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来自“大众图片”和“超级工厂”,一直以来都是特斯拉津津乐道的话题,但现在质疑声越来越多。12月25日,有媒体曝出,为完成产能不合格零件的装车,特斯拉Giga上海公司盛行“包工头”管理风格,员工福利待遇差,指出这是一个“血泪工厂”。对此,特斯拉副总裁陶林回应称:“文章太离谱了,超乎想象。”但产能确实是特斯拉走不出的“地狱”,再次引发了业内关于特斯拉市值是否存在泡沫的讨论。今年以来,特斯拉市值一路攀升,突破6000亿美元,是传统车企老大丰田的近3倍。从时间轴上看,特斯拉从2000亿美元到5000亿美元,用了不到5个月的时间,然后1000亿美元市值暴涨,只用了10个交易日。
特斯拉市值上涨如此之快,让外界惊叹不已。在其带领下,2020年,新能源汽车板块似乎集体挂上了第五档,涨幅空前。按照市场对车企的传统估值逻辑,作为造车生力军进入市场的新能源车企,无论是产销量、营业收入还是盈利能力,都远不如传统车企,但在资本市场上已经完成了对传统车企的持续超车。特斯拉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今年年中,特斯拉首次将传统汽车龙头丰田甩在身后,登顶全球市值最大的汽车公司。很少有人认为这仅仅是个开始。半年后的今天,特斯拉的市值已经超过了第二名到第六名(丰田、大众、奥迪、戴姆勒、比亚迪)的总和。大洋彼岸的“特斯拉中国弟子”中,ideal和小鹏今年夏天相继登陆美股,股价一路飙升,截至12月24日分别上涨154.96%和179.13%。与小鹏率先上市的蔚来,一扫去年“疯狂徘徊在1美元左右”的“颓势”,股价飙升至近60美元,今年以来上涨1038.56%。根据《彭博》2020年的相关指数,蔚来创始人兼CEO李斌的财富增速位列全球500富豪之首。不仅甩掉了“2019年度最差人物”的帽子,李斌还笑称“蔚来已经从ICU转到普通病房了”。
一时间,神话光环和强烈争议集中在新能源汽车上。一边是权威分析师炮轰新能源汽车将成为史上最大泡沫,一边是机构股东不断入市融资。同时,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投资标的的收益和估值存在巨大差异,但资本仍在孜孜不倦地追逐。他们中,谁失去了理智?支撑上涨的三重逻辑最近新能源汽车板块全线暴涨,业内一直在讨论是泡沫还是机会。经营状况的改善是新能源汽车估值上升的第一步。特斯拉财报显示,2020Q3营收同比增长39.2%,至87.7亿美元;净营业利润率创下4.2%的历史新高;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亿美元,环比增长148.96%,同比增长198.37%。已经连续第五个季度实现盈利,盈利能力稳步提升,现金流数据也表现稳健。这些成绩是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领先地位的有力支撑。在中国,蔚来、小鹏和理想宣布下半年毛利率转正。销量的增长持续提振营收,毛利高于预期,亏损大幅收窄。利润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值得期待。“电气三杰”的强劲表现继续向资本市场发出积极信号。在资本市场,单单“行业龙头”二字就意味着投资价值。能够在大潮中脱颖而出的顶级优质企业,必然是资金长期追逐的对象。
但是电动车并不是一个全新的物种。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引爆?“现在是理想的时机。”上海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基金经理萨姆解释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系统支持。除了插电,还要有5G通信,语音识别,充电桩,自动驾驶,AI。这些都是支撑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条件,有了这些,才会有新能源汽车的爆发。”耀途资本创始合伙人白也持类似观点。他认为今年资本蜂拥而至是必然的。“在技术变革和产业变革的时间节点上,市场上的资本必然会追逐创新型公司。此外,由于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今年很少有有价值的资产目标。在市场看来,新能源汽车概念股是不可多得的优质资产。”白透露:“一级市场现在都在‘抢’项目,根本不在乎估值。”明确的政策走向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提升的另一个重要支撑点。根据国务院《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普及率将达到近20%。就目前不足4%的渗透率而言,该领域未来发展空间广阔。“长期来看,政策将继续提振市场预期,资金对新能源汽车的关注度将会提高。”一位业内人士告诉亿欧。在自身业绩提升+行业迎来拐点+未来发展确定性的“三重保护”下,新能源汽车板块备受市场追捧是必然结果。接下来怎么唱?资本为新能源汽车高调造势,但还年轻的新势力接下来该唱什么?“判断是否存在泡沫的依据很简单。第一个企业是否有源源不断的自我造血盈利能力,能否不断扩大利润来源。”上述知情人士告诉亿欧。以特斯拉为代表的一批新能源车企已经初步展现出造血式盈利能力。未来的路逐渐清晰,“智能”会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弘景智家创始人兼CEO刘飞龙认为,智能驾驶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未来的出行方式,引领智能驾驶的重任就在“特斯拉”身上。“相比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更有斗志和活力,智能驾驶的研发基因是与生俱来的。”造车新势力旨在重新定义智能汽车,重塑汽车产业价值链。