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滴滴的估值游戏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Toyota

“一周之内,滴滴的青菜拼车和花小猪两个独立品牌出来了,加上内部出租车事业部的一系列动作,6月份的同城顺风车和货运。你能说和资本水平无关吗?”“我8年拿了19轮融资。这200亿美元的融资额里,有阿里、腾讯、软银、高淳、丰田这么多互联网、VC、汽车巨头。滴滴可以不担心,但是这些股东呢?”谈及滴滴近期的IPO相关话题,几位行业分析师表示。近日,包括财新在内的多家媒体报道称,滴滴已开始与投行进行接触,最快将于今年内完成IPO,上市地点为香港,目标估值超过6000亿港元(约800亿美元)。对此,滴滴副总裁李玟随后在朋友圈回应称“公司目前没有相关计划”。这已经不是滴滴第一次听到IPO的消息了。2018年以来,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传出其IPO的消息。这一次,舆论的焦点不是IPO与否,而是滴滴是否值得800亿美元的估值,或者说滴滴如何“兑现”800亿美元的估值。滴滴值多少钱?“其实滴滴目前现金流比较健康,账面资金估计超过500亿,但是投资人有提现的诉求。”对于滴滴上市背后的驱动力,有业内人士做过分析。作为三大TMD巨头之一,滴滴的公司估值一度是业内最乐观的,但也一直处于过山车状态。如今,M(美团)上市后市值飙升,早已突破千亿美元大关,而T(字节跳动)则成为近年来国内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流量增长奇迹,一级市场普遍公认估值超过千亿美元。但D(滴滴)的估值在达到顶峰后一路涨跌。早在2016年,滴滴投资人流传的关于股权转让的文件显示,当时滴滴管理层的大目标是“千亿估值”。2017年底完成40亿美元融资时估值571亿美元。然而,在随后的两年时间里,一系列关联公司在资本运作时透露出很多信息:滴滴在一级市场的估值并不理想,甚至出现了不升反降的情况。作为持有滴滴15.4%股权的重要股东,优步在去年5月上市时的招股书中披露,滴滴当时估值约516亿美元,较17年底缩水约10%。两个月后,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出售滴滴股份时,显示滴滴当时的估值为475亿美元。据相关媒体报道,一些早期投资者在去年年中开始寻求出售滴滴股份,“报价”甚至估值仅为250亿至300亿美元,但即便如此,在一级市场寻找接盘者仍不顺利。当然,300亿美元的估值对滴滴来说明显偏低,但当时的环境对滴滴来说并不理想。一系列恶性事件让滴滴的业务受到前所未有的严格监管。但无论如何,滴滴的估值并没有像美团和字节跳动那样随着时间和业务而上升,而是因为各种因素而停滞甚至缩水。所以滴滴IPO寻求800亿美元估值的消息才会引发这么多热议。“估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公司未来的发展空间和前景。国内网约车市场增长明显放缓。去年增长只有3%左右,和往年相比只能大幅下降。”对于滴滴估值的大起大落,相关出行领域资深分析师表示,滴滴目前在国内出行市场的地位不可撼动。“但说白了,这就是烧钱。12年成立至今,滴滴已完成近20轮融资,金额超过200亿美元。所以它有钱补贴甚至直接收购优步这样的竞争对手。”但该人士强调,曾经大家都认为滴滴和优步中国合并后,国内网约车市场不会有竞争,但事实并非如此。“现在比赛还在进行中……sts,而美团、高德等网约车聚合平台的数据面还不错。再加上曹操出行等传统车企的互联网出行服务不断涌现,竞争一直存在。“如果只专注于网上拼车和拼车相关业务,前景可想而知。参考——优步和Lyft这两家已经在大洋彼岸上市的网约车同行,资本市场很难对滴滴去年上市后的IPO抱有太多幻想。自上市以来,它们的股价一直跌个不停,甚至长期跌破发行价。