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信奉第一原理的特斯拉,缘何二进天猫?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Tesla, Model 3, Mercedes-Benz, BMW, Model S

图片来自“Unsplash”特斯拉CEO马斯克是商界的“神”。从PayPal、SpaceX到特斯拉,他凭借超越“凡人”的智慧,在很多看似“没有边界”的领域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就。在一些人的心目中,马斯克不亚于乔布斯。作为全球科技圈的“话题”人物,马斯克不止一次解释说,这些成就来自于对“第一性原理”的思考。第一原理来自亚里士多德,意思是“在每一个系统的探索中,都有第一原理,这是最基本的命题或假设,不能省略或删除,也不能违背。”在“二元”天猫的情况下,业界给予了“极高”的关注。除了特斯拉自己的话题“buff”,探讨分析马斯克此举背后的商业策略也是原因之一。从2014年的短暂合作到再次入驻天猫,马斯克有着怎样的思考?最让人担心的是,二进制入驻天猫是否是一种“妥协”,是否违背了马斯克的“第一原则”。回到天猫,特斯拉还是个体户。2020年4月16日,特斯拉宣布入驻天猫,首次在中国第三方平台开设官方旗舰店。不过,它去年在海外亚马逊上开了一家店,但和这家有些不同(下文详述)。在天猫旗舰店,消费者只需支付1元即可预约试驾Model S、Model X、Model 3,还可以购买Model 3实体钥匙、家用充电安装包、本地化精品等特斯拉原装配件。而特斯拉也“入乡随俗”。在国内直播电商普及的背景下,它会连续做8天淘宝直播。据官方消息,4月21日,特斯拉将举行首次直播,期间还将送出特斯拉儿童版电动车权益、Model 3 48小时试驾权、充电券等。这家科技感爆棚的纯电动汽车制造公司,如今越来越“中国化”。从正式入驻天猫开始,特斯拉天猫旗舰店一天左右就吸引了35400名粉丝。截至18日上午8点,店内销量最高的是特斯拉Model3的一元试驾,售出521单。配件方面,销量最高的是1200元的Model 3实体钥匙,售出271单。前者是新用户,后者显然是老用户。虽然数据不是很“吓人”,但考虑到特斯拉去年国内销量在4万辆左右,这些数字称之为“开门红”也不为过。效果不错,但是特斯拉旗舰店不支持线上购车。一位特斯拉客服人员表示:“特斯拉天猫旗舰店现在只为客户提供周边产品选择,新车还得通过官网下单。”要知道,特斯拉在美国上线的唯一销售渠道就是官网。根据腾讯科技去年初的报道,特斯拉虽然在2019年2月推出了亚马逊,但也只是将水瓶、帽子等一些非汽车品牌的产品销售到夹克、充电器、前冲浪板等。能够再次推出天猫,得益于壮士马斯克逐渐“充分授权一线高管”。事实上,2014年,特斯拉在中国首次与天猫合作,之所以不欢而散,与总部的“意见”有关。随着中国市场的日益重要和上海工厂的投产,马斯克频频向中国示好,第二次进驻天猫,这也意味着特斯拉的国内“本土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Tesla, Model 3, Mercedes-Benz, BMW, Model S

