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再见2020 | 2021年的五大猜想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2020年即将成为历史。回顾过去,国内汽车市场经历了全面停产、停产,也经历了带货直播的狂潮。众多新造车企业相继爆发,新能源概念股股价飙升,自主车企集体暴涨。在这样一个不平凡的年末展望汽车市场的未来,2021年汽车市场有望发生哪些重大变化?面向2021年,基于新的政策和技术趋势,以及主流车企的目标规划,我们有五个大胆的猜想。让我们看看哪些是有希望实现的。第一,混动会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之前的主流技术路线。纯电、插电式混合动力甚至氢能源都是大家讨论较多的技术路线,在政策层面一直保驾护航,而普通的油电混合动力领域并没有特别的政策照顾,所以车企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除了丰田、本田等日系品牌在这方面特别擅长,市面上普通混动车型并不多。不过从2020年透露的线索来看,接下来很可能会流行混合动力技术路线。首先,有迹象表明政策上鼓励混合。一个多月前,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明确提出了未来15年全面混动传统汽车的目标。其次,国内很多车企已经开始加速混合动力技术的布局。2020年10月,丰田将THS混合动力汽车的核心系统转让给广汽集团,这是丰田首次向日本以外的企业出售混合动力技术。据了解,丰田著名的混合动力车型普锐斯和凯美瑞hybrid都配备了THS系统。收购丰田混动系统的广汽集团迅速将相关技术的应用提上日程。据广汽集团内部人士透露,搭载丰田THS系统的广汽混动产品最晚将于2021年上市。随后,2020年11月,吉利汽车宣布与戴姆勒合作,共同开发适用于下一代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总成。另据了解,吉利汽车第二代混合动力产品也将于2021年投放市场。此外,长城汽车最近发布了柠檬混合动力DHT架构。按照官方的说法,这是一套以“七位一体”高效多模式混合动力为核心打造的混合动力技术体系,包括DHT高度集成的油电混合动力系统、两种动力架构、三种动力总成。

Tesla, Toyota, Changan, Model 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柠檬杂交DHT示意图。图片来源:长城汽车官网似乎一下子,混动技术成了国内汽车行业的热门话题。这种情况其实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面对越来越严格的节能减排任务,各大车企确实面临着不小的政策压力,不得不采取更多措施并行追赶指标。另一方面,与其他新能源技术路线相比,常规混合动力在现阶段的技术成熟度和市场普及度方面具有优势。一旦政策发出鼓励的信号,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并不难。第二,特斯拉在国内市场开启收割模式。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真正畅销的车型只有两款。一款是上汽通用五菱的洪光MINI EV,以绝对低价赢得了终端市场的狂欢。最新的销售数据显示,这款小型电动车的月销量接近3万辆。另一个是特斯拉首款国产车型Model 3,一款起步价接近30万元的电动车(经过一年多次降价,目前国产Model 3的起步价为26.97万元)。11月已经交出了2万多的销量数据,特斯拉在国内市场的品牌号召力可见一斑。按照计划,以国产车型迅速打开国内市场的特斯拉也将在2021年推出另一款重磅国产车,国产pr……备受关注的uced Model Y车型将于2021年初正式交付。最近的信息显示,特斯拉已经在为Model Y的大规模交付做准备,上海工厂的扩建已经启动。到2021年,特斯拉在上海的产能将达到55万辆,其中25万辆可能用于生产新车Model Y..