为了改变资本市场的态度,优步最近几个月一直在不断强调“业务创新”,从网上约车到外卖再到自动驾驶,所以和滴滴有太多的可比性。然而,二级市场投资者对优步的热情不高,也不持久。上市之初,它遭遇了估值的暂时下调,从1200亿美元降至824亿美元。上市首日,优步股价遭遇破发(发行价45美元),下跌7.62%;虽然其股价在今年3月中旬触底后开始上涨,但在6月8日之后开始一路下滑。现在优步的股价还在32美元左右徘徊,市值不到540亿美元。滴滴的股东显然不希望看到这样的场景。给资本市场一些信心。“未来的发展战略主要是推进国际化,推进新能源汽车共享和无人驾驶……”这是程维在2020年5月公开场合说的话。作为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程维可能并不着急。继续把盘子(业务边界)做大是滴滴的主要诉求。这样的表态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对投资者的“安慰”,另一方面也说明其并不急于IPO。毕竟滴滴账面上的资金足够雄厚。早在2018年9月,程维就曾披露滴滴的运营和财务状况,表示滴滴自成立以来已经连续6年亏损,仅2018年上半年亏损就超过40亿元。当然,选择公布这样一组数据来“卖不好”,主要是因为当时滴滴顺丰发生了两起恶性安全事件,受到舆论攻击。然而,2020年5月,滴滴画风突变。刘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高调表示,公司的核心业务已经实现盈利。当然,刘清在这里说的也很清楚。并不是滴滴实现了整体盈利,而是核心业务——网约车业务已经盈利。这就好比电商大战中各品牌发布的“首战报告”。只要属性好,“第一”或者“利润”都不是问题。此外,从刘清今年上半年频繁接受采访和公开发声来看,滴滴对外示好的目的也很明确——传递信心。就在公司巨亏在狂风暴雨下公布的时候,正在经历市场增速放缓的滴滴需要一些好消息来提振投资者的信心。滴滴的核心网约车服务包括快车、专车、顺风车、拼车等服务。其中顺丰是所有子业务中第一个实现盈利的,但是连续的恶性事件让其直接停滞了很长一段时间。去年11月进入试运营阶段后,直到今年6月23日才恢复跨市服务。刘清5月表示“核心业务盈利”,自然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刘清提出的这一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实际上非常令人满意。关于滴滴的核心业务,人们普遍认为它包括快车、专车和顺风车等在线汽车共享服务,但刘清和滴滴官方都没有指明哪些业务包括在其核心业务中。”相关旅游领域的分析人士表示,理解笔记的原因耐人寻味。该人士指出,快车在滴滴所有业务线中占比最大。过去滴滴一直在增加快车的比例,现在已经达到20%以上。此前滴滴的亏损主要是因为公司用了很大一部分钱补贴司机。随着业务规模和收入的增加,需要支付的补贴也相应增加(所谓的被动成本)。“这半年来,受疫情影响,滴滴整体服务订单量不断下降后,虽然收入减少了,但相应的被动成本也减少了,所以会达到盈亏平衡点。但未来随着服务订单的全面恢复甚至进一步增加,仍会大概率出现亏损。”上述人士总结道。换个角度说,如果再次陷入网约车补贴大战和亏损状态,加大对外卖、货运、自动驾驶等领域的投入,滴滴是否需要更多资金?投资者有耐心等待吗?迪迪,别担心?滴滴此前提出了2020年新的增长目标,即三年“0188”计划:重大安全事故0起,日订单量超过1亿,国内出行渗透率超过8%,全球服务用户MAU超过8亿。但根据LatePost的报告,滴滴规划的日均1亿单目标中,主营网络租车的四轮车将承担一半(即5000万单),两轮车和国际化将承担4000万和1000万单r……分别地。但滴滴离日均订单1亿的目标还很远。根据滴滴出行智能控制首席科学家唐剑去年7月在“2019中国互联网领军企业论坛”演讲中透露的信息,截至2019年7月,滴滴出行拥有超过5.5亿注册用户,每年完成110亿次配送。