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安全”是造车新势力的命门吗?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11月的几天之内,“造车新势力”的消息接踵而至。好消息是,蔚来、理想和小鹏分别发布了符合市场预期的销售报告,显示销量继续平稳攀升,从而推动股价上涨。同时,11月2日,政府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占新车总销量的20%,预示着市场空间巨大,政策稳定。坏消息是产品问题不断出现。据李官方统计,截至今年10月31日,李ONE共发生前悬架碰撞事故97起,其中前悬架下臂球头脱离球销10起。为此,为6月1日前生产的产品提供“免费升级”是理想的。事实上,随着市场份额的增加,新车电源产品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不仅理想,今年10月份一个月内,威马的产品已经自燃两次;8月,小鹏产品发生火灾;蔚来的成长一直伴随着关于产品的负面新闻。就连国内造车新势力的典范特斯拉也在日前提交了召回计划,称“部分车辆在受到较大的外部冲击时,前悬架和后连杆的球头螺栓会出现初期裂纹”,从而存在安全隐患。特斯拉的召回还被新华社批评为“甩锅”消费者,让事情更加引人注目。频发的事故和质量问题给急需突破销售瓶颈的“造车新势力”蒙上了一层阴影。其实不能简单的把造车新产品暴露出来的问题归结为“造车经验浅”,影响整车质量的环节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设计和技术。目前国内无论是贴牌还是自建工厂,在技术方面都没有明显短板;设计上是否存在问题,基本的安全问题需要经过多项三方测试才能上市,而基本问题往往需要在产品投放市场后才能逐渐发现和完善。相比于能力,我们更需要关心的是这些问题会不会影响几家新造车公司的口碑,从而影响产品口碑,甚至影响后续的销量攀升。事实上,投资者对“造车新势力”的评判标准已经发生了变化。销量能否顺利攀升,未来是否有能力实现规模化生产和销售,成为投资者考虑包括特斯拉在内的新造车企业的重要标准。这从最近相关公司的销量和股价走势的关系就可以看出来。从长远来看,是新能源还是燃油车,并不是汽车消费需求的最终分类。真正狭义的乘用车分类,还是会回归传统,回归各自的细分市场,无论是紧凑型、中型还是大型车,轿车、SUV还是MPV,豪华品牌还是中档品牌。面对复杂的汽车需求细分市场,短期内造车新势力的机会仍将持续。但从中长期来看,在追求规模上,蔚来走的是对标BBA的道路,而小鹏和威马堪比大众和丰田。几家新造车公司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竞争,但如何在各自领域站稳脚跟,却有着不同的挑战。“造车体验”是蔚来人的命门吗?新造车动力产品的问题,挑动了公众最敏感的神经——安全。其实汽车品牌当然要对产品的安全负全责,但在实际造车过程中,无论是新势力还是传统车商,安全问题都可以追溯到两个环节,设计和技术。设计决定一个产品是否存在整体问题,技术决定产品的一致性,决定是否有不合格产品出厂。在技术方面,国内工厂无论是自建还是贴牌,都没有不可逾越的瓶颈。硬件方面,国内整车制造厂往往是全球标杆工厂。在“软件”方面,通过多年的合资,国内汽车厂的制造工人和管理人才不再稀缺。当然,制造业是一件非常复杂和具体的事情。蔚来的产品由江淮汽车制造,小鹏Ideal自建工厂。OEM的契合度和新工厂的管理水平都会影响最终的工艺质量。但是在这个维度上,新旧汽车厂商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界限。在设计方面,对于新造车者来说,设计水平的差异可以直接体现在用车体验上,同时也会影响到极致的安全性。但是新车上市需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既有内部测试,又有多轮强制三方测试,所以在安全上达到及格线并不难。从目前的案例来看,李ONE的问题确实来自于设计,但并没有引发缺陷产品的强制召回。