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地连续开放自动驾驶道路测试范围。北京、上海、广州、长沙、武汉、沧州等6个城市已经开通载人测试牌照。智能网联汽车离我们有多远?自动驾驶环境的城市建设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构建产业生态……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和业内人士。
8月24日,广州市交通运输局表示,已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共发布测试通知55份,开放测试道路67条135km。此前,长春市工信局等三部门联合发布通知,选择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相应路段作为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近日,多地连续开放自动驾驶道路测试范围。智能网联汽车离我们有多远?汽车行业如何应对前所未有的行业变革?
智能汽车发展超出预期
“汽车革命的方向是智能化和网络化,这也是未来竞争的焦点。”在近日举行的第三届全球智能汽车前沿峰会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指出,汽车革命不是孤立进行的,与之并行的是能源革命、信息革命、交通革命和智慧城市建设。接下来,应该把网络化和智能化放在更重要的位置,这是未来竞争的焦点,也是充分发挥汽车革命造福社会所必需的。
陈清泰表示,未来智能网联电动汽车将是能源革命、信息革命、交通革命和智慧城市建设的主导核心产品。可以广泛吸纳新能源信息、网络化、智能化、大数据,以及新技术、新材料、电子电力、先进制造等领域的新发展、新势能,成为多行业融合创新的大平台。
目前,随着基础技术的快速更新,汽车智能技术体系已经越来越完善,智能网联汽车有了更细致具体的落地场景。从L2到L5,各个自动驾驶级别都相继研发出具有市场应用前景的技术和产品体系。一方面丰富了汽车智能化的内涵,另一方面也让智能落地速度超预期。
国家层面也非常重视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去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建设交通强国纲要》,提出加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汽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研发,形成自主可控、完整产业链。今年2月,多部委联合发布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提出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趋势,抓住产业智能化发展战略机遇,加快智能汽车创新发展。
在智能化大潮下,传统车企加速转型。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陈豪透露,东风日产引入日产ProPILOT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并结合中国复杂多变的路况进行本土化研发;并与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等互联网头部企业合作,构建开放、可扩展的智能应用平台,开展跨界生态合作。
广汽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兴亚介绍,广汽集团主要采取三大行动。一是专注核心技术研发,提供中国消费者信赖的智能汽车产品;二是以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为载体,着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智能汽车产业集群;三是开放合作,共赢共生,与上下游合作,形成命运共同体。
车辆和道路的协调发展得到了认可
目前,全国已开通自动驾驶路测的城市中,已有6个城市开通了载人测试牌照:北京、上海、广州、长沙、武汉、沧州。据悉,在国内已经开放自动驾驶汽车载人测试的城市中,真正开展自动驾驶汽车载人测试并拥有大规模车队(30辆及以上)的企业有三家:百度Apollo、文远知行/文远悦行、马骁知行。
东南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智能网联交通联合研究院院长冉斌认为,车路协同就是将道路和车辆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以智能道路弥补智能网联汽车的不足,提高安全性、可靠性和相关功能。发展车路协调的智能汽车,很快就能实现第三级自动驾驶。
冯兴亚也认为,自行车智能+车路协同路线是适应中国市场的解决方案。巨大的市场容量、消费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创新以及5G系统、人工智能、软件人才的独特优势,将催生基于中国生态产业的智能汽车。
“虽然目前很多城市都很积极的发展自动驾驶汽车,但是出发点不一样,落地方式也不一样。有的城市就是想给自己打广告,企业去了之后参与不了;还有一些城市不知道怎么做,因为这个行业太新太大,操作上有很多盲目性。”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秘书长兼首席专家张永伟指出,目前仅靠单个企业是不可能形成产业生态的。
张永伟认为,自动驾驶城市的解决方案一定是一个创新生态中多主体参与的结果;还需要建立一套推广机制,不仅需要城市决策者的远见卓识和推广过程的组织保障,还需要敢于先行先试的政策法规支持。
