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来汽车日报
作者|秦
编辑|王艳
自带流量体质的华为,正在接连上演汽车圈的热点事件。
自从华为联合极狐发布首款华为Inside智能纯电动汽车北汽阿尔法S(华为HI版)后,华为造车的新闻就开始频繁刷屏。同时,当华为和赛勒斯深度绑定开始线下卖车,也成为引爆资本市场的又一个爆点。
与华为相关的汽车股也开启了“只吹不涨”的模式。包括北汽蓝谷、小康在内的众多华为汽车概念股,几乎都尝到了飙升的涨停滋味。以北汽蓝谷为例。今年4月,即使其总销量仅为1000辆,其股价仍上涨了63.24%。2021年以来,赛力斯汽车母公司小康的股价涨幅也超过了200%。
一再强调不造车的华为,似乎成了增加汽车圈竞争力的砝码。“华为品牌车”已经成为一个性感的标签,几乎所有的传统车企都开始向“华为系”靠拢,进入华为的朋友圈。
“华为汽车概念股”还能撑多久?有了华为,这些传统车企真的能焕发第二春吗?
背靠华为乘凉。
对于很多车企来说,华为似乎有点石成金的魔力。
自从携手华为,赛勒斯从一个不知名的边缘品牌直接跃升为“顶级流”。
“每天来店里看车的人很多。现在,塞莱斯华为选择SF5的订单接近1万台。”5月18日,华为上海南京东路旗舰店工作人员告诉未来汽车日报,由于厂家是按照订单做的车,最快也要到9月份才能发货。
更直观的数据来自于与新能源汽车销量榜冠亚军的对比。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4月,洪光MINI EV销量为26592辆,特斯拉Model 3紧随其后,销量为6264辆。
这意味着,如果天界的预订全部转化为交付,那么自华为4月19日宣布天界汽车在线销售以来,天界将在短短一个月内位居销量榜前列,甚至可以与特斯拉Model 3相抗衡。
来源:赛勒斯官方
可以预见,这个数字会随着华为线下门店数量的增加而增加。根据华为官网信息,5月30日前,将新增北京、广州、重庆、济南等10多个城市进行试驾。
5月18日,北京金地中心华为旗舰店的工作人员告诉未来汽车日报,这两天真车就会到店。在北京,将有两家华为旗舰店提前销售Celeste华为智能精选SF5。除了以上门店,在大兴还有一家欢聚中心店。
几乎是一夜之间,赛勒斯这个原名就成了炙手可热的汽车品牌。其实早在2019年4月,赛利斯就发布了车型SF5,有纯电动和增程两个版本,当时在汽车圈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数据显示,2020年,Celis累计销量仅为1000辆,2021年1-2月累计销量仅为179辆。
曾经惨淡的销量让小康股份损失惨重。2020年,小康股份净利润亏损达17.29亿元,较2019年的6700万元大幅亏损。
牵手华为彻底扭转了这种局面,给小康股份带来了真金白银的资本回报。4月初至今,小康股份涨幅超过150%,自然成为“黑马股”。去年11月期间,其股价还在10元上下徘徊,现在已经涨到60元附近。截至记者发稿时,小康股份市值为750.3亿元。
不仅是赛勒斯,华为也让北汽蓝谷实现了“逆势增长”。4月17日,北汽蓝谷正式发布阿尔法S华为HI版,随后从19日到21日,连续三个交易日,北汽蓝谷每日收盘价涨幅偏离度超过20%。截至记者发稿时,……北汽蓝谷股价从4月16日的12元涨到今天的18.87元,总市值659.25亿元。
来源:ARCFOX极狐官方
与高市值相对应的是北汽蓝谷的惨淡业绩。2020年,北汽蓝胡子公司北汽新能源销量仅为25914辆,同比下降82.79%。同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64.82亿元,同比下滑高达7145.36%。今年一季度,亏损额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达到8.54亿元。
此外,长安汽车、东风汽车等车企的股价都在华为的帮助下上涨。传统车企遇到华为,似乎总会引发“枯木逢春”的效应。
“华为不造车,但会帮客户造好车。”华为的态度和定位奠定了其在汽车圈的地位和知名度。于是我们看到各大车企纷纷向华为抛出橄榄枝,比亚迪、长城汽车、吉利的合作伙伴中总能找到华为的身影。
