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中资企业在美国的行动相对平静,但急于进入全球市场的中资企业可能会以火热的欧洲市场告终,下一个目标是北美市场。目前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电动汽车是特斯拉。在特斯拉电动车的带领下,世界各地的车企都在推进电动化。中国受到政府政策的支持,市场增长迅速。现在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欧洲的电动化今年明显加速,大众、戴姆勒、宝马、捷豹路虎等公司今年也加快了在电动汽车产业链上的布局。反观美国,排名第一的电动汽车特斯拉的诞生地,在电动化的大潮中似乎相对沉寂,没有中国政府的全力支持,也没有今年欧洲电动化势不可挡的势头。除了特斯拉,通用、福特甚至国外“和尚”的动作都相对较少。那么,电动汽车在美国乃至整个北美市场的产业布局是怎样的?整个行业的布局需要深入到车企和政府的一系列动作中。我们不妨从电动车产业链的一个环节窥探一下北美市场的电气化浪潮,这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环。松下的地位很稳定。LG化学/滑雪积极在中国露营。目前,电池企业的方向和重点仍在中国,他们瞄准的国际市场主要是欧洲大陆,这是世界汽车制造的腹地。对于美国和北美市场,目前还处于规划或开设办事处(办事处)的阶段。然而,松下、LG化学和SKI等国际电池巨头已经渗透到美国市场。近日,据韩媒Business Korea报道,韩国锂电池巨头SKI已经签署了9.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6.43亿元)的投资协议,将在美国建设第二座电池工厂,年产能为11.7 GWh,新工厂仍在佐治亚州。SKI在美国的第一家动力电池工厂也在佐治亚州。2019年3月开工建设。当时投资规模为16.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8.02亿元),计划年产能9.8GWh,预计2022年建成投产。可以看出,有了第一笔投资的铺垫,SKI在美国的第二家工厂建设会顺利很多,投资会减少,但产能会增加。值得注意的是,经过两次投资,SKI在美国的动力电池投资超过184亿元,电池产能达到21.5GWh,根据之前的消息,SKI在美国佐治亚州的第一家电池工厂主要为大众在田纳西州的电动汽车生产基地提供配套设施。第二个电池厂是否还是给大众的,还是有新的代工客户,目前还不清楚。但无论如何,2023年SKI在美国的动力电池产能有望超过21.5GWh,届时可以稳定供应美国OEM客户。LG化学方面,在美国的投资建设也在加码。2012年,LG化学投资3.04亿美元在美国密歇根州建立了第一家电池工厂。当时工厂主要为雪佛兰Volt等车型提供电池支持,产能为5GWh。7年后,LG化学开始在美国建设第二座动力电池工厂。2019年12月,通用汽车宣布与LG化学合作。双方将投资23亿美元在美国成立电动汽车电池合资公司Ultium Cells。双方各占50%的股份,生产的电池将应用于未来通用汽车推出的电动汽车产品。新工厂的规划产能将达到30GWh。新成立的合资公司将在俄亥俄州东北部的洛兹敦(Lordstown)建造一座电池制造厂,并计划于今年年中破土动工。据Business Korea报道,LG化学已于今年4月向Ultium Cells投资3529万美元,希望工厂尽快开工建设。虽然松下电池进入美国电动汽车市场晚于LG化学,但第一动力ba……ery工厂建于2014年,但其绑定的客户是全球电动车销量冠军特斯拉,无疑是美国动力电池的“一哥”,也是目前全球动力电池的“二哥”。2014年,松下电池宣布与特斯拉合作,在美国内华达州建设第一家动力电池工厂Gigafactory 1。该工厂规划产能35GWh,其中松下电池投资16亿美元。据悉,Gigafactory 1目前实际产能为32GWh,是全球单体最大的锂离子电池工厂。虽然松下电池和特斯拉的关系就像一对小两口,一直很尴尬,中间也有过几次绯闻,但松下电池还是不想离开这棵“大树”,希望继续深度捆绑。今年5月,松下在2019财年(2019年4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的财报中透露,位于内华达州的Gigafactory 1已经连续第二个季度实现盈利。“松下目前正在考虑继续扩大工厂的产能,希望将工厂的产能从35GWh提高到54GWh。”