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不可挡的起亚让其他车企更加难过。
正如我们一个月前猜测的那样,随着7月1日全国进一步解禁,印度汽车市场销量持续增长。
综合前几天几家印度媒体的报道,虽然7月份的数据略有不同,比如197610辆和197699辆,但差别不大,同期基数为199534辆,降幅为1%。因为印度汽车网站Autopunditz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车辆销量,所以选择了其公布的197610辆。
从跌幅来看,这是印度车市今年以来最小的月度跌幅,甚至好于未受疫情影响的1月和2月。从销量来看,这是疫情爆发以来的最高销量,距离20万的门槛只有一尺之遥。
在连续四个月的惨烈下滑后,这一表现对于印度汽车业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因此,一些乐观的媒体表示,这似乎意味着印度汽车市场已经克服了疫情带来的危机,或者说已经强劲复苏——基本恢复到一年前的水平。
只是幸福真的来得这么快吗?快速复苏的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
一方面,疫情发生后,消费者出于自身安全考虑,倾向于少坐公共交通,选择购买私家车,另一方面,封锁期间被抑制的需求继续释放。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7月有去年同期基数低的优势。
众所周知,去年是印度的选举年。因为选举需要巨大的财力,期间发生了多起骚乱和袭击事件。所以4月大选开始后,车市开始出现连续两位数的大幅下跌。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原本就低迷的印度车市陷入低迷,导致印度销量时隔25个月再次跌破20万辆,跌幅高达30.3%,给了今年收获1%跌幅的机会。而且不仅是7月份,8月份和9月份,印度市场都将继续享受低基数的好处。
但得益于7月份销量的大幅反弹,今年前7个月印度汽车总销量终于突破百万辆,收于1004737辆,但同比跌幅仍达到42.2%。
停售BS-IV车型的闹剧
除了快速复苏,7月份印度汽车市场还发生了一件与行业相关且非常重要的事件。
7月8日,印度最高法院撤回了3月27日的命令——首次解封后10天内,经销商库存中10%的BS-IV车型可以在中国销售(新德里和NCR除外,即印度首都德里以外),以弥补3月底封锁造成的损失。
最高法院法官指出,之所以做出撤销决定,是因为汽车经销商没有遵守之前的命令,存在欺诈行为。法院表示,根据官方数据,截至3月31日,有225,000辆符合BS-IV排放标准的车辆等待注册,这远远超过了此前允许的105,000辆。而截至7月初,仍有超过17000辆BS-IV车型未注册。
根据印度报业托拉斯PTI的报道,在3月底的封锁期内,BS-IV车型的销量确实有所增长。最高法院的法官说,销售不仅在3月底继续,而且在3月31日之后继续。法院还要求政府检查3月31日之后在Vahan的全国车辆注册网站上注册的BS-IV车辆,并表示在该日期之后出售的车辆以及未在Vahan网站上注册的BS-IV车辆将不予注册。
对此,汽车流通协会FADA辩称,其并未“藐视”法院的命令,启封后10天内售出的BS-IV车型并未超过库存的10%。
事实上,无论爆发与否,BS-IV车型的停产一直像一把利剑悬在印度汽车工业的头上。对于汽车公司来说…已经停止生产和销售这种标准模式,很容易开始新的旅程。但是对于那些技术不达标或者还在库存的厂家和经销商来说,这一步无疑是痛苦的,所以他们会继续冒险销售。此外,数量比汽车多的两轮车市场损失更大。
而在这场闹剧中,受伤的不仅仅是车企和经销商,还有消费者。那些买了BS-IV车型还没来得及注册或者根本注册不了的消费者怎么办?
