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智能汽车时代的“高通税”,奔驰竟被诺基亚“卡脖子”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诺基亚赢得了另一场专利诉讼。

据6月1日消息,戴姆勒和诺基亚就核心专利纠纷达成和解。前者承诺支付高额专利费,新协议还解决了移动通信技术等多个领域的所有法律诉讼,包括戴姆勒向欧盟提出的一系列投诉。

Audi, Mercedes-Benz, Volkswagen, Camel, Rolls-Royce

仅在今年上半年,就有许多公司“主要”向诺基亚提起专利诉讼。先是联想向诺基亚低头,结束了持续数年的专利纠纷,诺基亚支付了不菲的专利费;接着,三星与诺基亚达成了最新协议。由于视频标准相关的技术专利,三星不得不向诺基亚支付专利费。

事实上,诺基亚和戴姆勒之间的纠纷持续了两年,在德国法院的诉讼一直没有中断过。此前曾一度威胁到戴姆勒旗下奔驰在德国市场的新车销量。从最新的和解结果来看,诺基亚再次在专利纠纷中笑到了最后,但却引发了新四化时期对技术专利的新一轮反思。

Audi, Mercedes-Benz, Volkswagen, Camel, Rolls-Royce

旷日持久的专利战

诺基亚在车载导航系统、通信、自动驾驶等领域一直拥有自己的专利,还向大众、劳斯莱斯、奥迪、沃尔沃等汽车品牌收取专利费。在过去的十年里,戴姆勒一直在使用诺基亚的技术专利,并寻求各种方式来逃避专利支付,这让诺基亚非常不满。

不仅如此,戴姆勒之前的态度依然强硬,多次拒绝诺基亚在专利问题上的付款要求。就这样,双方的摩擦从2019年开始逐渐升级,最终对簿公堂。

诺基亚一直在为自己抱怨。该公司的法律诉求是,戴姆勒可以为一项汽车移动通信专利支付一次性费用。然而,戴姆勒也不服气,坚持认为诺基亚涉嫌垄断,并使用不正当手段收取专利费。

Audi, Mercedes-Benz, Volkswagen, Camel, Rolls-Royce

与此同时,诺基亚也遇到了科技公司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长期以来,汽车厂商更倾向于让零部件供应商支付专利费,这样不仅可以省去很多侵权上的麻烦,还可以节省很多专利相关的费用。

像所有汽车制造商一样,戴姆勒也希望供应商为诺基亚的专利付费。毕竟,这意味着更低的知识产权成本,一举两得。事实上,在诺基亚和戴姆勒多次谈判失败后,诺基亚转向戴姆勒的供应商索要专利费,但最终结果也是空手而归。

双方的争执在去年底达到高潮。

德国杜塞尔多夫的一家法院决定将此案提交欧洲法院审理这一棘手问题。当时,诺基亚已经在德国法院赢得了针对戴姆勒的两项判决,指控戴姆勒侵犯了自己的技术专利。

这一纠纷持续发酵,后来引起了欧盟的高度重视,但戴姆勒仍希望通过和解解决问题,而不是接受巨额罚款。

Audi, Mercedes-Benz, Volkswagen, Camel, Rolls-Royce

从目前的判决来看,诺基亚是最后的赢家,德国法院和欧盟委员会都更愿意将判决的天平向拥有专利技术的公司倾斜。

作为胜利者,诺基亚自然对最后的结果非常满意。作为发言人,诺基亚技术公司总裁Jenni Lukander最近发表声明,称此次和解验证了诺基亚专利产品组合的硬实力,并间接凸显了未来汽车专利技术项目的潜在增长机会。

Audi, Mercedes-Benz, Volkswagen, Camel, Rolls-Royce

垄断的“专利吸血”

《胜利者诺基亚》中有“原罪”吗?

