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由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共同主办的“2020全球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正式开幕。本次大会以“如何做强三大汽车链,实现真正的汽车强国”为主题,联合国内外汽车制造商、零部件企业、跨国公司、汽车行业专家学者、政府相关部门代表,共同关注汽车行业将如何重视产业链变革,如何为全球汽车电动化变革持续深入的新时代做好准备。9月17日上午,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政策研究领域资深首席专家吴松泉在“电气化供应链的未来机遇”主题峰会上发表了精彩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吴松泉:大家早上好。很高兴有机会参加这个论坛。应要求,谈谈我们对汽车发展的看法,包括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和供应链。从我的PPT首页可以看到,我是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汽车政策研究员。下面我想从我们宏观和政策研究的角度谈谈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发展。去年以来,产业链和供应链一直是中央文件和中央会议,包括地方会议和文件的重要关键词。上上下下,人们都很关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发展。那么什么是产业链和供应链呢?我们也查了一下,发现这两个词是有区别的,虽然我们的政策文件和高层会议经常把这两个词放在一起。其实产业链更多的是从经济学的角度,供应链是从管理学的角度。对于政府、经济学家和行业来说,可能更关心产业链。对于企业或者管理学者来说,可能更关心供应链。就汽车产业链的供应链而言,目前我们在国内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上中下游的人都这么说了,我们在这里列出来,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在智能电气化的趋势下,还有运营商、通信公司、服务提供商、内容提供商、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者等新兴参与者,链条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众所周知,汽车行业是一个产业链特别长的行业,讲究大协同、大制造、大集成。其技术和资本密集,涉及行业众多,规模效应尤为突出。应该说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当我们谈到供应链和产业链的时候,其实它的核心是备件。我们所有人最关心的就是这方面。2019年中国汽车零部件的营业收入约为3.7万亿,整个汽车制造业约为8万亿。根据我们的测算,整个汽车产业链包括整车制造过程,大概是三个10%。社会商品零售额、税收和就业在城镇就业中的比重也接近或超过10%。今天我们的话题是关于新能源汽车的供应链,我们的研究团队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整理。就产业链而言,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的结构变化和能源供给变化,涉及到一些基础设施,包括智能化的相关内容,与传统汽车明显不同。这是一个基本情况。下面,我想从宏观和政策研究的角度谈谈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的一些看法。总结起来就是二十个字:第一是整合重构。也就是说,未来我们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供应链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整合和重构。事实上,整合和重建已经开始。这两天的会议,包括昨天,已经谈了很多关于整合和……建筑。在智能化、网络化的趋势下,已经在进行调整,这将深刻影响未来供应链的变化。在这方面,我们团队画了这张图,有哪些方面和企业。另外一个就是这个重构也包括价值链和生态链,这方面在我们行业也讨论的比较多。就产品而言,产品属性的改变带来了硬件、软件、服务的全面升级。在能源方面,我们也注意到新能源汽车实际上正在与智能电网和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方向。这个也是业内讨论的。这是第一组关键词。即融合与重构。第二个关键词是生态和服务。“新四化”的发展给我们的产业链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态,汽车制造业的服务对我们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这张图是我们团队前几年调研分析后提出的一个未来行业的形态。当时政府领导给我们的问题是这个行业未来是什么样子的。我们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未来的产业可能是“四横三纵十模块化”的产业形态。“四横”与生态圈、细分领域、一级零部件和服务、底层零部件和服务等相关。