克提上日程。几个月后,特斯拉发布的招聘信息显示,其正在弗里蒙特建设一条新的电池生产线,需要寻找电池制造技术人员、分析师和测试人员。2020年2月,马斯克的自产电池计划正式曝光。在自建电池工厂的车企中,像特斯拉这样潜心研究电池技术并有“野心”的人不在少数。一位汽车电子工程师告诉《未来汽车日报》,“比如奔驰建立的那些电池厂,只是电池组组装厂,并不生产电池。”和特斯拉类似的,是比亚迪。特斯拉vs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其实只给自己供应电池可能不划算。比亚迪是为数不多的能够实现电池自产自销的新能源车企,电池销量一度高居全国榜首。但在2017年,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异军突起,装机量超过比亚迪。输给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比亚迪意识到,自主生产……而自营模式对于电池业务来说过于局限,开始考虑让电池业务独立。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公司计划将电池业务集团上市,以筹集资金加快发展。”也就是说,比亚迪最终会把电池卖给其他车企。据了解,比亚迪已为东风汽车和成都公交供应动力电池。2019年第四季度,马斯克透露,要把电池产能提高到“今天人们无法想象的疯狂水平”。这意味着马斯克可能也有进军电池领域的野心。以特斯拉、比亚迪为代表的车企,很快将成为电池大战中不可忽视的力量。未来,“电池供应商”特斯拉可能会站在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对立面。而且从官方数据来看,特斯拉在电池方面的技术水平似乎略胜一筹。2019年,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三元电池最大能量密度达到182.44Wh/kg,磷酸铁锂电池最大能量密度达到150.75Wh/kg,与麦克斯韦“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至300Wh/kg以上,单次充电轻松突破1000公里续航”的数据相差不远。在动力电池领域,特斯拉即将首次出击。兴业证券预测,特斯拉将在4月20日举行的电池日推出“无钴”电池,大概率是Maxwell的新型锂离子电池,采用新型高镍阳极+预锂化阴极+干电池技术+超级电容器,以及两款采用CTP技术的产品。然而,一些汽车行业人士告诉我们,特斯拉和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之间的竞争可能不会发生。“特斯拉的初心是卖更多的车,而不是做电池供应商。”。
这是一个特别的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疫情,带走了本该喜庆热闹的春节,也让很多行业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影响,当然汽车行业也不列外。
1900/1/1 0:00:002019新能源汽车投诉销量比一年一度315,车主投诉忙不停。虽然今年315晚会因疫情延期了,但参考上年度投诉数据肯定有参考价值。
1900/1/1 0:00:003月16日,乘联会发文称,如4月疫情得到良好控制,汽车市场在下半年将全面回暖,预计全国狭义乘用车市场全年批发总量受影响约270万辆,零售总量损失约200万辆。
1900/1/1 0:00:00极智科技,只为U而来,万众期待的情感科技纯电SUV哪吒U,将携最新智能科技成果,于3月21日正式上市。
1900/1/1 0:00:00近日,车东西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奥迪已于2019年底,正式取消了L3级自动驾驶研发项目,转而将团队的数百名员工,转向L2和L4级自动驾驶技术研发。
1900/1/1 0:00:00“电动车真香”做过这么多期一电调查,听到越来越多电车车主表达过类似的观点。但往往,他们都会在这个感叹句前面加上一个设定,那就是,“如果你有私桩”。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