从盈利模式来看,传统汽车企业的利润主要由“汽车销售*自行车净利润”构成,而造车新势力从诞生之日起就嵌入了延伸价值链的布局,正在不断拓展软件、科技出行、增值服务等收入来源。凯辉基金创始人李茂祥认为,造车新势力的生态创造,为其持续实现储备了价值源泉。“未来的汽车不仅仅是汽车,它将成为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手机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最有价值的不是手机厂商,而是布局相关生态业务的公司。“12月21日,丰田掌门人丰田章男炮轰电动汽车、对电动化趋势不满的言论上了热搜。或许从侧面印证了新能源汽车正在对原有燃油车体系的商业模式产生强烈冲击。当日,a股新能源汽车板块再度全线爆发,锂电池、整车板块涨幅居前。比亚迪接近收盘涨停,收盘193.6元/股,成交额超120亿元居两市第一;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午后涨幅超过10%,总市值逼近7500亿元。最后,即使能理清新能源车企的估值提升逻辑,资本市场前所未有的高价和过热的上涨速度,也很可能透支其未来3-5年的市场预期。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行业分析师直言:“现在已经不流行讨论二级市场新能源板块是否存在泡沫。业界讨论的是这个结构性泡沫有多大,什么时候会破裂。”
金融投资大鳄乔治·索罗斯的一句话现在还挺适用:“要获得财富,途径就是认清它的假象,投资它,然后在假象被大众知晓之前退出游戏。”即使长期发展趋势确定,但新能源汽车板块短期市场波动较大,因此对于很多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的散户来说,投资需要更加谨慎。以特斯拉为例。最近1月股价振幅超过40%,部分投资者心态也随着股价波动。一位同时持有特斯拉和Xpeng Motors的股民坦言无法理解。为了避免被掐断,他最近打算适时“下车”。他苦笑:“持有新能源汽车真的需要信仰。”
题图来自“大众图片”和“超级工厂”,一直以来都是特斯拉津津乐道的话题,但现在质疑声越来越多。12月25日,有媒体曝出,为完成产能不合格零件的装车,特斯拉Giga上海公司盛行“包工头”管理风格,员工福利待遇差,指出这是一个“血泪工厂”。对此,特斯拉副总裁陶林回应称:“文章太离谱了,超乎想象。”但产能确实是特斯拉走不出的“地狱”,再次引发了业内关于特斯拉市值是否存在泡沫的讨论。今年以来,特斯拉市值一路攀升,突破6000亿美元,是传统车企老大丰田的近3倍。从时间轴上看,特斯拉从2000亿美元到5000亿美元,用了不到5个月的时间,然后1000亿美元市值暴涨,只用了10个交易日。
特斯拉市值上涨如此之快,让外界惊叹不已。在其带领下,2020年,新能源汽车板块似乎集体挂上了第五档,涨幅空前。按照市场对车企的传统估值逻辑,作为造车生力军进入市场的新能源车企,无论是产销量、营业收入还是盈利能力,都远不如传统车企,但在资本市场上已经完成了对传统车企的持续超车。特斯拉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今年年中,特斯拉首次将传统汽车龙头丰田甩在身后,登顶全球市值最大的汽车公司。很少有人认为这仅仅是个开始。半年后的今天,特斯拉的市值已经超过了第二名到第六名(丰田、大众、奥迪、戴姆勒、比亚迪)的总和。大洋彼岸的“特斯拉中国弟子”中,ideal和小鹏今年夏天相继登陆美股,股价一路飙升,截至12月24日分别上涨154.96%和179.13%。与小鹏率先上市的蔚来,一扫去年“疯狂徘徊在1美元左右”的“颓势”,股价飙升至近60美元,今年以来上涨1038.56%。根据《彭博》2020年的相关指数,蔚来创始人兼CEO李斌的财富增速位列全球500富豪之首。不仅甩掉了“2019年度最差人物”的帽子,李斌还笑称“蔚来已经从ICU转到普通病房了”。
< img alt = "特斯拉、丰田、蔚来、小鹏、比亚迪" src = "/eeimg/{ HostI }/img/2023030323647762377/4 . jpg "/……一时间,神话光环和强烈争议集中在新能源汽车上。一边是权威分析师炮轰新能源汽车将成为史上最大泡沫,一边是机构股东不断入市融资。同时,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投资标的的收益和估值存在巨大差异,但资本仍在孜孜不倦地追逐。他们中,谁失去了理智?支撑上涨的三重逻辑最近新能源汽车板块全线暴涨,业内一直在讨论是泡沫还是机会。经营状况的改善是新能源汽车估值上升的第一步。特斯拉财报显示,2020Q3营收同比增长39.2%,至87.7亿美元;净营业利润率创下4.2%的历史新高;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亿美元,环比增长148.96%,同比增长198.37%。已经连续第五个季度实现盈利,盈利能力稳步提升,现金流数据也表现稳健。这些成绩是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领先地位的有力支撑。在中国,蔚来、小鹏和理想宣布下半年毛利率转正。销量的增长持续提振营收,毛利高于预期,亏损大幅收窄。利润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值得期待。“电气三杰”的强劲表现继续向资本市场发出积极信号。在资本市场,单单“行业龙头”二字就意味着投资价值。能够在大潮中脱颖而出的顶级优质企业,必然是资金长期追逐的对象。