“三纵”是指车、路、人(服务)三大产业链,即以出行工具为主导的自动驾驶汽车产业链、以智能道路为载体的道路配套产业链、以服务平台为主导的车联网服务链。十大模块分为十个子模块,生态平台企业未来将处于行业顶端。我们是研究产业供应链的,可以参考这张图。未来,“新四化”汽车供应链产业链将与传统汽车大不相同。此外,服务的比重越来越高,企业也提出构建全新的智能电动车供应链体系,以出行服务为驱动。将会出现很多新的软硬件供应商、技术和运营服务商、出行服务商、数据服务商等。这就是我们认为的新生态和服务。第三组关键词是集中度和聚类。所谓集中,我们认为是企业结构集中,所谓集群就是在集群内布局。因为如果要讲集中度的话,应该说汽车行业过去发展了100多年。其实全球汽车工业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集中化和集团化,包括整车。其实我们现在说的更多的是整车,尤其是零部件。就中国而言,在市场低增长或负增长、减速调整、汽车行业改革、对外开放、中美贸易战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汽车行业也进入了大调整、大整合、兼并重组阶段,零部件也是如此。右图显示布局已聚类或正在调整布局。这张图中有中国的省份和主要汽车生产省区。与2014年相比,这六年和2019年这些地区汽车产量的增长和变化非常明显。据统计,汽车零部件分为六大类。随着整车集中度越来越高,供应链布局的发展方向也越来越集群化,即越来越集中。这包括我们今天讲的新能源汽车,包括动力电池,包括电机,还有燃料电池。政府会努力推动这个行业,包括产业链的完善和发展。第四组单词是进来和出去。什么叫进来又出去?意味着引进外资、技术、人才等等。走出去就是中国企业要走出国门,国际化,积极利用国际资源。首先,有一个介绍,也就是说,一个大……多家外资进入,中外企业在汽车全产业链合作,包括智能电动汽车全产业链。这也包括技术方面。随着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是近年来一个重要的关键词。也就是说,我们整个汽车产业链是对外开放的。按照总书记的说法,是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外资不仅准入前给予国民待遇,准入后也给予国民待遇。在走出去方面,去年我们的出口已经接近700亿美元,前年大约是730亿美元。它已经成为世界上重要的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我们在国际上有很多有竞争力的汽车零部件产品,我们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也在积极布局海外,包括海外投资和并购,包括海外研发。我们的一些汽车公司开始投资海外进行本地化生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国内的供应链企业也在和整车企业一起走出去。另一方面,大家都注意到了,中美之间发生了贸易战。美国仍然对中国的所有汽车和大部分汽车零部件征收25%的关税,这导致我们对美国的汽车零部件出口下降。此外,美国还加强了对中国在美国投资的审查,这影响了我们对美国的投资和出口,包括汽车零部件领域。还有一个重要趋势。从国际上来看,就国际汽车供应链而言,从去年开始,中央的会议就多次提到国际供应链,大家一定都清楚。欧盟、北美、日韩、中国和东南亚是比较重要的地区。随着全球化和FTA越来越多,很多大国签订了很多FTA,对内实行零关税,导致汽车供应链区域化、分散化、碎片化。比如在北美,北美的美墨加协议提出将地区价值成分比例从62.5%大幅提高到75%,如果换算成当地采购的比例,是60%以上但不到70%,也就是说,只有原产地规则满足这样的条件,才能享受北美三国车辆零关税的待遇。实事求是地说,一定会促进零部件和材料的当地采购。欧盟也是这样,包括很多自由贸易区,所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趋势。当然,供应链企业走出去也给我们提供了另一个条件或环境,也就是说,我们的企业要注意在海外投资设厂,直接生产供应当地市场。当然,这种区域化和分散化肯定会影响我们零部件的出口。刚才我提到,世界上实际上有上百个FTA协定,包括中国签署的很多FTA,中国的供应链企业必然会受到这方面的影响。第五个关键词是供给和短板。因为我们研究政策,我们认为政策的重点是保证供给,弥补短板。去年以来,中央会议包括中央文件多次提到产业链供应链问题。去年七八月份,中央局在一次会议上第一次提出来。今年以来,疫情爆发后,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因为国内疫情严重,直接影响到国内汽车零部件出口,所以影响到国外汽车企业,包括零部件企业,导致很多国际品牌停产。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后,国外疫情越来越严重,也影响了我们的零配件进口和国内生产。所以对外依存度,应该说很多企业都受到了这种情况的影响。我们团队的几个主要成员也来到现场听会议。我去年带领团队,走访了国内一些主要的自主品牌整车企业,重点的组装企业,还有新能源汽车,包括电池,电机,包括英特尔相关的企业……绅士网络。我们深入到企业的一线R&D中心,采访和交流他们的一线具体技术人员。我们的缺点在哪里?为什么是缺点?为什么国内企业做不到?我们不得不依赖进口。我们总说中国有世界一流的汽车供应链体系。这种一流或规模意味着巨大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和供应能力。