Tesla, Toyota, Changan, Model 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特斯拉Model Y,图片来源,特斯拉官网从目前的市场来看,虽然特斯拉的产品存在各种问题,很多传统豪华车品牌也在新能源业务上发力,甚至很多豪华电动车都在市场上对标特斯拉,但至少在短时间内,特斯拉在中国的独家市场地位还是相当稳固的,相对低价的特斯拉产品在国内市场还会继续受到追捧。Model Y和Model 3,加上后面很可能国产的Model 2,中国市场能把特斯拉推多高,我们拭目以待。第三,十几年来自主标杆合资已经成为常态,自主品牌也一直在尝试突破。如果说三四年前,LECK和WEY品牌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成功的迹象,那么目前市场上一些自主高端产品的热销,则让我们进一步看到了自主标杆合资企业的希望。抛开蔚来、小鹏、理想等依靠电动化走高端路线的造车新势力不谈,蓝兔、知己等大型汽车集团近期推出的高端汽车品牌项目也暂且不提。仅仅从传统能源市场来看,主流自主车企的品牌认同度在近两年也有明显提升。众所周知,品牌力不足是自主车企之前失败的症结所在。自主车企品牌力的提升已经在2020年的市场表现中有所体现。2020年年中上市的长安UNI-T,几个月来销量过万。作为长安高端产品序列下的第一款车型,UNI-T的火爆为该系列后续车型开了个好头,即将于2021年上市的UNI-K车型也被圈了不少。还有吉利星锐,自主紧凑型轿车,价格直接进入主流合资轿车的价格区间。上市首月(2020年11月1日上市),交出了超7000辆的市场数据。盖世汽车获得的消息显示,12月份,在很多地区的吉利4S店,星锐车型都断货了,吉利新车的火爆程度可见一斑(当然新车刚上市,也有产能还在攀升的原因)。

Tesla, Toyota, Changan, Model 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星锐,图片来源:吉利汽车长安、吉利等自主车企旗下新车的市场表现说明了一个道理。自主车型只能走低端路线的说法已经过时了,靠实打实的产品力而不是低价吸引消费者的自主产品也是可以衡量的。换句话说,自主品牌挑战合资品牌的局面正在形成,自主对标合资可能真的会逐渐常态化。四。在L4自动驾驶成为主攻方向的前一天(12月30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关于推进道路交通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应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自动驾驶技术研发,推进自动驾驶旅客出行服务。在政策的鼓励下,可以预见自动驾驶技术相关的新一轮攻关浪潮即将到来。对于真正能实现自动驾驶的L4级技术,我们可能会有更多的期待。事实上,在2020年,全球自动驾驶行业的所有企业都已经开始尝试自动驾驶的商业应用,其中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最受关注。仅在国内市场,就有很多Robotaxi项目。6月,滴滴在上海宣布大规模落地自动驾驶载人示范应用项目;8月,AutoX正式面向上海用户推出Robotaxi服务;几乎与此同时,百度宣布在河北沧州开通ApolloGo Robotaxi服务,并于10月正式将相关服务带到北京。

Tesla, Toyota, Changan, Model 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滴滴自动驾驶服务计费界面,图片来源:滴滴代驾公司应用方面,大众、戴姆勒等巨头公司目前都在推进L4自动驾驶卡车的研发项目;东风此前已下线国内首款L4级5G自动驾驶汽车;长安推出L4级自动驾驶运营项目;蔚来还表示要重启L4自动驾驶的自研项目。从产业角度来看,虽然自动驾驶刚刚进入L3级量产阶段,但由于L3级量产车接连发生事故,以及在责任划定上的一些争议,L3级自动驾驶的实际应用前景已经蒙上了一层阴影。种种迹象表明,自动驾驶未来跳过备受争议的L3级别,直接进入L4级别相关技术的研发也并非不可能。日前,在“2020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期间,广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Xi·钟敏对媒体表示:“2022年必将是L4级自动驾驶元年”。为了顺利进入这个“元年”,2021年势必是相关企业聚焦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关键时间节点。五、新一轮跨界造车正式开启跨界造车一直是汽车行业的热词。造酒的造车企业,造房子的公司,家电企业,互联网企业都造了车。过去几年,国内外已经有多轮跨界造车风潮。近日,随着苹果将于2021年发布汽车项目的曝光,新一轮跨界造车开始了。据《经济日报》报道,苹果公司最近向何达、FTL -KY、合秦、福田等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提出了库存要求。据相关供应链公司透露,苹果预计将于2021年9月发布新车,其原型车已经在加州开始路测。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ss)此前的言论,已经引起了业界对苹果的关注。迪斯认为,与丰田等传统对手相比,苹果进入汽车行业将带来更严峻的挑战。

