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坤
● ● ●
5月初,在北京一家主机厂工作的工程师张峥(音译)终于下定决心接受蔚来的邀请,前往合肥。
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专业、清华大学车辆工程学院硕士学位的张峥,具有汽车行业尖端人才的典型属性。“这个年纪谈理想是很奢侈的,选择蔚来主要是出于自己的职业规划。”张峥透露,在他之前,很多同事已经选择去长三角的企业发展。
和北京的张峥一致,每周五晚上,刘洋都会准时从降落在郑州的航班里走出来,坐高铁去郑州东站附近的家。这是刘洋过去一年半每个周末的例行公事。
作为在郑州一家车企工作了近10年,在当地有房有车的员工,刘洋下定决心去上海的最大动力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断增加的开销。
“在郑州,受限于整体平均工资水平,很难有一份能满足家庭需求的体面工作”。
刘洋坦言,自己在郑州的汽车产品规划工作非常狭窄。选择去上海,除了客观的加薪,还有周边成熟产业带来的机会。和张峥一样,刘洋介绍说,“很多同事早在自己之前就选择了在长三角的企业中发展”。
刘洋和张峥只是这股南下汽车大潮中的个人。汽车先知从北京某猎头公司获得的一份文件中看到,2016年以来,中国汽车行业人才流动明显加快。其中,长三角从传统汽车聚集核心向汽车产业中心转移的趋势逐年越来越突出。其中,既有东北传统汽车核心区企业人才的整体南迁,也有北京、郑州、重庆等小型聚集区人才的暗流涌动。
图片来源(地球知识局)
“吸引汽车人才南下的根本在于经济”。
清华大学汽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贤均在接受《汽车预言家》采访时表示,与国内其他经济区域相比,长三角的经济已经超越其他区域中心,这是一个现实。
最新数据显示,在2020年全国GDP数据排名中,中国前十名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苏州、成都、杭州、武汉、南京。按照区域划分,只有北京一个城市位于北方,而长三角有4席。
依托发达的经济,长三角目前已经形成了发达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这个集群以江苏-上海为中心,主要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主,聚集了100多个年工业产值超过100亿元的工业园区,包括SAIC、吉利、蔚来汽车、特斯拉中国、东风客车、卡车、乘用车等上千家大型企业。
据统计,长三角城市群30个城市中,已有超过14个获得或规划了新能源汽车项目,涉及新能源汽车项目超过20个,累计规划产能超过300万辆,累计规划投资超过1000亿元。总体来看,长三角汽车产业集群国际资本和民间资本的快速聚集,吸引了众多新能源汽车资本和技术。
长三角一些新势力的布局
过去,凭借资质、资金和配套指挥棒,汽车产业几乎聚集在所有省份……拥有汽车工厂,形成了一些低效的汽车制造能力。随着市场的逐渐调整,这些低效产能背后的汽车从业者选择越来越少。
资料显示,2016年以来,包括众泰、力帆、海马在内的数家规模以上汽车企业已经停产或即将停产。从历史数据来看,这些企业带动的产能高达300万辆,相关的汽车人才更是高达数十万。但是,2020年中国汽车销量下降不超过300万辆。这说明中国低效汽车产能的优胜劣汰已经成为事实阶段,汽车行业相关人才事实上一直在流动。
目前中国汽车行业,一方面二三线城市曾经依靠政策淘汰;另一方面是跨国汽车企业总部、R&D中心和长三角新生力量的聚集。
据《汽车预言家》报道,中国的汽车制造企业和跨国公司不下15家。相比之下,郑州、沈阳、长沙等地区的汽车企业在逐渐减少。这直接导致汽车专业人才的就业困境,加速汽车人才向长三角地区流动。
业内专家指出,过去汽车行业是一个相对封闭的行业,规模优势使得这个行业很难对外开放。李书福、魏建军、王传福进入汽车市场的时候,汽车讲的是规模和资质。在政策的壁垒下,汽车的门槛变得极高。只有资金和资质才能支持民企进入汽车制造。
有专家戏称,魏建军的长城之所以能成为SUV的领头羊,本质原因就是当初没有被授予轿车生产资质,魏建军只能利用皮卡的生产资质来探索SUV的制造。这一现实导致汽车企业在原有的区位布局中,为了保证政策和充足的零配件供应,应该靠近现有的国有汽车优质资源。
长三角城市群是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和实力的区域。
“长三角在经济基础上形成的汽车产业集群给了外界很多思考,尤其是在汽车产业创新升级的大背景下”。行业观察人士认为,过去汽车产业发展集群的形成大多与产业政策有关。换句话说,“这个地区不适合发展汽车也没关系,只要有政策,汽车产业就能发展起来。”
但在汽车新四化的推广中,曾经丰厚的政策和珍贵的资质已经不重要了。对于汽车行业的外人来说,造车的逻辑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丰厚的资本优势成为当代汽车产业追逐的又一优质资源,观察家已经明确指出。
上海是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城市,也是中国最发达的城市,是许多机会主义资本的家园。