在10月威马的两起“自燃”中,官方并未发布更多细节,但根据威马10月28日通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召回公告,公告将自燃原因归结为电池供应商中兴高能“在生产过程中混入杂质,导致动力电池锂异常析出”。及格线以下的称为“缺陷”,及格线以上的称为“问题”。一个全新的汽车产品的设计问题,需要通过收集市场上的问题来改进。即使是传统车厂,如果推出一个全新的平台,一个全新的底盘产品,也需要找出投放市场后的问题,避免在下一代产品中出现。现在知名的燃油车往往都是经过多轮换代才完善的,这不能理解为新车厂商和传统车厂商的绝对差距。即便如此,对于家用车来说,安全性是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在豪华汽车品牌中,沃尔沃给观众留下的品牌印象是稳定和安全,这一直是……在BBA的进攻中不可避免。日系车被认为是不耐撞的,所以不安全,这也是很多消费者不选择日系的原因。事实上,这些结论都无法得到统计数据的支持,但新闻和用车体验引发的直觉最终汇聚成消费者对汽车品牌挥之不去的评价。百年品牌尚且如此,对于处于品牌建设期的造车新势力来说更是至关重要。目前造车新势力的问题,如果“小错不断”,即使“大错不犯”,也容易消耗用户对品牌的信任,如果处理不当,会成为未来品牌建设的魔咒。蔚来、理想和小鹏的新挑战在哪里?事实上,目前造车新势力正处于品牌建设和销量攀升的关键阶段,能否挺过这一阶段决定了其股价、可持续融资能力乃至未来的生存。11月2日,三家新车公司迫不及待地发布销量。10月份,蔚来共交付新车5055辆,理想交付新车3692辆,小鹏交付新车3040辆。今年前十个月,蔚来共交付3.14万辆,同期理想和小鹏分别交付2.19万辆和1.71万辆。10月销售快报发布后,昨日蔚来美股股价收盘上涨8.96%,理想股价上涨13.44%,小鹏股价上涨6.91%。在业内人士看来,二级市场对造车新势力的销量越来越敏感,说明投资者对造车新势力的评价标准发生了变化。此前,投资者对造车新势力的关注点在于能否推出产品,能否解决量产和交付问题,能否建立产品生产的一致性,能否构建稳定的供应链。但现在,他们能否实现销量攀升,是资本市场考验新造车企业的下一轮竞争。“外界依然预期造车新军随时可能倒下。”民生证券的一位分析师告诉商业数据学院,“造车新势力需要不断证明自己有独立的生存能力和更好的资金链,但这两者都需要通过销量攀升来实现。”事实上,带动零配件的大规模采购和国产化生产,是降低生产成本,实现毛利正变的重要一步。以特斯拉为例。特斯拉国产化后,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原材料成本下降20%-30%,被认为是支持model 3在华降价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销量能否顺利攀升,是决定新造车企业商业价值的关键。“投资者之所以看好新车动力,是因为汽车行业正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给了新进入者成长为受欢迎的车企的机会。”上述分析师对商业数据学院表示,在她看来,如果产品不能普及,不能在汽车市场分享到真正的蛋糕,新造车企业即使存活下来,也缺乏投资价值。以特斯拉为例。长期以来,特斯拉一直被视为高科技企业,获得了很高的估值。日经BP在拆解其产品后得出结论,特斯拉的电子架构已经领先竞争对手6年。然而,特斯拉的股价今年继续上涨,甚至在6月份超过丰田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汽车公司。在这一轮上涨的背后,特斯拉并没有在电动技术和智能领域取得关键突破。低价畅销的Model 3被认为是新的驱动力。即使model 3经历了几轮降价,国内价格比首发价格下降了近10万元,但投资者并没有将此解读为特斯拉产品竞争力的下降。他们反而认为这是其规模价值的体现,不再是少数人“玩具”的信号。通过本地化生产,特斯拉也可以证明自己可以成为一家受欢迎的汽车公司,这将推动市值上升。