日均配送订单3013万次。受今年上半年疫情影响,滴滴出行业务也受到了很大冲击。虽然国内疫情有所缓解,滴滴运营正在恢复,但仍难以恢复到去年的水平。根据今年5月刘清在接受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采访时透露的数据,当时滴滴的订单量已经“恢复了60%到70%”,也就是说当时滴滴的日均配送数约为2109万。尽管信心满满,但在目前用户增长大幅放缓的情况下,要在三年内将日均服务量提升3-4倍,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对于滴滴来说,提高用户活跃度,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和市场(下沉)成为三年内的重要任务。无论是因为投资人的压力,还是自身的发展需要,外界看到,今年上半年以来,滴滴一改以往的低调,变革扩张的动作变得十分频繁。今年3月,滴滴的跑腿业务上线,4月,“数字公交预约”上线。5月,滴滴成立国际出行公司,6月8日正式推出货运业务,6月16日推出社区电商品牌橙心优选,27日在上海首次向公众开放自动驾驶服务。7月20日,公司宣布滴滴更名为青菜拼车。22日,官方正式宣布面向下沉市场推出新品牌“花猪打车”。24日,滴滴宣布在杭州、厦门等13个城市试行“专车快车”和“滴滴快车”新品类。除了业务线的拓展,滴滴的内部架构和资本运作也在不断推进。4月,滴滴发布专职邮件称,集团进一步升级调整组织机构,新成立职能部门“用户增长部”,由网约车产品部、原平台产品部、网约车平台客户部的部分团队组成。6月,滴滴升级金融事业部架构,成立金融生态管理部,专注于牌照业务的运营管理,并提出将继续深化外部合作。资本运作方面,今年4月,单车共享旗下青橙单车获得首轮超10亿美元融资,由君联资本领投,另一家大型外资基金跟进;5月底,滴滴宣布旗下自动驾驶公司完成独立后首轮超过5亿美元融资,领投方为软银愿景基金二期。至此,滴滴、礼橙、青橙、青菜、花猪、小橙专车服务等品牌全面崛起,一系列内部管理架构升级变革。但这一系列动作能否拯救滴滴不断缩水的估值,甚至能走到800亿美元甚至更高的位置?网约车服务的全面覆盖,尤其是进一步加大下沉市场的渗透力度,似乎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然而,实际情况可能比预期的更具挑战性。以花小猪在下沉市场的出租车为例。此前在燃财的报道显示,花猪在下沉市场使用了类似拼多多模式的社交裂变游戏,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滴滴的运力不足。但花猪并不像滴滴一样有司机招聘中“双证”的强制要求。因此,花猪的主要目标市场定位于对在线租车要求不严格的下沉市场。这种做法无疑是有风险的。7月13日,天津市相关部门对花小猪进行了约谈。从某种角度来说,针对低线城市价格敏感人群和汽车用户的下沉打法,是一项充满“想象空间”的举措,对资本市场也是一大利好。但由于低价策略是下沉市场拓展业务的重要手段,用户数量增加的同时利润和盈利能力无法兼顾,整体管理难度和“风险”也会大幅增加。面对众所周知的在线租车领域,滴滴在未来参与自动驾驶、智慧城市交通、共享货运、社区团购、跑腿、旅游等市场的竞争时,很难从这些垂直领域的头部企业那里分食。无论是追求更高的估值,还是“0188”计划,仅仅依靠网约车服务很难实现这一切。尤其是在网约车市场业务增长放缓,竞争对手仍在不断涌现的情况下,滴滴需要新的业务和新的故事,来打造一个更加雄心勃勃的未来。当然,除了滴滴自己的意愿,某种意义上,这也是资本和市场在逼迫滴滴采取措施。大出行行业需要一个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的巨头,滴滴的负担不仅限于资本的压力。未来未知,滴滴仍需努力。Toyota

