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2020中国汽车论坛 | 付炳锋:新变局、新挑战、新思路,迈向汽车产业新征程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2020年8月13日至15日,“中国汽车论坛2020”在上海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主办,世界汽车组织(OICA)和世界经济论坛(WEF)唯一支持。本次论坛以“新变化、新挑战、新理念——引领中国汽车新征程”为主题,紧扣时代脉搏,寻求突围之道,紧紧围绕“十四五”规划,掌控宏观产业形势,分析全球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其中,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总裁傅在8月14日举行的“新变化新挑战新理念——引领中国汽车迈向新征程”论坛上发表了精彩演讲。以下为现场演讲:

idea, modern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事长傅。

傅:尊敬的总裁,书记,肖球总经理,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

谢谢你的演讲。嘉定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有800多年的历史。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第一家量产汽车的中外合资企业就诞生在这里。在汽车工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嘉定是一片汇聚智慧、焕发激情、成就事业的沃土。是屹立在东方汽车大国的现代化国际汽车城,是“新四化”汽车时代产业发展的战略高地。

嘉定区人民政府一直是一个拥有先进理念和文化的政企精英领导团队,许多伟大的工业梦想都在这里实现。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与嘉定区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旨在助力行业继续打造嘉定汽车产业发展制高点,继续引领新时代的到来。在我发言之前,我想表达一下我的感受,并通知您我们与嘉定区战略合作的大喜事。

接下来我做主题演讲,题目是《新变化新挑战新理念迈向汽车工业新征程》。

站在今天这个点上,让我简单盘点一下工业发展的成就。改革开放40年来,汽车产业一直是吸引外资和投资最重要的产业。尤其是入世前后,全球各大汽车厂商相继完成在中国的布局,各大集团的自主品牌也同时起步。在市场和政策的双重作用下,中国汽车工业进入了十几年的快速发展期。

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汽车市场销量跃居世界第一,随后继续攀升,2017年达到2888万辆的高位。上半年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汽车保有量已达2.6亿辆,与美国相当,下半年还将增加1000万辆。

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发展,市场也迎来了平台调整期,连续两年负增长。这是多种因素交织影响,尤其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使得全年销量损失一个月,降幅达到最低点。业界普遍认为,这可能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规律。

昨天我们召开了top10+3研讨会,下午召开了闭门会议。面对当前形势,所有重量级的行业领袖都客观地认为这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规律。

在中国形成巨大汽车消费市场的过程中,也为全球汽车企业创造了充分竞争的舞台。德国、日本、美国、法国等国家的老牌汽车企业相继进入中国市场,给汽车工业带来了快速的繁荣。

民族品牌也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通过合资和合作,他们进行了自主创新,重振了……活力,造车新势力蓬勃发展。民族品牌汽车占市场50%以上,其中乘用车已经达到40%。

乘用车在2017年最高达到44%,接近45%。在未来两年,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它在40%左右,仍在波动。

中国市场是一个全球化、开放的市场,汽车市场的繁荣让中国用户享受到汽车社会带来的消费乐趣。今天,中国汽车市场有引领全球汽车消费的趋势,这将使汽车消费进入电动化和智能化时代。

就造车能力而言,中国汽车工业经历了不平凡的40年。合资企业、国产化和自主创新的引入,迅速缩短了差距。特别是最近十年,汽车制造技术和产品技术已经逐渐与发达国家接轨。以创新发展为基础的产业动力真正成为第一驱动力。几年前,我们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一开始人家说我们是逆向设计,现在是正向设计,是新平台新技术体系的开发。几年前大家还能看出来可能是一炮而红,但今天这种状态已经完全改变了。

今天,世界上先进的工厂都设在中国,先进的技术产品也在中国投入使用。在产业转型过程中,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和产品已经布局,5G环境和互联网平台为汽车智能化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当然,中国汽车工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政策的鼓励和支持。1994年出台了第一个产业政策,为汽车产业的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它为外国投资和国际合作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也让外国商人放心。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创造了接下来15年的快速发展。2010年,国务院确立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六大产业与汽车产业密切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将中国带入互联网时代,正在催生汽车产业新时代。

所以我们对行业内的专家精英,以及政府的领导,还是非常敬畏和敬佩的。10多年前的今天,10年后的今天,我们还能看到,真的很了不起,我们应该相信他们。在接下来的“十四五”进程中,我们要放眼10年、20年,我们一起展望未来。

