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谁来接班内田诚?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Nissan, Mitsubishi, Toyota, Dongfeng, RAM

那种被放在火上烤的感觉,相信日产汽车首席执行官内田诚(Makoto Uchida)在过去的半年里也感受到了。但是,内田毕竟没有曹操这种“乱世奸雄”聪明,知道自己做不到。也许是他的欲望和野心蒙蔽了他。由于日产内部复杂的人事关系,以及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由来已久的利益纠葛,内田在CEO的位置上只呆了半年,但一切都变了。2020年6月29日,在日产年度股东大会上,投资者提出了尖锐的问题和批评,Ariya电动跨界车的发布也无法掩饰内田的尴尬。“我会让日产恢复正增长。如果失败了,我也准备辞职。我们将尽最大努力尽快恢复股东回报。“去年12月上任时,内田的誓言现在已经成了他的噩梦。但是内田的时间真的不多了。在《遥远的救世主》中,丁元英给想上位的韩楚锋的建议是“以退为进”。换句话说,高明的策略就是“反道之动”,你要什么都要先看清形势。内田一定没看过,或者假装没看过。为什么内田诚不屈服?呼声最高的关跑不了先带头吗?至少雷诺董事长让·多米尼克·塞纳德不同意这种观点。而且,对于53岁的内田诚来说,这是他职业生涯的最后一次机会,他必须抓住机会。而关润是要甩手走人的。半年后,又有三位高管跟随管润,去了电力行业,其中包括跟随内田在中国的泉俊太郎。”得到的帮助多,失去的帮助就少。“没有帮助的领袖注定是孤独的。更何况,除了站在雷诺这边,靠边站就够了。内田的威望和能力都比不上前CEO西川弘志,更不用说上演“惊人大逃亡”的联盟前主席卡洛斯·戈恩了。半年后,我不知所措。股东在会上表达了一系列不满,从薪酬和中期计划到具体业务,以及与雷诺集团的关系,再到前董事长卡洛斯·戈恩的影响力。有些人非常想念戈恩。一些股东含蓄地表达了对戈恩的同情,或者至少认可他的管理风格。其中一名股东明确表示,日产没有妥善处理戈恩丑闻。日产目前的股价已跌至约7美元,与2008年末和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时的股价持平。要知道,从那次危机到戈恩被捕,日产的股价一直稳定在20美元左右。而从内田手中接手日产,半年内自由落体的股价也让股东希望的肥皂泡被戳破无数次。当初戈恩推动日产和雷诺全面合并的计划,让日产无法接受。日产CEO办公室负责人纳达在日产高管的反叛下,推动日产对戈恩进行“定点清除”。然而,到目前为止,日产并没有实现其目标——改变股权,尽管搁置雷诺-日产全面合并计划的目标已经实现。现在,正如一位股东所说,日产汽车陷入了销量和利润下滑的困境,复苏速度太慢。新管理层四分五裂,优柔寡断,缺乏斗志。为什么在戈恩放弃后,日产这么快就陷入了现在的困境?为什么换领导更动荡?这真是发人深省。不满足于压力的日产正在崩溃?正如我们的封面故事“中国拯救日产”的主题所揭示的那样,日产最初因戈恩的拯救而复兴,但戈恩的独裁和强势也埋下了祸根。事实上,经过十年的结盟,日产的实力早已超越雷诺。如果戈恩这个铁腕人物没有抑制双方“潜力”的不平衡,联盟早就分崩离析了。但是,日产废除戈恩的做法也有其自身原因。内田的上台面临着一个他自己无法解决的困境。2002年雷诺还能碾压一辆日产,但到了2018年,雷诺和日产的销量分别是3884295辆(+3.2%)和5653683辆(-2.8%),日产的体量已经是雷诺的1.5倍,日产再听话再敬业也是鞭长莫及。在这个时候,日产再次开始行动是可以理解的……t·戈恩。长期以来,“重建联盟主协议(RAMA)”一直是日产和雷诺之间摩擦的一个主要来源。雷诺可以行使其所持日产股份的全部投票权,但日产仅持有雷诺15%的股份,没有投票权,为联盟的销售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人言轻”,这让日产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去年6月,当雷诺希望与FCA达成合并协议时,雷诺董事会中的两名日产代表拒绝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雷诺与FCA合并谈判的终止。当时《华尔街日报》爆料,引起轩然大波。日产的强势风格已经显现。但是,日产的分红对雷诺集团非常重要——双方结盟20年,雷诺集团持有日产43.4%的股份(法国政府持有雷诺15%的股份)。在全球汽车需求下降的背景下,雷诺集团也在削减成本和股息。雷诺不能放过日产,失去其宝贵的现金流来源。2020年1月30日,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的AOB(联盟运营委员会)宣布了“分而治之”的战略,旨在加强联盟成员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增强协同效应。在这条亮线的背后,就在两三天前有传言称,日产提议雷诺减持股份,挽救双方不平衡的联盟与合作关系。到5月底中期战略发布会时,内田上任半年后的自信显露无遗。内田在公布日产2020财年的业绩数据后强调,“新计划的主要重点不是重组”,而是“为面向未来的持续增长建立财务基础,确保未来的增长,并继续投资于产品和技术的开发”。据知情人士分析,内田的相关言论已经显示出他在最关键的时刻缺乏紧迫感。其实手段和力度还是不足的。因为,据报道,这一中期战略计划的提出者并不是内田诚,而是现任首席运营官·阿什瓦尼·古普塔。面对更有威胁、更有权力的副手,内田似乎没什么选择。多年来,日产为争夺市场份额花费太多,现在不得不削减成本和规模。日产计划削减约五分之一的产品线,削减产能,关闭西班牙和印度尼西亚的工厂,并在包括墨西哥在内的工厂裁员。日产也重新制定了年销量目标,计划从每年800万辆降至500万辆。然而,裁员总是令人不快的。对于内田来说,“锅”从天上掉下来是必然的。