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裁员CEO”落幕,但零部件巨头的阵痛还在继续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十年前,重返大陆集团(Continental AG)的Elmar Degenhart博士拯救了公司于水火之中,带领这家老牌零部件制造商走出了经济危机的低谷。十年后,这位曾经的英雄在任期结束前辞职。他躲过了十年前的“大风大浪”,却在新四化改造的“风暴”中提前谢幕。

大陆集团(Continental)近日宣布,首席执行官德根哈特(Degenhardt)因健康原因已于10月底向监事会提交辞呈。在集团推进新技术改革,试图加快内部重组的同时,集团掌门人的突然离职,再次让业界的目光聚焦到目前面临的诸多转型问题上。

Volkswagen, Toyota

德国《经理人杂志》10月底爆料称,大陆集团最高领导人可能被“解雇”。由于高管团队缺乏战略远见,大陆集团近年来陷入了主营业务业绩持续下滑、新四化转型缓慢、仓促裁员倒闭工厂等尴尬境地。监事会甚至放出狠话,称目前的领导团队无力解决当前的问题,公司已经开始为德根哈特寻找下一任CEO。

“被辞职”的小道消息还在业内流传。官方宣布提交辞呈,受到了大陆集团的重视,也有人调侃他。集团史上“裁员最严”的CEO,终于被“裁”了一地鸡毛,结局似乎略显讽刺。

是的,高达3万人的裁员规模,对任何一家制造业巨头来说都不是一个小数目。在德根哈特自己看来,汽车行业正在经历70年来最大的危机。二战结束以来,从未有过类似的黑暗时刻,零部件企业受到的打击比汽车制造商更大。

然而,大陆集团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一级供应商生存的一面镜子。我们把镜子放在不同的角度,可以反映出零部件行业的很多痛点。

Volkswagen, Toyota

大陆巨轮的转型之痛

就在一个月前,大陆航空宣布进一步裁员,或将裁减至多13%的员工,以实现每年至少10亿欧元的成本削减计划。值得一提的是,此轮减持计划覆盖范围之广,向下“动刀”的速度之快超出业界预期——

根据计划,90%的重组措施将在2025年前全面实施,这将影响3万个工作岗位。约1.3万个德国工作岗位将被转移至其他地区或被裁撤。除了生产和管理部门,就连R&D部门也将在此次收缩中受到影响。

裁员越激进,焦虑越蔓延。只是到现在,这种焦虑直接削弱了集团监事会对高管团队扭转颓势的信心。站在转型的转折点上,他们不得不考虑寻找一个更合适的领导者。

数据虽然冰冷,但不会说谎。今年1-6月,大陆集团业绩创70年新低,合并销售额165.3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1335亿元),同比下降26%,而息税前盈利亏损3.93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31.8亿元),同比下降125%。

Volkswagen, Toyota

虽然第三季度的最终财务报告要到11月11日才会公布,但根据大陆集团日前披露的消息,该公司7-9月净利润和息税前盈利均为负值,而目前的重组费用将达到6.87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53.7亿元)。这一过程将给集团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对利润的负面影响将在第三、四季度进一步凸显。

与其他竞争对手一样,大陆集团正在经历痛苦的转型时期。早在2018年初,该集团确认将考虑精简业务,股价飙升至历史新高。然而,在接下来的三年里,法力……ment在运营评估方面几乎没有实质性进展,市值蒸发了近三分之二。

该组织的最高劳工领袖哈桑·阿拉克(Hasan Allak)在今年上半年的一份声明中表示,新冠肺炎的肆虐对他们是一个严重的打击,但过去几年也存在许多管理失误,比如一度夸大的增长目标、质量问题和数十亿美元的资产减记。总之,潜在的风险已经在酝酿了。新冠肺炎这只黑天鹅突然飞了过来,只是提前了矛盾的爆发时间。

Volkswagen, Toyota

据悉,德根哈特不仅速度慢,而且优柔寡断。

近年来,大陆集团的业务构成过于依赖传统业务,之前的大规模扩张也被证明已经过时。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德根哈特曾因几项决策失误受到内部批评,包括德国亚琛一家轮胎厂关闭的沟通和处理,以及他曾在2018年9月向员工发送了一封措辞异常严厉的电子邮件。

