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4S店砸坏的究竟是什么?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前期编辑:4S店的模式虽然是舶来品,但在中国汽车市场起步阶段,它凭借专属的荣誉感和专业规范的品牌服务,迅速生根发芽,一举成为广受欢迎的主流汽车销售服务模式。然而,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和消费环境的改变,以及互联网和造车新势力对现有销售模式的颠覆,4S店的生存近年来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其苦心营造的公众形象被接连不断的负面事件大大损害,就像遭遇了一场站在舆论风口浪尖的“中年危机”,4S店能否挺过随之而来的信任危机、盈利危机乃至生存危机?

近日,京城某都市媒体暗访了两家本土合资品牌4S店,发现这两家4S店存在“坏了好零件定损修”、“虚假清洗保养”、“截留多余机油”等维修乱象问题。报道一出,广大车主纷纷向4S门店喊话,让本来就面临生存危机的车商再次陷入消费者信任危机。

■砸车多赚一两千。

“4S商店人,这难道不是众所周知的秘密吗?这个行业的潜规则以前有,现在有,以后还会有。”看完报道,业主陈女士向记者吐槽。和陈女士有类似看法的车主不在少数。

在上述媒体曝光的4S店卧底拍摄的视频中,一名身着制服、打着领带的4S店员工抡起大锤,猛砸在汽车原本完好的水箱车架上,直至车架完全断裂。然后他拿出手机拍照,让维修工把损坏的东西拆了。

在卧底记者的追问下,这位工作人员甚至吹嘘道:“砸一辆车,就能增加一两千元的收入。如果你这样做,你就不会干净。人家这样做,你就没钱赚了。基本上每辆来定损的车都会被砸一次,4S店都是这样。修车不赚钱。比如解决一个异响就要几十块钱。一天解决不了,就白做了。异响是最难发现的,肯定不如换配件快。”

在另一家4S店卧底的记者发现,在4S店保养专员的推荐下,顾客选择了油门的深度清洁保养。但实际上为了节省时间,维修项目根本没做,员工直接把刚开包的清洗剂倒进废油回收桶。此外,在换油项目中,4S店维修技师还特意截留了客户的剩余油,在油桶上做了标记,放入废料桶回收。对此的解释是:“顾客不会面对你,他们都在休息室喝茶看电视。行驶里程少的车辆洗不洗油门影响不大,客户开车也不会发现什么异常。还有那些常规的免费测试项目。如果你有时间,你可以做几件事。如果没时间,可以直接用其他车辆的数据。谁也看不见。”

报道一出,相关车企第一时间对被曝光经销商的违规行为进行了回应,并对涉事经销商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处罚。

■4S店铺行为涉嫌违法

厂家声明发出后,有媒体立即前往涉事的4S店进行回访,发现其并未采取停业措施,销售人员也未提及任何停业信息,也未发现任何“接受调查”的迹象。

10月19日,北京市交通委丰台运管分局介入调查。第二天晚上,经销商的门店在大门口贴出了“内部整改,开业时间另行通知”的通知。该店营销总监表示,车企和辖区交通局都已介入调查此事。商店的维修和保养报告系统已经关闭。目前,只有几个销售人员留在店里回答顾客的问题,所以这是不可能的……乐去卖新车,车间里修的车辆都是之前等着修的。

针对另一家4S店的维修乱象,北京房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已经介入调查。工作人员已对该店进行突击检查,调取了该店近期保养的车辆的客户信息,以及事发当天的监控录像。取证完成后,将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此外,北京市房山区交通运输局机动车维修管理科负责人回应称,该局也已介入调查,目前正在收集证据。根据取证结果,将依据《北京市道路运输条例》对涉事门店进行停业整顿或罚款。

北京市德润律师事务所主任、高级合伙人童律师表示,4S店维修损坏零件、截留顾客油品回收再销售的行为可能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4S店可能要承担三方面责任:一是民事责任,消费者可以向4S店要求赔偿。如果消费者因此遭受损失,他们可以要求4S商店赔偿,并可以要求高达所购物品价格或所收服务费三倍的赔偿。

如果4S店拖延或拒绝消费者的索赔,消费者可以向消费者保护协会投诉,并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举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也可以代表消费者维权,或者出面调解,然后有管辖权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以根据情节对4S店进行相应的行政处罚。

其次,4S店的摔坏好零件的行为,如果情节严重,造成的数额重大,可能涉嫌故意毁坏财物,但其目的是摔坏好的零件,然后更换新的,所以可能很难立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

