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魏建军长城汽车的中年危机,宝马、奔驰、丰田们又是怎么度过的?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Ford, Honda, Audi, BMW, Great Wall

长城汽车的前身长城汽车厂成立于1984年,魏建军于1990年7月1日出任长城汽车工业公司总经理。这样看来,长城汽车已经36岁了,魏建军长城30年的危机感,其实就是长城汽车36年发展后的危机感。魏建军自己是这样描述这场“中年危机”的。“也许很多人认为长城汽车经过30年的成长,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不自信到自信。事实上,我并不乐观。当我们面对全球竞争,也就是面对一个充满变数的完全不确定的世界时,我们不得不问:长城汽车明年还能活下来吗?”然而实际情况并没有魏建军说的那么严峻,甚至相反。长城汽车2019年销售汽车106万辆,净利润超过45亿元。即使是受疫情影响的2020年上半年,长城汽车也交了近40万辆车,为什么魏老板还要问?要回答这个问题,不能局限于长城,要看看历史上其他汽车品牌是如何面对自己的“中年危机”的。丰田:建立“中庸之道”丰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3年9月。当时丰田只是“丰田自动织布机工厂”下的一个汽车部门。36年后的1969年,丰田年产量突破147万辆,比1968年增长34.1%。那段时间是丰田崛起的黄金时代,而其崛起的资本就是1966年发布的第一代卡罗拉。当时,丰田最著名的口号是时任丰田开发研究总监的长谷川隆(Takashi Hasegawa)提出的“80分主义”,即产品开发不追求性能的卓越,而是要求各方面的需求满足大多数消费者的“80分”目标。某种程度上,这是一种着眼于大多数消费者诉求,严格控制成本的产品开发思路。之后“80分主义”演变为“80分主义+Alpha”,即针对产品原有开发思路中的某一特定诉求。尽管如此,这也成为了批评者质疑丰田“偷工减料”的把柄。但是,丰田的“中庸之魂”就是在那个时候确立的。本田:本田成立于二战后的1948年9月。36年后的1984年,正是本田开始称霸F1和摩托车GP的时候。1983年,车手弗雷迪·斯潘塞驾驶他的本田摩托车赢得了第一个500cc大奖赛世界冠军。从此,本田成为摩托车大奖赛的领导品牌。同样,1983年,本田作为供应商重返F1,从而开启了本田在F1历史上的“六年大领导”时期。尽管国际汽联有诸多技术限制——从限制涡轮增压到取消涡轮增压,但所有这些措施都无法阻止本田F1发动机连续六次夺得F1冠军,成为F1历史上“最霸气”的发动机制造商。后来国际汽联再次出台规则限制本田的发动机,感觉“被盯上”的本田在1992年退出F1。之后本田根据F1的技术经验打造了“日系法拉利”NSX,这就是后话了。上世纪80年代,本田推出的可编程燃油喷射系统PGM-Fi和著名的VTEC技术,其实都是源自本田的F1发动机技术。本田的“技术宅”标签其实就是从那个时候来的。日产:日本跑车梦的开始1934年6月1日,汤川义介创立了日产汽车公司..值得一提的是,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工科专业的高材生汤川义介,也是日本侵华期间东北满洲重工业开发株式会社社长。战后,他被列为甲级战犯——被列为战犯的汽车公司创始人不多,有一个是费迪南德·保时捷。1969年,日产推出了直列6缸发动机的达特桑240Z跑车——日产Z系列的第一款车型,也是最具收藏价值的日产汽车。这种模式在当时受到了全世界的高度赞扬。随着这款跑车的全球营销,在日产成立36年后的1970年,日产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商之一,风头远超当时的丰田和本田。达特桑240Z是第一辆为自己命名的日本车……以至于美国媒体当时评论说,世界上只有两辆日本车,一辆是达特桑240Z,一辆是其他日本车...