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奔驰宝马大众都在花钱砸这些中国企业!巨头开启电池“争夺战”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德国巨头今年开启“买买买”模式,正在从上游加速布局中国新能源市场。先是大众斥资90亿元成为郭萱高科的大股东,随后戴姆勒计划近期以9亿元收购福能科技3%的股份。在此之前,宝马已经“绑定”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并签署了累计近73亿欧元的订单协议。为什么这些车企巨头都瞄准了国内的动力电池企业?即使在“缺钱”疫情期间也愿意大量投资?一方面,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使得新能源发展路线不可避免,车企相继做出了非常大规模的新能源汽车投放计划,需要稳定的上游供应商;另一方面,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成效显著,诞生了一批技术先进、产品稳定的动力电池供应商,本地化供应可以降低车企成本,是“一石三鸟”的好事。随着竞争的白热化,车企与电池厂商的资本勾结还将继续上演。巨头开启电池争夺战事实上,在全球排名前10的动力电池企业中,中国企业占据了7家,在这10家企业中的市场份额都超过了80%。2020年上半年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数据显示,当代安培科技以864.01万千瓦时的装机量位居第一,其次是LG化学250.7万千瓦时的装机量和比亚迪247.6万千瓦时的装机量。

Volkswagen, BYD, Toyota, Mercedes-Benz, Tesla

车企和电池厂商第一个“纠结”进大众视野的大概就是特斯拉了。今年年初,马斯克宣布将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降低“无钴”电池的成本。此前,特斯拉也选择LG化学供应电池,结束了松下长期垄断的电池供应体系。这一次,大众中国选择了排名第五的郭萱高科,并投入巨资。今年5月28日,大众中国出资约11亿欧元(约合90亿元人民币)收购郭萱高科26%的股份,成为其大股东。大众表示,通过入股郭萱高科,可以参与电动汽车和电池单体生产的完整价值链,同时共同加强电池领域的研发工作。在郭萱高科近日的最新公告中,大众中国已收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下发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不再审查决定书》,公章已完成投入。

Volkswagen, BYD, Toyota, Mercedes-Benz, Tesla

奔驰选择的福能科技虽然没有出现在今年的Top10中,但这家企业的优势在于软包动力电池。是国内第一批实现三元柔性电池量产的企业。2017年和2018年连续两年柔性电池出货量和装机量全球第三、中国第一。据了解,软包电池的优点是能量密度高、安全、充放电率高,但成本较高,对制造工艺要求较高。一般都是高端豪华车选的,这也是奔驰最重要的一点。早在2018年,福能科技就拿下了戴姆勒1亿元的电池订单。真的是“去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值得一提的是,戴姆勒和大众在成为这两家动力电池公司的股东之前,曾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有过合作。2018年5月,有消息称,戴姆勒集团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签约,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进入戴姆勒供应链体系。EQC是梅赛德斯-奔驰首款量产的纯电动汽车,配备了LG和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软电池。2018年3月,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击败LG、松下和三星等多家公司,竞标大众集团MEB电动汽车项目的动力电池供应商。所以大众和戴姆勒最近的两笔投资也被业内人士解读为“去当代化的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但这种描述并不准确,戴姆勒和大众肯定不会停止与行业龙头的合作。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行业领导者的地位仍然不可动摇。从上半年的装机量来看,Top10总装机量的52%是由一家公司单独支撑的。奔驰和大众的选择,更像是一种“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战略布局。罗兰·贝格全球合伙人方认为,无论是国内零部件企业,都可以有效降低风险,确保……通过选择与大型车企捆绑的模式获得长期稳定的订单。另外,我不得不说,你买不起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7月7日,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开高走,不到半小时收于195.58元。其股价创历史新高,总市值达4317亿元,是创业板最大的大象股。大众集团市值约5700亿,体量相当。如果你选择购买股票,郭萱高科当然会更便宜。