此外,今年6月,特斯拉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一份文件,显示特斯拉于6月10日与松下签署了2020年定价协议,该协议涉及松下在内华达州的一家超级工厂生产和供应动力电池。“新协议还规定了双方定价、计划投资和新技术的具体条款,以及协议前两年松下的产能和特斯拉的采购数量。”行业分析师认为,松下可能会通过这项协议继续加深与特斯拉的关系,至少巩固其在北美市场的特殊关系。很显然,虽然北美的电动车市场没有中国和欧洲那么火热,但松下电池、LG化学、SKI都已经在北美布局,而国内电池企业还是以中国或欧洲市场为主,并没有正式进入北美市场。深度绑定的美国汽车公司已经在行动了。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乃至北美市场,车企与电池企业的捆绑已经开始。LG化学与通用汽车合作,松下与特斯拉合作,丰田与松下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大众汽车也与SKI合作。虽然福特目前似乎没有电池公司,但SKI可能是其替代产品之一。上个月,福特汽车公司和奥迪公司正式签署了战略联盟协议。对于此次战略联盟,奥迪股份公司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博士表示:“此次合作将有效降低产品研发成本,加速电动汽车和商用车型在全球更大范围内的推广,帮助双方进一步提升和巩固行业地位。”可以猜测,福特正在深度合作大众电动化布局。大众在北美的电池合作伙伴是SKI,所以我们有理由猜测福特未来在电池选择上可能会采用SKI。在美国市场,最受欢迎的车企并不多,比如上面提到的福特、通用、特斯拉、丰田,还有本田、日产、现代、起亚。所以绑定这些车企,基本相当于控制了美国的动力电池市场。目前,松下电池、LG化学和SKI也采取了行动。中资企业的进入是必然的。当然,从目前的市场格局来判断未来的市场显然是不准确的。在电气化渗透率不断提高的趋势下,未来美国乃至北美对动力电池的需求将持续增加,松下电池、LG化学和SKI未必能满足其需求。值得注意的是,中资企业与美国本土车企的接触已经在美国市场之外展开。例如,特斯拉(上海)在其供应链中增加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比亚迪的电池也开始供应给长安福特,通用汽车也有兴趣在中国市场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开拓北美市场方面,国内电池企业也有所行动。去年被华视集团收购的AESC已经在美国田纳西州拥有一个动力电池基地。目前,其生产能力为……3GWh左右。这个企业应该是中国企业在美国与日韩企业争夺市场的“急先锋”。2018年,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在底特律成立了一家子公司,作为其在美国的第一个办事处。这是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继德国、法国、日本之后,在全球市场设立的第四家子公司。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美国子公司负责人王健表示,美国子公司将加强与美国当地汽车制造商的联系,并基于新的合作,开发适合客户的产品和服务,提供更多本地化服务。近日,福能科技与戴姆勒大中华区签署全面商业合作协议,未来十年将为奔驰在全球推出的全新电动汽车阵容提供电池。根据协议,福能科技计划在欧盟和美国建立电池生产工厂,从一开始就被设计为碳中和工厂。郭萱高科技公司和蜂巢能源公司也在美国建立了R&D中心。虽然中资企业在美国的行动相对平静,但急于进入全球市场的中资企业可能会以火热的欧洲市场告终,下一个目标是北美市场。但是,如果松下电池、LG化学、SKI和美国本土车企的关系很“铁”,中国企业进入的阻力肯定不会小。虽然中资企业在美国的行动相对平静,但急于进入全球市场的中资企业可能会以火热的欧洲市场告终,下一个目标是北美市场。目前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电动汽车是特斯拉。在特斯拉电动车的带领下,世界各地的车企都在推进电动化。中国受到政府政策的支持,市场增长迅速。现在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欧洲的电动化今年明显加速,大众、戴姆勒、宝马、捷豹路虎等公司今年也加快了在电动汽车产业链上的布局。