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深化和提升中国汽车工业高质量发展?”这是今年7月国家领导人视察一汽集团时,对新能源汽车发展、智能网联技术应用、高端品牌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9月4日,以“工业消费双升级,重构生态新格局”为主题的TEDA论坛2020在津举行。本次论坛讨论了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规划。
中国汽车工业的危机
2020年是整个行业压力很大的一年。作为行业转型的关键阶段,疫情突然爆发,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全球汽车产业链和供应链面临巨大挑战。
随着消费主体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发生。汽车正逐渐与能源、交通、信息和通信融合,并与电驱动、智能网联、共享出行等技术相关。能源消费结构、交通出行方式、社会运行方式发生巨大变化。显然,车企过去十年“以低价换市场”的发展模式已经不符合当前市场的发展前景。
对于此时的汽车市场,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安铁成指出,汽车工业要想在危机中寻找机遇,首先要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全面提升基础科学研究水平,同时以“新四化”继续驱动汽车工业高质量发展。
众所周知,中国市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而且这种局面还会保持很长一段时间,但对于中国汽车市场来说,这既是优势也是劣势。一方面,它确实说明了中国的汽车市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实现了快速持续的增长。但正如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陈斌所说,2017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创历史最高水平,达到2901万辆。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汽车产品供不应求的阶段已经结束。
据统计,2020年1-7月,我国汽车产销量1230万辆。虽然总体上似乎比预期的要好,但很明显,依靠国家政策和措施来促进汽车消费已经不能支撑中国汽车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陈斌公开表示:“我个人认为,在“十四五”期间,中国汽车市场不会突破3000万辆大关。3000万辆对于汽车行业来说是一道难以跨越的坎。我不敢说是天花板。即使通过了,也会在这个阶段波动很长时间。”
除了国家政策影响减弱,陈斌认为,中国汽车产业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整个行业已经进入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不再是数量的增加,而是质量的提高。尤为重要的是,目前居民消费处于缓慢增长和更新阶段,汽车消费和使用环境越来越恶劣。如果这个问题不升级,汽车消费的增长和市场的拓展将会受到严重阻碍。
他认为,就目前情况来看,“保持十五期间乃至今后汽车市场的基本稳定,是汽车工业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我们必须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扩大汽车消费,通过……服务于汽车消费的积极性改革的手段。"
如何在危机中寻求机会
当前危机下中国汽车工业的机会在哪里?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陈克龙认为,全球汽车工业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变化就有机会。他说,目前汽车的“新四化”是相互重叠、相互赋能的。汽车已经从一个移动工具转变为一个具有多种属性的产品,如储能单元。生产方式加速互联和智能制造演进,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加速发展变化。
从目前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来看,中国汽车工业在电动化方面有一定优势,但在智能化和网联化发展方面有非常强劲的发展趋势。这是危机中中国汽车工业的机遇。
数据显示,今年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万辆和9.8万辆,同比增长15.6%和19.3%,呈现较为平稳的发展态势。中汽中心副总经理武志新表示,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面仍保持比较优势。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五年全球第一,在政策措施、标准法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在逐步完善。
这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雷平的想法不谋而合,他认为,未来,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带来的新机遇,将成为自主品牌下一个高增长的新动力。他同时表示,新四化为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大数据、人工智能、5G、充换电设施等新型网络基础设施也为网络升级奠定了基础。只要我们抓住机遇,加快转型发展,中国汽车企业就有机会赶上世界汽车企业。
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还存在基础能力弱、品牌竞争力弱、大而不优等问题。同时,在新能源汽车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外部竞争加剧,大众、丰田等世界强企也加入了智能网联的竞争。如何在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新的优势,是当前中国汽车工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陈克龙认为,中国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也有跨领域、跨部门推进的地域优势。在当前背景下,要求全行业积极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坚持新发展理念。
