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中国新能源改变全球汽车产业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4月9日,国内两大汽车集团SAIC和广汽分别举办了汽车未来大会、零束SOA平台开发者大会和广汽科技日。两个小组都着眼于未来的电气化和智能化,描绘了未来的宏伟蓝图。

具体来说,在SAIC零束SOA平台开发者大会上,SAIC正式推出了SAIC零束SOA开发者平台,可以简单理解为打造一个属于汽车的软件平台,加速软件定义汽车的进程。同时宣布将在智能电力等创新领域投资3000亿元,全面转型为高科技企业。

Tesla, Weilai, Mercedes-Benz, BMW, Century

在发布会上亮相的还有智机汽车首款车L7,定位为纯电动中大型车,车长超过5m,轴距超过3m。它拥有动态电子悬挂系统,零速加速3.9秒,风阻系数0.21cd,最大续航里程1,000km,11KW大功率无线充电,无边框电吸门,15个高清摄像头和22个声学扬声器等。,而且是直接针对现在的奔驰S和22声学音箱。

另一方面,广汽科技日发布了多项关于未来汽车的黑科技。例如,广汽表示,十年前就开始布局和规划动力电池电芯的自主研发和制造领域,推出海绵硅负极板电池技术,可将锂离子电池电芯体积和重量分别降低20%和14%,使续航轻松超过1000公里;3C高倍率快充可实现0%-80%充电时间16分钟,30%-80%充电时间10分钟,充电体验类似于加油体验;同时,广汽还计划在2021年部署超过100个超级快充站,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此外,广汽还宣布与华为合作,共同研发L4级自动驾驶汽车,将于2024年量产。

Tesla, Weilai, Mercedes-Benz, BMW, Century

这些技术和计划的公布,无疑给中国新能源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让人感觉新能源和智能化的时代正在快速到来。比如智激L7,蔚来ET7,包括Kykrypton 001等产品的出现,直接打破了汽车的配置界限和档次。以往近百万元级别的旗舰D级车,通过新能源基本都达到了30-40万的区间。智能汽车的新生力量和更高科技的配置也下放到价格更低的产品上,无形中促进了汽车向更高科技和水平的升级和进化。

当汽车产品和分类的界限被打破,豪华车可能只剩下品牌溢价,这也迫使BBA等豪华车推出更新的技术,改善用户体验,以建立优势。普通的同级别外资品牌,如果动作慢或者停下来,可能会受到更大的打击。

比如广汽自主研发的电芯、快充技术、SAIC的无线快充技术、超级快充站的布局,都在改变新能源汽车的用车体验,让更多人接受新能源汽车产品,各大车企都在积极投入电池和充电,目的是解决用户使用有轨电车各方面的焦虑。比如赶上电池技术,可以加快动力电池的迭代,提高电池寿命和安全性。

Tesla, Weilai, Mercedes-Benz, BMW, Century

关于充电的问题,过去大部分人认为车企不需要自建充电设施,这是政府和基础设施的事情,就像油车时代车企不会建加油站一样。然而,正如特斯拉、小鹏、蔚来、广汽等积极布局过充站,新能源汽车世界需要改变思路。这是车企建设自己的能量补充系统,将大大降低用户的用车焦虑,为用户提供选择这个品牌的可能。

可以说,特斯拉和蔚来的能量补充系统,无论是多充还是更换,都是促进产品销量和更高品牌认可度的重要推手。最近特斯拉正在快速布局超级充电站,采用预制布局模式。相关设施可以提前在工厂预装,到达目的地后只需要连接调试即可。此举也是为了加快超级充电站的建设速度和布局,降低建设成本。背后的作用也是宣传新能源汽车的便利性,打消用户对能源补充的顾虑。

所以,有了车企和第三方充电公司对充电桩的供应,用户的充电焦虑会大大缓解。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3月,中国电动充电基础设施推进联盟成员共上报公共充电桩约85.1万个,其中DC充电桩35.5万个,交流充电桩49.5万个,交流/DC一体化充电桩481个。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每月新增公共充电桩约2.57万个,更快充电设施的建设无疑将促进更多人接受新能源汽车。

Tesla, Weilai, Mercedes-Benz, BMW, Century

来自市场的数据和关注也表明,新能源汽车可能会比预期更受欢迎。比如今年3月,特斯拉月销量达到3.5万辆,其中Model 3月销量突破2万辆,Model Y月销量首次突破1万辆。神车五菱Mini EV 3月销量近4万辆,推动了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销售和火爆。今年一季度,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43.7万辆,在整个市场中的渗透率为8.6%……偈。协会预测今年新能源销量将超过200万辆,市场渗透率将向10%发展。

麦肯锡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逆势增长。以2020年为例,尽管受到补贴下降和2B市场萎缩的负面影响,新能源汽车私人购买规模同比增长60%,带动整体新能源汽车市场实现两位数增长。新能源汽车在整体乘用车市场的占比也逆势上升,达到近6个百分点。