Weilai, Tucki, Tesla, Volkswagen, Toyota

(资料来源: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新汽车品牌、销量和ma……et占有仍然是积累口碑和售后服务能力的关键。即使电动汽车对售后的依赖程度低于燃油汽车,但与其他商品相比,汽车的生命周期更长,仍然高度依赖售后服务。市场销售和占有规模是支撑售后服务网络建立的基础,而售后服务能力反过来又是影响汽车产品竞争力的关键。经过近6年的增长,投资者对新的汽车制造力量有了更高的期望。销量的爬坡能力不仅影响融资空间,也是证明造车新势力商业价值的关键。新的汽车力量已经走向不同的轨道。蔚来、理想和小鹏为了扩大销量,在产品线和销售规模的起步阶段选择了不同的赛道,相互之间没有太大的竞争。汽车的多样化需求决定了不同的产品有生存空间。但这也导致了它不同的竞争方向。虽然业界经常拿手机和汽车做比较,它们是不同的产品,消费者对手机硬件的需求是有限的,但对汽车的需求差异直接体现在硬件上。不同尺寸、档次、品牌的轿车、SUV、MPV都有自己的市场,这就为差异化的产品定位留下了空间。以燃油车为例,在传统的汽车厂商中,没有一个单一的产品能够在任何一个细分市场赢得绝大多数。这就给了国内新车企不一样的选择。其中,蔚来现阶段的产品是针对豪华车市场的。蔚来目前有三款产品,分别是大型SUV产品ES8、中型SUV产品ES6和轿跑EC6。这三款车的价格在补贴前都在30-60万元之间,针对的是BBA(宝马、奔驰、奥迪)市场。不过,虽然有三款产品,但ES6其实是ES8的低配版,而EC6是ES6的轿跑版;针对不同细分市场的三种产品可以共享关键零部件和底盘,提高规模经济效益。李ONE面向中高端市场,价格也在30万以上,与ES6有一定交集,提供的产品比蔚来更具性价比。但与蔚来的纯电动车不同,李ONE采用的是增程技术路线,优势在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里程焦虑,这是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痛点;缺点是增程产品还是需要油耗,拿不到政府消费补贴。但无论如何,通过技术路线的差异,李ONE和蔚来实际上进入了不同的轨道。小鹏和魏玛是从大众市场开始的。小鹏G3和威马EX5的价格在10-20万元不等,更多的是针对限牌城市的交通需求,以及在线租车等商务用车需求。从这个区间开始,两个品牌继续推出中型车小鹏P7和威马Mavens,在特斯拉Model 3的市场上与特斯拉争夺性价比,价格更低,约3万元,空间更大,续航里程更长。这一后续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切入Model 3培养的市场,小鹏P 7月销量接近3000辆。据乘联会9月统计,是造车新势力中唯一一款销量前十的车型。而小鹏P7定位的20-30万区间的车市,无论是车型还是价格区间,都与蔚来和理想没有交集。