相比其他科技公司,华为的“疗效”显然更显著。徐志军透露,华为将以“华为内部”的形式,与BAIC、长安、广汽三家传统车企合作,打造三个子品牌。
华为不救死扶伤。
但是,与华为牵手带来的好处和刺激,并不意味着传统车企可以高枕无忧。
按照华为官方的说法,“不碰整车”的逻辑是行业需要华为的ICT能力,而不是华为的品牌。目前华为全栈自动驾驶解决方案HiCar同时具备芯片、操作系统和感知硬件的能力。可以跳过硬件集成,直接体现Tier 1厂商直接与整车合作。
以北汽极狐为例,上海车展前夕,搭载华为自动驾驶方案的北汽极狐Alpha S的实际路试视频率先引爆网络,也显示了华为在自动驾驶领域的能力。在此次合作中,华为提供了包括组网能力、芯片、操作系统和车云管理在内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来源:华为官网
华为希望凭借在软件方面的优势,与更多车企合作。然而,对于这种合作模式,Xpeng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何建议,它不是一个长期的解决方案。“这个模式(车企和华为合作)我之前在UC做过,后来死得很惨。”4月19日,何在上海车展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
在他看来,车企依赖华为,就像手机行业把操作系统交给别人做一个道理。这种合作很有挑战性,苹果的垂直整合模式有软硬件一体化的优势,可以把核心竞争力放在自己手里。
自动驾驶领域的发展潜力有多大,市场竞争就有多激烈。早在2019年,就有40款国产车型采用了博世的ADAS技术。今年以来,小米、滴滴、360等科技公司开始将触角伸向智能汽车领域,DJI等科技公司也开始涌入。
在这篇自驾个人肉博中,造车新贵们率先抢夺智能高地。而在何非常看重的硬件方面,华为参与不多,与新能源极狐的合作主要在软件层面。
“对于造车这件事,华为在硬件上并没有太大优势,一些实力较弱的车企也担心成为代工厂。”在一位独立品牌高管看来,华为与车企的合作还有一个相互博弈的过程。
赛勒斯和华为的合作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关注和销量。但长期来看,能否延续这种势头,还是要看自身的产品力和后续竞争力。同时,当赛勒斯过度依恋华为的时候,未来,华为不仅仅是作为一个品牌卖汽车。
……在最近的华为大中华区渠道峰会上,华为透露,2022年,华为Smart Select的目标是销售30万辆汽车。未来,其他华为启用的品牌汽车也将进入华为智能选座平台。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将发布两款SUV车型。
按照华为的计划,未来至少要有2-3辆华为智能汽车在店内展示。当更多有实力的品牌进入华为智能平台,赛勒斯的优势和关注度也会被稀释。
如今的智能汽车市场,已经有不少巨头,所有的新玩家也在摩拳擦掌。刀红的市场,消费者会用脚投票。对于一些弱势品牌来说,单靠华为显然很难笑到最后。
请关注未来汽车日报(ID: auto-time)。
来源:未来汽车日报
作者|秦
编辑|王艳
自带流量体质的华为,正在接连上演汽车圈的热点事件。
自从华为联合极狐发布首款华为Inside智能纯电动汽车北汽阿尔法S(华为HI版)后,华为造车的新闻就开始频繁刷屏。同时,当华为和赛勒斯深度绑定开始线下卖车,也成为引爆资本市场的又一个爆点。
与华为相关的汽车股也开启了“只吹不涨”的模式。包括北汽蓝谷、小康在内的众多华为汽车概念股,几乎都尝到了飙升的涨停滋味。以北汽蓝谷为例。今年4月,即使其总销量仅为1000辆,其股价仍上涨了63.24%。2021年以来,赛力斯汽车母公司小康的股价涨幅也超过了200%。
一再强调不造车的华为,似乎成了增加汽车圈竞争力的砝码。“华为品牌车”已经成为一个性感的标签,几乎所有的传统车企都开始向“华为系”靠拢,进入华为的朋友圈。
“华为汽车概念股”还能撑多久?有了华为,这些传统车企真的能焕发第二春吗?