特斯拉的娱乐功能上线了。近两年,国内特斯拉开展了快乐房东、快乐麻将、快乐升级等桌游,如国产车标、在线麻将、通风等打造“中国风”车模。结合这次在天猫开设旗舰店,中国的本地化可谓“惊喜不断”。虽然已经有了这么多的“让步”,但是马斯克在这方面并没有“妥协”。坚持直销的特斯拉,依然将整车线上销售渠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用户可以预约试驾……天猫旗舰店1元的ice,但如果他们想在线预订,还是需要跳转到特斯拉中国官网。经查询,天猫官方旗舰店如Xpeng汽车、通用别克、上汽大众等部分车型已接受网上预订。在直销方面,马斯克还是很坚持的。2014年10月20日,双11前夕,特斯拉首次与天猫合作。当时特斯拉中国官方宣布准备了18辆Model S入驻天猫试水车辆销售。双11之前已经卖出了7辆,成绩并不理想。令人惊讶的是,围绕双11的合作在11日(11月9日)之前就结束了。背后的原因是受到了美国总部的质疑。特斯拉美国总部认为,这种合作违反了特斯拉一贯的直销模式。为什么特斯拉如此“偏爱”直营模式?早在2016年,特斯拉总法律顾问托德·马龙(Todd Malone)就向美国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解释了坚持直销的七大理由:1。更贴近消费者;2.实现零库存;3.教育消费者;4.商业模式不同;5.特斯拉不会为广告买单;6.经销商赚不到钱;7.传统车商有利益冲突。这种做法在美国的阻力远大于中国,因为美国一些州政府禁止汽车制造商直接向消费者销售汽车。在特斯拉的商业模式中,直销可以给特斯拉带来更直接的客户数据,更低的获客成本。相关数据显示,由于直接接触用户,特斯拉的每客户领先成本远低于同级别传统车型,大概不到后者的三分之一。有了特斯拉珠玉在前,小鹏、蔚来等国内“造车新势力”也开始采用直营模式,都有自己的网购平台和相应的积分体系。特斯拉在天猫开店但不卖车。乍一看,很难理解。旗舰店卖车和官网卖车有本质区别吗?这是流量入口的争夺,也是马斯克坚持直销的原因。但除了这些,不在网上卖车还有很多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关于开店不卖车的延伸思考其实汽车厂商是不在网店卖车的。特斯拉不是个例,而是行业惯例。汽车厂商在天猫开了很多旗舰店,几乎都只卖试驾服务和配件。因为汽车电商面临诸多难以逾越的障碍,无法实现信息流、资金流、商品流的统一。不只是特斯拉一家不在电商平台卖车,包括宝马、奔驰等豪车的天猫旗舰店,也不接受预定服务。奔驰天猫旗舰店甚至不提供预约试驾服务。早在2013年,易车助理总裁慧远就分析过这个问题。他总结了三个可能的主要原因:支付环节没有打通,信用体系不健全(用户对商家缺乏信任),厂家和经销商的利益冲突难以协调。现在7年过去了,汽车电商的进展还是很有限,大部分交易还是线下。前两个已经不成问题,第三个还顽强。是否阻碍了汽车电商的进步?不一定,至少不全面。以特斯拉为例。对于特斯拉来说,不存在厂商和经销商利益难以协调的障碍。因为它采用自营模式,所有4S门店都是直营,典型的厂家和经销商是一体的。事实上,特斯拉也曾试图关闭线下门店,转向线上销售,以降低运营成本,但最终失败。2019年2月,特斯拉发布了“只在网上销售”的战略,并于3月宣布将公司销售逐步全部转移到线上。但是仅仅过了半年多,这个政策就因为不符合市场需求而失败了。特斯拉发现很难改变中国市场的两个现实问题。首先,汽车用户的消费行为很难改变。汽车作为客单价很高的商品,是标准化的工业品,但消费者的需求是完全个性化的。同样的配置、功能、配色、内饰,在不同的消费者眼中是不一样的,甚至可能是相反的。与美国消费者不同,中国消费者几乎把买车当成一笔大投资,所以非常谨慎,很多家庭需要共同决策。他们必须实地试驾,详细咨询销售人员,获得第一手真实体验,做出准确评价,才能最终决定是否购买。即使有VR、直播等新技术,也只能起到辅助作用,无法替代线下场景的真实体验。其次,购车流程复杂,交易成本高。相比买手机和家电,买车的流程不仅非常复杂,而且专业化程度很高。对于买车来说,网上下单、支付只是解决了最简单的环节,还有购车资质、贷款、保险、牌照等更复杂的环节,这些都是纯线上购车模式无法避免的折磨。而且买车本身就是一个低频业务,消费者很难掌握所有的流程和细节,需要依靠专业人士的现场帮助。在……ne交易目前解决不了这些问题,线下销售人员的价值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如果强行推广网上销售,单位销售成本会降低。但是有相当一部分用户会因为得不到应有的服务而输给其他品牌。转化率的大幅下降,意味着整体成本不降反升,效益大打折扣。这显然不是特斯拉希望看到的,于是在去年10月中旬,特斯拉全面转移线上销售的战略被迫取消,重新加大线下门店的建设。特斯拉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但也有人质疑特斯拉在2014年双11前夕没有在天猫卖车。这话没错,但不成功,还有其他隐藏的原因。2014年,特斯拉总部为中国市场制定了1万辆的销售目标,但当年仅获得2499辆牌照。在KPI压力很大的中国区管理层,冒险参与双11的线上汽车销售。最后大家都知道,不仅汽车销售被总部紧急叫停,就连和天猫的合作也暂停了。