福特:一度被日本人厌恶。福特成立于1903年,在福特36岁的时候,一度被日本人厌恶。1905年日俄战争后,福特开始向日本出口汽车。一战结束后,福特将“一战五大战胜国”之一的日本视为当时亚洲最大的经济体。此后,福特于1925年在日本横滨成立了“日本福特”,并在日本生产福特T型车,甚至出口到当时中国东北的伪满洲国。从1936年开始,由于美日关系恶化,日本制定了保护本土汽车工业的《自动车辆制造法》,规定外国汽车公司要想在日本设厂,必须让出至少50%的股份才能获得批准。当时日本的福特是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美国政府、福特和日本人针对后来拿出来的霸王条款打了三年。后来由于日本扩大侵华战争,美日关系进一步恶化。1939年底,日本福特公司做出停产决定,1940年正式停产。1941年12月,也就是日军偷袭珍珠港的那个月,日本政府“征用”了日本福特在横滨的工厂和设备。GM:不需要解释艰苦的生活。如果其他车企在36岁发展良好,充其量也就称之为“黄金时代”,而通用36岁将是“艰难时代”。1908年,威廉·c·杜兰特(William C. Durant)创立了通用汽车公司,36年后,恰好是1944年——二战最激烈的时候。虽然二战期间民用产能有限,但作为美国最大的制造企业,通用汽车公司凭借军令进一步加强了制造水平,为战后发展奠定了基础。到1944年,通用公司在军事订单上的利润达到顶峰,就战时获得的合同总额而言,通用公司在美国排名第一。制造方面,庞蒂亚克工厂生产埃里克森高射炮;埃里森发动机厂为P-39战斗机提供发动机,该战斗机也使用奥兹莫比尔公司生产的机和通用公司制造的螺旋桨。通用汽车的三家柴油机工厂供应美国海军;M-10反坦克车由费希尔车身公司制造,装备有哈里森雷达分部的雷达。别克、雪佛兰与普惠公司合作生产轰炸机发动机,起落架由迪科产品厂生产;其他通用零部件工厂生产轻武器等。军用卡车由雪佛兰提供...最有意思的是,二战后,通用汽车竟然从盟军那里获得了3300万美元的战争赔款,因为1944年盟军轰炸的德国欧宝工厂的设施在法律上是属于通用汽车的——能通过这种方式从盟军那里“赚钱”的盟军企业并不多。大众:人生的第一座高峰大众成立于1936年。二战后,大众进入快速发展期,最终于1972年达到第一个高峰,时年36岁。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初,得益于对美国市场出口的扩大、刺激消费的创新广告以及产品质量带回的声誉,大众甲壳虫的产量开始激增,并逐渐超过福特T型车..1972年2月17日,第15,007,034辆甲壳虫售出,这标志着大众甲壳虫成为当时全球销量最高的单品牌车型。时至今日,虽然甲壳虫再次停产,但其全球销量仍超过2300万辆,位列全球单一车型销量榜第四。宝马:宝马的前身是巴伐利亚飞机厂,成立于1916年3月7日。经过一番撕扯和合并(具体流程略过),后来更名为“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GmbH”,也就是众所周知的宝马。二战后,宝马被禁止生产机动车和飞机,宝马靠制造自行车甚至平底锅生存。直到1948年,限制放宽后,宝马才恢复生产摩托车。但是宝马没有想过如何重新进入汽车市场。宝马技术总监、米尔伯茨霍芬工厂总经理库尔特·多纳特(Kurt donat)认为,应该节省开发成本,通过授权生产福特等车企的老款车型。总工程师阿尔弗雷德·柏宁建议生产小型经济型汽车。销售总监汉斯·格雷韦尼格(Hans Greweinig)认为,旧型号无法吸引消费者的兴趣,经济型号必须经过衡量才能获得足够的利润。当时宝马最大的问题是汽车产能严重不足。鉴于此,Greweinig认为必须走豪华路线才能获得足够的利润,而宝马在二战前就积累了豪华车制造的经验。Greweinig说服了高层,阿尔弗雷德·柏宁根据这个想法设计了宝马501豪华车。