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豪,会成为江淮乘用车的品牌吗?
JAC大众合资的纯电动汽车第一品牌思豪,会成为JAC乘用车的品牌吗?
就在近日,工信部336款新车公告中出现了四好X8(第四款符合大众生产的车)的申报信息,使用了大众四好的标识。早在7月24日,JAC就在成都车展发布了全新的X8,并首次使用了思豪的logo。(不过,不得不吐槽一句,江淮真的很低,没有好看的图。)
E40X和E50A这两款全新的纯电动车都贴上了思豪的logo,这很好理解,但很有意思的是,全新的佳悦X8作为一款燃油车,也贴上了思豪的logo。而且,我们不能不想到。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董事长安金金也在车展上对媒体表示,与大众一致生产的新车将考虑悬挂该标识。之前的三款车型(佳悦A5、佳悦X7、佳悦X4)与大众一致生产的依然是JAC的LOGO。
由此看来,江淮是不是“练大号练小号”的问题就水落石出了。
思考之外还有什么?
思豪品牌是江淮大众于2018年4月发布的全新纯电动汽车品牌。第一款是思豪E20X。然而这款车直到2019年9月才正式上市。而且自从江淮汽车与大众合作后,“思豪”品牌除了这款车型外,并没有太大动作。
直到今年5月29日,大众与江淮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增资1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80.2亿元),大众收购了姜奇控股50%的股份和江淮大众75%的股份,获得了合资公司的经营权。这意味着大众集团首次成为在华合资企业的控股股东。
此外,7月21日,JAC发布公告称,JAC和大众中国投资拟向JAC大众增资,合资公司注册资本总额由20亿元增至73.56亿元。大众集团新能源汽车R&D中心的总部也将落户合肥。江淮大众也成为大众中国的“世界屋脊”。这对大众来说无疑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大众这样进攻,应该是受到了宝马和特斯拉在中国的做法刺激,所以还能这么玩?所以,大众也购买了郭萱高科的股权。可以想象,江淮大众未来甚至会成为大众在中国的新能源龙头。一汽大众和SAIC大众在维持现状的同时不会有太大动作。
但在大众的帮助下,JAC也在近两年引进了德国VDA质量管理体系,投资2亿元升级生产线,系统应用大众质量工具提升质量。生产线由大众专家调整。从“佳悦”系列第一款车型佳悦A5开始,我们就看到了江淮产品的明显进步。
在佳悦A5的带动下,江淮汽车也于去年底进入了“乘用车3.0时代”。今年,佳悦X7和佳悦X4两款新车相继上市,纯电动汽车iC5也于5月上市。江淮官方一直在对外宣传中说,一脉相承生产的佳悦系列具有“德国品质”。
有了“德系品质”的背书,去年底佳悦A5的月销量达到了5000辆,现在稳定在2500辆左右,是自主品牌车中销量表现不错的一款车。所以,接下来的佳悦X7、X4等车型,JAC无一例外的主打“德系品质”。这次X8挂上四好的logo,无疑更有意义。
但由于新能源的政策变化,江淮大众的股比“尘埃落定”后,思豪品牌对于大众集团来说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公共资本增加后,他们可以使用…r自己的LOGO。再用“四号”真的很尴尬。
但对于JAC来说,JAC想要在2025年实现新能源汽车占比30%的目标,用现在的JAC乘用车品牌来进攻无疑是不行的。相反,思豪品牌将成为JAC“借力”发力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主要着力点。
江淮呢?
新能源领域从2014年开始爆发式发展。随着近一两年几何、爱安、欧拉、ARCFOX、MAXUS等品牌的发布,新能源汽车品牌自主化、高端化品牌分化的趋势也已经形成。
但JAC新能源汽车一直挂着和乘用车一样的“JAC”标识,并没有专属品牌。相比几何、爱安、欧拉等上述品牌,无疑是“土”的。所以“思豪”一旦激活,可能不仅仅是江淮新能源乘用车的品牌升级,更是整个江淮乘用车的品牌升级。
但也有业内人士觉得江淮的“大号”已经废了,开始练小号了。
在成都车展接受媒体采访时,江淮乘用车营销公司总经理张稳根也表示,“改标的举动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未来会根据外部反馈做出决定。”
讲真,2020年,在疫情、全球车市放缓和“新四化”分化的影响下,自主品牌都在主动或被动地调整策略。除了电动化、智能化转型,高端品牌也是必然的步骤。不然为什么市面上那么多新品牌?
