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汽丰田以9.2亿元拿下新地块,投资建设第五条生产线。根据“投标人必须以新能源汽车为主要产业发展方向,年产20万辆以上”的转让要求,广汽丰田将建设年产20万辆的新工厂。
无独有偶,今年1月,一汽丰田天津新能源工厂项目已获批建设,年底前将取得重大进展。该项目计划生产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和氢燃料电池汽车,年产量为20万辆。此外,去年10月,广汽丰田公布了第四条生产线扩建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显示,第四条生产线将实施年产2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产能扩张项目,预计2021年投产。在这两个项目之前,一汽丰田在2018年扩大了天津TEDA工厂的产能,这将增加12万辆洗能车的产能。上述工厂项目建成后,一汽丰田将在未来几年形成32万辆新能源汽车产能。广汽丰田将新增40万辆新能源汽车年产能。
按照丰田几年前的规划,到2020年底,丰田将在中国推出10款新能源汽车。目前,丰田已经通过两家合资企业完成了72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产能布局。然而,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即将全面退坡,进入完全市场化的竞争。此时开工建设的新能源汽车工厂,预计一两年后才能正式投产。届时丰田的新能源汽车战略在中国会有怎样的布局?事实上,丰田在汽车节能技术领域一直拥有领先的混动技术,但其战略远见使其近年来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独树一帜。作为在混合动力技术领域表现突出的丰田,其首款混合动力汽车普锐斯最近在全球的销量超过了3亿辆。早在2017年,丰田混合动力汽车在全球的累计销量就突破了1000万辆,但即便如此,丰田混合动力汽车在中国仍然是小众车型。由于丰田的混合动力汽车并未被列入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名单,虽然早早进入中国市场,却未能搭上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东风”。
赶不上政策的“东风”,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最火热的2015年,丰田在上海车展前的“双擎之夜”推出了卡罗拉双擎和雷凌双擎两款混合动力汽车,并且在混合动力汽车总成成本仍然高于传统燃油汽车的情况下, 丰田和两家合资企业自掏腰包,抹平了丰田双擎和燃油版的差价,做出了“零差价”的销售策略。 此外,秉承“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理念,丰田随后向外界免费开放了1000多项混合动力汽车专利技术,并下定决心“舍不得孩子抓不到狼”,希望更多车企加入混合动力汽车市场,共同把这块市场蛋糕做大做强。不过,或许是因为害怕丰田在混动电技术领域绝对强大的技术实力,也或许是因为很难追上在这一领域有着十几年积累的丰田。除了本田和吉利(与袁可立合作)已经推出一两款产品试水外,大多数车企都不感兴趣。吉利和袁可立在订购了5000辆之后,于去年年初以换股的形式完成了进一步的合作。可以看出,吉利只是在混合动力领域进行了战略投资……c技术。
根据公开数据统计,2018年,全球混合动力汽车市场销量超过260万辆,但主要市场是日本(143万辆),其次是欧洲(61万辆),然后是美国(36万辆)。中国仅售出21万辆汽车,仅占市场的8%。从数字中可以看出,在每年销售超过2000万辆新车的中国,混合动力汽车只被少数人消费。不过值得欣慰的是,2019款广汽丰田双擎车型年销量达到72,267辆,同比增长8%。虽然一汽丰田很少公布双擎的销量数据,但在2019年11月广州车展期间,一汽丰田副总经理太田滋大表示,卡罗拉双擎的销量占比不低于22%。卡罗拉作为一汽丰田的销售支柱车型,2019年共销售约35.8万辆,双擎车型销量约7.8万辆。雷克萨斯的年销量已经超过20万辆,其混动车型的销量占比约为30%。不得不说,虽然中国市场对混合动力汽车的关注度不高,但丰田在2015年实施的“双引擎战略”成效显著。目前,双擎汽车的年销量一直在15万辆左右,占比逐年上升,并保持稳定增长。新能源汽车战略转型?从全球范围来看,无论是销量还是盈利能力,丰田都是绝对的标杆。然而,在汽车行业的技术转型中,丰田目前的策略似乎并不顺利。
除了混合动力技术,丰田还有氢燃料电池这张王牌。根据丰田的“2050战略”,认为在汽车进入氢燃料电池时代之前,汽车工业最可行、最好的过渡技术是油电混合。虽然丰田混合动力汽车全球累计销量早已突破1000万辆,但除日本外,在北美、欧洲、中国三大汽车市场,混合动力汽车并未成为主流消费。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带动下,大众、通用、福特等一批传统汽车巨头都明确将电动化、智能化作为未来发展方向,全球汽车行业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已经进入不可逆转的阶段。如今,特斯拉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中国实现了国产,并于1月开始交付。作为丰田的老对手,大众在“踩油门”事件后全力以赴向电动化转型,并于去年底在上海工厂投产纯电动汽车。