近年来,诺基亚每年能获得约14亿欧元的专利收入,稳定且可持续,利润率很高,可谓“躺着也能赚钱”。当然,诺基亚也引起了汽车制造商及其零部件供应商的不满,近年来诉讼不断。

尤其是最近一两年,一些公司从法律层面挑战诺基亚的垄断者姿态,试图扳倒这位清高的“版权斗士”,但从最终结果来看,很少有人胜诉。

就在今年早些时候,诺基亚与联想集团就专利纠纷达成和解协议,联想将向诺基亚支付一笔款项,以解决这些年一直悬而未决的专利诉讼。

Audi, Mercedes-Benz, Volkswagen, Camel, Rolls-Royce

当然,也有选择战斗到底的“硬骨头”。

作为戴姆勒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大陆集团……德国零部件巨头,已经公开表示不会放弃在美国和其他地区对诺基亚的法律诉讼。

早在2019年,大陆集团就携手戴姆勒、法雷奥等巨头集体向欧盟反垄断监管机构投诉诺基亚的专利费,并敦促欧盟制定新的专利许可约束框架。

“欧盟必须重视相关的反垄断框架,否则,与亚洲和美洲市场的参与者相比,欧洲制造商在未来的物联网市场上将面临极大的竞争劣势。”大陆集团执行董事会成员、汽车网络和信息业务负责人赫尔穆特·马特斯基(Helmut Matschi)在一份声明中这样说道。

Audi, Mercedes-Benz, Volkswagen, Camel, Rolls-Royce

戴姆勒和诺基亚之前争论的焦点在于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技术的使用标准,以及诺基亚是否按照公平、合理、非歧视的条款发放专利使用权。然而,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垄断企业在技术领域的持续“吸血行为”再次引发行业反思。

欧洲法院在裁决中认为,诺基亚确实有权就戴姆勒的专利侵权寻求惩罚,但这也提出了一个问题——

虽然结果是诺基亚想要的,但这是否意味着诺基亚有机会使用专利,滥用某些领域的技术优势地位?

欧盟委员会还提出了一种新的机制,以确定某些专利是否对当前的技术标准至关重要,并减少对相关专利使用的不必要争议。

Audi, Mercedes-Benz, Volkswagen, Camel, Rolls-Royce

当然,诺基亚也不愿意做一个软柿子。

早在2017年,高通、夏普、爱立信和诺基亚牵头,共同建立了一个新的专利授权平台——avan ci LLC。

这个新组织本质上是为了维护诺基亚的现有利益,旨在通过收取固定的专利费,让汽车制造商更容易将相关技术嵌入到他们的联网设备中。到目前为止,诺基亚收取的专利费大约是每辆车4G标准授权15美元。

汽车工业只是冰山一角。

诺基亚的“撒谎赢”是一面镜子。

业内众所周知,汽车行业正在奔向以智能网联、自动驾驶为代表的“新四化”。在新的轨道上,智能通信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诺基亚为例,该公司今天宣布,在独立第三方咨询机构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其5G专利排名全球第一。

获得新技术专利宝座后,诺基亚更有信心索要专利费。凭借其在汽车和消费电子领域积累的专利,该公司未来仍然可以卡在许多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的脖子上,然后大赚一笔。

Audi, Mercedes-Benz, Volkswagen, Camel, Rolls-Royce

有相关机构算了一笔账——

按照目前4G最高15美元的授权费,相关专利的收费标准在技术迭代后势必会继续提高。

假设未来5G时代的专利费提高到50多美元,按照中国年销售3000万辆汽车计算,汽车行业每年因不合理的高额SEP许可费而损失的净利润至少高达100亿元。

Audi, Mercedes-Benz, Volkswagen, Camel, Rolls-Royce

“高通税”的教训仍然历历在目。

作为美国科技巨头,高通目前有两大核心业务。一是业界熟知的半导体业务(QCT),赚钱逻辑简单,卖芯片给手机厂商;其次,技术授权业务(QTL)向手机厂商收取专利费,导致广受诟病的“霸王授权费”。

“高通税”可谓雁过拔毛。高通在销售半导体芯片封装的同时,还要求手机厂商支付整机5%的专利授权费,这几乎是耍流氓。

Audi, Mercedes-Benz, Volkswagen, Camel, Rolls-Royce0

合理吗?明显不合理。

但在技术驱动产业变革的时代,即使是“高通税”这样的市场行为,似乎也是“存在即合理”。

不仅如此,这种不合理的行为已经和汽车技术越来越亲密了。新形势下,更多的专利诉讼面临着拉锯战的挑战。业内需要警惕的是,诺基亚与戴姆勒和大陆集团之间的纠纷只是冰山一角。让科技行业紧张的“高通过税”未来将被改造,“惊喜”或“重创”新四化主导的出行生活。