早在6月15日,印度最高法院就明确表示,不允许继续销售和注册BS-IV车型。7月31日,它重申,在新命令发布之前,禁止BS-IV车辆注册。8月13日,最高法院将开庭审理此案,不知道最终结果如何。
一年时间,起亚的总销量已经跨过了10万辆大关。
回顾7月份印度各大车企的表现,虽然所有车企的降幅都明显收窄,且有4家公司实现正增长,但实际情况并没有数据看起来那么乐观。
如上所述,去年7月,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印度车市时隔20年再次遭遇30%以上的下滑。除了大众和MG(当时还没到印度一年),所有车企都不同程度负增长,使得今年7月的比较基数较低。
例如,7月份增幅最大的雷诺,去年同期销量同比下降41.1%,至3660辆。这个销量是什么水平?不考虑今年受疫情影响较大的3-5月,雷诺上一次销量低于4000辆还是在2015年9月。由此可见,今年7月份它有多么难得的优势。再加上新车Triber上市以来的良好表现,雷诺得以在今年7月收获75.5%的涨幅。
不过这样的好运气恐怕是维持不了了,因为——雷诺销量支柱之一的Triber是去年8月份上市的,所以今年8月份就要开始对比基数,无法继续为品牌补洞。
马鲁蒂铃木和塔塔的情况相同,去年7月分别下降36.7%和38.6%,分别有新车S-Presso和Altroz。
相比之下,MG虽然实现了39.6%的增长,但销量与6月份基本持平,也就是说整体车市的好转并没有在其中体现出来。
实现增长的车企背后都是一段痛苦的历史,更不用说丰田、本田、马恒达、福特这些还在大幅下滑的车企了。
当然,除了这些令人沮丧的消息,7月份也有车企令人鼓舞的表现。起亚自去年8月进入印度市场以来,除了去年12月刻意控制时的4645辆,以及今年2月和3月受疫情影响销量较少外,其他月份的销量一直不低于6000辆。截至今年7月,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起亚总销量已经突破10万辆,达到102609辆,其中塞尔托98979辆,嘉年华3630辆。
要知道,最成功的现代用了21个月才交出这样一份答卷,雷诺31个月,丰田45个月,大众50个月,福特63个月,本田81个月,斯柯达109个月。所以可以说起亚是印度汽车史上迄今为止最成功的品牌。但即便如此,起亚并不满足。8月7日,它将在印度市场发布一款全新的紧凑型SUV——起亚Sonet,以期获得更多消费者。
事实上,在疫情和洪水的双重考验下,印度7月份还能卖出近20万辆汽车,有点不可思议。但这也说明印度国内的生产生活在不断恢复,相信随着8月份众多节假日的到来,车企和经销商会借此机会提供更多的优惠和促销活动,届时销量会进一步提升。势不可挡的起亚让其他车企更加难过。
正如我们一个月前猜测的那样,随着7月1日全国进一步解禁,印度汽车市场销量持续增长……综合前几天几家印度媒体的报道,虽然7月份的数据略有不同,比如197610辆和197699辆,但差别不大,同期基数为199534辆,降幅为1%。因为印度汽车网站Autopunditz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车辆销量,所以选择了其公布的197610辆。
从跌幅来看,这是印度车市今年以来最小的月度跌幅,甚至好于未受疫情影响的1月和2月。从销量来看,这是疫情爆发以来的最高销量,距离20万的门槛只有一尺之遥。
在连续四个月的惨烈下滑后,这一表现对于印度汽车业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因此,一些乐观的媒体表示,这似乎意味着印度汽车市场已经克服了疫情带来的危机,或者说已经强劲复苏——基本恢复到一年前的水平。
只是幸福真的来得这么快吗?快速复苏的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
一方面,疫情发生后,消费者出于自身安全考虑,倾向于少坐公共交通,选择购买私家车,另一方面,封锁期间被抑制的需求继续释放。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7月有去年同期基数低的优势。
众所周知,去年是印度的选举年。因为选举需要巨大的财力,期间发生了多起骚乱和袭击事件。所以4月大选开始后,车市开始出现连续两位数的大幅下跌。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原本就低迷的印度车市陷入低迷,导致印度销量时隔25个月再次跌破20万辆,跌幅高达30.3%,给了今年收获1%跌幅的机会。而且不仅是7月份,8月份和9月份,印度市场都将继续享受低基数的好处。
但得益于7月份销量的大幅反弹,今年前7个月印度汽车总销量终于突破百万辆,收于1004737辆,但同比跌幅仍达到42.2%。
停售BS-IV车型的闹剧
除了快速复苏,7月份印度汽车市场还发生了一件与行业相关且非常重要的事件。
7月8日,印度最高法院撤回了3月27日的命令——首次解封后10天内,经销商库存中10%的BS-IV车型可以在中国销售(新德里和NCR除外,即印度首都德里以外),以弥补3月底封锁造成的损失。
最高法院法官指出,之所以做出撤销决定,是因为汽车经销商没有遵守之前的命令,存在欺诈行为。法院表示,根据官方数据,截至3月31日,有225,000辆符合BS-IV排放标准的车辆等待注册,这远远超过了此前允许的105,000辆。而截至7月初,仍有超过17000辆BS-IV车型未注册。
根据印度报业托拉斯PTI的报道,在3月底的封锁期内,BS-IV车型的销量确实有所增长。最高法院的法官说,销售不仅在3月底继续,而且在3月31日之后继续。法院还要求政府检查3月31日之后在Vahan的全国车辆注册网站上注册的BS-IV车辆,并表示在该日期之后出售的车辆以及未在Vahan网站上注册的BS-IV车辆将不予注册。
对此,汽车流通协会FADA辩称,其并未“藐视”法院的命令,启封后10天内售出的BS-IV车型并未超过库存的10%。
事实上,无论爆发与否,BS-IV车型的停产一直像一把利剑悬在印度汽车工业的头上。对于已经停止生产和销售这种标准车型的车企来说,开始新的征程很容易。然而,对于那些技术不达标或仍有库存的制造商和经销商来说,此举无异于……无疑是痛苦的,所以他们会继续冒险出售。此外,数量比汽车多的两轮车市场损失更大。
而在这场闹剧中,受伤的不仅仅是车企和经销商,还有消费者。那些买了BS-IV车型还没来得及注册或者根本注册不了的消费者怎么办?
