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雷锋网报道。汽车电动化是不可逆转的世界趋势。但作为汽车电动化的核心部件,其安全性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尤其是最近业界热议的811电池。
9月17日,在第二届全球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主题峰会上,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许就的技术路线、产品规划以及下一代动力电池的发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接受了雷锋网等媒体的采访。新智家在会后介绍了与大众合作的细节。
许认为,总的来说,电池的发展离不开能量密度高、寿命长、成本低、安全性强的特点。他进一步说:
我们过去走过一些弯路。我们片面追求能量密度,同时也没有对安全性或成本给予应有的考虑。
但是电池的发展到了一个关键点,安全性、能量密度、寿命、成本很难平衡,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
将钴降低到1%的水平
主题演讲前,徐兴伟以特斯拉宣布做无钴电池为切入点,发表了自己对“无钴”的看法。他指出,提高能量密度的方法之一是使用高镍三元材料,但钴资源有限,价格不稳定。所以,无钴是未来的趋势。此外,使用硅阴极也是提高能量密度的一种手段。
那么下一代电池的技术路线目前有争议,一种是基于氢燃料电池,一种是基于固态电池。
但是氢燃料在长途卡车上的落地比较简单,短时间内推广还有很多制约因素,至少十年内无法形成大的市场规模。目前比较现实的发展路线是固态电池。
如前所述,钴资源有限,全球储量约320万吨。大部分资源分布在非洲,开发难度大,价格波动大。徐兴文说:
钴最高的时候涨到几十万,成本很难控制。
但钴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有助于稳定结构,完全取消钴是不可取的。所以徐星没有建议,降钴但不降为零,加入锰或铝可以起到一定的平衡作用——这也是郭萱高科目前的技术路线,目标是将钴降到1%,基本保持性能不变。
811电池的安全问题
新发布的宝马iX3虽然采用了811电池组,但是降低了电池组的能量密度。对此,许在接受雷(微信官方账号:雷)新知佳等媒体采访时表示,811电池还是有很多问题的。他的观点如下:
在这个前提下,放慢脚步,退一步是明智的选择。
在许看来,电动车电池的发展是朝着高能量密度、长周期、低成本的方向发展,但前提必须是安全的。而且电动车产品不仅是对人民生活负责,更是对整个行业的信心负责。安全事故总会对市场产生负面影响。
针对这一现象,许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强调:
目前使用811电池组的系统要降低能量密度,目前的路线是要么降低能量密度,要么使用降级电池,等技术真正成熟再大量上市。
JTM集成技术创新
因为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的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成组技术是提高电芯能量密度的关键。同时,在提高整个电池组能量密度的技术上,在有限的空间内装载更多的电力,提供更长的续航里程。
对此,许向新智家等媒体介绍了高科的新技术果冻卷一体化技术。
具体来说,J是卷芯,M是模块,JTM是将卷芯直接放入模块,在o处完成生产……时间。据许介绍,这种工艺具有成本低、制造工艺简单、易于标准化的特点。
这项技术可以应用于大众MEB平台和适度灵活的大型模块。许对说道:
就像变形金刚一样,基本上95%都能达到我们这种方式的刀片电池水平,我们也能达到他们的能量密度,殊途同归。
而且相对于比亚迪在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刀片电池和CTP,这种技术也有利于标准化。
在许看来,磷酸铁锂电池循环寿命长,但是能量密度比较低,所以残值很高,可以分步使用,最后回收。尤其是梯级利用中标准化非常重要,所以郭萱希望做出标准化的产品,可以更好的应用在储能、低速电动车等方面。
据了解,这一做法得到了工信部的肯定。许对说道:
只有标准化才能让后面的事情变得简单。
与公众的合作
事实上,郭萱和大众之间的合作在最终确定之前已经讨论了很长时间,目前正在整合。
许向媒体透露,双方的合作是从技术开始的,但大众坚持三元锂电池路线,磷酸铁锂电池有能量密度天花板,不被大众看好。然而,在对JTM系统进行结构创新的同时,郭萱不断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目前郭萱磷酸铁锂电池的比能量产业化已经达到190Wh/kg,今年样品将达到210Wh/kg。许表示,大众现在已经接受了磷酸亚铁锂路线。