Audi, Mercedes-Benz, Volkswagen, Camel, Rolls-Royce1

从诺基亚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窥见一斑。

众所周知,诺基亚的手机业务已经逐渐失去了市场竞争力,从2012年开始被竞争对手三星超越。但这家老牌科技公司依然是“瘦骆驼比马大”,这让三星在一些技术专利面前不得不“低头”。

就在上个月,诺基亚还与三星达成了新的协议,因为三星必须为与前视频标准相关的技术专利支付大量专利费。

Audi, Mercedes-Benz, Volkswagen, Camel, Rolls-Royce2

彭博曾经做过一个统计,诺基亚不仅在移动通信领域拥有多项专利,而且拥有业内最强大的蜂窝SEP(汽车通信标准关键专利)组合,仅5G领域的专利就超过3000项。这些都足以撬动汽车行业新的金矿。

然而,如何“合理地”撬动表面下的金矿,如何判断其“合理性”,直接影响着IOT时代的产权走向。诺基亚赢得了另一场专利诉讼。

据6月1日消息,戴姆勒和诺基亚就核心专利纠纷达成和解。前者承诺支付高额专利费,新协议还解决了移动通信技术等多个领域的所有法律诉讼,包括戴姆勒向欧盟提出的一系列投诉。

Audi, Mercedes-Benz, Volkswagen, Camel, Rolls-Royce

仅在今年上半年,就有许多公司“主要”向诺基亚提起专利诉讼。先是联想向诺基亚低头,结束了持续数年的专利纠纷,诺基亚支付了不菲的专利费;接着,三星与诺基亚达成了最新协议。由于视频标准相关的技术专利,三星不得不向诺基亚支付专利费。

事实上,诺基亚和戴姆勒之间的纠纷持续了两年,在德国法院的诉讼一直没有中断过。此前曾一度威胁到戴姆勒旗下奔驰在德国市场的新车销量。从最新的和解结果来看,诺基亚再次在专利纠纷中笑到了最后,但却引发了新四化时期对技术专利的新一轮反思。

Audi, Mercedes-Benz, Volkswagen, Camel, Rolls-Royce

旷日持久的专利战

诺基亚在车载导航系统、通信、自动驾驶等领域一直拥有自己的专利,还向大众、劳斯莱斯、奥迪、沃尔沃等汽车品牌收取专利费。在过去的十年里,戴姆勒一直在使用诺基亚的技术专利,并寻求各种方式来逃避专利支付,这让诺基亚非常不满。

不仅如此,戴姆勒之前的态度依然强硬,多次拒绝诺基亚在专利问题上的付款要求。就这样,双方的摩擦从2019年开始逐渐升级,最终对簿公堂。

诺基亚一直在为自己抱怨。该公司的法律诉求是,戴姆勒可以为一项汽车移动通信专利支付一次性费用。然而,戴姆勒也不服气,坚持认为诺基亚涉嫌垄断,并使用不正当手段收取专利费。

Audi, Mercedes-Benz, Volkswagen, Camel, Rolls-Royce

与此同时,诺基亚也遇到了科技公司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长期以来,汽车厂商更倾向于让零部件供应商支付专利费,这样不仅可以省去很多侵权上的麻烦,还可以节省很多专利相关的费用。

像所有汽车制造商一样,戴姆勒也希望供应商为诺基亚的专利付费。毕竟,这意味着更低的知识产权成本,一举两得。事实上,在诺基亚和戴姆勒多次谈判失败后,诺基亚转向戴姆勒的供应商索要专利费,但最终结果也是空手而归。