实际上,这款车在1951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上就已经发布了,凭借其流畅的车身被誉为“巴洛克天使”。但由于缺乏生产设备,直到宝马36岁,也就是1952年底,宝马501才开始生产销售。与之竞争的宝马501车型直指奔驰220,但15000德国马克的价格比后者贵,所以销量惨淡。从1952年到1962年的十年间,整个501系列只生产了14825辆——这是典型的大到伤不起的一步。只能说宝马501至少象征着战后宝马在汽车行业的复苏。奔驰:抄袭凯迪拉克的设计虽然卡尔·奔驰在1886年发明了第一辆内燃机汽车,但40年后的1926年,奔驰才成立。36年后的1962年是第二代奔驰E级(W110)的黄金时代,其产量占当时奔驰轿车总产量的一半以上。1961年8月,奔驰推出第二代E级豪华轿车,底盘编号W110。190C和190D两个版本首次推出。前者底盘细分代号为W110.010,搭载1.9升M121直列四缸汽油发动机,后者底盘细分代号为W110.110,搭载2.0升OM621直列四缸柴油发动机。这两款车在五年内共生产了356,199辆汽车。因为美国车引领了当时的国际设计潮流,1962年,凯迪拉克和庞蒂克的尾翼也出现在了190系列车型上。因此在德国,这一代E级车有了“Fintail”的绰号,甚至被写进了官方文件。1962年的190系车型除了尾翼之外,还首次配备了4AT变速箱,这使得第二代E级在德国异常火爆,甚至受到出租车司机的追捧。他们认为190系车型的空间不亚于当时的奔驰S级(W111),但油耗却低了很多。如今,德国所有街道的原因是……奔驰E级出租车的ll就是当时的“药”。奥迪:好惨的词!奥迪成立的过程也是一部撕裂的历史,但无论如何,1910年4月25日,奥迪终于正式成立。三十六年后,二战结束后的一年,奥迪的遭遇就是一个“惨”字。由于奥迪工厂所在的茨维考位于苏军占领区,苏军在战后拆除了奥迪工厂和设备,作为战争赔偿的一部分。1946年,奥迪36岁的时候,最后一批工厂设备被拆除运回苏联——奥迪连内裤都剥得干干净净,只剩下一个空壳公司。1948年8月17日,这个空壳公司甚至被东德的商业注册局注销了——某种程度上,奥迪已经是一片废墟。由于无法在苏联控制的东德继续生产,1945年底至1946年初,奥迪高管开始组织将苏联来不及占领和拆除的公司剩余资源运往巴伐利亚州的因戈尔施塔特,也就是现在奥迪的总部所在地。魏建军叹了口气,“长城汽车明年能活下来吗?”-看看奥迪,绝对是“励志模板”!标致:和奔驰一样,标致是一家在成立之前就造车的公司。1892年,标致生产了29辆汽车,他们也是第一个在汽车上使用橡胶轮胎的制造商。四年后的1896年,标致正式成立。然而,36年后的1932年,标致也遇到了大麻烦——1929年从美国华尔街爆发的全球经济危机也波及到了欧洲,危机的影响直到1932年仍未消除,这成为二战爆发的重要诱因之一。很多汽车品牌都死于二战前的大萧条。好在标致推出的201车型既保证了标致的财务状况,又让标致成为乱世中的世界主要汽车厂商之一,真是典型的“乱世英雄”。在大萧条的八年时间里,标致201一共生产了142,309辆,这在当时绝对是个天文数字。在201的基础上,标致于1932年推出了更大的301——发布时是世界上第一款采用独立前悬架的量产车型。这款车5年生产了70497辆,对于当时的大型车来说也是非常成功的。成功的秘诀是301只比201贵一点点...雪铁龙:摸一张好牌...安德烈·雪铁龙于1919年创立雪铁龙。36年后的1955年,雪铁龙推出了豪华车型DS。Ford, Honda, Audi, BMW, Great Wall

