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大众、戴姆勒入股中国企业,还是宝马与当代安培科技的深度合作,都是为了保证中国市场的电池供应,向外界展示电动化的决心和果断。同时,从电池企业来看,与外资企业合作有助于提高制造水平,打破资金困局。但不容忽视的是,车企参股的标签也可能阻碍其未来的业务拓展。电池领域合作频繁近日,戴姆勒旗下的奔驰宣布,将深化与福能科技的战略合作,并将持有后者约3%的股份。此外,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将出资9.045亿元人民币,参与福能科技在科技创新板的首次公开发行。通过参与公开募股,戴姆勒有机会提名一名代表进入福能科技的监事会。同时,为了满足奔驰动力电池的需求,福能科技将在德国东部的比特费尔德-沃尔芬(Biterfeld-Wolfen)建设动力电池单体工厂。该合作协议将保障奔驰在电动化战略进程中的动力电池电芯供应,而福能科技可以确保其规划的产能建设。相对而言,大众集团更早掌握主动。去年,有传言称大众汽车集团有意入股郭萱高科,此后业内猜测不断,直至成为现实。今年5月底,大众汽车集团宣布投资约11亿欧元,收购郭萱高科26%的股份,成为其大股东。由此,大众集团成为第一家直接持有中国电池制造商股份的外国车企。至于宝马集团,它与中国最大的动力电池制造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初正是与宝马的合作让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名声大噪,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为宝马在德国设厂。宝马首款纯电动SUV在沈阳投产< SUV iX3将于近期上市,其电池将来自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根据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发布的公告,华晨宝马有权对其进行股权投资。当然,或许是因为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身价今非昔比,华晨宝马暂时没有入股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迹象。对于同类车企与电池厂商的合作,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纪告诉记者:“车企要想有真正的竞争力,还是需要掌握电池的一些核心技术。通过与电池制造商合作,可以在确保成本竞争力的同时同步进行电池研发。”在戴姆勒与福能的合作协议中,双方同意共同开发高科技电池技术,进一步提高电池能量密度,缩短充电时间。电气化战略专注于中国市场。从大众集团、戴姆勒、宝马近两年的动向来看,其电动化战略正在加速。一方面,欧盟不断强化排放法规,推出更接近真实排放情况的全球统一轻型汽车排放测试法规(WLTP),车企难以“钻空子”,达标难度大大提高,不达标者面临巨额罚款;另一方面,欧盟及其成员国也在不断推动各行业实现碳中和。为了应对疫情,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国家近期纷纷出台扶持汽车产业的政策,明显表现出对新能源汽车的偏爱,政策导向非常明显。尤其是德国坚决将传统燃油车排除在补贴范围之外,给了德系车企一个明确的信号。在这种正向激励、侧向约束的双向政策影响下,欧洲主流车企正在加快向电动化转型的步伐。为什么选择中国本土电池厂商?中国广阔的市场和当地电池厂商就近供货的便利性,是德国车企看重的。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车市场,中国市场的潜力毋庸置疑,尤其是在政府的全力支持下,中国已经占据了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半壁江山。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个进入者无疑更有优势,就像大众集团进入中国市场早,占了先机,赚了大钱。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大众集团也希望复制其在燃油汽车领域的成功经验。“大众集团携手强大且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进一步推进集团在中国的电气化战略。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为江淮大众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同时,我们将积极与郭萱高科在电动汽车电池领域开展战略合作。”对于此次合作,大众集团CEO迪斯对此评价道。在入股郭萱高科的同时,官方公布了大众集团控股江淮的消息。大众汽车集团表示,计划购买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母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50%的股份,并将其在江淮大众的股份增至75%,以改变合资公司的管理模式。中国是大众集团电气化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根据规划,到2025年,大众集团在华电动汽车年销量将达到150万辆。为此,大众集团正在推进电动汽车的本地化生产,因此本地化的电池供应自然显得尤为重要。此外,由于LG化学的波兰电池工厂产能有限,奥迪e-tron一度被迫停产,这也让大众集团更加急迫。