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割韭菜才是“智能汽车”能否赚钱的关键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经过一波眼花缭乱的运营,不造车的企业真的不多了。

也许是20年前的教育太过深刻,重新进入汽车市场的美的选择了“供应商”的角色,但有这种“教育经验”的企业太少了,一群野蛮人再次“入侵”汽车行业...

除了美的和华为争做供应商,滴滴和拉拉也从自身应用场景出发,拉开了“场景定义汽车”的序幕。在整车制造领域,小米和创维也榜上有名。此外,宝能、恒大等地产商,以及羽翼未丰的蔚来、理想、小鹏、威马等,都已经成为目前最火的行业。一时间,不造车的他们都不好意思自称知名企业。

Discovery, Tesla, Future, Weilai, Tucki

蜂拥而至的“淘金者”让人不禁好奇。「智能汽车」真的这么赚钱吗?

新能源和燃油车谁是老大?

闯入者虽多,但也有规律可循。在激烈的行业变革之前,我们应该在“智能汽车”爆发之前进入游戏,以便在“智能汽车”的未来分得一杯羹。

业内普遍认为,电动化是智能化的基础,而相对于复杂的燃料结构,电动汽车的准入门槛较低,大大增加了很多“野蛮人”的信心,进而造成今天汽车行业“百花齐放”的状态。

电动车真的能取代燃油车成为市场主角吗?

与以往专注于“三大件”不同,随着智能电动车的快速发展,汽车行业的从业者逐渐将目光转向芯片计算能力、雷达类型、电池安全、电池寿命等诸多方面。在这样的舆论背景下,特斯拉、韦小立等企业的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能瞬间引起业界的关注。如果单从舆论市场来判断,“智能电动车”似乎早已超越传统燃油车,成为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522.5万辆和2531.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和1.9%。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6.6万辆和136.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5%和10.9%。

Discovery, Tesla, Future, Weilai, Tucki

虽然新能源汽车占比有所上升,但也只有5.4%。有分析认为,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有望突破200万辆,但相比一年2500万辆的整体市场,占比仅为8%,燃油车仍是市场最大的销售主体。

但在“双积分”的压力下,传统燃油车企也在加速向电动化转型,而经常引起舆论热议的新品牌,两相叠加,成就了新能源在当前舆论市场的领先。在传播方面,这是汽车行业的“拟态环境”,“拟态环境”与真实环境的差距,是新能源市场接下来需要补齐的短板。

从长远来看,未来汽车动力的发展应该是多元化的。除了热门的新能源汽车,氢能和乙醇汽车也有很大的发展机会,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任重道远。从电池的安全、续航等特性,到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普及,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目前的电网系统无法支撑这么多充电桩,充电桩的布局需要在整个电网系统内进行调整。

从传统燃油车的角度来看,成熟的使用环境也决定了它不可能被完全取代。正如联合会秘书长崔东树在一次论坛上所说,“如果全部换成电动车,为什么还生产那么多石油?”如果未来电动汽车的普及程度提高,传统燃油汽车的份额降低,很有可能出现电价上涨,油价下跌……届时燃油车的使用成本可能会低于新能源车。

Discovery, Tesla, Future, Weilai, Tucki

毫无疑问,动力系统多元化将是未来汽车行业的常态,野蛮人大多集中在纯电动市场。如果排除燃油车、氢能等复杂的动力系统,纯电动汽车能占据多少市场,产生多大的经济效益?

另辟蹊径,开启新的赚钱模式

除了市场份额有限,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汽车的盈利模式也有很大不同。

众所周知,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很多传统车企都出现了“价格倒挂”的现象。卖车不赚钱,靠维修等售后服务回血,早已是众所周知的秘密。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售后服务很难赚钱。除了雨刮器、轮胎、空调滤芯等常规易损件,纯电动车的保养相当简单,电池检测、电路检查等常规操作就足够了,省去了传统燃油车定期换油的麻烦,也省去了车主定期收割的机会。并且随着换电池模式的推广,缓解了消费者对电池寿命的焦虑,也去除了因电池寿命下降而选择换电池的车主的收入。