Volkswagen, BYD, Toyota, Mercedes-Benz, Tesla

电池公司先于车企出海。此外,在车企考虑本地化供应的同时,国内动力电池企业也率先“出海”。2018年7月,在中德两国总理的见证下,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与德国图林根州政府签署投资协议,计划投资2.4亿欧元(约合19亿人民币),在德国图林根州埃尔福特设立电池生产基地和智能制造技术研发中心。在这个欧洲项目签署后,宝马宣布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40亿欧元的动力电池订单。去年11月,它增加了33亿欧元的订单,使订单总额增加到73亿欧元。合同交付时间为2020年至2031年。去年5月,郭萱高科宣布,合肥郭萱与印度塔塔AutoComp签署合资协议,双方将在印度成立合资公司,其中合肥郭萱以现金出资4000万印度卢比(约合400万人民币),持有合资公司40%的股权。戴姆勒投资后,福能科技还计划在德国东部的比特费尔德-沃尔芬(Biterfeld-Wolfen)建设生产基地,然后在美国再设一家工厂,帮助车企实现“当地生产、当地采购”。装机量排名第三的比亚迪也在全球布局。据了解,比亚迪的汽车工厂已建在美国、巴西、匈牙利、法国、厄瓜多尔等国家和地区。此前也有消息称,比亚迪将斥资1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90亿元)在德国下萨克森州的萨尔茨吉特工厂开展动力电池生产相关项目,比亚迪将与德国初创公司NorthVolt建立完整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工厂。后流行时代汽车企业的供应链焦虑。今年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汽车行业的影响仍在继续,汽车企业对供应链的依赖也从未如此深刻地被理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对动力电池这一核心部件的布局。除了上述投资,这些“焦虑”的车企也在考虑自己的生产。一方面,他们为供应提供保障。毕竟奥迪e-tron因电池供应不足停产;另一方面,也可以用来“摊薄成本”。例如,众所周知,特斯拉已经为R&D建立了一个电池工厂,并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弗里蒙特生产。与此同时,马斯克还在时不时地“炒作”他在无钴电池方面的“创新突破”。早在2017年,宝马全球第三个完整的动力电池中心已经落户沈阳。该中心集电池R&D、生产、测试于一体,以国产化R&D为主导力量,致力于打造符合品牌要求的高压动力电池技术。此外,今年市值被特斯拉超越的丰田,对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十分眼红。去年6月,丰田将“2030年销售550万辆纯电动汽车”的目标提前至2025年,并从2020年起每年向中国市场推出不少于10款电动汽车。

Volkswagen, BYD, Toyota, Mercedes-Benz, Tesla

所以丰田选择嫁给比亚迪也就不难理解了。丰田已经与松下在日本建立了合资企业,同样的模式被复制到中国。去年,丰田和比亚迪宣布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电动汽车,包括轿车和底盘、SUV纯电动汽车,以及共同开发上述车型所需的动力电池。这家公司于今年3月25日正式落成,将为丰田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这一合作也使比亚迪这个“封闭”的公司走出单打独斗的局面,在与行业龙头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竞争中占据优势。过去,传统汽车的供应链被外资Tier1牢牢控制。现在,新能源汽车核心供应商已经成为国内企业的主战场,即使竞争激烈,也是好事。德国巨头今年开启“买买买”模式,正在从上游加速布局中国新能源市场。先是大众斥资90亿元成为郭萱高科的大股东,随后戴姆勒计划近期以9亿元收购福能科技3%的股份。在此之前,宝马已经“绑定”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并签署了累计近73亿欧元的订单协议。为什么这些车企巨头都瞄准了国内的动力电池企业?即使在“缺钱”疫情期间也愿意大量投资?一方面,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使得新能源发展路线不可避免,车企相继做出了非常大规模的新能源汽车投放计划,需要稳定的上游供应商;另一方面,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成效显著,诞生了一批技术先进、产品稳定的动力电池供应商,本地化供应可以降低车企成本,是“一石三鸟”的好事。随着竞争的白热化,车企与电池厂商的资本勾结还将继续上演。巨头开启电池争夺战事实上,在全球排名前10的动力电池企业中,中国企业占据了7家,在这10家企业中的市场份额都超过了80%。2020年上半年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数据显示,当代安培科技以864.01万千瓦时的装机量位居第一,其次是LG化学250.7万千瓦时的装机量和比亚迪247.6万千瓦时的装机量。

