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进军自动驾驶领域的野心有多大?
作为国际芯片巨头和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芯片制造商,高通在汽车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也是主要的汽车供应商之一。
目前,高通的汽车业务主要集中在四大领域:
数字驾驶舱,面向信息、音频和视频、仪表板、乘客和后排娱乐系统、驾驶员和乘客的监控,还包括虚拟化和集成RTOS/OS。
车载网络连接和C-V2X涵盖蓝牙/Wi-Fi连接技术、高精度定位和4G/5G连接技术。
ADAS和autopilot,我们推出了可以支持L4/L5自动驾驶的软硬件解决方案,我们还围绕解决方案提供了安全软件平台和HIL/SIL工具链。
云侧终端管理,智能网联汽车需要实时连接云端,通过OTA不断升级软硬件,通过与云端的连接传输数据,提供更好的服务和用户体验。
C-V2X的商业化
高通技术标准高级总监李彦认为,智能交通系统有三个基本的技术支持:基于5G的连接技术,基于AI的自动化技术,以及C-V2X技术。
在业内,C-V2X通常被比作汽车的“朋友圈”。通过端到端的直连,将汽车与周围的道路参与者联系在一起,使汽车能够及时感知道路参与者,了解整条道路其他参与者的意图,做出合理的路径规划,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目前业内普遍认为,中国将成为C-V2X技术的领跑者。以前国内很多地区,比如天津、无锡、重庆、武汉,都有大量的车联网建设项目。通过路边基础设施的不断改造,许多地区已经开始提供LTE V2X的覆盖,同时许多汽车制造商已经宣布将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量产支持C-V2X的车辆。
总之,C-V2X是感知的重要手段。车辆具有重要的协同感知能力,即让每辆车准确知道自己的位置,通过C-V2X技术广播自己的位置,让其他车辆获得自己当前的位置、行驶方向、速度、加速度等信息。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指标。比如车辆A的轨迹信息广播后,其他车辆可以感知到车辆A,参与相互协作。
然而,车联网的核心技术之一是高精度定位。
为了更好地支持基于C-V2X的这些应用,高通还引入了视觉增强高精度定位(VEPP)技术,利用高精地图中提供的道路基础设施(如建筑物、桥梁)的特征信息,通过摄像头识别这些基础信息,然后基于卫星和轨道标定当前定位获得的信息的三角坐标,从而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使定位精度达到车道级别,以支持自动驾驶和C-。
那么,VEPP的高精度定位在中国实现商业化,是否存在政策、监管、资质等方面的障碍?
李彦表示,VEPP技术在中国的商业应用会涉及测绘,但我们认为VEPP技术主要是基于视觉采集和地图信息的耦合。
“真正落地中国,肯定需要和国内有资质的地图商(地图厂商)合作,将VEPP技术融入到整个地图引擎中。”
事实上,高通在基于卫星导航定位时也需要与制图师进行深度合作,因为他们获得的所有绝对地理坐标都是通过卫星定位或差分卫星定位,但真正应用到自动驾驶、C-V2X等领域时,他们需要将这些坐标转换到国家测绘局的坐标系(火星坐标,GCJ02)。
正如李彦所说,高通需要与国内有资质的图文商家合作,将采集到的坐标真正转化为商业应用。
加号代码数字座舱
未来,中控台、仪表板和车载计算平台将向集成化方向发展……,这是发展趋势。
其实从汽车本身的电子电气架构来看,这也是汽车厂商未来重点关注的点。
因为以前整车的电子电气架构有几十个ECU(电子控制单元),随着域控制器概念和技术的发展,很多汽车厂商可以把这些ECU集成到三个或四个域控制器中,这也是他们在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创新上正在做的事情。
其中,数字驾驶舱是中控、数字仪表盘、车载计算平台等的代表。
目前,许多汽车制造商已经开始推出面向未来的新一代数字驾驶舱,不仅有显示屏,还有AR/平视显示屏。后视镜不仅支持后视功能,还支持流媒体播放;副驾驶和副驾驶后座都配有显示屏;左镜和右镜都有电脑视觉功能。