2021年3月,在英国智库Z/Yen Group发布的第29届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29)中,上海位列全球金融中心第三名,仅落后第二名伦敦一分,在城市综合实力和金融细分领域均排名靠前。
在上海的带动下,长三角地区城市形成了浓厚的金融交易文化,习惯用金融手段推动产业发展。
过去无论是特斯拉建厂时的几百亿贷款,还是合肥对蔚来的拯救,长三角在金融资本方面的优势都非常突出,这说明长三角对资本驱动效率水平的认识非常突出,如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在接受某汽车预言家采访时所说。
蔚来目前已交付超过10万辆。
一些行业分析师告诉汽车预测者,与中国其他地区相比,长三角有四个明显的优势:
1)开放政策和高度的职业;
2)灵活多样的政策;3)区位优势。长三角有成熟的零部件,靠近长江口,有独特的交通区位条件。
4)国际化程度深厚,金融优势突出,周边城市承载能力强。
2020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6.6万辆和136.7万辆,同比增长7.5%和10.9%,产销双双创历史新高。
其中,仅上海的特斯拉超级工厂就生产和交付了约50万辆电动汽车,在中国销售了14.7万辆。长三角其他几家新能源车企中,SAIC新能源销售32万辆,奇瑞新能源交付4万多辆,蔚来2020年销售4.37万辆,威马全年交付2.2万辆,理想3.26万辆,2020年零跑车总销量达到1.1万辆。
据粗略统计,上述各大车企新能源汽车销量已近50万辆。这意味着,中国每售出10辆电动汽车,就有5辆来自长三角的汽车企业...一个全新的汽车产业集群正在快速成长。
谈话的最后,面对这份新工作,张峥有点自嘲地对汽车预言家说,“以前的格局还是小的。”虽然我老了,但还是要赶。对于张峥和刘洋来说,在北方没有太多的机会。他们心里很坚定。如果他们想在汽车行业获得一个好的位置,南下是这些汽车人和汽车公司必须做出的选择。
作者|张坤
● ● ●
5月初,在北京一家主机厂工作的工程师张峥(音译)终于下定决心接受蔚来的邀请,前往合肥。
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专业、清华大学车辆工程学院硕士学位的张峥,具有汽车行业尖端人才的典型属性。“这个年纪谈理想是很奢侈的,选择蔚来主要是出于自己的职业规划。”张峥透露,在他之前,很多同事已经选择去长三角的企业发展。
和北京的张峥一致,每周五晚上,刘洋都会准时从降落在郑州的航班里走出来,坐高铁去郑州东站附近的家。这是刘洋过去一年半每个周末的例行公事。
作为在郑州一家车企工作了近10年,在当地有房有车的员工,刘洋下定决心去上海的最大动力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断增加的开销。
“在郑州,受限于整体平均工资水平,很难有一份能满足家庭需求的体面工作”。
刘洋坦言,自己在郑州的汽车产品规划工作非常狭窄。选择去上海,除了客观的加薪,还有周边成熟产业带来的机会。和张峥一样,刘洋介绍说,“很多同事早在自己之前就选择了在长三角的企业中发展”。
刘洋和张峥只是这股南下汽车大潮中的个人。汽车先知从北京某猎头公司获得的一份文件中看到,2016年以来,中国汽车行业人才流动明显加快。其中,长三角从传统汽车聚集核心向汽车产业中心转移的趋势逐年越来越突出。其中,既有东北传统汽车核心区企业人才的整体南迁,也有北京、郑州、重庆等小型聚集区人才的暗流涌动。
图片来源(地球知识局)
“吸引汽车人才南下的根本在于经济”。
李霞……清华大学汽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un在接受《汽车预言家》采访时表示,与国内其他经济区域相比,长三角经济规模超越其他区域中心是现实。
最新数据显示,在2020年全国GDP数据排名中,中国前十名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苏州、成都、杭州、武汉、南京。按照区域划分,只有北京一个城市位于北方,而长三角有4席。
依托发达的经济,长三角目前已经形成了发达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这个集群以江苏-上海为中心,主要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主,聚集了100多个年工业产值超过100亿元的工业园区,包括SAIC、吉利、蔚来汽车、特斯拉中国、东风客车、卡车、乘用车等上千家大型企业。
据统计,长三角城市群30个城市中,已有超过14个获得或规划了新能源汽车项目,涉及新能源汽车项目超过20个,累计规划产能超过300万辆,累计规划投资超过1000亿元。总体来看,长三角汽车产业集群国际资本和民间资本的快速聚集,吸引了众多新能源汽车资本和技术。
长三角一些新势力的布局
过去,汽车工业凭借资质、资金和配套指挥棒,聚集在几乎所有有车厂的省份,形成了一批低效的汽车制造产能。随着市场的逐渐调整,这些低效产能背后的汽车从业者选择越来越少。
资料显示,2016年以来,包括众泰、力帆、海马在内的数家规模以上汽车企业已经停产或即将停产。从历史数据来看,这些企业带动的产能高达300万辆,相关的汽车人才更是高达数十万。但2020年中国汽车销量并没有下降超过300万辆。这说明中国低效汽车产能的优胜劣汰已经成为事实阶段,汽车行业相关人才事实上一直在流动。