同时,确实有很多短板零部件、材料、基础零部件、设备不得不依赖进口和外资。在这方面,我们进行了梳理。这里的不足主要是在一些关键技术、关键零部件、四大基本类型、关键材料、基础元器件、基础元器件、一些R&D和生产设备,包括软件、设备、芯片等很多领域。为什么我们会在这些领域造成如此严重的对外依赖?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包括不掌握核心技术或者技术、工艺、材料、软件、设备落后等等,国内企业做到了,但是OEM、组装企业不敢用。外资企业在全球很多细分领域也建立了绝对的领先优势,这其实就是供应链的整体优势。我们做了一个大概的列表,这个表是不完整的,也就是刚刚浏览了一下。我们发现全球很多零部件、材料、软件、设备领域的供应商只有几个、几个甚至1-2个,很多领域的供应商都集中在全球,很多领域都是这样。从政策角度来说,应该说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感觉政策一直是支持的,包括各种目录,各种支持创新R&D的政策,各种引导投资的目录,比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外商投资鼓励目录。支持的重点领域包括鼓励R&D和投资,这些实际上是我们的薄弱领域,包括传统汽车、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我刚才说的其实是材料,特别是我们这次的主题是新能源。新能源中有一些材料,包括钴、铂、钯、铑等贵金属资源,等等。我们都会有一些问题。中央会议也明确提到产业技术能力的提升,包括产业链的层次。针对这些方面,我们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我们觉得应该采取综合措施保障供给,补齐短板,构建安全可控的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保持国内外供应链安全稳定。具体来说,在保障供给和补短板方面,我们建议明确方向和目标,采取综合措施支持企业合作和加强研发,同时引导国内外企业加大R&D和投资,同时开展对外并购和海外R&D,发挥我国企业的主体作用。对于我们企业来说,也要加强供应链的管理,包括整车,包括零部件企业。其实每一个小零件都是一个小产业链,需要合作和配合。主要中国品牌汽车企业应共享供应链资源,共同支持国内关键零部件供应商。9月16日,由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共同主办的“2020全球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正式开幕。本次大会以“如何做强三大汽车链,实现真正的汽车强国”为主题,联合国内外汽车制造商、零部件企业、跨国公司、汽车行业专家学者、政府相关部门代表,共同关注汽车行业将如何重视产业链变革,如何为全球汽车电动化变革持续深入的新时代做好准备。9月17日上午,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政策研究领域资深首席专家吴松泉在“电气化供应链的未来机遇”主题峰会上发表了精彩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 img alt = "Discovery,Southeast " src = "/ee img/{ HostI }/img/20……0303230453830687/1.jpg"/>
吴松泉:大家早上好。很高兴有机会参加这个论坛。应要求,谈谈我们对汽车发展的看法,包括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和供应链。从我的PPT首页可以看到,我是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汽车政策研究员。下面我想从我们宏观和政策研究的角度谈谈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发展。去年以来,产业链和供应链一直是中央文件和中央会议,包括地方会议和文件的重要关键词。上上下下,人们都很关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发展。那么什么是产业链和供应链呢?我们也查了一下,发现这两个词是有区别的,虽然我们的政策文件和高层会议经常把这两个词放在一起。其实产业链更多的是从经济学的角度,供应链是从管理学的角度。对于政府、经济学家和行业来说,可能更关心产业链。对于企业或者管理学者来说,可能更关心供应链。就汽车产业链的供应链而言,目前我们在国内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上中下游的人都这么说了,我们在这里列出来,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在智能电气化的趋势下,还有运营商、通信公司、服务提供商、内容提供商、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者等新兴参与者,链条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众所周知,汽车行业是一个产业链特别长的行业,讲究大协同、大制造、大集成。其技术和资本密集,涉及行业众多,规模效应尤为突出。应该说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当我们谈到供应链和产业链的时候,其实它的核心是备件。