第三,如果消费者只去4S店维修,维修过程中零件损坏,4S店要求消费者多支付相应的维修保养费用。当消费者完成付款后,4S商店涉嫌合同欺诈。如果保险公司委托他定损,4S店涉嫌取保险合同。

■合资品牌新车利润值为负。

个别4S店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确实应该严查,但也不能想当然地当成潜规则。只有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记者近日走访经销商发现,相对而言,管理制度完善、客户维护良好的4S门店在今年疫情下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门店的客流量、新车销量、售后访问量、产值均呈现快速增长。截至今年9月,这类经销商集团的新车整体销量基本与去年持平。但值得注意的是,市场上以价换量的情况依然严重,尤其是汽车厂商希望用二、三、四季度来弥补一季度的亏损。所以经销商为了消化库存,拿到厂家的返点,不得不打折销售,导致市场价格体系混乱,批零倒挂现象严重。当新车亏本销售时,经销商不得不从售后部门争取更高的利润。正是这种不健康的市场环境,使得个别4S店只追求售后收入和利润,而对员工的违规操作视而不见。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19年全国汽车经销商生存状况报告》显示,2019年,汽车消费市场持续下滑,经销商市场竞争加剧,盈利能力进一步下降。4S门店亏损扩大到41%,盈利率不到30%。相关政策,如国六排放标准……和新能源补贴,已经陆续实施,供需矛盾突出。经销商以价换量,市场竞争加剧,对厂商和经销商的生存状态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不仅如此,2019年,中国汽车经销商网点数量多年来首次下降,超过1000家4S门店关闭。一位上海经销商告诉记者,今年经销商关店不在少数。上半年,上海及周边地区的许多上汽大众4S店关闭,这在1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当时想成为上汽大众品牌的授权经销商并不容易,因为代理这个品牌就意味着利润的保证。

■构建健康生态扼杀“歪脑筋”

从车主的角度来说,汽车维修保养也面临着两难的境地。路边维修店虽然便宜,但是配件的质量和技术水平不是很让人放心。虽然4S店的价格偏高,但消费者通常更喜欢三包期间的4S店,因为它有制造商品牌背书的“正统身份”,以及避免保修期内维修问题风险的考虑。可以说,消费者选择4S门店的最大决定因素是放心。

事实上,早在10年前,4S店就被吐槽为“小病大修”。能修理的零件一般选择直接更换,4S店被曝车辆更换用的机油就被更换了。“损扩”在维修行业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相比之下,社会上独立维修店的水更深,消费者只能对4S店忍气吞声。

随着社会化维修体系的逐渐成熟,独立维修连锁开始瓜分市场蛋糕,4S门店感受到了危机,希望通过透明维修和手机监控来增强消费者对4S门店的信心。但是客户选择4S店图省心省力,而国内车主在汽车保养方面大多是外行,即使维修技师在操作上有一些“小动作”,车主也很难发现。然后就是暗访中曝光的一辆事故车的维修。修复损坏加上维修时间可能要几天,车主不可能一直盯着。

从厂家目前的处理方式来看,对涉事经销商的处理还是比较严厉的,但是很难治标。厂家对经销商有很多详细的考核标准,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虽然厂家有一套系统来监控每个经销商的服务质量,但是如果经销商的生存状况和一线员工的考核方式、收入水平不合理,这样的问题还是很难杜绝的。因此,汽车生产企业也应着力构建健康的汽车销售和服务生态链,确保经销商通过正常的销售和服务获得合理的利润,从而少一些倾向于消费者和保险公司的思考和“薅羊毛”。

另一方面,我们常说的汽车维修市场也是供大于求,市场进入洗牌期。随着独立维修链和电商维修链的兴起,客户会选择用脚投票。面对挑战,以优质服务重塑行业形象,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是4S门店度过“中年危机”的唯一出路。

编辑:焦越预编:4S店的模式虽然是舶来品,但在中国汽车市场的起步阶段,它凭借专属的荣誉感和专业规范的品牌服务迅速生根发芽,一举成为广受欢迎的主流汽车销售服务模式。然而,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和消费环境的改变,以及互联网和造车新势力对现有销售模式的颠覆,4S店的生存近年来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其苦心营造的公众形象被接连不断的负面事件大大损害,就像遭遇了一场站在舆论风口浪尖的“中年危机”,4S店能否挺过随之而来的信任危机、盈利危机乃至生存危机?