2015年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计划。2018年发布的外商投资负面清单显示,中国汽车产业进入高水平开放期,敞开心扉,拥抱世界。

在这个世界大变革的时代,以充分发挥内需为主题,更好地与国际接轨,是中国全球决心和态度的坚定表达。

我报告的第二部分-改变。

当汽车达到一个新的高点时,世界正在经历一场百年不遇的巨变。国际环境日益复杂,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给中国汽车工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对于汽车行业来说,电气化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颠覆了人们传统的汽车消费观念。汽车从移动工具变成了智能终端,软件定义了汽车。软件迭代升级成为消费焦点。由于生活工作的多维度需求和对安全高效出行方式的追求,人工智能在汽车行业找到了更高级的应用空间。

自动驾驶在未来会受到消费者的追捧,电动汽车带来的价值快感吸引了消费潮流。在此期间,消费者虽然对新技术有期待,但也有观望态度。这也是业界认为过渡期销量会下降,从而延缓消费步伐的原因之一。对于企业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过渡期必然伴随着结构调整。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应对新的竞争,是一个爬坡期。

2.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改变了一般商品的流通模式,而汽车作为品牌消费的内部商品,仍然采用传统的销售模式。在传统的4S店渠道中,存在着巨大的分散资产和人员成本,这已经成为汽车行业不堪重负的负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种格局会产生连锁反应,进入智能信息交互的新营销服务模式。

在座的各位都是业内人士,大家都知道不管你以前开什么车赚钱。所以投资4S店的中小企业风起云涌,那些奢侈品牌,几千万的投资,一两年就能收回来。这个时代叫“富”时代,营养过剩。但是,这个时代是非常艰巨和艰难的。到目前为止,中高级以下的品牌和高档品牌都被放在一边,基本不靠卖赚钱。70%的企业赚不到钱,靠维修服务和一些金融服务维持生计。看看大屏幕,4S有3万家店,每年有2000家相继退出,这实际上是很好的资产。

工业互联网的不断成熟应用将带来汽车生产制造方式的变革,沿用近百年的大规模流水生产方式将逐渐被智能制造取代,从而使用户定义定制成为可能,汽车将走向个性化消费时代。这将意味着资产投资为正的汽车制造工厂将面临转型升级。目前中国已经诞生了世界级的超级工厂,转型升级是传统汽车制造改革最艰巨的任务。国内很多企业已经开始探索和实践智能化转型。

第四,关于品牌服务。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汽车消费将逐渐从增购转向换购,品牌服务创造的客户粘性将成为企业生存的根本。未来,智能高效的品牌情感传播将不断丰富作为出行服务商的经营理念,让强势品牌更加强大,极大挤压新品牌的生存空间,带来产业集中度的持续提升。

随着电气化的不断普及,汽车工业将结束对单一石油能源的依赖,适应向能源多元化战略的转变。使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资源也是汽车工业对人类社会的重要责任。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产业变革。

我们平时面对电动车的时候,往往会有这样的概念:我们造出来的电动车,使用起来和传统汽车一样方便,而且可能还有令人愉悦的价值。这是从消费的角度。这里我想说的是,电动汽车和传统汽车在本质上发生了变化。昨天大家在论坛上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电动智能汽车”。这里我想说的是,电动汽车对于一辆汽车来说,其实改变了心脏、血液和神经系统,也就是电控系统。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汽车行业将付出巨大的努力和转型的成本,掀起这场能源革命,改变人们使用动力资源的方式,催生出许多新的生态。

关于供应链和产业链,同时也不能忽视反全球化和全球化的对立。疫情客观上加剧了反全球化的风险,将深刻影响汽车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结构平衡,必然带来全球产业链的重构。这种重建是肯定的,但不会像疫情初期的工厂搬迁。这是布局问题。这是伴随产业转型的潜在风险,企业很难避免。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汽车产业链上的风险和上游层面的电子信息产业融合在一起,是一个共性问题,需要举国之力。

……今天在座的各位都是电子信息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嘉宾。你们的责任和使命非常重大。

在政策方面,中国将在坚定实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同时,继续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关系、创新和国家制度等关键核心技术的建设,坚定不移地把国家力量集中到创新上来,以克服制约产业发展的共性问题。我们的汽车行业对此还是很欣慰的,这个消息是最近公开宣布的。