麦肯锡过去几年的研究表明,中国汽车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已经越来越高:比如2017-2021年,愿意考虑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比例从20%上升到63%;高收入群体的表现更为突出,近九成消费者表达了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意愿。

Tesla, Weilai, Mercedes-Benz, BMW, Century

从2019年到2021年,表示“我最喜欢的品牌只有电动车”的消费者比例增加了近50%,从10%增加到15%,是唯一实现显著增长的选项。与此同时,中国的消费者越来越呼吁智能汽车,他们非常愿意为新颖的功能支付溢价;其中,80%的消费者在购买下一辆车时,已将自动驾驶功能纳入重要考虑因素;70%的客户认同云升级(OTA)模式,其中超过60%的客户愿意为此付费。

越来越多的行动和事实表明,中国新能源市场的火热,可能带来行业的洗牌,甚至改变全球汽车产业格局。咨询公司毕马威(KPMG)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整个行业向电动汽车的过渡对汽车制造商来说是一个生死攸关的挑战。随着全球汽车公司加大对汽车领域的投入,以及科技和IT公司跨界进入汽车领域,电动汽车产业的成本已经超过了上个世纪NASA送人上月球的成本。

Tesla, Weilai, Mercedes-Benz, BMW, Century

毕马威表示,汽车制造商的命运将取决于高管们如何在燃油汽车的衰落和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之间找到平衡。如果2030年电动车市场份额达到30%,整个汽车行业将有4000万辆燃油车产能过剩,相当于200家工厂停产。另一个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汽车产能利用率也下降了10%,不到60%。

根据该研究,新的主导市场地位将被建立,而旧的秩序可能被打乱,向电动汽车的过渡将导致汽车行业的“巨大结构性变化”。毕马威专家预测,未来一两家世界顶级汽车制造商可能无法应对这一变化,并将在未来十年内不复存在。4月9日,国内两大汽车集团SAIC和广汽分别举办了汽车未来大会、零束SOA平台开发者大会和广汽科技日。两个小组都着眼于未来的电气化和智能化,描绘了未来的宏伟蓝图。

具体来说,在SAIC零束SOA平台开发者大会上,SAIC正式推出了SAIC零束SOA开发者平台,可以简单理解为打造一个属于汽车的软件平台,加速软件定义汽车的进程。同时宣布将在智能电力等创新领域投资3000亿元,全面转型为高科技企业。

Tesla, Weilai, Mercedes-Benz, BMW, Century

在发布会上亮相的还有智机汽车首款车L7,定位为纯电动中大型车,车长超过5m,轴距超过3m。它拥有动态电子悬挂系统,零速加速3.9秒,风阻系数0.21cd,最大续航里程1,000km,11KW大功率无线充电,无边框电吸门,15个高清摄像头和22个声学扬声器等。,而且是直接针对现在的奔驰S和22声学音箱。

另一方面,广汽科技日发布了多项关于未来汽车的黑科技。例如,广汽表示,十年前就开始布局和规划动力电池电芯的自主研发和制造领域,推出海绵硅负极板电池技术,可将锂离子电池电芯体积和重量分别降低20%和14%,使续航轻松超过1000公里;3C高倍率快充可实现0%-80%充电时间16分钟,30%-80%充电时间10分钟,充电体验类似于加油体验;同时,广汽还计划在2021年部署超过100个超级快充站,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此外,广汽还宣布与华为合作,共同研发L4级自动驾驶汽车,将于2024年量产。

Tesla, Weilai, Mercedes-Benz, BMW, Century

这些技术和计划的公布,无疑给中国新能源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让人感觉新能源和智能化的时代正在快速到来。比如智激L7,蔚来ET7,包括Kykrypton 001等产品的出现,直接打破了汽车的配置界限和档次。以往近百万元级别的旗舰D级车,通过新能源基本都达到了30-40万的区间。智能汽车的新生力量和更高科技的配置也下放到价格更低的产品上,无形中促进了汽车向更高科技和水平的升级和进化。

当汽车产品和分类的界限被打破,豪华车可能只剩下品牌溢价,这也迫使BBA等豪华车推出更新的技术,改善用户体验,以建立优势。普通的同级别外资品牌,如果动作慢或者停下来,可能会受到更大的打击。

比如广汽自主研发的电芯、快充技术、SAIC的无线快充技术、超级快充站的布局,都在改变新能源汽车的用车体验,让更多人接受新能源汽车产品,各大车企都在积极投入电池和充电,目的是解决用户使用有轨电车各方面的焦虑。比如赶上电池技术,可以加快动力电池的迭代,提高电池寿命和安全性。

Tesla, Weilai, Mercedes-Benz, BMW, Century

关于充电的问题,过去大部分人认为车企不需要自建充电设施,这是政府和基础设施的事情,就像油车时代车企不会建加油站一样。然而,正如特斯拉、小鹏、蔚来、广汽等积极布局过充站,新能源汽车世界需要改变思路。这是车企建设自己的能量补充系统,将大大降低用户的用车焦虑,为用户提供选择这个品牌的可能。