Weilai, Tucki, Tesla, Volkswagen, Toyota

(来源: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起步产品策略的不同也使得三家公司进入了不同品牌竞争力的建设方向。其实从车企的角度来看,目前汽车品牌有两种竞争策略。首先是性价比策略,覆盖所有细分市场,通过在消费端扩大销量来实现规模经济,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降低汽车价格,建立价格壁垒。在这个战略下,诞生了世界上最大的车企丰田和大众。二是奢侈品牌战略,需要更强大的营销来实现品牌调性,甚至需要品牌历史文化积淀来形成差异化感知。传统车企中,宝马、奔驰、奥迪等豪华品牌就是这样的品牌。目前,业内普遍认为,小鹏和威马正在走向高性价比战略,而蔚来正在走向奢侈品牌战略。李斌在很多场合都毫不掩饰,他的目标就是挤进“BBA”,改成“NBA”。不同的起步方式,正把几家车企引向不同的道路。小鹏专注于产品。虽然目前只有两款产品,但都属于紧凑型和中型车。这两个级别不能共用底盘,但是不同级别的底盘可以衍生出多种同级别不同定位的车型。因此,小鹏有能力在紧凑型和中型汽车中实现快速覆盖。相比之下,蔚来虽然有三款产品,但其实都是中级车,是同级别底盘衍生出来的三款车型。紧凑型车型中,蔚来还没有推出产品,需要重新打造底盘。图片来源@视觉中国11月的几天之内,“造车新势力”的消息接踵而至。好消息是,蔚来、理想和小鹏分别发布了符合市场预期的销售报告,显示销量继续平稳攀升,从而推动股价上涨。同时,11月2日,政府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占新车总销量的20%,预示着市场空间巨大,政策稳定。坏消息是产品问题不断出现。据李官方统计,截至今年10月31日,李ONE共发生前悬架碰撞事故97起,其中前悬架下臂球头脱离球销10起。为此,为6月1日前生产的产品提供“免费升级”是理想的。事实上,随着市场份额的增加,新车电源产品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不仅理想,今年10月份一个月内,威马的产品已经自燃两次;8月,小鹏产品发生火灾;蔚来的成长一直伴随着关于产品的负面新闻。就连国内造车新势力的典范特斯拉也在日前提交了召回计划,称“部分车辆在受到较大的外部冲击时,前悬架和后连杆的球头螺栓会出现初期裂纹”,从而存在安全隐患。特斯拉的召回还被新华社批评为“甩锅”消费者,让事情更加引人注目。频发的事故和质量问题给急需突破销售瓶颈的“造车新势力”蒙上了一层阴影。其实不能简单的把造车新产品暴露出来的问题归结为“造车经验浅”,影响整车质量的环节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设计和技术。目前国内无论是贴牌还是自建工厂,在技术方面都没有明显短板;设计上是否存在问题,基本的安全问题需要经过多项三方测试才能上市,而基本问题往往需要在产品投放市场后才能逐渐发现和完善。相比于能力,我们更需要关心的是这些问题会不会影响几家新造车公司的口碑,从而影响产品口碑,甚至影响后续的销量攀升。事实上,投资者对“造车新势力”的评判标准已经发生了变化。销量能否顺利攀升,未来是否有能力实现规模化生产和销售,成为投资者考虑包括特斯拉在内的新造车企业的重要标准。这从最近相关公司的销量和股价走势的关系就可以看出来。从长远来看,是新能源还是燃油车,并不是汽车消费需求的最终分类。真正狭义的乘用车分类,还是会回归传统,回归各自的细分市场,无论是紧凑型、中型还是大型车,轿车、SUV还是MPV,豪华品牌还是中档品牌。面对复杂的汽车需求细分市场,短期内造车新势力的机会仍将持续。但从中长期来看,在追求规模上,蔚来走的是对标BBA的道路,而小鹏和威马堪比大众和丰田。几家新造车公司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竞争,但如何在各自领域站稳脚跟,却有着不同的挑战。“造车体验”是蔚来人的命门吗?新造车动力产品的问题,挑动了公众最敏感的神经——安全。其实汽车品牌当然要对产品的安全负全责,但在实际造车过程中,无论是新势力还是传统车商,安全问题都可以追溯到两个环节,设计和技术。设计决定一个产品是否存在整体问题,技术决定产品的一致性,决定是否有不合格产品出厂。在技术方面,国内工厂无论是自建还是贴牌,都没有不可逾越的瓶颈。硬件方面,国内整车制造厂往往是全球标杆工厂。在“软件”方面,通过多年的合资,国内汽车厂的制造工人和管理人才不再稀缺。当然,制造业是一件非常复杂和具体的事情。蔚来的产品由江淮汽车制造,小鹏Ideal自建工厂。OEM的契合度和新工厂的管理水平都会影响最终的工艺质量。