长城汽车的前身长城汽车厂成立于1984年,魏建军于1990年7月1日出任长城汽车工业公司总经理。这样看来,长城汽车已经36岁了,魏建军长城30年的危机感,其实就是长城汽车36年发展后的危机感。魏建军自己是这样描述这场“中年危机”的。“也许很多人认为长城汽车经过30年的成长,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不自信到自信。事实上,我并不乐观。当我们面对全球竞争,也就是面对一个充满变数的完全不确定的世界时,我们不得不问:长城汽车明年还能活下来吗?”然而实际情况并没有魏建军说的那么严峻,甚至相反。长城汽车2019年销售汽车106万辆,净利润超过45亿元。即使是受疫情影响的2020年上半年,长城汽车也交了近40万辆车,为什么魏老板还要问?要回答这个问题,不能局限于长城,要看看历史上其他汽车品牌是如何面对自己的“中年危机”的。丰田:建立“中庸之道”丰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3年9月。当时丰田只是“丰田自动织布机工厂”下的一个汽车部门。36年后的1969年,丰田年产量突破147万辆,比1968年增长34.1%。那段时间是丰田崛起的黄金时代,而其崛起的资本就是1966年发布的第一代卡罗拉。当时,丰田最著名的口号是时任丰田开发研究总监的长谷川隆(Takashi Hasegawa)提出的“80分主义”,即产品开发不追求性能的卓越,而是要求各方面的需求满足大多数消费者的“80分”目标。某种程度上,这是一种着眼于大多数消费者诉求,严格控制成本的产品开发思路。之后“80分主义”演变为“80分主义+Alpha”,即针对产品原有开发思路中的某一特定诉求。尽管如此,这也成为了批评者质疑丰田“偷工减料”的把柄。但是,丰田的“中庸之魂”就是在那个时候确立的。本田:本田成立于二战后的1948年9月。36年后的1984年,正是本田开始称霸F1和摩托车GP的时候。1983年,车手弗雷迪·斯潘塞驾驶他的本田摩托车赢得了第一个500cc大奖赛世界冠军。从此,本田成为摩托车大奖赛的领导品牌。同样,1983年,本田作为供应商重返F1,从而开启了本田在F1历史上的“六年大领导”时期。尽管国际汽联有诸多技术限制——从限制涡轮增压到取消涡轮增压,但所有这些措施都无法阻止本田F1发动机连续六次夺得F1冠军,成为“最霸气”发动机manufa……F1历史上的urer。后来国际汽联再次出台规则限制本田的发动机,感觉“被盯上”的本田在1992年退出F1。之后本田根据F1的技术经验打造了“日系法拉利”NSX,这就是后话了。上世纪80年代,本田推出的可编程燃油喷射系统PGM-Fi和著名的VTEC技术,其实都是源自本田的F1发动机技术。本田的“技术宅”标签其实就是从那个时候来的。日产:日本跑车梦的开始1934年6月1日,汤川义介创立了日产汽车公司..值得一提的是,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工科专业的高材生汤川义介,也是日本侵华期间东北满洲重工业开发株式会社社长。战后,他被列为甲级战犯——被列为战犯的汽车公司创始人不多,有一个是费迪南德·保时捷。1969年,日产推出了直列6缸发动机的达特桑240Z跑车——日产Z系列的第一款车型,也是最具收藏价值的日产汽车。这种模式在当时受到了全世界的高度赞扬。随着这款跑车的全球营销,在日产成立36年后的1970年,日产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商之一,风头远超当时的丰田和本田。达特桑240Z是第一款在世界上扬名立万的日系车,以至于美国媒体当时评论说,世界上只有两辆日系车,一辆是达特桑240Z,一辆是其他的日系车...福特:一度被日本人厌恶。福特成立于1903年,在福特36岁的时候,一度被日本人厌恶。1905年日俄战争后,福特开始向日本出口汽车。一战结束后,福特将“一战五大战胜国”之一的日本视为当时亚洲最大的经济体。此后,福特于1925年在日本横滨成立了“日本福特”,并在日本生产福特T型车,甚至出口到当时中国东北的伪满洲国。从1936年开始,由于美日关系恶化,日本制定了保护本土汽车工业的《自动车辆制造法》,规定外国汽车公司要想在日本设厂,必须让出至少50%的股份才能获得批准。当时日本的福特是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美国政府、福特和日本人针对后来拿出来的霸王条款打了三年。后来由于日本扩大侵华战争,美日关系进一步恶化。1939年底,日本福特公司做出停产决定,1940年正式停产。