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著名律师武峰:智能网联汽车个人信息保护不是无法可依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个人信息和数据成为行业内外关注的话题。此前,汽车预言家就智能网联汽车数据保护和数据退出做了专题报道,再次引发了外界对智能汽车个人信息数据的重新思考。

3月16日,著名律师、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武峰在接受《汽车预言家》采访时表示,按照法律定义,我们国家已经出台了很多关于个人数据保护的法律法规。具体到汽车行业,我们需要我们的执法机构在实施中评估适用范围。

“严格来说,对智能网联汽车的保护并非不可遵循。”

据武峰介绍,2021年1月1日实施的《民法典》第1034条实际上规定了个人信息的范围。强调的第一个原则是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结合其他信息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类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生物特征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个人信息中的隐私信息,以隐私方面的规定为准;没有规定的,适用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根据车先知了解到的信息,这部民法典的一大亮点是扩大了个人信息的内涵,使其不仅包括身份识别,还包括行踪识别。能够单独或者结合其他信息识别一个自然人的各种信息,都属于个人信息。而且具体列举和自下而上规定相结合,保持了个人信息范围的开放性。同时还扩大了个人信息的范围,增加了生物特征信息、健康信息和行踪信息。

武峰认为,汽车,尤其是未来的智能网联汽车,几乎所有记录的数据和信息都可以归为个人信息,所以汽车行业的个人信息保护可能是未来行业的重点。

过去我们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过于关注行业。武峰认为,当人们谈论个人信息保护时,第一个思维定势是互联网行业是一个高发区。事实上,从这部民法典的规定来看,智能网联汽车已经成为个人信息保护的重点行业。

车先知在查阅资料时发现,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在民法典第1038条中也有明确规定:

“信息处理者不得披露或篡改其收集和存储的个人信息;未经自然人同意,不得将自然人的个人信息非法提供给他人,但处理后无法查明具体个人且无法恢复的除外。信息处理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其收集和存储的个人信息的安全,防止信息被泄露、篡改或者丢失;个人信息泄露、篡改、丢失的,应当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按照规定通知自然人,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武峰律师认为,虽然我国在草案审议阶段还没有出台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但这并不影响其他法律的实施。无论是民法典还是刑法或者国家相应的专门标准,都有颁布。有法律保护汽车的个人信息。

针对目前人们对智能网联汽车个人信息泄露的担忧,武峰律师认为,在智能网联汽车时代,汽车将面临什么样的威胁和安全挑战确实增加了。比如软件定义汽车时代,汽车内部越来越复杂。上百个软件代码会有缺陷和后门吗,如何保证消费者信息安全?汽车行业上下游是否对信息安全有清晰的认识,责任边界,如何降低车辆远程控制的安全和隐私风险,甚至车内传感器的信息记录是否会被第三方获知并恶意使用...汽车越智能,风险越大。

“智能网联汽车的信息安全肯定是个大问题。在过去,中国的互联网个人信息保护也是一个新的课题,但我们经过发展后一步步完善。智能网联汽车也是如此。随着行业的成熟,未来对个人信息的保护肯定会越来越完善。”

同时,武峰律师委婉地表示,自古以来,个人信息的自由流动和个人权利的保护之间就存在矛盾。消费者希望自己的个人信息得到完全保护,但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需要成千上万的个人数据进行分析和开发。而且通过大数据处理技术,可以通过看似不属于个人数据的数据追溯到具体的个人。在“数据人”时代,汽车消费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保护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何平衡数据产业的发展和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保护,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个人信息和数据成为行业内外关注的话题。此前,汽车预言家就智能网联汽车数据保护和数据退出做了专题报道,再次引发了外界对智能汽车个人信息数据的重新思考。

3月16日,著名律师、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武峰在接受《汽车预言家》采访时表示,按照法律定义,我们国家已经出台了很多关于个人数据保护的法律法规。具体到汽车行业,我们需要我们的执法机构在实施中评估适用范围。

“严格来说,对智能网联汽车的保护并非不可遵循。”

据武峰介绍,2021年1月1日实施的《民法典》第1034条实际上规定了个人信息的范围。强调的第一个原则是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结合其他信息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类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生物特征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个人信息中的隐私信息,以隐私方面的规定为准;没有规定的,适用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根据车先知了解到的信息,这部民法典的一大亮点是扩大了个人信息的内涵,使其不仅包括身份识别,还包括行踪识别。能够单独或者结合其他信息识别一个自然人的各种信息,都属于个人信息。而且具体列举和自下而上规定相结合,保持了个人信息范围的开放性。同时还扩大了个人信息的范围,增加了生物特征信息、健康信息和行踪信息。