一个月后的年度股东大会上,股东们对各种事情不满。比如,为什么日产削减了高管的薪酬,取消了给投资者的年终分红,但董事会没有削减外部独立董事的薪酬?股东还认为“戈恩被捕是检方和日本经济产业省的阴谋”,这一点没有改变,也是管理团队的无能。“这是一个借口,但公众认为这是一个令人信服的借口。”今年2月,日本媒体首先爆料,称新内田其实还在内部试用期,他只有几个月的时间来证明自己能否让日产在风暴中重回赛道。日产董事会也将根据内田降低成本、重建利润、修复联盟关系等多维度考量,决定未来是否真正“转正”。不管传言是真是假,内田的处境可谓是在走钢丝。内田诚的无奈内田诚很无奈,给他的时间太少了。从去年10月8日被任命为日产CEO,到12月初上任才半年时间,但是烧眉毛的事情太多了。内田的管理经验来自于采购部和一年在中国的经历,所以说他有点偏不为过。如何管理一个复杂的国际汽车公司,还是勉为其难。虽然联盟充满了不确定性和紧张,但因为多元文化的经历,内田这个长着日本人面孔的外国人变得……日产提名委员会选出新CEO。内田诚,毕业于同社大学神学学院,热爱汽车和日产。他于2003年加入日产汽车公司,在日商岩井(现为双日)工作时买了自己的第一辆车Z32 FairladyZ,并兴奋地说:“日产很令人兴奋。”内田2006年被任命为日产汽车公司经理,2014年被任命为日产汽车公司项目总监,2018年被任命为日产汽车公司高级副总裁兼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总裁。但是,内田毕竟不是汽车专业的毕业生,也不是技校的,所以在主流的掌门人群体中,他是非常弱势的。不信,丰田章男、皮赫、伊迪丝、戈恩、唐唯实、玛丽·博拉,哪一个不是技术出身?内田在中国的另一位同事何塞·穆尼奥斯评价他说,他曾在日产汽车公司和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的采购部工作多年,精通财务管理。精通成本控制,在采购方面步步高升,以孜孜不倦的职业操守和严格的成本控制著称。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对自己要求严格的职业经理人,但他不是一个领导者。日产需要的是独裁和领袖,而不是勤快的老黄牛。内田很努力,却不在自己的位置上。内田的目标是在下一财年下半年,即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实现正现金流。内田坚称,日产5月发布的新中期计划计划在4年内实现复苏。计划将营业利润率恢复至5%,将全球销量提高约9%至538万辆,从而占据全球6%的市场份额。“作为一个预测,我们展示给你的是一个可行的、可以达到的水平,也是我们客观上可以达到的水平。我们的表现正在改善,但这需要时间。”内田说。不过,要不要给他时间扭亏为盈,还不好说。日产汽车11年来首次出现年度亏损“锅”,至少内田诚和西川宏退了。在6月10日的网络采访中,内田对戈恩政策的影响表示了反省。“在中期商业计划‘动力88’(2011-2016)(由戈恩先生主导)中,我们追求了过多的市场份额、销量和利润。平衡很重要,但是尤其是把销量作为一个很大的KPI指标,导致公司各种扭曲。我们在制定预算时非常重视销量,并使用大量销售激励措施来实现目标。这对日产品牌造成了负面影响,尤其是在北美。”然而,投资者批评的焦点在于对卡洛斯·戈恩丑闻的处理方式和董事会成员的薪酬,他们根本不关心他,这令人尴尬。谁能接手?在戈恩20年的威权领导下,日产似乎突然失去了主心骨。作为一种过渡和平衡,去年雷诺董事长塞纳德试图组建包括内田和阿斯瓦尼古普塔在内的“三巨头”管理团队。但这种做法很快被打脸,关润用辞呈进行了无声的抗议。那么,带领日产走出困境需要什么样的领导者呢?我们可以感觉到,内田面临着能力和勇气不足的窘境,不管做得好不好,都有可能被下课。“你现在需要的是强有力的自上而下的领导。你不应该把时间花在民主讨论上。我们需要独裁。相比之下,戈恩五六年后来到日产,他才真正意识到(复苏)。这是日产目前所缺乏的。”这位股东对内田直言不讳。一直有传言称,古普塔将接替内田。近日,路透社等外媒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古普塔在日产的支持势力正在向董事会施压,要求提拔古普塔担任公司联席首席执行官,以推动新中期战略的实施。显然,虽然他的职位比内田低半级,但古普塔与内田平起平坐,甚至他的支持者要求他上位,也不是空穴来风。尽管官方声明称流传的猜测毫无根据且具有误导性。但早在关润辞职、“三巨头”体系崩溃的第二周,就有不少日本媒体爆出内田和古普塔的“不和”。到目前为止,日产的12人董事会没有采取行动取代内田的首席执行官职位,也没有决定让古普塔上位。何……ver,在这场关乎联盟利益的权力斗争背后,日产高层之间的持续紧张是显而易见的。雷诺卷入其中的日产,一直有着复杂的内部权力斗争。据悉,古普塔率先制定了扭亏计划,并引入了“领导者-追随者”的概念。这个概念背后的逻辑可以追溯到古普塔领导雷诺轻型商用车部门时创造的商业模式,即日产使用雷诺的技术制造面包车,而日产为雷诺提供更具优势的皮卡技术。在制定日产中期战略的关键阶段,古普塔一直与雷诺董事长塞纳德关系密切。为了达成联盟分工的最终协议,他们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这种特殊关系很可能会让塞纳德愿意支持古普塔成为日产的最高领导人,或者在核心业务和决策上把内田束之高阁。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如果古普塔上位,会对雷诺和日产的关系产生积极影响。古普塔的支持者越来越大胆,越来越咄咄逼人,这也说明日产的员工已经越来越怀疑内田扭转颓势的能力。此外,由于股东的不断质疑和批评,在戈恩丑闻后上台的内田已经很难恢复外界对日产的信任,如何重振其在美国和中国的销量。此外,通常的做法是更换首席执行官的职位,要么是首席运营官,要么是首席财务官。换代需要强劲,雷诺和日产都能接受,难度系数还是挺高的。Nissan, Mitsubishi, Toyota, Dongfeng, RAM