1941年12月,也就是日军偷袭珍珠港的那个月,日本政府“征用”了日本福特在横滨的工厂和设备。GM:不需要解释艰苦的生活。如果其他车企在36岁发展良好,充其量也就称之为“黄金时代”,而通用36岁将是“艰难时代”。1908年,威廉·c·杜兰特(William C. Durant)创立了通用汽车公司,36年后,恰好是1944年——二战最激烈的时候。虽然二战期间民用产能有限,但作为美国最大的制造企业,通用汽车公司凭借军令进一步加强了制造水平,为战后发展奠定了基础。到1944年,通用公司在军事订单上的利润达到顶峰,就战时获得的合同总额而言,通用公司在美国排名第一。制造方面,庞蒂亚克工厂生产埃里克森高射炮;埃里森发动机厂为P-39战斗机提供发动机,该战斗机也使用奥兹莫比尔公司生产的机和通用公司制造的螺旋桨。通用汽车的三家柴油机工厂供应美国海军;M-10反坦克车由费希尔车身公司制造,装备有哈里森雷达分部的雷达。别克、雪佛兰与普惠公司合作生产轰炸机发动机,起落架由迪科产品厂生产;其他通用零部件工厂生产轻武器等。军用卡车由雪佛兰提供...最有意思的是,二战后,通用汽车竟然从盟军那里获得了3300万美元的战争赔款,因为1944年盟军轰炸的德国欧宝工厂的设施在法律上是属于通用汽车的——能通过这种方式从盟军那里“赚钱”的盟军企业并不多。大众:人生的第一座高峰大众成立于1936年。二战后,大众进入快速发展期,最终于1972年达到第一个高峰,时年36岁。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初,得益于对美国市场出口的扩大、刺激消费的创新广告以及产品质量带回的声誉,大众甲壳虫的产量开始激增,并逐渐超过福特T型车..1972年2月17日,第15,007,034辆甲壳虫售出,这标志着大众甲壳虫成为当时全球销量最高的单品牌车型。时至今日,虽然甲壳虫再次停产,但其全球销量仍超过2300万辆,位列全球单一车型销量榜第四。宝马:宝马的前身是巴伐利亚飞机厂,成立于1916年3月7日。经过一番撕扯和合并(具体流程略过),后来更名为“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GmbH”,也就是众所周知的宝马。二战后,宝马被禁止生产机动车和飞机,宝马靠制造自行车甚至平底锅生存。直到1948年,限制放宽后,宝马才恢复生产摩托车。但是宝马没有想过如何重新进入汽车市场。宝马技术总监、米尔伯茨霍芬工厂总经理库尔特·多纳特(Kurt donat)认为,应该节省开发成本,通过授权生产福特等车企的老款车型。总工程师阿尔弗雷德·柏宁建议生产小型经济型汽车。销售总监汉斯·格雷韦尼格(Hans Greweinig)认为,旧型号无法吸引消费者的兴趣,经济型号必须经过衡量才能获得足够的利润。当时宝马最大的问题是汽车产能严重不足。鉴于此,Greweinig认为必须走豪华路线才能获得足够的利润,而宝马在二战前就积累了豪华车制造的经验。Greweinig说服了高层,阿尔弗雷德·柏宁根据这个想法设计了宝马501豪华车。实际上,这款车在1951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上就已经发布了,凭借其流畅的车身被誉为“巴洛克天使”。但由于缺乏生产设备,直到宝马36岁,也就是1952年底,宝马501才开始生产销售。与之竞争的宝马501车型直指奔驰220,但15000德国马克的价格比后者贵,所以销量惨淡。从1952年到1962年的十年间,整个501系列只生产了14825辆——这是典型的大到伤不起的一步。只能说宝马501至少象征着战后宝马在汽车行业的复苏。奔驰:抄袭凯迪拉克的设计虽然卡尔·奔驰在1886年发明了第一辆内燃机汽车,但40年后的1926年,奔驰才成立。36年后的1962年是第二代奔驰E级(W110)的黄金时代,其产量占当时奔驰轿车总产量的一半以上。1961年8月,奔驰推出第二代E级豪华轿车,底盘编号W110。190C和190D两个版本首次推出。