相比简单的订单合作,投资中国动力电池厂商,培养自己的“小集团”,无疑是更有效的保证中国电池供应的手段。“与郭萱高科的新合作伙伴关系为大众汽车集团加强电动汽车的本地化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将进一步满足集团未来对电池的需求。”大众集团表示,“郭萱高科将成为大众汽车的认证供应商,未来在中国市场为集团的纯电动汽车和MEB平台产品供应电池。”戴姆勒入股福能科技也有类似的考虑。负责大中华区业务的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唐仕凯表示:“通过首次入股中国动力电池制造商,我们将进一步挖掘与中国高科技合作伙伴的合作潜力,以支持我们的全球电气化战略。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中国当地的R&D、生产和采购。”值得注意的是,与大众集团在郭萱高科持有26%股份相比,戴姆勒在福能科技的持股比例仅为3%,差距较大。双方入股的目的不同吗?对此,真锂研究总裁莫克告诉记者:“有可能大众集团未来可能想控股郭萱高科,以保证中国电动汽车的电池供应。这可以理解。目前大众在中国的主要电池供应商是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而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国内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实力相对较强,控制难度较大。所以为了保证供应,还是应该有自己的电池厂。相比之下,奔驰在电池供应上的布局就完美多了。”莫克具体……lly解释道:“首先,奔驰和BAIC不仅有合作,还存在交叉持股关系,而且BAIC参股了北京电控爱思凯,这是一家由BAIC、北京电控和SKI共同投资的电池制造商。奔驰自然可以用SKI生产的电池。再加上富能科技,电池供应更有保障。此外,SKI和亿纬锂能还成立了合资工厂,拿到了奔驰的订单。也就是说,北面有北京电控爱思凯,南面有亿纬锂能,中间有福能科技。奔驰在中国的北、南、中部都有电池供应布局。不需要控股福能科技或者成为其大股东,只需要参与股票市场,保证电池供应就可以了。”“当然,这是目前的情况,不排除以后会有变化。比如,如果SKI在中国市场遇到一些问题或麻烦,那么奔驰可能会增持福能科技的股份。”可比补充说,从加深与政府关系的角度来看,梅赛德斯-奔驰也需要一家有“中国户口”的本土电池制造商。从这个角度来看,大众入股郭萱高科可能意在培养“直接”的电池供应商,而戴姆勒入股福能更像是为电池供应增加了一层保障。事实上,奔驰从去年就开始与福能科技合作,向后者采购动力电池,而此次以资本的形式绑定福能科技,无疑会拉近双方的关系。至于宝马,可比猜测,宝马除了最大的供应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之外,未来还可能参与另一家电池制造商,从而使电池供应更有保障。不仅仅是中国市场,排名前三的德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多点布局。拥有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LG Chem、SKI、三星SDI、瑞典Northvolt等众多电池供应商,大众集团今年5月宣布将投资4.5亿欧元在德国建设自己的电池工厂,预计最早将于2023年投产。戴姆勒在三大洲的七个城市设立了九个电池工厂,累计投资超过10亿欧元。电池路线趋同取决于参与合作的电池公司。根据中国化学与物理动力工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研究部的统计,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在去年全国动力电池装机量排行榜中排名第一,占比51%;郭萱高科以3.31GWh排名第三,占比5.3%;福能科技以1.21GWh排名第七,占比1.95%。相比之下,富能科技的体量并不突出。但富能科技在三元柔性电池领域一直占据领先地位,被业内称为“软包之王”。柔性电池的优缺点是显而易见的。优点是能量密度高(有助于在国内获得更多补贴),安全性好,设计灵活,缺点是生产工艺复杂,成本相对较高。虽然在国内动力电池市场上,方形电池占主导地位,而软包电池一般都有销售,但是软包电池在国际市场上特别受欢迎,尤其是高端品牌车型。LG化学、滑雪、AESC等。都专注于软电池业务,已经安装在大众、奥迪、日产、现代起亚、通用、雷诺等车企的很多主流车型上,比如奥迪e-tron、奔驰EQC、大众ID.3、捷豹I-pace、保时捷Taycan、日产Leaf等等。奔驰电动乘用车的主要电池供应商是LG Chem和SKI,所以看起来奔驰和福能科技在电池路线的选择上有着高度的一致性。至于郭萱高科,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以磷酸亚铁锂为主的动力电池厂商,而大众集团主推电动乘用车,一直使用三元电池。两者的技术路线似乎并不匹配。但郭萱高科并没有放弃三元路线,坚持“发力铁锂,积累三元”。根据5月底达成的认购协议,郭萱高科向社会公开募集的资金拟全部用于三个项目,一是年产16GWh高比能量动力锂电池郭萱电池产业化项目,二是年产3万吨高镍三元正极材料郭萱材料项目,三是补充流动资金。绑定豪门是一把双刃剑。对于郭萱高科、福能科技等电池厂商来说,德国车企的注资不亚于“及时雨”。近两年,由于补贴的下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步伐逐渐放缓,动力电池装机量也有所下降。再加上疫情的影响,电池企业的生存状况更加恶化。高技术产业咨询研究院7月初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约35.2万辆,同比下降42%,动力电池装机约17.5GWh,同比下降42%。