与此同时,在政策层面,中国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市场化改革,促进共同进步,向制度开放转变,吸收和借鉴国际成熟市场经济体制经验和人类文明有益成果,加快国内制度规则与国际接轨。这一点也是在反全球化和疫情的影响下。前段时间很多外资企业很迷茫。我们的政府及时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向有前途的全球汽车厂商敞开心扉,共同发展,迎接大变革的到来。相信汽车行业治理体系会更加科学,政策会更加稳定。

其实很多成熟的汽车市场都发展了很久,形成的规则也比较稳定。我们经历了20年的快速增长。行业壮大了,市场壮大了,政策也在不断调整。而且政策调整让很多外资企业心里不舒服,不断发问。我们的政府正在不断提高治理水平。

第三部分-挑战。

在大变革时期,汽车行业需要巨大的动力来驱动前进,这是对行业和企业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是对能力和实力的考验。对于企业来说,市场下滑在低位盘整,生存竞争加剧,对企业的经营能力和收益都是严峻的考验。在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时期,产品转型、技术升级、监管升级需要大量的投入,对企业的实力要求更高,优胜劣汰的局面必然改变。如果你不能扭转局面,你的上级将面临辞职的风险。这张图是我们想象的。现在汽车市场经济已经开始企稳波动。这个时候你要投入很多,要转型,要跳上去。那你就得跳上去。前面的路还很远。现在行业内一些比较困难的企业也逐渐退出了。一些大集团有不同的板块,有的涨了,有的也退出了,这是必然的现象。

新时代,产业形态和产业生态都在不断变化。合资合作将打破原有的国有平衡,品牌能力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能力,企业战略应加快适应强强联合和跨界整合的实施。这些都是需要抓住的战略机遇,会挑战传统的思维模式。昨天,在上午和下午的讨论中,车企老总们一起出了一个话题。他们说他们将去参观一家工厂。当他们看到这个资产不行了,还在坚持,不懂得配合,不懂得迎合,最后变成了废墟。这是一个观念的问题。

美国公司总是在高点找合作,然后卖出去。我们的概念不再有效。躺下后找人帮忙挺贵的。

环境、能源、交通和其他社会因素进一步加剧了对该行业的制约,需要共同面对并协调发展。2020年8月13日至15日,“中国汽车论坛2020”在上海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主办,世界汽车组织(OICA)和世界经济论坛(WEF)唯一支持。本次论坛以“新变化、新挑战、新理念——引领中国汽车新征程”为主题,紧扣时代脉搏,寻求突围之道,紧紧围绕“十四五”规划,驾驭宏观产业形势……分析全球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其中,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总裁傅在8月14日举行的“新变化新挑战新理念——引领中国汽车迈向新征程”论坛上发表了精彩演讲。以下为现场演讲:

idea, modern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事长傅。

傅:尊敬的总裁,书记,肖球总经理,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

谢谢你的演讲。嘉定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有800多年的历史。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第一家量产汽车的中外合资企业就诞生在这里。在汽车工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嘉定是一片汇聚智慧、焕发激情、成就事业的沃土。是屹立在东方汽车大国的现代化国际汽车城,是“新四化”汽车时代产业发展的战略高地。

嘉定区人民政府一直是一个拥有先进理念和文化的政企精英领导团队,许多伟大的工业梦想都在这里实现。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与嘉定区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旨在助力行业继续打造嘉定汽车产业发展制高点,继续引领新时代的到来。在我发言之前,我想表达一下我的感受,并通知您我们与嘉定区战略合作的大喜事。

接下来我做主题演讲,题目是《新变化新挑战新理念迈向汽车工业新征程》。

站在今天这个点上,让我简单盘点一下工业发展的成就。改革开放40年来,汽车产业一直是吸引外资和投资最重要的产业。尤其是入世前后,全球各大汽车厂商相继完成在中国的布局,各大集团的自主品牌也同时起步。在市场和政策的双重作用下,中国汽车工业进入了十几年的快速发展期。

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汽车市场销量跃居世界第一,随后继续攀升,2017年达到2888万辆的高位。上半年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汽车保有量已达2.6亿辆,与美国相当,下半年还将增加1000万辆。

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发展,市场也迎来了平台调整期,连续两年负增长。这是多种因素交织影响,尤其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使得全年销量损失一个月,降幅达到最低点。业界普遍认为,这可能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规律。

昨天我们召开了top10+3研讨会,下午召开了闭门会议。面对当前形势,所有重量级的行业领袖都客观地认为这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规律。