另一方面,他正在失去投资者的信心。

刚才简单提到,大陆集团的市值在短短几年内蒸发了一大半,投资者抱怨61岁的德根哈特在做出重要决策和处理复杂结构方面缺乏决心,在关键业务的转型方面不够果断。

特别是电力系统业务的分拆和寻求独立IPO后来被无限期搁置,理由是当前的经济环境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性。截至2019年底,该部门销售额达77亿欧元(折合人民币602亿元),员工超过4万人。

Volkswagen, Toyota

来自德国的行业焦虑

关闭工厂和裁员成为德根哈特陷入腹背受敌的重要导火索。此前德国媒体披露,德根哈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不仅引发了员工和工会的强烈反对,还一度被德国政府约谈,甚至被当地政客批评为“疯狂的措施”和“来自资本主义的冷血行为”。

上半年,大陆集团在德国亚琛规划了一家马牌轮胎工厂,并在该基地裁减了近2000名员工。没想到,这一举动让德国联邦总理候选人、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州长阿明·拉谢非常不满。一个月前,他在多个公开场合批评了大陆集团的管理层,并表示这样的决定将对被裁员工构成重大威胁,并影响太多家庭,相关影响将持续数年。

但是,大陆的经历只是德国零部件行业巨震的一个方面。属于德国阵营的ZF已计划在2025年前裁员约1.5万人,约占其员工总数的10%。舍弗勒今年也加入了裁员的行列。被裁掉的4400人中大多数在德国。

舍弗勒的一名高管早些时候告诉英国《金融时报》,当公司拥有更广泛的全球客户基础时,本地化生产变得越来越重要。过去,他们的大部分裁员是在海外进行的,但现在他们开始着手处理德国的精简工作。到目前为止,德国的汽车产业支撑了200多万个国内就业岗位,直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以上。

Volkswagen, Toyota

业内还有另外一种声音。

在一级供应商第一梯队中,大陆集团是典型的上市公司。这类企业在转型升级或自我转型的过程中,一定要兼顾股价和投资者的利益,更注重短期业绩和利益回报。如果成绩单上的数据不理想,董事会或管理层会迫于各方压力,轻易做出裁员削减成本、更换高管安抚利益相关者等相关决策。

正因为如此,大陆集团的激进经营是这类企业紧急自救的典型注解。另一方面,该集团的竞争对手,虽然在新四化的过渡节点面临一系列复杂问题,但并不……在处理员工关系和调整组织结构方面,美国不如内地仓促。

Volkswagen, Toyota

零件巨头腹背受敌。

如前所述,汽车行业正在经历70年来最困难的时期,零部件企业受到的冲击比汽车制造商更大。

为什么这么说?

德根哈特曾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表示,全球新车产量至少要到2025年才能恢复到2017年的峰值水平。这些曾经享受技术和制造规模红利的汽车供应商,正面临新车销售普遍放缓的压力。随着汽车厂商销量萎缩、业绩恶化,零部件采购量逐渐下降,这也对上游零部件企业提出了更为苛刻的降本要求。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丰田控股的电装。

最大的压力来自新四化的改造。

业内都知道,新能源/电动化和自动驾驶/智能化是汽车行业在技术上最重要的两个进化方向,也是“烧钱的巨大坑”。在未来的智能电动车时代,车企面临着比燃油车时期更大的研发支出压力,就连大众这样的公司也逐渐觉得缩减开支、抱团势在必行。

这样的焦虑也传导到了上游的零部件供应商。以大陆集团为例,德根哈特最受诟病的就是新四化业务转型太慢。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大陆集团都在“吃老本”。经过几十年的快速扩张,对于传统业务的增长过于急功近利。

Volkswagen, Toyota

当然,他们也要面对来自IT巨头和互联网玩家的跨界挑战。英伟达等硬件公司在百度建立了自己的技术壁垒,谷歌、亚马逊等知名巨头也早早进入市场,而华为这样的“后来者”也对汽车这块蛋糕野心勃勃,不断挑战巨鳄的行业地位。

刚刚过去的10月30日,华为在年度新品发布会上首次公布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品牌HI,正式宣布进军汽车行业的市场野心。

当然,说到目前零配件领域的窘境,冠状肺炎的催化剂绝对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以大陆航空为例。由于疫情的持续影响,他们原本计划在今年投资的新信息技术项目,扩大工厂产能的计划,以及自动驾驶技术的一些投资都被搁置,公司也未能确认重启这些关键业务的具体时间。

Volkswagen, Toyota

?