过去十年,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宝马、奔驰、大众等品牌相继进入中国市场,一方面为自己在中国市场占据了有利地位,另一方面也为中国企业创造了可观的利润。但这种情况即将结束。
从2018年开始,政策要求取消专用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外资股比限制。到2020年,政策将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预计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这意味着中国制造业已经基本开放,过渡期结束后即将全面开放,意味着中国汽车行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尤其是自主品牌的生存空间将更加狭窄。
在陈斌看来,汽车合资企业的股比是……这实际上是一个决策权和支配权的问题。没有国家产业约束的股比要求,是验证一个汽车企业能力的真实写照。
一方面,通过合资盈利、提升品牌的阶段已经结束,中国汽车企业生存更加艰难。从长远来看,车企要想掌握自己的发展权和决策权,就必须加强自主板块,这是促进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有效手段。近期一汽、长安、东风等品牌大力发展自主板块,自主品牌车型在设计、品质、智能设计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
对于当前转型的挑战,东风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朱延峰认为,产业转型升级不仅仅是技术驱动,更需要洞察客户变化,尊重客户参与。车企不再是单纯的竞争,而应该实现合作共赢。
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李伟认为,中国汽车市场目前面临多维重构,需要把握好经济、产业、人、技术相关的给予。他说,现在的消费群体正在发生变化。90、95、00后用户正在成为主力军,消费需求正在从功能满足向个性化满足转变。与欧美市场相比,中国消费者的赎回时间更短,汽车技术和产品必须以更快的速度引进。
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表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要从用户体验出发,着眼于系统的解决方案,针对智能电动车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痛点,更快的普及电动车。
车云摘要
危机和机遇总是并存的。如何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寻求成长,是未来中国汽车工业的主旋律。目前市场马太效应越来越严重,品牌梯队界限越来越明显。活下来永远是生存法则。“如何深化和提升中国汽车工业高质量发展?”这是今年7月国家领导人视察一汽集团时,对新能源汽车发展、智能网联技术应用、高端品牌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9月4日,以“工业消费双升级,重构生态新格局”为主题的TEDA论坛2020在津举行。本次论坛讨论了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规划。
中国汽车工业的危机
2020年是整个行业压力很大的一年。作为行业转型的关键阶段,疫情突然爆发,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全球汽车产业链和供应链面临巨大挑战。
随着消费主体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发生。汽车正逐渐与能源、交通、信息和通信融合,并与电驱动、智能网联、共享出行等技术相关。能源消费结构、交通出行方式、社会运行方式发生巨大变化。显然,车企过去十年“以低价换市场”的发展模式已经不符合当前市场的发展前景。
对于此时的汽车市场,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安铁成指出,汽车工业要想在危机中找到机遇,首先要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全面实施市场营销……超过基础科研水平,同时继续以“新四化”带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众所周知,中国市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而且这种局面还会保持很长一段时间,但对于中国汽车市场来说,这既是优势也是劣势。一方面,它确实说明了中国的汽车市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实现了快速持续的增长。但正如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陈斌所说,2017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创历史最高水平,达到2901万辆。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汽车产品供不应求的阶段已经结束。
据统计,2020年1-7月,我国汽车产销量1230万辆。虽然总体上似乎比预期的要好,但很明显,依靠国家政策和措施来促进汽车消费已经不能支撑中国汽车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陈斌公开表示:“我个人认为,在“十四五”期间,中国汽车市场不会突破3000万辆大关。3000万辆对于汽车行业来说是一道难以跨越的坎。我不敢说是天花板。即使通过了,也会在这个阶段波动很长时间。”
除了国家政策影响减弱,陈斌认为,中国汽车产业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整个行业已经进入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不再是数量的增加,而是质量的提高。尤为重要的是,目前居民消费处于缓慢增长和更新阶段,汽车消费和使用环境越来越恶劣。如果这个问题不升级,汽车消费的增长和市场的拓展将会受到严重阻碍。
他认为,就目前情况来看,“保持十五期间乃至今后汽车市场的基本稳定,是汽车工业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必须充分调动地方政府,以改革的手段扩大汽车消费,服务于汽车消费的积极性。”
如何在危机中寻求机会
当前危机下中国汽车工业的机会在哪里?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陈克龙认为,全球汽车工业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变化就有机会。他说,目前汽车的“新四化”是相互重叠、相互赋能的。汽车已经从一个移动工具转变为一个具有多种属性的产品,如储能单元。生产方式加速互联和智能制造演进,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加速发展变化。