那种被放在火上烤的感觉,相信日产汽车首席执行官内田诚(Makoto Uchida)在过去的半年里也感受到了。但是,内田毕竟没有曹操这种“乱世奸雄”聪明,知道自己做不到。也许是他的欲望和野心蒙蔽了他。由于日产内部复杂的人事关系,以及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由来已久的利益纠葛,内田在CEO的位置上只呆了半年,但一切都变了。2020年6月29日,在日产年度股东大会上,投资者提出了尖锐的问题和批评,Ariya电动跨界车的发布也无法掩饰内田的尴尬。“我会让日产恢复正增长。如果失败了,我也准备辞职。我们将尽最大努力尽快恢复股东回报。“去年12月上任时,内田的誓言现在已经成了他的噩梦。但是内田的时间真的不多了。在《遥远的救世主》中,丁元英给想上位的韩楚锋的建议是“以退为进”。换句话说,高明的策略就是“反道之动”,你要什么都要先看清形势。内田一定没看过,或者假装没看过。为什么内田诚不屈服?呼声最高的关跑不了先带头吗?至少雷诺董事长让·多米尼克·塞纳德不同意这种观点。而且,对于53岁的内田诚来说,这是他职业生涯的最后一次机会,他必须抓住机会。而关润是要甩手走人的。半年后,又有三位高管跟随管润,去了电力行业,其中包括跟随内田在中国的泉俊太郎。”得到的帮助多,失去的帮助就少。“没有帮助的领袖注定是孤独的。更何况,除了站在雷诺这边,靠边站就够了。内田的威望和能力都比不上前CEO西川弘志,更不用说上演“惊人大逃亡”的联盟前主席卡洛斯·戈恩了。半年后,我不知所措。股东在会上表达了一系列不满,从薪酬和中期计划到具体业务,以及与雷诺集团的关系,再到前董事长卡洛斯·戈恩的影响力。有些人非常想念戈恩。一些股东含蓄地表达了对戈恩的同情,或者至少认可他的管理风格。其中一名股东明确表示,日产没有妥善处理戈恩丑闻。日产目前的股价已跌至约7美元,与2008年末和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时的股价持平。要知道,从那次危机到戈恩被捕,日产的股价一直稳定在20美元左右。还有ta……ng超过来自内田的日产,半年内自由落体的股价也让股东希望刺破的肥皂泡无数次破灭。当初戈恩推动日产和雷诺全面合并的计划,让日产无法接受。日产CEO办公室负责人纳达在日产高管的反叛下,推动日产对戈恩进行“定点清除”。然而,到目前为止,日产并没有实现其目标——改变股权,尽管搁置雷诺-日产全面合并计划的目标已经实现。现在,正如一位股东所说,日产汽车陷入了销量和利润下滑的困境,复苏速度太慢。新管理层四分五裂,优柔寡断,缺乏斗志。为什么在戈恩放弃后,日产这么快就陷入了现在的困境?为什么换领导更动荡?这真是发人深省。不满足于压力的日产正在崩溃?正如我们的封面故事“中国拯救日产”的主题所揭示的那样,日产最初因戈恩的拯救而复兴,但戈恩的独裁和强势也埋下了祸根。事实上,经过十年的结盟,日产的实力早已超越雷诺。如果戈恩这个铁腕人物没有抑制双方“潜力”的不平衡,联盟早就分崩离析了。但是,日产废除戈恩的做法也有其自身原因。内田的上台面临着一个他自己无法解决的困境。2002年雷诺还能碾压一辆日产,但到了2018年,雷诺和日产的销量分别是3884295辆(+3.2%)和5653683辆(-2.8%),日产的体量已经是雷诺的1.5倍,日产再听话再敬业也是鞭长莫及。这个时候日产开始针对戈恩的行动也是可以理解的。长期以来,“重建联盟主协议(RAMA)”一直是日产和雷诺之间摩擦的一个主要来源。雷诺可以行使其所持日产股份的全部投票权,但日产仅持有雷诺15%的股份,没有投票权,为联盟的销售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人言轻”,这让日产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去年6月,当雷诺希望与FCA达成合并协议时,雷诺董事会中的两名日产代表拒绝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雷诺与FCA合并谈判的终止。当时《华尔街日报》爆料,引起轩然大波。日产的强势风格已经显现。但是,日产的分红对雷诺集团非常重要——双方结盟20年,雷诺集团持有日产43.4%的股份(法国政府持有雷诺15%的股份)。