根据北美汽车研究中心的数据,在冠状病疫情期间,美国供应商的现金压力是大萧条时期的2.5倍。与拥有数十亿美元现金的大型汽车制造商不同,许多供应商没有准备好应对如此剧烈的经济衰退,尤其是中小企业,它们将面临困难时期,因为这类企业无法像一级零部件巨头那样获得足够的信贷额度。

作为大陆历史上少有的按下大规模裁员按钮的领导人,德根哈特的谢幕给业界留下了太多的猜测。回顾这位老员工随集团走过的风风雨雨,他绝不是汽车零部件领域唯一的“德根哈特”。

文/北岸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和“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或登陆《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十年前,重返大陆集团(Continental AG)的Elmar Degenhart博士拯救了公司于水火之中,带领这家老牌零部件制造商走出了经济危机的低谷。十年后,这位曾经的英雄在任期结束前辞职。他幸免于……ig风浪”十年前,却在新四化改造的“风暴”中提前谢幕。

大陆集团(Continental)近日宣布,首席执行官德根哈特(Degenhardt)因健康原因已于10月底向监事会提交辞呈。在集团推进新技术改革,试图加快内部重组的同时,集团掌门人的突然离职,再次让业界的目光聚焦到目前面临的诸多转型问题上。

Volkswagen, Toyota

德国《经理人杂志》10月底爆料称,大陆集团最高领导人可能被“解雇”。由于高管团队缺乏战略远见,大陆集团近年来陷入了主营业务业绩持续下滑、新四化转型缓慢、仓促裁员倒闭工厂等尴尬境地。监事会甚至放出狠话,称目前的领导团队无力解决当前的问题,公司已经开始为德根哈特寻找下一任CEO。

“被辞职”的小道消息还在业内流传。官方宣布提交辞呈,受到了大陆集团的重视,也有人调侃他。集团史上“裁员最严”的CEO,终于被“裁”了一地鸡毛,结局似乎略显讽刺。

是的,高达3万人的裁员规模,对任何一家制造业巨头来说都不是一个小数目。在德根哈特自己看来,汽车行业正在经历70年来最大的危机。二战结束以来,从未有过类似的黑暗时刻,零部件企业受到的打击比汽车制造商更大。

然而,大陆集团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一级供应商生存的一面镜子。我们把镜子放在不同的角度,可以反映出零部件行业的很多痛点。

Volkswagen, Toyota

大陆巨轮的转型之痛

就在一个月前,大陆航空宣布进一步裁员,或将裁减至多13%的员工,以实现每年至少10亿欧元的成本削减计划。值得一提的是,此轮减持计划覆盖范围之广,向下“动刀”的速度之快超出业界预期——

根据计划,90%的重组措施将在2025年前全面实施,这将影响3万个工作岗位。约1.3万个德国工作岗位将被转移至其他地区或被裁撤。除了生产和管理部门,就连R&D部门也将在此次收缩中受到影响。

裁员越激进,焦虑越蔓延。只是到现在,这种焦虑直接削弱了集团监事会对高管团队扭转颓势的信心。站在转型的转折点上,他们不得不考虑寻找一个更合适的领导者。

数据虽然冰冷,但不会说谎。今年1-6月,大陆集团业绩创70年新低,合并销售额165.3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1335亿元),同比下降26%,而息税前盈利亏损3.93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31.8亿元),同比下降125%。