近日,北京某都市媒体暗访……到当地两家合资品牌4S店,发现这两家4S店存在“坏好件定损修”、“虚假清洁保养”、“截留多余机油”等维修乱象问题。报道一出,广大车主纷纷向4S门店喊话,让本来就面临生存危机的车商再次陷入消费者信任危机。

■砸车多赚一两千。

“4S商店人,这难道不是众所周知的秘密吗?这个行业的潜规则以前有,现在有,以后还会有。”看完报道,业主陈女士向记者吐槽。和陈女士有类似看法的车主不在少数。

在上述媒体曝光的4S店卧底拍摄的视频中,一名身着制服、打着领带的4S店员工抡起大锤,猛砸在汽车原本完好的水箱车架上,直至车架完全断裂。然后他拿出手机拍照,让维修工把损坏的东西拆了。

在卧底记者的追问下,这位工作人员甚至吹嘘道:“砸一辆车,就能增加一两千元的收入。如果你这样做,你就不会干净。人家这样做,你就没钱赚了。基本上每辆来定损的车都会被砸一次,4S店都是这样。修车不赚钱。比如解决一个异响就要几十块钱。一天解决不了,就白做了。异响是最难发现的,肯定不如换配件快。”

在另一家4S店卧底的记者发现,在4S店保养专员的推荐下,顾客选择了油门的深度清洁保养。但实际上为了节省时间,维修项目根本没做,员工直接把刚开包的清洗剂倒进废油回收桶。此外,在换油项目中,4S店维修技师还特意截留了客户的剩余油,在油桶上做了标记,放入废料桶回收。对此的解释是:“顾客不会面对你,他们都在休息室喝茶看电视。行驶里程少的车辆洗不洗油门影响不大,客户开车也不会发现什么异常。还有那些常规的免费测试项目。如果你有时间,你可以做几件事。如果没时间,可以直接用其他车辆的数据。谁也看不见。”

报道一出,相关车企第一时间对被曝光经销商的违规行为进行了回应,并对涉事经销商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处罚。

■4S店铺行为涉嫌违法

厂家声明发出后,有媒体立即前往涉事的4S店进行回访,发现其并未采取停业措施,销售人员也未提及任何停业信息,也未发现任何“接受调查”的迹象。

10月19日,北京市交通委丰台运管分局介入调查。第二天晚上,经销商的门店在大门口贴出了“内部整改,开业时间另行通知”的通知。该店营销总监表示,车企和辖区交通局都已介入调查此事。商店的维修和保养报告系统已经关闭。目前店里只剩下几个销售人员在回答客户的问题,无法销售新车,车间里修的车辆都是之前等着修的。

针对另一家4S店的维修乱象,北京房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已经介入调查。工作人员已对该店进行突击检查,调取了该店近期保养的车辆的客户信息,以及事发当天的监控录像。取证完成后,将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此外,北京市房山区交通运输局机动车维修管理科负责人回应称,该局也已介入调查,目前正在收集证据。根据取证结果,涉案商场……根据《北京市道路运输条例》, d将被关闭或罚款。

北京市德润律师事务所主任、高级合伙人童律师表示,4S店维修损坏零件、截留顾客油品回收再销售的行为可能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4S店可能要承担三方面责任:一是民事责任,消费者可以向4S店要求赔偿。如果消费者因此遭受损失,他们可以要求4S商店赔偿,并可以要求高达所购物品价格或所收服务费三倍的赔偿。

如果4S店拖延或拒绝消费者的索赔,消费者可以向消费者保护协会投诉,并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举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也可以代表消费者维权,或者出面调解,然后有管辖权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以根据情节对4S店进行相应的行政处罚。

其次,4S店的摔坏好零件的行为,如果情节严重,造成的数额重大,可能涉嫌故意毁坏财物,但其目的是摔坏好的零件,然后更换新的,所以可能很难立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

第三,如果消费者只去4S店维修,维修过程中零件损坏,4S店要求消费者多支付相应的维修保养费用。当消费者完成付款后,4S商店涉嫌合同欺诈。如果保险公司委托他定损,4S店涉嫌取保险合同。