我们所有人最关心的就是这方面。2019年中国汽车零部件的营业收入约为3.7万亿,整个汽车制造业约为8万亿。根据我们的测算,整个汽车产业链包括整车制造过程,大概是三个10%。社会商品零售额、税收和就业在城镇就业中的比重也接近或超过10%。今天我们的话题是关于新能源汽车的供应链,我们的研究团队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整理。就产业链而言,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的结构变化和能源供给变化,涉及到一些基础设施,包括智能化的相关内容,与传统汽车明显不同。这是一个基本情况。下面,我想从宏观和政策研究的角度谈谈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的一些看法。总结起来就是二十个字:第一是整合重构。也就是说,未来我们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供应链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整合和重构。事实上,整合和重建已经开始。这两天的会议,包括昨天的会议,谈了很多关于整合和重建的问题。在智能化、网络化的趋势下,已经在进行调整,这将深刻影响未来供应链的变化。在这方面,我们团队画了这张图,有哪些方面和企业。另外一个就是这个重构也包括价值链和生态链,这方面在我们行业也讨论的比较多。就产品而言,产品属性的改变带来了硬件、软件、服务的全面升级。在能源方面,我们也注意到新能源汽车实际上正在与智能电网和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方向。这个也是业内讨论的。这是第一组关键词。即融合与重构。第二个关键词是生态和服务。“新四化”的发展给我们的产业链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态,汽车制造业的服务对我们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这张照片是t……我们团队经过前几年的调查和分析后提出的一个未来行业的形态。当时政府领导给我们的问题是这个行业未来是什么样子的。我们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未来的产业可能是“四横三纵十模块化”的产业形态。“四横”与生态圈、细分领域、一级零部件和服务、底层零部件和服务等相关。“三纵”是指车、路、人(服务)三大产业链,即以出行工具为主导的自动驾驶汽车产业链、以智能道路为载体的道路配套产业链、以服务平台为主导的车联网服务链。十大模块分为十个子模块,生态平台企业未来将处于行业顶端。我们是研究产业供应链的,可以参考这张图。未来,“新四化”汽车供应链产业链将与传统汽车大不相同。此外,服务的比重越来越高,企业也提出构建全新的智能电动车供应链体系,以出行服务为驱动。将会出现很多新的软硬件供应商、技术和运营服务商、出行服务商、数据服务商等。这就是我们认为的新生态和服务。第三组关键词是集中度和聚类。所谓集中,我们认为是企业结构集中,所谓集群就是在集群内布局。因为如果要讲集中度的话,应该说汽车行业过去发展了100多年。其实全球汽车工业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集中化和集团化,包括整车。其实我们现在说的更多的是整车,尤其是零部件。就中国而言,在市场低增长或负增长、减速调整、汽车行业改革、对外开放、中美贸易战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汽车行业也进入了大调整、大整合、兼并重组阶段,零部件也是如此。右图显示布局已聚类或正在调整布局。这张图中有中国的省份和主要汽车生产省区。与2014年相比,这六年和2019年这些地区汽车产量的增长和变化非常明显。据统计,汽车零部件分为六大类。随着整车集中度越来越高,供应链布局的发展方向也越来越集群化,即越来越集中。这包括我们今天讲的新能源汽车,包括动力电池,包括电机,还有燃料电池。政府会努力推动这个行业,包括产业链的完善和发展。第四组单词是进来和出去。什么叫进来又出去?意味着引进外资、技术、人才等等。走出去就是中国企业要走出国门,国际化,积极利用国际资源。首先是引进,也就是说大量外资进入,中外企业在汽车全产业链合作,包括智能电动车全产业链。这也包括技术方面。随着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是近年来一个重要的关键词。也就是说,我们整个汽车产业链是对外开放的。按照总书记的说法,是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外资不仅准入前给予国民待遇,准入后也给予国民待遇。在走出去方面,去年我们的出口已经接近700亿美元,前年大约是730亿美元。它已经成为世界上重要的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我们在国际上有很多有竞争力的汽车零部件产品,我们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也在积极布局海外,包括海外投资和并购,包括海外研发。我们的一些汽车公司……美国开始投资海外进行本地化生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国内的供应链企业也在和整车企业一起走出去。另一方面,大家都注意到了,中美之间发生了贸易战。