早在6月15日,印度最高法院就明确表示,不允许继续销售和注册BS-IV车型。7月31日,它重申,在新命令发布之前,禁止BS-IV车辆注册。8月13日,最高法院将开庭审理此案,不知道最终结果如何。
一年时间,起亚的总销量已经跨过了10万辆大关。
回顾7月份印度各大车企的表现,虽然所有车企的降幅都明显收窄,且有4家公司实现正增长,但实际情况并没有数据看起来那么乐观。
如上所述,去年7月,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印度车市时隔20年再次遭遇30%以上的下滑。除了大众和MG(当时还没到印度一年),所有车企都不同程度负增长,使得今年7月的比较基数较低。
例如,7月份增幅最大的雷诺,去年同期销量同比下降41.1%,至3660辆。这个销量是什么水平?不考虑今年受疫情影响较大的3-5月,雷诺上一次销量低于4000辆还是在2015年9月。由此可见,今年7月份它有多么难得的优势。再加上新车Triber上市以来的良好表现,雷诺得以在今年7月收获75.5%的涨幅。
不过这样的好运气恐怕是维持不了了,因为——雷诺销量支柱之一的Triber是去年8月份上市的,所以今年8月份就要开始对比基数,无法继续为品牌补洞。
马鲁蒂铃木和塔塔的情况相同,去年7月分别下降36.7%和38.6%,分别有新车S-Presso和Altroz。
相比之下,MG虽然实现了39.6%的增长,但销量与6月份基本持平,也就是说整体车市的好转并没有在其中体现出来。
实现增长的车企背后都是一段痛苦的历史,更不用说丰田、本田、马恒达、福特这些还在大幅下滑的车企了。
当然,除了这些令人沮丧的消息,7月份也有车企令人鼓舞的表现。起亚自去年8月进入印度市场以来,除了去年12月刻意控制时的4645辆,以及今年2月和3月受疫情影响销量较少外,其他月份的销量一直不低于6000辆。截至今年7月,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起亚总销量已经突破10万,达到102609辆,其中塞尔托98979辆,嘉年华3630辆。
要知道,最成功的现代用了21个月才交出这样一份答卷,雷诺31个月,丰田45个月,大众50个月,福特63个月,本田81个月,斯柯达109个月。所以可以说起亚是印度汽车史上迄今为止最成功的品牌。但即便如此,起亚并不满足。8月7日,它将在印度市场发布一款全新的紧凑型SUV——起亚Sonet,以期获得更多消费者。
事实上,在疫情和洪水的双重考验下,印度7月份还能卖出近20万辆汽车,有点不可思议。但这也说明印度国内的生产生活在不断恢复,相信随着8月份众多节假日的到来,车企和经销商会借此机会提供更多的优惠和促销活动,届时销量会进一步提升。
话题得从电哥发起的“最关心的购车因素”问卷调查说起,本以为波澜不惊的问答无外乎就是品牌、价格、颜值、空间、油耗,然而汇总结果后让我明白事情可能没有这么简单
1900/1/1 0:00:00记者日前从官方获悉,广汽新能源于近日宣布,将成为国内首家同时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共同达成即插即充、充电优惠合作的车企。
1900/1/1 0:00:00在国内车企这一波人事变动还在推进中时,海外车企集团的高层变动也有愈演愈烈之势,原因各不相同,但都逃不开应对疫情冲击以及企业转型需求。
1900/1/1 0:00:00图片来源:企业供图“这款车的排放物只有水,且排放出来的水可直接饮用。
1900/1/1 0:00:00三年前,通用汽车对外宣布,他们的电气化道路要“两条腿走”,一个是纯电动,一个是燃料电池电池,如今来看,要大调整了。
1900/1/1 0:00:00几何A目前终端优惠3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