所有这些体验都离不开包括高通在内的各大厂商提供的数字驾驶舱解决方案,尤其是现在汽车厂商和一级供应商都在加大对超宽显示屏、多显示器、多摄像头和扬声器的R&D投入。
目前,高通已经发布了三代数字驾驶舱平台。早在2014年,我们就推出了第一代数字化驾驶舱平台;2016年和2019年,我们相继推出了第二代和第三代数字驾驶舱平台。
据雷锋网报道。高通推出的第三代骁龙数字驾驶舱平台分为三个不同的硬件平台:至尊级、旗舰级和性能级。第三代骁龙数字驾驶舱具有以下特点:
可以提供支持驾乘人员的个性化设置,实现车内自然语音控制和虚拟助手,同时可以在人机界面上进行自适应交互。
提供更智能的导航,包括视觉辅助定位、车道级GNSS导航和基于增强现实(AR)的导航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第三代数字驾驶舱还在软件的统一平台上提供了包括Android、Linux和QNX RTOS在内的系统适配。
在此基础上,未来的骁龙数字驾驶舱平台有望支持更加个性化的体验。
高通最后透露,目前全球已有19家主流汽车厂商采用了高通的数字化驾驶舱解决方案,包括奥迪、捷豹路虎、本田、吉利、广汽、长城、比亚迪、力克、小鹏、威马等。
简而言之,高通正在加速扩张其疆域,但挑战也越来越大。对于高通来说,它已经进一步渗透到自动驾驶市场,从而与该领域的另外两家制造商——英特尔和英伟达——展开竞争。
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高通进军自动驾驶领域的野心有多大?
作为国际芯片巨头和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芯片制造商,高通在汽车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也是主要的汽车供应商之一。
目前,高通的汽车业务主要集中在四大领域:
数字驾驶舱,面向信息、音频和视频、仪表板、乘客和后排娱乐系统、驾驶员和乘客的监控,还包括虚拟化和集成RTOS/OS。
车载网络连接和C-V2X涵盖蓝牙/Wi-Fi连接技术、高精度定位和4G/5G连接技术。
ADAS和autopilot,我们推出了可以支持L4/L5自动驾驶的软硬件解决方案,我们还围绕解决方案提供了安全软件平台和HIL/SIL工具链。
云侧终端管理,智能网联汽车需要实时连接云端,通过OTA不断升级软硬件,通过与云端的连接传输数据,提供更好的服务和用户体验。
C-V2X的商业化
高通技术标准高级总监李彦认为,智能交通系统有三个基本的技术支持:基于5G的连接技术,基于AI的自动化技术,以及C-V2X技术。
在业内,C-V2X通常被比作汽车的“朋友圈”。通过端到端的直连,将汽车与周围的道路参与者联系在一起,使汽车能够及时感知道路参与者,了解整条道路其他参与者的意图,做出合理的路径规划,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目前业内普遍认为,中国将成为C-V2X技术的领跑者。以前国内很多地区,比如天津、无锡、重庆、武汉,都有大量的车联网建设项目。通过路边基础设施的不断改造,许多地区已经开始提供LTE V2X的覆盖,同时许多汽车制造商已经宣布将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量产支持C-V2X的车辆。
总之,C-V2X是感知的重要手段。车辆具有重要的协同感知能力,即让每辆车准确知道自己的位置,通过C-V2X技术广播自己的位置,让其他车辆获得自己当前的位置、行驶方向、速度、加速度等信息。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指标。比如车辆A的轨迹信息广播后,其他车辆可以感知到车辆A,参与相互协作。
然而,车联网的核心技术之一是高精度定位。
为了更好地支持这些基于C-V2X的应用,高通还引入了视觉增强高精度定位(VEPP)技术,利用高精度地图中提供的道路基础设施(如建筑物、桥梁等)的特征信息……通过摄像头来识别这些基础信息,然后基于卫星和轨迹标定当前定位得到的信息的三角坐标,从而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使定位精度达到车道级别,以支持自动驾驶和C-。
那么,VEPP的高精度定位在中国实现商业化,是否存在政策、监管、资质等方面的障碍?