在全球汽车需求下降的背景下,雷诺集团也在削减成本和股息。雷诺不能放过日产,失去其宝贵的现金流来源。2020年1月30日,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的AOB(联盟运营委员会)宣布了“分而治之”的战略,旨在加强联盟成员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增强协同效应。在这条亮线的背后,就在两三天前有传言称,日产提议雷诺减持股份,挽救双方不平衡的联盟与合作关系。到5月底中期战略发布会时,内田上任半年后的自信显露无遗。内田在公布日产2020财年的业绩数据后强调,“新计划的主要重点不是重组”,而是“为面向未来的持续增长建立财务基础,确保未来的增长,并继续投资于产品和技术的开发”。据知情人士分析,内田的相关言论已经显示出他在最关键的时刻缺乏紧迫感。其实手段和力度还是不足的。因为,据报道,这一中期战略计划的提出者并不是内田诚,而是现任首席运营官·阿什瓦尼·古普塔。面对更有威胁、更有权力的副手,内田似乎没什么选择。多年来,日产为争夺市场份额花费太多,现在不得不削减成本和规模。日产计划削减约五分之一的产品线,削减产能,关闭西班牙和印度尼西亚的工厂,并在包括墨西哥在内的工厂裁员。日产也重新制定了年销量目标,计划从每年800万辆降至500万辆。然而,裁员总是令人不快的……e.对于内田来说,“锅”从天上掉下来是必然的。一个月后的年度股东大会上,股东们对各种事情不满。比如,为什么日产削减了高管的薪酬,取消了给投资者的年终分红,但董事会没有削减外部独立董事的薪酬?股东还认为“戈恩被捕是检方和日本经济产业省的阴谋”,这一点没有改变,也是管理团队的无能。“这是一个借口,但公众认为这是一个令人信服的借口。”今年2月,日本媒体首先爆料,称新内田其实还在内部试用期,他只有几个月的时间来证明自己能否让日产在风暴中重回赛道。日产董事会也将根据内田降低成本、重建利润、修复联盟关系等多维度考量,决定未来是否真正“转正”。不管传言是真是假,内田的处境可谓是在走钢丝。内田诚的无奈内田诚很无奈,给他的时间太少了。从去年10月8日被任命为日产CEO,到12月初上任才半年时间,但是烧眉毛的事情太多了。内田的管理经验来自于采购部和一年在中国的经历,所以说他有点偏不为过。如何管理一个复杂的国际汽车公司,还是勉为其难。虽然联盟充满了不确定性和紧张气氛,但因为多元文化的经历,内田这个长着日本脸的外国人成为了日产提名委员会选出的新任CEO。内田诚,毕业于同社大学神学学院,热爱汽车和日产。他于2003年加入日产汽车公司,在日商岩井(现为双日)工作时买了自己的第一辆车Z32 FairladyZ,并兴奋地说:“日产很令人兴奋。”内田2006年被任命为日产汽车公司经理,2014年被任命为日产汽车公司项目总监,2018年被任命为日产汽车公司高级副总裁兼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总裁。但是,内田毕竟不是汽车专业的毕业生,也不是技校的,所以在主流的掌门人群体中,他是非常弱势的。不信,丰田章男、皮赫、伊迪丝、戈恩、唐唯实、玛丽·博拉,哪一个不是技术出身?内田在中国的另一位同事何塞·穆尼奥斯评价他说,他曾在日产汽车公司和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的采购部工作多年,精通财务管理。精通成本控制,在采购方面步步高升,以孜孜不倦的职业操守和严格的成本控制著称。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对自己要求严格的职业经理人,但他不是一个领导者。日产需要的是独裁和领袖,而不是勤快的老黄牛。内田很努力,却不在自己的位置上。内田的目标是在下一财年下半年,即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实现正现金流。内田坚称,日产5月发布的新中期计划计划在4年内实现复苏。计划将营业利润率恢复至5%,将全球销量提高约9%至538万辆,从而占据全球6%的市场份额。“作为一个预测,我们展示给你的是一个可行的、可以达到的水平,也是我们客观上可以达到的水平。我们的表现正在改善,但这需要时间。”内田说。