“一周之内,滴滴的青菜拼车和花小猪两个独立品牌出来了,加上内部出租车事业部的一系列动作,6月份的同城顺风车和货运。你能说和资本水平无关吗?”“我8年拿了19轮融资。这200亿美元的融资额里,有阿里、腾讯、软银、高淳、丰田这么多互联网、VC、汽车巨头。滴滴可以不担心,但是这些股东呢?”谈及滴滴近期的IPO相关话题,几位行业分析师表示。近日,包括财新在内的多家媒体报道称,滴滴已开始与投行进行接触,最快将于今年内完成IPO,上市地点为香港,目标估值超过6000亿港元(约800亿美元)。对此,滴滴副总裁李玟随后在朋友圈回应称“公司目前没有相关计划”。这已经不是滴滴第一次听到IPO的消息了。2018年以来,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传出其IPO的消息。这一次,舆论的焦点不是IPO与否,而是滴滴是否值得800亿美元的估值,或者说滴滴如何“兑现”800亿美元的估值。滴滴值多少钱?“其实滴滴目前现金流比较健康,账面资金估计超过500亿,但是投资人有提现的诉求。”对于滴滴上市背后的驱动力,有业内人士做过分析。作为三大TMD巨头之一,滴滴的公司估值一度是业内最乐观的,但也一直处于过山车状态。如今M(美团)上市后市值飙升,h……早已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而T(字节跳动)则成为近年来国内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流量增长奇迹,一级市场普遍公认其估值超过1000亿美元。但D(滴滴)的估值在达到顶峰后一路涨跌。早在2016年,滴滴投资人流传的关于股权转让的文件显示,当时滴滴管理层的大目标是“千亿估值”。2017年底完成40亿美元融资时估值571亿美元。然而,在随后的两年时间里,一系列关联公司在资本运作时透露出很多信息:滴滴在一级市场的估值并不理想,甚至出现了不升反降的情况。作为持有滴滴15.4%股权的重要股东,优步在去年5月上市时的招股书中披露,滴滴当时估值约516亿美元,较17年底缩水约10%。两个月后,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出售滴滴股份时,显示滴滴当时的估值为475亿美元。据相关媒体报道,一些早期投资者在去年年中开始寻求出售滴滴股份,“报价”甚至估值仅为250亿至300亿美元,但即便如此,在一级市场寻找接盘者仍不顺利。当然,300亿美元的估值对滴滴来说明显偏低,但当时的环境对滴滴来说并不理想。一系列恶性事件让滴滴的业务受到前所未有的严格监管。但无论如何,滴滴的估值并没有像美团和字节跳动那样随着时间和业务而上升,而是因为各种因素而停滞甚至缩水。所以滴滴IPO寻求800亿美元估值的消息才会引发这么多热议。“估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公司未来的发展空间和前景。国内网约车市场增长明显放缓。去年增长只有3%左右,和往年相比只能大幅下降。”对于滴滴估值的大起大落,相关出行领域资深分析师表示,滴滴目前在国内出行市场的地位不可撼动。“但说白了,这就是烧钱。12年成立至今,滴滴已完成近20轮融资,金额超过200亿美元。所以它有钱补贴甚至直接收购优步这样的竞争对手。”但该人士强调,曾经大家都认为滴滴和优步中国合并后,国内网约车市场不会有竞争,但事实并非如此。“现在竞争还是存在的,美团、高德等网约车聚合平台的数据面还不错。再加上曹操出行等传统车企的互联网出行服务不断涌现,竞争一直存在。”如果只专注在线拼车和拼车相关业务,前景可想而知。参考——优步和Lyft这两家已经在大洋彼岸上市的网约车同行,资本市场很难对滴滴去年上市后的IPO抱有太多幻想。自上市以来,它们的股价一直跌个不停,甚至长期跌破发行价。为了改变资本市场的态度,优步最近几个月一直在不断强调“业务创新”,从网上约车到外卖再到自动驾驶,所以和滴滴有太多的可比性。然而,二级市场投资者对优步的热情不高,也不持久。上市之初,它遭遇了估值的暂时下调,从1200亿美元降至824亿美元。上市首日,优步股价遭遇破发(发行价45美元),下跌7.62%;虽然其股价在今年3月中旬触底后开始上涨,但在6月8日之后开始一路下滑。现在优步的股价还在32美元左右徘徊,市值不到540亿美元。滴滴的股东显然不希望看到这样的场景。给资本市场一些信心。“未来的发展战略主要是推进国际化,推进新能源汽车共享和无人驾驶……”这是程维在2020年5月公开场合说的话。作为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程维可能并不着急。继续把盘子(业务边界)做大是滴滴的主要诉求。这样的表态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对投资者的“安慰”,另一方面也说明其并不急于IPO。毕竟滴滴账面上的资金足够雄厚。早在2018年9月,程维就曾披露滴滴的运营和财务状况,表示滴滴自成立以来已经连续6年亏损,仅2018年上半年亏损就超过40亿元。当然,选择公布这样一组数据来“卖不好”,主要是因为当时滴滴顺丰发生了两起恶性安全事件,受到舆论攻击。然而,2020年5月,滴滴画风突变。刘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高调表示,公司的核心业务已经实现盈利。当然,刘清在这里说的也很清楚。并不是滴滴实现了整体盈利,而是核心业务——网约车业务已经盈利。这就好比电商大战中各品牌发布的“首战报告”。只要属性好,“第一”或者“利润”都不是问题。此外,从刘清今年上半年频繁接受采访和公开发声来看,滴滴对外示好的目的也很明确——传递信心。就在公司巨亏在狂风暴雨下公布的时候,正在经历市场增速放缓的滴滴需要一些好消息来提振投资者的信心。滴滴的核心网约车服务包括快车、专车、顺风车、拼车等服务。