前者底盘细分代号为W110.010,搭载1.9升M121直列四缸汽油发动机,后者底盘细分代号为W110.110,搭载2.0升OM621直列四缸柴油发动机。这两款车在五年内共生产了356,199辆汽车。因为美国车引领了当时的国际设计潮流,1962年,凯迪拉克和庞蒂克的尾翼也出现在了190系列车型上。因此在德国,这一代E级车有了“Fintail”的绰号,甚至被写进了官方文件。1962年的190系车型除了尾翼之外,还首次配备了4AT变速箱,这使得第二代E级在德国异常火爆,甚至受到出租车司机的追捧。他们认为190系车型的空间不亚于当时的奔驰S级(W111),但油耗却低了很多。如今,德国所有街道的原因是……奔驰E级出租车的ll就是当时的“药”。奥迪:好惨的词!奥迪成立的过程也是一部撕裂的历史,但无论如何,1910年4月25日,奥迪终于正式成立。三十六年后,二战结束后的一年,奥迪的遭遇就是一个“惨”字。由于奥迪工厂所在的茨维考位于苏军占领区,苏军在战后拆除了奥迪工厂和设备,作为战争赔偿的一部分。1946年,奥迪36岁的时候,最后一批工厂设备被拆除运回苏联——奥迪连内裤都剥得干干净净,只剩下一个空壳公司。1948年8月17日,这个空壳公司甚至被东德的商业注册局注销了——某种程度上,奥迪已经是一片废墟。由于无法在苏联控制的东德继续生产,1945年底至1946年初,奥迪高管开始组织将苏联来不及占领和拆除的公司剩余资源运往巴伐利亚州的因戈尔施塔特,也就是现在奥迪的总部所在地。魏建军叹了口气,“长城汽车明年能活下来吗?”-看看奥迪,绝对是“励志模板”!标致:和奔驰一样,标致是一家在成立之前就造车的公司。1892年,标致生产了29辆汽车,他们也是第一个在汽车上使用橡胶轮胎的制造商。四年后的1896年,标致正式成立。然而,36年后的1932年,标致也遇到了大麻烦——1929年从美国华尔街爆发的全球经济危机也波及到了欧洲,危机的影响直到1932年仍未消除,这成为二战爆发的重要诱因之一。很多汽车品牌都死于二战前的大萧条。好在标致推出的201车型既保证了标致的财务状况,又让标致成为乱世中的世界主要汽车厂商之一,真是典型的“乱世英雄”。在大萧条的八年时间里,标致201一共生产了142,309辆,这在当时绝对是个天文数字。在201的基础上,标致于1932年推出了更大的301——发布时是世界上第一款采用独立前悬架的量产车型。这款车5年生产了70497辆,对于当时的大型车来说也是非常成功的。成功的秘诀是301只比201贵一点点...雪铁龙:摸一张好牌...安德烈·雪铁龙于1919年创立雪铁龙。36年后的1955年,雪铁龙推出了豪华车型DS。这款车是第一款采用雪铁龙专利的液压气动自调平悬挂系统的车型,也是世界上第一款采用四轮碟刹的量产车。液压气动自调平悬挂系统被称为“魔毯”,是当时最先进的底盘系统,没有“一个”。它最大的特点是能在颠簸的路面上自动调节车身的水平。简单来说,就是轮胎不跳离车身,车身前后不会因为颠簸而出现明显的起伏——即使一个轮胎爆胎,剩下的三个车轮也能自动平衡行驶。英国的劳斯莱斯也从雪铁龙购买了该系统。英国著名的汽车综艺节目进行了测试,搭载该系统的雪铁龙C6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的表现已经完全爆棚宝马5系(E60)。1999年,在世界著名汽车媒体评选的“世纪之车”中,DS排在福特T型车和MINI之后,位列第三——不得不说,雪铁龙36岁拿到了一张好牌,但后来这张好牌被打得粉碎...雷诺:冷血军火商1898年,雷诺三兄弟联手成立雷诺汽车公司。36年后,雷诺和标致一样,遭遇了大萧条。雷诺最初用拖拉机、铁路和军火业务弥补了亏损。到1934年,雷诺的汽车生产几乎停止,因为雷诺发现制造汽车不如制造军火赚钱。因为即使是一辆没有任何武器、炮塔和发动机的空壳坦克,价格也可能高达19万法郎。1934年,雷诺最大的项目是参与法国步兵轻型坦克的竞标。1934年底,当竞争对手还在画图纸的时候,雷诺拿出了自己的竞标原型——后来著名的雷诺R35坦克。在德国的军事压力下,法国军队在R35定型前订购了300辆。