Tesla, Model 3, Mercedes-Benz, BMW, Model S

数据来源:特斯拉,现为中国骑行协会会员,在中国市场表现良好。中国乘客协会数据显示,3月份特斯拉Model 3在中国市场销售1.02万辆,不仅位居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还力压宝马5系、奥迪A6、奔驰c级成为当月高端车销量冠军。除了上面提到的网上直接购买汽车的现实问题,还有一个原因是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紧迫感”也消失了。目前特斯拉的车在国内供不应求,做好交车,让车主满意是重点。没有必要在网上拓展销售渠道。另一方面,在天猫旗舰店卖车看起来“靠谱”,但和马斯克去年初提出的“只在网上卖”的想法还是有很大差别,因为这违背了马斯克对直销的执念。无论如何,在入驻天猫之后,特斯拉在中国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即使不卖车,开天猫店的好处也很明显。长期诉求:流量、破圈、商业闭环汽车电商其实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据不完全统计,在天猫或JD.COM开设官方旗舰店的汽车品牌有数十家,包括宝马、奥迪、奔驰、捷豹等进口品牌,以及荣威、奇瑞、吉利、长安等国产和合资品牌。从最初对任何“第三方渠道”的排斥来看,第二次入驻天猫对特斯拉来说是有长期战略价值的,只不过疫情影响了特斯拉的全球销量,特斯拉不得不依靠中国市场来“救市”。第二次合作不会再“短命”了。作为战略大师,马斯克拥抱天猫的背后还有其他考虑。长期来看,特斯拉有三个“需求”。第一,流量;淘宝数据显示,目前平均每周有近5万人在淘宝上搜索“特斯拉”。另一方面,用ALEXA查询特斯拉中国官网www.tesla.cn时,估计日均IP只有25800左右。面对这样的流量诱惑,特斯拉依然会积极尝试,即使可能违背马斯克的“第一原则”。中国互联网和海外互联网有本质区别。相比海外用户(尤其是英语地区)对企业官网的“忠诚度”,国内网民更喜欢在电商平台搜索“品牌名”直达旗舰店。之所以有这个习惯,是因为官网大部分企业都是用英文单词作为域名,这显然不符合中国人的上网习惯。久而久之,天猫、JD.COM等B2C电商平台成为中国人购买商品的重要渠道。以苹果为例。2014年1月,苹果Apple Store官方旗舰店为了“适应”中国人独特的网购习惯,搬入了全球首家官网之外的官方商店——天猫商城。相反,2018年11月,苹果正式在亚马逊销售商品。据CNET介绍,在此之前,亚马逊只能销售苹果直接供应的旧款iPhone、MacBook和Beats耳机,以及第三方商家供应的苹果产品,使得当时的用户只要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买到假货和山寨产品。如果不是移动互联网带来了流量碎片化,手机直接输入域名会更麻烦,苹果和亚马逊的“合作”可能会拖很久。虽然特斯拉一年前就在亚马逊开设了自己的店铺,但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在亚马逊上销售的产品并不是汽车和轿车,而只是一些小配件,比如帽子、杯子、外套、iPhone手机壳以及带有“TESLA”标志的特斯拉汽车模型。Tesla, Model 3, Mercedes-Benz, BMW, Model S