但是在这个维度上,新旧汽车厂商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界限。在设计方面,对于新造车者来说,设计水平的差异可以直接体现在用车体验上,同时也会影响到极致的安全性。但是新车上市需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既有内部测试,又有多轮强制三方测试,所以在安全上达到及格线并不难。从目前的案例来看,李ONE的问题确实来自于设计,但并没有引发缺陷产品的强制召回。在10月威马的两起“自燃”中,官方并未发布更多细节,但根据威马10月28日通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召回公告,公告将自燃原因归结为电池供应商中兴高能“在生产过程中混入杂质,导致动力电池锂异常析出”。及格线以下的称为“缺陷”,及格线以上的称为“问题”。一个全新的汽车产品的设计问题,需要通过收集市场上的问题来改进。即使是传统车厂,如果推出一个全新的平台,一个全新的底盘产品,也需要找出投放市场后的问题,避免在下一代产品中出现。现在知名的燃油车往往都是经过多轮换代才完善的,这不能理解为新车厂商和传统车厂商的绝对差距。即便如此,对于家用车来说,安全性是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在豪华汽车品牌中,沃尔沃给观众留下的品牌印象是稳定和安全,这一直是……在BBA的进攻中不可避免。日系车被认为是不耐撞的,所以不安全,这也是很多消费者不选择日系的原因。事实上,这些结论都无法得到统计数据的支持,但新闻和用车体验引发的直觉最终汇聚成消费者对汽车品牌挥之不去的评价。百年品牌尚且如此,对于处于品牌建设期的造车新势力来说更是至关重要。目前造车新势力的问题,如果“小错不断”,即使“大错不犯”,也容易消耗用户对品牌的信任,如果处理不当,会成为未来品牌建设的魔咒。蔚来、理想和小鹏的新挑战在哪里?事实上,目前造车新势力正处于品牌建设和销量攀升的关键阶段,能否挺过这一阶段决定了其股价、可持续融资能力乃至未来的生存。11月2日,三家新车公司迫不及待地发布销量。10月份,蔚来共交付新车5055辆,理想交付新车3692辆,小鹏交付新车3040辆。今年前十个月,蔚来共交付3.14万辆,同期理想和小鹏分别交付2.19万辆和1.71万辆。10月销售快报发布后,昨日蔚来美股股价收盘上涨8.96%,理想股价上涨13.44%,小鹏股价上涨6.91%。在业内人士看来,二级市场对造车新势力的销量越来越敏感,说明投资者对造车新势力的评价标准发生了变化。此前,投资者对造车新势力的关注点在于能否推出产品,能否解决量产和交付问题,能否建立产品生产的一致性,能否构建稳定的供应链。但现在,他们能否实现销量攀升,是资本市场考验新造车企业的下一轮竞争。“外界依然预期造车新军随时可能倒下。”民生证券的一位分析师告诉商业数据学院,“造车新势力需要不断证明自己有独立的生存能力和更好的资金链,但这两者都需要通过销量攀升来实现。”事实上,带动零配件的大规模采购和国产化生产,是降低生产成本,实现毛利正变的重要一步。以特斯拉为例。特斯拉国产化后,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原材料成本下降20%-30%,被认为是支持model 3在华降价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销量能否顺利攀升,是决定新造车企业商业价值的关键。“投资者之所以看好新车动力,是因为汽车行业正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给了新进入者成长为受欢迎的车企的机会。”上述分析师对商业数据学院表示,在她看来,如果产品不能普及,不能在汽车市场分享到真正的蛋糕,新造车企业即使存活下来,也缺乏投资价值。以特斯拉为例。长期以来,特斯拉一直被视为高科技企业,获得了很高的估值。日经BP在拆解其产品后得出结论,特斯拉的电子架构已经领先竞争对手6年。然而,特斯拉的股价今年继续上涨,甚至在6月份超过丰田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汽车公司。在这一轮上涨的背后,特斯拉并没有在电动技术和智能领域取得关键突破。低价畅销的Model 3被认为是新的驱动力。即使model 3经历了几轮降价,国内价格比首发价格下降了近10万元,但投资者并没有将此解读为特斯拉产品竞争力的下降。他们反而认为这是其规模价值的体现,不再是少数人“玩具”的信号。通过本地化生产,特斯拉也可以证明自己可以成为一家受欢迎的汽车公司,这将推动市值上升。