美国仍然对中国的所有汽车和大部分汽车零部件征收25%的关税,这导致我们对美国的汽车零部件出口下降。此外,美国还加强了对中国在美国投资的审查,这影响了我们对美国的投资和出口,包括汽车零部件领域。还有一个重要趋势。从国际上来看,就国际汽车供应链而言,从去年开始,中央的会议就多次提到国际供应链,大家一定都清楚。欧盟、北美、日韩、中国和东南亚是比较重要的地区。随着全球化和FTA越来越多,很多大国签订了很多FTA,对内实行零关税,导致汽车供应链区域化、分散化、碎片化。比如在北美,北美的美墨加协议提出将地区价值成分比例从62.5%大幅提高到75%,如果换算成当地采购的比例,是60%以上但不到70%,也就是说,只有原产地规则满足这样的条件,才能享受北美三国车辆零关税的待遇。实事求是地说,一定会促进零部件和材料的当地采购。欧盟也是这样,包括很多自由贸易区,所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趋势。当然,供应链企业走出去也给我们提供了另一个条件或环境,也就是说,我们的企业要注意在海外投资设厂,直接生产供应当地市场。当然,这种区域化和分散化肯定会影响我们零部件的出口。刚才我提到,世界上实际上有上百个FTA协定,包括中国签署的很多FTA,中国的供应链企业必然会受到这方面的影响。第五个关键词是供给和短板。因为我们研究政策,我们认为政策的重点是保证供给,弥补短板。去年以来,中央会议包括中央文件多次提到产业链供应链问题。去年七八月份,中央局在一次会议上第一次提出来。今年以来,疫情爆发后,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因为国内疫情严重,直接影响到国内汽车零部件出口,所以影响到国外汽车企业,包括零部件企业,导致很多国际品牌停产。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后,国外疫情越来越严重,也影响了我们的零配件进口和国内生产。所以对外依存度,应该说很多企业都受到了这种情况的影响。我们团队的几个主要成员也来到现场听会议。我去年带领团队,走访了国内一些主要的自主品牌整车企业,重点的总装企业,新能源汽车,包括电池,电机,包括智能网联相关的企业。我们深入到企业的一线R&D中心,采访和交流他们的一线具体技术人员。我们的缺点在哪里?为什么是缺点?为什么国内企业做不到?我们不得不依赖进口。我们总说中国有世界一流的汽车供应链体系。这种一流或规模意味着巨大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和供应能力。同时,确实有很多短板零部件、材料、基础零部件、设备不得不依赖进口和外资。在这方面,我们进行了梳理。这里的不足主要是在一些关键技术、关键零部件、四大基本类型、关键材料、基础元器件、基础元器件、一些R&D和生产设备,包括软件、设备、芯片等很多领域。为什么我们会在这些领域造成如此严重的对外依赖?原因很多,包括没有掌握核心技术或者技术、工艺、材料、软件、设备落后等等,国内企业也没有……它,但是代工和组装企业不敢用。外资企业在全球很多细分领域也建立了绝对的领先优势,这其实就是供应链的整体优势。我们做了一个大概的列表,这个表是不完整的,也就是刚刚浏览了一下。我们发现全球很多零部件、材料、软件、设备领域的供应商只有几个、几个甚至1-2个,很多领域的供应商都集中在全球,很多领域都是这样。从政策角度来说,应该说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感觉政策一直是支持的,包括各种目录,各种支持创新R&D的政策,各种引导投资的目录,比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外商投资鼓励目录。支持的重点领域包括鼓励R&D和投资,这些实际上是我们的薄弱领域,包括传统汽车、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我刚才说的其实是材料,特别是我们这次的主题是新能源。新能源中有一些材料,包括钴、铂、钯、铑等贵金属资源,等等。我们都会有一些问题。中央会议也明确提到产业技术能力的提升,包括产业链的层次。针对这些方面,我们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我们觉得应该采取综合措施保障供给,补齐短板,构建安全可控的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保持国内外供应链安全稳定。具体来说,在保障供给和补短板方面,我们建议明确方向和目标,采取综合措施支持企业合作和加强研发,同时引导国内外企业加大R&D和投资,同时开展对外并购和海外R&D,发挥我国企业的主体作用。对于我们企业来说,也要加强供应链的管理,包括整车,包括零部件企业。其实每一个小零件都是一个小产业链,需要合作和配合。主要中国品牌汽车企业应共享供应链资源,共同支持国内关键零部件供应商。此外,在推动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方面,我们团队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建议,通过支持消费和推广,通过一系列政策营造良好的环境,扩大市场和产业规模,促进我们整个供应链产业链的升级。包括智能联网,还需要通过各种产业实体和关键技术突破来加快产品推出,包括改进应用程序包和明确商业模式。对于政府来说,就是共同努力优化政策环境,在智能网联方面尽快打造产业链。在政府政策方面,我们团队也提出了很多优化政策法规、完善政策体系、构建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议。