此外,三元锂电池成本难以控制,而磷酸亚铁锂资源丰富,成本相对较低。此外,特斯拉还宣布无钴,大众也欣然接受了这一改变。针对双方的合作,许表示,“我们追求1+1 & gt;2。"
目前,大众汽车和郭萱高科挑选了一批R&D专家组成的R&D团队,攻克技术难关,将郭萱推向大众工业体系。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郭萱有捷径。许坦言道:
因为即使合资后,大众也不是想当然的使用郭萱电池,达不到指标要求就不会使用。进入供应链系统是第一关,逐渐把红灯项变成黄灯项最后变成绿灯项,满足所有要求后再进入指定提名,然后讨论配套产品。如果产品真的做的很好,扩大量是一个很规范的操作。
当然,这也是郭萱的一次经历。大众的开发周期非常规范,任何一款车的开发周期都接近两三年。同时,在大众的供应链体系中,自产材料必须遵循与外购材料相同的验证进度、样品验证时间和指标要求,才能用于大众的电池。
据了解,大众计划到2025年在中国投放150万辆纯电动汽车,这需要100GWh的电池。郭萱的当务之急是把这部作品做得最好、最好。许对说:“这是国内的市场。”
许还对目前动力电池市场的竞争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市场将加速洗牌,向集中化发展。据他介绍,过去几年,国内动力电池企业从近200家减少到30-40家,未来几年这一数字将下降到10家以内。
目前,郭萱在世界排行业排名第六,在中国排名第三。背靠大山般的公众,许表示的排名将来可以“上去”。
雷锋的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见转载说明。据雷锋网报道。汽车电动化是不可逆转的世界趋势。但作为汽车电动化的核心部件,其安全性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尤其是最近业界热议的811电池。
9月17日,在第二届全球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主题峰会上,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许就的技术路线、产品规划以及下一代动力电池的发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接受了雷锋网等媒体的采访。新智家在会后介绍了与大众合作的细节。
许认为,总的来说,电池的发展离不开能量密度高、寿命长、成本低、安全性强的特点。他进一步说:
我们过去走过一些弯路。我们片面追求能量密度,同时也没有对安全性或成本给予应有的考虑。
但是电池的发展到了一个关键点,安全性、能量密度、寿命、成本很难平衡,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
将钴降低到1%的水平
主题演讲前,徐兴伟以特斯拉宣布做无钴电池为切入点,发表了自己对“无钴”的看法。他指出,提高能量密度的方法之一是使用高镍三元材料,但钴资源有限,价格不稳定。所以,无钴是未来的趋势。此外,使用硅阴极也是提高能量密度的一种手段。
那么下一代电池的技术路线目前有争议,一种是基于氢燃料电池,一种是基于固态电池。
但是氢燃料在长途卡车上的落地比较简单,短时间内推广还有很多制约因素,至少十年内无法形成大的市场规模。目前比较现实的发展路线是固态电池。
如前所述,钴资源有限,全球储量约320万吨。大部分资源分布在非洲,开发难度大,价格波动大。徐兴文说:
钴最高的时候涨到几十万,还有……成本很难控制。
但钴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有助于稳定结构,完全取消钴是不可取的。所以徐星没有建议,降钴但不降为零,加入锰或铝可以起到一定的平衡作用——这也是郭萱高科目前的技术路线,目标是将钴降到1%,基本保持性能不变。
811电池的安全问题
新发布的宝马iX3虽然采用了811电池组,但是降低了电池组的能量密度。对此,许在接受雷(微信官方账号:雷)新知佳等媒体采访时表示,811电池还是有很多问题的。他的观点如下:
在这个前提下,放慢脚步,退一步是明智的选择。
在许看来,电动车电池的发展是朝着高能量密度、长周期、低成本的方向发展,但前提必须是安全的。而且电动车产品不仅是对人民生活负责,更是对整个行业的信心负责。安全事故总会对市场产生负面影响。
针对这一现象,许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强调:
目前使用811电池组的系统要降低能量密度,目前的路线是要么降低能量密度,要么使用降级电池,等技术真正成熟再大量上市。
JTM集成技术创新