其中顺丰是所有子业务中第一个实现盈利的,但是连续的恶性事件让其直接停滞了很长一段时间。去年11月进入试运营阶段后,直到今年6月23日才恢复跨市服务。刘清5月表示“核心业务盈利”,自然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刘清提出的这一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实际上非常令人满意。关于滴滴的核心业务,人们普遍认为它包括快车、专车和顺风车等在线汽车共享服务,但刘清和滴滴官方都没有指明哪些业务包括在其核心业务中。”相关旅游领域的分析人士表示,理解笔记的原因耐人寻味。该人士指出,快车在滴滴所有业务线中占比最大。过去滴滴一直在增加快车的比例,现在已经达到20%以上。此前滴滴的亏损主要是因为公司用了很大一部分钱补贴司机。随着业务规模和收入的增加,需要支付的补贴也相应增加(所谓的被动成本)。“这半年来,受疫情影响,滴滴整体服务订单量不断下降后,虽然收入减少了,但相应的被动成本也减少了,所以会达到盈亏平衡点。但未来随着服务订单的全面恢复甚至进一步增加,仍会大概率出现亏损。”上述人士总结道。换个角度说,如果再次陷入网约车补贴大战和亏损状态,加大对外卖、货运、自动驾驶等领域的投入,滴滴是否需要更多资金?投资者有耐心等待吗?迪迪,别担心?滴滴此前提出了2020年新的增长目标,即三年“0188”计划:重大安全事故0起,日订单量超过1亿,国内出行渗透率超过8%,全球服务用户MAU超过8亿。但根据LatePost的报告,滴滴规划的日均1亿单目标中,主营网络租车的四轮车将承担一半(即5000万单),两轮车和国际化将承担4000万和1000万单r……分别地。但滴滴离日均订单1亿的目标还很远。根据滴滴出行智能控制首席科学家唐剑去年7月在“2019中国互联网领军企业论坛”演讲中透露的信息,截至2019年7月,滴滴出行拥有超过5.5亿注册用户,每年完成110亿次配送。日均配送订单3013万次。受今年上半年疫情影响,滴滴出行业务也受到了很大冲击。虽然国内疫情有所缓解,滴滴运营正在恢复,但仍难以恢复到去年的水平。根据今年5月刘清在接受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采访时透露的数据,当时滴滴的订单量已经“恢复了60%到70%”,也就是说当时滴滴的日均配送数约为2109万。尽管信心满满,但在目前用户增长大幅放缓的情况下,三年内将日均服务量提升3-4倍,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对于滴滴来说,提高用户活跃度,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和市场(下沉)成为三年内的重要任务。无论是因为投资人的压力,还是自身的发展需要,外界看到,今年上半年以来,滴滴一改以往的低调,变革扩张的动作变得十分频繁。今年3月,滴滴的跑腿业务上线,4月,“数字公交预约”上线。5月,滴滴成立国际出行公司,6月8日正式推出货运业务,6月16日推出社区电商品牌橙心优选,27日在上海首次向公众开放自动驾驶服务。7月20日,公司宣布滴滴更名为青菜拼车。22日,官方正式宣布面向下沉市场推出新品牌“花猪出租车”。24日,滴滴宣布在杭州、厦门等13个城市试行“专车快车”和“滴滴快车”新品类。除了业务线的拓展,滴滴的内部架构和资本运作也在不断推进。4月,滴滴发布专职邮件称,集团进一步升级调整组织机构,新成立职能部门“用户增长部”,由网约车产品部、原平台产品部、网约车平台客户部的部分团队组成。6月,滴滴升级金融事业部架构,成立金融生态管理部,专注于牌照业务的运营管理,并提出将继续深化外部合作。资本运作方面,今年4月,单车共享旗下青橙单车获得首轮超10亿美元融资,由君联资本领投,另一家大型外资基金跟进;5月底,滴滴宣布旗下自动驾驶公司完成独立后首轮超过5亿美元融资,领投方为软银愿景基金二期。至此,滴滴、礼橙、青橙、青菜、花猪、小橙专车服务等品牌全面崛起,一系列内部管理架构升级变革。但这一系列动作能否拯救滴滴不断缩水的估值,甚至能走到800亿美元甚至更高的位置?网约车服务的全面覆盖,尤其是进一步加大下沉市场的渗透力度,似乎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然而,实际情况可能比预期的更具挑战性。以花小猪在下沉市场的出租车为例。此前在燃财的报道显示,花猪在下沉市场使用了类似拼多多模式的社交裂变游戏,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滴滴的运力不足。但花猪并不像滴滴一样有司机招聘中“双证”的强制要求。因此,花猪的主要目标市场定位于对在线租车要求不严格的下沉市场。这种做法无疑是有风险的。7月13日,天津市相关部门对花小猪进行了约谈。从某种角度来说,针对低线城市价格敏感人群和汽车用户的下沉打法,是一项充满“想象空间”的举措,对资本市场也是一大利好。但由于低价策略是下沉市场拓展业务的重要手段,用户数量增加的同时利润和盈利能力无法兼顾,整体管理难度和“风险”也会大幅增加。面对众所周知的在线租车领域,滴滴在未来参与自动驾驶、智慧城市交通、共享货运、社区团购、跑腿、旅游等市场的竞争时,很难从这些垂直领域的头部企业那里分食。无论是追求更高的估值,还是“0188”计划,仅仅依靠网约车服务很难实现这一切。尤其是在网约车市场业务增长放缓,竞争对手仍在不断涌现的情况下,滴滴需要新的业务和新的故事,来打造一个更加雄心勃勃的未来。当然,除了滴滴自己的意愿,某种意义上,这也是资本和市场在逼迫滴滴采取措施。大出行行业需要一个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的巨头,滴滴的负担不仅限于资本的压力。未来未知,滴滴仍需努力。