对于纯电动汽车来说,靠保养赚钱似乎是个伪命题。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新能源车企的收入会下降。目前绝大多数新品牌采用的是直销模式,每辆车的销售收入都会直接落入新能源车企的腰包,这与过去传统的燃油车市场有很大不同。

Discovery, Tesla, Future, Weilai, Tucki

其次,由于纯电动汽车的产品特性趋于一致,新品牌不得不从服务和周边入手,创造用户粘性,建立自己独特的竞争力,日益丰富的周边产品成为车企的收入来源之一。

再次,与燃油车在工厂定型的传统模式不同,新能源车可以通过OTA升级,解锁新功能,特斯拉从中受益匪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样的状态也会成为很多新能源车企的常态。

除了品牌周边和功能性的升级,智能化也将成为新能源车企重要的收入来源。车内越来越多的屏幕为广告植入创造了可能,智能导航的发展也为车版的“竞价排名”创造了条件。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在开车前看5秒的广告,VIP也有可能免除这个操作。一旦发出搜索附近食物的命令,优先导航到附近“充值最高”的食品店是大概率事件,这可能成为“智能汽车”的重要收入来源。

随着汽车与智能的融合,以及互联网公司的入围,“羊毛出在猪身上,狗才能买单。”新的互联网玩法也会渗透到汽车领域,那时候的汽车生活很难像现在这样纯粹。

吹泡泡,割韭菜是关键。

简单分析后不难发现,新能源汽车要真正实现自我造血功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电动车未来不会完全取代燃油车,市场规模需要重新审视;其次,付费开通新功能的模式不仅需要强大的品牌影响力,而且一定的市场基础是车企盈利的基础;再次,在智能领域,屏幕广告、炫酷车机主体、导航引流“竞价排名”也需要庞大的用户体系,否则就是空谈。

Discovery, Tesla, Future, Weilai, Tucki

尽管互联网渗透迅速,汽车行业出现了很多新玩法,但这些玩法能否盈利还是未知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多数车企已经开始注重创造用户体验。如果一个品牌在大部分车企充值VIP的时候推出“终身无广告”的模式,很明显市场的天平会如何倾斜,这看似毫无意义,但却是事实。

在加上多项限制后,我们会发现“智能电动车”的未来距离实际应用还有几座大山,但这依然不影响,很多品牌都是这样描述理想出行的未来。

在那个乌托邦式的未来,零污染和全自动驾驶早已成为汽车的必修项目。不仅如此,这个移动出行空间还会考虑到司机和乘客的情绪,提供相应的娱乐信息。那时候,自驾游也将成为一种享受。

对未来旅行的描述越好,现实就越无力。很多业内人士预测,自动驾驶在10年内很难实现,这不仅涉及芯片的演进和各种雷达的商业化,还会对路况的整治和法律法规的完善产生影响。这些都不会在一夜之间实现。

Discovery, Tesla, Future, Weilai, Tucki

目前火热的新能源市场能走多远也是未知数。电网整改在推进,锂资源紧张,导致电池价格频频上涨的消息。这样一种不确定的状态,时刻牵动着很多业内人士的神经。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这或许成为了很多从业者自我安慰的有力声音,也或许是乌托邦式的未来太过耀眼,太过明亮,让很多投资者睁不开眼睛,忽略了即将进入的坑。

但是,无论“智能电动车”的未来何时能实现,先造势永远不会错。如果成功,吹力将成为现实;失败,还要一群“眼花缭乱”的投资人买单。无论如何,坐在村里的企业是不会亏本的。经过一波眼花缭乱的运营,不造车的企业真的不多了。

也许是20年前的教育太过深刻,重新进入汽车市场的美的选择了“供应商”的角色,但有这种“教育经验”的企业太少了,一群野蛮人再次“入侵”汽车行业...

除了美的和华为争做供应商,滴滴和拉拉也从自身应用场景出发,拉开了“场景定义汽车”的序幕。在整车制造领域,小米和创维也榜上有名。此外,宝能、恒大等地产商,以及羽翼未丰的蔚来、理想、小鹏、威马等,都已经成为目前最火的行业。一时间,不造车的他们都不好意思自称知名企业。

Discovery, Tesla, Future, Weilai, Tucki

蜂拥而至的“淘金者”让人不禁好奇。「智能汽车」真的这么赚钱吗?