从目前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来看,中国汽车工业在电动化方面有一定优势,但在智能化和网联化发展方面有非常强劲的发展趋势。这是危机中中国汽车工业的机遇。
数据显示,今年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万辆和9.8万辆,同比增长15.6%和19.3%,呈现较为平稳的发展态势。中汽中心副总经理武志新表示,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面仍保持比较优势。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五年全球第一,在政策措施、标准法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在逐步完善。
这……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雷平的想法不谋而合,他认为,未来,电动化、智能化、网络化、共享化带来的新机遇,将成为自主品牌下一个高增长的新动力。他同时表示,新四化为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大数据、人工智能、5G、充换电设施等新型网络基础设施也为网络升级奠定了基础。只要我们抓住机遇,加快转型发展,中国汽车企业就有机会赶上世界汽车企业。
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还存在基础能力弱、品牌竞争力弱、大而不优等问题。同时,在新能源汽车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外部竞争加剧,大众、丰田等世界强企也加入了智能网联的竞争。如何在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新的优势,是当前中国汽车工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陈克龙认为,中国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也有跨领域、跨部门推进的地域优势。在当前背景下,要求全行业积极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坚持新发展理念。
过去十年,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宝马、奔驰、大众等品牌相继进入中国市场,一方面为自己在中国市场占据了有利地位,另一方面也为中国企业创造了可观的利润。但这种情况即将结束。
从2018年开始,政策要求取消专用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外资股比限制。到2020年,政策将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预计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这意味着中国制造业已经基本开放,过渡期结束后即将全面开放,意味着中国汽车行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尤其是自主品牌的生存空间将更加狭窄。
在陈斌看来,汽车合资企业的股比其实是一个决策权和主导权的问题。没有国家产业约束的股比要求,是验证一个汽车企业能力的真实写照。
一方面,通过合资盈利、提升品牌的阶段已经结束,中国汽车企业生存更加艰难。从长远来看,车企要想掌握自己的发展权和决策权,就必须加强自主板块,这是促进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有效手段。近期一汽、长安、东风等品牌大力发展自主板块,自主品牌车型在设计、品质、智能设计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
对于当前转型的挑战,东风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朱延峰认为,产业转型升级不仅仅是技术驱动,更需要洞察客户变化,尊重客户参与。车企不再是单纯的竞争,而应该实现合作共赢。
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李伟认为,中国汽车市场目前面临多维重构,需要把握好经济、产业、人、技术相关的给予。他说,现在的消费群体正在发生变化。90、95、00后用户正在成为主力军,消费需求正在从功能满足向个性化满足转变。与欧美市场相比,中国消费者的赎回时间更短,汽车技术和公关……必须以更快的速度引入uct。
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表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要从用户体验出发,着眼于系统的解决方案,针对智能电动车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痛点,更快的普及电动车。
车云摘要
危机和机遇总是并存的。如何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寻求成长,是未来中国汽车工业的主旋律。目前市场马太效应越来越严重,品牌梯队界限越来越明显。活下来永远是生存法则。
作者:陈宇钒,图片来自“亿欧网”为方便大家了解、回顾8月汽车出行产业发生的大事件,亿欧汽车按照传统车企、新造车企业和科技企业等不同类别,对当月大事进行了整理。
1900/1/1 0:00:00东风悦达起亚公布8月销量数据。近日,东风悦达起亚公布8月份销量为21848台,同比增长1,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7。
1900/1/1 0:00:00编者按1999年6月,王秉刚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汽中心)主任职位上退休,受科技部高新技术司邀请,参与到汽车科技项目管理工作中。
1900/1/1 0:00:00净资产收益率创新低近期,车企半年报纷纷出炉,疫情让车企的日子普遍不好过,不止利润大跌,就连过去拿的出手的净资产收益率(又称“ROE”)普遍创下新低。
1900/1/1 0:00:00近日,特斯拉CEO马斯克在去往德国的行程中,专门安排了与大众集团CEO迪思的会面,还试驾了大众ID
1900/1/1 0:00:00作者:张男,图片来自“亿欧网”核心观点:1、蔚来于2019年下半年暂缓NIOHouse的修建,转而加速建立规模更小的NIOSpace;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