图片来自“Unsplash”特斯拉CEO马斯克是商界的“神”。从PayPal、SpaceX到特斯拉,他凭借超越“凡人”的智慧,在很多看似“没有边界”的领域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就。在一些人的心目中,马斯克不亚于乔布斯。作为全球科技圈的“话题”人物,马斯克不止一次解释说,这些成就来自于对“第一性原理”的思考。第一原理来自亚里士多德,意思是“在每一个系统的探索中,都有第一原理,这是最基本的命题或假设,不能省略或删除,也不能违背。”在“二元”天猫的情况下,业界给予了“极高”的关注。除了特斯拉自己的话题“buff”,探讨分析马斯克此举背后的商业策略也是原因之一。从2014年的短暂合作到再次入驻天猫,马斯克有着怎样的思考?最让人担心的是,二进制入驻天猫是否是一种“妥协”,是否违背了马斯克的“第一原则”。回到天猫,特斯拉还是个体户。2020年4月16日,特斯拉宣布入驻天猫,首次在中国第三方平台开设官方旗舰店。不过,它去年在海外亚马逊上开了一家店,但和这家有些不同(下文详述)。在天猫旗舰店,消费者只需支付1元即可预约试驾Model S、Model X、Model 3,还可以购买Model 3实体钥匙、家用充电安装包、本地化精品等特斯拉原装配件。而特斯拉也“入乡随俗”。在国内直播电商普及的背景下,它会连续做8天淘宝直播。据官方消息,4月21日,特斯拉将举行首次直播,期间还将送出特斯拉儿童版电动车权益、Model 3 48小时试驾权、充电券等。这家科技感爆棚的纯电动汽车制造公司,如今越来越“中国化”。从正式入驻天猫开始,特斯拉天猫旗舰店一天左右就吸引了35400名粉丝。截至18日上午8点,店内销量最高的是特斯拉Model3的一元试驾,售出521单。配件方面,销量最高的是1200元的Model 3实体钥匙,售出271单。前者是新用户,后者显然是……n老用户。虽然数据不是很“吓人”,但考虑到特斯拉去年国内销量在4万辆左右,这些数字称之为“开门红”也不为过。效果不错,但是特斯拉旗舰店不支持线上购车。一位特斯拉客服人员表示:“特斯拉天猫旗舰店现在只为客户提供周边产品选择,新车还得通过官网下单。”要知道,特斯拉在美国上线的唯一销售渠道就是官网。根据腾讯科技去年初的报道,特斯拉虽然在2019年2月推出了亚马逊,但也只是将水瓶、帽子等一些非汽车品牌的产品销售到夹克、充电器、前冲浪板等。能够再次推出天猫,得益于壮士马斯克逐渐“充分授权一线高管”。事实上,2014年,特斯拉在中国首次与天猫合作,之所以不欢而散,与总部的“意见”有关。随着中国市场的日益重要和上海工厂的投产,马斯克频频向中国示好,第二次进驻天猫,这也意味着特斯拉的国内“本土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Tesla, Model 3, Mercedes-Benz, BMW, Model S