新能源和燃油车谁是老大?

闯入者虽多,但也有规律可循。在激烈的行业变革之前,我们应该在“智能汽车”爆发之前进入游戏,以便在“智能汽车”的未来分得一杯羹。

业内普遍认为,电动化是智能化的基础,而相对于复杂的燃料结构,电动汽车的准入门槛较低,大大增加了很多“野蛮人”的信心,进而造成今天汽车行业“百花齐放”的状态。

电动车真的能取代燃油车成为市场主角吗?

与以往专注于“三大件”不同,随着智能电动车的快速发展,汽车行业的从业者逐渐将目光转向芯片计算能力、雷达类型、电池安全、电池寿命等诸多方面。在这样的舆论背景下,特斯拉、韦小立等企业的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能瞬间引起业界的关注。如果单从舆论市场来判断,“智能电动车”似乎早已超越传统燃油车,成为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522.5万辆和2531.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和1.9%。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6.6万辆和136.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5%和10.9%。

Discovery, Tesla, Future, Weilai, Tucki

虽然新能源汽车占比有所上升,但也只有5.4%。有分析认为,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有望突破200万辆,但相比一年2500万辆的整体市场,占比仅为8%,燃油车仍是市场最大的销售主体。

但在“双积分”的压力下,传统燃油车企也在加速向电动化转型,而经常引起舆论热议的新品牌,两相叠加,成就了新能源在当前舆论市场的领先。在传播方面,这是汽车行业的“拟态环境”,“拟态环境”与真实环境的差距,是新能源市场接下来需要补齐的短板。

从长远来看,未来汽车动力的发展应该是多元化的。除了热门的新能源汽车,氢能和乙醇汽车也有很大的发展机会,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任重道远。从电池的安全、续航等特性,到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普及,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目前的电网系统无法支撑这么多充电桩,充电桩的布局需要在整个电网系统内进行调整。

从传统燃油车的角度来看,成熟的使用环境也决定了它不可能被完全取代。正如联合会秘书长崔东树在一次论坛上所说,“如果全部换成电动车,为什么还生产那么多石油?”如果电动汽车越来越普及……在未来以及传统燃油车份额减少的情况下,很有可能出现电价上涨,油价下跌的情况。届时燃油车的使用成本可能会低于新能源车。

Discovery, Tesla, Future, Weilai, Tucki

毫无疑问,动力系统多元化将是未来汽车行业的常态,野蛮人大多集中在纯电动市场。如果排除燃油车、氢能等复杂的动力系统,纯电动汽车能占据多少市场,产生多大的经济效益?

另辟蹊径,开启新的赚钱模式

除了市场份额有限,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汽车的盈利模式也有很大不同。

众所周知,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很多传统车企都出现了“价格倒挂”的现象。卖车不赚钱,靠维修等售后服务回血,早已是众所周知的秘密。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售后服务很难赚钱。除了雨刮器、轮胎、空调滤芯等常规易损件,纯电动车的保养相当简单,电池检测、电路检查等常规操作就足够了,省去了传统燃油车定期换油的麻烦,也省去了车主定期收割的机会。并且随着换电池模式的推广,缓解了消费者对电池寿命的焦虑,也去除了因电池寿命下降而选择换电池的车主的收入。

对于纯电动汽车来说,靠保养赚钱似乎是个伪命题。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新能源车企的收入会下降。目前绝大多数新品牌采用的是直销模式,每辆车的销售收入都会直接落入新能源车企的腰包,这与过去传统的燃油车市场有很大不同。

Discovery, Tesla, Future, Weilai, Tucki

其次,由于纯电动汽车的产品特性趋于一致,新品牌不得不从服务和周边入手,创造用户粘性,建立自己独特的竞争力,日益丰富的周边产品成为车企的收入来源之一。

再次,与燃油车在工厂定型的传统模式不同,新能源车可以通过OTA升级,解锁新功能,特斯拉从中受益匪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样的状态也会成为很多新能源车企的常态。