双方的争执在去年底达到高潮。

德国杜塞尔多夫的一家法院决定将此案提交欧洲法院审理这一棘手问题。当时,诺基亚已经在德国法院赢得了针对戴姆勒的两项判决,指控戴姆勒侵犯了自己的技术专利。

这一纠纷持续发酵,后来引起了欧盟的高度重视,但戴姆勒仍希望通过和解解决问题,而不是接受巨额罚款。

Audi, Mercedes-Benz, Volkswagen, Camel, Rolls-Royce

从目前的判决来看,诺基亚是最后的赢家,德国法院和欧盟委员会都更愿意将判决的天平向拥有专利技术的公司倾斜。

作为胜利者,诺基亚自然对最后的结果非常满意。作为发言人,诺基亚技术公司总裁Jenni Lukander最近发表声明,称此次和解验证了诺基亚专利产品组合的硬实力,并间接凸显了未来汽车专利技术项目的潜在增长机会。

Audi, Mercedes-Benz, Volkswagen, Camel, Rolls-Royce

垄断的“专利吸血”

《胜利者诺基亚》中有“原罪”吗?

近年来,诺基亚每年能获得约14亿欧元的专利收入,稳定且可持续,利润率很高,可谓“躺着也能赚钱”。当然,诺基亚也引起了汽车制造商及其零部件供应商的不满,近年来诉讼不断。

尤其是最近一两年,一些公司从法律层面挑战诺基亚的垄断者姿态,试图扳倒这位清高的“版权斗士”,但从最终结果来看,很少有人胜诉。

就在今年早些时候,诺基亚与联想集团就专利纠纷达成和解协议,联想将向诺基亚支付一笔款项,以解决这些年一直悬而未决的专利诉讼。

Audi, Mercedes-Benz, Volkswagen, Camel, Rolls-Royce

当然,也有选择战斗到底的“硬骨头”。

作为戴姆勒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大陆集团……德国零部件巨头,已经公开表示不会放弃在美国和其他地区对诺基亚的法律诉讼。

早在2019年,大陆集团就携手戴姆勒、法雷奥等巨头集体向欧盟反垄断监管机构投诉诺基亚的专利费,并敦促欧盟制定新的专利许可约束框架。

“欧盟必须重视相关的反垄断框架,否则,与亚洲和美洲市场的参与者相比,欧洲制造商在未来的物联网市场上将面临极大的竞争劣势。”大陆集团执行董事会成员、汽车网络和信息业务负责人赫尔穆特·马特斯基(Helmut Matschi)在一份声明中这样说道。

Audi, Mercedes-Benz, Volkswagen, Camel, Rolls-Royce

戴姆勒和诺基亚之前争论的焦点在于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技术的使用标准,以及诺基亚是否按照公平、合理、非歧视的条款发放专利使用权。然而,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垄断企业在技术领域的持续“吸血行为”再次引发行业反思。

欧洲法院在裁决中认为,诺基亚确实有权就戴姆勒的专利侵权寻求惩罚,但这也提出了一个问题——

虽然结果是诺基亚想要的,但这是否意味着诺基亚有机会使用专利,滥用某些领域的技术优势地位?

欧盟委员会还提出了一种新的机制,以确定某些专利是否对当前的技术标准至关重要,并减少对相关专利使用的不必要争议。

Audi, Mercedes-Benz, Volkswagen, Camel, Rolls-Royce

当然,诺基亚也不愿意做一个软柿子。

早在2017年,高通、夏普、爱立信和诺基亚牵头,共同建立了一个新的专利授权平台——avan ci LLC。

这个新组织本质上是为了维护诺基亚的现有利益,旨在通过收取固定的专利费,让汽车制造商更容易将相关技术嵌入到他们的联网设备中。到目前为止,诺基亚收取的专利费大约是每辆车4G标准授权15美元。

汽车工业只是冰山一角。

诺基亚的“撒谎赢”是一面镜子。

业内众所周知,汽车行业正在奔向以智能网联、自动驾驶为代表的“新四化”。在新的轨道上,智能通信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诺基亚为例,该公司今天宣布,在独立第三方咨询机构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其5G专利排名全球第一。

获得新技术专利宝座后,诺基亚更有信心索要专利费。凭借其在汽车和消费电子领域积累的专利,该公司未来仍然可以卡在许多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的脖子上,然后大赚一笔。