Weilai, Tucki, Tesla, Volkswagen, Toyota

(资料来源: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新汽车品牌、销量和ma……et占有仍然是积累口碑和售后服务能力的关键。即使电动汽车对售后的依赖程度低于燃油汽车,但与其他商品相比,汽车的生命周期更长,仍然高度依赖售后服务。市场销售和占有规模是支撑售后服务网络建立的基础,而售后服务能力反过来又是影响汽车产品竞争力的关键。经过近6年的增长,投资者对新的汽车制造力量有了更高的期望。销量的爬坡能力不仅影响融资空间,也是证明造车新势力商业价值的关键。新的汽车力量已经走向不同的轨道。蔚来、理想和小鹏为了扩大销量,在产品线和销售规模的起步阶段选择了不同的赛道,相互之间没有太大的竞争。汽车的多样化需求决定了不同的产品有生存空间。但这也导致了它不同的竞争方向。虽然业界经常拿手机和汽车做比较,它们是不同的产品,消费者对手机硬件的需求是有限的,但对汽车的需求差异直接体现在硬件上。不同尺寸、档次、品牌的轿车、SUV、MPV都有自己的市场,这就为差异化的产品定位留下了空间。以燃油车为例,在传统的汽车厂商中,没有一个单一的产品能够在任何一个细分市场赢得绝大多数。这就给了国内新车企不一样的选择。其中,蔚来现阶段的产品是针对豪华车市场的。蔚来目前有三款产品,分别是大型SUV产品ES8、中型SUV产品ES6和轿跑EC6。这三款车的价格在补贴前都在30-60万元之间,针对的是BBA(宝马、奔驰、奥迪)市场。不过,虽然有三款产品,但ES6其实是ES8的低配版,而EC6是ES6的轿跑版;针对不同细分市场的三种产品可以共享关键零部件和底盘,提高规模经济效益。李ONE面向中高端市场,价格也在30万以上,与ES6有一定交集,提供的产品比蔚来更具性价比。但与蔚来的纯电动车不同,李ONE采用的是增程技术路线,优势在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里程焦虑,这是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痛点;缺点是增程产品还是需要油耗,拿不到政府消费补贴。但无论如何,通过技术路线的差异,李ONE和蔚来实际上进入了不同的轨道。小鹏和魏玛是从大众市场开始的。小鹏G3和威马EX5的价格在10-20万元不等,更多的是针对限牌城市的交通需求,以及在线租车等商务用车需求。从这个区间开始,两个品牌继续推出中型车小鹏P7和威马Mavens,在特斯拉Model 3的市场上与特斯拉争夺性价比,价格更低,约3万元,空间更大,续航里程更长。这一后续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切入Model 3培养的市场,小鹏P 7月销量接近3000辆。据乘联会9月统计,是造车新势力中唯一一款销量前十的车型。而小鹏P7定位的20-30万区间的车市,无论是车型还是价格区间,都与蔚来和理想没有交集。