反观美国,排名第一的电动汽车特斯拉的诞生地,在电动化的大潮中似乎相对沉寂,没有中国政府的全力支持,也没有今年欧洲电动化势不可挡的势头。除了特斯拉,通用、福特甚至国外“和尚”的动作都相对较少。那么,电动汽车在美国乃至整个北美市场的产业布局是怎样的?整个行业的布局需要深入到车企和政府的一系列动作中。我们不妨从电动车产业链的一个环节窥探一下北美市场的电气化浪潮,这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环。松下的地位很稳定。LG化学/滑雪积极在中国露营。目前,电池企业的方向和重点仍在中国,他们瞄准的国际市场主要是欧洲大陆,这是世界汽车制造的腹地。对于美国和北美市场,目前还处于规划或开设办事处(办事处)的阶段。然而,松下、LG化学和SKI等国际电池巨头已经渗透到美国市场。近日,据韩媒Business Korea报道,韩国锂电池巨头SKI已经签署了9.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6.43亿元)的投资协议,将在美国建设第二座电池工厂,年产能为11.7 GWh,新工厂仍在佐治亚州。SKI在美国的第一家动力电池工厂也在佐治亚州。2019年3月开工建设。当时投资规模为16.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8.02亿元),计划年产能9.8GWh,预计2022年建成投产。可以看出,有了第一笔投资的铺垫,SKI在美国的第二家工厂建设会顺利很多,投资会减少,但产能会增加。值得注意的是,经过两次投资,SKI在美国的动力电池投资超过184亿元,电池产能达到21.5GWh,据此前消息,SKI首款电池……美国佐治亚州的工厂,主要为大众在田纳西州的电动汽车生产基地提供配套设施。第二个电池厂是否还是给大众的,还是有新的代工客户,目前还不清楚。但无论如何,2023年SKI在美国的动力电池产能有望超过21.5GWh,届时可以稳定供应美国OEM客户。LG化学方面,在美国的投资建设也在加码。2012年,LG化学投资3.04亿美元在美国密歇根州建立了第一家电池工厂。当时工厂主要为雪佛兰Volt等车型提供电池支持,产能为5GWh。7年后,LG化学开始在美国建设第二座动力电池工厂。2019年12月,通用汽车宣布与LG化学合作。双方将投资23亿美元在美国成立电动汽车电池合资公司Ultium Cells。双方各占50%的股份,生产的电池将应用于未来通用汽车推出的电动汽车产品。新工厂的规划产能将达到30GWh。新成立的合资公司将在俄亥俄州东北部的洛兹敦(Lordstown)建造一座电池制造厂,并计划于今年年中破土动工。据Business Korea报道,LG化学已于今年4月向Ultium Cells投资3529万美元,希望工厂尽快开工建设。虽然松下电池进入美国电动汽车市场晚于LG化学,2014年才建成第一家动力电池工厂,但其绑定的客户是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冠军特斯拉,无疑是美国动力电池的“一哥”,也是目前全球动力电池的“二哥”。2014年,松下电池宣布与特斯拉合作,在美国内华达州建设第一家动力电池工厂Gigafactory 1。该工厂规划产能35GWh,其中松下电池投资16亿美元。据悉,Gigafactory 1目前实际产能为32GWh,是全球单体最大的锂离子电池工厂。虽然松下电池和特斯拉的关系就像一对小两口,一直很尴尬,中间也有过几次绯闻,但松下电池还是不想离开这棵“大树”,希望继续深度捆绑。今年5月,松下在2019财年(2019年4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的财报中透露,位于内华达州的Gigafactory 1已经连续第二个季度实现盈利。“松下目前正在考虑继续扩大工厂的产能,希望将工厂的产能从35GWh提高到54GWh。”此外,今年6月,特斯拉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一份文件,显示特斯拉于6月10日与松下签署了2020年定价协议,该协议涉及松下在内华达州的一家超级工厂生产和供应动力电池。“新协议还规定了双方定价、计划投资和新技术的具体条款,以及协议前两年松下的产能和特斯拉的采购数量。”行业分析师认为,松下可能会通过这项协议继续加深与特斯拉的关系,至少巩固其在北美市场的特殊关系。很显然,虽然北美的电动车市场没有中国和欧洲那么火热,但松下电池、LG化学、SKI都已经在北美布局,而国内电池企业还是以中国或欧洲市场为主,并没有正式进入北美市场。深度绑定的美国汽车公司已经在行动了。