一方面,新能源车企面临资金压力,迟迟不支付电池款;另一方面,上游材料价格居高不下,电池厂商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在这种情况下,与大众集团、戴姆勒等大型车企“捆绑”是一种生存之道。但凡事有利有弊,在获得资金和订单的同时,自然要放弃一些自主权。这种做法背后隐藏着一些隐患。“毕竟电池是电动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本比较高。因此,车企非常重视电池供应商的选择。如果一个电池厂商和车企关联度低,大家都会考虑采用。如果关联度高,甚至被一家车企控制,其他车企未必愿意选择这样的供应商。”莫克指出,“就像同时生产电动车和电池的比亚迪,其电池业务一度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并驾齐驱,但近年来差距逐渐拉大。到目前为止,外部供应进展不大,只给比亚迪的电动车供应产品。日产控股的AESC主要向日产供货。AESC一直想进入其他车企的供应链,但效果不大。规模不上去,价格就降不下来。最后,日产别无选择,只能将AESC出售给华视集团。从这个角度来看,一旦未来大众控股郭萱高科,其他车企可能会对使用郭萱高科的电池犹豫不决。长期来看,郭萱高科被大众控股未必是好事。”就在一个多月前,宣布大众投资郭萱高科,戴姆勒投资福能科技,而这两笔投资都是在疫情期间敲定的,这无疑显示了德系车企发力电动化的决心和果断,也预示着中国动力电池的市场格局将发生巨大变化。毫无疑问,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一张王牌,也是中国人的骄傲。然而,当我看到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市场份额时,我总是担心。例如,去年,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占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的一半,而比亚迪以17.3%的份额排名第二。虽然郭萱高科排名第三,但也只有5.3%。前三名的悬殊,显示了我国动力电池企业发展的不平衡。在我看来,国内动力电池领域至少要有三家中国企业,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才比较保险。就像车辆领域,比如美国有通用、福特、菲亚特克莱斯勒,德国有大众、戴姆勒、宝马,日本有丰田、本田、日产。在当今全球动力电池领域,虽然中日韩三分天下,但韩国电池厂商一直略胜一筹。无论是韩国电池龙头企业LG化学,还是正在快速追赶的三星SDI和SKI,他们之间的差距都没有那么明显,合称为韩国电池三杰。中国和日本没有这种现象。中国主要看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日本看松下。虽然国内有比亚迪,郭萱高科,还有GS,东芝等。在日本,没有一家能与龙头企业抗衡。再看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它的崛起离不开宝马的早期支持。2012年,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与宝马公司合作开发动力电池系统,帮助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了技术上的质的提升。近年来,宝马已经连续给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大量电池订单。据称,为了帮助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宝马所需的电池,宝马向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了800多页的动力电池生产标准,进一步促进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电池生产和测试水平。无论是大众、戴姆勒入股中国企业,还是宝马与当代安培科技的深度合作,都是为了保证中国市场的电池供应,向外界展示电动化的决心和果断。同时,从电池企业的角度来看,与外资合作的乐趣……d企业将有助于提高制造水平,打破资金困境。但不容忽视的是,车企参股的标签也可能阻碍其未来的业务拓展。电池领域合作频繁近日,戴姆勒旗下的奔驰宣布,将深化与福能科技的战略合作,并将持有后者约3%的股份。此外,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将出资9.045亿元人民币参与科创板福能科技首次公开发行。通过参与公开募股,戴姆勒有机会提名一名代表进入福能科技的监事会。同时,为了满足奔驰动力电池的需求,福能科技将在德国东部的比特费尔德-沃尔芬(Biterfeld-Wolfen)建设动力电池单体工厂。该合作协议将保障奔驰在电动化战略进程中的动力电池电芯供应,而福能科技可以确保其规划的产能建设。相对而言,大众集团更早掌握主动。去年,有传言称大众汽车集团有意入股郭萱高科,此后业内猜测不断,直至成为现实。今年5月底,大众汽车集团宣布投资约11亿欧元,收购郭萱高科26%的股份,成为其大股东。由此,大众集团成为第一家直接持有中国电池制造商股份的外国车企。至于宝马集团,它与中国最大的动力电池制造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初正是与宝马的合作让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名声大噪,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为宝马在德国设厂。