目前“思豪”借用JAC车型丰富的产品矩阵,也是短期内弥补车型不足的一种方式。根据JAC与大众签署的协议,大众承诺授予JAC大众4-5大众集团品牌产品,并在中国法律和许可的前提下,优先在JAC大众生产大众b级车、C级车等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油汽车。
预计到2025 /2029年,江淮大众的生产规模将达到20-25万辆/35-40万辆。虽然是授权产品,但是品牌上,JAC不太适合。而“四号”是一个看似不错的解决方案。
虽然JAC不愿意在现阶段透露更多关于出价变化的信息,但我们可以通过看看JAC的思维逻辑来理解这一点。江淮的乘用车在原有品牌下无法得到更有效的提升。而且思豪品牌有大众的光环,改标对江淮来说是加分项。
一位接近JAC的内部人士对记者判断JAC乘用车和四好“合体”给出了“宾果”的答案。以及“瑞风系列,毕竟市场还是认可江淮品牌的。”商用车部分仍将保留JAC品牌。这个逻辑非常符合江淮的实际。
多年来,江淮乘用车的logo和商用车的logo混用,都是“JAC”,商用车的强势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乘用车的品牌。以数据为例。今年上半年,江淮汽车总销量为20.94万辆,同比下降11.0%,其中乘用车销量仅为6.68万辆,同比下降29.8%。
7月30日,JAC发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6.52亿元”的公告。所以乘用车的困境也催着江淮拿出解决方案。另外,尽快与商用车品牌做“切割”也必须是考虑因素之一。
不仅如此,JAC不仅会考虑放弃原有的JAC品牌乘用车,还会做出高端化的努力。在汽车公社实地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JAC在被大众控股后,士气不降反升。“抱大腿”还是有一定效果的。思豪品牌有发展壮大的可能。
所以,JAC乘用车这次从JAC标识换成四号标识,诉求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什么t……结果是,除了与大众的合作程度,最重要的是江淮自身的努力程度。思豪,会成为江淮乘用车的品牌吗?
JAC大众合资的纯电动汽车第一品牌思豪,会成为JAC乘用车的品牌吗?
就在近日,工信部336款新车公告中出现了四好X8(第四款符合大众生产的车)的申报信息,使用了大众四好的标识。早在7月24日,JAC就在成都车展发布了全新的X8,并首次使用了思豪的logo。(不过,不得不吐槽一句,江淮真的很低,没有好看的图。)
E40X和E50A这两款全新的纯电动车都贴上了思豪的logo,这很好理解,但很有意思的是,全新的佳悦X8作为一款燃油车,也贴上了思豪的logo。而且,我们不能不想到。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董事长安金金也在车展上对媒体表示,与大众一致生产的新车将考虑悬挂该标识。之前的三款车型(佳悦A5、佳悦X7、佳悦X4)与大众一致生产的依然是JAC的LOGO。
由此看来,江淮是不是“练大号练小号”的问题就水落石出了。
思考之外还有什么?
思豪品牌是江淮大众于2018年4月发布的全新纯电动汽车品牌。第一款是思豪E20X。然而这款车直到2019年9月才正式上市。而且自从江淮汽车与大众合作后,“思豪”品牌除了这款车型外,并没有太大动作。
直到今年5月29日,大众与江淮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增资1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80.2亿元),大众收购了姜奇控股50%的股份和江淮大众75%的股份,获得了合资公司的经营权。这意味着大众集团首次成为在华合资企业的控股股东。
此外,7月21日,JAC发布公告称,JAC和大众中国投资拟向JAC大众增资,合资公司注册资本总额由20亿元增至73.56亿元。大众集团新能源汽车R&D中心的总部也将落户合肥。江淮大众也成为大众中国的“世界屋脊”。这对大众来说无疑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大众这样进攻,应该是受到了宝马和特斯拉在中国的做法刺激,所以还能这么玩?所以,大众也购买了郭萱高科的股权。可以想象,江淮大众未来甚至会成为大众在中国的新能源龙头。一汽大众和SAIC大众在维持现状的同时不会有太大动作。
但在大众的帮助下,JAC也在近两年引进了德国VDA质量管理体系,投资2亿元升级生产线,系统应用大众质量工具提升质量。生产线由大众专家调整。从“佳悦”系列第一款车型佳悦A5开始,我们就看到了江淮产品的明显进步。
在佳悦A5的带动下,江淮汽车也于去年底进入了“乘用车3.0时代”。今年,佳悦X7和佳悦X4两款新车相继上市,纯电动汽车iC5也于5月上市。江淮官方一直在对外宣传中说,一脉相承生产的佳悦系列具有“德国品质”。
有了“德系品质”的背书,去年底佳悦A5的月销量达到了5000辆,现在稳定在2500辆左右,是自主品牌车中销量表现不错的一款车。所以,接下来的佳悦X7、X4等车型,JAC无一例外的主打“德系品质”。这次X8挂上四好的logo,无疑更有意义。
但是由于新能源的政策变化,江淮的股比之后……lkswagen被“摆平”,思豪品牌对于大众集团来说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公众增资后,他们可以使用自己的标志。再用“四号”真的很尴尬。
但对于JAC来说,JAC想要在2025年实现新能源汽车占比30%的目标,用现在的JAC乘用车品牌来进攻无疑是不行的。相反,思豪品牌将成为JAC“借力”发力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主要着力点。
江淮呢?