Tesla, Toyota, Changan, Model 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苹果汽车概念图,图片来源:Motor trend其实苹果要造车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2014年,苹果推出了Project Titan汽车项目,但项目进展并不顺利。苹果一度放弃了相关研发计划,2019年该项目也进行了大裁员。进入2020年后,可能受到特斯拉等新造车公司股价暴涨的刺激,苹果造车项目开始大幅加速。一直强调要两三年才能发布的第一款车型已经提前到2021年。除了苹果,国内四大互联网巨头最近也和专车发生了“绯闻”。华为希望与长安汽车共同打造高端智能汽车品牌,阿里巴巴已成为SAIC高端电动汽车品牌智记的股东之一。虽然百度和腾讯都没有明确消息要造车,但据传百度已经在考虑生产自己的电动汽车,腾讯也可能入股长安的高端智能汽车品牌。几个互联网大佬的秘密角力,很可能会在中国带来新一轮的混战。以上五个猜想是基于目前2021年汽车市场的走势,也是我们对2021年汽车市场的几个重要预期。至于哪一个会先实现,还是拭目以待吧。2020年即将成为历史。回顾过去,国内汽车市场经历了全面停产、停产,也经历了带货直播的狂潮。众多新造车企业相继爆发,新能源概念股股价飙升,自主车企集体暴涨。在这样一个不平凡的年末展望汽车市场的未来,2021年汽车市场有望发生哪些重大变化?面向2021年,基于新的政策和技术趋势,以及主流车企的目标规划,我们有五个大胆的猜想。让我们看看哪些是有希望实现的。第一,混动会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之前的主流技术路线。纯电、插电式混合动力甚至氢能都是大家讨论较多的技术路线,在政策层面一直都有保驾护航,但是普通的油电混合动力领域并没有特别的政策照顾,所以热情……车企参与度不高。除了丰田、本田等日系品牌在这方面特别擅长,市面上普通混动车型并不多。不过从2020年透露的线索来看,接下来很可能会流行混合动力技术路线。首先,有迹象表明政策上鼓励混合。一个多月前,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明确提出了未来15年全面混动传统汽车的目标。其次,国内很多车企已经开始加速混合动力技术的布局。2020年10月,丰田将THS混合动力汽车的核心系统转让给广汽集团,这是丰田首次向日本以外的企业出售混合动力技术。据了解,丰田著名的混合动力车型普锐斯和凯美瑞hybrid都配备了THS系统。收购丰田混动系统的广汽集团迅速将相关技术的应用提上日程。据广汽集团内部人士透露,搭载丰田THS系统的广汽混动产品最晚将于2021年上市。随后,2020年11月,吉利汽车宣布与戴姆勒合作,共同开发适用于下一代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总成。另据了解,吉利汽车第二代混合动力产品也将于2021年投放市场。此外,长城汽车最近发布了柠檬混合动力DHT架构。按照官方的说法,这是一套以“七位一体”高效多模式混合动力为核心打造的混合动力技术体系,包括DHT高度集成的油电混合动力系统、两种动力架构、三种动力总成。

Tesla, Toyota, Changan, Model 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柠檬杂交DHT示意图。图片来源:长城汽车官网似乎一下子,混动技术成了国内汽车行业的热门话题。这种情况其实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面对越来越严格的节能减排任务,各大车企确实面临着不小的政策压力,不得不采取更多措施并行追赶指标。另一方面,与其他新能源技术路线相比,常规混合动力在现阶段的技术成熟度和市场普及度方面具有优势。一旦政策发出鼓励的信号,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并不难。第二,特斯拉在国内市场开启收割模式。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真正畅销的车型只有两款。一款是上汽通用五菱的洪光MINI EV,以绝对低价赢得了终端市场的狂欢。最新的销售数据显示,这款小型电动车的月销量接近3万辆。另一个是特斯拉首款国产车型Model 3,一款起步价接近30万元的电动车(经过一年多次降价,目前国产Model 3的起步价为26.97万元)。11月已经交出了2万多的销量数据,特斯拉在国内市场的品牌号召力可见一斑。按照计划,以国产车型迅速打开国内市场的特斯拉也将于2021年推出另一款重磅国产车,备受关注的国产Model Y车型将于2021年初正式交付。最近的信息显示,特斯拉已经在为Model Y的大规模交付做准备,上海工厂的扩建已经启动。到2021年,特斯拉在上海的产能将达到55万辆,其中25万辆可能用于生产新车Model Y..