今年1月,全球新能源汽车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宝马、特斯拉、雷诺、大众、标致成为新的世界前五。在具体车型上,特斯拉Model 3、日产聆风、大众帕萨特PHEV、标致208EV等。已经成为世界上最畅销的车型。当全球汽车企业都在积极抢滩新能源汽车盛宴的时候,丰田似乎不再拘泥于混合动力汽车的路线。根据丰田两家合资公司的新能源汽车工厂建设进度,丰田在中国的新能源工厂建成还需要一段时间,但丰田已经开始积极向电动化转型。除了近两年密集建设新能源汽车工厂,丰田去年还与比亚迪达成战略合作。除了采购比亚迪的动力电池,丰田还将与比亚迪共同开发轿车和SUV的纯电动汽车,共同开发动力电池。业内分析,丰田与比亚迪的合作将于1月落地一汽丰田获批的天津新能源工厂。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初,丰田发布全球公告,调整集团高层职位。自4月1日起,集团副总裁一职已被取消,即……n的执行副总裁,还有两位副总裁已经直接从原来的岗位上辞职。丰田汽车集团总裁丰田章男表示:“这一变化将进一步减少管理人员,进而更高效、更频繁地进行沟通。”
作为一个传统保守的汽车集团,丰田集团最高人事组织的重组,说明丰田已经感受到了汽车工业革命的危机。丰田预测汽车行业终将走向氢燃料时代,这没有错。但近年来,丰田对油电混合动力技术的坚持,以及对纯电动汽车的冷淡,让丰田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大潮下显得有些“落后”。当补贴政策彻底撤退,进入中国市场化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将是打破旧汽车产业平衡,建立世界汽车新格局的重要战场。丰田不能错过这样的比赛。丰田能让混动技术再次爆发吗?丰田在纯电动主导的新能源汽车赛道上实力如何?丰田未来还能继续做全球领导者吗?这对丰田来说是不小的挑战。近日,广汽丰田以9.2亿元拿下新地块,投资建设第五条生产线。根据“投标人必须以新能源汽车为主要产业发展方向,年产20万辆以上”的转让要求,广汽丰田将建设年产20万辆的新工厂。
无独有偶,今年1月,一汽丰田天津新能源工厂项目已获批建设,年底前将取得重大进展。该项目计划生产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和氢燃料电池汽车,年产量为20万辆。此外,去年10月,广汽丰田公布了第四条生产线扩建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显示,第四条生产线将实施年产2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产能扩张项目,预计2021年投产。在这两个项目之前,一汽丰田在2018年扩大了天津TEDA工厂的产能,这将增加12万辆洗能车的产能。上述工厂项目建成后,一汽丰田将在未来几年形成32万辆新能源汽车产能。广汽丰田将新增40万辆新能源汽车年产能。
按照丰田几年前的规划,到2020年底,丰田将在中国推出10款新能源汽车。目前,丰田已经通过两家合资企业完成了72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产能布局。然而,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即将全面退坡,进入完全市场化的竞争。此时开工建设的新能源汽车工厂,预计一两年后才能正式投产。届时丰田的新能源汽车战略在中国会有怎样的布局?事实上,丰田在汽车节能技术领域一直拥有领先的混动技术,但其战略远见使其近年来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独树一帜。作为在混合动力技术领域表现突出的丰田,其首款混合动力汽车普锐斯最近在全球的销量超过了3亿辆。早在2017年,丰田混合动力汽车在全球的累计销量就突破了1000万辆,但即便如此,丰田混合动力汽车在中国仍然是小众车型。由于丰田的混合动力汽车并未被列入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名单,虽然早早进入中国市场,却未能搭上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东风”。
赶不上政策的“东风”,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最火热的2015年,丰田推出两款混动电动……车辆,卡罗拉双擎和雷凌双擎,在上海车展前的“双擎之夜”,在混合动力汽车总成成本仍高于传统燃油车的情况下,丰田和两家合资企业自掏腰包,抹平丰田双擎与燃油版的差价,做出了“零差价”的销售策略。此外,秉承“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理念,丰田随后向外界免费开放了1000多项混合动力汽车专利技术,并下定决心“舍不得孩子抓不到狼”,希望更多车企加入混合动力汽车市场,共同把这块市场蛋糕做大做强。不过,或许是因为害怕丰田在混动电技术领域绝对强大的技术实力,也或许是因为很难追上在这一领域有着十几年积累的丰田。除了本田和吉利(与袁可立合作)已经推出一两款产品试水外,大多数车企都不感兴趣。吉利和袁可立在订购了5000辆之后,于去年年初以换股的形式完成了进一步的合作。可以看出,吉利只是在混合动力技术领域进行了战略投资。