新能源领域从2014年开始爆发式发展。随着近一两年几何、爱安、欧拉、ARCFOX、MAXUS等品牌的发布,新能源汽车品牌自主化、高端化品牌分化的趋势也已经形成。
但JAC新能源汽车一直挂着和乘用车一样的“JAC”标识,并没有专属品牌。相比几何、爱安、欧拉等上述品牌,无疑是“土”的。所以“思豪”一旦激活,可能不仅仅是江淮新能源乘用车的品牌升级,更是整个江淮乘用车的品牌升级。
但也有业内人士觉得江淮的“大号”已经废了,开始练小号了。
在成都车展接受媒体采访时,江淮乘用车营销公司总经理张稳根也表示,“改标的举动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未来会根据外部反馈做出决定。”
讲真,2020年,在疫情、全球车市放缓和“新四化”分化的影响下,自主品牌都在主动或被动地调整策略。除了电动化、智能化转型,高端品牌也是必然的步骤。不然为什么市面上那么多新品牌?
目前“思豪”借用JAC车型丰富的产品矩阵,也是短期内弥补车型不足的一种方式。根据JAC与大众签署的协议,大众承诺授予JAC大众4-5大众集团品牌产品,并在中国法律和许可的前提下,优先在JAC大众生产大众b级车、C级车等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油汽车。
预计到2025 /2029年,江淮大众的生产规模将达到20-25万辆/35-40万辆。虽然是授权产品,但是品牌上,JAC不太适合。而“四号”是一个看似不错的解决方案。
虽然JAC不愿意在现阶段透露更多关于出价变化的信息,但我们可以通过看看JAC的思维逻辑来理解这一点。江淮的乘用车在原有品牌下无法得到更有效的提升。而且思豪品牌有大众的光环,改标对江淮来说是加分项。
一位接近JAC的内部人士对记者判断JAC乘用车和四好“合体”给出了“宾果”的答案。以及“瑞风系列,毕竟市场还是认可江淮品牌的。”商用车部分仍将保留JAC品牌。这个逻辑非常符合江淮的实际。
多年来,江淮乘用车的logo和商用车的logo混用,都是“JAC”,商用车的强势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乘用车的品牌。以数据为例。今年上半年,江淮汽车总销量为20.94万辆,同比下降11.0%,其中乘用车销量仅为6.68万辆,同比下降29.8%。
7月30日,JAC发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6.52亿元”的公告。所以乘用车的困境也催着江淮拿出解决方案。另外,尽快与商用车品牌做“切割”也必须是考虑因素之一。
不仅如此,JAC不仅会考虑放弃原有的JAC品牌乘用车,还会做出高端化的努力。在汽车公社实地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JAC在被大众控股后,士气不降反升。“抱大腿”还是有一定效果的。四好品牌有发展壮大的可能……所以,JAC乘用车这次从JAC标识换成四号标识,诉求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结果如何,除了和大众的配合程度,最重要的还是江淮自己的努力程度。
近日,在2020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二级巡视员孟秋表示,交通运输行业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法规政策,如网约车法规政策、网络货运法规政策、租赁车辆备案管理制度等,
1900/1/1 0:00:00日前,我们从相关渠道获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等联合发布了《新能源汽车蓝皮书: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20)》,蓝皮书指出,
1900/1/1 0:00:00“生产跑车,用挣到的钱生产价格实惠的车;再用挣到的钱生产价格更实惠的车;在做到上述各项的同时,还提供零排放发电选项不要告诉任何人。
1900/1/1 0:00:00分享9月6日,新梅赛德斯奔驰G350在敦煌正式上市,新车搭载一款20T四缸发动机,厂商建议零售价为14298万元。大G,是众多越野车迷心中的图腾。
1900/1/1 0:00:00日前,我们从官方获悉,特斯拉8月在我国15个城市共计上线了23个超级充电站点,总计新增204个超充桩。
1900/1/1 0:00:00如果要为刚刚度过2020年前半程的新势力们下一个定义,想必“洗牌”一词显得颇为恰当。而当大多末尾品牌逐渐坠落深渊,慢慢消逝在我们的视野之中,剩余车企跑入下半程赛道后,处境与势头好似都在纷纷向好。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