尽管军令如山,雷诺最终还是在1936年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不得不将航空发动机制造和其他业务拆分,保留了核心的汽车业务。1936年至1938年间,经济危机引发的一系列劳资纠纷和罢工让雷诺声名狼藉至今——雷诺解决罢工的方式相当简单粗暴,直接解雇罢工者,最终导致2000多名工人失业。时至今日,许多法国人仍对雷诺的“冷血”历史记忆犹新。路虎:水浒里吃哑巴亏,有人贿赂官府500两黄金让狱中的卢俊义去死。结果“小旋风”柴进贿赂政府1000两黄金,让卢俊义活了下来——最后,卢俊义活了下来。1948年,路虎只是英国罗孚汽车公司旗下一款车型的名称,后来逐渐发展成为豪华SUV品牌。但是,如果路虎汽车公司成立,那就要等到1978年了——这就有些悲哀了,更不用说了。1978年后的36年,2014年,据说是出生不顺利的一年,路虎在中国吃了个哑巴亏。2014年新上市的路虎极光搭载了9AT automatic……故障频发的变速箱。然而,就关注度而言,2014年的中国汽车丑闻并非唯一。没想到,第二年的3月15日,中国央视在3·15晚会上只点名了极光...随后在3月19日,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宣布,将召回2014年和2015年在销售的共计36451辆进口路虎极光。丑闻不是最大的,只有更大的。吃完路虎就要怪自己尾巴脏,被抓就是典型。写在最后:其实上面列举的车企只是一些在国内知名度比较高的代表性公司,也有一些车企有着平庸的36岁,比如捷豹。俗话说,站在30岁,而36岁是本命年的特殊存在之一。你的第三个本命年遇到一些不好的事情其实是件好事——这句话很残酷,因为在全球汽车工业发展史上,至少有三分之二的车企没能挺过36岁。比如当时法国著名的Facel Vega,“著名”这个词用在这里就有些不太合适了,因为汽车圈的大部分人大概都不知道这个品牌,但在当时,这个品牌受到了摩纳哥凯莉公主、披头士、大画家毕加索、法国国宝级时装设计师克里斯汀·迪奥等名人的追捧。然而,从1954年成立到1965年消亡,这个品牌连第一个本命年都撑不过。那些奄奄一息的车企,不知道有没有在最辉煌的时候想过“明年能不能挺过去”。这款车是第一款采用雪铁龙专利的液压气动自调平悬挂系统的车型,也是世界上第一款采用四轮碟刹的量产车。液压气动自调平悬挂系统被称为“魔毯”,是当时最先进的底盘系统,没有“一个”。它最大的特点是能在颠簸的路面上自动调节车身的水平。简单来说,就是轮胎不跳离车身,车身前后不会因为颠簸而出现明显的起伏——即使一个轮胎爆胎,剩下的三个车轮也能自动平衡行驶。英国的劳斯莱斯也从雪铁龙购买了该系统。英国著名的汽车综艺节目进行了测试,搭载该系统的雪铁龙C6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的表现已经完全爆棚宝马5系(E60)。1999年,在世界著名汽车媒体评选的“世纪之车”中,DS排在福特T型车和MINI之后,位列第三——不得不说,雪铁龙36岁拿到了一张好牌,但后来这张好牌被打得粉碎...雷诺:冷血军火商1898年,雷诺三兄弟联手成立雷诺汽车公司。36年后,雷诺和标致一样,遭遇了大萧条。雷诺最初用拖拉机、铁路和军火业务弥补了亏损。到1934年,雷诺的汽车生产几乎停止,因为雷诺发现制造汽车不如制造军火赚钱。因为即使是一辆没有任何武器、炮塔和发动机的空壳坦克,价格也可能高达19万法郎。1934年,雷诺最大的项目是参与法国步兵轻型坦克的竞标。1934年底,当竞争对手还在画图纸的时候,雷诺拿出了自己的竞标原型——后来著名的雷诺R35坦克。在德国的军事压力下,法国军队在R35定型前订购了300辆。尽管军令如山,雷诺最终还是在1936年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不得不将航空发动机制造和其他业务拆分,保留了核心的汽车业务。1936年至1938年间,经济危机引发的一系列劳资纠纷和罢工让雷诺声名狼藉至今——雷诺解决罢工的方式相当简单粗暴,直接解雇罢工者,最终导致2000多名工人失业。