特斯拉的娱乐功能上线了。近两年,国内特斯拉开展了快乐房东、快乐麻将、快乐升级等桌游,如国产车标、在线麻将、通风等打造“中国风”车模。结合这次在天猫开设旗舰店,中国的本地化可谓“惊喜不断”。虽然已经有了这么多的“让步”,但是马斯克在这方面并没有“妥协”。坚持直销的特斯拉,依然将整车线上销售渠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用户可以在天猫旗舰店用1元钱进行试驾预约服务,但如果想在线预约,还是需要跳转到特斯拉中国官网。经查询,天猫官方旗舰店如Xpeng汽车、通用别克、上汽大众等部分车型已接受网上预订。在直销方面,马斯克还是很坚持的。2014年10月20日,双11前夕,特斯拉首次与天猫合作。当时特斯拉中国官方宣布准备了18辆Model S入驻天猫试水车辆销售。双11之前已经卖出了7辆,成绩并不理想。令人惊讶的是,围绕双11的合作在11日(11月9日)之前就结束了。背后的原因是受到了美国总部的质疑。特斯拉美国总部认为,这种合作违反了特斯拉一贯的直销模式。为什么特斯拉如此“偏爱”直营模式?早在2016年,特斯拉总法律顾问托德·马龙(Todd Malone)就向美国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解释了坚持直销的七大理由:1。更贴近消费者;2.实现零库存;3.教育消费者;4.商业模式不同;5.特斯拉不会为广告买单;6.经销商赚不到钱;7.传统车商有利益冲突。这种做法在美国的阻力远大于中国,因为美国一些州政府禁止汽车制造商直接向消费者销售汽车。在特斯拉的商业模式中,直销可以给特斯拉带来更直接的客户数据,更低的获客成本。相关数据显示,由于直接接触用户,特斯拉的每客户领先成本远低于同级别传统车型,大概不到后者的三分之一。有了特斯拉珠玉在前,小鹏、蔚来等国内“造车新势力”也开始采用直营模式,都有自己的网购平台和相应的积分体系。特斯拉在天猫开店但不卖车。乍一看,很难理解。旗舰店卖车和官网卖车有本质区别吗?这是流量入口的争夺,也是马斯克坚持直销的原因。但除了这些,不在网上卖车还有很多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关于开店不卖车的延伸思考其实汽车厂商是不在网店卖车的。特斯拉不是个例,而是行业惯例。汽车厂商在天猫开了很多旗舰店,几乎都只卖试驾服务和配件。因为汽车电商面临诸多难以逾越的障碍,无法实现信息流、资金流、商品流的统一。不只是特斯拉一家不在电商平台卖车,包括宝马、奔驰等豪车的天猫旗舰店,也不接受预定服务。奔驰天猫旗舰店甚至不提供预约试驾服务。早在2013年,易车助理总裁慧远就分析过这个问题。他总结了三个可能的主要原因:支付环节没有打通,信用体系不健全(用户对商家缺乏信任),厂家和经销商的利益冲突难以协调。现在7年过去了,汽车电商的进展还是很有限,大部分交易还是线下。前两个已经不成问题,第三个还顽强。是否阻碍了汽车电商的进步?不一定,至少不全面。以特斯拉为例。对于特斯拉来说,不存在厂商和经销商利益难以协调的障碍。因为它采用自营模式,所有4S门店都是直营,典型的厂家和经销商是一体的。事实上,特斯拉也曾试图关闭线下门店,转向线上销售,以降低运营成本,但最终失败。2019年2月,特斯拉发布了“只在网上销售”的战略,并于3月宣布将公司销售逐步全部转移到线上。但是仅仅过了半年多,这个政策就因为不符合市场需求而失败了。特斯拉发现很难改变中国市场的两个现实问题。首先,汽车用户的消费行为很难改变。汽车作为客单价很高的商品,是标准化的工业品,但消费者的需求是完全个性化的。同样的配置、功能、配色、内饰,在不同的消费者眼中是不一样的,甚至可能是相反的。与美国消费者不同,中国消费者几乎把买车当成一笔大投资,所以非常谨慎,很多家庭需要共同决策。他们必须实地试驾,详细咨询销售人员,获得第一手真实体验,做出准确评价,才能最终决定是否购买。即使有VR、直播等新技术,也只能起到辅助作用,无法替代线下场景的真实体验。其次,购车流程复杂,交易成本高。相比买手机和家电,买车的流程不仅非常复杂,而且专业化程度很高。对于买车来说,网上下单、支付只是解决了最简单的环节,还有购车资质、贷款、保险、牌照等更复杂的环节,这些都是纯线上购车模式无法避免的折磨。而且买车本身就是一个低频业务,消费者很难掌握所有的流程和细节,需要依靠专业人士的现场帮助。在……ne交易目前解决不了这些问题,线下销售人员的价值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如果强行推广网上销售,单位销售成本会降低。但是有相当一部分用户会因为得不到应有的服务而输给其他品牌。转化率的大幅下降,意味着整体成本不降反升,效益大打折扣。这显然不是特斯拉希望看到的,于是在去年10月中旬,特斯拉全面转移线上销售的战略被迫取消,重新加大线下门店的建设。特斯拉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但也有人质疑特斯拉在2014年双11前夕没有在天猫卖车。这话没错,但不成功,还有其他隐藏的原因。2014年,特斯拉总部为中国市场制定了1万辆的销售目标,但当年仅获得2499辆牌照。在KPI压力很大的中国区管理层,冒险参与双11的线上汽车销售。最后大家都知道,不仅汽车销售被总部紧急叫停,就连和天猫的合作也暂停了。