在中国形成巨大汽车消费市场的过程中,也为全球汽车企业创造了充分竞争的舞台。德国、日本、美国、法国等国家的老牌汽车企业相继进入中国市场,给汽车工业带来了快速的繁荣。

民族品牌也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通过合资合作,自主创新,焕发生机,造车新势力蓬勃发展。民族品牌汽车占市场50%以上,其中乘用车已经达到40%。

乘用车在2017年最高达到44%,接近45%。在未来两年,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它在40%左右,仍在波动。

中国市场是一个全球化、开放的市场,汽车市场的繁荣让中国用户享受到汽车社会带来的消费乐趣。托德……中国汽车市场有引领全球汽车消费的趋势,这将使汽车消费进入电动化和智能化时代。

就造车能力而言,中国汽车工业经历了不平凡的40年。合资企业、国产化和自主创新的引入,迅速缩短了差距。特别是最近十年,汽车制造技术和产品技术已经逐渐与发达国家接轨。以创新发展为基础的产业动力真正成为第一驱动力。几年前,我们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一开始人家说我们是逆向设计,现在是正向设计,是新平台新技术体系的开发。几年前大家还能看出来可能是一炮而红,但今天这种状态已经完全改变了。

今天,世界上先进的工厂都设在中国,先进的技术产品也在中国投入使用。在产业转型过程中,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和产品已经布局,5G环境和互联网平台为汽车智能化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当然,中国汽车工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政策的鼓励和支持。1994年出台了第一个产业政策,为汽车产业的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它为外国投资和国际合作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也让外国商人放心。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创造了接下来15年的快速发展。2010年,国务院确立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六大产业与汽车产业密切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将中国带入互联网时代,正在催生汽车产业新时代。

所以我们对行业内的专家精英,以及政府的领导,还是非常敬畏和敬佩的。10多年前的今天,10年后的今天,我们还能看到,真的很了不起,我们应该相信他们。在接下来的“十四五”进程中,我们要放眼10年、20年,我们一起展望未来。

2015年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计划。2018年发布的外商投资负面清单显示,中国汽车产业进入高水平开放期,敞开心扉,拥抱世界。

在这个世界大变革的时代,以充分发挥内需为主题,更好地与国际接轨,是中国全球决心和态度的坚定表达。

我报告的第二部分-改变。

当汽车达到一个新的高点时,世界正在经历一场百年不遇的巨变。国际环境日益复杂,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给中国汽车工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对于汽车行业来说,电气化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颠覆了人们传统的汽车消费观念。汽车从移动工具变成了智能终端,软件定义了汽车。软件迭代升级成为消费焦点。由于生活工作的多维度需求和对安全高效出行方式的追求,人工智能在汽车行业找到了更高级的应用空间。

自动驾驶在未来会受到消费者的追捧,电动汽车带来的价值快感吸引了消费潮流。在此期间,消费者虽然对新技术有期待,但也有观望态度。这也是业界认为过渡期销量会下降,从而延缓消费步伐的原因之一。对于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转型期必然伴随着结构调整。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应对新的竞争,是一个爬坡期。

2.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改变了一般商品的流通模式,而汽车作为品牌消费的内部商品,仍然采用传统的销售模式。在传统的4S店铺渠道中,存在巨大的分散资产和人员成本,这已经成为……汽车工业的沉重负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种格局会产生连锁反应,进入智能信息交互的新营销服务模式。

在座的各位都是业内人士,大家都知道不管你以前开什么车赚钱。所以投资4S店的中小企业风起云涌,那些奢侈品牌,几千万的投资,一两年就能收回来。这个时代叫“富”时代,营养过剩。但是,这个时代是非常艰巨和艰难的。到目前为止,中高级以下的品牌和高档品牌都被放在一边,基本不靠卖赚钱。70%的企业赚不到钱,靠维修服务和一些金融服务维持生计。看看大屏幕,4S有3万家店,每年有2000家相继退出,这实际上是很好的资产。

工业互联网的不断成熟应用将带来汽车生产制造方式的变革,沿用近百年的大规模流水生产方式将逐渐被智能制造取代,从而使用户定义定制成为可能,汽车将走向个性化消费时代。这将意味着资产投资为正的汽车制造工厂将面临转型升级。目前中国已经诞生了世界级的超级工厂,转型升级是传统汽车制造改革最艰巨的任务。国内很多企业已经开始探索和实践智能化转型。