“测试环境如何,开放道路里程有多长,道路类型是否丰富,能否提供一体化的数据平台,都是决定能否吸引企业的重要因素。”张永伟表示,目前城市建设层面的自动驾驶环境面临诸多挑战,如重建设轻运营、重数据轻应用、缺乏顶层设计、缺乏战略眼光等,还有很多工作需要进一步理顺。
归根结底,技术才是王道
华人运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李茜表示,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驾驶的大潮中,新兴造车企业纷纷前进,积累了大量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他不太赞同抢占先机的理念,认为企业应该尽力打磨自己的产品、算法、架构,“应该放慢脚步”。
目前,智能驾驶技术正处于不断升级的过程中。归根结底,企业是技术导向,技术为王,要么是为自行车的智能基础设施做准备,要么是在自动驾驶大脑上实现突破。“汽车智能化有很多层次,发展速度会很快。”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志华指出,如果企业不能及时注意到这一趋势,就一定会落后。
马骁智行总经理莫陆毅认为,自动驾驶技术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还没有到讨论竞争的程度。整个行业都在不断努力突破技术难关,以解决无人化、规模化的问题。任何解决了任何问题的自动驾驶公司,都是整个行业里程碑式的突破。只有整个行业不断推进技术进步,才能真正讨论大规模的商业落地。
“智能汽车已经从实验室和示范运营转向量产,新产品走向市场也是新技术落地和接受消费者检验的过程。”冯兴亚认为,在这个阶段,企业、资本、大众都不再被概念所迷惑,而是进入了一个冷静期,这是新技术、新事物发展壮大的规律,也是产业化的必由之路。
他说,在这个发展的关键节点,整个行业既要“谨慎”,也要“大胆”,在战略上要激进。战术上,要紧跟技术和市场发展趋势,打造自身竞争力,积极面对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借助优势力量推动汽车产业的智能化转型。近日,多地连续开放自动驾驶道路测试范围。北京、上海、广州、长沙、武汉、沧州等6个城市已经开通载人测试牌照。智能网联汽车离我们有多远?自动驾驶环境的城市建设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构建产业生态……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和业内人士。
8月24日,广州市交通运输局表示,已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共发布测试通知55份,开放测试道路67条135km。此前,长春市工信局等三部门联合发布通知,选择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相应路段作为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近日,多地连续开放自动驾驶道路测试范围。智能网联汽车离我们有多远?汽车行业如何应对前所未有的行业变革?
智能汽车发展超出预期
“汽车革命的方向是智能化和网络化,这也是未来竞争的焦点。”在近日举行的第三届全球智能汽车前沿峰会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指出,汽车革命不是孤立进行的……但与之并行的是能源革命、信息革命、交通革命和智慧城市建设。接下来,应该把网络化和智能化放在更重要的位置,这是未来竞争的焦点,也是充分发挥汽车革命造福社会所必需的。
陈清泰表示,未来智能网联电动汽车将是能源革命、信息革命、交通革命和智慧城市建设的主导核心产品。可以广泛吸纳新能源信息、网络化、智能化、大数据,以及新技术、新材料、电子电力、先进制造等领域的新发展、新势能,成为多行业融合创新的大平台。
目前,随着基础技术的快速更新,汽车智能技术体系已经越来越完善,智能网联汽车有了更细致具体的落地场景。从L2到L5,各个自动驾驶级别都相继研发出具有市场应用前景的技术和产品体系。一方面丰富了汽车智能化的内涵,另一方面也让智能落地速度超预期。
国家层面也非常重视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去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建设交通强国纲要》,提出加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汽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研发,形成自主可控、完整产业链。今年2月,多部委联合发布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提出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趋势,抓住产业智能化发展战略机遇,加快智能汽车创新发展。
在智能化大潮下,传统车企加速转型。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陈豪透露,东风日产引入日产ProPILOT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并结合中国复杂多变的路况进行本土化研发;并与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等互联网头部企业合作,构建开放、可扩展的智能应用平台,开展跨界生态合作。