Tesla, Model 3, Mercedes-Benz, BMW, Model S

数据来源:特斯拉,现为中国骑行协会会员,在中国市场表现良好。中国乘客协会数据显示,3月份特斯拉Model 3在中国市场销售1.02万辆,不仅位居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还力压宝马5系、奥迪A6、奔驰c级成为当月高端车销量冠军。除了上面提到的网上直接购买汽车的现实问题,还有一个原因是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紧迫感”也消失了。目前特斯拉的车在国内供不应求,做好交车,让车主满意是重点。没有必要在网上拓展销售渠道。另一方面,在天猫旗舰店卖车看起来“靠谱”,但和马斯克去年初提出的“只在网上卖”的想法还是有很大差别,因为这违背了马斯克对直销的执念。无论如何,在入驻天猫之后,特斯拉在中国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即使不卖车,开天猫店的好处也很明显。长期诉求:流量、破圈、商业闭环汽车电商其实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据不完全统计,在天猫或JD.COM开设官方旗舰店的汽车品牌有数十家,包括宝马、奥迪、奔驰、捷豹等进口品牌,以及荣威、奇瑞、吉利、长安等国产和合资品牌。从最初对任何“第三方渠道”的排斥来看,第二次入驻天猫对特斯拉来说具有长远的战略价值,只不过疫情影响了特斯拉的全球销量,特斯拉不得不依靠中国市场来“救市”。第二次合作不会再“短命”了。作为战略大师,马斯克拥抱天猫的背后还有其他考虑。长期来看,特斯拉有三个“需求”。第一,流量;淘宝数据显示,目前平均每周有近5万人在淘宝上搜索“特斯拉”。另一方面,用ALEXA查询特斯拉中国官网www.tesla.cn时,估计日均IP只有25800左右。面对这样的流量诱惑,特斯拉依然会积极尝试,即使可能违背马斯克的“第一原则”。中国互联网和海外互联网有本质区别。相比海外用户(尤其是英语地区)对企业官网的“忠诚度”,国内网民更喜欢在电商平台搜索“品牌名”直达旗舰店。之所以有这个习惯,是因为官网大部分企业都是用英文单词作为域名,这显然不符合中国人的上网习惯。久而久之,天猫、JD.COM等B2C电商平台成为中国人购买商品的重要渠道。以苹果为例。2014年1月,苹果Apple Store官方旗舰店为了“适应”中国人独特的网购习惯,搬入了全球首家官网之外的官方商店——天猫商城。相反,2018年11月,苹果正式在亚马逊销售商品。据CNET介绍,在此之前,亚马逊只能销售苹果直接供应的旧款iPhone、MacBook和Beats耳机,以及第三方商家供应的苹果产品,使得当时的用户只要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买到假货和山寨产品。如果不是移动互联网带来了流量碎片化,手机直接输入域名会更麻烦,苹果和亚马逊的“合作”可能会拖很久。虽然特斯拉一年前就在亚马逊开设了自己的店铺,但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在亚马逊上销售的产品并不是汽车和轿车,而只是一些小配件,比如帽子、杯子、外套、iPhone手机壳以及带有“TESLA”标志的特斯拉汽车模型。可见,官网这种海外市场的大企业,依然是主要的销售渠道。但在中国,特斯拉拥抱天猫等B2C网站,或者说是“被迫”的选择,因为中国人在PC时代养成的上网习惯,以及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互联网碎片化。在官网存流量更符合海外企业的利益,但在中国,这条路走不通,“强烈”拒绝B2C显然是“愚蠢”的。第二,打破圈子;特斯拉进入中国,延续全球打法,从高端市场进攻。在Model 3系列出现之前,国产Model S和Model X的定价在70万-147万元的价格区间。这款豪车的定位决定了特斯拉在中国是以高端用户为主。Model 3的出现大大降低了特斯拉的准入门槛。海外基本售价3.5万美元,国内售价接近40万人民币,主打高端用户。特斯拉在中国建厂后,国内起步价降到30万以上,是因为上海的建设成本比美国Model 3生产线低65%左右,没有关税的影响。1月3日,特斯拉公布的国产Model 3售价299050元起(补贴价),已经进入20万+档,这标志着特斯拉已经从高端市场“下沉”到中高端市场。得益于价格的持续下降,特斯拉今年3月在华销量为10,160辆。2014年,媒体估计特斯拉在华销量为3500辆。当时在售的两款特斯拉车型起价70万+,几千销量尚可。近年来,特斯拉在迈向中高端后,需要覆盖之前“不经营”的中产阶级。在20-30万车型的目标用户中,过去的“控股”打法会抑制品牌的向外辐射。借力B2C平台渗透到新的目标圈,是特斯拉拥抱天猫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作为国内B2C平台,天猫也在不断寻求“探索”商品的多样化。近年来,天猫多次尝试卖房卖车。今年,阿里也尝试通过淘宝直播销售火箭。至少目前来看,双方的商业诉求可以互补,为双方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三,商业闭环;回到国内外网民网购习惯的差异,特斯拉只需要一个“官网”就可以在海外完成自己的闭环业务,所以卖一些“小商品”完全可以,不需要和亚马逊有“更深”层次的合作。在中国,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像海外一样坚持以官网为“主阵地”,那就意味着我们将与国内消费者脱节。其实从特斯拉官方的回应中也可以得到印证。据其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入驻天猫,特斯拉将其线上模式拓展至第三方平台,形成了售后服务、用车服务、专属配件的线上服务闭环。汽车全生命周期几乎完全在线,更好地满足了中国新一代互联网用户的需求。