刚才我通过五组关键词谈了我的理解和体会。最后,我总结一下我们的核心观点。目前汽车行业正在进入大变革大洗牌阶段,我们汽车产业链的供应链也进入了深度调整期。对于传统汽车产业链企业来说,机遇和挑战都很大,整个产业链有增有减,加多了。汽车产业链供应链正在加速向低碳、电动化、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主要表现在技术产品和服务方面,管理的战略方向正在向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国际化方向转变,这是“八个转变”的方向。“新四化”给产业链上的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包括现有产业链内外的企业,但也有一些企业确实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甚至业务萎缩。总结一下,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三条链。如何做好三链?我觉得作为我们的绝对主体,企业一定要努力。在重建和整合的时代……大家的合作要结合,政府的政策要有力。与此同时,政府的政策和战略,包括企业战略,也必须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另外,我们整个行业,甚至不同行业之间,都应该和齐新齐心协力,在创新和转型上不遗余力。就举报分享这些,欢迎批评指正,谢谢。此外,在推动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方面,我们团队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建议,通过支持消费和推广,通过一系列政策营造良好的环境,扩大市场和产业规模,促进我们整个供应链产业链的升级。包括智能联网,还需要通过各种产业实体和关键技术突破来加快产品推出,包括改进应用程序包和明确商业模式。对于政府来说,就是共同努力优化政策环境,在智能网联方面尽快打造产业链。在政府政策方面,我们团队也提出了很多优化政策法规、完善政策体系、构建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议。刚才我通过五组关键词谈了我的理解和体会。最后,我总结一下我们的核心观点。目前汽车行业正在进入大变革大洗牌阶段,我们汽车产业链的供应链也进入了深度调整期。对于传统汽车产业链企业来说,机遇和挑战都很大,整个产业链有增有减,加多了。汽车产业链供应链正在加速向低碳、电动化、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主要表现在技术产品和服务方面,管理的战略方向正在向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国际化方向转变,这是“八个转变”的方向。“新四化”给产业链上的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包括现有产业链内外的企业,但也有一些企业确实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甚至业务萎缩。总结一下,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三条链。如何做好三链?我觉得作为我们的绝对主体,企业一定要努力。重构融合时代,大家的合作要结合,政府的政策要有力。与此同时,政府的政策和战略,包括企业战略,也必须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另外,我们整个行业,甚至不同行业之间,都应该和齐新齐心协力,在创新和转型上不遗余力。就举报分享这些,欢迎批评指正,谢谢。
分享问世至今,哈弗F系累计销量已超过28万辆,旗舰车型哈弗F7销量突破22万,以平均月销过万的佳绩,多次跻身SUV细分市场销量前十,成长为中国汽车市场最富活力与创造力的汽车品牌。
1900/1/1 0:00:009月16日,由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共同主办的“2020全球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正式开幕。
1900/1/1 0:00:00大众汽车十三款SUV一次全知道。9月12日,我们来到成都,参加以“众行无限”为主题的大众汽车品牌SUV家族全系驾驶体验活动,包括了进口大众、南北大众等多款SUV车型。
1900/1/1 0:00:00文咏仪36氪获悉,汽车私域运营SaaS服务商企域数科近期正式完成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红杉中国种子基金。本轮融资主要用于产品研发和客户服务团队建设。
1900/1/1 0:00:00长城宣布2021年实现氢能源SUV的量产。9月14日,有媒体报道称,长城旗下首款燃料电池电池车型将在2021年实现量产。该车型为SUV,目前已完成95kW乘用车燃料电池系统发动机的搭载。
1900/1/1 0:00:00摘要通用将宣布了集成化生产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计划,以提高该公司向全电动汽车生产线转型的生产效率,这与特斯拉的垂直一体化运营体系非常相似。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