Tesla, Toyota, Changan, Model 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特斯拉Model Y,图片来源,特斯拉官网从目前的市场来看,虽然特斯拉的产品存在各种问题,很多传统豪华车品牌也在新能源业务上发力,甚至很多豪华电动车都在市场上对标特斯拉,但至少在短时间内,特斯拉在中国的独家市场地位还是相当稳固的,相对低价的特斯拉产品在国内市场还会继续受到追捧。Model Y和Model 3,加上后面很可能国产的Model 2,中国市场能把特斯拉推多高,我们拭目以待。第三,独立本……标注合资已经成为十几年的常态,自主品牌也一直在尝试突破。如果说三四年前,LECK和WEY品牌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成功的迹象,那么目前市场上一些自主高端产品的热销,则让我们进一步看到了自主标杆合资企业的希望。抛开蔚来、小鹏、理想等依靠电动化走高端路线的造车新势力不谈,蓝兔、知己等大型汽车集团近期推出的高端汽车品牌项目也暂且不提。仅仅从传统能源市场来看,主流自主车企的品牌认同度在近两年也有明显提升。众所周知,品牌力不足是自主车企之前失败的症结所在。自主车企品牌力的提升已经在2020年的市场表现中有所体现。2020年年中上市的长安UNI-T,几个月来销量过万。作为长安高端产品序列下的第一款车型,UNI-T的火爆为该系列后续车型开了个好头,即将于2021年上市的UNI-K车型也被圈了不少。还有吉利星锐,自主紧凑型轿车,价格直接进入主流合资轿车的价格区间。上市首月(2020年11月1日上市),交出了超7000辆的市场数据。盖世汽车获得的消息显示,12月份,在很多地区的吉利4S店,星锐车型都断货了,吉利新车的火爆程度可见一斑(当然新车刚上市,也有产能还在攀升的原因)。

Tesla, Toyota, Changan, Model 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星锐,图片来源:吉利汽车长安、吉利等自主车企旗下新车的市场表现说明了一个道理。自主车型只能走低端路线的说法已经过时了,靠实打实的产品力而不是低价吸引消费者的自主产品也是可以衡量的。换句话说,自主品牌挑战合资品牌的局面正在形成,自主对标合资可能真的会逐渐常态化。四。在L4自动驾驶成为主攻方向的前一天(12月30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关于推进道路交通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应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自动驾驶技术研发,推进自动驾驶旅客出行服务。在政策的鼓励下,可以预见自动驾驶技术相关的新一轮攻关浪潮即将到来。对于真正能实现自动驾驶的L4级技术,我们可能会有更多的期待。事实上,在2020年,全球自动驾驶行业的所有企业都已经开始尝试自动驾驶的商业应用,其中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最受关注。仅在国内市场,就有很多Robotaxi项目。6月,滴滴在上海宣布大规模落地自动驾驶载人示范应用项目;8月,AutoX正式面向上海用户推出Robotaxi服务;几乎与此同时,百度宣布在河北沧州开通ApolloGo Robotaxi服务,并于10月正式将相关服务带到北京。