根据公开数据统计,2018年,全球混合动力汽车市场销量超过260万辆,但主要市场是日本(143万辆),其次是欧洲(61万辆),然后是美国(36万辆)。中国仅售出21万辆汽车,仅占市场的8%。从数字中可以看出,在每年销售超过2000万辆新车的中国,混合动力汽车只被少数人消费。不过值得欣慰的是,2019款广汽丰田双擎车型年销量达到72,267辆,同比增长8%。虽然一汽丰田很少公布双擎的销量数据,但在2019年11月广州车展期间,一汽丰田副总经理太田滋大表示,卡罗拉双擎的销量占比不低于22%。卡罗拉作为一汽丰田的销售支柱车型,2019年共销售约35.8万辆,双擎车型销量约7.8万辆。雷克萨斯的年销量已经超过20万辆,其混动车型的销量占比约为30%。不得不说,虽然中国市场对混合动力汽车的关注度不高,但丰田在2015年实施的“双引擎战略”成效显著。目前,双擎汽车的年销量一直在15万辆左右,占比逐年上升,并保持稳定增长。新能源汽车战略转型?从全球范围来看,无论是销量还是盈利能力,丰田都是绝对的标杆。然而,在汽车行业的技术转型中,丰田目前的策略似乎并不顺利。
除了混合动力技术,丰田还有氢燃料电池这张王牌。根据丰田的“2050战略”,认为在汽车进入氢燃料电池时代之前,汽车工业最可行、最好的过渡技术是油电混合。虽然丰田混合动力汽车全球累计销量早已突破1000万辆,但除日本外,在北美、欧洲、中国三大汽车市场,混合动力汽车并未成为主流消费。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带动下,大众、通用、福特等一批传统汽车巨头都明确将电动化、智能化作为未来发展方向,全球汽车行业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已经进入不可逆转的阶段。如今,特斯拉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中国实现了国产,并于1月开始交付。作为丰田的老对手,大众在“踩油门”事件后全力以赴向电动化转型,并于去年底在上海工厂投产纯电动汽车。
< img alt = "丰田、一汽、比亚迪、大众、卡罗拉" src = "/eeimg/{ HostI }/img/20230303233135……7689/6.jpg"/>
今年1月,全球新能源汽车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宝马、特斯拉、雷诺、大众、标致成为新的世界前五。在具体车型上,特斯拉Model 3、日产聆风、大众帕萨特PHEV、标致208EV等。已经成为世界上最畅销的车型。当全球汽车企业都在积极抢滩新能源汽车盛宴的时候,丰田似乎不再拘泥于混合动力汽车的路线。根据丰田两家合资公司的新能源汽车工厂建设进度,丰田在中国的新能源工厂建成还需要一段时间,但丰田已经开始积极向电动化转型。除了近两年密集建设新能源汽车工厂,丰田去年还与比亚迪达成战略合作。除了采购比亚迪的动力电池,丰田还将与比亚迪共同开发轿车和SUV的纯电动汽车,共同开发动力电池。业内分析,丰田与比亚迪的合作将于1月落地一汽丰田获批的天津新能源工厂。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初,丰田发布全球公告,调整集团高层职位。自4月1日起,集团副总裁一职被取消,即执行副总裁一职,已有两位副总裁直接辞去原职务。丰田汽车集团总裁丰田章男表示:“这一变化将进一步减少管理人员,进而更高效、更频繁地进行沟通。”
作为一个传统保守的汽车集团,丰田集团最高人事组织的重组,说明丰田已经感受到了汽车工业革命的危机。丰田预测汽车行业终将走向氢燃料时代,这没有错。但近年来,丰田对油电混合动力技术的坚持,以及对纯电动汽车的冷淡,让丰田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大潮下显得有些“落后”。当补贴政策彻底撤退,进入中国市场化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将是打破旧汽车产业平衡,建立世界汽车新格局的重要战场。丰田不能错过这样的比赛。丰田能让混动技术再次爆发吗?丰田在纯电动主导的新能源汽车赛道上实力如何?丰田未来还能继续做全球领导者吗?这对丰田来说是不小的挑战。
全球疫情之下,“停摆”的不再只是中国车市,还有全球产业链。在这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面前,没有谁可以独善其身。
1900/1/1 0:00:00哪吒汽车正式启动云店合伙人计划,助力企业“多元化体验”创新营销布局的深化和延展,加盟成功的合伙人可通过介绍用户购车享受高额返佣。
1900/1/1 0:00:00“马斯克的名声越来越大,每个州都想成为他的陪衬。”彭博社记者阿什利万斯(AshleeVance)一语道破“硅谷钢铁侠”的成功秘诀,“马斯克擅于吸引政府补贴,美国各州都争相为他提供资金。
1900/1/1 0:00:00疫情依然在全球蔓延,豪华车三巨头ABB(奥迪、奔驰、宝马)面临空前挑战。在疫情暴发前,豪华车已开始承受降本增效的压力。
1900/1/1 0:00:00近日,有媒体报道称,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大众汽车集团计划在德国为8万名员工提供短时工作。简单来讲,就是缩短员工的工作时间,鼓励员工不加班,减少员工的薪酬。
1900/1/1 0:00:00稳定汽车消费,提振车市成为近1个月来被提及最多的词汇。据统计自2月16日以来,中央各部委先后4次就此表态,广东省、湖南省先后响应,出台政策提振车市。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