时至今日,许多法国人仍对雷诺的“冷血”历史记忆犹新。路虎:水浒里吃哑巴亏,有人贿赂官府500两黄金让狱中的卢俊义去死。结果“小旋风”柴进贿赂政府1000两黄金,让卢俊义活了下来——最后,卢俊义活了下来。1948年,路虎只是英国罗孚汽车公司旗下一款车型的名称,后来逐渐发展成为豪华SUV品牌。然而,如果路虎汽车公司成立,它将不得不……直到1978年——这多少有些令人难过,更不用说了。1978年后的36年,2014年,据说是出生不顺利的一年,路虎在中国吃了个哑巴亏。2014年新上市的路虎极光,搭载9AT自动变速箱,故障频发。然而,就关注度而言,2014年的中国汽车丑闻并非唯一。没想到,第二年的3月15日,中国央视在3·15晚会上只点名了极光...随后在3月19日,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宣布,将召回2014年和2015年在销售的共计36451辆进口路虎极光。丑闻不是最大的,只有更大的。吃完路虎就要怪自己尾巴脏,被抓就是典型。写在最后:其实上面列举的车企只是一些在国内知名度比较高的代表性公司,也有一些车企有着平庸的36岁,比如捷豹。俗话说,站在30岁,而36岁是本命年的特殊存在之一。你的第三个本命年遇到一些不好的事情其实是件好事——这句话很残酷,因为在全球汽车工业发展史上,至少有三分之二的车企没能挺过36岁。比如当时法国著名的Facel Vega,“著名”这个词用在这里就有些不太合适了,因为汽车圈的大部分人大概都不知道这个品牌,但在当时,这个品牌受到了摩纳哥凯莉公主、披头士、大画家毕加索、法国国宝级时装设计师克里斯汀·迪奥等名人的追捧。然而,从1954年成立到1965年消亡,这个品牌连第一个本命年都撑不过。那些奄奄一息的车企,不知道有没有在最辉煌的时候想过“明年能不能挺过去”。

标签:福特本田奥迪宝马长城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Lyft将向驾驶员分发约6万个汽车隔板 以抵御冠状病

Lyft17日表示,将向其最活跃的驾驶员分发约6万个汽车隔板,以抵御冠状病,并于今年夏季晚些时候开始向其他驾驶员出售定制的防护屏障。

1900/1/1 0:00:00
造车新势力半年报 三强格局已现优胜劣汰更急

今年上半年,对于国内造车新势力而言,可以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造车变局加速,拜腾、赛麟、博郡相继出局,存活企业中,除了排在前三甲的企业,其余新势力的日子也都不好过。

1900/1/1 0:00:00
宁德时代“供电” 日产全新纯电动跨界车Ariya全球云亮相

日产汽车公司发布了纯电动跨界SUV车日产Ariya。该车拥有更长的续航里程,能为驾乘者提供更兴奋、更自信,更舒适、更互联的驾驶体验。

1900/1/1 0:00:00
跨国车企“第二次”投资中国

尽管川普政府多方游说,力促跨国企业撤离中国,但在汽车领域,则是完全相反的另一番情景。即使在疫情最吃紧的时刻,跨国汽车企业仍在加大力度投资中国。

1900/1/1 0:00:00
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满意度调研结果公布 哪吒N01连续两年稳居第二

7月17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中心与汽车之家联合发布《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满意度调研结果》,调研结果显示,在新能源汽车入门级A0级SUV消费者满意度方面,

1900/1/1 0:00:00
捆绑中国电池厂商,德系巨头在下什么棋?

无论是大众、戴姆勒参股中国企业,还是宝马与宁德时代的深度捆绑,都是为了保证在中国市场的电池供应,向外界展示发力电动化的决心和果断。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