Volkswagen, BYD, Toyota, Mercedes-Benz, Tesla

车企和电池厂商第一个“纠结”进大众视野的大概就是特斯拉了。今年年初,马斯克宣布将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降低“无钴”电池的成本。此前,特斯拉也选择LG化学供应电池,结束了松下长期垄断的电池供应体系。这一次,大众中国选择了排名第五的郭萱高科,并投入巨资。今年5月28日,大众中国出资约11亿欧元(约合90亿元人民币)收购郭萱高科26%的股份,成为其大股东。大众表示,通过入股郭萱高科,可以参与电动汽车和电池单体生产的完整价值链,同时共同加强电池领域的研发工作。在郭萱高科近日的最新公告中,大众中国已收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下发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不再审查决定书》,公章已完成投入。

Volkswagen, BYD, Toyota, Mercedes-Benz, Tesla

奔驰选择的福能科技虽然没有出现在今年的Top10中,但这家企业的优势在于软包动力电池。是国内第一批实现三元柔性电池量产的企业。2017年和2018年连续两年柔性电池出货量和装机量全球第三、中国第一。据了解,软包电池的优点是能量密度高、安全、充放电率高,但成本较高,对制造工艺要求较高。一般都是高端豪华车选的,这也是奔驰最重要的一点。早在2018年,福能科技就拿下了戴姆勒1亿元的电池订单。真的是“去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值得一提的是,戴姆勒和大众在成为这两家动力电池公司的股东之前,曾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有过合作。2018年5月,有消息称,戴姆勒集团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签约,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进入戴姆勒供应链体系。EQC是梅赛德斯-奔驰首款量产的纯电动汽车,配备了LG和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软电池。2018年3月,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击败LG、松下和三星等多家公司,竞标大众集团MEB电动汽车项目的动力电池供应商。所以大众和戴姆勒最近的两笔投资也被业内人士解读为“去当代化的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但这种描述并不准确,戴姆勒和大众肯定不会停止与行业龙头的合作。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行业领导者的地位仍然不可动摇。从上半年的装机量来看,Top10总装机量的52%是由一家公司单独支撑的。奔驰和大众的选择,更像是一种“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战略布局。罗兰·贝格全球合伙人方认为,无论是国内零部件企业,都可以有效降低风险,确保……通过选择与大型车企捆绑的模式获得长期稳定的订单。另外,我不得不说,你买不起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7月7日,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开高走,不到半小时收于195.58元。其股价创历史新高,总市值达4317亿元,是创业板最大的大象股。大众集团市值约5700亿,体量相当。如果你选择购买股票,郭萱高科当然会更便宜。