宝马首款纯电动SUV在沈阳投产< SUV iX3将于近期上市,其电池将来自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根据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发布的公告,华晨宝马有权对其进行股权投资。当然,或许是因为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身价今非昔比,华晨宝马暂时没有入股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迹象。对于同类车企与电池厂商的合作,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纪告诉记者:“车企要想有真正的竞争力,还是需要掌握电池的一些核心技术。通过与电池制造商合作,可以在确保成本竞争力的同时同步进行电池研发。”在戴姆勒与福能的合作协议中,双方同意共同开发高科技电池技术,进一步提高电池能量密度,缩短充电时间。电气化战略专注于中国市场。从大众集团、戴姆勒、宝马近两年的动向来看,其电动化战略正在加速。一方面,欧盟不断强化排放法规,推出更接近真实排放情况的全球统一轻型汽车排放测试法规(WLTP),车企难以“钻空子”,达标难度大大提高,不达标者面临巨额罚款;另一方面,欧盟及其成员国也在不断推动各行业实现碳中和。为了应对疫情,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国家近期纷纷出台扶持汽车产业的政策,明显表现出对新能源汽车的偏爱,政策导向非常明显。尤其是德国坚决将传统燃油车排除在补贴范围之外,给了德系车企一个明确的信号。在这种正向激励、侧向约束的双向政策影响下,欧洲主流车企正在加快向电动化转型的步伐。为什么选择中国本土电池厂商?中国广阔的市场和当地电池厂商就近供货的便利性,是德国车企看重的。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车市场,中国市场的潜力毋庸置疑,尤其是在政府的全力支持下,中国已经占据了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半壁江山。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个进入者无疑更有优势,就像大众集团进入中国市场早,占了先机,赚了大钱。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大众集团也希望复制其在燃油汽车领域的成功经验。“大众集团携手强大且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进一步推进集团在中国的电气化战略。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为江淮大众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同时,我们将积极与郭萱高科在电动汽车电池领域开展战略合作。”对于此次合作,大众集团CEO迪斯对此评价道。在入股郭萱高科的同时,官方公布了大众集团控股江淮的消息。大众汽车集团表示,计划购买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母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50%的股份,并将其在江淮大众的股份增至75%,以改变合资公司的管理模式。中国是大众集团电气化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根据规划,到2025年,大众集团在华电动汽车年销量将达到150万辆。为此,大众集团正在推进电动汽车的本地化生产,因此本地化的电池供应自然显得尤为重要。此外,由于LG化学的波兰电池工厂产能有限,奥迪e-tron一度被迫停产,这也让大众集团更加急迫。相比简单的订单合作,投资中国动力电池厂商,培养自己的“小集团”,无疑是更有效的保证中国电池供应的手段。“与郭萱高科的新合作伙伴关系为大众汽车集团加强电动汽车的本地化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将进一步满足集团未来对电池的需求。”大众集团表示,“郭萱高科将成为大众汽车的认证供应商,未来在中国市场为集团的纯电动汽车和MEB平台产品供应电池。”戴姆勒入股福能科技也有类似的考虑。负责大中华区业务的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唐仕凯表示:“通过首次入股中国动力电池制造商,我们将进一步挖掘与中国高科技合作伙伴的合作潜力,以支持我们的全球电气化战略。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中国当地的R&D、生产和采购。”值得注意的是,与大众集团在郭萱高科持有26%股份相比,戴姆勒在福能科技的持股比例仅为3%,差距较大。双方入股的目的不同吗?对此,真锂研究总裁莫克告诉记者:“有可能大众集团未来可能想控股郭萱高科,以保证中国电动汽车的电池供应。这可以理解。目前大众在中国的主要电池供应商是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而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国内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实力相对较强,控制难度较大。所以为了保证供应,还是应该有自己的电池厂。相比之下,奔驰在电池供应上的布局就完美多了。”