这样从B2C旗舰店(流量/周边)-官网(交易)-线下体验店(服务)就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闭环。如果坚持像美国市场一样只对天猫开放一些非汽车相关的配件,会给中国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特斯拉会在天猫上推出车钥匙、充电桩、脚垫、车载充电套件等汽车周边产品。总而言之,一句话,中国不能完全照搬美国模式。这样,中国的“妥协”与马斯克的“第一原则”并不冲突。更何况,中国市场对特斯拉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受疫情影响,今年前两个月,特斯拉在挪威和荷兰的新车注册量分别减少了77%和42%,其主力车型ModelS在欧洲市场甚至暴跌了49%,美国市场自去年以来也出现了营收下滑的迹象。这一刻,3月国内销量突破万辆,让特斯拉松了一口气。马斯克的一些“冒险”做法给了特斯拉太多话题。再加上特斯拉充满科技感的超级产品力,以及在行业领先的核心技术上的优势,行业不断放大了特斯拉的“能量场”。然而,尽管有这些光环,特斯拉仍然是一家“新”企业。不久前,特斯拉发生了“降门”事件,导致品牌危机。与天猫的第二次牵手,是它探索如何在全球化中与不同地域的消费者结合的重要事件。在迈向“百年豪车”品牌的路上,马斯克的“第一原则”思维会遇到很多新问题。对于特斯拉来说,它在中国市场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就像当初坚持“不降价”的iPhone,现在在中国市场也学会了“打折”。坚持不在第三方平台卖车的特斯拉,未来会在天猫旗舰店上预订服务吗?只能说一切皆有可能。可见,官网这种海外市场的大企业,依然是主要的销售渠道。但在中国,特斯拉拥抱天猫等B2C网站,或者说是“被迫”的选择,因为中国人在PC时代养成的上网习惯,以及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互联网碎片化。在官网存流量更符合海外企业的利益,但在中国,这条路走不通,“强烈”拒绝B2C显然是“愚蠢”的。第二,打破圈子;特斯拉进入中国,延续全球打法,从高端市场进攻。在Model 3系列出现之前,国产Model S和Model X的定价在70万-147万元的价格区间。这款豪车的定位决定了特斯拉在中国是以高端用户为主。Model 3的出现大大降低了特斯拉的准入门槛。海外基本售价3.5万美元,国内售价接近40万人民币,主打高端用户。特斯拉在中国建厂后,国内起步价降到30万以上,是因为上海的建设成本比美国Model 3生产线低65%左右,没有关税的影响。1月3日,特斯拉公布的国产Model 3售价299050元起(补贴价),已经进入20万+档,这标志着特斯拉已经从高端市场“下沉”到中高端市场。得益于价格的持续下降,特斯拉今年3月在华销量为10,160辆。2014年,媒体估计特斯拉在华销量为3500辆。当时在售的两款特斯拉车型起价70万+,几千销量尚可。近年来,特斯拉在迈向中高端后,需要覆盖之前“不经营”的中产阶级。在20-30万车型的目标用户中,过去的“控股”打法会抑制品牌的向外辐射。借力B2C平台渗透到新的目标圈,是特斯拉拥抱天猫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作为国内B2C平台,天猫也在不断寻求“探索”商品的多样化。近年来,天猫多次尝试卖房卖车。今年,阿里也尝试通过淘宝直播销售火箭。至少目前来看,双方的商业诉求可以互补,为双方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三,商业闭环;回到国内外网民网购习惯的差异,特斯拉只需要一个“官网”就可以在海外完成自己的闭环业务,所以卖一些“小商品”完全可以,不需要和亚马逊有“更深”层次的合作。在中国,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像海外一样坚持以官网为“主阵地”,那就意味着我们将与国内消费者脱节。其实从特斯拉官方的回应中也可以得到印证。据其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入驻天猫,特斯拉将其线上模式拓展至第三方平台,形成了售后服务、用车服务、专属配件的线上服务闭环。汽车全生命周期几乎完全在线,更好地满足了中国新一代互联网用户的需求。这样从B2C旗舰店(流量/周边)-官网(交易)-线下体验店(服务)就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闭环。如果坚持像美国市场一样只对天猫开放一些非汽车相关的配件,会给中国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特斯拉会在天猫上推出车钥匙、充电桩、脚垫、车载充电套件等汽车周边产品。总而言之,一句话,中国不能完全照搬美国模式。这样,中国的“妥协”与马斯克的“第一原则”并不冲突。更何况,中国市场对特斯拉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受疫情影响,今年前两个月,特斯拉在挪威和荷兰的新车注册量分别减少了77%和42%,其主力车型ModelS在欧洲市场甚至暴跌了49%,美国市场自去年以来也出现了营收下滑的迹象。这一刻,3月国内销量突破万辆,让特斯拉松了一口气。马斯克的一些“冒险”做法给了特斯拉太多话题。再加上特斯拉充满科技感的超级产品力,以及在行业领先的核心技术上的优势,行业不断放大了特斯拉的“能量场”。然而,尽管有这些光环,特斯拉仍然是一家“新”企业。不久前,特斯拉发生了“降门”事件,导致品牌危机。与天猫的第二次牵手,是它探索如何在全球化中与不同地域的消费者结合的重要事件。在迈向“百年豪车”品牌的路上,马斯克的“第一原则”思维会遇到很多新问题。对于特斯拉来说,它在中国市场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就像当初坚持“不降价”的iPhone,现在在中国市场也学会了“打折”。坚持不在第三方平台卖车的特斯拉,未来会在天猫旗舰店上预订服务吗?只能说一切皆有可能。