第四,关于品牌服务。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汽车消费将逐渐从增购转向换购,品牌服务创造的客户粘性将成为企业生存的根本。未来,智能高效的品牌情感传播将不断丰富作为出行服务商的经营理念,让强势品牌更加强大,极大挤压新品牌的生存空间,带来产业集中度的持续提升。

随着电气化的不断普及,汽车工业将结束对单一石油能源的依赖,适应向能源多元化战略的转变。使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资源也是汽车工业对人类社会的重要责任。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产业变革。

我们平时面对电动车的时候,往往会有这样的概念:我们造出来的电动车,使用起来和传统汽车一样方便,而且可能还有令人愉悦的价值。这是从消费的角度。这里我想说的是,电动汽车和传统汽车在本质上发生了变化。昨天大家在论坛上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电动智能汽车”。这里我想说的是,电动汽车对于一辆汽车来说,其实改变了心脏、血液和神经系统,也就是电控系统。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汽车行业将付出巨大的努力和转型的成本,掀起这场能源革命,改变人们使用动力资源的方式,催生出许多新的生态。

关于供应链和产业链,同时也不能忽视反全球化和全球化的对立。疫情客观上加剧了反全球化的风险,将深刻影响汽车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结构平衡,必然带来全球产业链的重构。这种重建是肯定的,但不会像疫情初期的工厂搬迁。这是布局问题。这是伴随产业转型的潜在风险,企业很难避免。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汽车产业链上的风险和上游层面的电子信息产业融合在一起,是一个共性问题,需要举国之力。

今天在座的很多都是电子信息行业和高科技行业的嘉宾。你们的责任和使命非常重大。

在政策方面,中国将在坚定实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同时,继续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关系、创新、国家制度等关键核心技术的建设,坚定不移地把国家力量集中到创新上来,攻克制约产业发展的共性问题……我们的汽车行业对此还是很欣慰的,这个消息是最近公开宣布的。

与此同时,在政策层面,中国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市场化改革,促进共同进步,向制度开放转变,吸收和借鉴国际成熟市场经济体制经验和人类文明有益成果,加快国内制度规则与国际接轨。这一点也是在反全球化和疫情的影响下。前段时间很多外资企业很迷茫。我们的政府及时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向有前途的全球汽车厂商敞开心扉,共同发展,迎接大变革的到来。相信汽车行业治理体系会更加科学,政策会更加稳定。

其实很多成熟的汽车市场都发展了很久,形成的规则也比较稳定。我们经历了20年的快速增长。行业壮大了,市场壮大了,政策也在不断调整。而且政策调整让很多外资企业心里不舒服,不断发问。我们的政府正在不断提高治理水平。

第三部分-挑战。

在大变革时期,汽车行业需要巨大的动力来驱动前进,这是对行业和企业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是对能力和实力的考验。对于企业来说,市场下滑在低位盘整,生存竞争加剧,对企业的经营能力和收益都是严峻的考验。在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时期,产品转型、技术升级、监管升级需要大量的投入,对企业的实力要求更高,优胜劣汰的局面必然改变。如果你不能扭转局面,你的上级将面临辞职的风险。这张图是我们想象的。现在汽车市场经济已经开始企稳波动。这个时候你要投入很多,要转型,要跳上去。那你就得跳上去。前面的路还很远。现在行业内一些比较困难的企业也逐渐退出了。一些大集团有不同的板块,有的涨了,有的也退出了,这是必然的现象。

新时代,产业形态和产业生态都在不断变化。合资合作将打破原有的国有平衡,品牌能力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能力,企业战略应加快适应强强联合和跨界整合的实施。这些都是需要抓住的战略机遇,会挑战传统的思维模式。昨天,在上午和下午的讨论中,车企老总们一起出了一个话题。他们说他们将去参观一家工厂。当他们看到这个资产不行了,还在坚持,不懂得配合,不懂得迎合,最后变成了废墟。这是一个观念的问题。

美国公司总是在高点找合作,然后卖出去。我们的概念不再有效。躺下后找人帮忙挺贵的。

环境、能源、交通和其他社会因素进一步加剧了对该行业的制约,需要共同面对并协调发展。在过去的10年里,为了适应环境和能源的问题,整个行业都在新能源领域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如何充分发挥投资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是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需要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安全和成本仍然是主要的制约因素,这是该行业面临的现实挑战。昨天,新能源产业化下一步如何平稳健康发展,也是大家讨论的话题。相信在接下来的分论坛中,都有专门针对新能源话题的论坛现场。希望大家也能各抒己见。