Volkswagen, Toyota

虽然第三季度的最终财务报告要到11月11日才会公布,但根据大陆集团日前披露的消息,该公司7-9月净利润和息税前盈利均为负值,而目前的重组费用将达到6.87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53.7亿元)。这一过程将给集团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对利润的负面影响将在第三、四季度进一步凸显。

与其他竞争对手一样,大陆集团正在经历痛苦的转型时期。早在2018年初,该集团确认将考虑精简业务,股价飙升至历史新高。但随后三年,管理层在运营评估上几乎没有实质性进展,市值蒸发了近三分之二。

该组织的最高劳工领袖哈桑·阿拉克(Hasan Allak)在今年上半年的一份声明中表示,新冠肺炎的灾难对他们来说是一个严重的打击,但在那里……过去几年也有许多管理失误,比如曾经夸大的增长目标、质量问题和数十亿美元的资产减记。总之,潜在的风险已经在酝酿了。新冠肺炎这只黑天鹅突然飞了过来,只是提前了矛盾的爆发时间。

Volkswagen, Toyota

据悉,德根哈特不仅速度慢,而且优柔寡断。

近年来,大陆集团的业务构成过于依赖传统业务,之前的大规模扩张也被证明已经过时。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德根哈特曾因几项决策失误受到内部批评,包括德国亚琛一家轮胎厂关闭的沟通和处理,以及他曾在2018年9月向员工发送了一封措辞异常严厉的电子邮件。

另一方面,他正在失去投资者的信心。

刚才简单提到,大陆集团的市值在短短几年内蒸发了一大半,投资者抱怨61岁的德根哈特在做出重要决策和处理复杂结构方面缺乏决心,在关键业务的转型方面不够果断。

特别是电力系统业务的分拆和寻求独立IPO后来被无限期搁置,理由是当前的经济环境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性。截至2019年底,该部门销售额达77亿欧元(折合人民币602亿元),员工超过4万人。

Volkswagen, Toyota

来自德国的行业焦虑

关闭工厂和裁员成为德根哈特陷入腹背受敌的重要导火索。此前德国媒体披露,德根哈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不仅引发了员工和工会的强烈反对,还一度被德国政府约谈,甚至被当地政客批评为“疯狂的措施”和“来自资本主义的冷血行为”。

上半年,大陆集团在德国亚琛规划了一家马牌轮胎工厂,并在该基地裁减了近2000名员工。没想到,这一举动让德国联邦总理候选人、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州长阿明·拉谢非常不满。一个月前,他在多个公开场合批评了大陆集团的管理层,并表示这样的决定将对被裁员工构成重大威胁,并影响太多家庭,相关影响将持续数年。

但是,大陆的经历只是德国零部件行业巨震的一个方面。属于德国阵营的ZF已计划在2025年前裁员约1.5万人,约占其员工总数的10%。舍弗勒今年也加入了裁员的行列。被裁掉的4400人中大多数在德国。

舍弗勒的一名高管早些时候告诉英国《金融时报》,当公司拥有更广泛的全球客户基础时,本地化生产变得越来越重要。过去,他们的大部分裁员是在海外进行的,但现在他们开始着手处理德国的精简工作。到目前为止,德国的汽车产业支撑了200多万个国内就业岗位,直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以上。

Volkswagen, Toyota

业内还有另外一种声音。

在一级供应商第一梯队中,大陆集团是典型的上市公司。这类企业在转型升级或自我转型的过程中,一定要兼顾股价和投资者的利益,更注重短期业绩和利益回报。如果成绩单上的数据不理想,董事会或管理层会迫于各方压力,轻易做出裁员削减成本、更换高管安抚利益相关者等相关决策。

正因为如此,大陆集团的激进经营是这类企业紧急自救的典型注解。另一方面,集团的竞争对手虽然面临新四化转型节点的一系列复杂问题,但在处理员工关系、调整组织架构等方面并不像内地那样草率。

Volkswagen, Toyota

零件巨头腹背受敌。

如上所述,自动……ile行业正在经历70年来最困难的时期,零部件企业受到的打击比汽车制造商更大。

为什么这么说?