■合资品牌新车利润值为负。

个别4S店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确实应该严查,但也不能想当然地当成潜规则。只有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记者近日走访经销商发现,相对而言,管理制度完善、客户维护良好的4S门店在今年疫情下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门店的客流量、新车销量、售后访问量、产值均呈现快速增长。截至今年9月,这类经销商集团的新车整体销量基本与去年持平。但值得注意的是,市场上以价换量的情况依然严重,尤其是汽车厂商希望用二、三、四季度来弥补一季度的亏损。所以经销商为了消化库存,拿到厂家的返点,不得不打折销售,导致市场价格体系混乱,批零倒挂现象严重。当新车亏本销售时,经销商不得不从售后部门争取更高的利润。正是这种不健康的市场环境,使得个别4S店只追求售后收入和利润,而对员工的违规操作视而不见。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19年全国汽车经销商生存状况报告》显示,2019年,汽车消费市场持续下滑,经销商市场竞争加剧,盈利能力进一步下降。4S门店亏损扩大到41%,盈利率不到30%。国六排放标准、新能源补贴等相关政策陆续实施,供需矛盾突出。经销商以价换量,市场竞争加剧,对厂商和经销商的生存状态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不仅如此,2019年,中国汽车经销商网点数量多年来首次下降,超过1000家4S门店关闭。一位上海经销商告诉记者,今年经销商关店不在少数。上半年,上海及周边地区的许多上汽大众4S店关闭,这在1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当时想成为上汽大众品牌的授权经销商并不容易,因为代理这个品牌就意味着利润的保证。

■构建健康生态遏制“歪胸罩”……s”

从车主的角度来说,汽车维修保养也面临着两难的境地。路边维修店虽然便宜,但是配件的质量和技术水平不是很让人放心。虽然4S店的价格偏高,但消费者通常更喜欢三包期间的4S店,因为它有制造商品牌背书的“正统身份”,以及避免保修期内维修问题风险的考虑。可以说,消费者选择4S门店的最大决定因素是放心。

事实上,早在10年前,4S店就被吐槽为“小病大修”。能修理的零件一般选择直接更换,4S店被曝车辆更换用的机油就被更换了。“损扩”在维修行业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相比之下,社会上独立维修店的水更深,消费者只能对4S店忍气吞声。

随着社会化维修体系的逐渐成熟,独立维修连锁开始瓜分市场蛋糕,4S门店感受到了危机,希望通过透明维修和手机监控来增强消费者对4S门店的信心。但是客户选择4S店图省心省力,而国内车主在汽车保养方面大多是外行,即使维修技师在操作上有一些“小动作”,车主也很难发现。然后就是暗访中曝光的一辆事故车的维修。修复损坏加上维修时间可能要几天,车主不可能一直盯着。

从厂家目前的处理方式来看,对涉事经销商的处理还是比较严厉的,但是很难治标。厂家对经销商有很多详细的考核标准,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虽然厂家有一套系统来监控每个经销商的服务质量,但是如果经销商的生存状况和一线员工的考核方式、收入水平不合理,这样的问题还是很难杜绝的。因此,汽车生产企业也应着力构建健康的汽车销售和服务生态链,确保经销商通过正常的销售和服务获得合理的利润,从而少一些倾向于消费者和保险公司的思考和“薅羊毛”。

另一方面,我们常说的汽车维修市场也是供大于求,市场进入洗牌期。随着独立维修链和电商维修链的兴起,客户会选择用脚投票。面对挑战,以优质服务重塑行业形象,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是4S门店度过“中年危机”的唯一出路。

编辑:焦月

标签:发现北京大众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第11批推荐目录乘用车分析:磷酸铁锂装机占比达37%

10月30日,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2020年第11批)》,共有296款新能源汽车入选。

1900/1/1 0:00:00
头顶光环的东正金融收到罚单的背后

10月22日,云南汇通行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汇通行”)监事王敏再次来到上海银保监局,提交关于要求上海东正汽车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正金融”)退还保证金的相关材料。

1900/1/1 0:00:00
欧盟下狠手 本田扛不住!向特斯拉求助

(原标题:本田向特斯拉寻求帮助以达到欧盟排放标准避免巨额罚款)欧盟的碳排放标准有多严格?从向来注重混动车型、低燃油消耗水平的本田汽车也不能达标,我们就能略知一二。

1900/1/1 0:00:00
半月两次召回又陷诉讼风波,高竑执掌下的极星频遇“打头风”

近期,极星负面风波不断。10月29日,据外媒报道,沃尔沃旗下高端电动车品牌极星Polestar将在全球范围内全面召回Polestar2产品。

1900/1/1 0:00:00
维权无门、进退两难、生存堪忧,那些代理品牌黄了的经销商

一家车企的崛起是日积月累的结果,而倒下却只在一瞬之间。

1900/1/1 0:00:00
致电未来 沃尔沃亚太区电机实验室揭幕

2020年11月2日,沃尔沃汽车亚太区电机实验室在上海嘉定正式揭幕。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