标签:丰田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把握智能趋势 抢占市场先机

7月23日凌晨5点(北美时间7月22日下午4点),特斯拉公布了2020年Q2财报:总营收6036亿美元,净利润104亿美元。

1900/1/1 0:00:00
自动驾驶界黑马? 百度硬件平台ACU正式量产下线

近日,百度携手业内重量级合作伙伴伟创力,在苏州吴中工厂举行了ApolloComputingUnit(ACU)量产下线发布仪式。

1900/1/1 0:00:00
广汽菲克推30天无忧退换政策 为车主购车提供便利

2019年8月,推出Jeep品牌“30天无忧退换”质量保障政策,旨在增强用户在汽车消费和服务过程中的满意度与安心感。

1900/1/1 0:00:00
四部门:有序放开新能源汽车代工生产

7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民银行联合发布的《关于做好2020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明确,修订和发布《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0年版)》,放宽市场准入试点,

1900/1/1 0:00:00
谁来接班内田诚?

被放在火上烤的感觉,相信这半年日产汽车CEO内田诚(MakotoUchida)感同身受。不过,内田诚毕竟没有“乱世奸雄”曹操的精明,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也许是欲望和野心蒙蔽了他的双眼。

1900/1/1 0:00:00
WLTP续航650km PSA将推eVMP纯电动平台

PSA集团将在2023年推出基于全新电动车模块化平台eVMP研发而来的首款新车型,预计将会是一款紧凑型SUV。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