标签:特斯拉Model 3奔驰宝马Model S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华为/宁德/阿里等纷纷涌入充电桩

作为国家“新基建”项目之一,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行业正日益成为各路资本与巨头争相布局的新蓝海。各路大佬纷纷抢入局日前,华为表示将于本周发布新品,即HUAWEIHiCharger直流快充模块。

1900/1/1 0:00:00
3月乘用车销量:比亚迪重夺销量冠军,特斯拉单车型破万

2020年3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56万台,零售达55万台,与2018年同期水平相当,但相对于2019年3月同比下滑492。

1900/1/1 0:00:00
比亚迪发布2019年报:营收1277.39亿 研发费用持续增长

4月21日,比亚迪发布2019年年度报告:公司当期实现营业收入127739亿元,同比下降1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14亿元。

1900/1/1 0:00:00
比亚迪口罩获得美国加州10亿美元订单

由于疫情在全球蔓延,不少汽车厂商都已经转产口罩等医疗设备,近日记者获悉,汽车制造商比亚迪最近获得了美国加州价值10亿美元约合70亿元人民币的巨额口罩订单。

1900/1/1 0:00:00
夏利再陷退市边缘:200余名员工向中纪委等举报一汽集团

一汽夏利又一次走到了退市边缘。

1900/1/1 0:00:00
大众汽车即将入主国轩高科 收购股份从20%增至30%

大众汽车集团收购中国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这一交易近日出现新进展:据接近该事件内幕的人士透露,大众汽车集团就收购国轩高科股权一事日前已获董事会批准,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