广汽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兴亚介绍,广汽集团主要采取三大行动。一是专注核心技术研发,提供中国消费者信赖的智能汽车产品;二是以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为载体,着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智能汽车产业集群;三是开放合作,共赢共生,与上下游合作,形成命运共同体。
车辆和道路的协调发展得到了认可
目前,全国已开通自动驾驶路测的城市中,已有6个城市开通了载人测试牌照:北京、上海、广州、长沙、武汉、沧州。据悉,在国内已经开放自动驾驶汽车载人测试的城市中,真正开展自动驾驶汽车载人测试并拥有大规模车队(30辆及以上)的企业有三家:百度Apollo、文远知行/文远悦行、马骁知行。
东南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智能网联交通联合研究院院长冉斌认为,车路协同就是将道路和车辆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以智能道路弥补智能网联汽车的不足,提高安全性、可靠性和相关功能。发展车路协调的智能汽车,很快就能实现第三级自动驾驶。
冯兴亚也认为,自行车智能+车路协同路线是适应中国市场的解决方案。巨大的市场容量、消费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创新以及5G系统、人工智能、软件人才的独特优势,将催生基于中国生态产业的智能汽车。
“虽然目前很多城市都很积极的发展自动驾驶汽车,但是出发点不一样,落地方式也不一样。有的城市就是想给自己打广告,企业去了之后参与不了;还有一些城市不知道怎么做,因为这个行业太新太大,操作上有很多盲目性。”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秘书长兼首席专家张永伟指出,目前仅靠单个企业是不可能形成产业生态的。
张永伟认为,自动驾驶城市的解决方案一定是一个创新生态中多主体参与的结果;还需要建立一套推广机制,不仅需要城市决策者的远见卓识和推广过程的组织保障,还需要敢于先行先试的政策法规支持。
“测试环境如何,开放道路里程有多长,道路类型是否丰富,能否提供一体化的数据平台,都是决定能否吸引企业的重要因素。”张永伟表示,目前城市建设层面的自动驾驶环境面临诸多挑战,如重建设轻运营、重数据轻应用、缺乏顶层设计、缺乏战略眼光等,还有很多工作需要进一步理顺。
归根结底,技术才是王道
华人运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李茜表示,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驾驶的大潮中,新兴造车企业纷纷前进,积累了大量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他不太赞同抢占先机的理念,认为企业应该尽力打磨自己的产品、算法、架构,“应该放慢脚步”。
目前,智能驾驶技术正处于不断升级的过程中。归根结底,企业是技术导向,技术为王,要么是为自行车的智能基础设施做准备,要么是在自动驾驶大脑上实现突破。“汽车智能化有很多层次,发展速度会很快。”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志华指出,如果企业不能及时注意到这一趋势,就一定会落后。
马骁智行总经理莫陆毅认为,自动驾驶技术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还没有到讨论竞争的程度。整个行业都在不断努力突破技术难关,以解决无人化、规模化的问题。任何解决了任何问题的自动驾驶公司,都是整个行业里程碑式的突破。只有整个行业不断推进技术进步,才能真正讨论大规模的商业落地。
“智能汽车已经从实验室和示范运营转向量产,新产品走向市场也是新技术落地和接受消费者检验的过程。”冯兴亚认为,在这个阶段,企业、资本、大众都不再被概念所迷惑,而是进入了一个冷静期,这是新技术、新事物发展壮大的规律,也是产业化的必由之路。
他说,在这个发展的关键节点,整个行业既要“谨慎”,也要“大胆”,在战略上要激进。战术上,要紧跟技术和市场发展趋势,打造自身竞争力,积极面对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借助优势力量推动汽车产业的智能化转型。
TechWeb8月20日,蔚来推出电池租用服务,一口气将昂贵的电池包“转嫁”给第三方消费金融公司,车主只需购买车身,之后每个月向消金公司支付980元起的电池包租赁费即可。
1900/1/1 0:00:008月27日,本田正式宣布,将在10月30日在欧洲和日本发售该公司首款量产型纯电动汽车本田e,建议零售价最低约45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约292万元)。
1900/1/1 0:00:00近日,威马汽车关联公司发生多项工商变更:企业名称由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变更为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1900/1/1 0:00:008月30日,以“首开大捷筑梦前行”为主题,“中国万仁新能源商用车上市启动仪式”在贵州铜仁隆重举办。
1900/1/1 0:00:008月28日,驭势科技与中汽创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双方将在汽车智能驾驶领域展开深层合作,共同研发领先市场的智能驾驶汽车技术、产品和服务,展开多领域业务合作,引领智能出行新生态。
1900/1/1 0:00:00顾斯夫接任麦德岳自两月内进行10位高管人事变动后,大众再一次进行人事调整。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