Volkswagen, BYD, Toyota, Mercedes-Benz, Tesla

电池公司先于车企出海。此外,在车企考虑本地化供应的同时,国内动力电池企业也率先“出海”。2018年7月,在中德两国总理的见证下,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与德国图林根州政府签署投资协议,计划投资2.4亿欧元(约合19亿人民币),在德国图林根州埃尔福特设立电池生产基地和智能制造技术研发中心。在这个欧洲项目签署后,宝马宣布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40亿欧元的动力电池订单。去年11月,它增加了33亿欧元的订单,使订单总额增加到73亿欧元。合同交付时间为2020年至2031年。去年5月,郭萱高科宣布,合肥郭萱与印度塔塔AutoComp签署合资协议,双方将在印度成立合资公司,其中合肥郭萱以现金出资4000万印度卢比(约合400万人民币),持有合资公司40%的股权。戴姆勒投资后,福能科技还计划在德国东部的比特费尔德-沃尔芬(Biterfeld-Wolfen)建设生产基地,然后在美国再设一家工厂,帮助车企实现“当地生产、当地采购”。装机量排名第三的比亚迪也在全球布局。据了解,比亚迪的汽车工厂已建在美国、巴西、匈牙利、法国、厄瓜多尔等国家和地区。此前也有消息称,比亚迪将斥资1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90亿元)在德国下萨克森州的萨尔茨吉特工厂开展动力电池生产相关项目,比亚迪将与德国初创公司NorthVolt建立完整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工厂。后流行时代汽车企业的供应链焦虑。今年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汽车行业的影响仍在继续,汽车企业对供应链的依赖也从未如此深刻地被理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对动力电池这一核心部件的布局。除了上述投资,这些“焦虑”的车企也在考虑自己的生产。一方面,他们为供应提供保障。毕竟奥迪e-tron因电池供应不足停产;另一方面,也可以用来“摊薄成本”。例如,众所周知,特斯拉已经为R&D建立了一个电池工厂,并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弗里蒙特生产。与此同时,马斯克还在时不时地“炒作”他在无钴电池方面的“创新突破”。早在2017年,宝马全球第三个完整的动力电池中心已经落户沈阳。该中心集电池R&D、生产、测试于一体,以国产化R&D为主导力量,致力于打造符合品牌要求的高压动力电池技术。此外,今年市值被特斯拉超越的丰田,对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十分眼红。去年6月,丰田将“2030年销售550万辆纯电动汽车”的目标提前至2025年,并从2020年起每年向中国市场推出不少于10款电动汽车。

Volkswagen, BYD, Toyota, Mercedes-Benz, Tesla

所以丰田选择嫁给比亚迪也就不难理解了。丰田已经与松下在日本建立了合资企业,同样的模式被复制到中国。去年,丰田和比亚迪宣布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电动汽车,包括轿车和底盘、SUV纯电动汽车,以及共同开发上述车型所需的动力电池。这家公司于今年3月25日正式落成,将为丰田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这一合作也使比亚迪这个“封闭”的公司走出单打独斗的局面,在与行业龙头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竞争中占据优势。过去,传统汽车的供应链被外资Tier1牢牢控制。现在,新能源汽车核心供应商已经成为国内企业的主战场,即使竞争激烈,也是好事。

标签:大众比亚迪丰田奔驰特斯拉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新能源汽车市场遇冷,比亚迪准备反击攻势

特斯拉上海工厂建成后,产能快速增长,价格也一再调整越发亲民,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抢走了中国新能源品牌的大量市场份额,销量以压倒式优势占据第一名的位置,

1900/1/1 0:00:00
一汽丰田中高端车型接连停产 细分市场或遭遇挫折

随着普拉多停产,一汽丰田中高端产品仅剩亚洲龙一款车型支撑。另外,亚洲龙又受“机油乳化”事件影响,这让一汽丰田在中高端市场的规划捉襟见肘。

1900/1/1 0:00:00
上半年L2级以上自动驾驶车辆上市情况

从2018年开始,L2级别自动驾驶车型上市数量逐步增多,2020年呈现显著增长,仅半年时间的上市量已接近去年全年上市量。

1900/1/1 0:00:00
理想汽车踩过的四个大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7月11日,理想汽车(以下简称“理想”)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招股说明书,计划在纳斯达克上市。

1900/1/1 0:00:00
十五年一遇的车市季军攻守战

遮盖在口罩之下的上半年刚过,面对即将到来的一大波“车市半年考”,一些头部车企已经迫不及待地想“露脸”了。

1900/1/1 0:00:00
乘用车6月产量排行:特斯拉长续航版扩产,蔚来产量创新高

根据工信部合格证产量数据,2020年6月新能源乘用车产量为787万辆,同比下跌299,环比上涨1543。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