可以说,特斯拉和蔚来的能量补充系统,无论是多充还是更换,都是促进产品销量和更高品牌认可度的重要推手。最近特斯拉正在快速布局超级充电站,采用预制布局模式。相关设施可以提前在工厂预装,到达目的地后只需要连接调试即可。此举也是为了加快超级充电站的建设速度和布局,降低建设成本。背后的作用也是宣传新能源汽车的便利性,打消用户对能源补充的顾虑。

所以,有了车企和第三方充电公司对充电桩的供应,用户的充电焦虑会大大缓解。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3月,中国电动充电基础设施推进联盟成员共上报公共充电桩约85.1万个,其中DC充电桩35.5万个,交流充电桩49.5万个,交流/DC一体化充电桩481个。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每月新增公共充电桩约2.57万个,更快充电设施的建设无疑将促进更多人接受新能源汽车。

Tesla, Weilai, Mercedes-Benz, BMW, Century

来自市场的数据和关注也表明,新能源汽车可能会比预期更受欢迎。比如今年3月,特斯拉月销量达到3.5万辆,其中Model 3月销量突破2万辆,Model Y月销量首次突破1万辆。神车五菱Mini EV 3月销量近4万辆,推动了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销售和火爆。今年一季度,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43.7万辆,在整个市场中的渗透率为8.6%……偈。协会预测今年新能源销量将超过200万辆,市场渗透率将向10%发展。

麦肯锡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逆势增长。以2020年为例,尽管受到补贴下降和2B市场萎缩的负面影响,新能源汽车私人购买规模同比增长60%,带动整体新能源汽车市场实现两位数增长。新能源汽车在整体乘用车市场的占比也逆势上升,达到近6个百分点。

麦肯锡过去几年的研究表明,中国汽车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已经越来越高:比如2017-2021年,愿意考虑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比例从20%上升到63%;高收入群体的表现更为突出,近九成消费者表达了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意愿。

Tesla, Weilai, Mercedes-Benz, BMW, Century

从2019年到2021年,表示“我最喜欢的品牌只有电动车”的消费者比例增加了近50%,从10%增加到15%,是唯一实现显著增长的选项。与此同时,中国的消费者越来越呼吁智能汽车,他们非常愿意为新颖的功能支付溢价;其中,80%的消费者在购买下一辆车时,已将自动驾驶功能纳入重要考虑因素;70%的客户认同云升级(OTA)模式,其中超过60%的客户愿意为此付费。

越来越多的行动和事实表明,中国新能源市场的火热,可能带来行业的洗牌,甚至改变全球汽车产业格局。咨询公司毕马威(KPMG)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整个行业向电动汽车的过渡对汽车制造商来说是一个生死攸关的挑战。随着全球汽车公司加大对汽车领域的投入,以及科技和IT公司跨界进入汽车领域,电动汽车产业的成本已经超过了上个世纪NASA送人上月球的成本。

Tesla, Weilai, Mercedes-Benz, BMW, Century

毕马威表示,汽车制造商的命运将取决于高管们如何在燃油汽车的衰落和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之间找到平衡。如果2030年电动车市场份额达到30%,整个汽车行业将有4000万辆燃油车产能过剩,相当于200家工厂停产。另一个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汽车产能利用率也下降了10%,不到60%。

根据该研究,新的主导市场地位将被建立,而旧的秩序可能被打乱,向电动汽车的过渡将导致汽车行业的“巨大结构性变化”。毕马威专家预测,未来一两家世界顶级汽车制造商可能无法应对这一变化,并将在未来十年内不复存在。

标签:特斯拉蔚来奔驰宝马世纪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EV晨报 | 3月新能源车销量达22.6万辆;3月动力电池装车量9GWh;戴雷正式加盟恒大汽车

1、中汽协:3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226万辆4月9日,中汽协发布2021年3月份汽车行业产销情况。

1900/1/1 0:00:00
老百姓,开雷丁!雷丁芒果首台量产车下线,2.98万起售

4月12日,在雷丁汽车员工、经销商、供应商代表和新闻媒体的共同见证下,山东省潍坊市相关领导、雷丁汽车总经理舒欣共同点亮倒计时器,雷丁芒果首台量产车正式下线,汽车行业迎来“新能源百姓车”。

1900/1/1 0:00:00
【一周车话】美国持续闹“芯”荒,该背时!

行至中旬,拜登政府组织的白宫峰会终于即将拉开帷幕,这场与半导体和供应链相关的紧急会议目前已邀请到十余家顶级跨国企业的首席执行官参加,

1900/1/1 0:00:00
3月,有一种增长势头叫“广汽丰田”

回望过去的一个月,若以终端市场的表现来论,吉利、长城与长安等自主品牌间你争我抢的态势,无疑是最具话题性的。

1900/1/1 0:00:00
先锋者奥迪:走在电动化的林中路上

海德格尔在其《林中路》上曾做过这样的隐喻:林中有路,这些路多半突然断绝在杳无人迹之处。每条路各自延展,但却在同一片林中,常常看起来彼此相似,但也只是看起来相类似而已。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