不过,要不要给他时间扭亏为盈,还不好说。日产汽车11年来首次出现年度亏损“锅”,至少内田诚和西川宏退了。在6月10日的网络采访中,内田对戈恩政策的影响表示了反省。“在中期商业计划‘动力88’(2011-2016)(由戈恩先生主导)中,我们追求了过多的市场份额、销量和利润。平衡很重要,但是尤其是把销量作为一个很大的KPI指标,导致公司各种扭曲。我们在制定预算时非常重视销量,并使用大量销售激励措施来实现目标。这对日产品牌造成了负面影响,尤其是在北美。”然而,投资者批评的焦点在于对卡洛斯·戈恩丑闻的处理方式和董事会成员的薪酬,他们根本不关心他,这令人尴尬……g.谁能接手?在戈恩20年的威权领导下,日产似乎突然失去了主心骨。作为一种过渡和平衡,去年雷诺董事长塞纳德试图组建包括内田和阿斯瓦尼古普塔在内的“三巨头”管理团队。但这种做法很快被打脸,关润用辞呈进行了无声的抗议。那么,带领日产走出困境需要什么样的领导者呢?我们可以感觉到,内田正面临着能力和勇气不足的困境,无论做得好不好,都有可能被下课。“你现在需要的是强有力的自上而下的领导。你不应该把时间花在民主讨论上。我们需要独裁。相比之下,戈恩五六年后来到日产,他才真正意识到(复苏)。这是日产目前所缺乏的。”这位股东对内田直言不讳。一直有传言称,古普塔将接替内田。近日,路透社等外媒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古普塔在日产的支持势力正在向董事会施压,要求提拔古普塔担任公司联席首席执行官,以推动新中期战略的实施。显然,虽然他的职位比内田低半级,但古普塔与内田平起平坐,甚至他的支持者要求他上位,也不是空穴来风。尽管官方声明称流传的猜测毫无根据且具有误导性。但早在关润辞职、“三巨头”体系崩溃的第二周,就有不少日本媒体爆出内田和古普塔的“不和”。到目前为止,日产的12人董事会没有采取行动取代内田的首席执行官职位,也没有决定让古普塔上位。然而,在这场关乎联盟利益的权力斗争背后,日产高层之间的持续紧张是显而易见的。雷诺卷入其中的日产,一直有着复杂的内部权力斗争。据悉,古普塔率先制定了扭亏计划,并引入了“领导者-追随者”的概念。这个概念背后的逻辑可以追溯到古普塔领导雷诺轻型商用车部门时创造的商业模式,即日产使用雷诺的技术制造面包车,而日产为雷诺提供更具优势的皮卡技术。在制定日产中期战略的关键阶段,古普塔一直与雷诺董事长塞纳德关系密切。为了达成联盟分工的最终协议,他们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这种特殊关系很可能会让塞纳德愿意支持古普塔成为日产的最高领导人,或者在核心业务和决策上把内田束之高阁。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如果古普塔上位,会对雷诺和日产的关系产生积极影响。古普塔的支持者越来越大胆,越来越咄咄逼人,这也说明日产的员工已经越来越怀疑内田扭转颓势的能力。此外,由于股东的不断质疑和批评,在戈恩丑闻后上台的内田已经很难恢复外界对日产的信任,如何重振其在美国和中国的销量。此外,通常的做法是更换首席执行官的职位,要么是首席运营官,要么是首席财务官。换代需要强劲,雷诺和日产都能接受,难度系数还是挺高的。现任CFO斯蒂芬·马(Stephen Ma)曾是内田的下属。1996年开始担任日产汽车北美公司会计分析师,接替为日产服务近40年的老将Hiroshi Karube担任CFO。然而,尽管他上升很快,但考虑到日本的等级制度,马不太可能上位。内田面临的困境是,日产需要理顺这些关系,摆脱雷诺过于强硬的控制,但这不是内田短时间能解决的。在日产内部,站错队的内田信一自然不会青睐。一个适合做“老二”的人被放在错误的时间和地点做决定的位置,这也是联盟的悲哀。现任CFO斯蒂芬·马(Stephen Ma)曾是内田的下属。1996年开始担任日产汽车北美公司会计分析师,接替为日产服务近40年的老将Hiroshi Karube担任CFO。然而,虽然他上升很快,c……考虑到日本的等级制度,马不太可能上位。内田面临的困境是,日产需要理顺这些关系,摆脱雷诺过于强硬的控制,但这不是内田短时间能解决的。在日产内部,站错队的内田信一自然不会青睐。一个适合做“老二”的人被放在错误的时间和地点做决定的位置,这也是联盟的悲哀。