Weilai, Tucki, Tesla, Volkswagen, Toyota

(来源: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起步产品策略的不同也使得三家公司进入了不同品牌竞争力的建设方向。其实从车企的角度来看,目前汽车品牌有两种竞争策略。首先是性价比策略,覆盖所有细分市场,通过在消费端扩大销量来实现规模经济,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降低汽车价格,建立价格壁垒。在这个战略下,诞生了世界上最大的车企丰田和大众。二是奢侈品牌战略,需要更强大的营销来实现品牌调性,甚至需要品牌历史文化积淀来形成差异化感知。传统车企中,宝马、奔驰、奥迪等豪华品牌就是这样的品牌。目前,业内普遍认为,小鹏和威马正在走向高性价比战略,而蔚来正在走向奢侈品牌战略。李斌在很多场合都毫不掩饰,他的目标就是挤进“BBA”,改成“NBA”。不同的起步方式,正把几家车企引向不同的道路。小鹏专注于产品。虽然目前只有两款产品,但都属于紧凑型和中型车。这两个级别不能共用底盘,但是不同级别的底盘可以衍生出多种同级别不同定位的车型。因此,小鹏有能力在紧凑型和中型汽车中实现快速覆盖。相比之下,蔚来虽然有三款产品,但其实都是中级车,是同级别底盘衍生出来的三款车型。紧凑型车型中,蔚来还没有推出产品,需要重新打造底盘。同时,蔚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营销上。为了打造品牌调性,蔚来在产品设计、车友圈的打造和运营上投入了更多的资源。整体来看,在造车新势力中,小鹏和威马走在丰田和大众的路上,在国内更直接的竞争将来自于比亚迪和BAIC,SAIC-大众和一汽-大众,它们最近已经投产了MEB平台工厂,甚至在国内继续降价后将是特斯拉的直接竞争对手。蔚来的理想竞争对手是宝马、奔驰、奥迪、特斯拉。结语其实目前的新能源汽车还是增量市场。全球来看,今年前三季度,电动汽车销量为178.4万辆。虽然实现了11%的同比增长,但市场渗透率仅为3.4%。在中国,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整体普及率只有5%。如果按照2025年20%的规划目标渗透率计算,4年内狭义乘用车市场新能源汽车销量应达到400万辆以上,净增长空间近300万辆。增量的市场,不同的产品,不同的品牌轨迹,让蔚来、理想、小鹏彼此之间并没有太大的竞争,这或许就是李斌、李想、何能坐在一起谈笑风生的原因。相反,在各自领域建立规模优势的过程中,三个最大的竞争对手正在逐渐唤醒传统……r公司。目前蔚来、理想、小鹏已经连续两个月达到3000辆的规模,未来销量继续攀升问题不大。然而,面对更广阔的市场,小鹏和威马的竞争对手将是几乎所有的主流车企。作为新品牌,如何将自己相对于丰田和大众的先发优势转化为产品和规模优势,将是他们面临的一道难题。从自主品牌汽车近十年的竞争经验来看,制造水平的差异已经不存在,但核心技术、品牌信任度和渠道服务能力才是它们面对合资品牌竞争的主要命门。在电动汽车领域,小鹏、威马、大众和丰田在核心技术上其实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但丰田和大众在建立品牌信任和渠道服务能力上有规模优势。现在,10月底which大众斥资170亿建设的MEB工厂已经在沪投产,ID系列产品也开始出现,这显然是国内市场对小鹏、威马乃至特斯拉的最大威胁。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用户口碑是影响消费者对品牌信心的关键。随着品牌市场和用户使用时间的增加,即使很小的事故概率也会随着总量增加。现阶段,珍惜暴露出来的问题,更好地解决,将是成本最低,隐患最少的方案。对于更高端的市场,品牌营销的影响力越大,门槛越高。相比之下,这是蔚来的痛点,也比小鹏和魏玛更难。从之前豪华品牌的竞争中我们可以看到,即使丰田的雷克萨斯、日产的英菲尼迪、本田的讴歌在技术实力上并不逊色,营销投入也在不断加大,但它们依然披着“二线豪华品牌”的外衣,无法与BBA抗衡。正是因为在品牌上的积累不足,蔚来之前在品牌营销上花了很多钱。虽然营销的性价比不高,但也获得了一定的市场认知度,初步建立了车友文化。但国产特斯拉的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强,BBA多款纯电动车的国产上市已经迫在眉睫,蔚来的考验也在不断刷新。同时,蔚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营销上。为了打造品牌调性,蔚来在产品设计、车友圈的打造和运营上投入了更多的资源。整体来看,在造车新势力中,小鹏和威马走在丰田和大众的路上,在国内更直接的竞争将来自于比亚迪和BAIC,SAIC-大众和一汽-大众,它们最近已经投产了MEB平台工厂,甚至在国内继续降价后将是特斯拉的直接竞争对手。蔚来的理想竞争对手是宝马、奔驰、奥迪、特斯拉。结语其实目前的新能源汽车还是增量市场。全球来看,今年前三季度,电动汽车销量为178.4万辆。虽然实现了11%的同比增长,但市场渗透率仅为3.4%。在中国,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整体普及率只有5%。如果按照2025年20%的规划目标渗透率计算,4年内狭义乘用车市场新能源汽车销量应达到400万辆以上,净增长空间近300万辆。增量的市场,不同的产品,不同的品牌轨迹,让蔚来、理想、小鹏彼此之间并没有太大的竞争,这或许就是李斌、李想、何能坐在一起谈笑风生的原因。相反,在各自领域打造规模优势的过程中,最大的三家竞争对手正在逐渐唤醒传统车企。目前蔚来、理想、小鹏已经连续两个月达到3000辆的规模,未来销量继续攀升问题不大。然而,面对更广阔的市场,小鹏和威马的竞争对手将是几乎所有的主流车企。作为新品牌,如何将自己相对于丰田和大众的先发优势转化为产品和规模优势,将是他们面临的一道难题。从过去十年自主品牌汽车的竞争经验来看,制造水平的差异不再是……sts,但核心技术、品牌信任和渠道服务能力是他们面对合资品牌竞争的主要命门。在电动汽车领域,小鹏、威马、大众和丰田在核心技术上其实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但丰田和大众在建立品牌信任和渠道服务能力上有规模优势。现在,10月底which大众斥资170亿建设的MEB工厂已经在沪投产,ID系列产品也开始出现,这显然是国内市场对小鹏、威马乃至特斯拉的最大威胁。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用户口碑是影响消费者对品牌信心的关键。随着品牌市场和用户使用时间的增加,即使很小的事故概率也会随着总量增加。现阶段,珍惜暴露出来的问题,更好地解决,将是成本最低,隐患最少的方案。对于更高端的市场,品牌营销的影响力越大,门槛越高。相比之下,这是蔚来的痛点,也比小鹏和魏玛更难。从之前豪华品牌的竞争中我们可以看到,即使丰田的雷克萨斯、日产的英菲尼迪、本田的讴歌在技术实力上并不逊色,营销投入也在不断加大,但它们依然披着“二线豪华品牌”的外衣,无法与BBA抗衡。正是因为在品牌上的积累不足,蔚来之前在品牌营销上花了很多钱。虽然营销的性价比不高,但也获得了一定的市场认知度,初步建立了车友文化。但国产特斯拉的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强,BBA多款纯电动车的国产上市已经迫在眉睫,蔚来的考验也在不断刷新。