莫克具体……lly解释道:“首先,奔驰和BAIC不仅有合作,还存在交叉持股关系,而且BAIC参股了北京电控爱思凯,这是一家由BAIC、北京电控和SKI共同投资的电池制造商。奔驰自然可以用SKI生产的电池。再加上富能科技,电池供应更有保障。此外,SKI和亿纬锂能还成立了合资工厂,拿到了奔驰的订单。也就是说,北面有北京电控爱思凯,南面有亿纬锂能,中间有福能科技。奔驰在中国的北、南、中部都有电池供应布局。不需要控股福能科技或者成为其大股东,只需要参与股票市场,保证电池供应就可以了。”“当然,这是目前的情况,不排除以后会有变化。比如,如果SKI在中国市场遇到一些问题或麻烦,那么奔驰可能会增持福能科技的股份。”可比补充说,从加深与政府关系的角度来看,梅赛德斯-奔驰也需要一家有“中国户口”的本土电池制造商。从这个角度来看,大众入股郭萱高科可能意在培养“直接”的电池供应商,而戴姆勒入股福能更像是为电池供应增加了一层保障。事实上,奔驰从去年就开始与福能科技合作,向后者采购动力电池,而此次以资本的形式绑定福能科技,无疑会拉近双方的关系。至于宝马,可比猜测,宝马除了最大的供应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之外,未来还可能参与另一家电池制造商,从而使电池供应更有保障。不仅仅是中国市场,排名前三的德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多点布局。拥有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LG Chem、SKI、三星SDI、瑞典Northvolt等众多电池供应商,大众集团今年5月宣布将投资4.5亿欧元在德国建设自己的电池工厂,预计最早将于2023年投产。戴姆勒在三大洲的七个城市设立了九个电池工厂,累计投资超过10亿欧元。电池路线趋同取决于参与合作的电池公司。根据中国化学与物理动力工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研究部的统计,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在去年全国动力电池装机量排行榜中排名第一,占比51%;郭萱高科以3.31GWh排名第三,占比5.3%;福能科技以1.21GWh排名第七,占比1.95%。相比之下,富能科技的体量并不突出。但富能科技在三元柔性电池领域一直占据领先地位,被业内称为“软包之王”。柔性电池的优缺点是显而易见的。优点是能量密度高(有助于在国内获得更多补贴),安全性好,设计灵活,缺点是生产工艺复杂,成本相对较高。虽然在国内动力电池市场上,方形电池占主导地位,而软包电池一般都有销售,但是软包电池在国际市场上特别受欢迎,尤其是高端品牌车型。LG化学、滑雪、AESC等。都专注于软电池业务,已经安装在大众、奥迪、日产、现代起亚、通用、雷诺等车企的很多主流车型上,比如奥迪e-tron、奔驰EQC、大众ID.3、捷豹I-pace、保时捷Taycan、日产Leaf等等。奔驰电动乘用车的主要电池供应商是LG Chem和SKI,所以看起来奔驰和福能科技在电池路线的选择上有着高度的一致性。至于郭萱高科,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以磷酸亚铁锂为主的动力电池厂商,而大众集团主推电动乘用车,一直使用三元电池。两者的技术路线似乎并不匹配。但郭萱高科并没有放弃三元路线,坚持“发力铁锂,积累三元”。根据5月底达成的认购协议,郭萱高科向社会公开募集的资金拟全部用于三个项目,一是年产16GWh高比能量动力锂电池郭萱电池产业化项目,二是年产3万吨高镍三元正极材料郭萱材料项目,三是补充流动资金。绑定豪门是一把双刃剑。对于郭萱高科、福能科技等电池厂商来说,德国车企的注资不亚于“及时雨”。近两年,由于补贴的下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步伐逐渐放缓,动力电池装机量也有所下降。再加上疫情的影响,电池企业的生存状况更加恶化。高技术产业咨询研究院7月初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约35.2万辆,同比下降42%,动力电池装机约17.5GWh,同比下降42%。一方面,新能源车企面临资金压力,迟迟不支付电池款;另一方面,上游材料价格居高不下,电池厂商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在这种情况下,与大众集团、戴姆勒等大型车企“捆绑”是一种生存之道。但凡事有利有弊,在获得资金和订单的同时,自然要放弃一些自主权。这种做法背后隐藏着一些隐患。“毕竟电池是电动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本比较高。因此,车企非常重视电池供应商的选择。如果一个电池厂商和车企关联度低,大家都会考虑采用。如果关联度高,甚至被一家车企控制,其他车企未必愿意选择这样的供应商。”莫克指出,“就像同时生产电动车和电池的比亚迪,其电池业务一度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并驾齐驱,但近年来差距逐渐拉大。到目前为止,外部供应进展不大,只给比亚迪的电动车供应产品。日产控股的AESC主要向日产供货。AESC一直想进入其他车企的供应链,但效果不大。规模不上去,价格就降不下来。最后,日产别无选择,只能将AESC出售给华视集团。从这个角度来看,一旦未来大众控股郭萱高科,其他车企可能会对使用郭萱高科的电池犹豫不决。长期来看,郭萱高科被大众控股未必是好事。”就在一个多月前,宣布大众投资郭萱高科,戴姆勒投资福能科技,而这两笔投资都是在疫情期间敲定的,这无疑显示了德系车企发力电动化的决心和果断,也预示着中国动力电池的市场格局将发生巨大变化。毫无疑问,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一张王牌,也是中国人的骄傲。