Tesla, Toyota, Changan, Model 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滴滴自动驾驶服务计费界面,图片来源:滴滴代驾公司应用方面,大众、戴姆勒等巨头公司目前都在推进L4自动驾驶卡车的研发项目;东风此前已下线国内首款L4级5G自动驾驶汽车;长安推出L4级自动驾驶运营项目;蔚来还表示要重启L4自动驾驶的自研项目。从产业角度来看,虽然自动驾驶刚刚进入L3级量产阶段,但由于L3级量产车接连发生事故,以及在责任划定上的一些争议,L3级自动驾驶的实际应用前景已经蒙上了一层阴影。种种迹象表明,自动驾驶未来跳过备受争议的L3级别,直接进入L4级别相关技术的研发也并非不可能。日前,在“2020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期间,广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Xi·钟敏对媒体表示:“2022年必将是L4级自动驾驶元年”。为了顺利进入这个“元年”,2021年势必是相关企业聚焦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关键时间节点。五、新一轮跨界造车正式开启跨界造车一直是汽车行业的热词。造酒的造车企业,造房子的公司,家电企业,互联网企业都造了车。过去几年,国内外已经有多轮跨界造车风潮。近日,随着苹果将于2021年发布汽车项目的曝光,新一轮跨界造车开始了。据《经济日报》报道,苹果公司最近向何达、FTL -KY、合秦、福田等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提出了库存要求。据相关供应链公司透露,苹果预计将于2021年9月发布新车,其原型车已经在加州开始路测。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ss)此前的言论,已经引起了业界对苹果的关注。迪斯认为,与丰田等传统对手相比,苹果进入汽车行业将带来更严峻的挑战。

Tesla, Toyota, Changan, Model 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苹果汽车概念图,图片来源:Motor trend其实苹果要造车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2014年,苹果推出了Project Titan汽车项目,但项目进展并不顺利。苹果一度放弃了相关研发计划,2019年该项目也进行了大裁员。进入2020年后,可能受到特斯拉等新造车公司股价暴涨的刺激,苹果造车项目开始大幅加速。一直强调要两三年才能发布的第一款车型已经提前到2021年。除了苹果,国内四大互联网巨头最近也和专车发生了“绯闻”。华为希望与长安汽车共同打造高端智能汽车品牌,阿里巴巴已成为SAIC高端电动汽车品牌智记的股东之一。虽然百度和腾讯都没有明确消息要造车,但据传百度已经在考虑生产自己的电动汽车,腾讯也可能入股长安的高端智能汽车品牌。几个互联网大佬的秘密角力,很可能会在中国带来新一轮的混战。以上五个猜想是基于目前2021年汽车市场的走势,也是我们对2021年汽车市场的几个重要预期。至于哪一个会先实现,还是拭目以待吧。

标签:特斯拉丰田长安Model Y广汽集团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开年重磅丨「上硬菜」的小鹏和「大降价」的特斯拉

智能驾驶领域从来不缺新故事。

1900/1/1 0:00:00
当哪吒V遇到OPPO营销 ,能玩出什么新花样?

跨年夜,你和谁一起过?跟自己的那个TA?跟家人亲友?还是带着爱人亲友,与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嗨?电音、炫舞、抽奖、派对12月31日晚,

1900/1/1 0:00:00
服务先行 上汽大众斯柯达荣膺“2020中国汽车金扳手奖”

近日,由中国汽车市场、汽车与驾驶维修传媒和搜狐汽车联合发起主办的“2020中国汽车服务金扳手奖评选”榜单揭晓,上汽大众斯柯达品牌荣膺“2020中国汽车金扳手奖服务先锋奖”。

1900/1/1 0:00:00
电池供应链打通,LG 野心初现

于电池建厂的速度比拼中,LG与宁德时代都不甘落后。宁德时代在本月15日宣布对印度投资50亿美元建立锂电池厂。3天后,LG能源用98亿美元与印尼达成电动汽车(EV)电池投资交易达成协议。

1900/1/1 0:00:00
11月全球新能源车市:五国销量增幅达三位数

盖世汽车讯11月,全球新能源车细分市场异常火爆。

1900/1/1 0:00:00
连涨两月!俄罗斯11月新车销量增6% 吉利奇瑞增幅达三位数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欧洲商业协会(AEB)的数据显示,11月,俄罗斯新车销量同比上涨59,至157580辆,这是自10月销量上涨7(迄今最高涨幅)之后连续上涨的第二个月。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