标签:日产三菱丰田东风RAM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广汽菲克推30天无忧退换政策 为车主购车提供便利

2019年8月,推出Jeep品牌“30天无忧退换”质量保障政策,旨在增强用户在汽车消费和服务过程中的满意度与安心感。

1900/1/1 0:00:00
滴滴的估值游戏

“一周之内,滴滴的两个独立品牌青菜拼车和花小猪面世,加上此前6月份内部出租车事业部、顺风车和同城货运的一系列动作,你能说和资本层面没有任何关系吗?”“8年拿了19轮融资,

1900/1/1 0:00:00
四部门:有序放开新能源汽车代工生产

7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民银行联合发布的《关于做好2020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明确,修订和发布《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0年版)》,放宽市场准入试点,

1900/1/1 0:00:00
WLTP续航650km PSA将推eVMP纯电动平台

PSA集团将在2023年推出基于全新电动车模块化平台eVMP研发而来的首款新车型,预计将会是一款紧凑型SUV。

1900/1/1 0:00:00
中信国安正式退出动力电池业务 转让22.61%股权

7月28日,中信国安公告,拟向荣盛控股转让公司持有的荣盛盟固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荣盛盟固利”)2261股权。

1900/1/1 0:00:00
小鹏汽车计划8月赴美国上市 IPO规模至少为7亿美元

知情人士表示,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小鹏汽车计划最早于8月中旬在美国上市,IPO规模至少为7亿美元。(路透旗下IFR)美国银行、瑞士信贷和摩根大通正在为小鹏的上市做准备。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