从汽车行业来看,从宏观经济互动的原理和逻辑来看,科学的政策引导将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这对行业治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世界格局演变的不稳定、不确定性,需要稳定的国内政策应对,让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有很强的抗风险能力,领航全球汽车产业。

最后,发展思路不是很具体。发展思路还是要靠下面的专家和领导论坛来提供见解。

“十四五”是国家两个百年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也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窗口期。新一轮科技革命为产业变革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无限机遇。新冠肺炎疫情加快了行业转型的速度和难度,也迫使行业加快转型。汽车工业必须抓住未来五年的战略机遇期,在危机中迎接新的机遇,建设起引领作用的强大汽车市场,为汽车工业的发展创造新的机遇。在风云变幻中开拓新局面,加快形成健康的国内产业循环,开辟汽车产业全球化新格局。

本次论坛还邀请了行业主管部门的领导、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行业在“十四五”期间的发展规划,为未来发展做出布局。这两天将举办八场主题论坛,供大家充分讨论,为行业发展出谋划策。希望大家贡献集体智慧,拿出真知灼见,引领汽车行业走向新的征程。

谢谢大家!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发言人审核。)在过去的10年里,为了适应环境和能源的问题,整个行业都在新能源领域投入巨资。如何充分发挥投资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是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需要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安全和成本仍然是主要的制约因素,这是该行业面临的现实挑战。昨天,新能源产业化下一步如何平稳健康发展,也是大家讨论的话题。相信在接下来的分论坛中,都有专门针对新能源话题的论坛现场。希望大家也能各抒己见。

从汽车行业来看,从宏观经济互动的原理和逻辑来看,政策的科学引导将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这就对行业治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世界格局的不稳定、不确定性演变,需要稳定的国内政策应对,使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具备强大的抗风险能力,领航全球汽车产业。

最后,发展思路不是很具体。发展思路还是要靠下面的专家和领导论坛来提供见解。

“十四五”是国家两个百年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也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窗口期。新一轮科技革命为产业变革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无限机遇。新冠肺炎疫情加快了行业转型的速度和难度,也迫使行业加快转型。汽车工业必须抓住未来五年的战略机遇期,在危机中迎接新的机遇,建设起引领作用的强大汽车市场,为汽车工业的发展创造新的机遇。在风云变幻中开拓新局面,加快形成健康的国内产业循环,开辟汽车产业全球化新格局。

本次论坛还邀请了行业主管部门的领导、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行业在“十四五”期间的发展规划,为未来发展做出布局。这两天将举办八场主题论坛,供大家充分讨论,为行业发展出谋划策。希望大家贡献集体智慧,拿出真知灼见,引领汽车行业走向新的征程。

谢谢大家!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发言人审核。)

标签:理念现代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圆桌讨论:软件定义汽车?迎接下一个车联网时代到来

网易汽车8月14日报道市场“停下来”的时候,行业的思想不能停滞。2020年8月1113日,以“冬芽”为主题的第十二届汽车蓝皮书论坛在武汉举行。

1900/1/1 0:00:00
付炳锋:开拓汽车产业全球化新格局|汽车产经

世界格局不稳定、不确定的演变,更需要国内有稳定的政策对应,使中国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具有坚强的抗风险能力,为全球汽车产业引航市场。8月13日15日,“2020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召开。

1900/1/1 0:00:00
2020中国汽车论坛 | 高峰对话:欧日经验借鉴,企业发展预期

2020年8月13日15日,“2020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隆重召开。该论坛是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主办,世界汽车组织(OICA)、世界经济论坛(WEF)唯一支持的行业顶级论坛。

1900/1/1 0:00:00
万钢: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保障 构建汽车产业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

摘要万钢对汽车产业发展提出三点期望:希望能推动复工复产中的产业链供应链保障,开拓新能源汽车新市场,并且构建汽车产业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

1900/1/1 0:00:00
2020中国汽车论坛 | 王瑞祥:以新思维迎挑战 于变局中开新局

2020年8月13日15日,“2020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隆重召开。该论坛是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主办,世界汽车组织(OICA)、世界经济论坛(WEF)唯一支持的行业顶级论坛。

1900/1/1 0:00:00
王瑞祥:在新变局中把握大势 在新挑战中抢占先机

网易汽车8月14日报道2020年8月13日15日,2020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隆重召开。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