背靠华为乘凉。
对于很多车企来说,华为似乎有点石成金的魔力。
自从携手华为,赛勒斯从一个不知名的边缘品牌直接跃升为“顶级流”。
“每天来店里看车的人很多。现在,塞莱斯华为选择SF5的订单接近1万台。”5月18日,华为上海南京东路旗舰店工作人员告诉未来汽车日报,由于厂家是按照订单做的车,最快也要到9月份才能发货。
更直观的数据来自于与新能源汽车销量榜冠亚军的对比。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4月,洪光MINI EV销量为26592辆,特斯拉Model 3紧随其后,销量为6264辆。
这意味着,如果天界的预订全部转化为交付,那么自华为4月19日宣布天界汽车在线销售以来,天界将在短短一个月内位居销量榜前列,甚至可以与特斯拉Model 3相抗衡。
来源:赛勒斯官方
可以预见,这个数字会随着华为线下门店数量的增加而增加。根据华为官网信息,5月30日前,将新增北京、广州、重庆、济南等10多个城市进行试驾。
5月18日,北京金地中心华为旗舰店的工作人员告诉未来汽车日报,这两天真车就会到店。在北京,将有两家华为旗舰店提前销售Celeste华为智能精选SF5。除了以上门店,在大兴还有一家欢聚中心店。
几乎是一夜之间,赛勒斯这个原名就成了炙手可热的汽车品牌。其实早在2019年4月,赛利斯就发布了车型SF5,有纯电动和增程两个版本,当时在汽车圈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数据显示,2020年,Celis累计销量仅为1000辆,2021年1-2月累计销量仅为179辆。
曾经惨淡的销量让小康股份损失惨重。2020年,小康股份净利润亏损达到……17.29亿元,相比2019年的0.67亿元大幅亏损。
牵手华为彻底扭转了这种局面,给小康股份带来了真金白银的资本回报。4月初至今,小康股份涨幅超过150%,自然成为“黑马股”。去年11月期间,其股价还在10元上下徘徊,现在已经涨到60元附近。截至记者发稿时,小康股份市值为750.3亿元。
不仅是赛勒斯,华为也让北汽蓝谷实现了“逆势增长”。4月17日,北汽蓝谷正式发布阿尔法S华为HI版,随后从19日到21日,连续三个交易日,北汽蓝谷每日收盘价涨幅偏离度超过20%。截至记者发稿时,北汽蓝谷股价已从4月16日的12元涨到今天的18.87元,总市值659.25亿元。
来源:ARCFOX极狐官方
与高市值相对应的是北汽蓝谷的惨淡业绩。2020年,北汽蓝胡子公司北汽新能源销量仅为25914辆,同比下降82.79%。同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64.82亿元,同比下滑高达7145.36%。今年一季度,亏损额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达到8.54亿元。
此外,长安汽车、东风汽车等车企的股价都在华为的帮助下上涨。传统车企遇到华为,似乎总会引发“枯木逢春”的效应。
“华为不造车,但会帮客户造好车。”华为的态度和定位奠定了其在汽车圈的地位和知名度。于是我们看到各大车企纷纷向华为抛出橄榄枝,比亚迪、长城汽车、吉利的合作伙伴中总能找到华为的身影。
相比其他科技公司,华为的“疗效”显然更显著。徐志军透露,华为将以“华为内部”的形式,与BAIC、长安、广汽三家传统车企合作,打造三个子品牌。
华为不救死扶伤。
但是,与华为牵手带来的好处和刺激,并不意味着传统车企可以高枕无忧。
按照华为官方的说法,“不碰整车”的逻辑是行业需要华为的ICT能力,而不是华为的品牌。目前华为全栈自动驾驶解决方案HiCar同时具备芯片、操作系统和感知硬件的能力。可以跳过硬件集成,直接体现Tier 1厂商直接与整车合作。
以北汽极狐为例,上海车展前夕,搭载华为自动驾驶方案的北汽极狐Alpha S的实际路试视频率先引爆网络,也显示了华为在自动驾驶领域的能力。在此次合作中,华为提供了包括组网能力、芯片、操作系统和车云管理在内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来源:华为官网