武峰认为,汽车,尤其是未来的智能网联汽车,几乎所有记录的数据和信息都可以归为个人信息,所以汽车行业的个人信息保护可能是未来行业的重点。

过去我们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过于关注行业。武峰认为,当人们谈论个人信息保护时,第一个思维定势是互联网行业是一个高发区。事实上,从这部民法典的规定来看,智能网联汽车已经成为个人信息保护的重点行业。

车先知在查阅资料时发现,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在民法典第1038条中也有明确规定:

“信息处理者不得披露或篡改其收集和存储的个人信息;未经自然人同意,不得将自然人的个人信息非法提供给他人,但处理后无法查明具体个人且无法恢复的除外。信息处理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其收集和存储的个人信息的安全,防止信息被泄露、篡改或者丢失;个人信息泄露、篡改、丢失的,应当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按照规定通知自然人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武峰律师认为,虽然我国在草案审议阶段还没有出台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但这并不影响其他法律的实施。无论是民法典还是刑法或者国家相应的专门标准,都有颁布。有法律保护汽车的个人信息。

针对目前人们对智能网联汽车个人信息泄露的担忧,武峰律师认为,在智能网联汽车时代,汽车将面临什么样的威胁和安全挑战确实增加了。比如软件定义汽车时代,汽车内部越来越复杂。上百个软件代码会有缺陷和后门吗,如何保证消费者信息安全?汽车行业上下游是否对信息安全有清晰的认识,责任边界,如何降低车辆远程控制的安全和隐私风险,甚至车内传感器的信息记录是否会被第三方获知并恶意使用...汽车越智能,风险越大。

“智能网联汽车的信息安全肯定是个大问题。在过去,中国的互联网个人信息保护也是一个新的课题,但我们经过发展后一步步完善。智能网联汽车也是如此。随着行业的成熟,未来对个人信息的保护肯定会越来越完善。”

同时,武峰律师委婉地表示,自古以来,个人信息的自由流动和个人权利的保护之间就存在矛盾。消费者希望自己的个人信息得到完全保护,但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需要成千上万的个人数据进行分析和开发。而且通过大数据处理技术,可以通过看似不属于个人数据的数据追溯到具体的个人。在“数据人”时代,汽车消费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保护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何平衡数据产业的发展和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保护,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标签:发现远程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松下开发六轴车载惯性传感器 用于高性能运动检测

盖世汽车讯未来,汽车和机器将配备越来越多安全舒适的驾驶辅助设备。综合传感对于支持运动检测、定位、传感器融合、倾斜检测等多种用途而言至关重要。

1900/1/1 0:00:00
因轮胎缺陷 日产召回近12.7万辆Altima和Titan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因轮胎可能出现故障,日产北美公司将召回126809辆汽车,此次召回包括部分配备大陆轮胎的2019至2020年款Altima和2018至2021年款Titan。

1900/1/1 0:00:00
孙勇:在用户购车体验满意度上,造车新势力头三家已超越了豪华车

今年“315”前夕,寰球汽车集团组织旗下汽车商报、汽车预言家、V讯网的数十位记者,对北京汽车市场上销售新能源汽车的45个品牌42家4S店或体验店进行了一次暗访调查。

1900/1/1 0:00:00
E-magy在新一轮融资中筹集500万欧元 进一步开发硅负极材料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在风险投资基金SHIFTInvest牵头的新一轮融资中,荷兰科技公司里吉斯(RGS)筹集了500万欧元。

1900/1/1 0:00:00
芯片供应中断 日产美国和墨西哥工厂停产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由于微芯片短缺,日产正在削减多家北美汽车组装厂的产量。

1900/1/1 0:00:00
BMW i4提前3个月亮相,宝马电动化全面提速,MINI五年内变纯电品牌,新世代车型计划浮出水面

碳中和、可持续发展引发的焦虑在汽车业内正在蔓延,继日前大众CEO迪斯宣称其今年电动汽车销量目标是100万辆之后,宝马在今天的财报沟通会上,提前三个月发布了其今年的重点电动车型i4。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