但是电动车并不是一个全新的物种。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引爆?“现在是理想的时机。”上海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基金经理萨姆解释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系统支持。除了插电,还要有5G通信,语音识别,充电桩,自动驾驶,AI。这些都是支撑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条件,有了这些,才会有新能源汽车的爆发。”耀途资本创始合伙人白也持类似观点。他认为今年资本蜂拥而至是必然的。“在技术变革和产业变革的时间节点上,市场上的资本必然会追逐创新型公司。此外,由于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今年很少有有价值的资产目标。在市场看来,新能源汽车概念股是不可多得的优质资产。”白透露:“一级市场现在都在‘抢’项目,根本不在乎估值。”明确的政策走向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提升的另一个重要支撑点。根据国务院《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普及率将达到近20%。就目前不足4%的渗透率而言,该领域未来发展空间广阔。“长期来看,政策将继续提振市场预期,资金对新能源汽车的关注度将会提高。”一位业内人士告诉亿欧。在自身业绩提升+行业迎来拐点+未来发展确定性的“三重保护”下,新能源汽车板块备受市场追捧是必然结果。接下来怎么唱?资本为新能源汽车高调造势,但还年轻的新势力接下来该唱什么?“判断是否存在泡沫的依据很简单。第一个企业是否有源源不断的自我造血盈利能力,能否不断扩大利润来源。”上述知情人士告诉亿欧。以特斯拉为代表的一批新能源车企已经初步展现出造血式盈利能力。未来的路逐渐清晰,“智能”会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弘景智家创始人兼CEO刘飞龙认为,智能驾驶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未来的出行方式,引领智能驾驶的重任就在“特斯拉”身上。“相比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更有斗志和活力,智能驾驶的研发基因是与生俱来的。”造车新势力旨在重新定义智能汽车,重塑汽车产业价值链。从盈利模式来看,传统汽车企业的利润主要由“汽车销售*自行车净利润”构成,而造车新势力从诞生之日起就嵌入了延伸价值链的布局,正在不断拓展软件、科技出行、增值服务等收入来源。凯辉基金创始人李茂祥认为,造车新势力的生态创造,为其持续实现储备了价值源泉。“未来的汽车不仅仅是汽车,它将成为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手机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最有价值的不是手机厂商,而是布局相关生态业务的公司。“12月21日,丰田掌门人丰田章男炮轰电动汽车、对电动化趋势不满的言论上了热搜。或许从侧面印证了新能源汽车正在对原有燃油车体系的商业模式产生强烈冲击。当日,a股新能源汽车板块再度全线爆发,锂电池、整车板块涨幅居前。比亚迪接近收盘涨停,收盘193.6元/股,成交额超120亿元居两市第一;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午后涨幅超过10%,总市值逼近7500亿元。最后,即使能理清新能源车企的估值提升逻辑,资本市场前所未有的高价和过热的上涨速度,也很可能透支其未来3-5年的市场预期。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行业分析师直言:“现在已经不流行讨论二级市场新能源板块是否存在泡沫。业界讨论的是这个结构性泡沫有多大,什么时候会破裂。"
金融投资大鳄乔治·索罗斯的一句话现在还挺适用:“要获得财富,途径就是认清它的假象,投资它,然后在假象被大众知晓之前退出游戏。”即使长期发展趋势确定,但新能源汽车板块短期市场波动较大,因此对于很多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的散户来说,投资需要更加谨慎。以特斯拉为例。最近1月股价振幅超过40%,部分投资者心态也随着股价波动。一位同时持有特斯拉和Xpeng Motors的股民坦言无法理解。为了避免被掐断,他最近打算适时“下车”。他苦笑:“持有新能源汽车真的需要信仰。”
标签: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Diess)认为,与丰田等传统对手相比,苹果进军汽车行业将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
1900/1/1 0:00:00据外媒报道,宝马汽车首席执行官奥利弗齐普策(OliverZipse)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宝马集团正计划加大电动汽车的生产。
1900/1/1 0:00:00题图来自“公开图片”“超级工厂”一向为特斯拉所津津乐道,但如今质疑声越来越多。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12月25日,日本政府宣布“绿色增长计划(greengrowthstrategy)”,将在未来15年内淘汰汽油车,旨在实现净零碳排放,并且希望到2050年,
1900/1/1 0:00:00本周,国内外汽车行业有哪些大事件发生英国与欧盟达成脱欧协议12月24日,在脱欧过渡期结束数日前,英国与欧盟达成脱欧贸易协议,汽车制造商们表示欢迎贸易协议。
1900/1/1 0:00:00推荐人:第一电动网行业主编邓娅2020年末,古惠南的头衔正式从广汽新能源总经理变为广汽埃安总经理,这将是他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转变之一。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