目前中国汽车行业,一方面二三线城市曾经依靠政策淘汰;另一方面是跨国汽车企业总部、R&D中心和长三角新生力量的聚集。
据《汽车预言家》报道,中国的汽车制造企业和跨国公司不下15家。相比之下,郑州、沈阳、长沙等地区的汽车企业在逐渐减少。这直接导致汽车专业人才的就业困境,加速汽车人才向长三角地区流动。
业内专家指出,过去汽车行业是一个相对封闭的行业,规模优势使得这个行业很难对外开放。李书福、魏建军、王传福进入汽车市场的时候,汽车讲的是规模和资质。在政策的壁垒下,汽车的门槛变得极高。只有资金和资质才能支持民企进入汽车制造。
有专家戏称,魏建军的长城之所以能成为SUV的领头羊,本质原因就是当初没有被授予轿车生产资质,魏建军只能利用皮卡的生产资质来探索SUV的制造。这一现实导致汽车企业在原有的区位布局中,为了保证政策和充足的零配件供应,应该靠近现有的国有汽车优质资源。
长三角城市群是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和实力的区域。
“长三角在经济基础上形成的汽车产业集群给了外界很多思考,尤其是在汽车产业创新升级的大背景下”。行业观察人士认为,过去汽车产业发展集群的形成大多与产业政策有关。换句话说,“这个地区不适合发展汽车也没关系,只要有政策,汽车产业就能发展起来。”
但在汽车新四化的推广中,曾经丰厚的政策和珍贵的资质已经不重要了。对于汽车行业的外人来说,造车的逻辑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丰厚的资本优势成为当代汽车产业追逐的又一优质资源,观察家已经明确指出。
上海是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城市,也是中国最发达的城市,是许多机会主义资本的家园。
2021年3月,在英国智库Z/Yen Group发布的第29届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29)中,上海位列全球金融中心第三名,仅落后第二名伦敦一分,在城市综合实力和金融细分领域均排名靠前。
在上海的带动下,长三角地区城市形成了浓厚的金融交易文化,习惯用金融手段推动产业发展。
过去无论是特斯拉建厂时的几百亿贷款,还是合肥对蔚来的拯救,长三角在金融资本方面的优势都非常突出,这说明长三角对资本驱动效率水平的认识非常突出,如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在接受某汽车预言家采访时所说。
蔚来目前已交付超过10万辆。
一些行业分析师告诉汽车预测者,与中国其他地区相比,长三角有四个明显的优势:
1)开放政策和高度的职业;
2)灵活多样的政策;3)区位优势。长三角有成熟的零部件,靠近长江口,有独特的交通区位条件。
4)国际化程度深厚,金融优势突出,周边城市承载能力强。
2020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6.6万辆和136.7万辆,同比增长7.5%和10.9%,产销双双创历史新高。
其中,仅上海的特斯拉超级工厂就生产和交付了约50万辆电动汽车,在中国销售了14.7万辆。长三角其他几家新能源车企中,SAIC新能源销售32万辆,奇瑞新能源交付4万多辆,蔚来2020年销售4.37万辆,威马全年交付2.2万辆,理想3.26万辆,2020年零跑车总销量达到1.1万辆。
据粗略统计,上述各大车企新能源汽车销量已近50万辆。这意味着,中国每售出10辆电动汽车,就有5辆来自长三角的汽车企业...一个全新的汽车产业集群正在快速成长。
谈话的最后,面对这份新工作,张峥有点自嘲地对汽车预言家说,“以前的格局还是小的。”虽然我老了,但还是要赶。对于张峥和刘洋来说,在北方没有太多的机会。他们心里很坚定。如果他们想在汽车行业获得一个好的位置,南下是这些汽车人和汽车公司必须做出的选择。
5月12日,长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控股”)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在北京正式签署氢能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1900/1/1 0:00:00作者田大鹏5月12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月度会在京召开,对外发布4月份汽车产销等相关数据。
1900/1/1 0:00:00今年上海国际车展开启了新时代的大门。从整车厂到汽车产业链的各个关键环节都在拥抱全新的变化,智能汽车已经占据了绝对的C位,智能化体验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甚至成为了本次上海车展的核心关键词。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采埃孚公司宣布,第一批搭载WabcoMaxxusL2
1900/1/1 0:00:00关于此前日本政府所推出的“2030年代脱碳燃油车”政策计划,丰田汽车社长丰田章男再次提出了反对意见。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