因为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的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成组技术是提高电芯能量密度的关键。同时,在提高整个电池组能量密度的技术上,在有限的空间内装载更多的电力,提供更长的续航里程。
对此,许向新智家等媒体介绍了高科的新技术果冻卷一体化技术。
具体来说,J是卷芯,M是模块,JTM是把卷芯直接放在模块里,一次完成生产。据许介绍,这种工艺具有成本低、制造工艺简单、易于标准化的特点。
这项技术可以应用于大众MEB平台和适度灵活的大型模块。许对说道:
就像变形金刚一样,基本上95%都能达到我们这种方式的刀片电池水平,我们也能达到他们的能量密度,殊途同归。
而且相对于比亚迪在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刀片电池和CTP,这种技术也有利于标准化。
在许看来,磷酸铁锂电池循环寿命长,但是能量密度比较低,所以残值很高,可以分步使用,最后回收。尤其是梯级利用中标准化非常重要,所以郭萱希望做出标准化的产品,可以更好的应用在储能、低速电动车等方面。
据了解,这一做法得到了工信部的肯定。许对说道:
只有标准化才能让后面的事情变得简单。
与公众的合作
事实上,郭萱和大众之间的合作在最终确定之前已经讨论了很长时间,目前正在整合。
许向媒体透露,双方的合作是从技术开始的,但大众坚持三元锂电池路线,磷酸铁锂电池有能量密度天花板,不被大众看好。然而,在对JTM系统进行结构创新的同时,郭萱不断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目前郭萱磷酸铁锂电池的比能量产业化已经达到190Wh/kg,今年样品将达到210Wh/kg。许表示,大众现在已经接受了磷酸亚铁锂路线。
此外,三元锂电池成本难以控制,而磷酸亚铁锂资源丰富,成本相对较低。此外,特斯拉还宣布无钴,大众也欣然接受了这一改变。针对双方的合作,许表示,“我们追求1+……gt;2。"
目前,大众汽车和郭萱高科挑选了一批R&D专家组成的R&D团队,攻克技术难关,将郭萱推向大众工业体系。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郭萱有捷径。许坦言道:
因为即使合资后,大众也不是想当然的使用郭萱电池,达不到指标要求就不会使用。进入供应链系统是第一关,逐渐把红灯项变成黄灯项最后变成绿灯项,满足所有要求后再进入指定提名,然后讨论配套产品。如果产品真的做的很好,扩大量是一个很规范的操作。
当然,这也是郭萱的一次经历。大众的开发周期非常规范,任何一款车的开发周期都接近两三年。同时,在大众的供应链体系中,自产材料必须遵循与外购材料相同的验证进度、样品验证时间和指标要求,才能用于大众的电池。
据了解,大众计划到2025年在中国投放150万辆纯电动汽车,这需要100GWh的电池。郭萱的当务之急是把这部作品做得最好、最好。许对说:“这是国内的市场。”
许还对目前动力电池市场的竞争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市场将加速洗牌,向集中化发展。据他介绍,过去几年,国内动力电池企业从近200家减少到30-40家,未来几年这一数字将下降到10家以内。
目前,郭萱在世界排行业排名第六,在中国排名第三。背靠大山般的公众,许表示的排名将来可以“上去”。
雷锋的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见转载说明。
9月22日,理想与英伟达以及德赛西威在北京签订三方战略合作协议。理想汽车将携手英伟达和德赛西威共同打造智能汽车。英伟达作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计算公司将和德赛西威共同为理想汽车提供强大的计算平台。
1900/1/1 0:00:00“不分时段,不管忙闲,电销车险,实在令人烦。
1900/1/1 0:00:00摘要马斯克周二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计划增加从LG等现有供应商处采购电池的数量。他还表示特斯拉直到2022年方能实现电池的大规模量产。马斯克的言论推动LG的股价较前一交易日上涨4。
1900/1/1 0:00:00理想汽车将率先采用英伟达最新一代自动驾驶智能芯片。9月22日,理想与英伟达以及德赛西威在北京签订三方战略合作协议。理想汽车将携手英伟达和德赛西威共同打造智能汽车。
1900/1/1 0:00:00TechWeb9月22日消息,特斯拉供应商、深交所上市公司长盈精密发布公告称,该公司获得政府补助100581万元。
1900/1/1 0:00:00连续5个月同比正增长,连续4个月保持两位数增幅。国内车市开始有了回暖迹象。9月17日,东风本田第三工厂焊装车间内,不时飞溅出的电火花背后,是数十台机器人的马力全开。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