李彦表示,VEPP技术在中国的商业应用会涉及测绘,但我们认为VEPP技术主要是基于视觉采集和地图信息的耦合。
“真正落地中国,肯定需要和国内有资质的地图商(地图厂商)合作,将VEPP技术融入到整个地图引擎中。”
事实上,高通在基于卫星导航定位时也需要与制图师进行深度合作,因为他们获得的所有绝对地理坐标都是通过卫星定位或差分卫星定位,但真正应用到自动驾驶、C-V2X等领域时,他们需要将这些坐标转换到国家测绘局的坐标系(火星坐标,GCJ02)。
正如李彦所说,高通需要与国内有资质的图文商家合作,将采集到的坐标真正转化为商业应用。
加号代码数字座舱
未来中控台、仪表盘、车载计算平台会向一体化方向发展,这是发展趋势。
其实从汽车本身的电子电气架构来看,这也是汽车厂商未来重点关注的点。
因为以前整车的电子电气架构有几十个ECU(电子控制单元),随着域控制器概念和技术的发展,很多汽车厂商可以把这些ECU集成到三个或四个域控制器中,这也是他们在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创新上正在做的事情。
其中,数字驾驶舱是中控、数字仪表盘、车载计算平台等的代表。
目前,许多汽车制造商已经开始推出面向未来的新一代数字驾驶舱,不仅有显示屏,还有AR/平视显示屏。后视镜不仅支持后视功能,还支持流媒体播放;副驾驶和副驾驶后座都配有显示屏;左镜和右镜都有电脑视觉功能。
所有这些体验都离不开包括高通在内的各大厂商提供的数字驾驶舱解决方案,尤其是现在汽车厂商和一级供应商都在加大对超宽显示屏、多显示器、多摄像头和扬声器的R&D投入。
目前,高通已经发布了三代数字驾驶舱平台。早在2014年,我们就推出了第一代数字化驾驶舱平台;2016年和2019年,我们相继推出了第二代和第三代数字驾驶舱平台。
据雷锋网报道。高通推出的第三代骁龙数字驾驶舱平台分为三个不同的硬件平台:至尊级、旗舰级和性能级。第三代骁龙数字驾驶舱具有以下特点:
可以提供支持驾乘人员的个性化设置,实现车内自然语音控制和虚拟助手,同时可以在人机界面上进行自适应交互。
提供更智能的导航,包括视觉辅助定位、车道级GNSS导航和基于增强现实(AR)的导航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第三代数字驾驶舱还在软件的统一平台上提供了包括Android、Linux和QNX RTOS在内的系统适配。
在此基础上,未来的骁龙数字驾驶舱平台有望支持更加个性化的体验。
高通最后透露,目前全球已有19家主流汽车厂商采用了高通的数字化驾驶舱解决方案,包括奥迪、捷豹路虎、本田、吉利、广汽、长城、比亚迪、力克、小鹏、威马等。
简而言之,高通正在加速扩张其疆域,但挑战也越来越大。对于高通来说,它已经进一步渗透到自动驾驶市场,从而与该领域的另外两家制造商——英特尔和英伟达——展开竞争。
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来源:广汽集团作者秦章勇编辑周游9月26日,第十六届北京国际车展现场,广汽集团正式发布了广汽数字化加速器GDA项目,明确了数字化三年转型目标和实施路径,
1900/1/1 0:00:00图片来源:一汽奔腾官方9月26日,在北京车展中,纯电动新车奔腾E01正式上市,全新第三代奔腾B70也迎来正式亮相。奔腾E01共推出5款版型,售价1968万2288万元。
1900/1/1 0:00:00雷锋网按,9月23日晚,大众正式发布旗下新款纯电车型ID4,在美国市场定价不到4万美元,还附送三年的免费充电。
1900/1/1 0:00:00财联社(北京,记者徐昊)讯,受疫情和车市整体下行影响,造车新势力已加速进入洗牌期。据财联社记者统计,参加2020北京国际车展的造车新势力仅有10家。
1900/1/1 0:00:00财联社(北京,记者徐昊)讯,作为自主品牌阵营两大主力,吉利、长城今年以来在模块化架构方面暗自较量。今年的成都车展上,吉利携“CMA超级母体”,长城携“柠檬”、“坦克”、“咖啡”登台亮相。
1900/1/1 0:00:00郑州日产营销副总张小强表示,郑州日产做了27年的皮卡,我们是中国做的最早的皮卡生产企业,我们在这个对于客户需求的把握和品质管控上面我们有我们自己的优势。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