标签:蔚来小鹏特斯拉大众丰田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全球新能源9月榜单:大众ID.3崛起,欧洲市场全面超越中国

根据EVsales数据,全球新能源乘用车9月销量达346万辆,环比增长434,同比上涨884,是近三年的单月最高销量水平,其中中国市场贡献了379的份额,欧洲则贡献了46

1900/1/1 0:00:00
继特斯拉之后 均胜电子供货大众:订单金额超100亿元

随着一汽大众IDID4CROZZ和上汽大众ID4X完成中国首秀,入门大众ID系列供应链的中国零部件企业均胜电子大订单落地。

1900/1/1 0:00:00
蔚来股价周一涨9%创新高 市值达450亿美元高于上汽集团

TechWeb11月3日消息,蔚来股价涨势如虹,周一涨近9至3332美元,盘中最高达3494美元,创新高。

1900/1/1 0:00:00
上海外牌限行新政致二手车成交量激增

上海车主纷纷选择卖掉手中的外牌车辆。数据统计图表中新网上海11月2日电记者陈静10月下旬,上海公布了新的外牌限行政策。

1900/1/1 0:00:00
10月继续复苏,美国车市仍有“窟窿”要补

2020年伊始,美国汽车制造商比分析师要乐观,期待收获一个差强人意的2020,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却给所有人带来了当头一棒。不过,在第三季度,全球各大主要市场均释放出一些积极信号,美国也在其列。

1900/1/1 0:00:00
全产品线崛起,本田连刷4次销量纪录

当德系、美系等主流的合资车企纷纷在这个熟悉又表露出陌生的江湖中,一遍又一遍地搜寻着每月销量成绩中的些许亮点之际,于整个日系阵营,于本田汽车,实则却是在以一个全新的姿态屹立在这个备受洗礼的市场风口,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