华为希望凭借在软件方面的优势,与更多车企合作。然而,对于这种合作模式,Xpeng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何建议,它不是一个长期的解决方案。“这个模式(车企和华为合作)我之前在UC做过,后来死得很惨。”4月19日,何在上海车展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
在他看来,车企依赖华为,就像手机行业把操作系统交给别人做一个道理。这种合作很有挑战性,苹果的垂直整合模式有软硬件一体化的优势,可以把核心竞争力放在自己手里。
自动驾驶领域的发展潜力有多大,市场竞争就有多激烈。早在2019年,就有40款国产车型采用了博世的ADAS技术。今年以来,小米、滴滴、360等科技公司开始将触角伸向智能汽车领域,DJI等科技公司也开始涌入。
在这个自驾的个人肉博里,新造车的率先抢了……ng智能高地。而在何非常看重的硬件方面,华为参与不多,与新能源极狐的合作主要在软件层面。
“对于造车这件事,华为在硬件上并没有太大优势,一些实力较弱的车企也担心成为代工厂。”在一位独立品牌高管看来,华为与车企的合作还有一个相互博弈的过程。
赛勒斯和华为的合作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关注和销量。但长期来看,能否延续这种势头,还是要看自身的产品力和后续竞争力。同时,当赛勒斯过度依恋华为的时候,未来,华为不仅仅是作为一个品牌卖汽车。
在最近的华为大中华区渠道峰会上,华为透露,2022年,华为Smart Select的目标是销售30万辆。未来,其他华为启用的品牌汽车也将进入华为智能选座平台。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将发布两款SUV车型。
按照华为的计划,未来至少要有2-3辆华为智能汽车在店内展示。当更多有实力的品牌进入华为智能平台,赛勒斯的优势和关注度也会被稀释。
如今的智能汽车市场,已经有不少巨头,所有的新玩家也在摩拳擦掌。刀红的市场,消费者会用脚投票。对于一些弱势品牌来说,单靠华为显然很难笑到最后。
请关注未来汽车日报(ID: auto-time)。
面向高端新能源市场的ARCFOX极狐品牌,作为近年来北汽蓝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棋子,如今的发展驱动力却逐渐和华为合作深度相互绑定。
1900/1/1 0:00:00特斯拉维权事件逐渐暗淡,虽然最终双方依然僵持结论未定,但由这起事件而引发的一系列探讨也逐渐偏离了最初的轨道,从一起“刹车失灵维权”变成了对于智能汽车安全以及特斯拉整个品牌调性的质疑。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研发领域的领先者,美国Natrion公司推出一种高性能、灵活耐用的固态电解质薄膜,可用于生产全固态电池(ASSB)。
1900/1/1 0:00:00虽然多数人认为爱驰汽车已经机会不多,但这家新创车企仍在努力。5月20日,爱驰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为15亿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付强。
1900/1/1 0:00:00今年3月,广汽埃安发布全球首创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简称“弹匣电池”),行业首次实现了三元锂电池整包针刺不起火,重新定义三元锂电池安全标准。
1900/1/1 0:00:00日前,我们从官方获悉,中国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宣布,将在未来扩大与戴姆勒卡车公司在全球的合作伙伴关系。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