除了品牌周边和功能性的升级,智能化也将成为新能源车企重要的收入来源。车内越来越多的屏幕为广告植入创造了可能,智能导航的发展也为车版的“竞价排名”创造了条件。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在开车前看5秒的广告,VIP也有可能免除这个操作。一旦发出搜索附近食物的命令,优先导航到附近“充值最高”的食品店是大概率事件,这可能成为“智能汽车”的重要收入来源。

随着汽车与智能的融合,以及互联网公司的入围,“羊毛出在猪身上,狗才能买单。”新的互联网玩法也会渗透到汽车领域,那时候的汽车生活很难像现在这样纯粹。

吹泡泡,割韭菜是关键。

简单分析后不难发现,新能源汽车要真正实现自我造血功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电动车未来不会完全取代燃油车,市场规模需要重新审视;其次,付费开通新功能的模式不仅需要强大的品牌影响力,而且一定的市场基础是车企盈利的基础;再次,在智能领域,屏幕广告、炫酷车机主体、导航引流“竞价排名”也需要庞大的用户体系,否则就是空谈。

Discovery, Tesla, Future, Weilai, Tucki

尽管互联网渗透迅速,汽车行业出现了很多新玩法,但这些玩法能否盈利还是未知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多数车企已经开始注重创造用户体验。如果一个品牌在大部分车企充值VIP的时候推出“终身无广告”的模式,很明显市场的天平会如何倾斜,这看似毫无意义,但却是事实。

在加上多项限制后,我们会发现“智能电动车”的未来距离实际应用还有几座大山,但这依然不影响,很多品牌都是这样描述理想出行的未来。

在那个乌托邦式的未来,零污染和全自动驾驶早已成为汽车的必修项目。不仅如此,这个移动出行空间还会考虑到司机和乘客的情绪,提供相应的娱乐信息。那时候,自驾游也将成为一种享受。

对未来旅行的描述越好,现实就越无力。很多业内人士预测,自动驾驶在10年内很难实现,这不仅涉及芯片的演进和各种雷达的商业化,还会对路况的整治和法律法规的完善产生影响。这些都不会在一夜之间实现。

Discovery, Tesla, Future, Weilai, Tucki

目前火热的新能源市场能走多远也是未知数。电网整改在推进,锂资源紧张,导致电池价格频频上涨的消息。这样一种不确定的状态,时刻牵动着很多业内人士的神经。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这或许成为了很多从业者自我安慰的有力声音,也或许是乌托邦式的未来太过耀眼,太过明亮,让很多投资者睁不开眼睛,忽略了即将进入的坑。

但是,无论“智能电动车”的未来何时能实现,先造势永远不会错。如果成功,吹力将成为现实;失败,还要一群“眼花缭乱”的投资人买单。无论如何,坐在村里的企业是不会亏本的。

标签:发现特斯拉前途蔚来小鹏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放弃雷达,特斯拉蒙眼狂奔

特斯拉的故事,总是充满戏剧性的逆转。前段时间,一张摄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照片引发了业界热议。

1900/1/1 0:00:00
马恒达:印度汽车销量需要两年时间才能反弹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印度马恒达首席执行官AnishShah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该公司预计印度汽车销售至少还需要两年时间才能恢复到疫情前的峰值水平,但疫苗接种的缓慢步伐可能会损害复苏前景。

1900/1/1 0:00:00
门店销售极氪001 海尔或入局汽车行业?

汽车之家从国内媒体处获悉,家电巨头海尔集团将在美的集团之后涉足汽车领域。

1900/1/1 0:00:00
虎头蛇尾,奇点汽车的PPT碎了

近日,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信息显示,奇点汽车关联公司智车优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新增一条被执行人信息,案号2021沪01执962号,执行标的76635万元,执行法院为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1900/1/1 0:00:00
新增记忆泊车 小鹏汽车P7新OTA迎来公测

日前,小鹏汽车P7参数询价通过公开招募定向邀请的方式选取了250名用户进行XmartOS260版本OTA的小范围公测。

1900/1/1 0:00:00
上海新能源销量暴增,但插混却意外“翻车”

去年10月底,上海发布交通管理部门发布新规:自2020年11月2日开始,上海内环高架上外牌限行时间加长;2021年五一假期之后,内环地面道路也将对外牌限时开放。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