德根哈特曾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表示,全球新车产量至少要到2025年才能恢复到2017年的峰值水平。这些曾经享受技术和制造规模红利的汽车供应商,正面临新车销售普遍放缓的压力。随着汽车厂商销量萎缩、业绩恶化,零部件采购量逐渐下降,这也对上游零部件企业提出了更为苛刻的降本要求。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丰田控股的电装。

最大的压力来自新四化的改造。

业内都知道,新能源/电动化和自动驾驶/智能化是汽车行业在技术上最重要的两个进化方向,也是“烧钱的巨大坑”。在未来的智能电动车时代,车企面临着比燃油车时期更大的研发支出压力,就连大众这样的公司也逐渐觉得缩减开支、抱团势在必行。

这样的焦虑也传导到了上游的零部件供应商。以大陆集团为例,德根哈特最受诟病的就是新四化业务转型太慢。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大陆集团都在“吃老本”。经过几十年的快速扩张,对于传统业务的增长过于急功近利。

Volkswagen, Toyota

当然,他们也要面对来自IT巨头和互联网玩家的跨界挑战。英伟达等硬件公司在百度建立了自己的技术壁垒,谷歌、亚马逊等知名巨头也早早进入市场,而华为这样的“后来者”也对汽车这块蛋糕野心勃勃,不断挑战巨鳄的行业地位。

刚刚过去的10月30日,华为在年度新品发布会上首次公布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品牌HI,正式宣布进军汽车行业的市场野心。

当然,说到目前零配件领域的窘境,冠状肺炎的催化剂绝对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以大陆航空为例。由于疫情的持续影响,他们原本计划在今年投资的新信息技术项目,扩大工厂产能的计划,以及自动驾驶技术的一些投资都被搁置,公司也未能确认重启这些关键业务的具体时间。

Volkswagen, Toyota

?

根据北美汽车研究中心的数据,在冠状病疫情期间,美国供应商的现金压力是大萧条时期的2.5倍。与拥有数十亿美元现金的大型汽车制造商不同,许多供应商没有准备好应对如此剧烈的经济衰退,尤其是中小企业,它们将面临困难时期,因为这类企业无法像一级零部件巨头那样获得足够的信贷额度。

作为大陆历史上少有的按下大规模裁员按钮的领导人,德根哈特的谢幕给业界留下了太多的猜测。回顾这位老员工随集团走过的风风雨雨,他绝不是汽车零部件领域唯一的“德根哈特”。

文/北岸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和“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或登陆《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标签:大众丰田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上海外牌限行新政致二手车成交量激增

上海车主纷纷选择卖掉手中的外牌车辆。数据统计图表中新网上海11月2日电记者陈静10月下旬,上海公布了新的外牌限行政策。

1900/1/1 0:00:00
10月继续复苏,美国车市仍有“窟窿”要补

2020年伊始,美国汽车制造商比分析师要乐观,期待收获一个差强人意的2020,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却给所有人带来了当头一棒。不过,在第三季度,全球各大主要市场均释放出一些积极信号,美国也在其列。

1900/1/1 0:00:00
全产品线崛起,本田连刷4次销量纪录

当德系、美系等主流的合资车企纷纷在这个熟悉又表露出陌生的江湖中,一遍又一遍地搜寻着每月销量成绩中的些许亮点之际,于整个日系阵营,于本田汽车,实则却是在以一个全新的姿态屹立在这个备受洗礼的市场风口,

1900/1/1 0:00:00
美国大选揭晓前夜中概股集体冲高 造车新势力蔚来正式超越通用汽车

天了噜,美国大选结果正式揭晓的最后几个小时,中国造车新势力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均大涨,涨势十分喜人。

1900/1/1 0:00:00
继特斯拉之后 这家中国企业开挂了:狂揽100亿

(原标题:继特斯拉之后均胜电子供货大众:订单金额超100亿元)随着一汽大众IDID4CROZZ和上汽大众ID

1900/1/1 0:00:00
科技潮玩圈“头号网红”,埃安LX科技进化,价值全面提升

分享1月3日,广汽埃安LX科技进化,焕新登场。通过智能进化、性能进化和服务进化的全方位升级,再一次实现产品核心价值的加效提升,售价区间为22963496万元。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