然而,当我看到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市场份额时,我总是担心。例如,去年,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占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的一半,而比亚迪以17.3%的份额排名第二。虽然郭萱高科排名第三,但也只有5.3%。前三名的悬殊,显示了我国动力电池企业发展的不平衡。在我看来,国内动力电池领域至少要有三家中国企业,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才比较保险。就像车辆领域,比如美国有通用、福特、菲亚特克莱斯勒,德国有大众、戴姆勒、宝马,日本有丰田、本田、日产。在当今全球动力电池领域,虽然中日韩三分天下,但韩国电池厂商一直略胜一筹。无论是韩国电池龙头企业LG化学,还是正在快速追赶的三星SDI和SKI,他们之间的差距都没有那么明显,合称为韩国电池三杰。中国和日本没有这种现象。中国主要看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日本看松下。虽然国内有比亚迪,郭萱高科,还有GS,东芝等。在日本,没有一家能与龙头企业抗衡。再看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它的崛起离不开宝马的早期支持。2012年,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与宝马公司合作开发动力电池系统,帮助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了技术上的质的提升。近年来,宝马已经连续给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大量电池订单。据称,为了帮助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宝马所需的电池,宝马向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了800多页的动力电池生产标准,进一步促进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电池生产和测试水平。被宝马认可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一夜之间成为众多企业追逐的目标。BAIC、吉利、长安和其他汽车公司也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其供应商。如果宝马已经取得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那么大众汽车很可能会使郭萱嗨………ch和戴姆勒很可能会让福能科技。无论是郭萱高科、福能科技,还是与丰田搭上关系的比亚迪,都应该借此机会提升技术,壮大自己,为中国动力电池行业的健康发展多加几层保险。毕竟一枝花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被宝马认可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一夜之间成为众多企业追逐的目标。BAIC、吉利、长安和其他汽车公司也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其供应商。如果宝马已经取得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那么大众很可能会取得郭萱高科和戴姆勒很可能会取得福能科技。无论是郭萱高科、福能科技,还是与丰田搭上关系的比亚迪,都应该借此机会提升技术,壮大自己,为中国动力电池行业的健康发展多加几层保险。毕竟一枝花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长城汽车的前身“长城汽车制造厂”成立于1984年,而魏建军是在1990年7月1日成为长城汽车工业公司的总经理。
1900/1/1 0:00:00尽管川普政府多方游说,力促跨国企业撤离中国,但在汽车领域,则是完全相反的另一番情景。即使在疫情最吃紧的时刻,跨国汽车企业仍在加大力度投资中国。
1900/1/1 0:00:007月17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中心与汽车之家联合发布《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满意度调研结果》,调研结果显示,在新能源汽车入门级A0级SUV消费者满意度方面,
1900/1/1 0:00:00十年前,日产面向大众推出首款纯电动车聆风,目前,聆风已有50万车主;7月15日,日产第二代电动汽车,基于全新的电动汽车平台和全新的动力总成系统打造的Ariya全球首秀。
1900/1/1 0:00:007月17日晚间,宁德时代发布公告,公布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结果。根据公告,宁德时代本次发行股份数量122亿股,发行价格为每股161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约1962亿元。
1900/1/1 0:00:00随着一家家车企“死走逃亡伤”,曾梦想打造“中国底特律”的重庆汽车城正逐渐失守。2018年7月,北汽银翔宣布停产。两个月后,位于重庆的长安铃木宣布退出中国市场。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