Audi, Mercedes-Benz, Volkswagen, Camel, Rolls-Royce

有相关机构算了一笔账——

按照目前4G最高15美元的授权费,相关专利的收费标准在技术迭代后势必会继续提高。

假设未来5G时代的专利费提高到50多美元,按照中国年销售3000万辆汽车计算,汽车行业每年因不合理的高额SEP许可费而损失的净利润至少高达100亿元。

Audi, Mercedes-Benz, Volkswagen, Camel, Rolls-Royce

“高通税”的教训仍然历历在目。

作为美国科技巨头,高通目前有两大核心业务。一是业界熟知的半导体业务(QCT),赚钱逻辑简单,卖芯片给手机厂商;其次,技术授权业务(QTL)向手机厂商收取专利费,导致广受诟病的“霸王授权费”。

“高通税”可谓雁过拔毛。高通在销售半导体芯片封装的同时,还要求手机厂商支付整机5%的专利授权费,这几乎是耍流氓。

Audi, Mercedes-Benz, Volkswagen, Camel, Rolls-Royce0

合理吗?明显不合理。

但在技术驱动产业变革的时代,即使是“高通税”这样的市场行为,似乎也是“存在即合理”。

不仅如此,这种不合理的行为已经和汽车技术越来越亲密了。新形势下,更多的专利诉讼面临着拉锯战的挑战。业内需要警惕的是,诺基亚与戴姆勒和大陆集团之间的纠纷只是冰山一角。让科技行业紧张的“高通过税”未来将被改造,“惊喜”或“重创”新四化主导的出行生活。

Audi, Mercedes-Benz, Volkswagen, Camel, Rolls-Royce1

从诺基亚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窥见一斑。

众所周知,诺基亚的手机业务已经逐渐失去了市场竞争力,从2012年开始被竞争对手三星超越。但这家老牌科技公司依然是“瘦骆驼比马大”,这让三星在一些技术专利面前不得不“低头”。

就在上个月,诺基亚还与三星达成了新的协议,因为三星必须为与前视频标准相关的技术专利支付大量专利费。

Audi, Mercedes-Benz, Volkswagen, Camel, Rolls-Royce2

彭博曾经做过一个统计,诺基亚不仅在移动通信领域拥有多项专利,而且拥有业内最强大的蜂窝SEP(汽车通信标准关键专利)组合,仅5G领域的专利就超过3000项。这些都足以撬动汽车行业新的金矿。

然而,如何“合理地”撬动表面下的金矿,如何判断其“合理性”,直接影响着IOT时代的产权走向。

标签:奥迪奔驰大众骆驼劳斯莱斯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特斯拉向深圳被困车主致歉

6月3日,“特斯拉车主被困车内险窒息”的话题登上热搜。事件为5月30日上午,一位特斯拉车主在深圳市某充电站给车辆充电时,车辆出现屏幕黑屏情况,且车门无法打开,车主被困车内,后被破窗救出。

1900/1/1 0:00:00
更高阶的补能科技 岚图FREE深度解析

近日某知名汽车媒体以头条的形式宣告了自家调查结果:48V轻混在政策及市场上的前景堪忧。作为普及新能源车型的又一种技术,48V的混动技术似乎也没有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

1900/1/1 0:00:00
小鹏汽车NPG用户累计行驶突破500万公里

日前,我们从小鹏汽车官方获悉,自今年1月26日NGP自动导航辅助驾驶(测试版)向用户开放以来,截止至5月31日(共计125天),用户累计使用里程已经突破500万,达到5019689km,

1900/1/1 0:00:00
吉利系「团战」IPO,放手沃尔沃,四家融资将超千亿?

来源:吉利官方作者吴晓宇编辑王妍从“蛇吞象”吃下沃尔沃,入股戴姆勒,到将宝腾、路特斯等品牌收入囊中,过去十年间,凭借一系列资本操作,吉利不断开疆扩土,

1900/1/1 0:00:00
无法OTA,智能电动车就像一具“行尸走肉”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总在思考,究竟一部足够出色,能够满足各方面需求的智能电动车,应该具有怎样的特性?在我看来,首先,外观要具有一定设计感,能够直接看出与燃油车的不同,并且原创至上。

1900/1/1 0:00:00
百度要用“豪言”造车?

电动浪潮下的风起云涌,注定会诞生新的博弈。

1900/1/1 0:00:00