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乃至北美市场,车企与电池企业的捆绑已经开始。LG化学与通用汽车合作,松下与特斯拉合作,丰田与松下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大众汽车也与SKI合作。虽然福特目前似乎没有电池公司,但SKI可能是其替代产品之一。上个月,福特汽车公司和奥迪公司正式签署了战略联盟协议。对于此次战略联盟,奥迪股份公司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博士(Dr. Herbert Diess)表示:“此次合作将有效降低产品研发成本,加速电动汽车和商用车型在全球更大范围内的推广,帮助双方进一步提升和合作……巩固他们的行业地位。“可以猜测,福特正在深度合作大众电动化布局。大众在北美的电池合作伙伴是SKI,所以我们有理由猜测福特未来在电池选择上可能会采用SKI。在美国市场,最受欢迎的车企并不多,比如上面提到的福特、通用、特斯拉、丰田,还有本田、日产、现代、起亚。所以绑定这些车企,基本相当于控制了美国的动力电池市场。目前,松下电池、LG化学和SKI也采取了行动。中资企业的进入是必然的。当然,从目前的市场格局来判断未来的市场显然是不准确的。在电气化渗透率不断提高的趋势下,未来美国乃至北美对动力电池的需求将持续增加,松下电池、LG化学和SKI未必能满足其需求。值得注意的是,中资企业与美国本土车企的接触已经在美国市场之外展开。例如,特斯拉(上海)在其供应链中增加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比亚迪的电池也开始供应给长安福特,通用汽车也有兴趣在中国市场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开拓北美市场方面,国内电池企业也有所行动。去年被华视集团收购的AESC已经在美国田纳西州拥有一个动力电池基地。目前其产能在3GWh左右。这个企业应该是中国企业在美国与日韩企业争夺市场的“急先锋”。2018年,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在底特律成立了一家子公司,作为其在美国的第一个办事处。这是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继德国、法国、日本之后,在全球市场设立的第四家子公司。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美国子公司负责人王健表示,美国子公司将加强与美国当地汽车制造商的联系,并基于新的合作,开发适合客户的产品和服务,提供更多本地化服务。近日,福能科技与戴姆勒大中华区签署全面商业合作协议,未来十年将为奔驰在全球推出的全新电动汽车阵容提供电池。根据协议,福能科技计划在欧盟和美国建立电池生产工厂,从一开始就被设计为碳中和工厂。郭萱高科技公司和蜂巢能源公司也在美国建立了R&D中心。虽然中资企业在美国的行动相对平静,但急于进入全球市场的中资企业可能会以火热的欧洲市场告终,下一个目标是北美市场。但是,如果松下电池、LG化学、SKI和美国本土车企的关系很“铁”,中国企业进入的阻力肯定不会小。
“我们毕竟是行业的后进者,所以首先思考的是如何把产品的品质和口碑做到位,相信随着我们的推广和品牌提升,销量会逐步上升的。”“今年有具体的销量目标吗?”“我们现在也没有明确的目标。
1900/1/1 0:00:00上半年,大洋彼岸的特斯拉独领风骚,股价狂飙不止,打败丰田登顶全球第一市值车企,成为名副其实的“造富机器”。而港A两市的上市车企,亦不乏现象级商业大戏。
1900/1/1 0:00:00连续五年实现批发销量“翻番式”增长,应该是上汽新能源拿出的最好成绩单,但这一纪录却没能在2019年得以延续。
1900/1/1 0:00:001
1900/1/1 0:00:00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7月5日在推特发文称,北美的超级充电桩使用量已经达到了疫情前峰值,欧洲落后了一周左右,中国和亚太地区总体上表现出色。
1900/1/1 0:00:00日前,四川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授权委托四川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长春丰越公司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